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路撒冷东边城墙上,靠近圣殿东南角的南侧第一道门,通往敖斐耳区;东北角的北侧则是羊门。这两道门之间还有一道新开的门(建成不久),通向圣殿东边山坡上层层叠叠的街道,那里住着许多石匠和工匠。他们的房屋紧挨着圣殿的基墙。这一带的房屋大多属于尼苛德摩,是他出资建造的。住在这里的石匠或是向他交纳租金,或是为他工作,因为他们都与尼苛德摩和他的朋友阿黎玛特雅人若瑟有生意往来。若瑟在故乡拥有大型石矿,经营大理石贸易。不久前,尼苛德摩为这些街道新建了一座华美的门,就是现在所称的摩黎雅门。圣枝主日那天,耶稣是第一个通过这座新门的人——此前从未有人走过;后来他又被安葬在若瑟的新坟墓里——那墓穴此前也从未安放过人。这座门后来被堵上了。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基督徒将来必会从这座门再次进入圣城。直到今天,那里仍有一道被封堵的门,突厥人称它为“金门”
若不考虑城墙阻挡,从羊门向西直线而行,几乎正好穿过熙雍山的西北端与加尔瓦略山之间。从羊门到加尔瓦略,直线距离约三刻钟路程;从比拉多官邸到加尔瓦略,直线距离约五分之三时辰。安东尼堡矗立在圣殿山西北角一块凸出的岩石上。从比拉多宫殿向左转,向西穿过拱廊,这座堡垒就在左边。堡垒的墙上有高台,俯瞰着广场,比拉多常在那里向民众讲话,颁布新法令。耶稣背着十字架在城里行走时,加尔瓦略山常常出现在他右边(这段路程大致是向西南方向)。他经过内墙的一道门,这道墙延伸至高耸的熙雍区。墙西另有一个区域,园子比房屋还多。靠近外城墙的地方,有许多华丽的坟墓,墓门雕刻精美,许多墓顶上还有雅致的小花园。这个区域里有拉匝禄的住宅,他家的美丽花园一直延伸到西边城墙向南转弯的地方。在羊门附近,似乎有一道私人开的小门通往这些花园,耶稣和门徒们得到拉匝禄允许,经常利用这道门进出。
西北方的城门通往贝特苏尔,此城位于厄玛乌与雅法以北。外城墙的北侧,矗立着数座王家陵墓。城西一带屋宇疏落,是全城地势最低平之处。缓坡徐徐降至墙根,临墙处又渐次隆起。这第二道坡冈上,遍布着美丽的园圃与葡萄园。坡后沿城墙铺有宽阔的石路,分出小径通往各处园子与望楼。这些望楼的台阶并不设在内部,和我们现在常见的不同。墙外山谷陡降,使得环绕低地的城墙宛如筑于高台之上,其间同样点缀着园圃与葡萄树。耶稣走向加尔瓦略的苦路,并未经过这些园子,因为园子位于祂北行路线终点的右边。基勒乃人西满正从这片地方过来,从而遇见了耶稣。
耶稣出城所经过的那道门,并非正对西方,而是偏向西南。出了城门向左转,但见城墙向南延伸一段,继而急转向西,复又向南环绕熙雍山。在这段城墙的左侧,通往熙雍的路旁,矗立着一座坚固的高塔,形如堡垒。在这同一侧,离那通往刑场的门不远,还设有另一道城门。全耶路撒冷的城门中,要数这两道门相距最近,其间的距离,不过如同我们这里城堡门与卢丁门那般相近。
这后一道城门朝西通向山谷,出了门,道路便向左转,略偏南方,通往白冷。过了刑场门不远,路径转而向北,径直通往加尔瓦略山。这座山朝向城邑的东西极为陡峭,但西面的山坡却甚为平缓。从这里向西眺望,可以看见通往厄玛乌的道路向前延伸。路旁有一块田地,主复活之后,路加便是在那里采集草药时,与正往厄玛乌去的克罗帕一同遇见了主。
在被钉的当天上午巳时,耶稣的面容正朝向西北——也就是加尔瓦略山上为他预备的十字架所在的方向。当祂被悬在十字架上时,若将头转向右侧,尚能望见安东尼堡朦胧的形影。加尔瓦略山的北侧与东侧,沿着城墙一带,遍布着园圃、葡萄园与墓冢。后来,耶稣的十字架便被埋葬在加尔瓦略东北麓的山脚下。正对着日后发现十字架之地,东北方可见层层的美丽梯田,满布着繁茂的葡萄藤。若从加尔瓦略山上竖立十字架之处向南远眺,则能看见盖法的府邸,静静地座落在达味堡的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