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耶稣派出的五位最亲近的门徒已经抵达了葛法翁城。他们首先拜见了圣母玛利亚,向她传达了耶稣即将前来受洗的消息。接着,其中两位门徒立即动身前往贝特赛达渔村,去通知伯多禄和安德肋。当时在场的还有耶稣的其他重要门徒:次雅各伯、西满、达陡、若望,以及长雅各伯。
在交谈中,耶稣的门徒们充满敬意地谈论着主的仁慈、谦逊和超凡智慧。而洗者若翰的门徒们则激动地描述着他们师傅的苦修生活,说他住在旷野,穿着骆驼毛的衣服,吃的是蝗虫野蜜。他们坚信若翰是最伟大的先知,能如此透彻地解释梅瑟法律和先知书的真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连若望宗徒——虽然他早已认识耶稣并蒙主特别喜爱(因为他的父母曾住在纳匝肋附近,耶稣从小就认识他)——此刻也在热情地称赞若翰的德行。
第二天,这九位门徒与其他同伴一起出发,沿着提庇黎雅湖畔的道路前行,准备前往约旦河畔若翰施洗的地方。途中经过厄弗辣因山区后,他们转向东行,穿越犹大旷野向耶里哥方向前进。一路上,伯多禄和安德肋这两位渔夫特别热忱地讲述着若翰的事迹:他出身于亚郎司祭家族,从小在旷野跟随厄色尼派隐修者学习,生活极其严苛,不容许任何违反律法的行为,既充满智慧又十分严厉。
耶稣的门徒们则强调他们师傅的与众不同:耶稣待人温和,常常与罪人同桌共食。若翰的门徒立即反驳说,这种宽容态度会导致混乱,并举出具体例子来证明他们的观点。耶稣的门徒回应道,他们的主同样受过严格的厄色尼派教育,而且最近刚从多年的游历修行归来,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在双方激烈讨论时,我注意到若望宗徒始终保持沉默,不再参与争论。
虽然他们最初是一起结伴前往受洗地,但走了几个小时后,这两批门徒因为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目睹这一切,我深深体会到:"人心古今皆同,即便是最虔诚的信徒,也难免会有分歧和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