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心灵之旅 ——走向全人的基督徒灵修列表
·前言
·引言
·本书概观
·第一章 一种基于福音之爱的灵修
·第二章 全人灵修:整合的福音之爱
·第三章 心灵的探索与生命的选择
·第四章 敞开心扉祈祷上主
·第五章 天主是我生命中的有力影响
· 第六章 性在生命与爱的事奉中
·第七章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贫穷中
·第八章 结论: 在路上,就是一种抵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第六章 性在生命与爱的事奉中
第六章 性在生命与爱的事奉中
浏览次数:2116 更新时间:2020-4-22
 
 

   第六章

性在生命与爱的事奉中

 

“我想凝神注视街上遇见的司铎的脸,想看看以爱融贯的一生是否使他们的面容具有了显著的特征。我不再期盼看到真正的恬静或禁欲的神情,我将天主教独身者常有的深沉冷静视为理所当然,但当我在搜寻爱的标记时,却只看到了顺服或坚韧。”

 

——爱德华·霍格兰(Edward Hoagland)

 

 

所有基督徒,不光是独身者,都面临着一种挑战:要一辈子活出彰显爱的生活。的确,每个人都蒙受召叫要成为贞洁之人。即使那个目标是可以在婚姻、独身及未婚状态中通过不同方式达成,它还是要求我们在对待性的方面能抱以重视、完备、健全的态度。同样,无论是修道人还是平信徒的生活,都不能逃离因不讲求仁爱却过份强调顺从或坚韧所产生的泥沼。尽管如此,所有基督徒仍然被召要效法耶稣,祂出于大爱,为朋友们舍弃了性命。在耶稣即将受难的前一夜,祂召集亲密的伙伴一同分享最后的晚餐:“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在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你们就是我的朋友”(若15:13-14)。福音告诫我们,要像耶稣要求我们的那样去爱人,认真致力于以爱去缔造友谊。它要求我们直面有关于自己性的事实,运用我们的性能量去促进友谊以及其它爱的关系。

传统上,基督徒是能够辨别爱的两个方面的,亦即性爱和神爱。性爱是特指爱的欲念、激情、感官等方面。神爱则是将爱与一种植根于舍己牺牲的超越自我和全心奉献的承诺联系起来。以全人观点来看,在性的问题上,我们需要肯定并整合爱的这两个方面。引用由神学家詹姆斯B•内尔森(James B Nelson)所提到的圣经隐喻,全人观点的性涉及到对两座花园的赞赏:《雅歌》中所描述的性爱花园和雅威典《创世纪》2—3章中的伊甸园。内尔森引用这些图象,简明地表述了我们基督徒必须努力洁身自好地去施展爱心的依据。性爱花园代表了人堕落之前的性。在这个花园里,不存在肉身的羞耻,其中的居民完全是感性的。

 

男人和女人不仅喜悦于彼此的肉体,也喜悦于他们周围触动感官的事物——树木、果实、花朵、活水泉。此花园内没有大男子主义者的两性论,没有父权制的印记,没有支配或屈从。女人完全平等于男人……每个人都因别人的肉体和美好感到欢欣,他们全都接纳自己的性别而毫无相互利用的负罪感。

 

性爱花园的图象提醒我们,人类肉身及性爱的全然美好。基督徒哲学家约翰·贾尔斯•米尔海文(John Giles Milhaven)以修辞性的问题颂扬了这种美好:“为什么相爱的人们,比如夫妇,对于肉体幸福而又明智的兴奋和满足,与其说是在乎它的表达和功用,倒不如说是在乎它本身?天主在这骚动的、肉欲的需要以及晦涩却又强烈的快感中看到了什么美好的东西?”

另一方面,伊甸园,则象征着性所代表的挣扎。我们原始父母的堕落后果体现在对裸体的羞愧感、分娩时的疼痛、工作变成重担的诅咒中。简而言之,伊甸园提醒我们两性之间曾经产生的疏离。

 

事实上,我们知道,两性的疏离是普遍存在的。它即是同我们自己的疏离(对自己的身体感到生疏,或是身体被当作享乐的机器);它即是同别人的疏离(我们惧怕亲密感和脆弱感;我们用支配或屈从的方式利用着性)。它亦是同天主的疏离(性似乎和“真正的灵修”格格不入)。

 

内尔森声明,我们作为今天的基督徒是“生活在两座花园之间的地带。”为肯定这两座花园的价值,就要认识性爱的美好与潜在价值,并要承认性爱可被规范为赋予生命活力的源头。我们必须更新对性的看法,因为性爱会激发我们与他人及与天主亲密共融的需求。因此,性爱促进了只有在关系中才能抒发的真正人性。我们也必须创造性地疏导我们的性能量,以便增进我们自身及他人的尊严与平等。在一个因滥用性欲而产生诸多苦难的年代,充斥着强奸、乱伦、各种性虐待、不忠造成的离婚及分居、乱交传播的疾病……而贞洁之德,则激励我们要像耶稣那样地去爱人,这必须也必然是全人灵修的中心。我们生活在两座花园的中间地带,就需要意识到与性有关的承诺和挑战。正如内尔森所说,“性的表达仍需要受到规范和制约,诚然,这很大程度上不等于否认性本身的精神力量。”

 

贞洁是爱的力量所在

 

性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力量,因为它通过情意绵绵的相互关怀把我们与他人联结了起来。当它受到压制时,相互维系和爱恋的力量也会受到压制。贞洁,从根本上定义了人类的性是天主赐予的美好礼物,它使我们能够自如地善用性来与别人亲密地接触。真正的贞洁是我们真诚对待性的结果,且是来之不易的。它是同强大性欲力量激烈交战的成果。我们原始的性驱动力只有在被驯服之后,才能发生转化为仁爱服务。贞洁旨在使生活显著地以仁爱作为标记。

贞洁只是意味着,只要在我们的个人关系中,把性的能量用在爱的服务上面,性及其生理表达即被视为美好的。谈到性远胜过生殖活动的层面,它让我们作为朋友进入别人的生活,也鼓励他们进入我们的生活。它可以把我们同别人联系起来,产生理解与感知、温暖与接纳、同情与相互支持。它可以为我们注入活力,让我们抱着释放的心态去行动。当他人接近我们时,它可使我们被他人所吸引并给予我们活力。性不仅是赋予生命的力量来源,而且还是促进普通人际关系的动力。我们光荣天主,是要在我们建立仁爱的、利他的关系时,也让我们获得同样的满足和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我们就越发肖似于造物主了。

但性也可以是毁坏性的力量。性驱力,如同我们的任何其它力量一样,会因着缺乏关注,陷于软弱,甚至出于用心良苦却导致犯错,而变成瓦解性的力量。尽管如此,我们仍不应该对性产生惧怕,我们应该接受性这个事实。不时地,我们应当唯恐自己缺乏能力去重视它,因为造物主将我们塑造成了具有性别的受造物。

 

 

面对情欲

 

当人们唾弃自己的情欲时,他们也开始削减自身的活力。要获得有助于抵达圆满的贞洁,从来没有什么捷径。要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造就成熟的爱心,需要经过一生的奋斗,在这个过程中,人会变得越来越贞洁,会在赏识、整合及规范情欲的方面逐渐得到成长。有时候,也需要人对情欲发起冲击。神学家约翰•柯特内•墨雷(John Courtney Murray)说,“这个冲击显扬了人性”因为“未驯服的原始生命”通过“磨炼而臻致整合”。这种整合促使了贞洁特质的产生,并使所有生命活力得到调适和释放——尽管人的自我是由内心深处固守的价值观和愿望所统驭。

要在难以驯服的原始生命基础上锻造整全的生命,需要一种超越冷静理性的全面认知。要以成熟的方式来体现性爱和神爱,我们就须要依靠思想、情感和认知的整合意识。这种认知模式在希伯来文动词Yadah(伸出手来敬拜)上得以反映出来,表明基于统一的理智、情感及行动的认知。为达到整合之故而约制情欲,也是有赖于这种整全的认知,藉此,人们能够“聆听自我所发出的全方位的信息,它们来自头脑、心灵、生殖器、内脏以及精神感知层面。这种聆听过程会使人沿着自由选择价值和深切渴望的路线,来导引自己的性能量。

认知和评估生命活力的综合是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的情欲为了仁爱的缘故被塑形并整合到我们的人格之中。有一些人害怕自己情欲发动到了一个地步,以至于尽量用否认去掩饰它们。对他们而言,情欲催发的感觉就好像是潜藏的恐怖分子,威胁着要劫持“自我”这艘船舶,驱使它失去控制地驶向危险的水域。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都觉得避开这危险的最好方法就是假装这些潜在的破坏力并不存在。如果在无意识里进行否认,就叫作压抑。借助压抑的防御机制,人就能将自己嫌弃的情绪和冲动与意识阻隔开来。但是,否认和压抑都无法应对情欲的触动,因为它们把意识排除在外。我们若是认识到自己正在经验着情欲的波动,就会赋予这种激情一定的秩序与和谐,这需要依靠个人意识和选择来确定方向。因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性和情欲抱否认的态度,反而会失去应有的控制。

那些为了臻至纯洁而否认情欲并避免性爱的人,使自己的心理和灵性都步入险境。在心理方面,他们可能会变得苛刻、倦怠或愤怒,性欲方面的挫败常导致他们患上神经质,而不是表现出仁爱的行为。在灵性上,他们有走向骄傲的危险。正如墨雷所指出,人若是通过否认或压抑来应对性冲动的话,则会“变成无身之头,幻想自己就是全部(而事实上不是);当这个头否认了对身体以及身体所代表的一切的依赖,便存在否认对天主依赖的危险。正是天主定规头要依赖于身体的。单纯只看重灵魂很容易使人的灵性陷于骄傲。”这种骄傲自满包括了“灵魂的刚硬、从理性中退缩到不现实的世界中,因为这样的灵性从实际生活和生命活力中孤立出来,因此就无法整合了。”建筑在否认情欲之上的纯洁是徒有其表的。对性的否认会使心变得刚硬和傲慢。它使心门对仁慈关闭,因而无法对软弱者和无力者产生理解,使人无法说出如同耶稣向被捉奸的妇女所说的那番话来。此类的贞洁太过冰冷了,因而是不具同情心的。因此,对情欲的否认会导致人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冷酷,这对促进耶稣向追随者们所提倡的友谊,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的。

那些逃避情欲以免受其侵染或压制的人们需要停止逃窜。只有直接面对情欲的现实,才有希望真的战胜性方面的恐惧。直接正视最糟糕的恐惧可以帮助人看到情欲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的位置,而非让人以经由想象而夸大了的角度来看待事实。然后他们才知道真正面对的是什么,又不致于很容易就被吓倒。这种对峙正如深夜独自回家的小男孩,那些像是尾随他的声响,会不断加剧他内心的恐惧。随着他的想象力不断地助长着他的惧怕,就好似吓人的险恶影像正在追逐着他。若是他盲目地逃窜,恐惧只会有增无减。假使他转身面对那充满威胁的声响,他可能会发现那只是一只追随他回家的迷路的小狗,嘴里叼着一根颈链。当我们正视自己情欲的时候,或许会愉悦而又惊喜地发觉,它并非是像我们所担心的那样咄咄逼人或者无所不能。即使那些在情欲方面自毁成瘾的人,在“性爱瘾癖互诫协会”(SLAA)的十二步骤的帮助下,居然发现自己能够控制情欲并重拾生命中的和谐。此互诫协会极其支持像“嗜酒者互诫协会”(AA)这样的团体,以鼓励个人诚实地面对自身的问题,并依靠天主的德能成为完全并获得痊愈。

弗洛伊德的影响广泛地渗透到了现代思想领域,以至于有时候给人们造成的印象是,性要比生命更重要,因为性是一切事物的决定因素,就如同使狗不断摇晃的专横的尾巴一般。模仿这种将人的动机还原成性升华观念的论调,约翰•巴思(John Barth)表明:

 

性的舞蹈:如果一个人没有理由选择赞同弗洛伊德的话,那么备受欢迎的看法,便是相信整个世界的轻歌曼舞、整个历史的缭乱杂耍,只不过是一场虚幻的交欢舞蹈而已。独裁者焚烧犹太人、商人选举共和党人、舵手为船舶把航,以及女士玩桥牌、女孩学习语法、男孩学习工程,都是听命于绝对的生殖需要的驱使?人在混杂情绪的困扰中,有什么比断言人类的这个单纯热望更能安抚人心的?单单是卑微的交媾,就催生出城市和修道院、文章和诗词、田径运动和战略战术、形而上学和溶液栽培、工会和大学。谁会不乐意让某些天外来客知晓:“先生们,在我们的星球上,男人和女人发生交配,并且他们乐在其中。但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不能随时随地与他们所选的对象做爱。因而,你们才会看到周遭的忙乱,因而,世界才会是这个模样。”——多么自圆其说的念头!

 

约翰·巴思(1930-),美国小说家,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不仅被推举为“黑色幽默”作家,而且被认为是一位处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折阶段的过渡性人物,其小说被认为具有后现代主义超小说性质。评论家认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作家,也是我们历来所遇到过的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译注

 

 

为了反驳弗洛伊德,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类是有着多重动机的,而性,尽管对人类行为影响很大,并非总是关键的决定因素。为了去除本我(id)万能的神话色彩,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坚称,意义、价值及目标可以超越性满足的欲望来影响人们的抉择和行动。为维护人的生命秩序,对性进行压抑或者否认都是不必要的。例如,为了忠于配偶或者追随有意义的目标起见,可以对性施行调控,并定出一些规范,又不致于因否认性的重要地位而对人造成伤害。而后,性不但没有成为扰乱人整体平衡的顽固积习,相反,性与人个性中的某些部分整合起来,可以为全人的福祉效力。

 

本我(id):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本我是原始的无意识本能,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遵循快乐原则。

 

“克制”可用以描述这种为了清醒地选择目标以及价值的缘故,而有意识地对性欲施行控制。心理学家威廉•克拉夫特(William Kraft)简明扼要地表示:“克制是一种‘否定’,是基于更为根本的‘肯定’之上的。”例如,一个有夫之妇在办公室里对一名同事产生了性欲的感受,她首先可以承认自己产生性欲的感觉纯属自然,然后则选择不对自己的性欲作出反应,她因而就克制了那个欲望。克制不同于压抑,因为它包含了自觉意识和个人选择,它允许我们肯定性欲的感受,并决定应该如何对之抱以回应。我们缘于能够拥有更多的行动选择,从而拓展了自由的维度。

当性冲动搅扰我们的日常程序时,在许多情况下,克制不妨是一种适宜的应对手段。为测验而用功的学生,照看迷人病人的医生,或劝慰新近离婚者的孤独的牧灵工作者,为有效发挥起见,他们不妨需要克制他们的性幻想及其感受。这种克制需要把自身的欲念放在文火上慢慢地炙烤,直到能以深思熟虑的态度去加以应对。有时候,以善意的忽视来应对这些散乱的思绪,会自然地缓和性欲所引发的紧张情绪,因为漫不经心的态度会使人觉得这些思绪好像被削弱了一般。由于性所涉及到的欲望正如人对食物和睡眠的需要那样强烈,所以自然地,闪现出来的各种性幻想就像是每天的常客,在“意识的柜台前”排起了长龙。克制使得我们对它们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不容许它们随意“插队”扰乱生活秩序。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我们试图躲避与性欲的直接遭遇时,反倒可能被它所侵占。换句话说,否认可以导致固着的产生。正如其它类型的固着现象一样,被性所困扰,会使人缺乏远见,使人看不到性所指向的更宽广的目标,亦即给予生命和创建关系。一些基督徒在无意识中对自己的性欲感到羞愧。他们因性的感受而感到窘迫,于是,便不能将性的因素整合到提升整体健康与发展中去了。这样的人遭受着清教徒式的禁欲之苦,他们就把不想要的性欲及性冲动投射到了别人身上。于是性被看作是属于外部世界的,而且是无所不在的!对性采取接纳的态度,将之视为生活的一个自然部分,就会促进和谐与发展,而对性采取否认的态度,扭曲到一个程度——性反倒把人据为己有了。

 

固着又称固恋,在心理学中尤指在儿童时代或婴儿期形成的对人或物强烈的依恋,表现在不成熟或神经质的行为中,并贯穿人的一生。——译注

 

有一则故事,讲到在中世纪的法国,有一老一少两名隐修士在穿越一片森林。他们来到河边,遇到一位身材姣好的金发年轻女子在岸边徘徊,无法自渡过河。年长的隐修士毫不犹豫地擎起那位女子,扛着她过了河。他们继续穿越森林,几里路之后,年轻修士向年长者提出了质问。回想起河边与女子相遇的事情,年轻修士表现出对他具更深宗教阅历的兄长的全然失望。年轻修士以愤慨的口吻抱怨道:“作为一名发过贞洁愿的会士,你怎么可以如此轻率地,且毫无防备地就和那美貌的女人接触呢?”聪慧的老修士平静地说:“是的,但我已经将她放下并留在河岸上了,而你却仍然放不下她。”

 

避免色情

 

“固着”容易导致情欲亢进。为个人满足而不近人情地利用他人——色情在性的方面阻断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注,隔绝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爱。它败坏了性这份礼物,因为它导致了与人之间的疏离,而非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出于自私享乐之故,色情把人矮化成了可供使用的物件,而非无可贬低的爱的对象。

色情在当今的社会中猖獗蔓延,无论是以卖淫嫖娼、色情文学还是广告形式,事实上都暴露出性是桩大买卖。对基督徒至关重要的是,要在以性谋利的情境中应对挑战,活出贞洁的生活样式来。在1974年的罗马会议上,耶稣会公会对会士们重申,“贞洁在我们的时代具有特殊的宗徒传承的价值。当世人倾向于将其余人置于关注的圈子之外,同时将爱情与色情进行认同的时候,用温暖的闪耀着人性色彩的自我牺牲的爱洒向人间,去施予并服务所有人,就能树立起强有力的标识,引导人们来到基督面前。基督来到世间是要向我们宣示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天主就是爱。”因此,当今基督徒的贞洁之爱必须见证基督的博爱,并且对我们时代中的色情主义发出先知性的谴责。

贞洁之爱激励我们要仿效那位扛着女子过河的年长隐修士。我们不必抑制自我意识,我们需要在关心并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与他们发生接触。保持贞洁应当使我们抱着释然的心态去接触男人和女人,将他们作为完整的人看待而非性欲的对象。出于惧怕心理,我们中有许多人因着性的缘故把自己同别人隔离开来,无法与他们联合。还有一些人习惯于同别人保持距离,以免过份的热情或友好使自己陷入有害的瓜葛之中。有一则故事谈到一位司铎服务一名临终的爱滋病患者,那次经历反而促成他支离破碎的性观念得到了很大整合,揭示出恐惧怎样让我们注定进入肤浅的人际关系,毫无亲密感可言。25岁的博比皮肤黝黑、相貌英俊,当时他即将因爱滋病走到生命尽头,在他告知父母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请求神父站在他身旁,博比的父母既不知道他得了爱滋病,也不知道他是个活跃的同性恋者。在多次长时间的谈话过程中,渐渐地,神父产生了一些痛楚的感悟:

 

我们交谈了许多次……借助他的帮助,我撬开了装满以往悔恨的行囊——那些我需要远离的人际关系。我所受过的教育告诉我,任何关系都可能发展到与性有所瓜葛。它也告诉我要畏惧同性恋男人,因此我把他们当作不存在的人来对待,我也这样对待女人……我总是臆测,接近一个男人或女人便会自动导致在性的方面发生牵连。我是一个学会避免卷入人际关系的人……博比穿着病号的睡衣,身上插着管子,他居然成了我的治愈者……博比帮助我认识到,即便他的体重在不可避免地急剧下降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饥饿不堪的。

 

这位司铎和博比的故事帮助我们明白了贞洁的真谛就是爱人。贞洁的人对性的意味抱有赞赏态度,他们花了一番功夫学会了如何将自己性欲的因素融合到爱心服务以及全面发展中去。人越是贞洁,就越是能和别人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又不至于因性本能的紊乱和不受约束而破坏人际关系。因此,他们能为别人付出更多,并更能对别人保持开放。他们把别人视作不可削减的整体,并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有资格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侮辱他人。贞洁是一种尺度,可以衡量人出于尊重之心去爱人的能力。为了估量我们究竟有多么贞洁,一种实用的衡量标准就是看我们友谊的深度与质量。同别人保持安全的距离并不是贞洁的标记。相反,如果它阻碍我们深入地,带着关爱地融入别人的生活,这便是一种不贞的表现。

 

耶稣人性化的榜样

 

耶稣以身作则地将贞洁作为具有责任性的人际关系,而不是逃避人际关系。在整部福音中,耶稣对待别人的姿态不是疏离、冷漠或是无情的。祂是一个真正的贞洁之人,祂是仁爱的、温暖的、亲切的。祂能够敏感地对男人和女人作出回应,却不对柔情的流露产生畏怯,也从不被性的欲念所淹没。

圣史路加把耶稣描绘成一个安于自性并同别人有深度交往的人。福音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在揭示贞洁之爱的本质方面颇具启发性。那是耶稣和城中一名“罪妇”亲密接触的故事(路7:36-50)。听说耶稣受邀到一个法利塞人家里吃饭,她带着一玉瓶香液“站在耶稣背后,靠近祂的脚哭开了,用眼泪滴湿了祂的脚,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热切地口亲祂的脚,以后抹上香液”。目睹这一幕,法利塞人暗自嘀咕:“这人若是先知,必定知道这个摸祂的是谁,是怎样的女人:是一个罪妇。”

在传统上,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被用以说明宽恕与仁爱之间的关系:一个人被宽恕得越多,爱得也就越多。但如果我们思考一下耶稣和那妇女之间的亲密接触,它就是呈现出的两个人贞洁相爱的引人注目的实例。身体上的接触是高度感性的:那女人用油擦耶稣的脚,又热切地亲吻,并用头发拭去眼泪,虽说那些是高度感性的身体接触行为,但没有丝毫迹象说明在性的方面有任何不妥。法利塞人所反对的不是接触的事实,而是耶稣竟然允许罪人去接触祂。耶稣和那位妇女之间的密切也是富于情感的,因为那妇女借助哭泣向耶稣敞露她的灵魂。耶稣在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那女人及法利塞人方面,也是直接了当的。

关于贞洁之爱,这则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什么呢?那女人敢于开放自己,在情感方面甘显脆弱,因为她发现在耶稣里面有着令人信服的贞洁品质。耶稣平和地接纳自己人性的化身,祂以坦然的态度去面对一个以极其感性方式表达情感的女人。耶稣非但没有厌恶她的坏名声,反而很欣慰地让她靠近,让她倾泻悲伤的泪水。耶稣从整体上尊重她,允许她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示敬爱,以使她在总体上自我感觉良好。法利塞人蔑视这个有“坏名声”的城中罪妇,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耶稣所流露是博爱:无论谁寻求,就能被寻见。对于那女人而言,她对待耶稣是以本着贞洁的情操。尽管她的行当和名声都不怎么样,她却没有丝毫引诱或操纵耶稣的意思。面对法利塞人的责难,耶稣为她做了意味深长的辩护:

 

(祂)对西满说:“你看见这个妇人吗?我进了你的家,你没有给我水洗脚,她却用眼泪滴湿了我的脚,并用头发擦干。你没有给我行口亲礼,但她自从我进来,就不断地口亲我的脚。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但她却用香液抹了我的脚”(路7:44-47)。

 

对于不乐意有身体接触并流露情感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尴尬的场面;而为贞洁的耶稣来说,这却是传教成功的一刻。通过这次亲密的互动,祂达成了传达天主宽仁之爱的目标。耶稣致力于祂的使命,没有因着复杂的社会情况而退缩,祂通过语言和接触,向那位悔悟的妇女传达赎罪的信息:“你的信德救了你,平安回去吧!”

耶稣和痛悔的罪妇的接触是感性的,但却不是不贞洁的。感性是我们对于肉身存在的赏识,是一种对属世生活以及美好躯体所生发的愉悦。当将感性单单地与色情联系起来,正如在过去的某些时代中,感性被视为生命的消极面,是应当通过肉身禁欲和苦修予以铲除的东西。但是,感性本身却不是消极的。它是人自然属性的一部分;其根源正是我们的全人个体。要完全地接纳我们的人性特质,就要求我们认识到自己有感知快乐的能力。不过,当我们沉溺于为快感而快乐时,感性就会变为消极,因为我们会不计代价——哪怕是涉及到剥削他人或是忽视他们以及他们的需要。当感性使性欲成为缺乏人性化的快乐源头时,它就会与贞洁发生对立。

努力效法耶稣度贞洁的生活,需要自律、诚实和觉悟。我们同别人的一切互动都包含了一种性别的因素,因为我们是有血有肉的存在个体。正如耶稣会精神病学家詹姆斯•吉尔(James Gill)所说:“我们在任何所想、所说或所做的事上——甚至在和天主的交往中,都不可能是不含性别的因素!我们教会中的所有人把性别的事实归结于自己以及我们的造物主,我们需要接纳天主赐予我们男人或是女人的性别,并接纳我们自身以及人与人之间与性相关的层面,尤其是在人际关系的背景中所发生的一切。”因此,无怪乎,我们有时候会有性兴奋或有性欲的自然反应。任何人都无法逃避这种情形——无论是已婚的、独身的或是未婚的——都要尝试敞开自己,抱以热情和仁爱。然而,我们不该因此畏惧与别人进行亲密的交往。正如吉尔所劝诫的,“我们依靠天主恩宠的助佑,深刻坚信贞洁的价值并有推动的力量去坚守贞洁,我们就可以抵御任何引发性方面的强烈诱惑,无论是什么人和事。”

在这种时候,如果是秉着诚信的意识和律己的精神,便可有助于我们做到对自己及他人都合情合理。如果我们留意对性刺激作出的情绪及生理反应,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会变得兴奋,什么时候该为了反省之故去阻止这些反应。进行反省使得我们有机会决定该如何应对被唤起的性冲动,并明白该采取什么行动才能达到我们所想要的效果。如果我们想怀着贞洁心去爱人,就需要了解性冲动的模式,以及出于责任心去作出回应的办法。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性冲动是如何受到诸如情绪、妄想、酒精以及一些药物等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一个闲来无事的办公室人员在感到兴奋时,应该制止对邻桌已婚同事产生性幻想;或者,一名受到来访者吸引的婚姻辅导员,应该断定,将对方想象成潜在的性伙伴是不恰当的。领悟的意识会引发“回应能力”。回应能力越大,我们就越有能力按照基督徒的价值观去生活。

 

 

从洗脚到友爱

 

新约另一处有关洗脚的场景强调了友谊在基督徒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在最后晚餐的庄严气氛中,耶稣向祂的追随者们诠释了自己的生命与死亡,以及基督徒团体和服务的本质。祂以一种感人的姿态,从席间起来,卷起衣袍,拿起一条毛巾束在腰间,然后把水倒在盆里,开始为门徒们洗脚。

如果只把耶稣的举动当作一种谦卑的示范来看,就埋没掉了它的重大意义。在洗脚的过程中,耶稣所做一切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因为祂借洗脚这件事定义了基督徒团体中服务的意义。神学家桑德拉•施耐德(Sandra Schneiders)为若望福音第十三章作了注释,以支持这一观点。耶稣在洗脚一事上的用意在于介绍一种服务的模式,既不涉及施予者的优越,亦不涉及接受者的卑微。耶稣所赞赏的是朋友之间共享恩宠的服务模式。通过为门徒们洗脚,耶稣尊为师长,却作了卑下的事情,可谓震撼了众人固有的敏感点,从伯多禄激烈的反对上就可以证实,他说:“你永远不可给我洗脚。”不过,他的反对遭到耶稣同样强烈的回应:“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当我们领会了耶稣话语中的完整含义时,才会理解主的回应中所包含的力量。耶稣其实是对伯多禄说:“如果你拒绝接受我的这一举动,你就不再与我有关了,我们的关系将永远隔断了。”

我们该怎样解释耶稣回应伯多禄言词中的严肃性呢?伯多禄的拒绝是具有象征性的,因为那不单单是与洗脚有关,它代表了伯多禄对现状及服务模式的执著:强者施舍给弱者,富人施舍给穷人,智慧者施舍给无知者。以这种视角看待服务是基于优势的支配者观念之上的,因为服务即代表了服务者的优越性,同时强调了受服务者的卑微。通过扮演一个为别人洗脚的卑微者,耶稣颠覆了伯多禄固守的既定等级观念。因着这个原因,伯多禄才顽梗地表示出抗拒。施耐德的结论是:

 

伯多禄所反对的不单单是被另一个人洗脚,他尤其反对的是他自己和耶稣之间服务角色的互换……他的异议不单单是出于窘迫而对耶稣的举动表示反对,他显然是断然拒绝接受两个角色颠倒所具的含义……在某种程度上,伯多禄的理解是,自己如果参与在了这个事件中,就等于是要对他自己的生命世界作一番彻底的重新诠释。在当时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他还无法承受那种真正的生命转变。

 

耶稣采取了卑微的姿态,施耐德对此声明,耶稣不是为了提倡卑微,祂旨在引荐另一种服务理念——服务是建筑在相互友爱的关系上,而不在乎谁是优越的或者谁是卑微的。祂说:“你们明白我给你们所做的吗?你们称我为‘师傅’、‘主子’,说得正对:我原来是。若我为主子,为师傅的,给你们洗脚,你们也该彼此洗脚;我给你们立了榜样,叫你们也照我给你们所做的去做。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没有仆人大过于主人的……”(若13:12-16)。

这种由耶稣所开创的服务,号召团体中朋友们平等自由地与他人分享恩宠。在祂看来,居首位的欲望在友爱关系中是没有功效的。对于耶稣的门徒们来说,这项教导是必须吞下的苦药,因为他们支配别人的念头和树立自己高人一等形象的欲望,经常受到耶稣的斥责(玛20:20-28;23:1-12;谷9:38-41;10:33-37;路18:14;22:24-27)。施耐德认为,在基督徒团体内朋友之间,洗脚事件是突出平等主题的生动诠解。她的观点是:

 

从若望福音的角度来看,耶稣所创建的团体有别于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权力机构,是在于友谊之爱。这种爱体现在喜乐地彼此服务之中,与等级和地位不相干的。耶稣借洗脚这件事超越并改变了人类既定俗成的不平等观念,让我们看清了祂和我们之间的关系。伯多禄对耶稣提供服务的拒绝,与他反对耶稣走上受死之路是如出一辙的。耶稣的死亡应被理解成祂为所爱的人们舍弃了性命,并且暗示了人类关系的全新秩序。

 

当我们以基督徒身份聚集在教会里时,我们就代表了由耶稣所建立的这个新秩序。在圣体圣事中,我们庆祝祂给予我们的生命礼物,祂为了我们的缘故舍弃了性命。鉴于圣体圣事的意义,要求今天的基督徒在世界上为他人而成为耶稣的身体和宝血:为了朋友的缘故,个人的身体可以破碎,鲜血可以倾流。这个献身的象征意义已经通过诸多方式被转化成为具体的行动。有些人确实是为别人献出了生命。在1980年四名美国妇女在萨尔瓦多(El Salvador)的致命,或总主教奥斯卡•罗梅洛(Oscar Romero)的遇刺的同时,大多数基督徒是在工作和家庭生活平静的日常事务中,将自己奉献于服务他人。无论是引人注目的还是默默无闻的,基督徒的服务都必须以耶稣为榜样。是祂命令了我们彼此相爱如同祂爱了我们,也就是说,在朋友中间,争夺首席的欲望是无立足之地的。

 

尊崇友谊

 

耶稣爱的诫命在今天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色情主义频频伪装成爱的面目出现之际,友谊,需要重新得到尊崇。贞洁之爱要凭借见证站得住脚,就需要用先知性的眼光来审视对于生殖文化的热衷:过分宣扬的是性兴奋而不是亲密感;过份强调的是性的行为而不是心灵共享。作家简•莱德蒙特(Jane Redmont),正在写一本有关美国天主教女性的书,在对主教关于女性的牧函的初稿《救恩奥迹中的伙伴:鉴于女性关注教会与社会的牧灵回应》进行批判时,她表明了尊崇友谊的重要性。她认为:“在这份文本中,友谊无所不在,尤其反映在谈到人际关系的那部分。我希望主教将友谊尊崇为神圣的,而不是让它处于一个从属的地位,它应该居于一个根本的位置。友谊必须受到珍视,因为它“支撑着女性的生命——在本地团体的睦邻关系中,在女性的活动中,在与男性的关系中。”

莱德蒙特呼吁,在今日给予友谊更多的重视是恰如其分的,是令人信服的,因为友谊是根植于基督教导的核心。公平而论,它不能仅仅被视作是情绪化的个人的需要。“要想将友谊提升到一种衡量其它关系的尺度,”莱德蒙特声明,“在深刻意义上,这既是一种政治行为,又是一种宗教行为。”“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我称你们为朋友”(若15:15),福音向我们之于权力与圣洁的了解程度提出了挑战。如此看来,神圣的现实层面和生活的现实层面是不同的。莱德蒙特表示,“的确,这对于妇女的生活是富有意义的。”事实上,福音倡导把贞洁之爱化为平等个体之间的友谊,为男人和女人都是意义重大的。

虽然我们内心深切渴望能获得亲密的朋友,但在今日的大众社会里却常常落空。因着人与人之间常见的肤浅关系而焦渴难耐,许多人在聚会小组、祈祷团体、为新近离婚及分居者所设立的支持团体,以及在诸多十二步对治瘾癖的团体中去寻求深层的人际接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些人进而变得沉迷于团体聚会,因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缺乏亲密朋友的支持。另一些人则在没完没了的治疗中寻找亲密的关系,为可以提供自己理解与接纳的人支付金钱。在今日的大众社会中,有许多因素加深了我们的这种疏离感。我们生活的狂乱节奏和纷繁的竞争压力,都对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产生了不利影响。出于工作原因而频繁地搬家,使得家庭难以安定,且难以融入当地的社区。在大都市里隐姓埋名——人们即使住在相邻公寓里,却不知道对方的名字,给许多人造成苦涩的孤单的感觉。这样看来,我们越是沉浸在大众社会中,亲密的友谊就越是重要。

但是,要培养亲密的友谊关系,其复杂程度是超乎许多人想象的。社会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 (Erich Fromm)声称,当许多人过分强调爱的对象而非爱的过程时,便曲解了爱的真谛。人们以为爱是很容易的。他们认为爱会自然地来到;最大的问题是找到合适的人去爱。通常,那些从未爱过任何人的人确信,只要合适的人一出现,他们立刻就会知道如何去爱。弗洛姆认为,这种态度既幼稚又不真实。爱,是一门必须通过终生实践而得到滋养的艺术。要拥有亲密的朋友,比起怀揣着浪漫情怀等待某个特殊人物出现,它更大程度上与我们给予及承受爱的能力有关。

美好的友谊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达成。不幸的是,希求立即治愈孤单的愿望,经常导致问题连连的草率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多数是出于自私自利的需要,而不是互敬互爱的性质,不过是貌似补救孤单的办法。多数情况下,它们是以令人沮丧的失败而告终。孤单感会侵袭我们中的任何人,它不时地驱使我们拼命地去寻找为我们去除痛苦的人。当我们懂得了自己容易受这类草率关系的伤害,就有望省去许多不必要的痛苦。某些时候,我们是特别脆弱的,例如,我们最近有心爱的人去世了,我们与伴侣离异,或是因搬家远离了喜欢的人;我们因人到中年的生理变化而不再性感;我们刚刚遭遇了拒绝或是挫折;我们因着过去的生理、感情或性侵害的经历而出现了情感空虚;我们在重大的职业或生活变动之际经验到深沉的焦虑。诸如此类的惶恐不安,可能诱使我们投入别人的怀抱。不过,如此的迫切需求和铤而走险,对于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条件是不具足的。我们却是要需要学习如何在互敬互爱的基础上培育友谊。

平信徒和修道人都容易受草率的人际关系的伤害,因为没有人能够免除不安全感、无助感及冷落感所带来的焦虑的侵袭。以下的分析,鉴于修会生活中建立友谊的复杂性,是富有洞见的,也适用于平信徒的生活实践。在建立亲密的、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方面,平信徒生活和修会生活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的机制。这些相同之处是真实的,因为它们反映出使我们受到影响的共有的心理因素。

 

回顾特别的友谊

 

作为福音价值的友谊之爱,对于发愿的修道人和独身的司铎来说,当然是有意义的。以一种健康的、促进成长的方式活出贞洁愿的真谛并不会妨碍友谊关系,事实上,这是需要友谊的。友谊是最能被广泛接触到的人际关系,它可以把我们同任何另外一个人联系起来,无论年龄、性别、种族、性倾向、生理状况,或是社会经济地位。因此,它是应该被修道人和司铎所高度重视的,他们的贞洁愿应该是象征着并体现着基督的博爱。例如,白领圈和会服,意在传达那些穿戴它们的人是愿意归属于大众的。友谊允许两个人或者一群人,经验真诚的情感及灵性的亲密关系。

交朋友以及维系友谊,是人们可为自己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为印证友谊在情感健康与幸福快乐方面是一个主要且至关重要的因素,无须行为科学家通过统计研究来反映。亲密朋友之间饱含同情的理解常常能缓解生活中的压力和紧张。因着友谊对于人的成长及生存有着重大意义,我们也许会起疑虑,为什么一些修道人不重视并培养深厚的友谊关系。

那位与临终的爱滋病患者博比交朋友的司铎,对他所接受的防御性的修院教育发出了质疑:“是不是该怀疑我们中的一些人变得没有人情味了?”

 

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是不带个人色彩的,我们唯独看到的是以相同角度前倾的一个个头颅所连成的一长条黑线,不断地移动着……如果别人的房门没有微微开启的话,我们就被禁止进去拜访。除了对同性恋的私下窃笑以及那种不曾说出口的恐惧之外,这种情形也排斥了亲密感。排斥要比恐惧还要糟糕;离开亲密感,一个人怎么能臻于成熟呢?我们也被人告诫过拥有“特别的友谊”的危险性。特别的友谊变成了牺牲亲密感的祭坛。

 

距今二十多年前开始度修会生活的人们,仍然记得初学条例中常常反对建立“特别的友谊”。即使在指定小组的休闲时候,初学修女和修士也须用头衔来彼此称呼,而不是用名字相称。用限制时间的办法来约束自由活动,是为了防止形成可能妨害尽可能过好修会生活的种种关系。有争议的是,这些特别的友谊之所以妨碍了团体生活,是因它们的排他性和离间作用。有迹象表明它们会有损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因着它们容易助长过分的依赖性,导致情感的不成熟。人们也担心这类关系会使人妥协,放弃贞洁的原则。对于许多真心希望完全献身地投入修会生活的人们,初学时期对于亲密人际关系的防范,充其量不过使友谊变成了一种暧昧的价值观。

紧接着梵二会议之后,初学培育中开始鼓励在修会生活中推进一种更为明朗而又积极的友谊观念,同时也注重以往的传统智慧以及所关心的方面。正如友谊需要得到尊崇,并通常地需要在人类生活中被赋予重要的地位一样,它也必须在修会人士中重新得到尊崇。要做到这一点,就特别需要对于友谊的观念进行重温。

多年的初学培育工作告诉我,情感缠累的形成可以是非常迅速的,它使初学生深深地沉溺其中,以致于很难在培育项目中将身心投入。因此,我发现,在学年之初,甚至在他们抵达修会后的第二周就讨论种种人际关系的主题,的确是颇有帮助的。我们的讨论帮助他们认识到,友谊在修会生活中是受到重视及崇尚的,同时也让他们理解如何才能培养对人有助益的友谊,而不是将友谊拒之门外,以便让他们以富有成效的方式去度团体生活,活出使徒般的贞洁品质来。

在我们的初学生中,人际的关系发展非常之快。第一周是牵涉到一门相对紧凑的定向课程,由两至三天的信德分享来加以强化。在此信德分享的过程中,初学生们暴露出一些生活往事——在家庭中成长的挣扎与快乐、处理个人问题、分辨圣召——经常是深层面上得以展开。通过分享主仁爱慈悲地临到各自生命中的经验,他们彼此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志同道合以及相亲相爱的感觉。我们新近的文件中提倡构建“主内朋友”的团体,在此过程中,我总是将以上这一点当成是非常积极的一个步骤。不过,我同时也认识到,这种在入会后发展得如此之快的亲密关系,也会使某些人在匆匆建立的关系中容易感到痛苦和困扰。在这类情形中,初学生之间的情感突然破裂,并且受到伤害。在简单描述其机理之前,我想先讨论一下造成初学期“速成友谊”常见的三个因素——这是我的设定,因它们通常促使人们有意无意地卷入毫无前途的关系之中。我曾见到过人们试图沉浸到这样的关系之中:(1)为在生活中重大新开端的不安和压力中寻求安全感;(2)为填补初入修院时因着远离家庭、朋友、故乡所产生的情感空白;(3)为弥补过去遗留下来的严重情感贫瘠和创伤。

 

友谊作为不安全感的补救

 

搬迁到了新的地方,离开了情感的支持网络,要启动生命发展方向的重大转折,是会带来压力的。因为进入修会生活便包含了所有这些因素,因而是艰难的。自梵二会议之后,尽管初学培育方面发生了许多外在的变化,然而从平信徒到修道人的过渡,依然是急剧而又艰辛的过程。梵二会议之前,平信徒和修道人之间生活方式的割裂,是由神职人员并修道人的亚文化传统来作为区分标识的:穿戴特别的修会会衣,在会院内保持静默,三餐前听读经;严格遵守日常作息时间表,规范从早晨起床一直到夜间歇息的所有活动。虽然许多这类的惯例在现代修院的初学阶段逐渐消失了,虽说可以减轻最初修会新生活方式的所带来的不适感和文化冲击,然而这种过渡仍是对人产生极大震撼的。

初入修院之日以及安顿阶段的兴奋感觉消退后,初学生便开始连续不断地被一些基本的个人问题所萦绕:在这个团体中我是谁?我愿意委身于它吗?我的入会是不是个错误?我能够融入群体吗?在这个团体中我应该与别人保持怎样一种亲近度?既然现在我已经承诺度一种贞洁的独身生活,我该如何调适与他人在情感上和实际接触方面的关系呢?友谊和人际关系在这种新生活中的地位如何?有论及小团体的心理学文献表明,只要一个人加入了新的团体,就不可避免地要考量诸如身份及归属的问题。为减轻初学生的焦虑起见,我尽量与随团的心理学家探讨,建议他们允许有一些时间,只有通过团体中的互动和之后进行的反省,才有可能解决所关心的问题,以便让初学生最终在团体中进行定位或者是离开修会。

大多数初学生能够忍耐这些由初学阶段的担心所引发的暂时矛盾心理,而且继续保持进步,不会太过焦虑。但是,某些人会对新的难以捉摸的情形感到不安,可能会抓住一个朋友,作为补救失衡及消除不安的灵丹妙药。出于铤而走险和依赖的心理,这些关系通常会导致问题的产生,因而需要得以澄清。

 

友谊与情感的支持

 

为了满足一个人对情感支持的合理需求,交朋友的能力是成熟的标记,应当在初学生中间加以提倡。当人们离开家庭和朋友参与修会的生活,他们自然会感到失落的痛苦或体验到乡愁的滋味,尤其是对于第一次有这类经历的人。因此,初学生有时经验到一种情感空虚并不是罕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去接触人,去投入一种新的关系,通常会缓解这种最初的空虚感。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人继续被一种深重的、持久的孤独所困扰。这种使人痛苦的空虚感,逼迫他们竭力寻觅最终能对孤独的自己有所回应的人。此类关系注定要失败,因为他们滞留在虚妄的设想和不理智的期待上面。

首先,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单一的个人也可以让所有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在这以前,情感需要是在由父母、亲戚、朋友、同事所组成的人际网络中得到满足的,婚姻辅导员经常建议当事人,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满足另一个人的情感需求。对配偶提出这种不可能的要求,是要冒断绝关系的风险的。修会生活中的友谊也是如此。不能认清这个事实的话,就会导致一些人连续地从一种令人沮丧的烦恼的人际关系进入另一种这样的关系。

与这种寻求可提供全方位情感满足的特殊朋友有密切关联的是,存在着一种经常性的无意识企图,就是要把朋友变成代理的配偶。寻求修会生活的人进入初学是作了一个清醒的决定,为了以独身的方式活出爱的生活,因而放弃了与伴侣共同生活的方式。不过,在无意识及情感层面上,有时候也存在着这样的需求,就是要拥有一种深切的亲密关系,以替代不能拥有配偶的事实。这种心理活动现象被称为移情。移情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情感能量的迁移,从起初与一种不被接受的想法的关联,转移到一种可以被接受的想法上面。在初学院的背景下,配偶式的爱慕和亲密的情感有时被转移到团体中的一个朋友身上。这种移情会阻碍健康的友谊关系,因为它要求有浪漫的情调,有时候,须有性爱的感觉。当向配偶或是爱人倾注这些情感时,是恰当的;但针对于修道会友,就是不恰当的了。要期望一名团体成员成为一个人情感世界的中心,就如同配偶一样,可能是不现实的,且是难以施行的。贞洁之爱的活力,象征着基督的博爱,完美地向更广泛地涵容他人拓展开去。虽然它具有排他性的特征,但一种深爱的婚姻关系情感仍然是一种铺垫,以便在更大程度上对别人敞开心扉。在由“主教之司铎培育委员会”所颁布的《美国司铎的灵修革新》中,贞洁之爱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阐述:

 

独身生活促进了一种根本的基督化的人际关系,亦即是以宽广的博爱为基础。独身的神恩使人能深切并热情地去爱,但不会认识到必须走排他性的路线……如果婚姻之爱的特征是以一个人为焦点,与此同时向其他许多人开放……独身之爱则具有关注许多人,同时向每一个人开放的特征——司铎愿意成为每一个人的弟兄而不是作任何人的配偶。

 

因此,有意或无意地在修会同伴中寻求配偶替代关系的友谊注定要受挫。它也可能导致产生一种过分的执念,使陷入此境的初学生很难完全地、平安地参与培育项目。

第三个威胁建立健康持久友谊的因素是,幻想有人可以根除隶属于人生存状态中根本的孤单或者存在本体固有的寂寞。据灵修作家亨利•卢云(Henri Nouwen)所说,人出于幻想,认为解除孤独的最终方案是在于人的亲密相聚,并且,倾向于将指望救世主一般的厚重的期盼加诸于朋友身上,而最终的结局总是失望以及友谊的崩溃。他的表述是:

 

当孤独驱使我们离开自己的本来面目,去投入同伴的怀抱时,我们实际上是把自己逼入了极其痛苦的关系之中——令人倦怠的友谊和令人窒息的沉溺。期盼不存在痛楚的、感受不到隔离的,以及所有烦躁不安都化为内心平和的时刻或者地方,就等于是在期盼梦幻的世界。没有一个朋友或情人、丈夫或妻子……能够平息我们对于合一及完整所怀有的最强烈的渴慕。在这些神圣的期望中,给他人压上重担,我们经常只是部分地意识到,自己这么做可能会抑制友谊与爱情的自由表达,取而代之的是,匮乏及薄弱的感觉倒是被唤起了。友谊与爱情不能通过在焦虑中彼此依赖的形式得到发展。

 

当这些“神圣的期望”变得显而易见时,人们通常经验到一种迫切的需要,出于害怕遭遇失望或使别人受到伤害,而要去重新协商或者终止关系。那些在人际关系方面颇有经验的人往往能够精确地指出问题所在,以更现实的期望为基础,开始进行逐步的、缓和的重新调整。不过,那些没有经验的人们,会陷入惊慌失措之中。随着关系的突然破裂,其拒绝的意味随后亦由别人经验到了,因为别人常常也是在这方面有着困惑的。由此产生了卢云所提到的精神痛苦。遭受拒绝会引发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伤害、愤怒、怨恨、嫉妒、占有和抑郁。追星般的迷恋迅速会被负面的幻灭所取代。在这一点上的痛苦会使人沉溺其中,以致于相关的人,除了他们关系方面的困境以外,几乎不能集中于其它事物。

 

 

友谊与过去的情感剥夺

 

危害建立健康友谊关系的另一个潜在的陷阱,来自于过去一再经验到的严重的情感剥夺。因为孩童时代长期遭遇过情感剥夺,一些人怀着对情感与别人肯定的渴望,进入了初学阶段。根据精神病学家康拉德•巴尔斯(Conrad Baars)和安娜•特鲁威(Anna Terruwe)的观点,这些人经受着“感觉剥夺神经症”的折磨。他们认为“当一个孩童在关爱、体贴和无条件接纳的自然需求上遭受过挫折,就足以造成神经症了。”只要以前有过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经历,此类神经症患者就会继续躁动不安地寻求本该属于他们的报偿,因为他们感到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不满和不安,影响到自己的整个心理状态。

那些遭遇过忽视的人们,进入了修会生活,常常会体验到巨大的情感空白,迫切需要去加以填补。他们觉得自己是被禁锢在了过去的伤痛之中。这类人可能是孩提时代遭到过性虐待、体罚、情感压制或是被彻底地遗弃过。在具有吸引力的同伴所组成的初学团体中,在这种有利的环境中,他们狂热地寻求可以弥补过去匮乏的友谊。不幸的是,这些关系脆弱又令人沮丧,因为它们不是源于心灵的自由和情感共鸣,而是来自于难以抗拒的冲动以及自私自利。他们在朋友身上所要寻求的帮助最好到医生那里去找。

有些人坚持认为独身者应当同每一个人成为知心朋友,而不是同特定的某一个人保持亲近,是误解了人类亲密友好关系的实质。缺乏事先同某一个人保持亲近的友谊关系,就不可能在广泛层面上交到知心朋友。然而,对于修会人士来说,随着与特定的一些人的关系的加深,应当能够使他们更真诚地联络所有邂逅相遇的人们。两个朋友所保持的排他性的关系,与修会人士不能兼容,同其他人也会是这样。如果他们人际关系中的界线可以被所有进入他们生活的人们所渗透,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就可以在他们心中有各自的位置。丈夫与妻子之间的爱必须同样具有渗透性,如此,孩子及别人便可以分享那种爱。正如精神病学家安娜•普尔西诺修女(Sr. Anna Polcino)所指出的:“成双成对不可以成为会士和神职人员的关系模式。至于我们,所采用的模式必须是有意向的友谊关系,两个人通过建立一个开放性的维系,抛开了占有欲……这样的友谊总是向他人开放着;不具排他性,而是具包容性的……”

 

 

重申友谊的价值

 

在修会生活中,用明确的态度去维护友谊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圣体圣血的真实施予,天主的仁爱与眷顾被落到实处,朋友们的存在,则使我们能更强烈地相信,天主拒绝以相距遥远的方式来爱我们,祂是临现并进入我们所做的一切之中。无疑地,施予生命的友谊必须被认定,对于那些抛弃一切来跟随基督的人们,这是赐予他们百倍赏报的一部分(谷10:30)。

出于一系列的理由,健康的友谊应当在初学阶段得到积极的培养。一些理由通常和修会生活的本质有关,另一些则源于培育过程本身的机制。就其本质而言,修会生活是团体性的。男男女女进入修会团体,因为他们感到蒙召,在伙伴的合作关系中,为天主的国度工作,而非通过孤立的方式。不仅如此,如今,修会人士在超越同事关系,建立友谊方面,正在经受着挑战。耶稣会第三十二届大会对其会士们作了如下的训导:

 

在基督内与天主的联合中,必然会流溢出兄弟般的爱。与基督结合中爱邻人的寓意,是要我们特别重视的,他们就是组成我们修会的耶稣的伙伴。他们是我们的伙伴;我们修会的理想是,我们不应该只成为在宗徒传教事业内同事意义上的伙伴,而是要成为主内真正的弟兄和朋友。

 

因此,对贞洁愿产生开明性的领悟,可以确定友谊对于完满地活出独身之爱的重要性。一旦对于此项誓愿抱以不完整的狭隘的观点,就会把深厚的友谊关系当做是与修会生活相抵触的。独身者并没有被免除去践行基督的诫命——爱邻人如同爱自己一样。因此,只有将独身生活的道路看作是一条爱的道路,这种生活方式才是合理的。会士并没有被免除人类终生学习如何周全地、忠实地、关怀地去施予爱的过程。正如所有人一样,他们必须致力于从他们的人际经验中学习。只有在亲密关系中,他们才渐渐了悟“像耶稣那样去爱”所包含的意义。从这层意义上讲,友谊就如同一所“爱的学校”,因为朋友们可以互相帮助成长为怀具慈爱的人。要度一种整合的、活跃的独身生活不是容易的,其中包含了终生的学习过程。鉴于在活出宗徒独身传承之誓愿的过程中,常会出现矛盾的情绪与内心的挣扎,好朋友们是可以起到彼此扶助、鼓励、以及支持的作用的。

最后,有亲身经验的修会培育是最为有效的。我坚信,通过个人经历、磨难及过失中所得出的教训,是最为持久、最具意义的。虽然通往整合的真正独身之爱的道路上存在着风险,但它主要是通过个人的历程来获取终生的教训。一项有效的培育计划必须创造一种环境,使修会会士可以:(1)觉得能够自由地从经验中得到学习;(2)对从过失中学到许多东西抱有希望;(3)能够通过好朋友之间长久的关爱,得以深切地体验其中所彰显的天主的忠信之爱与无条件的接纳。好朋友就如同好酒,只有经由长时间的自然步骤才能酝酿出来。

 

以爱为标识的生活

 

贞洁对于全体基督徒来说,是一条必由的爱的道路。其目标是促成明显以爱为标识的个人生活。这种对于贞洁的广义理解,与把贞洁之作用限定在控制性欲的观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后者狭隘的认识在教会和社会中已流行了许多世纪。只要它强调保持贞洁是为了控制性欲,尤其是对于性快感需求的控制,就是一种消极的概念。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需要由更完满的贞洁观念来加以补充,以至于用新的赞赏的眼光去看待有关性的问题,因为天主赐予了这种力量,使人能够去爱他人并建立富有成效的友谊关系。

十分肯定的是,贞洁的美德可以帮助我们从各个方面来领会自己以及他人有关于性方面的事情。保持贞洁的品德,人就要将性的情感加以整合,使之发挥人与人之间以爱心彼此服务的功用。贞洁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使性的活动服从于促进自己以及与我们相关联的人们的幸福。因此,贞洁之德是超越生理范畴的。如果我们不能效法耶稣,不能在友谊中接纳别人,那么,无论在避免自私的性行为方面有多成功,我们都不能成为在充分意义上真正贞洁的人。真正的贞洁美德应该使所有的基督徒——结婚的、独身的、未婚的——去活出充满热情关爱的生活,而不是放弃退避。加尔默罗会会士威廉•麦克纳玛拉(William McNamara)指出:“已婚的爱侣们,他们的性感与热情还是不够的。进一步来讲,独身的爱人们也是这样,他们至少应该如同已婚人士一样地性感热情。要成为一个真正充满大爱的人,不存在什么其它的途径。如果修会中的男女不是怀有大爱的人,基督信仰又有什么希望呢?”

 

 


上一篇:第五章 天主是我生命中的有力影响吗?
下一篇:第七章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贫穷中的富足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开站时间:2006-12-24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