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带着门徒们连夜赶路,穿过两座山谷。有时候祂跟门徒们说话,有时候落在后面跪着向天父祈祷,然后再追上大家。第二天下午,他们来到一个叫奇姆基的牧羊人村子。这里的房子零零散散地分布着,村里有个会堂,但没有固定的司祭,只有一位司祭偶尔从远处来照看他们。
耶稣到的时候会堂已经关门了。祂就把牧羊人们召集到客栈的一个房间里教导他们。快到安息日的时候,几个法利塞派的司祭从纳匝肋等地赶来。耶稣讲论洗礼和救世主即将来临的道理。法利塞人很讨厌耶稣,还嘲笑祂出身卑微。当晚耶稣就住在这里。
安息日讲道时,耶稣讲了很多比喻。祂要了一粒芥菜籽,拿着说:"如果你们的信心有这芥菜籽这么大,就能把这棵梨树移到海里。"旁边正好有棵结满果子的大梨树。法利塞人觉得这个比喻太幼稚,就嘲笑祂。耶稣详细解释了这个比喻的意思,可惜我没记住。祂还讲了一个不诚实的管家的故事。
村里和附近的人都特别敬佩耶稣。他们想起祖辈传说的先知事迹,觉得这位新导师更温和可亲。这个牧羊村叫奇姆基,从这里能看到两小时路程外的纳匝肋山。村子很小,只有会堂周围住着几户人家。
耶稣住在一户穷人家里,女主人得了水肿病躺在床上。耶稣很同情她,把手放在她头上和肚子上,就把她治好了。这位女主人马上起来招待客人。耶稣嘱咐她:"在我受洗回来之前,不要到处说这件事。"她问:"为什么不能告诉别人?"耶稣说:"如果你到处说,就会变成哑巴。"结果她真的说不出话了,直到耶稣受洗回来才好。这时离耶稣受洗还有两周左右。
耶稣在村里的会堂教导了三天。法利塞人很生气。耶稣说:"你们期待救世主带着荣华富贵降临,其实祂已经来了,而且是以穷人的形象出现。祂会教导真理,但会遭到很多反对,因为祂坚持正义。你们不要离开祂,否则就会迷失。不要像诺厄时代那些嘲笑造方舟的人,不嘲笑的人都进了方舟得救了。"耶稣又对门徒们说:"不要像罗特离开亚巴郎那样离开我,他为了找好地方去了索多玛城。当天火降下时,不要因为贪图世俗的荣华而变成盐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留在我身边,我一定会帮助你们。"
法利塞人更生气了,说:"他自己都一无所有,能给门徒什么承诺?"他们质问耶稣:"你不就是纳匝肋人若瑟和玛利亚的儿子吗?"耶稣没有直接回答,只说:"我的父会证明一切。"他们继续追问:"你为什么到处讲救世主要来?难道是要我们以为你在说你自己?"耶稣回答:"对这个问题,我只说:是的,你们就是这么想的。"
会堂里乱成一团,法利塞人把灯都熄灭了。虽然天已经黑了,耶稣和门徒们还是离开村子,沿着大路走了一段。后来我看到他们在一棵树下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