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瓦略山上笼罩在一片静默与哀伤之中。人群早已怯怯散去,只留下耶稣的母亲、若望、玛达肋纳、克罗帕的妻子玛利亚和撒罗默。她们蒙着头巾,或站或坐,在十字架对面哀痛不已。几个士兵闲坐在土墙上,长矛斜插在身旁地上。加西乌骑马巡视,士兵们与山下哨兵偶尔交谈。天色阴沉,万物同悲。
忽然,六个刽子手带着梯子、铁锹、绳索,还有打断犯人腿骨用的三角铁杠,走上山来。他们一进刑场,耶稣的亲友便往后退了几步。圣母见刽子手爬上十字架,粗鲁地触摸耶稣的圣身,还说他是装死,心中又涌起新的恐惧——生怕圣身再受亵渎。尽管耶稣的身体已经冰冷僵硬,他们还是不信他已经断气。圣母恳求若望前去周旋,若望便上前与士兵交谈,想让他们暂时离开主的圣身。
接着,刽子手爬上两个强盗的十字架。两人用铁棒打断盗贼手臂上下两处的骨头,另一人则击碎他们膝盖和脚踝的关节。革斯玛发出可怕的嚎叫,刽子手便朝他胸口猛击三下,结束了他的性命。狄斯玛低声呻吟,在酷刑中断了气——他成为第一个得见救主荣光的亡者。刽子手解开绳索,让尸体重重摔在地上,再用绳子捆着,拖到山与城墙之间的山谷里掩埋。
刽子手对主的死仍然心存怀疑,而耶稣的亲友目睹刚才的惨状,更盼望他们尽快离开。这时,百夫长加西乌——就是后来被称为隆基诺的那位,约二十五岁,性情急躁,因平日傲慢又多事,加之眼睛斜视,常被部下暗中嘲笑——忽然被一股炽热的精神充满,刽子手的凶残、圣母的悲痛,加上突如其来的恩宠激励,使他成了先知预言的实现者。他把可以伸缩的长矛拉到最长,装上矛头,调转马头,勇敢地冲向十字架所在的狭窄高地。马匹几乎无法转身,我看见加西乌勒马停在岩缝前,位于耶稣和善盗的十字架之间,在救主右侧双手握矛,猛力刺入悬空的圣身右肋。矛尖穿透内脏,直抵左胸,留下一个小小的伤口。他急忙跳下马,跪伏于地,捶胸忏悔,当众高声宣认自己的信仰:“这真是天主子!”
圣母、若望和圣妇们正目不转睛地望着耶稣,见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恐万分,随着长矛刺入齐声哀哭,冲向十字架下。玛利亚仿佛也被利刃刺透心房,感到剧痛穿心,倒在亲友怀中。加西乌仍跪在地上,大声承认主,欢欣赞美天主。他心明眼亮,肉身的眼和心灵的眼一同得了痊愈。众人见救主的血和水交融,泛起泡沫,流到十字架下的石穴中,无不肃然起敬。圣母玛利亚、加西乌、众圣妇与若望,纷纷用随身携带的杯盏,将那血与水小心汲取,倾入备好的瓶罐中。随后又用细麻布,将岩穴中残留的圣血仔细揩拭干净。
加西乌完全变了,深受感动,心怀谦卑。他获得了完好的视力。在场的士兵目睹这奇迹,也深受感动,纷纷跪地捶胸,承认耶稣是主——此时血和水仍从他宽阔的右肋伤口不断涌流,落在洁净的石上,泛起泡沫。耶稣的亲友满怀爱惜地收集,圣母玛利亚和玛达肋纳的泪水与之交融。这时,刽子手接到比拉多的命令:不得触碰耶稣的圣身,因为他已准允阿黎玛特雅人若瑟安葬耶稣,于是他们没有再回来。
加西乌的长矛由数节套管相衔而成,收拢时形同一根粗实的短棍。矛头是光滑的梨形铁器,顶端可加装锋锐的尖刺,底部则藏有两片可弹出的弧形利刃。
以上诸事发生在四时刚过的时候,那时阿黎玛特雅人若瑟和尼苛德摩正在筹办安葬耶稣所需的物品。若瑟的仆人从墓园打扫整理回来,告知已获比拉多准许卸下耶稣圣身、安葬于新墓,若望和圣妇们便立即返回京城,到熙雍山一带,让圣母稍作休息。他们还需要准备一些安葬用的物品。圣母在晚餐厅附近的建筑中有一间小屋。
他们没有走近路的那道城门——它已经关闭,门后还有法利塞人为防范民变而布置的士兵把守。众人只得转向南方,绕道南边通往白冷的那座城门。
艾曼丽修女曾补充道:「加西乌受洗后取名隆基诺,后来领受执事圣职,到处传扬基督。他常随身携带一些已干涸的宝血。这些圣物后来在意大利一座城中他的坟墓内被发现——此城距某位圣佳兰的居处不远。城外有座碧绿湖泊,湖心有岛,他的遗骸想必曾迁葬于该地。」根据她的描述,所指的应是曼托瓦城,当地确实传承着这一说法。但具体是哪位圣佳兰曾居于此地,笔者尚无从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