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耶稣和门徒们就出发了。走了约两个小时,他们来到一座农舍。三十年前,圣母玛利亚在前往白冷城的途中,曾在这里歇脚。这是她旅程中倒数第二个休息的地方,离城还有四小时路程。
农舍的主人们远远看见他们,就跑到大路上,跪在耶稣脚前,恳请祂进屋休息。他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原来这家人经常去听若翰讲道,对耶稣受洗时发生的奇迹也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他们为耶稣准备了热水沐浴,还摆上丰盛的饭菜,又铺好整洁的床铺让祂安歇。耶稣就在这里给他们讲道。
令我感动的是,当年接待圣母圣家的那位老妇人还健在。可惜她双目失明多年,腰也弯得几乎对折,只能住在正屋里,靠儿孙们送饭度日。耶稣沐浴后,特意去看望这位可怜的老人。
主温和地对她说:"记得吗?三十年前你接待过一对赶路的夫妇。当时你虽然热情,心里却盘算着能得多少报酬。"老妇人听了泪流满面,承认自己当年的私心。耶稣就用祂刚才沐浴过的水为她洗眼,又轻轻扶直她的腰。奇迹发生了!老妇人不仅能重新看见,腰板也挺直了。但耶稣嘱咐她暂时不要声张。
村里人好奇地问耶稣:"您和若翰,谁更伟大呢?"
主微笑着回答:"若翰是为真理作证的人。"接着,他们谈起若翰火热的宣讲,也称赞耶稣俊美的容貌。主却预言说:"三年半后,你们将认不出我的模样,因为我的容貌将会变得极其丑陋。"
耶稣用三个比喻形容若翰:
1. 他像深夜敲门的人,唤醒沉睡者准备迎接主人;
2. 他像在荒野修路的工人,为君王开辟道路;
3. 他像湍急的溪流,冲刷出洁净的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