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离开耶兹勒尔后,先向东走了一段路,然后绕过位于耶兹勒尔和纳匝肋之间的山,走了大约四个小时,来到大路两旁成排的税吏住所。不远处还有一些贫穷的犹太人住在帐篷里。
这里是税吏们聚居的地方,道路两边用柳条围栏围住,两头都设有关卡。有钱的税吏长住在这里,他们把收税的权利转包给下级税吏。后来成为门徒的玛窦就是这样的税吏,不过他在别的地方工作。这里可能曾经住过圣母表姐依撒伯尔的侄女玛利亚,她守寡后搬到了纳匝肋,后来又去了葛法翁,就是后来在圣母去世时在场的那个妇人。
这是一条通往埃及的商路,从叙利亚、阿拉伯和提洛来的商队都要经过这里。我看到骆驼和驴子驮着成捆的白丝绸、各种颜色的细羊毛料、厚重的地毯和香料来到这里。货物到达时,关卡就关闭,商人必须打开货物接受检查。他们要用货物或钱币来交税。钱币大多是三角形或四边形的,有黄色、白色和红色的,一面凸起一面凹陷。还有些特别的硬币,上面刻着小塔、少女或婴儿乘船的图像。除了东方三贤士朝拜圣婴时献上的金条外,我只在一些来找洗者若翰的外邦人那里见过类似的金块。
税吏们结成了同盟,如果有人多收了税,就会分给其他人。他们生活富裕,住的地方有围墙、院子和花园,就像我们这里富裕农民的庄园。因为其他人不愿与他们来往,他们就自己形成一个圈子,有自己的学校和老师。
耶稣和门徒们在这里受到很好的接待。我看到几位妇女来到这里,伯多禄的妻子可能也在其中。其中一位和耶稣交谈后就离开了,可能是为圣母玛利亚去纳匝肋办事。耶稣轮流住在几个税吏家里,在他们的学校里教导他们。他特别指出他们经常向过路人多收税是不对的。税吏们听了很不安,不明白耶稣怎么知道这些事。但比起其他犹太人,他们更谦逊,更容易接受耶稣的话。耶稣劝他们去接受若翰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