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福童贞玛利亚同玛达肋纳和若望站在市苑大厅的角落,以无法形容的痛苦目睹了刚才那可怕的一幕,听见了喧嚷的喊叫。当耶稣被押往黑落德那里时,她恳求若望和玛达肋纳带她重走她的圣子自昨夜被捕后所经历的全部苦难之路。
他们沿着整条路线——从盖法的公堂到亚纳斯的府邸,再从敖斐勒到橄榄山上的革责玛尼——一路前行。在耶稣曾受凌辱和伤害的许多地方,他们满怀悲痛与怜悯驻足停留;凡祂曾倒地之处,这位蒙福的母亲便跪下亲吻土地。玛达肋纳悲痛地绞着双手,若望则含泪扶起哀恸的母亲,引她继续前行。
这便是教会「拜苦路」敬礼的起源,也是在我们神圣救主尚未完全承受其全部苦难之前,就对祂的苦难进行虔敬默观与感同身受的开端。
甚至当耶稣正行走在那最痛苦的苦难之路时,祂纯洁无玷的母亲,就以她不朽的圣爱,寻求分担她的圣子、她的天主的内外痛苦,崇敬并哀哭祂为我们的死亡而踏出的每一步,并将一切奉献给天上之父,为世界的得救。
(就这样,在神圣救赎主的每一步中,她聚集了祂为我们挣得的无限恩宠,并将它们珍藏于她至圣且慈悲的心中——这独一无二、可敬的救恩恩宠宝库,依照三位一体天主的永恒旨意,一切在时期圆满时完成的救赎奥迹的果实与功效,都要藉此并由此宝库赐予堕落的人类。圣神正是由这颗至圣之心的至洁血液,形成了那身体——如今这身体为我们的赎价,从无数创伤中倾流宝血。耶稣曾在那充满恩宠的心下居住九月。玛利亚以童贞之身生下祂,照料祂,看护祂,以母乳哺育祂,正是为了今日将祂为我们交付于十字架上的残酷死亡。正如永恒之父没有怜惜自己的独生子,反而为我们将祂交出,这位蒙福的母亲、天主之母也没有怜惜她胎中的果实,反而同意祂作为真正的逾越节羔羊,为我们牺牲在十字架上。因此,玛利亚在她的圣子内、并仅次于祂,是我们得救的共同原因,是我们的女救赎者、中保,以及在天主前有力的代祷者,是恩宠与慈悲之母。)
自古以来的所有义人,从我们忏悔的元祖父母直到已进入亚巴郎怀抱的最后灵魂,都在这一天,在这位神圣母亲、众族长与先知的女王的心中哀悼、祈祷并献祭。同样,直到时间的终结,唯有怀着孩童般对圣母玛利亚的爱,才能实践这由她开创并遗留给教会的「拜苦路」敬礼。藉着这充满祝福、中悦天主的敬礼,灵魂将在信德和爱德上日益接近至圣的救赎主。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实,尽管不幸地常被忽视:凡是对圣母玛利亚的爱心冷淡、对玫瑰经奥迹的敬礼消失的地方,拜苦路的敬礼也必随之消亡——是的,甚至对宝血无限价值的信德也会丧失。
玛达肋纳在悲痛中如同疯癫之人。她的悔恨如同她的爱一般深不可测。当她出于爱,渴望将灵魂倾注在耶稣脚前,如同昔日将香液倒在祂头上时,她却惊恐地在自已与救主之间看到了罪过的深渊;于是,悔恨的痛苦带着全部的苦涩在她心中重新燃起。当她出于感恩,渴望将感恩之情如馨香般上达,感谢所获的宽恕时,她却看见祂满身创伤、备受折磨地被引向死亡。她以无法形容的悲痛明白,耶稣承受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罪过,祂将她的罪担负在自己身上,为用自已的宝血赎罪。这念头使她陷入悔恨悲伤的深渊,愈陷愈深。她的灵魂仿佛溶解在感恩与爱、忧伤与苦涩、悲哀与哀悼之中,因为她看见并感受到她民族的忘恩负义,以及将救主交付于十字架酷刑这重大罪过。这一切都在她的整个外表、言语和姿态中表露无遗。
若望所承受的,其痛苦与爱并不亚于玛达肋纳;然而,他心灵纯洁,持守着原始的纯真,这恩宠的果实为他的灵魂带来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平安。
编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