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带着门徒们从奥诺出发,来到约旦河畔的第三处洗礼地——位于贝特阿巴拉上游,与基耳加耳隔河相望的地方。在那里,祂准许安德肋、撒图尔宁、伯多禄和雅各伯为百姓施洗。成群结队的人来来往往,这景象让法利塞人愈发坐立不安。
我看见他们紧急差人送信给各地会堂的长老,信中写道:"无论在哪里发现耶稣,都要立即逮捕;对那些门徒也要拘押审问,按律法严惩。"但耶稣早已预知这一切,只带着少数几位门徒悄悄离开,取道撒玛黎雅,向提洛与漆冬的边境前行。其他门徒则暂时分散回乡。
就在这期间,黑落德王派兵把若翰押往卡里洛厄,将他囚禁在城堡的地窖里。我清楚地数算过,整整四十天后,黑落德又莫名其妙地释放了他。这让我想起达尼尔先知的话:"上主改变时辰季节,废黜君王,也立君王。"(达2:21)
耶稣与巴尔多禄茂的相遇
当耶稣带着几位门徒穿越厄斯得隆山谷前往撒玛黎雅时,正巧遇见从若翰洗礼处返回德巴色特的巴尔多禄茂。这位后来成为宗徒的文人,当时正与几位门徒同行。安德肋热情洋溢地向他讲述主的教导,我看见巴尔多禄茂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渴慕真理的光芒。
安德肋向来善于发现贤士,他立即赶到耶稣跟前说:"主啊,那位德巴色特的文士渴望跟随您。"正说着,巴尔多禄茂从旁经过。耶稣慈爱地望向他,对安德肋说:"我认识他,时候到了,他必会跟随我。我在他身上看见一颗良善的心。"这话语如同种子,已悄悄落入巴尔多禄茂的心田。
后来我得知,这位住在德巴色特(距仆托肋玛伊斯不远)的文士,不久后便遇见了多默。他像安德肋当初对他那样,向多默热情传讲耶稣的教导。这让我想起福音上的话:"那播种的和那收割的,将一同欢喜。"(若4:36)
主在提尔的艰辛旅程
主耶稣在这段匆忙的旅途中忍受着极大的困苦。撒图尔宁和其他门徒轮流照管着一个装干粮的篮子,有好几次,我亲眼目睹主将硬如石块的干饼浸在水中软化后才能下咽。当祂终于抵达提尔城时,选择住在陆路城门旁的一家简陋客栈里——这座建在山脊上的宏伟城池,从远处望去就像悬挂在悬崖边摇摇欲坠。
(译注:"陆门"特指连接海岛城区与大陆的唯一陆路城门)
主身披泛白的棕色长袍,外罩羊毛白氅衣,却始终没有进入繁华的城区。祂沿着人迹罕至的城墙根行走,那城墙厚得惊人,墙体内嵌着穷人的棚屋,墙顶竟还有道路通行。只有撒图尔宁和另一位门徒陪伴在侧,其他曾参加加纳婚宴的门徒——伯多禄、安德肋、次雅各伯、达陡、纳塔乃耳等人——都分成小队陆续赶来。
最触动我的是他们在提尔犹太会堂的重逢:那会堂坐落于运河畔的林荫道尽头,当风尘仆仆的门徒们从不同路线陆续抵达时,耶稣正安静地等候在那里。祂的目光扫过每一张疲惫却忠诚的面容,仿佛在说:"狐狸有穴,天上的飞鸟有巢,但是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玛8:20)可就是这样清贫的主,却把最丰盛的恩宠赐给了我们。
提尔城的犹太净苑
我看见那座与犹太会堂相连的奇特净苑。这处圣所如同荒漠中的绿洲,从陆地一直延伸到将城区与半岛隔开的海峡边。净苑四周的石墙内,种着修剪成各种圣洁图案的灌木篱——有七枝灯台、葡萄树,还有达味王的竖琴形状。
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那座开放式柱廊建筑。洁白的石柱间分布着许多小室和回廊,环绕着宽阔的活水浴池。池中央立着一根石柱,上面凿有阶梯和扶手,虔诚的老人们可以扶着它下到不同深度的水中行取洁礼。
最令我动容的是居住在此的老人们。他们虽因信仰和出身遭人轻看,却保持着令人敬佩的虔诚。每天清晨,我都能看见他们披着祈祷巾,在活水边诵念圣咏。这让我想起先知的话:"上主亲近心灵破碎的人,救助精神痛苦的人。"(咏34:19)
重逢的圣宴
我满含热泪地见证这感人的一幕:当门徒们陆续抵达时,耶稣像慈父般挨个与他们行平安礼。祂温暖的手先握住伯多禄粗糙的渔夫手掌,又轻抚若望年轻的手背,每个动作都充满难以言喻的深情。门徒们眼中闪烁着敬畏与喜乐交织的泪光——他们虽视主为超凡的默西亚,却在这重逢时刻感受到祂真实的人性温情。
在长达数小时的教导中,耶稣的声音如同清泉滋润心田。随后门徒们争先恐后地向主诉说旅途见闻:安德肋讲到他们如何在撒玛黎雅村庄遭遇拒绝,次雅各伯则兴奋描述某个瘫子听闻耶稣名号就跳起来的奇迹。暮色渐浓时,他们围坐分食简陋却温馨的晚餐:硬面饼蘸着野蜂蜜,配上从加利利海边带来的熏鱼干。这让我想起圣经上的话:"看,兄弟们同居共处,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咏133:1)就在这提尔城的犹太净苑里,人子与祂拣选的人们,共同品尝着属天的甘饴。
门徒受审的奇迹
我看见法利塞人在耶路撒冷和革纳布里斯召集大会,威逼那些曾与耶稣同行的门徒。他们被强行带到会堂中央,四周坐满面色阴沉的经师。有人厉声质问:"那个加里肋亚人究竟传授什么邪说?你们为何与税吏同席?"
最惊心动魄的是伯多禄、安德肋和若望被麻绳捆绑的场面——当法利塞人正高声宣读判词时,那粗绳突然像枯草般断裂脱落!老经师们的胡须不住颤抖,而三位门徒平静地站立着,仿佛有看不见的天神护佑左右。最终他们竟获准平安返回家乡,这分明是上主亲手干预的奇迹。
这让我想起达尼尔先知在狮子坑中的经历,也预兆着日后圣伯多禄被天神解救的恩宠。正如圣咏所言:"上主解开被缚的绳索,上主使瞎子复明。"(咏146:7-8)那些看似牢固的人间捆绑,在天主大能前不过如蛛丝般脆弱。
主的临别嘱托
我看见耶稣在橄榄树的荫影下,握着门徒们的手谆谆叮嘱:"要像扎根在磐石上的香柏树那样坚定不移。"祂的声音如同春风拂过麦田,"你们要渐渐放下世俗的羁绊,在各自的家乡传扬天国的喜讯。"
主说话时,我注意到祂的目光依次停留在每个门徒脸上——在伯多禄坚毅的眉宇间注入勇气,在若望青春的眸子里点燃爱火。最后祂展开双臂许诺:"不久我必回到你们中间。当我们在加里肋亚重逢之日,就是天主圣国广传之时。"
这番话让门徒们眼中泛起泪光。他们跪地领受祝福时,我仿佛看见无数光点如晨星般降落在他们肩头。这让我想起达味的话:"那带种播散的,必要含笑归来。"(咏126:5)虽然此刻他们暂时分离,但主许诺的重聚,已如晨曦般照亮每个人的心田。
活水中的救恩
在门徒们离去后的黄昏时分,我看见耶稣站在净苑的学堂里,男女老幼将庭院挤得水泄不通。主讲述梅瑟在旷野击石出水的预象,谈及厄里亚先知求雨时"手掌大的云彩"如何带来甘霖(列上18:44)。祂的声音如同活水潺潺:"看,天主的救恩就要如春雨降临!"
最动人的是医治孩童的场景:主挽起衣袖,亲手将病弱的孩子们抱入池中。撒图尔宁把耶稣祝圣过的清水倒入池内,水波顿时泛起珍珠般的光泽。有些重病的幼童被放在担架上抬来,主托着他们的手臂浸入水中,那些苍白的小脸立刻泛起红晕。而年长的少年们则自发扶着石柱,将自己完全浸入水中受洗。
直到晚霞染红天际,净苑里仍回荡着欢呼声。那些因拥挤而无法近前的成人们,站在远处踮脚张望的模样,让我想起匝凯攀爬桑树的渴慕(路19:4)。这夜,提尔城的星空格外明亮,仿佛在见证:"上主的神充满世界,祂使万物更新。"(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