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修士在关闭了心灵的入口,将完全脱离主观臆想和思考的、通过祈祷和耶稣基督的名字武装起来的头脑放在那里作哨兵之后,便投入到同来自外部的各种影响和各种意念作斗争中去。头脑清醒的本质就在于此。它的目的就是同欲望作斗争。在更宽和包罗万象的意义上,战胜欲望的胜利通过保持神的训诫能够达到;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讲的是苦行清醒的专门形式,它是在下列过程以后才开始的,即苦修士经过精神发展的各个阶段,按照第一种方式放弃了臆想的祈祷,然后按照第二种方式在自己经验基础上意识到自己的不完善。 要保持心智不受任何意念影响,必须以长期的、异常困难的和细致的斗争为伴随手段。人生活在繁多形式的影响和印象中,由于这些影响和印象不断变幻,他既了解它们的属性,也不了解它们的力量。但苦修士——明智沉默的制造者,在自己避开诸多外界事物的过程中,在日夜追求将外来印象压到最低限度的过程中,放弃了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观察,放弃了听别人的交谈,放弃了读书,将全部力量都集中在自己的内部存在上,并投入到同意念的斗争中去。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认识意念的属性和力量,有时这种力量甚至相当大。内心不够专一的人总是很容易陷入意念的影响中并成为它的奴隶。由于自己愿意倾向于意念,人就会在精神上模仿甚至同那种意念中包含着能量的精神相同。欲望的产生往往是魔鬼作用的结果,一旦人有心灵接受它,他就由此而成为魔鬼产生影响的工具。 潜心祈祷的头脑有时感觉到来自外部的某种精神在接近,但是如果祈祷的注意力没被破坏,那么头脑就会以没被接受的状态离开,因而人在祈祷以后说不出是谁、以何种目的和带着什么东西来了。 有时在深层祈祷中发生某种难以解释的现象。一些神圣的现象用头脑中萦绕,它们竭力将头脑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如果头脑不将自己的注意力给予它们,它们似乎会说:“我给你带来勇敢和智慧,如果你现在不接受我,那么可能永远也不会再看到我”。但是有经验的头脑一点也不在乎它们,于是它们不仅以没被接受的状态离去,甚至以没被认识状态而离去。头脑甚至不能确切地认识到,有没有凶恶的敌人和善良的天使;但它从经验中知道,当它的注意力停留在审视被带来的光辉思想时,它就不再祈祷,此后重新寻找这种祈祷就相当费劲。经验表明,祈祷时不应当停留在外表似乎是善的意念上,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头脑不断遇到别的意念,正如长老所说,“它将不会专一”。失去专一的祈祷——这是一种以任何方式都不法弥补的损失。 在为自由而奋斗的过程中,苦修士同意念进行那么紧张的战斗,这是没有亲身经验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在内心同意念斗争中,在这种直接对抗中,初始者的心灵经常在某种程度上遭到失败,有时也取得胜利,苦修士有可能将意念的性质研究到难以忍受的细致程度,因而虽然他没有将推荐给他的恶付诸于行动,但他对各种欲望活动(能量)的认识比对欲望着魔的人要深刻和细腻得多。后者在自己和别人之中、在自己和别人身上观察各种欲望的能量表现。然而,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欲望,必须达到这样一种精神境地,即:祈祷者按照第三种方式身居其中,在欲望萌芽时期就看到欲望的人也身居其中。 在克服欲望中所取得的认识最终导致了经验洞察力的产生。然而应当指出,由于同欲望长期斗争而产生的洞察力不如按照特殊恩赐被赋予的洞察力完备。前者凭着某些活动、凭外表、言论、凭着沉默或交谈的性质、凭着由人创造的心理氛围来认识他的精神状态;然而要对一个人作出论断,更加可靠的依据是同他进行交谈,因为在他的言谈中能够表现出真正神性经验的程度和那些只是通过外部学习而得到的成果。第二种,即神赐的洞察力则通过祈祷认识一切,它并不需要人的参与。 在持续的内部斗争过程中,除了上述讲的,苦修士还遇到三种形式的洞察力;第一种来自某些人天生的直觉,这种直觉比斋戒生活要高出一筹;第二种是凭着魔鬼的作用而产生的;第三种是按照神的恩赐产生的。 第一种形式对于具有虔诚情绪和谦卑的人来说,是有益的和可被善意运用的,因为它有助于更加细腻地保持基督对人的训诫。它对傲慢和贪欲的人来说是有害的,因为它增加了趋向欲望的理由并且对欲望的满足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第二种形式对于接受它的人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迟早会导致人的心灵和精神力量的病态性破坏,歪曲它的形象本身。 第三种形式与极其重大的责任心伴随,它是拥有这种形式的人忍受多种精神磨难的根源。这种方式根本不赋予傲慢者。 所有这三种洞察力形式都会导致痛苦。在第一种形式,即自然直觉中,痛苦是神经心理器官高度敏感的结果。在第二种形式中,由于魔鬼的作用具有破坏和瓦解特征,通常只有经过较长一段时间也才能显现出来。在这种洞察过程中如果有时表现出“通读”其他思想的能力,那么成为深刻的内心人仍然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有时它能够相当可信性地表面事件中体现出来。它赋予每一个接受它的人以享受虚荣的机会。 真正的精神洞察力是神赐。在洞察过程中,人类精神的奥秘被揭开,而平时这种奥秘则是向人隐蔽的。这种洞察力丝毫没有心理病理特征,如果说它给自己的载体带来痛苦,这只是因为,作为上帝赐,它充满了爱,它不得不首先看到人的“丑陋和无荣耀”。这就是爱的痛苦。拥有这种恩赐的人从来不刻意扼止它:他们不慕赞誉和虚荣。 综上,我们对来自经验的洞察力予以某种特殊的定位。圣父们把它称作推论的天赋并认为它是最高的苦行成就。它的本质一方面表现为解释某些精神现象之起源的能力,即这种精神现象是由于神赐还是由于魔鬼的影响而产生的;另一方面表现为认识精神生活的顺序,认识精神状态的连续性以及相对价值或优点。 这种天赋受到苦修士的高度评价,因为这种天赋不是别的,而是同欲望斗争长期经验的结果,是大量的神赐保护和参与经验的结果,是多次诱惑和敌人进攻经验的结果。这种天赋在教导者中是那样的无上宝贵,因为敌人喜欢把自己变成光彩照人的天使形象,却很少有人能够清楚地识破他。 我们了解这样的经历,即圣长老息庐安通过祈祷透视出“发生在远处的事物,似乎像发生在近处一样”,他曾经洞察到人的未来或者人类心灵的深刻奥秘向他打开,关于一点,许多人都能作证,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认识到这一点,还认识到一些“活生生的”事物。然而,他本人从来不仅不追求这一点,甚至也不赋予它重大意义。他的心灵完全被对世界的怜悯所吞噬;他将全部身心都集中在为世界的祈祷中。在自己的精神存在中,他最珍惜这种爱。 从长期同圣长老的交往中,我们确信,他掌握了灵魂的奥秘,因而他确实是一位“可信的教导者”。在他蒙承那些教会史上罕见的神性恩赐光顾以后,在经过几乎半个世纪的不懈苦炼以后,在苦修生活的前半期经历了一些错误以后,长老已经接近那种能够让别人把他当作牢固支柱的视觉境地,即那种完美境地。 他懂得精神状态的阶层性,即精神增长的连续性是那样重要,有时它甚至对于取得无障碍的成就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破坏或歪曲这种等级性,具体表现在:人所共知的精神状态或苦行业绩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于是人放弃了自己发展道路上作为下一阶梯的东西,认为这种新的状态比前一阶梯更低级,由此为自己的成就了限定了边界。这种现象在修士和非修士精神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 长老对精神道路有经验性的认识。他指明了这条道路的三种本质性阶段:第一阶段——得到神的恩赐,第二阶段——失去它,还有第三阶段——恩赐返回或者通过谦卑的修行重新得到它。许多人得到了恩赐,这些人不仅包括教会中的人,而且还有教会之外的人,因为主没有偏袒。但是,没有人能够保持住第一种恩赐,况且只有很少人又重新得到了它。谁认识不到第二个阶段,谁没有亲身经历为恩赐返回而进行修行,他就没有真正的精神领域。 长老息庐安不仅富有个人内心经验,而且在理论上他也是一个通晓教会圣父苦行事迹的人,因而按照神的恩赐,他不仅忠于教会的传说,而且使伟大的圣父经验在自己身上复现。 他很少读书,也不喜欢读书,因为读书的过程有碍于他祈祷;但他喜欢听,因为在不断的耶稣式祈祷同时,他能够“聆听”阅读。深夜祈祷时,他在教堂聆听阅读;在自己的独处修行间他也少量地阅读;通过同圣山其他苦修士们的生动交谈,他接受了许多东西,在这些苦修士中有不少天赋超群的人;三十年代,有很长一阶段时间,他经常到自己的朋友大圣衣修士卡希安那里去,当时那位修士住在修道院附近的“柏树林”中。神父卡希安尊敬和爱戴长老,很重视他的到来并且愉快地大声给他朗读。从圣父们的创作中长老很清晰地记住了许多东西,这些创作由于经验的共性对他来说很轻松。记住精神的东西——这很难,因为在精神存在中,外部表现,形象的,以及赖以存在的物质记忆太少了:这不是因为主宰万物的主将自己关于统治奥秘的学说以现实活生生的方式和寓言故事向人民传授吗?...人们已经掌握了“外部学习”的丰富理性经验,经过“外部学习”,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某种精神领域的替代品。然而,只有那些本身忍受过各种痛苦的人,那些有机会从上面经验性地认识精神世界奥秘的人,才能真正记住圣父的学说。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这个“普通”人经过自己长期的斗争成为苦行业绩深层知识和方法及手段的拥有者;这种知识伴随着他的精神力量,一方面把他变成内心摆脱受形式奴役的自由人,另一方面,将他从对周围事物疑惑和不解的异己迷途中拯救出来。 许多异己道路都与唯一真理的道路并存。许多封闭的、对于基督教来说属于异己的领域在聪明的苦修士目光面前呈现出来,如果没有神光与他同在,他无法弄清楚这一切。在圣灵中承蒙看见基督的长老,通过圣灵上升到非创造之光视野中的长老,自身内部拥有这种光,因而带着令人吃惊的洞察力从真理的那些假面具和幽灵中认识真正的真理,这些东西在人的精神道路上必然与人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