在过去的四个半世纪里,世界见证了耶稣会的兴衰起伏,但直到不久前,人们才意识到耶稣会全球总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全球总会是世界各地耶稣会各会省的会长在罗马与总会长及其助理举行的正式会议。一般全球总会的举行频率相对较低,在 445 年里仅有 33 次¹。不过,当耶稣会召开全球总会时,依纳爵本人规定,其地位高于包括总会长在内的任何耶稣会成员。
注¹:
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558年召开,即伊格纳齐奥去世后的两年。到目前为止,最近一次全体会议是第33次,于1983年举行。在1773年至1814年的41年间,除了普鲁士和俄罗斯外,耶稣会曾在所有地方被教宗取缔,但在这些地区仍有一小群耶稣会士幸存下来。此外,在此期间还召开了五次临时全体会议。
只有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大众传媒时代,全世界才开始有一种模糊的认识,认为耶稣会总会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有别于许多耶稣会士个人的观点,也有别于在位教宗的观点。然而,即使媒体试图窥探,任何总会的工作都不会受到公众的密切关注,甚至不会受到任何监督。
依纳爵在撰写他的《耶稣会宪章》时,用了整整七章的篇幅来论述总会:总会的组成、开会的方式和模式、决策的方法、全部立法权。他从未将总会长描述为上级。在他心目中,总会长都是人。但他赋予总会的权力高于所有在他的修会中担任总会长的人。只有教宗的权力高于总会。
当需要召开总会时,因为要选举新的总会长,或者要进行一些变革,需要征求修会各方的意见,总会长或总执事就会请求教宗批准召开总会。一旦获得批准,筹备工作随即展开。
远在总会开始之前,耶稣会各省、传教区和副省的罗马总会长就会委托有关方面提出建议,每项建议都被称为 “建议书”(postulata)。总会长和他在罗马的团队对所有提案进行筛选。这些提案反映了耶稣会的总体思想,并为总会切实有效的讨论、决策以及正式法令提供了材料。
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于对命题予以排序,因为重复现象始终存在;还会发现次要乃至附属的、无用或无关紧要的假设。在依纳爵去世后举行的第一届大会上,代表们郑重地探讨了留胡子的问题。尽管此问题如今看似与 1985 年 5 月 20 日美国众议院投票决定的退伍军人是采用平碑还是直碑这类无关宏旨的议题一样微不足道,但当时众议院的决定是合理的。耶稣会士是否应当效仿一生留胡子的依纳爵?他们做出了否定的决议。
召开总会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选举新的总会长。如果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召开,那么大会之前的大部分准备工作就是收集关于潜在的候选人的数据和信息。就如同在教宗选举会议中选择一位枢机主教作为教宗一样,他们在每次会议上都会考虑到某些教宗候选人,因此,耶稣会最高长官的惯例是准备好一份总会长职位潜在候选人的简短名单。这份名单是绝对保密的。1541年依纳爵本人和1682年第十二任总会长、比利时人夏尔·德·诺伊尔被一致推选为总会长,这一事实表明了代表们行使的自由。
在罗马与总会长神父一起参加总会会议的耶稣会士是由他们各自所属省份的耶稣会士选举产生的代表。直到最近,他们都必须是已宣发四愿的会士(除了他们的三个誓言:贫穷、贞洁和服从外,他们还宣读了第四个誓言:特别服从教宗)。最初,只有各省有权选举和派遣代表。传教区和副传教区在 1946 年第二十九届大会上获得了这一权利。
在如此重要的庆祝活动中,代表们相聚一堂,聆听总会长有关耶稣会的现状、所取得的成功、遭遇的失败以及面临的困难等方面的报告;同时对他们所监督的命题予以关注。
通过投票方式,一切均由大会投票来决定,他们会选取某些程序以
推动辩论的进行。他们能够设立委员会、小组委员会或者特别研究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准备联合辩论的材料,记录讨论内容,提出新的且更广泛的建议,并最终呈交由总会最终投票表决的法令的定稿。只有在第30届大会上,投票是通过一个覆盖所有代表的“电子”机器来完成的,这种机器向所有代表开放,按下 “赞成 ”或 “反对 ”按钮即可记录投票。
总会议结束之后,所有经表决通过的法令会即刻作为法案予以公布。
当代表们聚集一处召开总会后,应该以什么形式进行讨论呢?所幸的是,依纳爵在这个问题上的想法众所周知。1538 年春夏之交,依纳爵和他最初的八名同伴进行了首次长时间的讨论,提出了这一模式。当时,他们正准备向教宗保禄三世提交成立耶稣会的计划。他们一同住在罗马西斯托桥附近的一所废弃房屋里,在那数月的孤寂与祈祷中,他们共同制定了修会的《宪章》,也就是修会的基本原则。
他们都是极为服从之人,起初他们有关《宪章》的讨论是混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民主的”,还稍显浪漫。他们很快便意识到,他们必须采取一种纪律。首先,他们列出了有关自身意图和愿望的问题清单。“一整天,”他们中的一人后来写道,“我们惯于对这些问题加以思考和默想,并虔诚地在其中探寻。”晚上,他们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并对每一种观点展开讨论。当他们觉得所讨论的是某一特定问题时,便会进行投票。简单多数的投票结果足以确保达成一个共同的决定。
这一点毫无疑问。这种讨论方式在多重意义上皆为“民主的”。每个人都能够畅所欲言,没有人被视作持有绝对优势的观点,从而排斥某些人或者所有人。共同投票以及以简单多数做出决定,这同样是常见行为中的“民主”模式。只要读一读这些早期讨论的运作情形,就能够发觉他们的观点交流极为坦率,有时甚为激烈,但从未达到激烈争执的程度。
此外,当你这么表述时,你就涵盖了他们的辩论在何种程度上具有民主性,无论从何种意义而言,这均符合我们对该词的现代运用。因为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当参与者属于世俗民主政体时,采用“民主”的讨论和决策手段,政府原则上并且尽可能在实际中,是为人民服务的、来自人民并且由人民或由他们自由选举出的代表来管理的。这便是美国共和民主的运作方式。
但是,对那些以在严格的 “君主制 ”体系中提供最佳服务为目标的人来说,使用同样的 “民主 ”手段进行讨论和决策,则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君主制 ”体系是为传播宗教真理而建立的,围绕着一座金字塔而形成,在这座金字塔中,绝对权力集中在顶端;在这座金字塔中,体系中所有其他权力的行使都是经由顶端的许可而非基于权利获得的。因为,在这样的体系中,权力的集中意味着某种意识形态主宰着权力的使用。
这乃是那九人——即依纳爵与他八位同伴的立场,也是耶稣会总会代表们的立场。其自由辩论与凭借简单多数做出的决策或许称得上民主。然而,所有的辩论——实际上是所讨论的主题以及被允许得出的结论——均受到严格规范,并非依凭“民主”的意见,而是遵循君主式领导层所制定的规则。
简单来说,在世俗共和国的民主体系中,参与者可以自由地就其民主的本质及其基本法律进行辩论和投票。而在一个被视为神圣事物渠道的君主制体系中,参与者无法享有这种自由。他们只能讨论如何最好地服务该体系,而这个体系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
就像依纳爵和他的同伴们在最初的辩论中一样,总会的代表们虽然参与了讨论,但最终投票通过的是不可更改且不容置疑的决定。这种群体心态不允许任何个人差异的存在,体现了耶稣会的精神。
在《宪章》中描述全体大会时,依纳爵将议事规则限制在基本部分,并强调必须遵守外部惯例,以确保总会的行为被视为合法。
在他对总会的论述中,依纳爵从未详细讨论代表们在讨论和处理会务时应有的心态和态度。
他假设,绝大多数代表都是宣发过第四愿——特别服从教宗的的资深四愿会士,他们会自然地将他在其他地方详细阐述的“典型耶稣会资深会士”的永久心态和行为准则视为其工作的主要前提。
他想象的是依纳爵式的模式。他在《耶稣会宪章》中的表述十分明确;他认为这就足够了:
“所有加入本修会的成员必须在宣誓时理解,并在一生中铭记在心,整个修会以及其中每一位宣誓的成员,都在忠实服从于教宗保禄三世及其在罗马宗座职位上的继任者的领导下,为天主开展一场神圣的使命。(……)我们将受到一项特殊誓言的约束,承诺履行罗马教宗现在和将来可能下达的任何有关拯救灵魂和传播信仰的任务。”
教宗作为耶稣会最高领导者的角色,对于耶稣会的一切行动和抱负来说,再清楚不过了。依纳爵希望他的追随者们成为对“基督我们的主真正的新娘——我们神圣的母亲——即圣秩制教会”的狂热信徒。他多次强调,耶稣会对这一“圣秩制教会”的忠诚应达到如此极端的程度,以至于“如果圣秩制教会判定某物为白色,我将不认为它是黑色的”。在他心目中,这种圣秩制度的教会是由罗马教宗引领的天主教主教团构成的。
这似乎就是耶稣会的官方机构——总会——进行审议并做出决定和法令的心态。这就是依纳爵耶稣会的 “使命”。依纳爵的著作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能预见到有一天,代表整个耶稣会发言和立法的总会会决然地偏离耶稣会的普遍使命。
依纳爵设立全球总会无疑是为了平衡总会长的绝对权力和下级会长的广泛权力。他设立总会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确信在一个由他的追随者组成的全球总会上,个人的特立独行和少数人策划掌控其修会方向的可能性会更低。
然而,由于该机构在实践中发挥了作用,会众的设立也为耶稣会及其成员,以及教宗带来了挑战。
罗马和教廷通常通过法律途径行事。因此,教宗并不是与某一位耶稣会总会长直接打交道,而是与作为官方代表的全球总会所表达的耶稣会整体进行互动。总会长由全球总会选举产生并任命,是会众的个人代表。
总会长在其任期内需对每次全球总会负责。严格来说,总会长不能命令任何一次全球总会做任何事,甚至不能要求其服从教宗,更不用说他自己了。
换句话说,按照罗马教会的思维方式,耶稣会是一个法人实体。只有这个法人才能代表耶稣会发言;它通过全球总会或总会长来表达意见。
当然,在依纳爵的理论中,教宗是耶稣会的最高上级。如果有必要,教宗应有强制手段来行使他的权威。如果教宗面对的是一群在普世教会中影响力甚微的组织,那么通过司法手段进行强制是完全可行的。然而,当教宗与耶稣会打交道时,他所面对的是教宗在罗马天主教会内有史以来最强大、最足智多谋的修会组织,使用法律手段进行强制执行将变得复杂。
对于胁迫这样一个罗马天主教会有史以来最强大、资源最丰富的修会组织可能会成为一把双刃剑。实际上,教宗以及圣座办公室试图对耶稣会的总会长施加胁迫,并借此对耶稣会本身施压,这已被证实是一种极度危险的举动。历史实例似乎表明,这亦是一项徒劳无功的任务;因为事实上,在耶稣会的历史中,教宗与全球总会之间的争端在耶稣会的历史上屡见不鲜,而罗马教廷不止一次退居其次。
在教宗克莱孟十四世(Papo Clemente XIV)于 1773 年取缔耶稣会之前,他们之间最严重的危机几乎总是与教宗的愿望或决定有关,而作为耶稣会的 “头脑和声音”,全球总会认为它不应该接受教宗的愿望或决定。
这些问题早在 1558 年的第一次全球总会上就已显现。教宗保禄四世通知与会代表,与依纳爵在《耶稣会宪章》中的规定相反,总会应采用每届任期三年的制度,而不是依纳爵规定的终身制;耶稣会应像所有古老的修会一样,在唱诗班中唱圣乐。耶稣会向教宗提出了抗议。保禄四世仍然坚持他的命令,耶稣会会士一直遵从保禄四世的命令,直到一年后保禄四世去世;之后,在继任教宗的同意下,耶稣会会士又恢复了《宪章》的规定。
后来的教宗西斯笃五世(Sixtus V)于 1590 年通知耶稣会总会长克劳迪奥·阿克维瓦(Claudius Acquaviva)神父,他不赞成耶稣会神学家对某些教义所表达的观点。从事实来看,西斯笃五世显然是武断的,甚至心胸狭隘。同样明显的是,阿克维瓦既没有在思想上服从,也没有在意志上服从,更没有在执行上服从。他只是在一封信中提醒西斯笃五世:“如果陛下对本修会施加这样的羞辱(通过强加您的这些神学观点),我无法保证一万名耶稣会士不会拿起笔杆,以某种肯定会损害圣座威望的方式来抨击这项法令。”
阿克维瓦并非在虚张声势。西斯笃五世清楚这一点,并克制了自己。倘若西斯笃五世一意孤行,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阿克维瓦就会给整个耶稣会撰写一份措辞巧妙的正式训令,将教宗的决定告知每一位耶稣会士,请他们祈祷有力量服从教宗的命令,并要求耶稣会士遵从教宗的意见。如此一来,便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同样是在 1590 年,教宗西斯笃五世决定将“耶稣会”更名为“依纳爵会”。西斯笃五世以及其他许多人表示,在一个简单的修会名称中使用耶稣之名,是对虔诚者的 “冒犯”。一位红衣主教抱怨道:“每次提及这个修会,你要么脱帽,要么低头。”
总会长克劳迪奥·阿克维瓦神父向教宗西斯笃提出抗议,指出在“耶稣会士”看来,该修会的名称是其“本质”的一部分。他和耶稣会的总会均无法更改名称。
教宗西斯笃执意坚持自己的决定,并命令自己的教廷官员起草一项法令以更改名称。
在这种强制性的情形下,阿克维瓦做了唯一能做的事:他为年轻的耶稣会初修士组织了一场为期九天的祈祷活动,为自己和整个修会祈求天主的恩宠,以便服从教宗那令人不快的命令。教宗西斯笃在第九天去世。他的继任者乌尔班彻底放弃了这一想法。
在与教宗的这场对峙中,阿克维瓦提出了一个关于与教宗和罗马教廷争端的非常重要的观点。他和总会都没有法律权力去触及这些“精髓”。
然而,阿克维瓦还坚持另一个观点,那就是服从。如果教宗西斯笃活得足够长,他愿意接受改变耶稣会的名称。
阿克维瓦将依纳爵在其措辞严厉的关于服从的所有规则中规定的内容加以扩充:下属有权利也有义务向上级提出抗议,无论他是耶稣会的个人还是整个修会,也无论他是教区长、省会长、总会长还是教宗。可以说这种抗议是正式的,其内容是解释下属为何认为他可能不会服从所给定的命令,或者至少不会按照上级希望他服从的确切方式服从命令。下级的反对意见可能纯粹是出于谨慎考虑,即他认为执行这样的命令是不明智的;也可能是基于对执行命令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的深刻理解,例如工作失败,或对下级带来不当的压力。
依纳爵在他的指示中明确规定提出抗议的一般条件是:任何上级都不能有效地命令下属去做任何犯罪之事,或合法但以犯罪形式进行之事,亦或合法但出于犯罪动机之事。在这两种情况下,下属都不需要服从。
然而,在这些情况之外,下级必须 “以神圣的服从 ”来服从命令,至少要满怀希望地执行命令,最好是从他心中重新获得的信念出发,相信命令是最好的选择。依纳爵的规则手册中不包括在上述条件下的抗议和拒绝服从。一旦服从了命令,就可竭尽全力促使上级撤销该命令。
依纳爵本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当教宗保禄三世强加给他接受五名虔诚的妇女加入耶稣会时,他服从了命令,接收了她们,并努力使自己适应这种不和谐的安排。显然,这在实践中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努力争取在教宗本人的同意下让这五名妇女离开。这一切让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他成功了。
人们发现,直到最近,在教廷与耶稣会士之间的所有争执中,依纳爵式的服从规则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遵守。偶尔,人们也会看到一些看似纯粹傲慢的表现,比如阿克维瓦(Acquaviva)威胁要把西斯笃五世埋在那堆积如山、抨击西斯笃神学的上万篇论文之下。但西斯笃是罗马圣伯多禄之位最傲慢的教宗之一。当耶稣会士认为教宗下达了不恰当的命令时,他们时不时地会采取一些诡计,比如通过教会权贵和重要世俗人物的说情。依纳爵本人就曾这样做过。
但是,直到耶稣会的近代史,教宗和耶稣会从未在教会的性质、罗马教宗的特权和权力或天主教的道德规则上发生过激烈的分歧。在此种情形下,一旦教宗坚守其立场并维持其所下达的命令,依纳爵便没有“抗议”的空间,也不存在再度违逆的可能。
以耶稣会创始人的心态为例,如果总会不得不对诸如教宗权力、天主教基本教义或道德规则等重要问题采取与教宗立场相悖的态度,那么作为最高上级的总会,就会在赋予其审议和决定议题的君主制体系之外运作。而且,脱离这个体系,其良好秩序不仅取决于所回应的特定使命,还取决于耶稣会本身的存续。
依纳爵甚至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总会会成为普通耶稣会士的障碍,也会成为罗马教廷的障碍。服从是耶稣会的粘合剂;服从是修会内部心灵的结合,也是所有心灵与罗马教宗的结合。
与此同时,鉴于严格的服从传统,以及一个人,甚至几个人,根本不可能反对总会的法令和意见,可以肯定地说,这些人根本不可能成功地抵制总会的意志。高级会长们的 “方阵 ”本能,他们本身服从于总会长,并与总会长一起严格服从于总会,再加上一旦辩论以多数票通过,在法律上根本不可能提出相反的观点,这将导致持不同意见的耶稣会士要么保持沉默和一致,要么离开耶稣会。
事实上,从理论上讲,教廷与耶稣会之间不会在天主教的基本问题上出现如此激烈的分歧。只有当总会的代表们忠实于他们作为耶稣会士的一般使命,以服从的姿态捍卫教宗,并按照罗马教廷权威性地建议的方式宣传罗马天主教教义时,总会才能按照依纳爵计划的方式发挥令人钦佩的作用。
从 1558 年第一届总会到 1957 年第三十届总会²,历届总会的讨论都反映了依纳爵耶稣会的不同立场,人们会发现,在不同时期由不同人组成的每一届总会,似乎都在以与前几届总会相同的心态发言。他们不断反映出依纳爵的理想,即为教宗服务,传播教廷提出的天主教教义。无论他们对依纳爵最初的修会进行了怎样的修改和调整,都是为了在特定时代的具体情况下,保留和加强依纳爵所说的修会的 “精髓”。
注²:
第三十一次和第三十三次总会的基调及其做出的决定与以往历次总会的基调大相径庭。
我们还会发现,历届总会都准确地反映了耶稣会的情况。此项立法旨在化解近期涌现出的问题。同时,总会也起到了保护修会广大成员的作用,使其免受个别总会长的偏差和个人怪癖的影响。
当西班牙人蒂尔索·冈萨雷斯·德·桑塔拉(Tirso González de Santalla)任耶稣会总会长,他支持一种极为严格的“加尔文主义”道德方式,并且(说得委婉些)积极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没有任何一个耶稣会士不服从总会长。然而,总会和世界各地的耶稣会士拒绝追随总会长的个人主义宗教态度,不管怎样,这种态度与依纳爵的精神和牧灵实践格格不入。
事实表明,在遭遇困难之际,总会充当着可靠的哨兵角色。在十七世纪所谓启蒙运动初现之时,第十六届总会再次重申多玛斯哲学对耶稣会思想和教育的重要性。耶稣会坚持使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并不是为了反对西方世界正在兴起的新物理学;耶稣会士本身也非常重视新物理学。他们的坚持似乎是对当代智慧的蔑视,当代智慧认为,像多玛斯主义这样的中世纪思想与现代思想是完全对立的。但总会在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指出的是其形而上学基础,即神圣的因果关系和人类创造世界的原动力的必要性;而总会喜欢的是多玛斯主义对神圣事物的理性态度。耶稣会士反对的不是 “科学 ”的方法论,而是那个物理世界大发现时代日益高涨的不可知论浪潮。他们的灵性和超性的理想是他们最好的堡垒。多玛斯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为他们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框架。
依纳爵精神是围绕着两种奉献而建立的,一个是对作为主耶稣的奉献,另一个是对作为耶稣在人世的代表——教宗的奉献,这是 “耶稣会的精髓 ”之一。另一个是贫穷的践行;第三个是耶稣会服从的整体思想。
从 1750 年起,随着耶稣会周围的风云变幻,我们发现当年的两次大会充满了旨在维护正统罗马天主教教义的法令和建议,滋养了为教廷服务的依纳爵理想,并鼓舞了每个耶稣会士的个人精神生活。这种耶稣会的特质始终如一。
从 1773 年到 1814 年,耶稣会经历了长达四十一年的压制,但它仍然坚定地遵循依纳爵所描绘的耶稣会模式在各条战线上开展活动。
如果我们追溯一下此后一百五十年的总会,就会发现总会一直在努力向世人重申依纳爵人作为一个整体及其每位成员所具有的依纳爵特质。依纳爵的耶稣会被取缔前,在路易吉·福尔蒂斯(Luigi Fortis)神父的领导下(1820-1830 年),之后又有两位精力充沛的神父,扬·罗斯安(Jan Roothaan)和彼得·贝克克斯(Peter Beckx)相继加入耶稣会。他们共同管理耶稣会长达五十八年之久。这是一个具有连续性和坚定进取精神的时代。
这种声音后来被一位代表描述为“是的,但是”式的态度,在第二十三届总会中,某些代表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此种态度。这些代表承认,现代主义的确犯了错误,不过他们觉得,现代主义者是在探寻真理。在其错误背后存在着一些真理。与他们展开对话,进而保持紧密关系难道不是更好吗?毕竟,这种现代主义在西方世界的非天主教基督徒和众多新教徒当中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态度。这些人或许是糟糕的哲学家和出现误入歧途的神学家,但他们手头掌握着令人瞩目的科学资料。
这种 “是的,但是 ”的态度被总会重申教宗反对现代主义的坚决立场所压倒,现代主义就像黑死病一样,不仅要求全面隔离,还要求对任何受感染之人进行毫不留情的隔离。现代主义者必须被严格地驱逐出教会和修会,如果由于某些不幸的意外,一些耶稣会士碰巧也成为了现代主义者的话。
参加第二十三届、第二十五届和第二十六届总会的代表们谁也没有想到,在下个世纪,现代主义会在教会和耶稣会的所有动脉中流淌。然而,在接下来的三届大会,即第二十七届、第二十八届和第二十九届总会的代表们却觉得没有理由去强调现代主义的危险,也没有理由去强调一种内部的感染正在侵蚀依纳爵修会的核心的可能性。
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修会重新焕发了活力,发展势头迅猛。耶稣会似乎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如果从耶稣会人员的数量、耶稣会士在梵蒂冈担任职务的重要性以及耶稣会教育和传教工作的范围来判断,未来似乎一片光明。
然而,就在这看似新的黄金时代,或者至少是黄金时代的开端,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教宗庇护十二世发出了控诉之声,哀叹耶稣会面临的危险、耶稣会中出现的错误,以及耶稣会士最严重的罪行——拒绝服从的誓言。这在当时似乎是一种反常现象,以至于普通的耶稣会士认为这是教宗的反常行为。令人不安的事态发展发生在 1957 年,当时第三十届总会的一百八十五名代表被召集在 9 月和 11 月举行会议。
过去,在筹备总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习俗,其起源已无人记得。这些习俗包括:耶稣会总会长除了向教宗请求批准召开大会外,还会请教宗向与会代表致辞,并向教宗提供一两位耶稣会作家的合作,协助教宗撰写和编辑教宗致辞。
当总会长詹森斯神父如此行事时,教宗庇护十二世对前两个问题予以肯定答复:是的,神父们能够在总会中相聚;是的,教宗会向他们发表讲话。然而,圣座陛下并不需要总会长指定的耶稣会士的任何协助。
在一些观察者看来,耶稣会的实际情况显然带有一丝讽刺意味。总会长詹森斯神父首先宣读了一份关于耶稣会的详细报告,内容涉及各省会、各会院、修会成员的增加、修会纪律的执行、修会生活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他详细介绍了耶稣会取得成功的领域和遭受迫害或更糟的领域。他呼吁大家坦诚交换意见,进行自由讨论。
他的整个发言充满了父爱、激励、鼓励和温和的语气。代表们都不指望詹森斯神父会说些勉励的话。他们了解他们的总会长。他的特质中并不包括激起极大的热情或激情。他的言谈举止就像一位专业的宗教人士所特有的沉稳。但是,在任何人听来,他的讲话都是有说服力的,都是用耶稣会内部交流中惯用的词汇和思维模式来表述的。一切都井然有序,这就是信息。但我们必须更加努力,为了更大的光荣天主。
9 月 10 日,庇护十二世在梵蒂冈私下接见了詹森斯神父以及 185 名代表。81 岁高龄的教宗已生命垂危,自 1950 年起,严重的疾病就一直不断地折磨着他,让他本就不健壮的身体遭受重创。不管是在身体方面,还是在精神层面,他一直以来给人的那种空灵印象,如今愈发凸显。
然而,与他身体和精神的脆弱形成对比的是,教宗庇护十二世发表了一场言辞强硬且充满力量的演讲,对耶稣会士应当成为的样子进行了尖锐的总结。其中暗含着直接的暗示,有时在演讲中还通过明确的表述加以完善;庇护十二世尖锐地重申了耶稣会士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最高圣座认为耶稣会士不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自教宗以拉丁语发表演讲的开篇之语起,圣座便采用了一位父亲的
口吻,警示他的孩子们应当做什么,应当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应成为什么样的人,也不应呈现出什么样的模样。他遵循了一套极为严格的主题框架,非常严谨地概述了耶稣会士没有遵守、疏忽或错误地行事的问题。这就是后果。
庇护十二世论述这些问题的顺序表明了这些问题在他看来的重要性。教宗的语气严厉,有时近乎强硬。而且,一如庇护十二世的一贯作风,他在讲话时似乎眼睛紧盯着天堂的景象。
耶稣会士需要监督并改进的首要事项为教义的正统性,以及与教会和罗马教宗权威的和谐共处。教宗接着表示,从总会起始,耶稣会及其上级应当致力于确保耶稣会士秉持并传授正确的教义和道德规范。诚然,参加本次大会的 185 名代表中,有三分之二的人代表绝不会想到,在这样的问题上会对耶稣会提出这样的责难。
继正统教义之后,庇护十二世提出了服从这一问题,依纳爵期望他的子弟们在这个问题上有出色表现。教宗期望他们忠诚服从:服从罗马教廷,服从其自身的规则、宪章和传统;服从中层上级。这让代表们感到十分惊讶。在此之前,在詹森斯担任总会长的 11 年里,修会内部无人抱怨过耶稣会士缺乏服从。
其次是宗教纪律的缺失。庇护十二世表示,诋毁说耶稣会的纪律及其方法的重复性过于形式主义,故而不适宜于现代人是不妥当的。他的意图显而易见:一些耶稣会士期望依纳爵的规则能够放松。教宗庇护接着说道,自创始人的时代起,人性未曾发生改变。然而,任何宗教纪律的根基均为真正的谦逊与自我克己。要谦卑地承认自身的不足与局限;克己是为了压抑自己的虚荣和骄傲,并开展依纳爵式的祈祷、自我反省和忏悔的修行。耶稣会士的生活应当如同耶稣那般,“背负起工作、黑暗与顺服的十字架”,只因如此,他们方能成为天主手中有效的利器,而天主是通过教会和上级来施为的。
教宗提出反对意见称,耶稣会在践行贫穷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假期旅行太多,离开耶稣会会院的时间太长。有大量财产以所谓传教工作所需设备的形式累积,还有太多的陋习,如吸烟。教宗在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上的态度达到了坚决的顶点。其拉丁语的结语为:Auferatur hic abus de medio vestrum. (愿这种滥用从你们中间消除)。这样,你们就会为他人树立良好的榜样。
来自荷兰的代表们,以及那些熟知荷兰耶稣会组织的人,惊异地聆听了这一特别的告诫。在荷兰会省,吸烟极为普遍且被广为接受,以至于除了教堂,在耶稣会场所的任何地方都能够吸烟。对于荷兰人而言,庇护十二世的要求可能无异于让他们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的二十三小时停止呼吸。
教宗依旧不为所动。他告知众人,在你们的整个宗教生涯中,需铭记福音有关贫穷的理想,还有这样一个事实:你们的本性因原罪而堕落,故而倾向于偏离善念。
教宗的最后一点非常重要。他说,耶稣会实行君主政体。这是依纳爵修会的 “基本 ”内容之一。如果耶稣会士不忠实于这一点,如果他们以任何其他方式行事,那么教会和过去众多教宗所认可的耶稣会将不复存在。
在此次令人震撼的圣座接见期间及之后,令许多人感到沮丧的并不是庇护十二世以训诫的方式发表了讲话。代表们几乎预料到了这一点。于他们而言,最为惊人的结论在于,教宗在其演讲中所描绘的理想的耶稣会,与代表们所了解的,无论是在他们的家乡省份,还是在罗马中心的耶稣会,都没有太多相似之处。这是众多代表第一次被迫承认,依纳爵理想中的耶稣会特质和耶稣会士的实际践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最令一些人不解的是,耶稣会的规则、耶稣会士描述自己工作的方式,以及耶稣会在自己和他人眼中的形象,都没有任何改变。然而,他们赋予这些词语的含义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却与教宗赋予这些词语的含义大相径庭。耶稣会的传统教义在耶稣会士的口中已然沦为笑谈。
对于大多数代表而言,他们的反应是负面的:教宗所言缺乏真实性。然而,在场的代表无一不曾注意到,至少在主要的耶稣会神学院中,教师们尽可能地将正统教义里几乎所有的罗马规则予以删减。在法国和德国,教授们都有一套讲授罗马权威的笔记,作为他们讲课的要点;但在课堂上实际使用的却是其他笔记。这就是 “双重核算”的情况。
代表们明白,在庇护十二世的观念中,神学和哲学的正确性和正统性意味着遵循罗马规范。但对许多耶稣会士来说,罗马、罗马教宗和梵蒂冈官僚机构似乎已经被固定在一种思维模式中,而这种思维模式在整个教会之外已经不复存在。庇护十二世面对的是一个新的、残酷的现实。耶稣会士对罗马和罗马主义有一种陌生感。
事实上,就连耶稣会生活的核心要素,如恪守宗教纪律和每日灵修、祈祷一小时的习惯以及良心自省等,都在逐渐消失。许多上级不再试图真正执行要求住在耶稣会会院的规定,如果有人专门从事科学研究,他也可以不受其他规定的约束,如实行贫穷和过团体生活。
但是,特别是当庇护十二世向他们谈及宗教服从、遵守教宗的旨意和他所宣布的教义时,代表们感受到了教宗对耶稣会士的理想与他们在各会省的组织方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质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庇护教宗所说的适合耶稣会的 “君主制形式 ”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院长当然是院长,但很少有代表愿意用 “君主制 ”来形容他对教会和耶稣会的适当管理方式的想法。庇护教宗似乎在提出一种关于服从、宗教生活和 “教宗主义 ”的观念,这些观念已经过时,而且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在代表们所熟知的耶稣会生活中已经引不起共鸣。
事实似乎是,在 1957 年的秋季会议上,教宗在讲话中概述的耶稣会士的特质和耶稣会的特征似乎是不可接受的,是难以接受且难以理解的。教宗和耶稣会士们对耶稣会主义的定义存在分歧。大多数人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所有人都仍然是耶稣会士,并期望继续保持这一身份。然而,在讲话结束时,代表们的情绪从忧郁到愤慨不一而足。
不管是好是坏,庇护十二世的讲话经投票被纳入第三十届总会的会议记录。但是,总会的气氛发生了变化。许多人怀揣着想法和建议前往罗马,而后却认为自己无法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坦率地表达出来。在已公布的会议记录里,毫无迹象表明代表们倾向于提出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圣父为何要对他们发表此类讲话?
在非官方场合,许多人询问是谁,如果是耶稣会士,是哪些耶稣会士与庇护合作起草了这篇讲话。当时,教宗有三个主要的耶稣会合作者,都是德国人。他们在私下里遭受了某种形式的抱怨,例如另一种安全阀式的指责:其他一些年长的耶稣会士,如教宗的长期合作者保禄·德扎(Paolo Dezza),也受到了指控。
然而,最终没有人受到具体的指控。人们认为,耶稣会受到了相当粗鲁的对待,其意图被误解了,庇护十二世从一个幻想的角度对那些沉浸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人们发表了讲话,在这个世界中,“君主式 ”作风和 “中世纪式 ”的虔诚没有容身之地。耶稣会仍然保留的一种美德是耶稣会士的耐心。最终会有新的教宗;还会有其他的总会;情况会逐渐好转。
在此,若有人应当受到指责,那首当其冲的便是总会长詹森斯神父。实际上,他无疑是总会的仆人。但身为总会长,他背负着领导的道德责任。理想状态下,詹森斯神父理应扭转局势,引领代表们详尽且切实地思考教宗有关整个修会中人员状况的言论。然而,詹森斯大体上恪守着官僚们履行职责时所遵循的恰当形式与规程。再者,他生性羞怯,说意大利语时总是感到不自在。他在罗马从不自在。他无法适应罗马人的生活。相反,他以一种非常正式的方式思考、说话和处理问题,而不是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他毫无灵感可言。
第三十届总会落幕之际,既未出现关乎世界末日般的决策,亦无新颖的创新风格的指导方针。热情已然消退;众人普遍觉得,言论自由受到了束缚。对于耶稣会士而言,庇护十二世的罗马和梵蒂冈并非友善之地。
在第三十届全球总会的后记中,教宗谴责了烟草的使用,这是唯一的亮点,但却带有温和的反教宗色彩。按照传统习俗,总会长给全体会士写了一封信,信中介绍了总会的召开情况和教宗的讲话。总会长希望各会省能够向他通报这些教宗意愿的实现情况。地方长官,尤其是省级长官,必须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向本会省所有成员致函,以官方的方式向罗马证明,耶稣会已认真对待教宗的告诫。
不同的会省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有些会省规定,候选人必须保证不吸烟,如果他是吸烟者,则必须放弃吸烟,以此作为加入耶稣会的条件。
荷兰省会长给他的下属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被抄写了很多遍,几乎在整个耶稣会中传阅,成为经典。吸烟者被分为不同的等级:“烟瘾顽固者、长期吸烟者、初吸者等等。每种情况都有相应的处理规则。老烟民和顽固烟民可以不去管他们,因为他们的烟瘾很难戒除;他们年纪又太大,无法改变,被认为是不可纠正的。中年耶稣会士面临着成熟方面的问题。年轻的”......事情就这么延续下去。总之,荷兰耶稣会省的人在他们的尘世生活中一如既往地继续吸着烟。
再也不会有像三十年代那样的总会了,这是有充分缘由的,唯有回顾过往才能领会。在第三十届总会的代表中,有一部分,不过仍是多数,他们在思想和习俗方面已然非常进步。
使该次会众的代表感到震惊的是,教宗庇护十二世,尽管与耶稣会高层关系密切,并且在许多重要事务上依赖他们的服务,却突然对他们表现出不满,实际上指责他们背叛了耶稣会的精神,令参加第30届总会的代表们感到沮丧的并非教宗的不认可,而是他们既无法接受这种批评,也找不到避免的方法。³
注³:
教宗庇护十二世有一位耶稣会的告解神父,两位长期的耶稣会顾问,以及至少另外两名耶稣会士,他们被派遣到各国政府执行敏感任务。此外,还有大约六名耶稣会士,他在技术和专业领域依赖他们的建议。庇护十二世还派遣了多名耶稣会士前往苏联。
困扰第30届全球总会的并不是教宗的反对意见本身,而是他们无法接受这种批评,也找不到避免的方法。庇护十二世以专制和不容忍著称,显然对耶稣会内部的动荡情况非常了解。⁴这一因素成为了巨大的障碍。
注⁴:
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教皇庇护十二世就对一些耶稣会士的教义偏差感到困扰。一些评论家认为,教宗对耶稣会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失望,特别是因为几位耶稣会士对新成立的圣十字协会和由西班牙神父何塞·玛丽亚·埃斯克里瓦·德·巴利亚格尔(José María Escrivá de Balaguer)创立的主业会(Opus Dei)进行了激烈的反对。显然,在二战结束后不久,梵蒂冈收到了大量来自西班牙的针对主业会的诽谤和丑闻指控。最终,一份书面报告送到了教宗的办公桌上。当他读到这份卑鄙的报告时,他的密友们听到教宗愤怒地喊道:“谁曾想过这样的耻辱!” 诽谤运动几乎立即停止。
正如教宗在与枢机主教耶稣会士奥古斯丁·贝亚(Augustin Bea, S.J.)交谈时所指出的,令他恼火的是,这些臭名昭著的诽谤手法早在16世纪就被耶稣会的早期敌人使用过。现在,一些耶稣会士竟然用同样的隐密策略来攻击另一个20世纪出现的修会组织,这使庇护十二世深感愤怒。必须承认,主业会当时以及在其后的四十年中,逐渐成为耶稣会真正的竞争对手,争夺在教宗心中的首要地位。
另一个问题是,早在20世纪50年代,耶稣会内部已经出现的不满情绪尚未找到合法的表达渠道。正式而言,这种不满并未得到承认,也没有发声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第30届全球总会对教宗总结的反应相对冷淡和抵触,这几乎就是他们在那种情境下所做的一切。该次总会于1957年11月结束。
在不到一年后教宗庇护十二世去世,他的继任者若望二十三世当选。荷兰耶稣会士迅速指出新教宗仍在吸烟;北美耶稣会士则强调他对旅行的热情;法国耶稣会士则将他描绘成一个美食爱好者。而耶稣会内的进步派则注意到若望二十三世的自由主义倾向。他们认为,整个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教宗并非罗马出身,且以非威权主义者著称,这为他们提供了一条走出困境的道路。
他们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在当选圣伯多禄宗座三个月之后,“好教宗若望”就宣布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随后,无论是在 1962 年大公会议开幕之前,还是在接下来的四年中,教宗之城都受到了飓风般的袭击。
下一次耶稣会代表们相聚是在1965年的第31届全球总会,距离上次第30届总会已有八年之久,此时,变革的飓风席卷了一切。代表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的、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总会长掌舵;教宗所在的罗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氛围,耶稣会也已打上了新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