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第二部 第八十题至第一二二题)
第八十题 论义德的功能部分
第一节 附加于义德的德性是否列举得适当
第八十一题 论宗教
第一节 宗教是否导人只指向天主
第二节 宗教是不是德性
第三节 宗教是否只是一种德性
第四节 宗教是不是一种与其他德性不同的特殊德性
第五节 宗教是不是一种向天主之德
第六节 宗教是否应比其他道德涵养性德性更受重视
第七节 对天主的敬礼是否有一些外面的行动
第八节 宗教与圣善是否相同
第八十二题 论虔诚
第一节 虔诚是不是一种特殊的行为
第二节 虔诚是不是宗教的行为
第三节 静观或默想是不是虔诚的原因
第四节 喜乐是不是虔诚的效果
第八十三题 论祈祷
第一节 祈祷是不是嗜欲力的行为
第二节 祈祷是否适宜
第三节 祈祷是不是宗教的行为
第四节 是否应该只向天主祈祷
第五节 祈祷中我们是否应该向天主请求指定的事物
第六节 人在祈祷时,是否应该向天主求暂世的东西
第七节 我们是否应该为他人祈祷
第八节 我们是否应该为仇人祈祷
第九节 天主经的七项祈求是否排列得适当
第十节 祈祷是否为有灵之受造物所特有的
第十一节 圣人在天乡是否为我们祈祷
第十二节 祈祷是否应该口念
第十三节 注意留神是否为祈祷所必需的
第十四节 是否应该长时祈祷
第十五节 祈祷是否有功劳
第十六节 罪人是否可用祈祷向天主求得什么
第十七节 将祈祷分为「恳求、祈祷、要求和谢恩」,是否适当
第八十四题 论朝拜
第一节 朝拜是不是敬神的或宗教的行为
第二节 朝拜是否表示一个肉体的行为
第三节 朝拜是否需要一个确定的地方
第八十五题 论祭品
第一节 向天主献祭是否出于自然法律
第二节 是否只应该向至高的天主献祭
第三节 奉献祭祀是不是特殊的德性行为
第四节 是否人人都必须奉献祭祀
第八十六题 论献仪及初果
第一节 人是否必须根据诫命的要求行献仪
第二节 是否只应给司祭行献仪
第三节 人是否可以将其任何合法的所有物作为献仪
第四节 人是否必须献初果
第八十七题 论什一
第一节 人是否根据诫命的要求应献什一
第二节 人是否必须从其全部的所得捐献什一
第三节 是否应给神职人员捐献什一
第四节 是否神职人员也应该捐献什一
第八十八题 论誓愿
第一节 誓愿是否只是在于意志的一个主意
第二节 誓愿是否常应是关于一件更好的事
第三节 是否誓愿都令人有必须还愿的责任
第四节 许愿是否有益
第五节 誓愿是不是敬神或宗教的行为
第六节 没有誓愿而做事,是否比由于誓愿而做事,更为可赞及有功劳
第七节 誓愿是否因领受圣秩及誓守会规而隆重化
第八节 属人权下的人是否不得许愿
第九节 儿童是否可以用誓愿来束缚自己去进修会
第十节 誓愿是否可被免除
第十一节 隆重的贞洁愿是否可被免除
第十二节 更改或免除誓愿是否须有神长的权力
第八十九题 论发誓
第一节 发誓是不是呼号天主作证
第二节 发誓是否合法
第三节 将正义、判断和真理列为发誓的三附带条件,是否适当
第四节 发誓是不是属于宗教或敬神的行为
第五节 是否应该欲求并多次发誓,视之为有益的及善的
第六节 是否可以指受造物发誓
第七节 誓言是否具有约束力
第八节 是否誓言比誓愿有更大约束力
第九节 是否有人能免除誓言
第十节 是否可因个人或时间的情形而阻止发誓
第九十题 论以誓告方式使用天主圣名
第一节 是否可以誓告人
第二节 是否可以誓告魔鬼
第三节 是否可以誓告无灵受造物
第九十一题 论为赞美高呼而使用天主圣名
第一节 是否应该用口唇来赞美天主
第二节 赞美天主是否应用歌唱
第九十二题 论迷信
第一节 迷信是不是一种相反宗教的恶习
第二节 迷信是否有不同的种类
第九十三题 论不适当敬礼真天主的迷信
第一节 敬礼真天主是否能出现有害的事
第二节 敬礼天主是否能出现多余无谓的事
第九十四题 论崇拜偶像
第一节 以崇拜偶像为一种迷信是否正确
第二节 崇拜偶像是不是罪
第三节 崇拜偶像是不是最重大的罪
第四节 崇拜偶像的原因是不是来自人的方面
第九十五题 论占卜的迷信
第一节 占卜是不是罪
第二节 占卜是不是一种迷信
第三节 是否应该界定数种不同的占卜
第四节 是否不可以呼求魔鬼以占卜
第五节 是否不可以藉星辰来占卜
第六节 是否不可以用梦来占卜
第七节 是否不可以借着征兆、预兆,或者观察其他这类外面的事物来占卜
第八节 是否不可以用拈阉来占卜
第九十六题 论遵行(民间宗教习俗)的迷信
第一节 运用法术守则是否不可以
第二节 是否可以遵行某些旨在使物体发生变化,如为使身体健康之类的事
第三节 是否不可以遵行那些旨在预知吉凶祸福的事
第四节 是否不可以颈悬天主的言语
第九十七题 论试探天主行动
第一节 试探天主是否在于一些其效果只寄望于天主之神能的行动
第二节 试探天主是不是罪
第三节 试探天主是否相反宗教之德
第四节 试探天主是否比迷信罪过更重
第九十八题 论假誓
第一节 假誓是否要求以誓言所保证者必须为假
第二节 是否所有的假誓都是罪
第三节 是否所有的假誓都是死罪
第四节 强令发假誓者发誓是否有罪
第九十九题 论亵圣
第一节 亵圣是不是冒犯圣物
第二节 亵圣是不是一种特别的罪
第三节 亵圣是否按照圣物来分类
第四节 是否应该对亵圣处以罚缓
第一〇〇题 论亵圣交易
第一节 亵圣交易是不是「刻意买卖神圣之事物,或与神圣之事物有关之东西的意志或意愿」
第二节 为了圣事而付钱,是否常是不许可的
第三节 为了神圣的行为而授受金钱,是否许可
第四节 为了与神圣之事物有关连者而接受金钱,是否许可
第五节 为了服务或言语方面的回馈,而给人神圣之事物,是否许可
第六节 剥夺亵圣交易者以亵圣交易所得之事物,是否处罚得当
第一〇一题 论孝敬
第一节 孝敬是不是对某些固定的个人
第二节 是否应该由于孝敬而赡养父母
第三节 孝敬是否为一种与其他德性不同的特殊德性
第四节 是否应该为了宗教,而推卸孝敬父母的义务
第一〇二题 论尊敬
第一节 尊敬是否为一种与其他德性不同的特殊德性
第二节 尊敬是否在于向有地位的人表示恭敬和尊重
第三节 是否尊敬之德比孝敬更为高贵
第一〇三题 论恭顺
第一节 尊重是否含有形体的事物
第二节 尊重是否本来应该是对在上者
第三节 恭顺是否为一种异于敬神的特殊德性
第四节 恭顺是否有不同的种类或别类
第一〇四题 论服从
第一节 人是否应该服从别人
第二节 服从是不是一种特殊的德性
第三节 服从是不是最大的德性
第四节 是否应该在一切事上服从天主
第五节 属下是否必须在一切事上服从自己的长上
第六节 基督信徒是否必须服从世俗权柄
第一〇五题 论抗命或不服从
第一节 抗命或不服从是不是死罪
第二节 抗命或不服从是不是极重的罪
第一〇六题 论感恩或谢恩
第一节 感恩是否为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殊德性
第二节 是否无罪者比悔罪者更应该感谢天主
第三节 人是否必须感谢所有的恩人
第四节 人是否必须立刻报恩
第五节 报恩应予考虑的是施恩者的情意,抑或是实效
第六节 报恩是否应该超出所受之恩
第一〇七题 论忘恩
第一节 忘恩是否常是罪
第二节 忘恩是不是一种特殊的罪
第三节 忘恩是否常是死罪
第四节 是否应该停止给忘恩者施恩
第一〇八题 论报复
第一节 是否可以报复
第二节 报复是不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殊德性
第三节 报复是否应该采用世人习用的处罚
第四节 对非故意或无意犯罪者,是否应该采取报复
第一〇九题 论真理或真实
第一节 真理或真实是不是德性
第二节 真实是不是一种特殊的德性
第三节 真实是不是义德的一部分
第四节 真实之德是否使人趋于减少或保留
第一一〇题 论相反真实的恶习
第一节 谎言是否常与真实相反
第二节 分谎言为有利的、取笑的和有害的三种,是否分得完备
第三节 是否所有的谎言都是罪
第四节 是否所有的谎言都是死罪
第一一一题 论假装和虚伪
第一节 是否所有的假装都是罪
第二节 虚伪或伪善是否与假装相同
第三节 虚伪或伪善是否相反真实之德
第四节 是否虚伪常是死罪
第一一二题 论夸张
第一节 夸张是否相反真实之德
第二节 夸张是不是死罪
第一一三题 论讥讽
第一节 讥讽是不是罪
第二节 讥讽之罪是否轻于夸张
第一一四题 论友善或和气
第一节 友善是不是一种特殊的德性
第二节 这种友善是不是义德的部分
第一一五题 论谄媚
第一节 谄媚是不是罪
第二节 谄媚是不是死罪
第一一六题 论争吵
第一节 争吵是否相反友善或和气的德性
第二节 争吵之罪是否重于谄媚
第一一七题 论慷慨
第一节 慷慨是不是一种德性
第二节 慷慨是否关于金钱
第三节 使用金钱是不是慷慨的行为
第四节 是否施予最与慷慨有关
第五节 慷慨是不是义德的部分
第六节 慷慨是不是最大的德性
第一一八题 论贪婪
第一节 贪婪是不是罪
第二节 贪婪是不是一种特殊的罪
第三节 贪婪是否相反慷慨
第四节 贪婪是否常是死罪
第五节 贪婪是不是最大的罪
第六节 贪婪是不是精神方面的罪
第七节 贪婪是不是罪宗
第八节 是否真有所谓贪婪的女儿
第一一九题 论挥霍
第一节 挥霍是否与贪婪对立
第二节 挥霍是不是罪
第三节 挥霍之罪是否重于贪婪
第一二〇题 论权宜公平或正义
第一节 权宜公平或正义是不是一种德性
第二节 权宜公平或正义是不是义德的部分
第一二一题 论孝爱之恩赐
第一节 孝爱是不是一种恩赐
第二节 是否第二端真褔「温良的人是有福的」与孝爱之恩赐
第一二二题 论义德的诫命
第一节 十诫的各条诫命是不是义德的诫命
第二节 十诫之第一条诫命是否传授得适当
第三节 十诫的第二条诫命是否传授得适当
第四节 十诫的第三条诫命是否传授得适当
第五节 第四条诫命是否传授得适当
第六节 十诫的其他六条诫命是否传授得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