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青年良友鲍思高神父自传列表
·1 悲惨的童年
·2 家庭的生活
·3 三月的时节
·4 幼小的演员
·6 到新堡市去
·7 我应该读书
·8 负笈基爱理
·9 知心的好友
·10 终身的抉择
·11 修院及缺点
·12 司铎的职业
·13 上主的司祭
·14 初任的铎职
·15 “我名叫禄茂·夏来理。"
·16 泥水小工的青年中心
·17 侯爵夫人柏老禄与鲍思高神父
·18 流徙无定的青年中心
·19 草地上绝望,大棚下复生
·20 小泥水匠的奇迹
·21 火药库几乎爆炸
·22 我是一个从瓦雷西亚来的孤儿
·23一八四八年的政治风暴
·24 希望全成泡影
·25 鲍思高神父与社会问题
·26 荆棘丛生,农事歉收的一八四九
·27 一幢房屋和一座圣堂
·28 上主派来一头奇犬
·29 几个草创的工房
·30 身穿军装外套的学生
·31 一八五四年:“我们名为慈幼会
·32 青少年犯
·33 与一位慈母和一个学生诀别
·34、“不管是不是会士,我跟鲍思高
·35、为了一个孩子,需要七个警员
·36、乡间旅游与院中生活
·37、梦中预见的大堂
·38 卢华神父由米拉贝禄
·39、慈幼会进入一个“新阶段”
·40 莫乃才一如华道角
·41 罗马沦陷和死亡威胁
·42 赞助员:在世俗上的慈幼会士
·43 鲍思高神父几件感人的事
·44 足迹遍天下
·45 预许之地:巴塔哥尼亚
·46 鲍思高神父和卡斯达地总主教
·47 风尘仆仆,在法西两国奔走
·48 若望贾烈劳荣升主教
·49 老泪纵横
·50 逝世归天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3 三月的时节
3 三月的时节
浏览次数:2967 更新时间:2007-4-10
 
 
 

  鲍思高这一家人,过着很清苦的生活。在碧基少少的那十几户人家之间,要数鲍思高这一家最贫穷了:住的是一层简单的楼房,又要作为居处,又要用作仓库和畜舍。

    厨房里有几袋玉蜀黍。就在薄薄的一层板壁那边,有两头母牛在反刍。楼上有卧室,又小又暗,就在屋顶的下面。

    生活虽然贫寒,却并非穷困到衣食不足的境地;因为全家上下都合力工作。农家的工作虽所得不多,但也有所获,不致无以为生。四壁虽萧条,没有什么华饰,却也用石灰粉刷得洁白干净。一袋袋的玉米固然不多,却也足以供应所需。两头母牛也要拉车耕田,所以牛奶产量不多,而且也缺少丰富的养料;可是,那少量的牛奶,也足供全家人饮用了。

    为此,鲍思高这一家的孩子们,都显得很愉快,并没有忧戚之容,更没有暴戾之气。即使是过着清苦的生活,也可以怡然自得,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

    若望八九岁的时候,已经开始积极地参加家里的各种工作,分担生活的艰苦和辛劳。

    全家人真是所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夏天日长,太阳很早就起来了。妈妈丽达一清早就叫醒孩子们,多次对他们说:贪睡的人拿不到鱼。小若望早上起身时,必然很多次心中在想,那些鱼究竟是在什么地方。

    早餐真是很清淡简单:一块干面包,一杯清水。

    若望很快就已经学会锄地、割草、挤牛奶、使用各种农具。他真是一个有名有实的农人。出外旅行,就靠两条腿。公共马车距离很远,在前往新堡的公路上通过,车费也很贵。到了晚上,就在装满玉蜀黍干叶的褥子上面睡觉休息。

    周济穷人

    如果夜里附近有人患病,就来唤醒丽达。大家都知道,她从来不会拒绝帮助别人的。她一听到有人求助,就叫自己的一个孩子陪她一起去;她对孩子说:让我们去做一件爱德的工作。

    做一件爱德的工作,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可是在那个时代,却有许多要求,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代价:需要慷慨的牺牲、服务的精神、乐于助人、实际的爱、无私忘我等。

    鲍思高神父自己告诉人说,冬天的时候,有一个要饭的来到我家门前求乞。外面正下着雪。他要求在我们的草房里过夜。丽达让他上去之前,先给他一大碗面汤,后来察看他的脚,往往发现情形很可怜:木鞋已经穿坏了,雨水把脚都浸湿了。丽达没有第二木鞋送给他,只能尽量设法用布把脚裹起来。

    在碧基的一所屋子里,住着一个名叫翟可的老人。他本来很有钱,却把一切都挥霍净尽了。孩子们都戏弄他,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知了。这是因为一般做母亲的,往往暗指着他,给自己的孩子讲述他以前的身世,又引用知了和蚂蚁的寓言故事:我们那时好像蚂蚁似的,辛苦工作,他却快乐享受,日夜唱歌作乐,活像一只知了。现在你们看,他落到怎样的结果。所以,你们要记住这个教训!”

    那个老人不好意思向人求乞,很多次要挨饿。丽达到了天黑的时候,把一小锅热的面汤放在窗口。翟可在黑暗里前来,把它拿去充饥。

    若望从他母亲那里,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教训。这些行动,不仅仅表现了俭朴节约的美德,更显示了牺已利人的爱心。

    有一个孩子,名叫塞刚道.马他,就在距离鲍思高家不远的一个农庄里做童工。每天早上,主人给他一块黑面包和两只母牛的辔头。他负责放牛直到中午。他下到谷底,往往就在那里,遇见若望也来放牛,手里却拿着一块洁白的面包。在那个时代,一块白面包,算得是上等的食品了。

    有一天,若望对那个孩子说:你可不可以帮我做一件事?”“很乐意啊!”

    我想跟你换面包。你的面包一定比我的更好吃。马他信以为真,就答应交换。过了好几年,马他自已把这件事讲给别人听,其后一连三个月,每次他与若望相遇时,就进行这项交易。只到了成人之后,马他回想以前的事,才完全明白,若望.鲍思高真是一个善心人。

    藏匿在森林中的匪徒

    在鲍思高家附近,有一个树林,其中藏匿着一些被警察所追缉的匪徒。不止一次,到了夜里,他们来敲鲍思高的家门,想要一碗面汤吃,以及一些干草,作为垫褥来睡觉。

    丽达并不因有这样的人来访而慌张。她已经习惯遇见这样的人。在拿破仑统治比哀蒙省的时期,那些逃避兵役的青年,真是多不胜数。到了他在位的最后几年,据历史家的统计,逃兵役的人数,高达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他们组成各小队,分别匿居在森林里,或高山上。他们打家劫舍,以维护生活,或在偏远的农庄里,以自造的名义招募新兵。(在法国,那些反对征兵的入之间,也有一个名叫若翰。卫雅的,原是一个农民,后来竟然成为一位大圣,即亚尔斯的本堂神父。)

    最使人担心的,是在匪徒后面,跟踪而来的是宪兵(就在那几年里,由意大利国王斐道理奥。厄玛奴埃雷一世所组成的)。不过,在鲍思高家里,彼此似乎有一种默契。那些宪兵,由于东奔西走,非常疲乏,向丽达要一杯清水,偶而也要一小杯酒。

    匪徒们躲在上面草房里,听到宪兵的声音,便悄悄地溜走了。若翰。雷蒙恩神父,是写鲍思高神父行传长编的主要作者,曾与鲍思高神父在都灵作过多次长谈,这样写道:“宪兵们虽然明知,当时在屋子里,有谁躲藏着,却假装不知,从来没有想逮捕一个人的。”

    小若望在旁留神观察,学得不少教训。他从母亲口中得知,起初是民主党的士兵,追逐那些保王党的人。现在那些被追逐者,却反而成为追逐者了。国王部下的宪兵,到处围捕那些民主党的人。不久,情形还会转变的。那些无名小卒,或将成为各部部长、警政官长、掌握大权的要人。

    妈妈丽达,对于这种风云变幻,已经司空见惯,不以为奇;因此,不论是谁,凡来叩门而有所求的,不问他属于何党何派,一律与以一碗热的面汤,一块面包。

    我们也许会想,可能就是这种时局的演变,使若望。鲍思高形成了这个信念,认为政治和党派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他总是这样想,政治是人生之中,一个变动无常、不甚所靠的成分。为此,他在比这远更稳固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尽力拯救人灵,教养贫苦无告的青年儿童。这将是他日后所谓的我们在天大父的政治

    妈妈教我祈祷

    在碧基鲍思高家里所实行的爱德工作,并不是纯然的慈善救济,或出于怜悯的同情心,而是为了爱天主,才这样帮助别人。在鲍思高家里,天主是一位家中常客。丽达虽不识字,却知道圣经和福音里所记载的长篇史事。她深信必须祈祷,即与天主密谈,才能获得充分的力量,行善避恶,做一个好教友。

    鲍思高神父亲笔写道:她亲自教我祈祷,直到我年龄长大为止。每天早晚,她叫我同哥哥们一起跪着念经。

    本堂神父距离鲍思高家很远。她不等本堂神父有时候自己来教孩子们学圣教道理。以下就是丽达幼时所学过的“教理概要”里的问答;她就用这些问答来教若望、若瑟和安道。“问:教友早上醒来时,就应该做什么?

    答:应该先画十字圣号。

    问:起床后,教友应该做什么?

    答:可能时,应该跪在一张圣像前,从心中发信德,深信自己是在天主面前,并念:感谢我主天主……

    问:在工作前,应该做什么?

    答:应该把自己的辛劳献给天主。

    小若望在自己家里,最初参加的敬主神工,是玫瑰经。那时玫瑰经是一总的教友晚上都念的经文;就是连碧基的那些农民,每天晚上,也都向圣母玛利亚,恭诵五十遍圣母经,犹如亲热地同天上的慈母谈话,与其说是奉她为一位天地的元后,不如说是爱她为自己家中的母亲更好。在他们看来,一连念五十遍同样的经文,并不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他们一天之中,在陇亩田畦之间,锄了不啻数千百次的泥土,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他们一面拨动念珠,一面想到自己的孩子、田里的农作物,也想到自己的生命和死亡。

    小若望就这样开始同圣母谈话;他知道,圣母在看着他,听着他。

    鲍思高神父在他所写的[回忆录]里,也提到了他第一次去办告解:是我母亲帮助我预备办告解。她陪我到圣堂里去,她自己先办告解,然后把我托付给听告司铎。等我办了告解之后,她又帮助我感谢主恩。”

    寒冬季节上学读书

    小若望大概是在他九岁那一年,即一八二四一一二五年的冬天里,上学读初小一年级。当时从十一月三日开学,到三月二十五日,就告结束了。那段时期是农闲的季节。除此以外,就是连体力弱小的儿童,也必须在家里或田间工作。

    由于新堡公学,距离碧基有五公里路,所以若望的启蒙老师,是一个识字的农夫。后来,经由丽达的姊妹玛利安纳.奥其纳,向她所服事的一位在加比利奧教书的司铎请求,希望在他的学校里,能为自己的小外甥找到一个学位。

    那位司铎名叫拉瓜,答应了她的要求;因此,若望就在那个亲戚家里住了三个月。后来在一八二五一一二六年的冬季,也采取同样的办法。不过,这一次,安道(已有十七岁)开始显露不悦的面色,厉声说:为什么再送他去上学呢?识得读字,知道签名,已经足够有余了。他也要像我一样,拿起锄头来种田。丽达设法使他理解:时间越过得多,学识也越重要。你没看见,连那些做皮鞋和做裁缝的也都上学吗?家里有一个人会算账,也很有用啊!”

    若望一学会读字,书就成为他最心爱的朋友。他向拉瓜神父借了几本;许多个夏天的下午,就在树荫下,好像饿虎吞羊似的,把书一页一页不停地看。在放牛的时候,他甚至自愿替别的孩子看牛,只要他们不来干扰他,让他安静地看书。

    不过,他并不是一个书呆子。他喜欢看书,却也常爱游戏和爬树。

    一天下午,他和几个小朋友,发现在一株大橡树上,有一只金翅雀的鸟巢。他爬上了树干,看见巢里已有小鸟,可以把它们捉来放在笼子里了。可是,那只鸟巢,却在一条又粗又长差不多与地面平行的横枝末端。

    若望先考虑了一下,然后从树高处,对在下面的小朋友们说:“我就去!”他慢慢地爬往那条横枝上;他越往前爬,树枝也越细而向下弯曲。终于他伸手把鸟巢里的四只小鸟拿来放在自己的怀里。

    现在他应该再由那条横枝,爬回树干那里;可是,那条树枝,受了他体重的压力而下垂。他慢慢地向前爬,一不小心,脚下一滑,全身就高高地挂在空中,只用两手紧握着树枝。他用力把腰一挺,两脚钩住树枝,想把身子翻上去,使面朝下;可是,他虽一再尝试,却都告失败了;怎样也翻不上去。豆大的汗珠在他额上直冒。下面的小朋友们都在着急大叫,却无能为力。

    最后,若望两臂力尽,无法支持,只好两手一松,就让整个身子从高空中直掉下来。全身在地上猛烈地撞了一下;他昏迷了几分钟,后来才能坐起身来。

    小朋友们急切地问:怎样?有没有受伤?”若望还能慢吞吞地回答:希望没有!”

    小鸟呢?”小朋友关心地问。

    “在这里,还是活的。他说着,解开衬衫,把小鸟拿了出来。可是,它们使我出了实在很大的力……”

    后来,他回家去,但他周身在发抖,才走了几步,只好再坐下来休息。最后,他回到了家里,对小哥哥若瑟说:我身子觉得不舒服。可是,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啊!”

    夜里他在床上安静地休息;这对他很有帮助。不过,那次意外,使他过了好几天,还觉得有不良的后果。

    一只小小的乌鹤

    若望非常喜爱鸟雀。他从鸟巢里,捉来了一只小小的乌鹊,很小心地把它喂养大了。他用细柳条,编成了一只小巧玲珑的鸟笼,很耐心地教那只乌鹊唱歌。那只聪明的乌鹊果然学会了。每次看见若望,就会叫出高低不等的声音,像在唱欢迎歌,且在鸟笼里跳来跳去,像在跳舞,又用它那对乌亮的小眼晴朝他观望。

    不料一天早上,那只乌鹊不再唱歌欢迎小若望了。原来一只可恶的猫,破坏了鸟笼,把它吞噬了,只留下一撮染有血迹的羽毛。若望见了,不禁哭了起来。母亲竭力安慰他说,乌鹊巢有的是,他尽可再找别的乌鹊。可是,若望还是不停地流泪痛哭。他不理还有许多别的乌鹊。只有那一只小小的乌鹊,才是他心爱的好朋友,而现在却不幸被杀害了,永远不会再看到它了。

    其后数天,若望仍愁眉不展,忧伤悲痛,谁也无法使他恢复以前那种愉快的心情。

    雷蒙恩神父记述这件事说:最后,他仔细想到了世物的虚幻,便立定了一个主意:以后绝对不再留恋世界上的任何东西。这不是像他那样年龄的孩子,所能立定的主意。”

    几年以后,当他那个最知心的爱友去世的时候,他重新立定了同样的主意。此后他也曾一再重复立定了这个主意。

    这是一件使人感到欣慰的事,发见若望.鲍思高从来没有真正实行他自己所立定的这个主意。他也像我们一样生有一个血肉的心,他也需要爱一些大大小小的东西。在他的恩师贾劳束神父和他的爱友磊恩.高木禄去世的时候,他觉得心痛如裂,悲伤莫名。又如他第一次看见有些青年被拘禁在铁窗后面,他也难过得几乎要昏倒。

    对于那些伤害他学生们心灵的人,鲍思高神父竟然说过这样严厉的话:假如杀人不是罪的话,我就要用手扼死这样的人。他的学生们差不多都异口同声地为他热烈的爱作证说:他实在很爱我!”其中有一位叫磊思.奥理奥乃的这样写道:如果为能再次看见他,向他道谢,我自愿在烧红的炭火上行走。

当时的神修学,认为留恋世物,是一件不好的事;更好不要冒险,宁可少爱一些。可是,梵二大公会议所主张的神修学,却较为适合福音精神;它对我们说,当然不能把世物当作偶像来崇拜;可是,天主给了我们这棵心,是要我们放大胆量去爱.哲学家的神是冷峻无情的;可是,圣经里的天主却大不相同;祂会爱和发怒,会因难受而笑哭泣,会因高兴而欢跃,也会温柔地对人微笑。

本乡故土

  一个孩子到了九岁,就会开始走出自己温暖的家,张眼四望,观察周遭的一切。小若望也不例外,他也在观察,他也发现了故乡一切。 

那里有美丽的景色,冈峦起伏,好像静卧在绿波中。那里长有桑树、葡萄林、玉蜀黍和苧麻。那里有牛和羊,在安闲地吃草。广大茂密的树林,望去好像是一些墨绿的斑点。

那里的农人们,在阳光下慢慢耕耘,都是是一些刻苦耐劳、朴实忠厚的良民。他们都很爱自已的故乡固守自已的那块土地,像那些百年的古树一样,把根深深地长在泥土里。他们每次遇见司铎神长,或是到了圣堂门口,都会恭敬地脱帽致敬。晚上回到自己家里,关上了大门,与家人开怀畅谈,犹如置身在自已的王宫里。

若望鲍思高是上主的一个伟大的爱子,却也是他本乡故土的一样产物。他的使命,固然得自上天,可是培育这使命,而使之长大的,却是他家乡的那种气氛和环境,那些忠厚俭朴的人物。他的说话,常带有他本乡的口音,他的心灵里,也常留有故土那些人物的印象。

上一篇:2 家庭的生活
下一篇:4 幼小的演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开站时间:2006-12-24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