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初代教父在旷野寻找神,德蕾莎修女在穷人脸上见到基督;那么,身陷都市沙 漠的你我,如何与神相遇? 工商社会竞争激烈、资讯爆炸,人心惶惶不安,不知要充实多少知识,才不致 被淘汰。 现代人的休闲,似乎只能借电视、媒体放松自己,得到休息。 然而,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说:「上帝为祂自己造了我们;除非在祂里面,我们无法得安息。」 信主多年来,我的灵修常只是看圣经,从不管数千年前的史地或文化背景,以 为直接将经文应用在生活中即可。 直到一九九三年,身心遭遇极大痛苦、信仰 濒临破产,所喜爱的心理学也救不了我;失眠、胃病齐来,并定期在台大精神 科就诊吃药。 生命在黑暗中漂泊,不见任何希望。 那时,一本灵修神学的书, 改变了我的灵修观,也改变了我的生命。 十五世纪马丁路德改教,丢弃修院传统,使今日信徒对「因信称义」认识较深, 却甚少探讨信主后的挣扎。 十八世纪约翰卫斯理大力教导完美主义神学,假设 人一信主就是好基督徒,完全不再犯罪、不再软弱、不再骄傲。 然而,事与愿 违,处于灵性低潮时,我最感痛苦的却是:生活没有见证! 虽努力读经、服事、 聚会,性格、脾气未见改善,仍深受世俗影响,与家人相处更形同水火,只好 搬出独居。 我不了解,为何尽了全力追求还是如此。 罗马书说:「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保罗 无疑站在已重生的角度来说这话,却仍不免有所挣扎。 十二世纪熙笃会修士伯纳德发现:许多青年修士,原是武士,身上穿的 是修士袍,内心却非如此;他体会到把修院转变成基督徒爱的学校是何等重要。 刚去世的德蕾莎修女,常在印度沟渠中,看到耶稣的脸呈现在垂死老人身上, 她的性灵,无疑深受过去修院生活影响。 平心而论,中古修院传统实非处于「 黑暗时期」,反倒蕴含无数丰盛生命经历。 修院生活,始于第四世纪的埃及沙漠(沙漠教父)。 当时宗教逼迫已停,君士坦 丁大帝归信基督教,趋炎附势加入教会者甚众,世俗主义和政治权势侵入教会, 崇拜日趋仪式化,因而许多基督徒从世俗教会逃向沙漠寻求神。 彼时,富家子弟安东尼,感召于马太福音十九章21节的 信息,先迁居村外茅草屋,再到沙漠荒废碉堡中,专心默想神并与内心情欲、撒 但权势争战。 他经历到:环境改变不代表生命改变,人心仍思念许多世界情欲; 人不能拒「世界」于碉堡外,惟有更新生命才能救人脱离引诱。 故此,想为神工 作的种种理想与憧憬,须经过生命的改变和考验。 安东尼将自己锁于碉堡中二十五年之久,每年两次,朋友把半年所需的面包送给 他;在干燥荒凉的沙漠中,只有泉水、面包并神与他同在。 二十五年后,关心安 东尼健康的朋友,坚持破门而入,原以为会看到一残弱老人,岂知他比以前更年 轻;在神面前安息、宁静的心和灵里丰富,不仅使安东尼身体健康,也使他大有 智慧、有分辨能力,得以看透人心,给人正确的生活指导。 独居顶楼,在漆黑夜里,仿佛置身都市沙漠。 由于胃痛、失眠,工作表现极差, 每天拖着疲惫呻吟爬上顶楼,瘫倒在床。 然而,面对病痛、挫折时,神借历代圣 徒灵修经历带给我的喜乐,总将当日阴霾一扫而空。 白天上班、晚上看书听古典 音乐,没电视、没报纸;简单生活里,常在安静中看到自己的罪与伤害,就流泪 痛悔求神赦免医治;亦常因透过神学书籍更深刻认识神的爱而哭泣:祂是这样伟 大、圣洁,却愿意爱我这污秽的罪人。 藉由灵修神学,对信仰有几点更新的认识: 1.确信得救与内心改变 过去,一直不清楚自己是否得救,总以为死前最后一刻仍信主才算得救,如今了解是受不健全之亚米纽主义影响。 加尔文的预定论,使我知道 人得救不是靠自己薄弱意志力苦撑。 主耶稣说:「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 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将他们夺去。 我父把羊赐给我,祂比万有都大,谁也不 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 」(约十八28、29)现在深知得救与服事、奉献无关, 内心有真正的安全感。 2.医治内心受创的小孩 每当安静,沉淀后的心总浮现许多过去创伤;这些伤害导致我伤害别人。 如侯士 庭所说:「小时曾受人摆布,长大后就喜欢摆布别人;曾被忽 视,会尽力博取人家接纳;受过伤害,会格外爱得人赏赐、器重;曾被遗弃,就 想掌控一切、以求安心;结果,恶性循环,伤害别人又伤害自己。 我们要重寻里 面那受伤的小孩,里面那忧愁、错愕的孩子需要耶稣爱的医治,祂欢迎小孩到祂 面前来;『你们若不回转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天国』。 在哭泣中,我渐得痊愈。 3.神是我的父 每个人受原生家庭影响很大,许多家庭却不完全。 耶稣祷告说:「我们在天上的 父……。 」诗篇一○三篇说:「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 的慈爱。 父亲怎样怜恤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祂的人。 」天上的父与地上 的父何等不同;天上的父有坚定的爱、情绪稳定、不轻易发怒、供应日常所需, 必不使我们缺乏。 认定这位永不改变且爱我的父时,我的生命开始改变:在新家 庭中,有怜悯、恩典;我深知天父宽恕我,我也开始宽待自己、宽待别人。 特别 对我的父母,渐渐体会他们也需要神的救恩,我这已蒙恩的儿子应学习更多接纳 他们、更多为他们祷告。 4.与世俗争战 以往受升学主义的影响,我总想争取好成绩以获肯定。 在教会服事、研经,常带 属灵骄傲,总自视为基督徒知识分子,喜用深奥学术名词祷告,以示高人一等。 然而,因身体不好工作表现差,使我这惯以成绩肯定自我的人深受打击。 现代人 见面常问:「你是作哪一行的?」人的身分似乎凭工作决定。 然而,人的身分无 关职业或表现,我们的身分与基督相连;像保罗曾一百七十多次提到「在主里」、「在耶稣里」、「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里」。 如此体认,渐渐治愈因扭曲观念所带 来的心灵苦痛。 5.灵程日记 心情沮丧、低潮时,常在日记中写信给天父;这使我平稳情绪,并反省为何有此 波动。 毫无反省的生活,使生命肤浅、表面化。 灵修日记帮助我把一闪即逝的印 象捕捉、固定下来,帮助我分析、了解自己,并借祷告交托给祂。 6.祷告与神的关系 过去以为祷告是种操练,像运动一样,要不停练习;又以为若要神成就某事就得 用力祷告。 初代教父亚历山大的革利免(150~215) 却说:「祷告就是与神相伴。」这话改变了我的祷告态度,开始明白祷告是情谊多于苦功。 自此后,祷告不再是争取神认可的表现,而是与神亲密关系的建立。 7.战胜内心恐惧 以前的我怕黑,晚上不易入睡,熄灯后怕痛苦回忆浮现、担心父母不睦出意外, 常胆颤心惊;有时也怕邪灵出现,要吃安眠药才得入睡。 在一年安静、灵修生活 后,恐惧感竟消失,安眠药、抗焦虑药逐量减少,甚至不用。 长期(其实一年是 不够的)在安静中让心灵沉淀、让心中恐惧浮现,一一流泪求天父医治,使我得 以摆脱幽暗势力的辖制。 这就是我的灵修故事,谨愿这分享,使同受此苦的人得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