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谬误纲目》中所述的危机是世界的危机,而非教会的危机。1907年7月3日庇护十世发布一道名为 "可悲Lamentabili "的谕令和同年9月8日的 "牧放主的羊群Pascendi "通谕所构成的第二份提纲中所述的危机,恰恰相反,是教会自身的危机。庇护十世的谕令与庇护九世的通谕从标题上就能明显看出区别:庇护九世列举的是 我们时代的错误praecipuos nostrae aetatis errores 38 ,庇护十世谴责的是《关于教会、默示、基督和圣礼的现代主义错误》39庇护十世的教义中所考虑的纯神学问题,正是第一份教义大纲所谴责的独立哲学的成熟成果。由于标题不同,65 个被谴责的命题的性质也不同。它们不再涉及教会之外的、与世俗有关的意识状态和事务;它们更关心天主教精神本身的腐蚀;它们不再涉及一个体系的单独部分,而是涉及所有这些部分所蕴含的精神。
庇护十世通谕中提到的事实也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即现代主义者在自已身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现代主义者既是历史学家、批评家、辩护士,又是改革者,他的 "面具的多样性"40,也说明了这一点。当庇护十世注意到这些现代主义者身上不同角色的存在时,是在对诡计或虚伪的现代主义者身上(面具的多重性)进行道德谴责,尽管在一些有关教义的传播者身上或许可以看到某种阿贝沙隆离间式的41 欺骗的痕迹;在他们的一些反对者身上不也是如此吗?我反而认为,人物或面具的多样性表明,该文件并不是在谴责不同的肢体,而是在谴责一种单一的精神,这种精神归根结底就是独立精神。
我们将以处理第一份庇护九世的《时代谬误纲要》的同样方式,研究该文件的一些主要条款,以表明《时代谬误纲要》对这种时代精神的谴责。第59条命题谴责了这样一种错误,即人将一成不变的天主默启的真理置于自己不断变化的判断之下,从而使真理从属于历史。第 20 条命题也反对这种将真理归结为不断发展的人类情感的做法,这种做法将宗教的原点作为一种不可知的本体提出来并谴责,因为它使 "宗教感" 摆脱了对教会权威的依赖42 。通过否认天主默启的真理可以迫使一个人给予内在的或个人的同意,而不是仅仅作为教会成员的外在同意43,命题 7 断言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独立于真理的幻想虚构;因此,真理的约束力是凭借主观的领会,而不是凭借它是真实的。
命题 58 的分量也不轻:真理并不比人本身更加一成不变的,因为真理是与人一起、在人之内、并通过人而演变的44. 这里宣布了两种独立性。首先,作为历史存在的人独立于作为本性的人,后者本性的人完全被前者历史存在的人的历史性所吸收。这一命题等于否定了包含真实本性典范的永恒理念的存在,否定了柏拉图主义的这一无可争议的要素,没有这一要素,永恒的、不变的天主的“理念”就会崩溃。
译者注:柏拉图认为,存在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理念世界,这个世界由永恒的、不变的“理式”或“理念”构成。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幻影,缺乏永恒性和普遍性。
所宣称的第二种独立,更广泛地说,是理性与理性之间的独立。我们知道人类的理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容器45,但人类的理性本身却包含在另一个容器中,那就是神圣的心灵。命题 58 否定了这第二个容器。因此,被谴责的文章中所做的假设是错误的,即真理是与人一起、在人体内并通过人来发展的。它确实是这样发展的,但不是完全这样。真理是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的,这不是真的:是被创造的智力在发生变化,甚至是信徒的智力,甚至是教会这个社会团体的智力;它们都在通过自己的活动趋向于同一真理,而这种活动因人而异,因世代而异,因文明而异。这种所谓的心灵独立于永恒不变的真理的说法,往往会给宗教的全部内容以及宗教的容器--心灵--带来一种流动性46。
在我看来,与《时代谬论纲目》的最后一个命题相比,第 65 号命题具有极大的意义,并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庇护九世宣布天主教与现代文明不相容。庇护十世同样竭力维护教会的权利免受外界的干扰,谴责说天主教与现代科学不相容。
因此,教会与现代文明是不相容的,但现代文明并不等同于科学。宗教与人类思想相容,并不是说宗教被动地服从思想史可能徘徊的所有形式,其中有些形式是错误的,而是说宗教始终与思想徘徊所指向的真理相容。该文件通过宣布宗教与真正的科学相容来表达这种差异。无论如何,我们有两个受到谴责的命题:天主教与现代文明相容(庇护九世),天主教与真正的科学不相容(庇护十世)。对比这两项谴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代文明与真正的科学并不相符。
教会在区分现代文明与真正科学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对时代精神的谴责。在虚假的文明中也可能存在真实的知识,但这些知识都披上了虚假精神的外衣,必须通过一种开垦行动将其剥离,使其重新披上天主教体系中的真理外衣,从而遵循其真正的原则。
译者注:
38. "我们时代的主要错误"。
39. "现代主义者关于教会、默示、基督和圣礼的错误"、
40. "它本身就混合了多个角色,并扮演着他们的角色"。"。
41. 见《撒母耳记下》,15-17章。
42. 现代主义的核心其实是:宗教灵魂从自己的信仰中汲取目标和动机。其信仰的目标和动机来自自身内部,而非外部。这是梅西埃枢机主教在 1908 年四旬期牧函中的结论。
43. “学习的教会” 教会的信徒的团体教会从主教,有时也从一般的神职人员中分出,他们是教会的训导者。[译者注]。
44. "真理并不比人本身更一成不变,因为它与人一起、在他之内并通过人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