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读圣本笃的《会规》,深感其智慧如古井清泉,滋养着我们这漂泊于喧嚣时代的灵魂。圣本笃于六世纪写下的规诫,不仅为隐修者指明道路,更为所有寻求天主的人提供了对抗世俗洪流的坚固磐石。他劝勉我们勿随波逐流,当坚守传统,在谦卑与听命中不是与时俱进,而是“与主同行”。
一、 “不要爱世界,也不要爱世界上的事”(若一2:15)
圣本笃开宗明义地告诫我们:隐修士的第一要务是“全心、全灵、全力爱上主天主”(第四章)。当今教会内外,“与时俱进”的呼声不绝于耳:有人主张淡化戒律以迎合世俗,有人以“开放”为名抛弃神圣传统。然而,圣本笃的智慧如一记警钟:真正的进步,是向天主的永恒真理迈进,而非向世界的标准妥协。
他在《会规》中严斥“倔强隐修士”和“飘泊隐修士”——前者随私意制定规则,后者“放纵逸乐,侍奉口腹”(第一章)。今日的我们,是否也在以“适应时代”为借口,将个人的偏好置于天主的诫命之上?圣本笃提醒我们:“隐修院的禁区和团体中的定居”才是善工的根基(第四章)。唯有扎根于传统,方能结出永生的果实。
二、 谦卑与听命:对抗骄傲的良药
圣本笃用整整七章阐述“谦逊的十二级阶梯”(第七章),字字如刃,直指现代人的痼疾——自我中心。他写道:“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在“自我实现”“个性解放”泛滥的今天,我们是否忘记了:基督徒的自由,是服从天主的自由?
三、 缄默与纪律:治愈浮躁的良方
今日有人主张“放宽纪律”,认为斋戒、定时祈祷、克己苦身是“过时的枷锁”。但圣本笃明言:“为改正恶习,为保持爱德,按理该有稍微严格的纪律”(原序)。若无外在的规范,内在的德行何以生长?正如圣本笃所建的那座“事主学校”,其纪律非为压迫,而是为“以忍耐分担基督的苦难,将来共享祂的天国”(原序)。
四、 在规则中实践爱德
今日倡导“多数决”或“妥协共识”,但圣本笃的《会规》揭示其真义:在共同服从天主的前提下彼此担待。他同时警告:“不可彼此维护”(第六十九章),因为偏袒会破坏团体的正义。今日教会若要在纷争中合一,岂不正需这种“在真理中相爱”的精神?
五、 永恒的警醒:死亡与审判
圣本笃要求隐修士“天天把死亡摆在眼前”(第四章)。在这追求即时满足的时代,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此生的岁月所以延长,原来为使我们革除恶习”(原序)?《会规》中处处是审判的提醒:院长须为弟子的灵魂交账(第二章),隐修士要“害怕审判日”(第四章)。这种“警醒”绝非恐惧,而是对永恒的渴望——“全神切望,渴慕永生”(第四章)。
圣本笃的《会规》不是冰冷的律法,而是“爱的学校”。它教导我们:真正的传统不是守旧,而是忠信;真正的进步不是妥协,而是归向基督。让我们以谦卑束腰,以听命为剑,在这迷失的时代,做“行为正直、作事公平”的圣所住民(原序)。
愿圣母玛利亚、圣本笃及诸圣代祷,使我们恒守主道,终抵天乡。
请移步到我们的圣母玫瑰园图书中心下载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