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教训「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 这是教学的第一个阶段,一般人对学校正规教育的看法,由老师主导课程进度,掌握教学过程的目标及教案。 最近我们教孩子关于钱方面的功课。我们多给他们零用钱,因为他们得自己买些个人用品——如洗发精、化妆品及其他私人的东西。为了有效地运用钱财,他们必须有预算。我们让孩子看我们家庭的开支预算,好让他们对作预算有点概念。我们帮助他们为每笔开支装一个信封袋,这就是坐下来正式教学的例子。 〖 2.谈论「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 教学的第二阶段,就是与「教训」对比的「谈论」。在教学中,谈论是比较悠闲、双向的,教训主要以老师为主,谈论是以学生为主。 好老师会激发学生谈论,开发学生真正的疑难,住往最好的教学是在闲聊、下课或喝完可乐后产生的。 〖 3.个人的备忘录(提醒)「你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 有一年夏天,我搭机往以色列去,机上有一些犹太男女要回到应许之地。当太阳升起,约清晨四点钟,机上各处的犹太男子就离开座位到机尾处,把窗帘拉起,让阳光照射进来。他们拿出黑色的绳于,把经匣系在手腕上,这正是这节经文所说的。然后他们拿出圣经来读,谦卑地低头朝耶路撒冷的方向祷告。 我立刻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虽然我并没有合适的绳子,也没有犹太人的律法书,但我也加入他们。等我一加入那群人开始祷告时,我看到他们很诚挚,对律法书、经匣、额带十分看重。我和他们一起有一段很美好的敬拜,但我是以基督徒的方式,是藉着基督来敬拜神。 这第三阶段是第一种肢体语言的教学方式,戴一些东西在身上为记号。这些犹太敬拜者戴了一些东西,使人不是藉声音,而是藉景物立刻得知一个讯息。这些额带不像「教训或谈论」,只有在老师谈话时才能产生,而是时刻对每个看到记号的人说话。 记号是一种表征,一个小东西往往代表了极多的意义。想想你刚看到一个人手戴结婚戒指,你会怎么想?你会想起牧师说过「那是婚约的记号」,因此你一看那人手上的戒指,脑海里就一箩筐的想法。 同理,个人的行为也会被大众视为一个记号。我永远忘不了一个公开行为对少女的影响,有一天晚上,我们全家由佛罗里达度假回来,我们停下来要吃点点心。我和小女去订点心,其余人则坐在车上等。突然小女急忙拍我的肩膀,说:「爸,快看!」我一回头,就看到一个母亲带着三个小孩都低着头在祷告,小女对此很讶异,最后她终于说出她的想法:「那是我首次看到有人在公众场所祷告——除了我们家以外。」 这真是令人失望的惊讶!一个基督徒青少年竟从未在公众场所看到人祷告。我们为何不在公众场所低头祷告呢?难道我们都忘了在公众场所低头祷告,也是对别人一种极有效的表征吗? 我们也可戴十字架或鱼的珠宝,使人知道我们是信徒,这些东西都是个人的提醒。 有一回有个女士和我们几个人共乘电梯,她戴的胸针写着 「问我」,我知道那代表什么,但我还是问了她。「问你什么?」她说:「问我为什么这么快乐?」「请问你为什么这么快乐?」她说:「因为我遇到一位满足我所有需要的人。」我很喜欢她的作法,于是继续问下去。「真的,他叫什么名字?」结果全电梯的人都听到福音了。 〖 4.公开地承认「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 第三及第四种的教学阶段都是非口头的,也是老师不在场时产生的。你听过「心不在焉」的老师,这会儿是「不在场的老师。」 别忽略神给教师这最后指示所蕴含的丰富洞见。首先,我们要采取主动「写」下来。 其次,要写下的内容,通常是指「经文」。在应用这原则时,你可以用同一指南把你授课的内容(真理)写在门上。 第三,这些教导内容要放在房屋及城门上。主常把经文放在人生最常用的两个地点——家及办公室(或教室,这是对老师而言) 挂个牌子在家的大门口:「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或放个鱼的标志在信箱或公文卡上,或在车上贴个贴纸。若你贴上了,就要小心驾驶,否则别人就抓到你的把柄了。乔治亚州一家烘焙公司就放了一节经文在放置糕点的底盘上。这些作法都是公开的承认。你在家及在办公室都要如此表白。若我今天到你的办公室,我会在你的桌上、墙上、书架上看到什么?何不今天就把经句写下来呢? 好老师会善用教学的每一阶段,让班上反映出来。他的教室必充满五彩缤纷、令人鼓舞的字画——每一个都经过精心设计。放置妥当,以便间接地教导。 因此,若要强调你的教学,使信息深入学生的身心灵,就一定要把教学过程的四阶段都用出来:要教训、谈论、个人的记号、公开作广告。记住,神不光是把我们在教室内的教学视为教学,神是随时随地都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作教导(见诗篇十九篇) 总之,你了解这四种方法的过程吗?它们是由一个人的内而外,由正式到较不正式。头两个阶段「教训」及「谈论」是教导的阶段,是直接的、口头的。后两者「个人的提醒」及「公开的提醒」乃是作见证,是间接的、非口头的。在教导的阶段,你要把真理说给别人听。在作见证的阶段,你要提供视觉来教导。以上这些方式都能帮助我们传授我们所有的给我们的学生。 圣经清楚教导我们要「传给人」。我们所知道、所爱的真理必须好好传给我们的子女及学生,使他们也知道、也爱那同样的真理。我们的伦理道德、价值观要与圣经一致,也要传给下一代。老一辈传给年轻的一辈,传给人不是光靠有好的居心就达到的,而是必须透过我们的所行、举止动作才能达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