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新的教堂建筑风格并不新颖,同样也受到了“神圣之物是由人且是为人而创造的”这一观念的影响,对神圣性本身失去了所有的敬畏。功能主义是现代建筑的特征,已成为所有建筑的首要原则,它也支配着教堂的设计;现在,教堂的设计以实用主义精神为基础,在考虑其宗教用途的同时,也不排除其他用途;因此,出现了所谓的多功能教堂,被用作非宗教集会场所、音乐厅、罢工者的疪护所等。
钦崇的观念、神圣性本质应予以区别对待的观念都已荡然无存。新的教堂建筑将神圣性视为弥漫整个现实的某种存在,因此,任何试图在教堂建筑内界定或体现神圣性的尝试都必须被摈弃。
由路易吉-内尔维(Luigi Nervi)在塔兰托设计的新主教座堂被认为是教堂建筑的杰作,但实际上它与天主教教义完全背道而驰。按照传统的理解,祭台应该在高处,如果可能的话,教堂也应该位于高处,因为它象征着人与天主相会的山顶;因此,信友应该举目仰望祭台。在塔兰托,祭台位于最低处,而不是最高处,仿佛天主在下,人在祂之上。与区别对待神圣性或标识界定神圣性的想法正相反,拱顶是向天空敞开的,以表示外部的空间也是神圣的,正如奈尔维自己所言104。
这不仅摧毁了普遍的神圣性观念,也摧毁了天主教特有的圣体圣事中的神圣性。在塔兰托,至圣圣体的祭台被设置在一侧,并不比为纪念不同圣人的祭台更重要,也不比纪念战争中牺牲者的祭台更重要105。
保禄六世曾收到塔格巴新教堂的模型,该教堂没有围墙,因此完全向神圣的大自然敞开,让大自然的美景随处可见106。
圣卡利诺·艾·莫蒂San Carlino ai Morti 是米兰不治之症医院的教堂,教堂的两侧是敞开的,以便病人可以在病房里听弥撒。然而,这种设计的本意并非是否定圣殿(templum)、圣域(temenos)、祭台(hearth)或圣体栏杆(limen)的神圣性,这些元素因至圣圣体的临在而更加巩固。
每当有人试图将神圣性扩展到神圣性的界限之外时,事物的本质就会再次受到扭曲,人们再次企图用相对主义在万物中寻求万物之间的等同性107。
将神圣性无限延伸的愿望,就仿佛谈论神圣事物时又不在任何意义上区别于其他事物不存在内在矛盾一样,这种观念在天主教背景下尤其面临困难,因为天主教的圣体圣事教义认为,上主还能以独特而特殊的方式临在,超越祂在整个受造物中的普遍临在。
这就是天主-人的圣事性临在,祂的体血、灵魂和天主性,只有通过祂的圣体,无论是尘世状态还是荣耀状态,才能进入短暂受造物的时空。诚然,祂不是以三维的方式进入的,或神学家所说的那样,并非“围绕性地”进入,
但祂确以某种方式真实进入圣体,即至圣者的存在出现在特定的这里,而不在那里109。
圣体本身就是神圣的事物;所有神圣的地、时、人、行都源于圣体,指向圣体。只有通过圣体圣事,天主性才能被定位。如果没有对圣体的信仰,那么天主的临在当然就不可能在任何意义上局限在四面墙内,任何试图定位天主临在的尝试都近乎迷信。如果不相信圣体圣事,那么从逻辑上讲,教堂就只能被视为人们聚会做礼拜和进行其他仪式活动的场所,而不能再被视为至圣者的圣殿,因为一切圣化都源自于此。
过分强调教堂建筑的功能性会削弱人们对神圣性的感知。教堂的确是信友们聚会祈祷和参加礼仪的地方,但即使没有在教堂内行使这些功能,它也具有神圣的特性;神圣的建筑,与其他宗教艺术创作一样,其本身的存在,与随后的用途无关。“这些人若闭口不言,石头也会呼喊110”。这句话适用于神圣建筑;或者正如鲁奥Rouault所说,教堂应该是“祈祷之家111”(maisons priantes),不仅仅是人们用来祈祷的地方,而教堂本身就在祈祷。中世纪的教堂正体现了这一点,在这些教堂里,艺术家在远离光线的偏僻角落里,将一些精美的雕刻或绘画隐藏,没有人看到它们,但它们仍然独自歌唱着天主的光荣;艺术家甘愿让自己的名字也同样被遗忘,只让天主的圣名受光荣。
备注:
104. 扩大神圣性等同于废除神圣性,正如泛神论是一种无神论。当著名的现代艺术家贾科莫-曼祖 被问及什么是神圣时,他回答道: “一切都是神圣的” O.R.,1978 年 11 月 23 日。
105. 尽管祭台普遍被贬低,取而代之的是桌子,但通常委婉的写作风格会让人断言,礼仪改革的优点之一是使祭台、祭台的象征意义和祭台的奥秘性变得更加重要。《精神与生命》,1983 年,第 457 页。“恢复祭台的重要性,及其象征意义甚至奥秘性"。
106. 《官方公报》,1968 年 6 月 10 日。
107. 在此应指出对十字架苦路所做的修改。现代建筑师急于宣称自己独立于传统,将所有的站点排成两三米长的一排,使它们彼此紧挨着;这样做站点的人就可以同时看到所有的站点,也就没有了从一处站点移动到另一处站点的机会。十字架之路 “变成了 ”十字架站"。从一站苦路走到另一站苦路变成了原地踏步。这也是违反事物本质或性质的一个例子。
108. 参见《神学总论》,第 IIl 章,第 76 节,第五页。
109. 康纳斯罗伊特的德兰即使在街上经过,也能分辨出天主教堂中圣体的存在与新教教堂的存在不同。
110. 尤克,19:40: “这些人若闭口不言,石头也会呼喊”。
111. “祈祷的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