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的人数不断增多,许多人前来加入团体,特别是从加里肋亚海一带过来的,牵着驮满行李的驴子。有些人专门负责为新来者安排住宿。新来的人通常会先住在伯达尼城外门徒经营的客栈,那里有门徒轮流接待,为他们提供指引和帮助。之后这些新来者会被引荐给拉匝禄,他拥有许多房屋可供居住。也有不少信徒住在耶路撒冷熙雍山一带,只有少数贫穷的犹太人散居在附近。那里有许多异常厚实的旧墙,空地上还有驴子在吃草。前来过节的外地人也在这一带搭起帐篷居住。
除了最后的晚餐厅之外,熙雍山上还有一座非常庞大破旧的古老建筑(达味城),许多信徒在它周围的空地上安顿下来。有人住在简易的小屋里,也有人栖身在旧建筑旁的依附结构中。我甚至看见一些人居住在厚实的城墙内部,而在墙头顶上,则搭着用粗布制成的帐篷。
那些从息多尔来的加色丁人,曾经被耶稣指引到葛法翁的百夫长那里,后来返回家乡,现在又成群结队地回来了,带着驮畜和行李。他们的牲畜和行李都放在那座破旧大建筑的内院里。犹太人并没有直接侵扰他们,但所有通往圣殿山及周边城区的道路,在靠近信徒聚居的贝特赛达水池的熙雍山一侧,都被彻底封堵了。如此一来,信徒团体便被完全隔离,与犹太人断绝了往来。
我看见新来的人为了团体的利益,捐出了大量细软和粗厚的料子,有白色的,也有淡黄色的羊毛织物,还有地毯和帐篷帆布,都卷成大卷。尼苛德摩和若瑟负责管理这一切。一些料子用来制作礼仪服装和洗礼用的白衣,另一些则分发给穷人,所有有需要的人都得到了照顾。
在贝特赛达水池旁有一座旧会堂,原本是专供来过节的外地人使用的。它坐落于水池边较高的坡地上。如今宗徒们将这里用作聚会场所,新来的信徒在此聚集,接受几位宗徒的教导。不过,并非所有外来者都能立即加入团体,更不用说进入最后的晚餐厅了。我注意到,无论是宗徒、门徒,还是这些新来的人,都不再去圣殿了。事实上,宗徒们在五旬节领受圣神之后,虽然也曾进入圣殿,但那只是为了向聚集的民众宣讲福音。他们真正的圣殿,是供奉着圣体、作为敬拜中心的晚餐厅。而全体信友的灵性之母——荣福童贞玛利亚,更是宗徒们时常请益的对象;她在他们中间,犹如一位深具权威的宗徒。
伯多禄的妻子和女儿、马尔谷的妻子,以及其他一些妇女,现在从贝特赛达来到伯达尼,住在帐篷里。她们与男子没有来往,只在接受教导时来到宗徒面前。平时她们从事编织工作,搓捻长布条,制作粗糙的帐篷罩布,常常多人合作完成一件活计。荣福童贞也和玛尔大、玛达肋纳一起做刺绣,有时坐着,有时边走边做。我看见荣福童贞以细腻的彩线,在黄色、棕色或天蓝色的底布上静静刺绣,绣出的形象隐约似某位宗徒,有时又呈现主自己的面容。我看见她在黄色、褐色或天蓝色的底布上,用雅致的彩线绣出宗徒或主耶稣的肖像,衣袍的样式不像从前那样宽大裹身。有一次她们绣了至圣圣三的圣像:圣父将十字架交给一位状如大司祭的圣子,从他们两位中间发出了圣神——圣神的形象并非鸽子,而是以手臂代替翅膀。三位并非上下排列,而是构成三角的布局。在早期教会中,我曾亲眼见过圣母亲手绣制的祭衣。
宗徒们亲自帮忙安顿新来的人,给他们运去木料、草席、柳条编的隔墙,辛苦地工作。穷人有衣服穿,连食物也有人为他们准备——因为拉匝禄为公共基金捐了钱。圣妇们(包括匝凯的妻子)忙着帮助新来的妇女。无人将任何财物视为私有,凡带来的都自愿交出,凡缺少的都按需获得。癞病人西满家里住满了门徒,他自己已经搬出来,把房子给了团体,现在和弟兄们住在一起。在他家平屋顶上,人们用可移动的柳条隔墙搭起了一座大厅,里面安放了讲道用的座位,从外墙搭建的台阶可以直接上去。到处都在动工兴建:帐棚和棚子纷纷搭起,墙壁的每个角落、旧建筑的每一处空隙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在这里和耶路撒冷都有许多空置的房屋,因为不少犹太人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后便离开了。
五旬节之后,皈依并受洗的人数大增,宗徒们不得不与犹太官员商议,为新来的信众寻找合适的居所。他们派遣了尼苛德摩、阿黎玛特雅的若瑟、纳塔乃耳,以及其他几位在犹太社群中备受敬重的人,前去会见聚集在圣殿妇女门廊上方厅堂里的二十多位官员。当局划定了城外三处偏远之地:一处在伯达尼与伯法其之间,那里已搭起若干棚屋;另两处位于伯达尼以南,同样远离主要道路。作为交换条件,门徒们需让出伯达尼城外路旁的那家客栈,并且不得长期居住或投宿于耶路撒冷城外、通往白冷路旁的那家客店——圣母当年在献主礼之前曾在此暂住。我目睹官员在圣殿高处指明那些区域,代表们返回向团体汇报,若干信友小队随即前往,伯多禄与若望更亲自为他们选定建造的具体位置。
各类物资由驴队陆续运抵,巨大的皮囊将清水送往伯达尼与伯法其之间那片干旱之地。当信友们动手掘井之时,清泉竟立刻涌流而出。我见伯达尼人西满——他曾持家有方,熟谙事务——正坐在贝特赛达池边的凉棚下,在羊皮卷上登记人们带来的绵羊、山羊、鸽子,以及那些红嘴红腿的大鸟。所有这些都分给了有需要的弟兄,另有盖布和羊毛料子可供裁衣。分配工作井然有序:妇女所得由女执事分发,男子所需由男执事经手。来自四方的人们虽言语不通,却怀着炽热的爱德,将自己的财物交出共享——唯有宗徒们能通晓万方言语。
玛达肋纳与玛尔大将她们在伯达尼的房屋让给了新近皈依的人,拉匝禄也把他全部的家产都奉献给了团体。尼苛德摩和阿黎玛特雅的若瑟同样作出了这样的奉献。他们原本负责团体的物资供应与赈济分发,但在他们被祝圣为司祭之后,伯多禄便设立了执事来接替他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