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1点半多,我和小庄以及另外8、9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起坐上巴士直奔西奈山。 高达2285米的西奈山(在阿拉伯语中称为“盖布尔穆萨”,即“摩西之山”)耸立在圣凯瑟琳隐修院的后面。它就是《圣经》中的何烈山,摩西在这里停留了40天,接受记录着上帝“十诫”的法版。 虽然有些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何烈山在沙特阿拉伯或约旦,但这个观点对朝圣者丝毫没有影响,每天到这里来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凌晨近2点,我们开始爬山。上山的路有两条,虔诚的朝圣者一定会选择攀登那3750级的“悔罪台阶”,据说这些台阶是一名悔过自新的隐修士挖凿出来的。这是一条最直接的路线,路上还有几个供朝圣者还愿的地方,包括一个“忏悔门”,从前有一名隐修士在这里听取朝圣者的忏悔。另一条路是“骆驼小道”,比较曲折,但容易攀登。我们走的就是这条道。当时同时出发的还有另外两批旅行团队,那长长的队伍在黑漆漆的山路上蜿蜒前行,远远望去,闪烁的头灯犹如跳动的萤火虫。牵着骆驼的贝都因人等候在各个路口随时准备为脚力不济的游客服务。三个多小时后,大队人马顺利登上山顶。 夏天的山顶寒风凛冽,小庄套上了两件厚衣服,我则用床单将全身裹住,两人坐在地上互相依偎着取暖,边聊天边等待日出。当时,山顶上人满为患,人声鼎沸,可旁边充气垫上睡袋里躺着的一对男女却鼾声阵阵,让人羡慕。 好在等待的时间不长,天边渐渐发亮,一些游客迫不及待将镜头对准东方,跃跃欲试。很快,太阳探出它那小小的脑袋, 瞬间从地平线上跃出,一道柔和的红光随即投射下来,光芒将身后的山体逐片照亮,整座圣山顿时像是被注入了新鲜血液般瞬间迸发出生命的光彩。 游客们排队走“悔罪台阶”下山 3750级“悔罪台阶”中的一部分。
山下便是那座著名的圣凯瑟琳隐修院。 大批游客在耐心等待了将近一小时后,通过一堵幕墙上的小门鱼贯进入隐修院,这堵幕墙有些部分厚达3米。隐修院的大部分建筑并不对外开放,可供外人参观的只有基督变容教堂(又名“圣凯瑟琳教堂”),这座教堂是由查士丁尼一世于6世纪增建的。
就连这座教堂里的许多地方也有绳子围着,不准游人进去。即使如此后厅中展出的那些珍贵的圣像还是值得一看的。这只是隐修院拥有的2000多尊圣像中的一小部分,其中有些还是5世纪流传下来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圣像。另外,圣凯瑟琳隐修院的图书馆里还收藏着一些最重要的宗教典籍手抄本,其地位仅次于梵蒂冈。教堂附近有一个用木围栏保护的矮树丛,据说是从原来那个“燃烧着的荆棘丛”移植过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