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天主正义论
在论及关于教会当前危机的普遍看法时2,地上之物的自主性3,人类中心主义和技术的盛行4,以及次等基督教5的普遍观点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触及了哲学神学或天主正义论中的新思潮。
从这些观点中得出的总体结论是,现代思想认为,人类在尘世的目的是在尘世中实现的;任何进一步的超越目标都只是实现人类自身内在价值的一种手段;在一个由人类能力调整和发展的世界中,没有天主的位置,或者充其量是天主与人类合作时扮演一个相对的、辅助性的角色。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教会正在摒弃其特有的超性本质,把自己的使命与促进文明的任务融合,使自已定位为实现一个更加公正、更兄弟情谊世界的助手。其目标的是建立一个“人类之城”6(civitas hominica),同时又不否认一个更高的“天主之城”7(civitas dominica),但为了建立一个纯粹人道主义的世界秩序,两者之间的联系被有意地削弱了。基督教在这个新世界中的地位将不再建立于拥有的自然和超性真理上,而是建立在全人类共享的自由上。
在讨论新的合一主义时8,我们看到,天主教关于人类统一的理念(我们以坎帕内拉的构想为例),已经被一种纯粹理性的和自然的合一主义所取代。这种合一主义认为,当所有宗教都融入纯粹的人道主义价值体系时,他们都能推动这种合一主义。如今,教会在某种悖论中朝两种方向发展:一方面,她试图作为一种人道主义世界秩序的一部分来影响世界;另一方面,她以所谓更高纯洁性为名放弃对世俗事物的介入,而忽视了教会的真正任务是为世俗现实赋予宗教意义。不应忘记的是,在 1974 年,罗马教区在关于“仁爱与正义要求”的会议上,有人提议教会应将其所有财产交给国家,以实现独立,并且不再建造新的教堂。
这个尘世,和本质上超然于世的教会之间的关系受到宗教的错误理解的扭曲,这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天主因果性的教义。
译者注: 教会并非仅仅是一个现世的组织,并且还是基督奥体(保禄注,教会就是基督奥体,不是延续),是神圣与世俗之间的桥梁。她的使命不仅是推动人间的正义与慈善,更是将天主的爱与真理注入世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圣化世界。天主的因果性不仅体现在创造和维持世界的运行中,更体现在祂通过教会圣化世界的计划中。任何试图将教会简化为纯粹人道主义工具的做法,都是在背离其神圣使命。我们应当时刻牢记,教会的真正任务是成为天主与人类之间的桥梁,将世俗现实转化为神圣的祭品,而不是在追求纯洁或妥协中迷失方向。愿我们在履行这一使命时,始终以基督的福音为指引,既不逃避世界,也不被世界同化。
备注:
1. 欧洲大陆的 “天主正义论 ”一词在英语中并不常用,但没有一个词可以与之对应,因此在此保留。它的意思是天主统治尘世的考量、天主圣意的运作以及信仰的理性辩护;是自然神学和护教学的综合体。[译者注]。
2. 见第 10-11 段。
3. 见第 207-8 段。
4. 见第 210 段。
5. 见第 220-1 段。
6. “人类之城”。
7. “天主之城”。
8. 见第247-9段。
9. OR.,1974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