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挚爱中华——戴德生传列表
·序 言
·第一章 储物房中的转变
·第二章 从阿罗本到郭实猎
·第三章 堪作典范的两位德国人
·第四章 极佳的投资
·第五章 从面包与水到牛排和酒
·第六章 中国传来震动心弦的消息
·第七章 重重险阻赴中华
·第八章 追寻人生的意义
·第九章 初抵上海
·第十章 危险中的歌唱
·第十一章 你的话是真理
·第十二章 县大老爷的款待
·第十三章 在中国的遭遇
·第十四章 打破藩篱
·第十五章 快乐的日子
·第十六章 汕头及长安的艰苦旅途
·第十七章 见死不救
·第十八章 祷告的果效
·第十九章 爱情道上
·第二十章 好事多磨
·第二十一章 额上的玉手
·第二十二章 她是我的珍宝
·第二十三章 取得资格
·第二十四章 伯莱墩的奇事
·第二十五章 稳渡风浪
·第二十六章 杭州工作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新巷回复生气
·第二十八章 撷取了的玫瑰
·第二十九章 谁言要安息
·第三十章 扬州教案
·第三十一章 炮舰下的基督教
·第三十二章 喜乐能力之路
·第三十三章 在天家相聚
·第三十四章 爱是不嫉妒
·第三十五章 百般的试炼
·第三十六章 没有缺乏
·第三十七章 梦想成真
·第三十八章 已是家传户晓
·第三十九章 比板球更好的事
·第四十章 作美好的工
·第四十一章 推翻慕迪的原意
·第四十二章 基督命令的再思
·第四十三章 渴求圣灵的能力
·第四十四章 一次家庭旅行
·第四十五章 面对不同的质疑
·第四十六章 少种少收
·第四十七章 配得殉道者的冠冕
·第四十八章 回天家的路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第四十五章 面对不同的质疑
第四十五章 面对不同的质疑
浏览次数:2655 更新时间:2007-4-20
 
 
 

   中国和日本两国为了争取朝鲜的控制权,经过多年敌对,终于爆发了战争。

    日本军队攻击山东的威海卫时,约有两百名中国士兵受了重伤,但还是沿着海岸,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地撤退了四十哩,到达烟台。他们的衣服都染满了血,有一个士兵膝盖碎了,仍蹒跚地走着;另一个士兵的肺部中了子弹。还有一些用手代脚爬行,到达时,双脚都冻坏了;另有一些则在途中死去。

    在烟台,有一位在中国工作了二十年的外科医生窦伟德,开办了一所中国内地会的医院,每年都有超过二万人来求医,施过数以百计的手术。当时,他马上召集了一批未受医学训练的传教士,帮助他进行紧急的手术。他们从一个士兵身上取出七粒子弹。中国内地会的医院接收了一百六十三人,照顾他们;在他们极需关怀时,把基督的爱带给他们,令他们以往对传教士的憎厌一扫而空。

    甲午战争后,一名中国将领来到烟台的医院,同行正有一个铜乐队和一队士兵。他在医院里竖立了一块银金字的牌匾,以表达中国军队的感谢。他听见烟台一所新学校需要石块来建筑校舍,便立即吩咐一个军用的石矿场供应所需的石块,并由军队帮助运送。

    历代以来,中国人都十分鄙视日本人。所以,这次被日本军队击至溃不成军,实在是对国体的一次重大打击。18954月签订的马关条约,结束了这场战争,但也迫使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并赔偿了大笔金钱,而台湾和其它一些地区也割让给日本。

    这场战争结束时,刚好已届上海传教士联合大会招募一千位宣教士的五年期限。戴德生是招募委员会的负责人,要向大会报告结果。他的报告指出在这五年期中,共有1153位新同工加入中国的宣教行列。他一方面为神奇妙地垂听他们的祷告而献上感谢,另一方面也指出这一千多位传教士中,只有480位是男性。而且大多数是在沿海省分工作,要把福音传给中国每一个人,还需努力。

   「中国历史中一个重要时刻已经到了,」他代表委员会这样说:「战争虽然结束,但事情并非到此为止。中国将会更开放,并有很多新的发展。如果基督的教会不设法从这些新开的门进入去,其它宗教便乘势涌人,以后这些门也许又会再次关闭……时间很快过去,如果五年前需要一千人的话,现在的需要就更大了。……」

    中国内地会现有621位成员,分配在122个主要的布道所中,其中九十个设于从前未有人传福音的省分内。18955月21日戴德生六十三岁生日的那一天,他发了一张通告,邀请每一位中国内地会的成员,跟他一起祈求有更多圣灵充满的宣教士来到中国。

    戴德生知道自己日渐衰老,就想把内地会的组织结构巩固起来,使他这样的创办人不能管理时,仍有合适的人来领导。他选了顾正道作为中国的助理副总主任。顾氏三十四岁,在中国工作已有十二年。他负责处理一切行政上的书信往来。除了是寄给范约翰和戴德生的信,或者标明「私函」字样的信外,其它皆由他负责。他外型健硕,有坚强的信念和独立自主的思想;不过,他说话时十分有礼,甚至显得有缅碘。

    不想时常都反对你的意见,」他早年在中国委员会时,有一次这样对戴德生说:「我想最好还是辞职。」

   「不要这样,」戴德生回答说:「我珍惜这些反对的意见,这可以使我少犯错误。

    18865月起,包兰顿出任差会的司库和统计员。「每一件事情都要清清楚楚,不能有错,」他说:「戴德生先生对于细节特别留意。」

    吴淞路的大楼启用后,包兰顿加入了上海总部同工的行列,献身作会计和统计的工作达十一年之久,得到戴德生高度的赞誉。费查理十七年来作宣教士和行政人员,之后,他也迁到上海。范约翰、顾正道、费查理、包兰顿四人成立了一个常务委员会,当中国委员会的其它成员分散各省时,就由他们代替委员会。

    1886年,「剑桥七杰」之一的盖士利在四川开展宣教工作。在1895年凯锡克培灵会中一个星期六举行的宣教会议上,主席宣布盖士利将被委任为中国西部的会督。英行教会将会负担他的薪金,把他看为是他们的传教士;但他仍然继续其在中国内地会的工作。盖士利于18951018日在伦敦正式接受按立。「我认为这样对中国有好处,」戴德生评论说:「盖士利无论在灵性方面或是工作成就方面,都成绩斐然。」

    18965月,戴德生和珍妮返回英国。当时,范约翰也想留在英国,因为戴德生有信心相信顾正道可以承担在中国的事务。

    有好几年,由于有人要求由英国方面管理整个内地会,所以,在培兰路的办事处便不敷应用了。回溯18935月,伦敦委员会曾考虑另购一个新的总办事处,就是在纽恩登林荫路,距培兰路不过一石之遥。新址设有办事处、会议厅、三十个厅房、公用厅,并有一个接待宣教士学生的地方。

    1896年夏天,戴德生和珍妮回到伦敦,他们离开已有两年,新的总办事处已经启用了。尽管纽恩登林荫路的同工都知道他们正在回程中,但他们故意不通知众人火车抵达伦敦的时间。

    星期六晚上的祈祷会座无虚席。当时,戴德生和珍妮乘坐计程车抵达在纽恩登林荫路的新总部。他们步向会议厅的大门时,好奇地望着那狭长的三层建筑物,在人字形的屋顶上还加盖了房间。戴德生在1893年详细构想的计划,现已成为事实。门上的石碑,刻有一行字:「要信靠神」。他们进去后,安静的坐在后面。直至祷告会完毕,戴德生的朋友和拥戴者才惊讶地看着他们,围着二人互相问安。戴德生和珍妮现今就以此地为家了。

    戴德生夫妇还在中国时,海恩波已经退休,但他仍住在培兰路二号。史洛恩接替海氏担任干事。戴德生当时记载说:「我的目的是使每一部分的工作达到一个地步:即使没有我,仍然可以继续下去。我存着这个意念,去探访各个不同的部门。」他在英国各地一连串的聚会中讲道。他常讲的一个题目是「前进运动」——把福音传给万民的异象。

    1897年春天,戴德生访问德国,遇上一些对中国内地会存有敌意的人。信义宗国家教会的领袖并不同意中国内地会超宗派的立场,也有些人怀疑他们凭信心筹款的主张。但很多教牧领袖和宣教团体的总干事,聚集在柏林德根男爵夫人的会客室里,要一起评价六十五岁的戴德生,但气氛似乎并不十分友善。

   「来到我们这里的戴德生先生,」男爵夫人说:「并没有出众仪表,但那金色的卷发使他看起来比较年轻。」

   「你是一位循道会牧师的儿子,」第一个开始发问的人说:「也跟浸信会有联系。你最近接纳了一批受过高深教育的年轻人,他们是圣公会的会友。试问他们怎么可以跟循道会、浸信会或其它宗派的人同工呢?」

   「我们主要的目的,」戴德生回答说:「是在基督里成为一体。再者,中国幅员广大,有足够的地方让传教土分布不同的省分中,保持每一宗帕特有的教会制度。最近,我们欢迎了一位英国主教,他是中国内地会的会员,去到中国西部工作。因此,我们中间来自圣公会的同工,便不会欠缺属灵的领导和指引。庞大的宣教工作,向我们所有人呼召,要我们抛开神学上的歧见。而我们的口号是:『在基督耶稣里合而为一』。」

   「这样混合不同的教派的情况,在我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事,」葛士那差会的主任轻声说。

   「主怎样拣选他的器皿是很令人叹服的,」戴德生继续说:「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他手中仍可以彰显他的荣美。这就如创造一样,有壮实、美丽的橡树,也有生于草地上细小的花朵;两者都是神手所栽植的。又以我为例吧?既没有特殊的恩赐,性格害羞;但那充满恩慈的父神垂顾我。我年轻时,信心不足,他就使我刚强。他教导我在无助中投靠他。为各样小事祈求,虽然这些事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自己解决的……

   「他知道我心中的欲望,所以我只需象孩童一样,单纯的信靠他,在祷告中把各样事情带到他面前。因此,我很早就经历到他是何等愿意扶助、坚立和满足那些敬畏他的人。所以,在后来的日子中,每当我祈求,金钱就来到了。」

   「你是否可以告诉我们,」有人问:「你曾经感动过一群会众对宣教工作的需要作出奉献,而当有人起来收集献金,你却拒绝呢?」

   「我曾多次这样作,」戴德生回答说:「这不是我们收取献金的方式,因为我们不想挪用其它差会的奉献。我们接受自由奉献,却从不想加给别人的压力,聚会之后,如果他们愿意的话,是可以很容易找到机会,把奉献寄给我们。一直以来,我们都沿用自由奉献的。」

   「我们听说,」一位路德会教士说:「由于这个做法,带来了巨额的献金。但我们的目的,是要训练会众有定期奉献的习惯。」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戴德生回答道:「不过,各人有不同的带领。每个人都必须按照他所领受的亮光行事。正如我同才才所说,由于我的软弱,主指示我作工和祈祷的方式,但我从没有要求别人仿效我。你们训练各人,以及全教会定期奉献,也是很好的……」

    经过了超过一小时的问话,德根男爵夫人发言:

   「戴德生先生今晚要参加另一个聚会,我们应该让他休息一会。他要求站着讲话,而我们却舒适的坐在他周围。」

   「刚才,」男爵夫人后来记述道:「有一线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使他看来充满喜乐和平安,这似乎是从上面而来的光采。我顿时想起司提及,他看见天开了,耶稣坐在神右边的情景。」

   「在这个人面前,我们应该感到惭愧,」有人低声说。

   「是的,」葛士那差会的主任说:「你说得不错。我们不会再麻烦我们的朋友了。」说着,便起来,走过去拥抱戴德生,并亲吻他。

    女主人最后说:「这位有属天智慧的人,存着谦卑的心,征服所有反对他及其工作的人,这真是多么奇妙的事啊!」

    那年夏天回到伦敦,戴德生发觉差会的经常奉献数目十分少。于是他祈祷,努力工作,并安排了很多聚会,终于把身体拖垮了。由于严重的神经痛和头痛,迫使他接受医生的劝告。

   「要完全休息,让别人代管差会几个月吧!」

    戴德生和珍妮便前往瑞士的达浮斯旅行。最好的药物,就是神垂听他们的祷告,这远胜山中清新的空气。原来有一位伦敦的批发商莫东,奉献了一万镑给差会,作为经常费用。

    莫东慷慨奉献了这笔金钱之后,过了数日就去世了。戴德生夫妇回到英国,知道莫东先生的遗嘱,是把他产业的四分之一送赠中国内地会,价值约为十万镑!这笔遗产指定用作传福音和教育基金,每年分期给予一万至一万二千镑,以十年为期。

    这笔奉献大大扭转了中国内地会的经济情况,特别是当时英镑的价值高,在中国的购买力强。大概我们要把当时的数目乘以五十倍,才相等于现今的数值。

    戴德生认为这笔奉献并不纯粹将是一个祝福,它也可以带来坏的影响。它可能使差会减少倚靠神的心,并且到十年期满后,过去由这笔钱发展开来的工作可能会出现困难。他肯定相信这笔奉献是神垂听祷告的结果,但若不是同时有属灵能力、信心的增长和祷告的支持,这就毫无用处。他把此事与他八年来一直祈求的事连起来祷告——就是全世界所有基督徒都起来,把耶稣的福音传给中国每一个人。

189711月,戴德生夫妇再度经北美到中国去,计划尽他们所能,在中国各省为传福音而努力。

上一篇:第四十四章 一次家庭旅行
下一篇:第四十六章 少种少收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开站时间:2006-12-24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