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我看到耶稣来到史罗——这座城环绕高耸的巨岩而建,坐落于绵延的群山中。在这片山脉最高处的平顶上,以色列子民离开埃及、穿越旷野的早期,曾安放过藏有约柜的圣幕。如今仍有大片被部分倒塌围墙环绕的空地,其中可见当年覆盖圣幕的小型建筑遗迹。在约柜曾矗立之处,有一个由开放式拱廊支撑的屋顶,下面立着一根与基耳加耳相似的柱子,柱下岩基中凿有地穴。附近有献祭的祭坛,也有处理废物的深坑,坑口是盖着的。他们每年获准在此举行三四次献祭。会堂也建在这片平顶围场内,从此可眺望耶路撒冷的高原、加里肋亚海,以及远方众山。
史罗城本身有些破败,人口不多。城中有两所学校,一所属法利塞人,一所属撒杜塞人。但居民品性不佳——他们傲慢自大,充满虚妄的自信。在城门残破塔楼不远处,有座已荒废的厄色尼派隐修院;更近城处有座房舍,本雅明人曾在帐棚节期间,将掳来的少女们囚禁于此。①
耶稣与十二位同伴下榻于专为巡游教师和先知预留的房舍。此处毗邻法利塞人和经师们的学校与住所——他们在此设有类似修院的机构。约二十名经师围了上来,他们身着长袍、腰束宽带、却互相使了个眼色,佯装从未见过耶稣,却以第三人称尖刻议论:"那么,现在会怎样?有两种洗礼:若翰的,和那位加里肋亚木匠之子耶稣的。现在,哪一个才是正确的?"他们继续说,还听说有妇女追随这木匠之子的母亲;例如,一个寡妇带着她的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受母亲怂恿,加入了耶稣的追随者,而她自己则与祂的母亲同行,就这样四处周游。但他们自己不需要这类新奇事物,他们已有许诺和法律。这些话语虽披着虚伪友好的外衣,却字字带刺。
耶稣回答他们的尖锐言论,直言自己正是他们谈论的那一位。当他们提及祂受洗时天上之声,耶稣告知他们:"那是我在天之父的声音,祂是每个愿悔罪并藉洗礼重生者的天父。"
随后,他们假意视此地为神圣场所,不愿让耶稣和门徒进入曾安放约柜的围场。但耶稣不顾反对,毅然进入。祂斥责他们因邪恶而失去了约柜;如今虽保留对约柜的记忆,内心却依旧败坏;他们过去和现在都始终违背法律;正如约柜曾被从他们祖先手中夺走,如今法律的满全也将离他们而去。
当这些人企图与耶稣辩论法律细节时,祂将他们两两分组,像考问孩童般向他们提出许多法律中的深奥问题。他们无言以对,只能羞愧恼怒地互相低语、以肘推搡,悄悄溜走。耶稣便带他们走到那堆放祭物残渣的盖坑前,下令揭开,斥责道:“你们正像这坑,里面尽是污秽腐烂,早就不配献祭,外面却遮盖得好看。” 祂提醒他们,他们祖先的罪过,正是圣柜从这里被移走的原因。 众人一听,当即愤然离去。
耶稣在会堂讲道时,特别强调要敬重老人、孝顺父母。祂之所以谆谆告诫,是因为史罗居民素来有嫌弃、轻看甚至不认年迈父母的恶习。
从贝特耳向南有路直通史罗,肋波纳距此不远,而从贝特耳到撒玛黎雅大约得走八九个钟头。先知约纳的坟墓就在史罗。
耶稣从城西北离开史罗时,安德肋、沙托尔(一位见于艾曼丽神视记载的门徒)和阿黎玛特雅若瑟的侄子们就与祂就此别过,先一步往加里肋亚去了。耶稣自己则带着几个若翰的门徒,转头去了克贝匝因,在安息日之前到了那里。这城坐落在两道山梁之间的山谷里,山脉走向像极了一只狼爪。当地居民心地善良,待人热忱,对耶稣十分友善,心里也盼着祂来。克贝匝因是座肋未城,耶稣就住在学堂旁边一位首领的家里。
此时,拉匝禄、玛尔大、雇撒的约安纳、西默盎之子(圣殿职员)及老仆也前来问候耶稣。他们正赴加纳婚宴,经报信人告知会在此遇见耶稣。耶稣从一开始就待拉匝禄与众不同,视其为挚友。但我从未听闻祂问:"你的某位亲属或熟人近况如何?"
克贝匝因是隐于山隅的僻静之地,居民多以种植果树为生,亦从事帐幕和地毯的制作,许多人也做凉鞋。耶稣在此度过安息日,并以一句命令治愈了几个被用担架抬到学堂前的病人,患者中有的全身水肿,有的则神志不清。当晚,祂在一位显赫的肋未人家中用膳。安息日后,祂再赴息哈尔,深夜抵达为祂预备的客栈过夜。拉匝禄一行人从克贝匝因直赴加里肋亚。
次日清晨,耶稣从息哈尔向东北方的特贝兹进发。在息哈尔(即舍根)无法讲道,因那里没有犹太人,居民是撒玛黎雅人及巴比伦流徙后或因战争迁入的异族,他们虽上耶路撒冷圣殿,却不参与犹太祭献。舍根附近有雅各伯为儿子若瑟购置的美田,部分已归加里肋亚的黑落德所有。田界以木桩、土垒及贯穿山谷的小径划分。
特贝兹是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城市,贸易发达。驮着高耸货物的骆驼队往来不息。见那些牲畜驮着如小塔般的货物缓缓越山,长颈上的头颅在重负前左右摆动,实为奇观。生丝是主要商品。居民人不算坏,对耶稣也保有该有的善意,只是失了纯真,像所有富裕商人那样,带着一股事不关己的冷漠。司祭和经师们则自我感觉良好,只顾自己舒坦。耶稣入城时,附魔者与疯人呼喊:"加里肋亚先知来了!祂有权柄管束我们!祂要驱逐我们!" 耶稣命他们安静,他们即刻静默。耶稣下榻于会堂附近,群众携病人前来,祂治愈了许多人。当晚,祂在学堂讲道并庆祝开始的献殿节。家家户户和学堂里都点起了七盏灯,田野间牧人棚舍旁的路桩上,也绑着燃烧的草束,火光摇曳。 特贝兹坐落在山间,景色极佳。放眼远望,能看见山路上驮货的骆驼正在攀登;而近处的景致,却被山势遮去了大半。
安德肋、沙托尔及若瑟的侄子们早已离开史罗前往加里肋亚。安德肋曾到贝特赛达探亲。他告诉伯多禄已重遇默西亚,默西亚正在前往加里肋亚的路上,他会带伯多禄去见耶稣。
众人接着就去了阿尔赫拉(也叫贝塔尔贝耳),见纳塔乃耳·加色德——他当时正因公务留在那里。他们就邀他一起去革纳布里斯过节。那时,加色德独自住在革纳布里斯城外的一所高房子里。门徒们把耶稣的一切都告诉了他。安德肋特意带大家来此过节,因为他最看重纳塔乃耳的看法。他们迫切地想听听他怎么说,但纳塔乃耳对整件事却显得无动于衷。
拉匝禄已带玛尔大和雇撒的约安纳去见当时在葛法翁的玛利亚——她是从加纳来的。他们再赴提庇黎雅,期望遇见耶稣。西默盎之子是护送者之一,加纳的新郎也去迎接主。这新郎是亚纳的姊妹索贝的外孙,名叫纳塔乃耳。他并非加纳人,只是在那里成婚。
革纳布里斯是个人口稠密的大城,一条大道贯穿其中,商业繁荣,尤其以丝绸贸易为盛。它坐落在乡间,离提庇黎雅大约两小时路程,但中间隔着山岭。想到达那里,需要从厄玛乌和提庇黎雅之间往南走一段,然后再转向提庇黎雅的方向。阿尔赫拉则位于瑟佛黎斯和提庇黎雅之间。
注:① 《民长纪》21:19-24节:
「你们年年在史罗举行庆节时,可在葡萄园中埋伏。当史罗的少女们出来跳舞时,你们便从葡萄园中冲出,各抢一个为妻...」 这段记载与当年本雅明支派在史罗强抢贞女之事遥相呼应,而今我亲眼得见那座囚禁少女的房舍遗迹仍在史罗城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