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皈依天主教和护教已被排除在梵二后的对话之外,据说这种对话“总是一种积极的交流”;但这种说法很难令人接受。
首先,除了皈依的对话外,还有一种歪曲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一方脱离真理、误入歧途。还是说,真理总是有效的,而错误永远不会有效?
其次,存在这样的情况:对话非但没有帮助参与者,反而给他们带来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圣托马斯设想了这样一种情况:由于没有共同持有的原则作为论证的基础,因此不可能向对方证明真理。这时,所能做的就是证明对方的论点是不成立的,他的反对意见是可以被回应的。在这种情况下,对话就不可能对双方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不可能使双方都受益。对话是无益的。如果说对话的作用在于了解对方的心理和意识形态,那么问题是,这些东西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不是宗教对话的目的;它们属于历史学、生物学或社会学的范畴。这样的知识确实可以在调整对话时有益于参与对话者,但这与相互促进是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