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开幕词
梵二文本和含义的模糊性。
教宗演讲的第三个主题涉及大公会议的关键所在:如何向现代世界传播天主教真理,"纯粹而完整,不做任何删减或改动,同时又能帮助我们同时代人的思想承担起认同真理的责任"。
任何人在研究这一问题时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碍。就教宗的言论而言,具有表达其思想地位的正式文本通常只有拉丁文本。任何译本都不具备这种权威性,除非它被认定为官方译本。
这就是为什么《罗马监察报》在拉丁文本之后刊登意大利文本时,总是声明是私人翻译。然而,鉴于拉丁文本是由一群翻译人员根据教宗最初起草的意大利文本翻译而成的事实,因此,在已知原文措辞的情况下,援引原文,将其作为解释拉丁文本的依据似乎是合理的。
这样一来,两个文本的权威性就颠倒了,意大利文文本实际上是原文,而官方拉丁文文本实际上是译文。这种颠倒在语言学上是合法的,但在教义上是不合法的,因为罗马教廷的政策是,其思想只包含在拉丁文中。
现在,开幕词的拉丁文本与意大利文本之间的差异改变了其含义。此外,在后来的神学著作中,也是沿用意大利文而非官方拉丁文。这种差异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看到的似乎是经过解释后以另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而不是直接翻译出来的。
原文如下:对这一确定而不可改变的教义,必须以时代所要求的方式加以研究和阐释,这是恰当的8。下面是1962 年 10 月 12 日《罗马观察家报》刊载的意大利文,随后所有意大利文版本的大公会议文本都转载了这一译文:但这也应通过属于现代思想的探究和文学表达形式加以研究和阐释教义9。法文版也是这样说的:应该按照现代思想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来研究和阐述这些教义10。
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对长久以来的天主教教义进行新的思考与阐释时,应以合乎时代的方式进行(这是一种广泛而包罗万象的想法),这是一回事;而应以当代的思想方法,即当代哲学来进行,则是另一回事。例如:以适合当代思潮的方式(Diesseitigheit)11 介绍天主教的教义是一回事,而以同样的思潮来思考及阐释天主教的教义则是另一回事。
要正确对待现代心态,就不应采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法或存在主义现象学等方法,而应以最有效的方式提出天主教反对现代意识形态的观点。
简而言之,这里的问题就是教宗在下一节中提到的 "如何抑制错误"。我们将在下一节讨论这个问题。不过,我们还是要顺便说几句。首先,由于译文的差异而产生的意义上的不同,见证了过去作为教廷起草文件特点的准确性的丧失。其次,教宗在随后的讲话中,有时用拉丁文,有时用译文引用他 10 月 11 日的讲话时,再次出现了意义上的差异。
第三,译文中包含的变化的内容,很快就被传播开来,对拉丁文版本造成了损害,并成为有关该主题讨论的基础,它与原文相矛盾,而译文之间却达成了一致。这种一致让人有理由猜测,可能有人(无论是自发的还是有组织的)试图赋予这篇演讲以教宗本意之外的含义。
译者注:
8. "对这一确定而不可改变的教义,必须以时代所要求的方式加以研究和阐释,这是恰当的。
9. 但这也应通过属于现代思想的探究和文学表达形式加以研究和阐释。
10. "应该按照现代思想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来研究和阐述这一学说。
11. "Hitherness,this-sidedness," 即 "内在性" 或 "今世性"。
12. 里昂辅理主教维洛特先生在 1963 年 1 月 13 日的《回声报》上证实,教宗在意大利文版中引用了自己的话,在对枢机主教的圣诞致辞中引用了自己的意大利语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