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我看见主耶稣走在通往伯达尼的山路上。离伯达尼还有大约六里路时,祂经过一个建在山脊上的小村庄。村子只有一条街道,走完大约要半小时。从这里还能望见伯达尼所在的平原,但还要走三小时才能到。这座山往东北方向延伸出一片荒漠,和厄弗辣因荒漠相连。就在这两片荒漠之间,我看见圣母和几位女伴正在一家客栈过夜。
这座山名叫阿玛山,在耶路撒冷北边,就是当年约阿布追击阿贝乃尔时停留的地方。耶稣停留的村子叫基阿,正对着山脚下的基贝红荒漠。耶稣到一户人家休息,人们按礼节给祂洗脚,端来饮料和小圆饼。听说祂从加里肋亚来,几个村民就围过来打听纳匝肋人耶稣的事——他们从若翰洗者那里听说过很多。他们还问若翰的洗礼是不是真的有效。耶稣像往常一样教导他们,劝他们悔改受洗,又谈到默西亚快要来了。祂说:"默西亚就在你们中间,但你们认不出祂,反而要迫害祂。时候已经到了,但祂不会以君王的样子出现,而是像个穷人,生活在普通人中间。"村民们虽然不认识耶稣,却很尊敬祂,因为之前有准备受洗的人路过时提起过祂。休息两小时后,几个好心人陪祂继续赶路。
耶稣夜里到达伯达尼时,拉匝禄已经在家等候。原来拉匝禄在耶路撒冷西雍山边有房子(和加尔瓦略山在同一侧),听说耶稣要来,就提前赶回来了。伯达尼这处庄园本来是玛尔大的,但拉匝禄喜欢住这里,兄妹俩就一起生活。他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玛尔大那边有韦罗尼加、玛利亚·玛尔谷,还有一位在圣殿见过圣母献堂的老妇人;拉匝禄这边请来了尼苛德摩、西默盎的儿子若望·玛尔谷,还有女先知亚纳的亲戚敖贝得。这些人都是暗中追随耶稣的,有的因为听过若翰洗者讲道,有的因为认识圣家,还有的相信西默盎和亚纳当年的预言。
尼苛德摩是个爱思考的人,一直期待着耶稣。这些人都接受过若翰的洗礼,这次是拉匝禄悄悄请来的。后来尼苛德摩虽然暗中帮助耶稣,但始终不敢公开身份。
拉匝禄派仆人去接耶稣。在离伯达尼半小时路程的地方,一位老仆人(后来也成了门徒)跪在地上说:"我是拉匝禄的仆人,求祢到主人家做客。"耶稣亲切地扶他起来,但言行举止又带着威严——正是这种既亲切又神圣的气质,让人不由自主地敬爱祂。仆人带耶稣到庄园门口的泉边走廊,按礼节给祂洗脚换鞋。耶稣脱下厚实的绿色软底鞋,换上一双低帮皮靴(后来祂常穿这双)。仆人又帮祂掸去衣服上的尘土。
洗完脚,拉匝禄和朋友们端来茶点。耶稣拥抱拉匝禄,又和其他人握手。接着拉匝禄带祂穿过院子去见玛尔大,几位妇女蒙着面纱跪迎。耶稣扶她们起来,并告诉玛尔大:"我母亲正在来这里的路上,要等我受洗回来。"
晚餐很丰盛:有烤羊肉、斑鸠、蔬菜、圆饼、蜂蜜和水果。男客们两人一组斜靠在榻上用餐,女眷们在隔壁房间。耶稣饭前祈祷,神情庄重中带着忧伤。吃饭时祂说:"考验的时刻快到了,我要开始一段艰苦的旅程,结局会很悲惨。如果你们真是我的朋友,就要坚定信心,因为你们也会和我一样受苦。"这番话让大家感动得流泪,虽然他们并不完全明白,也不知道耶稣其实就是天主。
看到耶稣身边的人这么不明白,我总觉得奇怪——因为我亲眼见过那么多证明祂是天主的征兆。为什么我能看明白的事,他们却看不清呢?我见过天主创造亚当,用他的肋骨造厄娃,又看见他们违背天主的命令;我见过天主许诺救世主,看见人类分散到各地,又看见天主怎样一步步预备圣母的降生;我甚至看见那道"圣言成为血肉"的神圣之光,怎样在圣母的祖先中代代相传;最后更亲眼看见天神向玛利亚报喜时,天主的神性怎样进入她的腹中。可是,这些生活在耶稣时代的人,虽然敬爱祂,却以为祂要来建立地上的王国——他们相信祂是默西亚,却不知道祂就是天主本人。在他们眼里,耶稣只是若瑟和玛利亚的儿子;没人知道玛利亚是童贞女,更不知道她无染原罪,甚至连约柜的秘密也不清楚。他们能相信耶稣、爱戴耶稣,已经是天主的特别恩宠了。而那些法利塞人,明明知道西默盎和亚纳在圣殿说的预言,也听过耶稣十二岁在圣殿讲道,却还是心硬——他们调查过耶稣的家世和老师,却因为祂出身贫寒就轻视祂。他们想要的默西亚,是个威风凛凛的君王。
其实连拉匝禄、尼苛德摩这些追随者,也暗暗期待耶稣会带领门徒攻占耶路撒冷,赶走罗马人,建立犹太王国。就像现在有些人总盼着出现一位英雄来拯救国家。他们始终没能领悟:那能带来永恒救赎的天国,并非尘世的政权与疆土......虽然有时他们会窃喜"暴君快要倒台了",但从来不敢对耶稣说这些——他们敬畏耶稣,而且从祂的言行中,根本看不出要搞革命的样子。
饭后,大家到祈祷所念经。耶稣感谢天父说:"我的时刻到了,使命要开始了。"场面非常感人,大家都哭了。女眷们站在后面一起祈祷。念完经,耶稣祝福众人,拉匝禄就带祂去客房休息。那是间大屋子,用幔帐隔成几个小间。床是固定在矮台上的,前面有雕花的围栏,挂着帐幔。墙边卷着一块细席子,用绳子拉着可以放下来遮住床铺。床边有小桌子,墙洞里放着水罐,壁灯旁挂着毛巾。拉匝禄点好灯,跪下求耶稣祝福,然后就告退了。
拉匝禄有个妹妹叫玛利亚,整天不说话,这次也没露面。她在人前从不开口,独处时却会对花草树木说话,好像它们能听懂似的。见人打招呼,她会礼貌地点头,但总是低着眼,安静得像座雕像。她自己收拾房间、整理衣物,从不去会堂,只在屋里祈祷。我觉得她常有神视,能和神灵交谈。她特别疼爱哥哥姐姐,尤其是玛达肋纳。她从小就这样,虽然有个女仆照顾,但完全不像疯子。
这天晚上,没人敢在耶稣面前提起正在玛达肋纳城过着奢华生活的玛达肋纳。同一时刻,我看见圣母、约安纳、克罗帕的玛利亚、寡妇肋阿和撒罗默,住在离伯达尼五小时路程的客栈——那里位于基贝阿和厄弗辣因两片荒漠之间。她们睡在四面透风的草棚里,男仆们在外面的篝火旁守夜。
第二天,耶稣在庄园的花园里教导大家。祂说话诚恳又充满爱心,虽然很庄重,但每句话都让人感到温暖。大家都喜欢跟着祂,虽然心里还是有些敬畏。拉匝禄和祂最亲近,其他人则恭敬地站在一旁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