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高中时,男生最得意的大事,一是有稳定的女朋友,二是有自己的车子。想当年,一九六O年代初期,最引人侧目的车子,是摇滚乐团「海滩男孩」所开的woody旅行车。 我很幸运,因为我家的第二部车正是Woody车。几个月以来,我苦苦哀求家人让我开到学校去炫耀一番,最后他们终于说:「好,你的成绩要一直名列前茅,等你高三的下半年,我们就让你开六个星期。」 那真是太好的动机!我发奋读书,为的是名列前茅,果然快到高三结束时,家人终于把汽车钥匙交给我了。 为了带我的名车首次在学校高三的停车位上「秀」一下,那个周末我兴奋得几乎没有合眼。我的父母一定对我大感惊讶,想不到我这个没力气割草的宝贝儿子,竟然又擦又洗,为车子上腊,不只打一罐腊,还打两罐呢。而且安装了扩音器取代灭音器。的确,这么做很辛苦,但却很值得。因为我一开进学校,就仿佛全世界都属于我一样。 我把车窗摇下,手臂伸到外头,车子的音响也大声播放着。在开往停车场时,我尽量放慢速度,直到停进人人羡慕的「高三停车位」上。然后我像所有的高三学生一样,大声地发动引擎,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动。我们呢称这是「发动的仪式」。结果四周的人群都纷纷围过来,打开车盖一探究竟,然后他们都重回自己的车上,也发动引擎大别苗头;我们光是在原地就消耗了几加命的汽油。但人人都觉得自己好威风啊!这种鼓舞大值得了,耗掉那些燃料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要是你今天在教会停车场看到我的车盖打开,只发动引擎,大放音响,就可能怀疑出了什么事了。这些事对十七岁的少年是司空见惯的,但对成年人就不然了。 在十七岁时,我认为汽车本身就是目的,我对引擎的杂音洋洋得意,而不在乎引擎所提供的连输目的。把手段视为目的,由此可见我非常不成熟。汽车的目的不是发动引擎,而是运输。汽车的真正价值在于使用引擎,而不在于引擎本身。 很遗憾,今天我们对学生只发动引擎,陶醉在引擎的杂音中,却令听课的学生纳闷:「你何时要开车上路呢?」我们将手段和目的混淆了,我们大强调授课的内容,而忘了课程(内容)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生命。 当老师的人常爱强调内容——三大重点、七大纲要、十四个关键。我们对所列举的大纲引以为傲,仿佛它们是汽车上的扩音器、灭音器一般。神学院、圣经学校、教师研习会及各种课程,培养出的牧师及教师都比以前的优秀,但你到他们的教会及班上去看看,却是愈来愈多的问题:吸毒、酗酒、淫乱、离婚、叛逆的子女、饮食失调,优先次序颠倒。这些事实并没有使我们得到帮助! 愿我们一起关上车盖,发动引擎,朝目的地出发吧!当我们这样做时,才可能改变我们教学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