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耳加耳全境位于约旦河谷上方的高原,被约旦河支流环绕,方圆约五小时路程。耶稣于黄昏时分抵达的基耳加耳城,其间点缀着众多园圃(距若翰施洗处约一小时路程)。
耶稣首先来到一处先知与经师常往来的圣地。这里曾是若苏厄向以色列子民宣读六项祝福与六项诅咒的地方(这些训诲原是梅瑟临终前托付给厄里亚则尔和若苏厄的)。不远处就是以色列人行割损礼的山丘,四周建有围墙。
在神视中,我亲见梅瑟的离世:他在乃波山一座陡峭的孤峰上(位于阿拉伯与摩阿布交界处),将记载祝福与诅咒的经卷交给若苏厄。当同伴离去后,梅瑟跪地伸展双臂,安详离世。大地温柔地将他包裹,形成完美的坟墓(后来在大博尔山耶稣显圣容时,梅瑟曾在此显现)。
拉匝禄、阿黎玛特雅的若瑟等友人已在基耳加耳恭候耶稣多时。众人为耶稣和门徒们行濯足礼后,共进简餐。许多准备受洗的民众聚集在约旦河畔的净身场所——这些梯形河岸上的场地搭有天篷,四周绿树成荫。耶稣在此讲授圣神的德能,沙初宁等门徒随即为众人施洗。与若翰要求公开认罪不同,耶稣的洗礼让每人私下告明主要罪过。当天约有三十人领洗,他们都喜乐地见证圣神的临在。
安息日,耶稣在基耳加耳会堂(一座三层八角形建筑,配有螺旋外梯)讲道。祂从八角石柱旁的经卷柜取出经书,向司祭和民众证明:"预许的国度虽在此初建,但因偶像崇拜盛行,此城连七个义人都难寻。如今实现预许者已至,你们当悔改重生!"随后祂分别为男子、妇女和儿童授课,特别教导少女们要端庄蒙头,因为"天神常在圣所翱翔"。
百姓渴望耶稣治病,但祂婉拒说:"此时不宜治病。"辞别圣母玛利亚时,耶稣预告将暂隐旷野。
与此同时,耶路撒冷公议会正激烈辩论耶稣的身份。七十一位议员中,虽有知晓耶稣家世者暗中维护,但多数人仍诬告祂"与魔鬼相通"。
耶稣带着门徒乘筏渡约旦河(筏上设有安置骆驼的凹槽)。在税吏聚居区,这些已受若翰洗礼者热情接待耶稣,询问如何补赎不义之财。耶稣指示他们将财物用于济贫,并讲解撒种的比喻。
适逢帐棚节,耶稣在装饰着葡萄藤的棚架下讲道。在狄朋会堂,祂谴责犹太习俗与摩阿布异教的混杂,并治愈许多病人。夜间,祂向异邦商人讲述三王朝拜圣婴的事迹,随后独自上山祈祷。
在稣苛特,耶稣于亚巴郎纪念石旁的岩洞施洗,宣告若翰的"悔改之洗"将被"圣神之洗"取代。约三百人领洗后,耶稣前往大苛辣匝因,与圣母及圣妇们会面。圣母忧心忡忡地劝祂暂避耶路撒冷的迫害。
在阿路玛城,厄色尼人雅依洛热情接待耶稣。祂教导若翰洗礼的过渡性,并预言四月后将再来医治病人。茹达斯首次在此听道,却暗中与法利塞人勾结。
最后在伯达尼,耶稣向密友们解释经上关于默西亚的预言。祂特别会晤了"缄默的玛利亚"——这位被视作愚钝的圣女,竟以孩童般的纯真预言了耶稣的受难、复活及拉匝禄的复生。耶稣为她敷油,预言她将在逾越节后"回归天乡"。
临行前,耶稣嘱咐门徒预备迎接苦难。当耶路撒冷的朋友们离去后,祂暗示将"暂隐旷野以预备重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