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一个灵魂的故事-小德兰自传原稿译本(驴驹译)列表
·出版许可
·小德兰自传摘录
·目录
·中译者前言
·英译者前言
·序言
·小德兰的家人和近亲
·手稿一 给牧者 耶稣艾格尼丝姆姆
·第一章 童年的记忆—在阿朗松(一
·(二)生于百合花之家
·(三)被爱环绕的幼年
·(四)极听大姐玛丽的话
·(五)以二姐宝琳为典范
·(六)温暖的三姐小蕾奥妮
·(七)童年的小伙伴四姐赛琳
·(八)第一次去勒芒
·(九)天然缺点
·(十)两只小鸡
·(十一)我全选
·(十二)梦见两个胆怯鬼
·(十三)母亲对离世的预感
·(十四)洒满阳光与鲜花的记忆
·第 二 章 在莱斯比索内的生活 (1
·(一)母亲辞世
·(二)生命进入第二阶段
·(三)迁居利雪
·(四)慈父柔爱
·(五)与使女的交往
·(六)第一次认罪
·(七)主日盛宴
·(八)受宝琳之爱教
·(九)见老父受试炼的异象
·(十)对父亲的爱慕
·(十一)海中闪光的道路
·第 三 章 痛苦的岁月(1881-1883)
·(一)在修道院上学
·(二)与表姐玛丽相处默契
·(三)赛琳的小女孩
·(四)新年赠礼
·(五)赛琳初领圣餐
·(六)获悉宝琳要进迦密会
·(七)初领进迦密会的圣召
·(八)宝琳进入迦密会
·(九)剧病垂危
·(十)自觉装病
·(十一)亲人百般照料
·(十二)蒙福处女医治的微笑
·(十三)得医治后的试炼
·第 四 章 第一次领圣餐前后 (188
·(一)“孩童耶稣德兰”的由来
·(二)要成为伟大的圣徒
·(三)重归阿朗松
·(四)预备领第一次圣餐
·(五)在退修会里
·(六)第一次领圣餐
·(七)渴望圣餐和受苦
·(八)从圣灵得到受苦的力量
·(九)成功的学业与笨拙的交际
·(十)缺乏属世的友谊
·(十一)天父预见的恩典
·(十二)琐碎顾虑的试炼
·(十三)退学离开修道院
·(十四)成为马利亚的孩子
·(十五)获知玛丽要进修道院
·(十六)驴子学小狗
·(十七)行走于房间
·(十八)第二次回阿朗松
·(十九)心灵得到平安
·第 五 章 申请进入迦密会 (1886-
·(一)圣诞节的恩典
·(二)进入生命的第三个阶段
·(三)为大罪犯普兰济尼代祷
·(四)求知欲扩大
·(五)神丰富的供应
·(六)与赛琳成为知心密友
·(七)恩典的美果
·(八)进入迦密会的圣召
·(九)赢得父亲的支持
·(十)得到舅舅许可
·(十一)修道院院长反对
·(十二)被神爱灌醉
·(十三)思想小孩子们的灵魂
·(十四)父陪去巴约
·(十五)面见主教
·(十六)返回利雪
·第 六 章 去罗马朝圣 (1887)
·(一)论罗马之行
·(二)在巴黎祈祷
·(三)旅程美景
·(四)参观圣遗物
·(五)耶稣在地上的家
·(六)参观圆形大竞技场
·(七)参观地下墓穴
·(八)面见教皇
·(九)赢得雷沃郎尼神父的支持
·(十)设法摸到一切
·(十一)思索女人受轻视
·(十二)归程美景
·(十三)圣诞节的试炼与安慰
·(十四)获准进入迦密会
·第 七 章 在迦密会第一年
·(一)告别世界
·(二)进入迦密会
·(三)进入受苦
·(四)从未犯过该死的罪
·(五)受副院长严责
·(六)因灵魂单纯而寡言
·(七)渴望受苦
·(八)父亲患病
·(九)白雪映衬受圣衣
·(十)与父亲同经苦炼
·(十一)婚期漫漫制嫁衣
·(十二)舍己小功课
·(十三)嫁衣完工
·第 八 章 奉献给怜悯之爱
·(一)进入属灵的枯干
·(二)成为职业修女前的试探
·(三)成为职业修女
·(四)泪水蒙面领面纱
·(五)纪念珍妮维芙姆姆
·(六)死亡袭击修道院
·(七)享受圣餐
·(八)错误不带给神痛苦
·(九)宝琳成为院长
·(十)主满足全部的心愿
·(十一)赛琳进入迦密会
·(十二)爱耶稣到愚痴的程度
·(十三)神的怜悯之爱
·手稿二 给圣心玛丽姊妹 (大姐玛丽
·第 九 章 我的圣召是爱 (1896)
·(一)与大姐叙心
·(二)爱的科学
·(三)梦见法国迦密会奠基人
·(四)领悟天国之爱
·(五)无限的心愿
·(六)爱的圣召
·(七)爱的牺牲
·(八)祈求双倍的爱
·(八)以撒花证爱
·(九)不摇动的信与爱
·(十)为自己的软弱而欢喜
·(十一)愿成“神鹰”猎物
·(十二)愿启示临到众人
·手稿三 给院长 玛丽·公撒格姆姆
·第 十 章 信心的试炼
·(一)与院长叙母女之爱
·(二)降卑的甘露
·(三)发现成圣小道
·(四)神增加岁月的经历
·(五)首次咳血
·(六)信心的试炼
·(七)信心的行动
·(八)院长的医治奉献
·(九)与亲姊妹同战
·(十)到异国宣教的愿望
·(十一)顺服誓言的益处
·(十二)以主的爱爱人
·(十三)误以美德为缺点
·(十四)一个胜过己的伟大胜利
·(十五)争战绝招:逃跑
·(十六)关于爱的思想
·(十七)不断的搅扰、打岔
·(十八)补充灵里的爱
·第 十一 章 为那些你所给我的人
·(一)不执着于灵里的财富
·(二)作小刷子的职分
·(三)帮助同伴摆脱私爱
·(四)尽守望者的职责
·(五)不怕争战,克尽职责
·(六)藉祷告赢得灵魂
·(七)爱祷告但拙于用祷文
·(八)知识言语的恩赐
·(九)降卑的碎渣
·(十)与最不喜欢的姊妹为伴
·(十一)护送圣皮埃尔姊妹
·(十二)喜受噪音与污水
·(十三)得到祭司弟兄
·(十四)得到第二位祭司弟兄
·(十五)快跑跟随良人
·(十六)临别赠言与代求
·(十七)吸引我
·(十八)未尽之言
·后记
·附录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中译者前言
中译者前言
浏览次数:581 更新时间:2022-10-9
 
 

中译者前言

  

利雪的圣德兰[1](St. Therese of Lisieux,1873-1897),一生只有24年9个月。小德兰是她的自称,也是家人对她的昵称。她姓马丁,名德兰,生于法国的阿朗松,故阿朗松的德兰·马丁是她进修道院之前的名字孩童耶稣和圣脸德兰是她的修道名。

小德兰15岁进法国利雪的迦密会修道院,与世隔绝。23岁发现患肺结核,一年之后离世。然而,在基督教会里,无论天主教还是更正教,很少有人没听过她的名字。

一位未经世事的年轻修女凭什么享誉全球,征服人心?当然是凭着上帝的大能,也藉着这本她奉命而写、却没有完成的自传。

 

小德兰的父母是敬虔的天主教徒。在结婚前,两人均试图加入修道院,未蒙应允。婚后,她的母亲祷告主:“既然我不配服事你,让我的孩子们都服事你!”她的祷告得到了应允。

小德兰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有四个姐姐:二姐宝琳(修道名耶稣艾格尼丝,第一个成为修女,当时小德兰9岁),大姐玛丽(修道名圣心玛丽,第二个成为修女,当时小德兰13岁),三姐蕾奥妮(修道名法兰西斯-德兰,第三个进修道院,当时小德兰14岁),四姐赛琳(修道名珍妮维芙,最后一个进修道院,其时小德兰21岁,已成修女)。除了三姐蕾奥妮进入往见会修道院之外,另外三个姐姐和小德兰均进入了利雪的迦密会修道院。

 

小德兰4岁丧母。之后,称二姐为“妈妈”,直到宝琳进修道院。后又称大姐为“妈妈”,直到玛丽也进修道院。这两位少女均悉心养育了小德兰,在物质和属灵两方面,成为她名副其实的母亲。另两个小姐姐也极宠爱、保护她。特别是四姐赛琳,后来成为她的知心好友与属灵伙伴。

小德兰聪明敏锐,记忆力超常,心思情感极为柔嫰细腻。她的一生都被包裹在浓浓的爱里。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她饱受了姐姐们和父亲的宠爱。她也以全心全意的爱回报了每一位家人。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的圣召就是爱”,这爱体现在她与一切人的关系中。无论在家里,还是在修道院里,她无不以燃烧着爱的心,活出爱的实际。藉着爱,她把握了属灵的核心,从而揭开属灵的奥秘,因神就是爱,爱是最妙的道,也是联络全德的。

我相信马丁夫妇的敬虔奠定了这个家庭属灵的氛围。父亲的榜样,姐姐们的言传身教,无疑深深地影响了小德兰,塑造了她极其甘甜、执着、真纯的个性。姐姐们对小德兰的教养,有恩典有真理,带着少女的纯真,实在可爱无比!可以说,小德兰乃众处女爱的杰作!她是处女中的处女,百花中的奇珍!她的一生彰显出神何等丰富的奇妙!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太5:8)

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啊,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路10:21)

 

小德兰的手稿分为三部分。

手稿一,奉当时的修道院院长二姐宝琳[2]之命而写的童年记忆。1896年1月20日,小德兰将手稿一呈给宝琳。

手稿二,应大姐玛丽的请求,阐述小德兰所操练的属灵“小道”。1896年4月3日,小德兰因患肺结核,当时的不治之症,首次咳血。小德兰在最后一次退修时,玛丽谦卑地提出这一请求。三天后,1896年9月16日,小德兰将几页折叠纸交给她。这便是手稿二。

手稿三,奉当时的院长公撒格姆姆之命而写的属灵经历。该命令下达于1897年6月3日,距小德兰离世只有四个月。在众人不断的探访、搅扰中,她写了一个月;因无力握笔,于7月第一个礼拜停止。她至终未能完成这一使命。1897年9月30日晚上7:30,小德兰停止呼吸。

手稿一有八章,占本书主要篇幅,写于22岁,侧重于幼年的经历,直到15岁进修道院开始的几年。它以孩子的眼睛看天地万物,人间的悲欢离合,以美丽的语言记录了从小到大的生命历程:“一朵小白花写她自己春天的故事,呈给牧者——耶稣艾格尼丝姆姆”;“就像小花在雪下生长,在初春的第一缕阳光下绽放一般,我要写的这朵小花也必须经过严冬的考验”;“在里外的试炼中,我的灵魂已经在受苦中成熟了;就像一株经过狂风暴雨的洗礼而强壮的花,如今我能够抬起头来”……这些文字清新自然,如清晨的甘露,涤荡人心,给许多成年人以启迪。

小德兰在生病时写的后两个手稿,与在健康时写的手稿一,有明显的不同。她生命后期明显地更成熟稳固,火热明亮,如正午的太阳。手稿二喷涌而出的话语显然来自圣灵的流注,呈献出一颗燃烧着“爱”的心——这是她生命与使命的核心。手稿三则全面而具体地阐述了属灵的道路,其秘诀是藉着微小、舍己、纯信的“小道”——这些文字周详细致,沉着冷静,尽管末期结核使她咳嗽不止、呼吸困难、身体疼痛,且在不断的搅扰中。她顽强地写到不能执笔为止……

在小德兰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她已预感到将来的使命。她知道手稿与此紧密相连,尚需编辑。为此,她许可宝琳酌情增、删、修改。

小德兰离世之后,宝琳请求院长同意发表全部手稿,获得批准,但有一个条件,三个手稿均须调整为写给院长公撒格姆姆的。宝琳从命。她将遗稿分章,做适当修改,加序言、后记,名为“一个灵魂的故事”,于1898年9月30日出版。

宝琳的编辑显然产生了如虎添翼的效果。这本小书是那么美丽!里面的小生命是那么征服人心!正如诗篇8:2所说:“你因敌人的缘故,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敌和报仇的,闭口无言。这激励了许多人爱主、事主。由于回应热烈,加上一些得医治的神迹,罗马天主教于1925年5月17日将小德兰宣称为圣徒。

1910年,在小德兰成名之后,教廷决定将自传恢复成写给三位长者的原样,于1914年出版。之后,天主教在自传版本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一面保持宝琳首版的结构,一面使用小德兰的原始文字。1972年的法文版实现了这一原则。

 

译者初识小德兰,是藉着一本小书《爱——最短的道路》,自传极简略的缩写本。那带火的话语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出入都带着那本小书,反复读了许多天,深受滋养。为此,我渴望读到全传,特别是最原始的文字。

关于自传的中译本,最早的《灵心小史》由马相伯(1840-1939)用文言文翻译,人物刻画鲜活凝练,于1928年出版。但马相伯译本比较难读,个别字句与原文有出入,于是苏雪林(1897-1999)用白话文于1950年重新翻译,名为《一朵小白花》,文字优美典雅。但也许因时代关系,她的白话文依然不很通俗。于是,张秀亚(1919-2001)于1962年以现代白话文重新翻译,名为《回忆录》。

这些前辈均为天主教徒,使用的圣经和术语与新教差别极大,故基督徒阅读相当困难。为此,译者决定用小德兰最原始、未经修改的文字,使用更正教基督徒的语言,重新翻译。

 

美国迦密会已故神父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将1972年出版的法文“一个灵魂的故事”,翻译成英文,于1975年在美国出版。这是中译者采用的底本,因为它对小德兰的文字一字未改,完全符合译者的初衷。

克拉克神父在前言中写道:

有很好的理由应该删除她手稿中相当一部分,她也意识到了,故小德兰让她的姐姐——耶稣艾格尼丝姆姆——作必要的删除。这部分保留在该书里,我感到这些内容让她的个性甚至更具吸引力。她无拘无束地表达出真实的自己,显得更有人性。”

作为结语,我想让小德兰的读者放心,她在法文中那美丽的表述,我已竭尽全力、全然忠诚地译成英文。她的朋友们为了读到原稿,在如此长久的等待之后,若只提供给他们她话语的诠释,而不给出准确的字句,我认为是不合适的。为此,我特意保存了她自己的用语,因为这最好地表达了她的感觉。我保存了她的惊叹号,尽管英文中很少使用。她大写的字我也大写,因为这对她有特殊的意义。在文中,我保存了她直接对写作对象讲话的习惯。最后,小德兰经常在字、句下划线,或用大字体,以示强调;我在此用斜体或大写字母代替。所有引用的经文都用斜体。”

克拉克神父的翻译原则也是中文译者的原则。虽然由于中文的特点,无法使用大写,但译者用黑体、大号黑体、底下划线等代替,以标志不同的强调方式。所有的斜体一律保存。

英译本还极敬重地按着圣经及史料,作了详细的注解。有些不是为了内容本身,更多为了历史记录。虽然对天主教徒可能很有意义,但对新教徒有些累赘,故没有全部翻译,只选译了对理解本书直接有关的内容。

另外,克拉克和小德兰所用的圣经,显然基于天主教认可的拉丁文圣经,或由拉丁文翻译的第一个英译本Douay-Rheims Catholic Bible [3],其经文安排次序和文字细节,不同于基督教或现代天主教圣经。译者按着中文“和合本”圣经标注章节,当意思有差别时,照本书直译,注明为“DR圣经”。

在书籍结构上,英译本每章极长,段落很大,有的甚至占整页篇幅。由于小德兰的写作是零散的,中译本做成散文形式:不改原先的分章方式,惟在每一章中,加入许多小标题,分成小段落。这在阅读时感觉轻松,也适合她自由的风格。

有的人名、地名在初次出现,或有可能造成中文读者混淆时,译者在底下划线。但后面重复出现时,不再统一划线。由于华人读者群的特点,译者对简单的天主教词汇加了注解,尽管英译本中没有这部分。

有些词汇,按原文直译,没有采用华人天主教的通俗译法,比如,直译“蒙福处女”(Blessed Virgin),不用“圣母”;直译“孩童耶稣”(Child Jesus),不用“圣婴”。特别是迦密会(Carmelite),华人天主教译为“圣衣会”——指向马利亚的圣衣,或音译为“加尔默罗会”。译者采用“迦密会”,对应着以利亚与巴力众先知决斗的“迦密山”(王上18)。

对于附加内容,做如下处理。小德兰的家人和近亲生平简介,放在序言之后,正文之前。别的均置于文后。附录一,1890年,小德兰成为职业修女时,贴在心口的祷文。附录二,1895年,她向“怜悯之爱”的奉献文。附录三,小德兰生平年表。以上内容均来自英译本。

附录四,小德兰写给她灵里的弟兄,莫里斯·贝里页神父的信,引自《爱——最短的道路》。供读者参考。

附录五,中英文翻译对照表,供参考。

 

感谢前辈们忠心的工作,让我们得知小德兰最隐秘的思想——相信有些会让基督徒微笑,比如,看见教士们的软弱,观察并思想女性在教会里受歧视,无法念咏天主教最推崇的玫瑰经以及别的祷文等——这本原始译作,恢复了一个女孩子的率真!

在手稿处理上,我看见了神的智慧。如果没有宝琳的编辑,小德兰的文字恐怕不会在天主教中得到如此快速广泛的传播。宝琳的编辑无疑增加了自传的可读性,使残稿成为完整。她提供了理解上下文所必需的背景,增加了一些有趣的细节,同时也借小德兰的口,微妙地强化了天主教教义。在小德兰成名之后,神再推出原始文字,展现她全然真实的一面。相信一些求真的基督徒会如我一样,为此敬拜神的大能!

显而易见,在自传的成形与发表上,小德兰的姐姐们,尤其是宝琳和玛丽,起了重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她们,就没有小德兰和“一个灵魂的故事”。

是她们以主的爱,养育并栽培了小德兰,塑造了这个美丽的灵魂。虽然失母之痛给了女儿们同样沉重的打击,姐姐们却完全舍己,以年轻的生命,对小妹妹担负起母亲的职责。

也是她们在严格的修道生活中,顺服圣灵的感动,为小德兰开路,从而留下了这不可复得的手笔[4]。很明显,姐姐们让小德兰写童年回忆,不是出于肉体,乃是来自圣灵的感动。特别是最后的手稿,相信宝琳经过相当的挣扎与祷告之后,才于1897年6月2日晚上对院长讲话的[5]公撒格姆姆立即回应,次日命令小德兰写她的属灵经历。这距她病重到无法书写,只有一个月。这样我们就有了两章比较具体而全面的文字,讲述里面更深的经历,融合着属灵的教训,显出小德兰生命的精髓。没有它,普世教会就无从认识这位圣徒,和她所操练的小道。附录三记载“1897年4月四旬期末,小德兰病情已急剧加重。 4月6日,开始最后的对话”。宝琳显然压抑心中的感动,达到夜不能眠,内心如焚的程度才去讲话的。手稿三作为自传顶峰,可以说是宝琳顺服圣灵感动,从火中抢出来的!

同样是她们,在小德兰倒下之后,将她的接力棒带往终点,如此这本书才得以流传到全地。

在这工作中,神安排最小的妹妹领衔,姐姐们谦卑、顺服,隐藏起自己的亮光,甘做绿叶,默默地陪衬着小妹妹,帮她完成神所托付于她的荣耀使命。哦!这是多么荣美的团队合作、圣徒相交之典范!

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祂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祂的谋士呢?谁是先给了祂,使祂后来偿还呢?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阿们。”(罗11:33-36)

 

对肯谦卑受教的人,无论长幼,相信都能从小德兰的经历和教导中获益。愿这朵征服了天主教各个阶层的“耶稣的小花”,藉着圣灵,再来征服你我的心,指示给我们那条永不失败、永不止息的“爱”之小道!

 

驴驹

于2020年6月




[1] St. Therese of Lisieux,本书按着对她最通用的称呼,译为“小德兰”,为了区别于阿维拉的圣德兰(St. Teresa of Avila)——后者称为“大德兰”。也有译为“特瑞莎”“德蕾莎”“特蕾莎”“特里莎”“泰瑞德肋撒”的

[2] 小德兰在利雪修道院时,宝琳于1893-1896年任院长,别的时间,均由公撒格姆姆任院长。宝琳在进入修道院11年之后,年仅32岁,被选为院长,足见其优秀。

[3] Douay-Rheims (DR) Catholic Bible,天主教第一本正式英文圣经,从拉丁文翻译,于1610年完成。 

[4] 为了治死己生命,操练顺服,除非有长者的命令,修道者不得随意写作。

[5] 详见“英译者前言”。


上一篇:目录
下一篇:英译者前言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开站时间:2006-12-24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