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祭和耶稣的敌人更加恼怒,把祂从黑落德那里押回比拉多处。他们因为没能定祂的罪,反而要回到已经宣布祂无罪的法庭,觉得非常丢脸。于是他们选了另一条更远的路,为的是让城里另一区的百姓也看见祂受辱的样子,同时可以更长时间虐待祂,并且让他们的同党有更多时间煽动民众反对祂。
这条路坎坷难行。押送耶稣的差役一刻也不让祂安宁,那件长袍又绊着祂的脚。袍子下摆拖在泥地里,常常把祂绊倒;每次跌倒,祂就被人揪住绑绳,拳打脚踢地拉起来。一路上,押解的人和群众对祂极尽嘲弄侮辱之能事,但他始终在祈祷,求天主让他在为我们完成苦难之前,不要死去。
早晨八点一刻,押着受尽折磨的耶稣的队伍再次穿过市苑(可能是从东边另一侧),来到比拉多的官邸前。人潮拥挤,百姓各按着来自的地方聚成一堆一堆,法利塞人在中间来回煽动。比拉多因为想到去年逾越节加利利激进党人暴动的事,已经调集了一千多人,分布在总督府四周、市苑各个入口和他自己的官邸。
这时,荣福童贞玛利亚和她的姐姐玛利亚·赫里、以及赫里的女儿玛利亚·克略帕,还有玛达肋纳与其他几位圣妇,大约二十人,正聚集在一座大厅里。那里能听到外面的动静,她们也能悄悄进出。若望起初也同她们在一起。
耶稣穿着那身受戏弄的衣袍,被押着走过哄笑的人群。法利塞人把最放肆的人推到前面,这些人就变本加厉地嘲骂侮辱。黑落德的一个臣子抢先一步到了比拉多那里,向他致意,说:「我主非常感谢您的好意。但他要我亲口说,那个号称很有智慧的加利利人,其实是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傻瓜。我主黑落德已经这样对待祂,现在把祂送回来了。」比拉多见黑落德没有跟自己作对、没有定耶稣的罪,非常高兴,也回话问候。这样,自从水渠事件以来一直有仇的两个人,今天和好了。
耶稣又被押着走过比拉多官邸前的街道,上了高台的台阶。差役粗暴地拖拉祂,长袍绊脚,祂一次又一次跌倒在白色大理石台阶上,圣洁的头流出的血染红了台阶。重新坐在市苑旁边的敌人和粗野的群众,每次看见祂跌倒就爆发出一阵讥笑,差役则用脚踢祂,逼祂往上走。
比拉多斜靠在一张像矮床的椅子上,旁边有一张小桌子。和之前一样,有拿着文书卷宗的官员站在他旁边。他走到平时向群众讲话的露台上,对控告的人说:「你们把这个人解来给我,说他煽动百姓。看,我在你们面前审问了他,在你们控告的这些事上,查不出他有什么罪。黑落德也没有查出,因为我送这个人到你们那里去,可见他没有犯该死的事。所以,我要责打他,然后释放他。」这话一说,法利塞人当中就响起不满的喧闹声,他们更加起劲地煽动百姓,并且散发银钱。比拉多却用极其轻蔑的态度对待他们,讥刺地说:「今日无辜羔羊所献之血尚不足?你们定要再加上这人的血才甘心吗?」
比拉多欲释耶稣
遵照自古沿袭的惯例,每逢逾越节,百姓有权向总督请求特赦一名囚犯。此时正是提出请求的时刻。然而,法利塞人早在黑落德宫中时,就已差遣同党前往圣殿西侧的阿刻勒区,以银钱收买聚集的民众,唆使他们要求处死耶稣,而非将祂释放。比拉多却盼着百姓会要求释放耶稣,他还想提出一个已经判了死刑的凶恶犯人作对比,让百姓没有别的选择。这个臭名远扬的犯人名叫巴辣巴,全国百姓都恨他:他曾经在叛乱中杀过人,而且惯常行邪法,甚至剖开过孕妇的肚子。
这时市苑里的群众开始骚动,有一群人拥着他们的代表上前,朝着露台大喊:「比拉多,请按这节期的规矩,答应我们的请求吧!」比拉多立刻回答他们说:「你们节期里,照例我该给你们释放一个囚犯。你们要我释放谁呢?是巴辣巴,还是犹太人的君王——上主所傅油的耶稣?」
比拉多对耶稣感到非常困惑。他称耶稣为「犹太人的君王」,一半是出于傲慢的罗马人的心态,看不起犹太人竟然有这样一个寒酸的君王(居然要在祂和一个杀人犯之间做选择);另一半是因为他心里隐约觉得,祂或许真是许诺给犹太人的那位奇特的君王——上主的受傅者默西亚。他提到主的这些称号,也是因为他看出来,大司祭是因为嫉妒才要害耶稣,而他自己认为耶稣是没有罪的。
群众听到问话,犹豫商量了一会儿,起初只有零星几个人喊:「巴辣巴!」就在这时,比拉多妻子的一个仆人来到他面前,拿出他早上给她的信物,传话说:「克罗帕请您不要忘记您的承诺。」法利塞人和大司祭们非常激动,他们跑到人群里,又是威胁,又是命令。不过,要操纵这群暴民照他们的意思做,并不困难。
圣母玛利亚、玛达肋纳、若望和那些圣妇们,正在大厅的一个角落里,浑身发抖,不住哭泣。耶稣的母亲虽然知道,人类的得救非靠祂的死亡不可,但作为至圣圣子的母亲,她心里仍然充满焦虑,渴望能保全祂的性命。耶稣是自愿成为人,来接受十字架苦刑的;可是当祂作为无辜者被带去受死的时候,祂仍然像任何普通人一样,承受着那可怕虐待所带来的全部痛苦。同样,圣母玛利亚也如同任何一个普通母亲,看见自己完全无辜的孩子要受忘恩负义的群众如此对待,而心如刀割。她害怕得发抖,却仍然抱着希望。若望一次又一次地稍微走开,希望能带回一点好消息。圣母玛利亚切切祈求,愿这钉耶稣的滔天大罪不致成就。她如同当日在橄榄山上的耶稣一样祈祷说:「父啊,若可能,求祢使这杯离开我!」这位慈爱的母亲一直抱着希望——因为当法利塞人煽动群众的话到处传播的时候,也有风声传到她那里,说比拉多正在想办法释放耶稣。离圣母不远处站着一群从葛法翁来的人,里面有许多是耶稣治好过、教导过的人。他们假装不认识若望和那些蒙着面纱、悲伤地站在一旁的妇女,却偷偷地向她们那边瞟。圣母玛利亚和其他人一样,以为他们肯定不会选择巴辣巴而放弃他们的恩人和救主,可是在这一点上,她失望了。
比拉多把他早上给妻子的那个信物送还给她,表示他仍然信守承诺。他又走到露台上,在小桌旁的椅子上坐下。大司祭们也坐下了。比拉多又大声问:「这两个人当中,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呢?」顿时,整个市苑和四面八方齐声发出吼叫:「除掉这个人!把巴辣巴给我们!」比拉多又喊:「那么,对于称为基督的犹太人的君王耶稣,我该怎么办呢?」所有的人狂暴地大喊:「钉死祂!钉死祂!」比拉多第三次问:「为什么?祂到底做了什么恶事?我查不出祂有什么该死的罪。我要鞭打祂,然后释放祂。」但是「钉死祂!钉死祂!」的喊声像从地狱里发出的咆哮一样爆发出来,大司祭和法利塞人气得发狂,拼命叫嚷。于是这个懦弱、没有主见的比拉多,就释放了那恶棍巴辣巴,判耶稣受鞭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