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与德高望重的厄色尼派长老促膝长谈。这位白发长者虔诚询问救世主的使命,吾主便向他揭示诸多奥秘:明认自己是默西亚,详述降生世系,更阐明约柜真义。我蒙恩得知:这神圣约柜在洪水前已被诺厄保存于方舟中,虽在历史中时隐时现,但终将在天主预定的时刻,重新彰显其荣耀。主耶稣更指出:至圣童贞玛利亚的降生,正是新约时期天主临在的活约柜,。
"因唯有经过漫长岁月的准备,才孕育出无玷童贞女作为吾母——她的受孕完全符合天主最初的创造计划,如同原祖未堕落前人类应有的圣洁诞生。看,自亚当厄娃悖逆以来,历代圣祖中唯有你的同族圣若亚敬与圣亚纳,他们自身与历代先祖都保持着完美的纯洁,堪当成为天主之母的父母。"于是,主耶稣以先知般的眼光,为长老详述天主的救恩计划如何在历史中逐步实现,以及为何降生时机必须等待这完满的时刻。
长老多次展开圣经,引用先知预言请教。主解释后,长老问道:"为何救主直到今日才降生?"耶稣回答:"唯有无玷童贞女堪为吾母——她的受孕方式,如同原祖未堕落前人类应有的圣洁诞生。自亚当厄娃堕落以来,从未有夫妇如圣亚纳、圣若亚敬这般,自身与祖先都保持纯洁无瑕。"于是,主耶稣为长老详述救恩史,说明降生迟来的缘由。
此次谈话使我得知约柜奥秘:每当危难,司祭便取出柜中最神圣的物品。但约柜本身仍具神力,亵渎者必受严惩。梅瑟委派的守护家族,直至黑落德时代仍有后人。巴比伦流亡时期,耶肋米亚先知将约柜藏于西乃山,后人虽未找到,但其中圣物早已转移。后来仿制的第二约柜已无原初圣物。亚郎之杖等部分圣物由厄色尼派保管于曷勒布山。那些用于祝福仪式的神圣物品,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经过哪些人的手,但最终还是奇迹般地回到了约柜中。在耶路撒冷的贝特匝达水池下方,有一个很深的坑洞,那里曾经保存着从天而降的神圣之火。在这次谈话中,耶稣向长老展示了许多神圣的景象和启示,这些异象揭示了天主的奥秘。我亲眼所见并听闻解释,可惜不能尽记。
主耶稣阐明,祂所取的人性,源自亚当犯罪前被天主特别圣化的原始纯洁本性。这本该使全以色列圣化,却因世代传承而受阻。祂详述历代选民如何未能达到标准,致使救恩延迟。我亲见耶稣先祖的传承:古圣祖临终时,必以圣礼将祝福传给长子。又见天神赐给亚巴郎的饼酒——即依撒格诞生的预兆——实为圣体圣事的预像,其恩宠源自未来默西亚的体血。历代先祖领受此圣事,皆为预备天主降生;而主又以从先祖继承的体血,建立天人合一的至圣圣事。
耶稣特别讲述了圣母的双亲——圣若亚敬与圣亚纳的非凡圣德,以及圣母玛利亚在金门相遇时蒙受无玷始胎的奥迹。明言自己非若瑟所生,而是按人性由玛利亚取得肉身;而圣母玛利亚的诞生,源自天主在人类原罪前所特别保留的那份无玷恩宠——这神圣祝福经由亚巴郎的血脉代代相传,这祝福经亚巴郎血脉传至埃及的若瑟,后藏于约柜,终传于圣亚纳、圣若亚敬。
主说为救世人,甘愿取软弱人性,体验人间苦难;正如梅瑟在旷野高举铜蛇,祂将被高举于埋有原祖遗骸的加尔瓦略山。也预言了未来苦难及世人的忘恩。
长老纯朴直问,虽比宗徒更明奥理,仍不解救赎工程如何完成。问天国在耶路撒冷、耶里哥还是恩革狄?耶稣答:"我在之处即天国,不属世俗权势。"
长老向主讲述圣母往事,似不知耶稣早已知晓。主慈爱倾听,谈及圣亚纳两次守寡再婚,实为承行主旨,使救恩之树果实圆满。当长老讲到圣亚纳临终,我突见异象:圣亚纳安卧于高榻之上,面容焕发天国之光,正为在场众人施予临终祝福。至圣童贞玛利亚恭敬侍立在母亲床头,而初显成年之相的耶稣——已蓄起青年人的短须——肃立于床榻另一端。就在这神圣时刻,圣亚纳突然仰面,面容变得如雪般洁白,额头上渗出晶莹汗珠。我情不自禁呼喊:"圣者将要回归天乡了!"霎时间,我仿佛感受到她圣洁的灵魂如春风般拂过我的胸怀。
长老复述圣母在圣殿事迹:童贞玛利亚曾随纳敖米(即复活者拉匝禄的亲属,厄色尼派的女修会成员)学习圣殿所需的针织手艺,以虔诚之心协助洁净神圣祭器,并参与分理祭献之肉的工作。大司祭匝加利亚在圣殿当值时,常去探望这位小童贞女;而年高德劭的西默盎先知也对她格外眷顾。我蒙恩得见圣母幼时谦恭侍主的动人景象:她总是轻手轻脚地完成每项工作,低垂的眼睫下闪烁着对天主至深的爱慕之情。
当二人谈及圣母往见表姐依撒伯尔的圣迹时,长老满怀敬畏地讲述了一个动人奇迹:童贞玛利亚独自进入园中祈祷时,以手杖轻触地面,立时便有清泉自干涸的土地涌出,如活水般环绕山丘流淌。这泉水不仅解除了匝加利亚家众人的干渴,更成为天主特别眷顾的标记。须知匝加利亚的住所位于耶路撒冷以西,距离圣城约有五时辰的步行路程。
厄里乌德长老就这样与救世主促膝长谈,只在祈祷时刻稍作停歇。他怀着天人般的敬畏之情侍奉主耶稣。长老的女儿独自隐居在远处的岩穴中修行。在这座圣山上,约居住着二十位厄色尼派隐修士,其中有五六位贞女共修。众人都尊厄里乌德为灵修导师,每日定时聚集诵经祈祷。主耶稣与他们同席共进简朴的餐食:仅有面饼、野果、蜂蜜和少许鱼干。这些隐修者以纺织圣袍和耕种薄田维持生计,过着神贫而圣洁的生活。
厄色尼派隐修士居住的圣山,正是纳匝肋城所依傍的群山主脉。陡峭的山脊被幽深的峡谷一分为二,形成天然的屏障。在城镇的另一侧,古老的葡萄藤顽强地攀附在悬崖峭壁之上。而就在这神圣山脉的某处,暗藏着一个可怖的深坑——那里堆积着污秽与枯骨,正是日后法利塞人企图将主耶稣推下悬崖的地方。至于至圣童贞玛利亚的故居,则巧妙地半嵌在山体之中,犹如一个天然的洞窟圣所,其顶部优雅地突出于山丘之上,仿佛在默默见证着救恩史的神圣轨迹。
此时,圣母玛利亚带领着几位虔诚的妇女和孩童,来到了葛法翁山谷中一处简朴的住宅。热心的邻舍妇女们早已闻讯前来相迎。这处宅院原属一位虔诚的肋未族人,后经伯多禄的家族代为租赁给圣家居住——须知伯多禄与安德肋两位渔夫,原是洗者若翰的忠实门徒,对圣家的事迹早已耳熟能详。宅院旁另有几间小屋,正好可供追随耶稣的门徒们暂住。同行的还有亚尔斐的妻子,她怀中抱着两岁的幼子西默盎——这是她第三次婚姻所生的孩子。
傍晚,救主耶稣亲自陪同厄里乌德长老步入纳匝肋城门。在城外临近圣若瑟木匠作坊的附近,居住着几户虽贫寒却心地纯良的人家——他们的子女幼年时常与耶稣一同玩耍。长老引主造访这些旧邻,朴实的乡民们立即奉上亲手烤制的粗麦饼和清冽的山泉水。主耶稣便席地而坐,以温柔而有力的言语,劝导他们前往约旦河接受若翰的洗礼。
在场的乡邻们却显出犹疑之色——他们素来只将耶稣视为寻常的邻人,今日突见德高望重的厄色尼长老竟奉之如圣,一时难以相信,这位他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年轻人,就是先知们预许的默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