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从席间起身,按庄严祈祷前的规矩,披好并整理自己的长袍。这时,宴席主管带着两名仆人进来,撤去餐桌,把座椅放回原处。就在这个时候,耶稣吩咐人将水送到前厅,主管便带着仆人再次离开了大厅。
耶稣站在宗徒中间,向他们说了许多庄严的话。但我所见所闻太多,实在难以把主的话原原本本复述出来。我记得祂谈到自己的国、祂要回到父那里去,也告诉他们说,在离开以前,祂要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他们。接着,祂教导他们该怎样悔改、认清并承认自己的罪,该如何痛悔、怎样成义。我感觉到这些话与待会儿的洗足有着深深的关联;我也看见,除了犹达斯,每个人都痛切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这番话很长,也很沉重。
讲话结束后,耶稣派若望和小雅各伯去前厅取水,又吩咐其他人把座椅摆成半圆形。这期间,祂自己退到前厅,脱下外衣,束起长袍,围上一条毛巾,让毛巾的一端自然垂下来。
就在准备的时候,宗徒们之间竟发生了争执,彼此争论谁该为首——因为主已经明说祂快要离开,而祂的国近了,他们就更加认定,祂必定暗中预备了什么力量,要在最后一刻实现一场属世的胜利。
耶稣还在前厅,祂吩咐若望拿盆,小雅各伯拿皮水袋。雅各伯把水袋捧在胸前,袋口靠在手臂上。耶稣从袋中倒了些水到盆里,然后叫两人跟着祂走进大厅。厅的中央已经放好另一个空的大盆,是宴席主管事先准备的。
耶稣按这个次序走进大厅,用几句话责备了宗徒之间的争论。祂说,自己就是他们的仆人,又吩咐他们坐在椅子上,让祂为他们洗脚。他们顺从了,顺序就跟用餐时一样。他们坐在摆成半圆形的椅背上,把光着的脚踩在椅面上。耶稣一个一个走到他们面前,从若望捧着的盆里用手舀水,淋在他们伸出的脚上。然后双手拿起围在身上的长毛巾,把脚擦干,再和雅各伯一起转向下一位。每洗完一个人,若望就把水倒进厅中央的大盆,再拿着空盆回到主面前。然后耶稣再次从雅各伯拿着的水袋中倒水,洗下一个人的脚,就这样继续下去。
在整个逾越节晚餐中,主的举止格外令人感动,满有恩慈;而在为门徒行这谦卑的洗脚礼时,祂更是充满了爱。祂做这件事,不像只是在完成一个仪式,而是像从心里直接涌流出来的神圣之爱。祂想要借此表达那燃烧在心中的爱。
当轮到伯多禄的时候,他却因为谦卑而拒绝,说:“主啊,祢要洗我的脚吗?”主回答:“我如今所做的,你现在不明白,但以后你会明白。”我仿佛听见祂私下对他说:“西满,你配得我父向你启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只有你真正认识并承认了这一点,所以,我要把我的教会建立在你这块磐石上,阴间的权势必不能胜过她。我的权能要持续在你的继承者中,直到世界的末了。”这时,耶稣指着伯多禄对其他人说:“在我离开你们以后,伯多禄要在你们中间代表我。他要指引你们,向你们显明你们的使命。”
伯多禄却说:“祢绝对不可洗我的脚!”主回答:“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份了。”伯多禄立刻说:“主啊,那就不单我的脚,连我的手和头,都洗了吧!”耶稣回答说:“洗过澡的人,只需要洗脚,全身就都干净了。你们是干净的,但不是每一个人。”说最后这句话的时候,耶稣心中所指的,是犹达斯。
在教导中,耶稣曾经把洗脚比作对日常过犯的洁净,因为脚走路时常常沾地,容易弄脏。这是一种属灵意义上的洗脚,好比一种赦免。但伯多禄因为热心,觉得这对主来说是太大的屈辱。他还不知道,为了救他,耶稣在第二天将要为爱他而屈辱自己,受十字架的惨死。
耶稣洗犹达斯的脚时,动作格外温柔、充满怜惜。祂把犹达斯的脚轻轻贴在自己脸颊上,低声劝他反省,因为他过去这一年来常常不忠、心怀背叛。但犹达斯却装作没有察觉,反而转头向若望说了几句话。这惹怒了伯多禄,他高声说:“犹达斯,主正在对你说话!”犹达斯就含糊地推辞说:“主啊,绝不会是我!”
耶稣对犹达斯说的话,其他宗徒并没有留意;因为祂声音很轻,他们没听见,况且他们正忙着穿鞋。犹达斯的背叛,带给耶稣的痛苦,远超过祂受难中任何其他的部分。
之后,耶稣洗了若望和雅各伯的脚:先洗雅各伯的时候,由伯多禄拿着水袋;洗若望的时候,就由雅各伯端着水盆。
接着,耶稣就谦卑的道理教导他们。祂说,你们中间最大的,应当做众人的仆人,并且从今以后,他们也该存谦卑的心彼此洗脚。祂还说了许多话,都是针对他们先前关于谁为大的争论,正如福音上所记的。
最后,耶稣重新穿上祂之前脱下的外衣,宗徒们也放下他们为吃逾越羔羊时束起的长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