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吾主救主耶稣基督的生平与圣经神视录·第四册(真福艾曼丽)列表
·目录
·吾主耶稣基督生平 与 圣经神视录
·壹 吾主耶稣基督的苦难与圣死
·一、受难前最后数周·耶稣于圣殿中
·二 耶稣荣进耶路撒冷
·玛达肋纳再次为耶稣傅油
·在拉匝禄家的教导 伯多禄受责备
·穷寡妇的献仪
·耶稣预言圣殿被毁
·耶稣在伯达尼
·三 耶稣在圣殿的最后讲道
·四 玛达肋纳的最后傅油
·五、最后晚餐
·六 耶稣为门徒洗脚
·七、至圣圣体圣事的建立
·八、秘密训示与祝圣
·九、耶稣在橄榄山(字字血泪)
·​十、犹达斯及其同党 十字架
·十一、吾主被擒拿
·十二、耶稣的仇敌实施阴谋的手段
·十三、耶稣在亚纳斯前
·十四、耶稣自亚纳斯解往盖法
·十五、耶稣在盖法前
·十六、耶稣受戏弄侮辱
·十七、伯多禄背主
·十八、圣母在盖法审判厅
·十九、耶稣被囚
·二十、犹达斯在审判厅
·二十一、清晨审讯
·二十二、犹达斯的绝望
·二十三、耶稣被解往比拉多衙门
·二十四、比拉多官邸与其周遭
·二十五、耶稣在比拉多前
·二十六、拜「苦路」敬礼的由来
·二十七、比拉多与他的妻子
·二十八、耶稣在黑落德前
·二十九、耶稣由黑落德解回比拉多前
·三十、耶稣受鞭打苦刑
·三十一、圣母在耶稣受鞭刑时
·三十二、圣若瑟婴孩显现中断苦难神
·三十三、圣母与玛达肋纳的容貌
·三十四、耶稣戴刺冠受戏弄
·三十五、"请看这个人!"
·三十六、耶稣被判处十字架死罪
·三十七、耶稣背负十字架前往加尔瓦
·三十八、耶稣第一次背十字架跌倒
·三十九、耶稣背负十字架与至圣忧苦
·四十、基勒乃人西满 耶稣第三次在
·四十一、韦罗尼加与她的头巾
·四十二、耶路撒冷妇女哀哭 耶稣第
·四十三、耶稣在哥耳哥达 第六次与
·四十四、圣母与圣妇前往哥耳哥达
·四十五、耶稣被剥去衣服准备钉十字
·四十六、耶稣被钉十字架
·四十七、十字架被举起
·四十八、二盗同钉
·四十九、行刑者拈阄分耶稣衣物
·五十、救主耶稣悬在十字架上 二盗
·五十一、耶稣受讥讽·十字架上首言
·五十二、日色昏黑:耶稣在十字架上
·五十三、耶稣被弃 十字架上第四言
·五十四、耶稣临终·架上最后三言(
·五十五、大地震动 亡者显现耶路撒
·五十六、阿黎玛特雅人若瑟求领耶稣
·五十七、耶稣肋膀被刺 二盗腿骨被
·五十八、古耶路撒冷方位述略
·五十九、阿黎玛特雅人若瑟的园圃与
·六十、卸下圣尸
·六十一、预备耶稣圣身安葬
·六十二、安葬圣尸
·六十三、自安葬地归来·安息日
·六十四、若瑟系狱·圣墓受护
·六十五、圣周六 耶稣友人之况
·六十六、​救主降至阴府略述
·贰 复活·升天·圣神降临
·一、吾主耶稣复活前夜
·二、吾主之复活
·三、 守卫的禀报
·四、吾主复活后的首次爱宴
·五、宗徒恭领基督圣体
·六、往厄玛乌的门徒 主在最后晚餐
·七 宗徒初宣复活主
·八、第二次爱宴 多默以手探入耶稣
·九、耶稣在加里肋亚海边显现给众宗
·十一、伯达尼及最后晚餐厅之爱宴 
·十二、荣福童贞的尊威与崇高
·十三、信友团体的增长
·十四、 吾主耶稣升天前最后时日
·十五、 耶稣升天
·十六、圣神降临
·十七 贝特匝达池畔的教会
·十八、伯多禄在晚餐厅举行首次圣体
·十九、新教友初领圣体与七位执事的
·叁 基督升天后的圣母玛利亚
·一、圣母随若望迁往厄弗所近郊
·二、 圣母在厄弗所拜苦路与前往耶
·三、宗徒们聚集陪伴圣母临终
·四、荣福童贞圣母离世、安葬与荣召
·厄弗所的圣母故居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三十二、圣若瑟婴孩显现中断苦难神视
三十二、圣若瑟婴孩显现中断苦难神视
浏览次数:71 更新时间:2025-9-29
 
 

在刚才所叙述的主受难神视期间——即自一八二三年二月十八日(四旬期第一主日后的星期二)晚间起,至三月八日(喜乐主日前的星期六)止——可敬的艾曼丽修女始终处于神魂超拔之境,在灵肉双方面分担着主耶稣的苦难。她完全沉浸在这些默观里,对外界毫无知觉,像受折磨的孩子一样哭泣呜咽。她在床上颤抖蜷缩,面容如同垂死的殉道者,发出微弱的呻吟。血汗好几次从她的胸前和后背渗出来。她常常大汗淋漓,汗水甚至渗入床垫。与此同时,她忍受着极度的干渴,如同沙漠中濒临渴死的旅人。清早时,她的嘴唇常常干裂到只能发出含糊的声音,用手势要水喝。每天发烧伴随着这些折磨,此外,她仍持续不断地承受着平日那份补赎的艰辛,以及她为分担他人的疾苦而承受的心灵煎熬。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休息,她才能断断续续地口述受难的神视。

 

三月八日星期六,她在非常虚弱的情况下,叙述了前一夜看见耶稣受鞭刑的神视——那景象在白天好像还在她眼前。可是到了黄昏时分,她的受难默观突然中断了。这件事让我们能够稍微了解这位非凡修女的内修生活,也给读者一个短暂的休息——因为我们从经验知道,默想主受难虽然能启发灵魂,但也可能让软弱的人感到疲惫。

艾曼丽修女的灵修生活和教会每年的礼仪季节紧密相连,和谐的程度超过日月交替、四季轮转。每当教会节庆的前夕开始,她的身心状态就从里到外更新;一旦这个节庆的属灵光辉过去,她立刻转向下一个将要到来的庆节,让所有的祈祷和受苦的劳作,都沐浴在新庆节的特殊恩宠里。

 

这个转变不是由人间的钟声决定的,而是按照属天的时刻运行。如果教会庆祝一个悲伤的奥迹,她就真的因为分担痛苦而憔悴;如果举行欢乐的庆节,她立刻像沾了新鲜的露水,身心都振作起来。这一切不是出于她自己的意愿,而是像蜜蜂本能地采花酿蜜一样——她从小顺服耶稣和祂的教会,这份善愿在天主眼中是喜悦的,所以天主赏赐她特殊的能力来实践顺服。

 

三月八日太阳下山后,她艰难地口述完主受鞭刑的神视,就突然安静下来。记录的人还以为她的灵魂已经进入耶稣被戴刺冠的默观,没想到她死气沉沉、疲惫不堪的脸上,突然发出可爱喜乐的光彩。她像天真信赖的孩子一样喊道:「啊!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向我走来了!他是谁?我要问问他。他叫小若瑟。哦,他多迷人啊!他穿过所有人来到我这里。可怜的孩子!他这么友好,他在笑。他什么都不知道。我真为他难过!要是他没这么冷就好了!今天清早挺凉的。等等!我给你多盖一点!」她说这些话的样子非常自然,让人忍不住想看看那孩子在哪里。她拿起手边的一些布,做出充满怜悯的动作,像要保护心爱的孩子不受冻。记录的人仔细看着她,以为这些动作是她内心祈祷的外在表现,因为他常在她身上看见类似的奇事。但当时他并不明白她这些话和动作的意思,因为修女的状态突然改变了。这改变是由「服从」这个词引起的——这是她发圣愿时的誓愿之一。床边有个人想给她必要的帮助,说出了这个词。她立刻像一个天真顺从的孩子被母亲从沉睡中唤醒一样,回过神来。她迅速抓起念珠和她一直放在身边的小苦像,整理睡衣,揉揉眼睛,坐了起来。因为她不能走路甚至站立,就被抱到一把椅子上。这时需要给她的床通风和重新铺整,所以记录的人就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喜乐主日,记录的人再来访她,想继续记录受难神视时,意外地发现,她的容貌比前一日更为光润,看起来也好一些。她对他说:「我没有再看见鞭刑的景象了。」问到为什么前一天晚上说了那么多关于「小若瑟」的话,她回答完全不记得提到过他。又说到她今天平静、喜乐、几乎不觉痛苦,她回答说:「四旬期过半时总是这样。今天弥撒的进堂咏,教会随着依撒意亚先知唱道:『耶路撒冷!你要喜欢!凡爱慕你的,都与你一同喜欢!你们曾经忧愁的,如今欢欣踊跃吧!好能饱享祂安慰的乳养。』所以今天是个喜乐的日子。今天福音里,主也用五个饼两条鱼让五千人吃饱,剩下许多碎块。啊,我们有理由欢喜!今天清早,我也领受圣体得了滋养。四旬期的这一天,我总感到灵魂和身体都有新的力量。」记录的人看了一眼明斯特教区的礼仪日历,发现那天不但是喜乐主日,也是主耶稣养父圣若瑟的庆节——这个庆节在该教区特别定于今天庆祝,别处则是在三月十九日。他向艾曼丽修女提到这事,又说她前一天提到圣若瑟,也许是因为这天是圣若瑟的庆节;这时她才记起前一天确实得到了这位圣人的一些安慰性神视。先前那些悲伤的交流,现在被充满喜乐的分享取代了。她的受难默观在喜乐主日的前夕——也是圣若瑟庆节的前夕——突然被一个快乐的景象打断:这位圣人以戏剧性的方式,以小孩子的形像向她显现。

 

我们曾见证过,艾曼丽修女的天上净配常派遣使者以孩童的形貌显现于她。我们同时也观察到,在那些即便由经验丰富的诠释者来处理、也依然会选择相同表现手法的情境中,这种呈现方式始终如一。比如,如果给她显示的是某个圣经和历史预言的实现,异象中不同的场景和事件附近,常有一位少年相伴。他的举止、服饰,以及手持预言书卷的姿态——无论是安然捧于掌心,还是将书卷系于杖端迎风挥扬——皆具体呈现了某位先知的独特风貌。如果她有超乎寻常的苦难要忍受,一个穿绿衣的温柔可爱的孩子会来到她这里,带着顺从满足的神情,极不舒服地坐在她床沿坚硬的窄边上,或者毫无怨言地让人把他从一只胳膊换到另一只,甚至放在地上。他总是温柔而满足,甜美地看着她,安慰她。他就是忍耐的化身。当她因为疾病或为别人承受的痛苦而精疲力尽,并通过一个庆节或圣髑与一位圣人——与耶稣基督净配的一个受光荣的肢体——相通时,她立刻看到的是圣人童年的神视,而不是他或她可怕的殉道及其所有恐怖细节。在她最大的痛苦中,当她耗尽一切力量时,天主的仁慈带给她的安慰、鼓励,甚至纠正、警告和责备,总是借着孩童的形像和神视传达。有时在她最大的烦恼和痛苦中,当她不知该转向何处得解脱时,她会睡着,暂时回到她幼年时代的孩童忧伤里。是的,在睡梦中——正如她的呼喊和动作所表明的——她又成了五岁的小农家女孩,正穿过一道篱笆,因荆棘的刺痛而流泪。这样的场景总是她童年的真实事件,正如这个比喻的应用所宣告的:「你为什么这样哭呢?除非你在爱中耐心地紧靠着我,并求我这样做,否则我不会帮你走出篱笆。」当她还是个孩子,真的被篱笆卡住时,她听从了这个告诫;如今在成年后、显然更大的需要中,她仍遵循同样的做法。醒来后,她常会笑谈那道篱笆,以及它在她童年时提供给她的忍耐与祈祷的钥匙——她曾那么不小心地忘记了,如今却忠实地回归其中,并带着对救赎的坚定信心。

 

她童年与晚年的经历竟如此奇妙地呼应,这让我们看到:在每个人的生命中,就像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一样,都能找到天主旨意的预象。但无论是个人还是全人类,都在救主身上找到了完美的榜样。只要我们追随祂的足迹,依靠祂的助佑,就能超越人性的软弱,获得心灵的真正自由,逐渐成长,达到基督圆满的境界。这样,天主的旨意就能在世上实行,如同在天上一样!祂的国度必要来临!

 

艾曼丽修女接着讲述了以下的神视片段——这些景象发生在前一天晚上,因为正值圣若瑟庆节的前夕,中断了她对主受难的默观:

 

"在这些可怕的事件中,我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内心充满痛苦,感觉快要死了。当我亲爱的净配受鞭打时,我坐在行刑场所的一个角落——那是犹太人因为怕沾染法律上的不洁而不敢进去的地方。但我不害怕,我多么渴望祂的宝血能有一滴落在我身上,洁净我的罪。我痛苦极了,觉得自己快要死了。每一下鞭打声都让我发抖呻吟。啊!多么凄惨的景象——我亲爱的净配遍体鳞伤,倒在刑柱下的血泊中!那些刽子手竟然用脚踢祂,叫祂起来!祂满身是血,爬着寻找衣服的样子多么可怜啊!当祂用疼痛发抖的手臂勉强遮住身体后,他们又赶着祂去受新的苦刑,拖着祂从祂悲痛欲绝的母亲身边经过。唉,她凝视着祂带血的脚印,双手紧紧地扭在一起!从营房朝向广场、此刻大门敞开的那边,我听见差役们的嘲笑——他们戴着手套在编荆棘冠冕,还开玩笑地试试刺有多尖。我全身颤抖,渴望能进到里面,亲眼看看我可怜的净配如何承受这新的苦难。

这时来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小男孩,金色卷发,只在腰间系着一条带子。他穿过那些穿长袍的圣妇们,很友好地向我走来。他一会儿把我的头转开,用手遮住我的眼睛,一会儿捂住我的耳朵,不让我再看这些悲伤的景象。男孩问我:'你不认识我吗?我叫若瑟,是从白冷来的!'然后他开始讲述马槽山洞、基督诞生、牧羊人和三位贤士的故事。这一切多么庄严美妙啊!他非常快乐。我一直担心他会冷,因为他穿得很少,而且当时正在下冰雹。但他把小手放在我的脸颊上说:'你摸摸,我多暖和。在我所在的地方,没有人会冷。'我还在为他们正在编的荆棘冠冕难过,但他安慰我,讲了一个美丽的比喻,把所有的痛苦都变成了喜乐,还拍手欢笑。他向我解释比喻中许多事物如何象征基督的苦难,还指给我看生长那些荆棘的田地。他告诉我荆棘象征着什么,又说那块田将会变成一片美好的麦田,周围的荆棘到时候会开满美丽的玫瑰,形成一道保护的篱笆。是的,他解释一切时是那么亲切、那么动人,仿佛荆棘顷刻间化作了玫瑰,而我们就在这玫瑰花丛中欢然嬉戏。他所说的话都意义深远。这是一个漫长而感人的神视,用简单美好的图像展示了教会的兴起和发展。这个可爱的小男孩不再让我看基督受苦的景象,却带我进入了一系列完全不同的神视中。这时我自己也变成了孩子,但来不及为此惊讶。我和小男孩一起跑到耶路撒冷,去了所有他童年玩耍的地方。他把一切都指给我看,我们便在那马槽山洞里嬉戏祈祷——那里曾是他幼年时因虔诚而被兄弟们嘲笑,常常逃去独处的地方。好像他的家人还住在达味父亲曾经住过的老房子里,不过在基督诞生时,那房子已经归了外邦人,就是圣若瑟需向其缴纳赋税的罗马官员。我们像天真的孩童般嬉戏,仿佛救主耶稣尚未降生人世,连天主之母也还未临现人间。

就这样,艾曼丽修女在圣若瑟庆节的前夕,从痛苦的受难默观进入了一个充满安慰、天真烂漫的圣人神视中。

 

注: (参见《安·加大利纳·艾曼丽传》,C.E.施摩格尊著,泰恩出版社英文版。)

艾曼丽修女或许忘了,喜乐主日亦称为"玫瑰主日"——因教宗为象征此日如玫瑰在四旬期荆棘中绽放的喜乐,会祝圣一朵金玫瑰,并手持玫瑰巡行罗马街道。这或许正解释了她提及玫瑰的缘由,正如"麦田"对应"休憩主日"或"食粮主日"之名——因本日福音正记述耶稣以五饼二鱼饱饫五千人的神迹。此日亦被称为"玫瑰主日"、"脚步主日"与"滋养主日"。

 


上一篇:三十一、圣母在耶稣受鞭刑时
下一篇:三十三、圣母与玛达肋纳的容貌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版权所无 2006 - 2025 xiaodelan 我们的域名: Www.xiaodelan.Love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粤ICP备07010021号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