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加尔默罗山•第二卷》
第18章
本章说明在神见方面,某些神师没有妥善地指导灵魂,能够造成的损害。也说明,虽然神见是来自天主的,为什么也能欺骗人。
1关于神见这个主题,我们不能这么简短了事,如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论及这些事,必须说的还有很多。虽然我们已大体上作了合宜的解释,关于神修人对于神见应该怎么辨,他的神师该如何指导和对待他,可是,详细说明这端道理,阐明神见的害处并非多此一举。即使神见来自天主,若轻信它们,神修人与神师都会受到损害。
2推动我现在详述这事的理由,有点是这样的,我注意到有些神师缺少谨慎明辨,按照我的了解,这是因为,他们相信这些超性的领悟,认为它们是好的,而且是来自天主,这些神师与受指导者一起犯下大错,陷于困境,不知所措,他们亲身应验了救主的话:如果一个瞎子,带领另一个瞎子,二个人都掉到坑里去(玛十五14)。
她不说:“他们将会掉下去”,而说他们都掉下去。瞎子不必等到陷入错误时才跌倒,他敢让另一个瞎子引导,就已经是错误的了,也因此,虽然较不严重,他已经跌了第一跤。因为有些人以这样的方法和作风,带领有这些事【指有神见】的灵魂,使之错误,或妨碍灵魂领受神见,没有引导他们行走谦虚的道路,又鼓励他们看重这些神见,结果导致缺乏真实信德的精神。这些神师没有教导他们植根于信德,反而让他们时常谈说那些事。这么一来,这些人认为神师重视他们的神见,结果,他们也同样重视;导致他们的灵魂留恋那些领悟,没有建立在信德上,空虚、剥除和弃绝那些事物,好能飞翔在黑暗信德的高处。追根究底,全来自这灵魂所看见的,他的神师对于神见所表现的态度与话语。我真不明白何以如此,这人以极度的轻率和失控,对这些神见充满极高的重视,甚至使他的眼目远离信德的深渊。
3容易发生这事的理由,必定是灵魂这么专注于感官的事物,本性地倾向它们。由于已经品尝到那些分明和感官的领悟,且受其摆布,又看见自己的神师,或他人重视这些神见,这足以使他同样重视它们。然而不止于此,他们对神见的欲望,不自觉地受到鼓舞,更加接受神见的喂养,强烈地倾向神见,并贪恋神见。
因而从中招惹许多的不成全;至少,为此之故,灵魂不再是这么谦虚的,他认为那些神见是有点儿什么,自己也有了点什么好东西,天主很是看好他,他得意扬扬,对自己颇感满意,然而这和谦虚是背道而驰的。那时,魔鬼偷偷地扩大这些感受,他却对此毫不知觉。魔鬼开始煽动他的思想,想知道别人有没有像这样的事【指神见】,或者是不是这样。像这类的思想,正相反神圣的单纯和心灵的独居。
4关于这些损害,及如果不断绝(神见),在信德上何以无法成长;还有其他一些同类的损害,虽然不像这些损害这么明显和清楚,又很难觉察,但在天主眼中更是可恨,这些都是由于没有彻底行走赤裸的道路。在这些事上,还有许多可以谈论的,不过现在,我们暂且搁下,等到谈论灵性的贪吃,及其他的六罪宗时,将加以谈论。那时,天主愿意的话,我们将谈论许多的事,即有关这些巧妙又细腻的污点,这些污点紧粘着心灵,是因为指导者没有引导灵魂依循赤裸的道路。
5现在我们来说说,有些神师的作风是怎么回事;他们引导灵魂,却没有给予良好的指导。的确,我诚愿知道怎么加以说明,因为我明白,这是很难解说的事:徒弟的心灵,如何以隐藏和秘密的方式,发展成和他的神师神父一模一样。这个主题冗长得使我感到疲累,因为看起来,解说这点时,不能不同时解释另一点,由于这些属灵的事,彼此关系密切。
6不过,为了充分解说这里的问题,我认为,事实也是这样,如果神师神父倾向于心灵的显示,甚至这样加以重视,使得灵魂不是得意扬扬,就是欢喜满怀,即使他没有觉察这事,他不能不影响其徒弟的心灵,形成同样的态度与举止;如果这个子弟不是比他更有程度的话。然而,即使受指导者更有程度,如果这位神师神父继续指导他,也能带给他严重的损害。因为,从这些神见中,神师神父所怀有的倾向与品味,导致对神见某种程度的重视,如果没有极度的留心警戒,面对受指导者,他不能不流露出对神见的倾向和情感。如果受指导者的心灵,也有同样的倾向,就我所知,他们之间的许多交谈,全是对这些事【指神见】的领悟和珍视。
7然而,我们现在不要这么详谈细论,我们要说的是,无论神师有否倾向于这些神见,他没有以应有的明智除去障碍,剥除其弟子对神见的欲望,反而对他谈论这些神见,成为灵修谈话的主要话题,如我们说过的,又教给他分辨好坏神见的记号。
虽然知道这些记号是好的,但也不该因此加给灵魂这些劳苦、挂虑和危险。那么,不注重这些神见,拒绝接受它们,人便能免除这一切分辨的辛劳,而去做他该做的。然而不止于此,像这样的神师,看到弟子从天主得到这些显示,要求弟子向天主请求也显示给他们,或告诉弟子有关自己或他人的种种事情,而这些愚蠢的灵魂照章行事,认为渴望以此方式得到认识是合法的。他们认为,因为天主愿意以超性的方式启示或说了些什么,如祂所愿意的,或为了祂的目的,那么,渴望天主的显示是合法的,他们甚至哀求天主这么做。
8若天主答覆他们的请求,显示给他们这件事,他们变得更加自信,认为天主欣悦于他们的哀求,及对它们的渴望。实则不然,事实上,天主很不高兴像那样的恳求,也不愿意如此。他们常常按照所得的启示或回答来行事或相信,因为,他们热爱这种与天主交往的方式,他们的意志渐渐顺服这些启示,而且把持不舍。他们在其中找到本性的满足,以本性的方式顺从自己的理解模式。他们时常犯下许多的错误,而看到事情没有如所理解的应验,他们感到惊愕;随即开始怀疑是否来自天主,或者不是来自天主,因为事情没有应验,也没有看到所预料的。
他们预先认定两件事:第一,这是从天主来的,因为打从一开始,他们就这么确定这事,然而,可能是本性倾心于这事,导致那样的确定,如我们说过的。第二,既然是从天主来的,事情将按照他们预先的理解和想法应验。
9这样的认定是很大的欺骗,因为天主的启示或神谕,不总是按照人的理解、或话的字面意义应验实现。因此,虽然知道那些是天主的启示、回答或话语,既不该肯定,也不该盲目地相信它们。因为,虽然它们可能是确实的,也是真的,但就其起因和我们的理解方式,则并非总是确实和真的。我们将在下章中证明这事。后来我们还要加以解说和证实,虽然天主有时以超性的方式回答问题,祂并不高兴如此,即使回答了,有时甚至大发忿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