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在天堂里还能看见你。”——小姑娘的心中,充满安慰和喜悦。
甲对乙说:“我爱你”。
乙对甲说:“没有意义,因为我们去世后就分开了。”
——丙对丁说:“我爱你”。
——丁对丙说:“我也爱你,我活着有喜乐,喜乐的是此世和你牵着的手——来世也不会分开。”(注:甲乙为无神论者)
孩子:“我的愿望是:
1、能和爸爸妈妈永远在一起。
2、我的家要比卡西提岛、阿卡迪亚、
黄金海岸、塞班岛、香格里拉,等等还要美,就像黄金钻石一样,或许还有东西比它更美。
3、我想比现在世上所有的帅哥更英俊。
4、世上所有的人,都会爱我,也会爱我的爸爸妈妈;而他们也可爱,我也爱他们。5、有最好听的音乐、歌,还有最好吃的美味。
6、我不会生病,也不会疼,并且我身边的所有人都会这样。
7、这些高兴的事能永远陪伴我。
爸爸:“宝贝,你的愿望都能实现!天堂里,就是这样。在天堂里,还有你没有想到、或者你想象不到的高兴的事,和愿望。”
人有期望永生的人性意愿,看看曹操、苏东坡、王羲之的对于一生的哀痛感就可以看出来。
因为原罪,世人缺乏了与天主完全的共融,但“天主的肖像”仍然存在,其一就是期许永生的存在。人都是罪人,人会腐烂与死,但他的“天主的肖像”告诉他应该拥有永生,否则他
就会痛苦。——参看曹操的《短歌行》,与苏轼的《前赤壁赋》,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无神论者的痛苦是存在的;人身上有期于永生的质因,它是存在的,亦臂如中国道家为什么要寻觅所谓的“长生不老药”一样。
人在世的心灵寄托于何处呢?寄托于大自然吗?死去之后大自然的美景都结束了。那寄托于短短 90年的奋斗、地位、家庭的喜悦与个人的奋斗成功吗?死还是会带走这一切的,这些在死的面前都是一场幻影而已。只有永远存在下去,而非幻影,永远的生命。只有“永远的存在”才能给人踏实的幸福。也只有永远的相爱,才是真正的幸福。
“人活着就是等死” ——对于无神论者:不是这样,还有什么解释?“正因为生命的短暂,那我们更要好好地珍惜这珍贵的生命,好好爱我们的家人。”——但是正因为生命的短暂虚无,我们如何珍惜到它?所有的幸福都是泡沫,我们如何珍惜我们的家人?爱他们有何意义呢?如果没有永远的生命,爱一个幻影有何意义?
无神论思想的导向与最终点:“我们行善的动力是什么呢?我们终究要一死,善人死亡与恶人死亡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都是身体灵魂如原子一般散灭,我们随意糟蹋别人吧,因为做义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他的结局是与恶人一样的,同样灵魂散去,这是善恶同样的归宿,那我们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呢?”——如按前述为处世观:那惩恶扬善、爱,等等这些词便没有了必须存在的理由及意义。
有人说:“人生苦短,不要浪费时间,好好地读书;将来有一份好的工作,这样就会有好的经济基础生儿育女。做一个幸福的人。”这是无神论的说法。但他终究要面对死亡以及妻离子散,这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做一个幸福的人’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生活非常好,有美食、有美满的婚姻、健全的身体、健康的孩子,与朋友;我们不再希冀任何东西,我们也不需要希冀任何东西。”但我们的身边充斥着罪恶、还有痛苦和死亡,我们真正不再希冀任何东西的,是没有了后者这些;当没有了罪恶、痛苦和死亡,才能真正让我们不再希冀任何东西。我们的在世生命,它是有缺陷的,它不是完美的。——加注:臂如这些金字塔尖端富有的世人,他们其实是不幸福的。即便财富超过百亿美元等,他们只能使用几十年,并且期间,会被疾病、亲人的离去等等削弱了很多的幸福感;但是最大的摧毁幸福感的东西,是自己死亡的存在。然而真正的幸福是没有罪恶、痛苦、和
死亡的,全然完美的生活状态:它即是存在於天堂中的生活状态。只有它是幸福的唯一形式、和终极形式。
世间不是天堂,它存在着缺憾,它的不完美性体现在:比如人在没有护栏的高处行走,他可能就会不慎而坠下身亡;再臂如自然界的火灾,它不仅会殃及动植物,也会将身边没有保护措施的人烧焚致死;再臂如人没有食物就会饿死。等等。当然也包括撒殚带给人的仇恨、不忠于婚姻的性放荡等等等的伤害人的罪恶。而只有天堂没有缺憾,没有各种痛苦,只有爱、永生。这些都是教会告诉世人的,都是天主默示给世人的、何为真正的美善生活、和平安及喜乐。这种平安和喜乐只有在天堂才能永远的拥有。但世人可以凭借信德、望德,来感受这份平安与喜乐。相关经文:“他要拭去他们眼上的一切泪痕;以后再也没有死亡,再也没有悲伤,没有哀号,没有苦楚,因为先前的都已过去了。”(默 21:4)
当亲人死去之后你会想念他们吗?你会因想念他们而哭吗?因为你爱他们。——所以我们需要一份永不分离的爱,和不会分开的爱。它就是永生,是耶稣的死与复活所带来的。
宗教虚无主义精神状态:一种人本应该有的、对天主信仰世界精神存置的剥离、隔绝后的精神绝望——人生无目的,对自己的‘因一生幻灭,而人生只能行尸走肉’的虚无与无神思想的人类精神状态。
有人说:“我有心理疾病,永远也治不好,那就是终究要和我的女儿,丈夫分开;我深爱着他们,但是我们都会生绝症或暴毙而死。这个阴影自我结婚后即索绕着我,因为我爱我的丈夫;而当我生下了我的女儿后,我更加痛苦,她每一个微笑都使我产生爱意——也使我产生绝望,因为我们会死,我得不到她,和她温暖可爱的笑脸。” 这即是无神论者的痛苦;如果这位妻子——母亲相信天堂的存在,相信天主的奇妙恩许:他们三人的爱会永远被留住,
她可以永远得到她的丈夫、她可以永远看到她女儿的笑脸的话:那她的痛苦就会被治愈。不然心理医生永远也解决不了他们的痛苦。
——————————————————
注:无神论相对于基督宗教,所能给人带来真正美善生活的不足:
1、无神论给人带来的是人的神化概念、但又使人陷于必然的茫然无措与绝望:臂如无法解决人的各种终极须求与痛苦。
2、比如亲情、爱情、友情——这些随着时间的进程都会慢慢地形成自己痛苦的伤口(即所爱的人会只会接连的逝去),不能再见。
3、自己的生命只有有限的数十年,并没有真正的目的和意义,因为目的和意义都会随着自己的去世而变得不存在。
4、人由于死后的终向是灵与肉的离散,故他们对于自杀也没有了不能如此做的禁忌,因为自杀后也只是灵与肉的离散。
5、最后,就是他们缺乏行善的必要性、须行性的根基:比如孝爱父母;因为父母被爱、被孝敬最终是身魂湮灭,而随意处置或恶待之,最终也还是身魂湮灭,两者是同样的结果,故为什么必须要孝爱呢?
「我们的生命又短促,又多愁;人的死期一到,又没有办法补救,也从不见有人从阴府回来。我们原是偶然而生,过后我们又好象未曾生存过;我们鼻中的气息只是一阵烟雾,思想亦不过是心动迸出的火花;火花一旦熄灭,身躯即变成灰土,魂魄即像轻风消散。我们的名字,随时被人遗忘,无人追念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命消逝,有如一丝浮云,又如为日光所驱散,被热力所蒸化的烟雾。实在,我们的时日,有如疾驰的阴影;我们一死去,再不得返回,因为一经盖印,无人再能返回。所以,来!让我们享受现有的美福,趁年青及时消受这世界。我们要痛饮美酒,浓施香液,莫让春花空空溜过。在玫瑰花尚未萎谢以前,用来作我们的花
冠;我们要随处享乐,连一块草地也别放过。凡是乐事,我们不要放过,到处要留下我们欢乐的痕迹,因为这是我们的名份,我们的命运。[1]
我们要压迫穷苦的义人,不必顾惜寡妇,连白发年高的老人,也不必敬重。我们的势力,就是正义的法律,因为软弱只呈现自己无用。我们要陷害义人,因为他太令我们讨厌,反对我们的作为,指责我们违犯法律,控诉我们品行不检,自夸认识天主,自称是上主的仆人,自充我们思想的裁判员,我们一见他,就感觉讨厌;因为他的生活与众不同,他的行径与人两样。他竟将我们视作杂种,远避我们的行径,像远避不洁之物;声言义人有幸福的结局,且自夸有天主为父。我们且看他的话是否属实,看他究有什么结局。因为,如果义人是天主的儿子,天主定要帮助他,拯救他脱离敌人的手。来罢!我们用耻辱和酷刑试验他,查看他是
否温良,考验他是否忍耐。我们判他受可耻的死刑,看他是否蒙受眷顾,如他所说的一样。」[2]
“那些无知至极、不可能获得关于上帝的知识的人,是不会承认宇宙诞生时有个智性的原因掌管,这是导致他们陷入可悲结论的主要错误。这些人中,有的求助于质料原理,认为宇宙的起源出于世界的几种元素;有的猜想原子和不可分物体、分子和波道通过结合构成了可见世界的本质。原子的重合或分离导致事物的产生和毁灭,最稳定的物体之所以持续存在,全在于原子彼此之间的吸引力——这些著作家为天地、为海洋找到的是如此软弱无力的起因,如此不堪一击的连贯性,他们编织的是一个真正的蜘蛛网!这恰恰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说“起初天主创造天地”。他们被与生俱来的无神论蒙蔽,所以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事物管
理或统治着宇宙,一切都受制于或然。”[3]
无神论者是匮乏真正的幸福和盼望。因为他们不在真理中,不在真理本身的天主的永生寄托中。真理永不会给人带来绝望。绝望,是与望德相抵触。人可以对无神论者所说的:“人仅有这短暂的一生便是其全部的意义”有所感知,感知到它的错误,感知到它与望德相抵的无望性质。而这种无望感,已在《圣经》中(智 2:1-9),及曹操的《短歌行》、苏轼的《前赤壁赋》、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被活生生的展示出来了。
天主默示的真理,给予人真正的希望:世人离世后,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可以和天主、众天使、及自己所爱的人在极隆的荣福与爱中永远在一起。——人与人之间在永恒里的团聚,也应该是世人盼望的一部分,但不能凌驾于对天主的爱与和祂的团聚的切望之情,因为人应该爱天主于万有之上。“你应全心,全灵,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这是最大也是第一条诫命。第二条与此相似: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系于这两条诫命。”(玛 22:37—40)“谁爱父亲或母亲超过我,不配是我的;谁爱儿子或女儿超过我,不配是我的。”(玛 10:37)
——————————————————
[1],摘自:天主教思高本《圣经》,智慧篇 2:1-9。它显示出无神论者是痛苦的,无望的。
[2],摘自:天主教思高本《圣经》,智慧篇 2:10-20。它显示出无神论者没有应该行善避恶的理由,因为
他们认为自己离世后,就是灵与肉的湮灭,且义人和恶人都是一样的结局。
[3],摘自:《创世六日》,圣·巴西略(Santa Basil the Great,330-379)著,石敏敏译,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年 10月版,第 6页。
注:文稿作者此二页的目的是,以《圣经》、圣教会圣徒著作言论摘录、及神学来显示天主永生的真理。
附录 1:一种无神主义论调:“一切精神归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一切存在归于上帝,就是有神论。唯
物主义,不是说这个世界只有化学反应,物质力。唯物不是把生命和精神无视了,而是要继续寻找真相。
尊重生命,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基础。”回应: 为什么要尊重生命?此论者无法给出答案。因为他们在探索,
他们相信人类科技的探索会最终找到终极的答案,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还在寻找这个要“尊重生命”的
理由,但是他们不能保证能找到。——此思想的毒性就在于:它教导人必须在一个不可知的、或许永远找
不到生命岸口的汪洋中继续寻找、并要一直找下去,而只有找到它才是人的唯一出路。他们把全人类的命
运放在了他们所认为的“不可知”中,就是说人类的行善、爱、公义,等等的合理性都还是不可知的,还
在探索,但他们不能保证能探索到。而他们不肯相信天主已经启示出了的道路、真理和生命。注:不“尊
重生命”,应该包括凶杀他人、自杀、奸淫、冷漠,等非出自圣神的犯罪行为。
附录 2:基督信徒的准则与喜乐之综述:1、他们有对在世所爱的人的永恒相爱的盼望,即自己知道,他们
的爱人、朋友、父母亲人等能在上主许诺的天堂中永远团聚、永不分离。2、他们有约束自己犯罪作恶的天
主的律法,人死后是会有审判,而不是死后灵魂如身体一样化为青烟烟消云散。如果善人和恶人的最终结
局相同:即灵肉离散;那人为何还要必须行善呢?3、世界在各方面都是不完美的、致使人绝望或痛苦的:
比如人会被火烧死、被水淹死、被饿死、被重物碰撞而死、被杀害、被伤害……等等。而天主在《圣经》
中告诉我们:“他要拭去他们眼上的一切泪痕;以后再也没有死亡,再也没有悲伤,没有哀号,没有苦楚,
因为先前的都已过去了。”(默 21:4)
后注:对于此文本的前 3页,其内容都仅仅是在描摹《圣经旧约·智慧篇》(2:1-20)的含义、及其它出
于教会的永生概念,而对于近现代科学领域关连于无神论的研究成果(比如宇宙大爆炸理论),则不在本
文本的讨论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