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对你说了一些刺伤你的话,批评你、羞辱你,你会怎样? 你会火冒三丈,气呼呼地骂回去,或是忍气吞声地强压下来? 然后呢?你是否会愈想愈气,整个情绪都大受影响? 有天,佛陀行经一个村庄,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对他说话很不客气,甚至口出秽言。 佛陀站在那里仔细地、静静地听着,然后说: “谢谢你们来找我 ,不过我正赶路,下一村的人还在等我,我必须赶过去。 不过等明天回来之后我会有较充裕的时间,到时候如果你们还有什么话想告诉我,再一起过来好吗?” 那些人简直不敢相信他们耳朵所听到的话,和眼前所看到的情景:这个人是怎么回事。 其中一个人问佛陀: “难道你没有听见我们说的话吗?我们把你说得一无是处,你却没有任何反应!” 佛陀说:“假使你要的是我的反应的话,那你来得太晚了,你应该十年前就来的,那时的我就会有所反应。 然而,这十年以来我己经不再被别人所控制,我己经不再是个奴隶,我是自己的主人。 我是根据自己在做事,而不是跟随别人在反应。” 是的,如果有人对你生气,那是“他的”问题; 如果他侮辱你,那是“他的”问题; 如果他粗暴无礼,那仍是“他的”问题。 因为他要怎么说,怎么做,那是“他的”修养,你能怎么办? 让我再重复一遍佛陀所说的: “我己经不再被别人所控制,我己经不再是个奴隶,我是自己的主人。 我是根据自己在做事,而不是跟随别人在反应。” 你是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 ○●○ ○●○ ○●○ ○●○ 两个坦然面对辱骂不生气的小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生世世的因缘关系,人们很难完全避免被恶意的辱骂、恐吓、中伤、嫉妒或指责等,当面对辱骂时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法去应对,那就因人的思想境界高低而全然不同了。 一、 据史书记载,宋代名臣富弼年轻时就很有度量。有人骂他时,他充耳不闻,专心致志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好像什么也没有听到。有一次遇到一个非常凶悍的人,无缘无故的对他進行谩骂。旁边的人对富弼说:“他正在骂你呢!”富弼嫣然一笑说:”恐怕他是在骂别人。”旁边的人又对富弼说:“他正在指名道姓的骂你呀。”富弼却说:“天底下同名同姓的人多得是,未必富弼就是我呀!”那个破口大骂的人听到富弼那不屑一顾的回答之后,感到非常羞愧,也就住口不骂了。 如果富弼当时唇枪舌剑地针锋相对,你骂一句,我回敬一句,必然加剧矛盾,以至大打出手。而以云淡风轻的心态坦然忍让,则可以使对方怒火冰释,善解恶缘。能忍能让者,德量必大;遇事不能忍者,心胸狭窄。所以人世间最难做的就是忍辱不辨。 二、 相传释迦牟尼佛下世度人时,也有那么一段时间,经常遭到一个人的妒嫉和谩骂。对此释迦牟尼佛心平气和,沉默不语,不动声色,专心致志的做好度人的事情。有一天,当那个人骂累了之后,释迦牟尼微笑着问他:“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却不接受时,那么这个东西是属于谁的呢?”那个人不假思索的回答说:“当然是送东西的人自己的了。”释迦牟尼说:“那就对了。到今天为止,你一直在骂我。如果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么谩骂又属于谁呢?”听了释迦牟尼佛充满智慧和慈悲的妙问,那个人顿时哑口无言,从此再也不敢谩骂释迦牟尼了。 面对个人攻击式的辱骂,很少有人能像富弼和释迦牟尼佛那样去坦然处之。然而,冷静的思考一下就会省悟:如果心浮气躁的以牙还牙,用辱骂回击辱骂,实是一种不智的行为;如果面对辱骂嫣然一笑,以轻风细雨的口吻响应辱骂,就已具有智者的风度;如果面对辱骂心平气和,懂得用行动坦然应对,那就是一种觉者的大智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