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将本书献给,以及所有以喜乐的精神横跨国界,
宣布耶稣基督喜讯的圣吴苏乐会传教士们。
目录
「道成肉身」圣玛丽闺雅简介-陈静怡修女
第一部分:生平
1、妳愿意成为我吗?
2、我愿意!
3、一个寡妇
4、避难之所
5、寻找人灵
6、耶稣和玛利亚的家
第二部分:灵修
第一章 圣德生活的起点
第二章 灵修指导
第三章 与耶稣基督缔结亲密关系
第四章 活出耶稣基督的教导
第五章 灵修生活的高峰
第三部分:信札精选
信札一
信札二
信札三
信札四
信札五
信札六
信札七
信札八
信札九
信札十
信札十一
信札十二
信札十三
信札十四
信札十五
信札十六
信札十七
信札十八
圣玛丽闺雅最后遗言:
我毫无保留地将一切奉献给印第安人。
纪念首位圣吴苏乐会传教士宣圣:
「道成肉身」圣玛丽闺雅
陈静怡 修女
玛丽 1 5 9 9 年 1 0 月 2 8 日出生于法国都尔市(Tours)。她的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母亲则出身于贵族的后代。家庭经商,经济小康。从小,玛丽虔敬事主,有神视的密契经验(天主问七岁的玛丽:「妳愿意属于我吗?」)她能熟记司铎的讲道,并向他人重述内容。年轻时,玛丽愿意修道,但双亲不允许, 安排她婚嫁。十七岁时,她嫁给丝绸商人克劳‧马汀,并生下一子。两年以后,玛丽守寡,搬回父家, 以刺绣维生。
从母亲到修女:一心寻求天主旨意
1620年3月25日,天主又赏赐玛丽神视。她看见自己满身罪恶和缺陷,被耶稣的宝血涤净。这个恩宠事件全然改变了她,使她更渴望修道奉献。玛丽整日祈祷,参与弥撒和实行爱德。
不久后,玛丽前往姊姊家帮忙管理家务,也在姊夫的运输公司管理财务。她显露出经商天分,不久姊夫便委任她全权经营公司。然而,玛丽修道的渴望仍持续燃烧着。1631年1月,玛丽将儿子克劳托给姊姊抚养后,于1月25日加入都尔市的吴苏乐会。她的儿子聚集一群和他同年龄的十二、十三岁小伙子,前往修道院前抗议吵闹,要求「释放」他的母亲,但这并没有改变玛丽修道的决志。有些看不惯玛丽遗弃儿子的人常用此事件来责难她。当时,玛丽亦感到万分痛苦, 不能完全明白自己所做的事。后来,她向人解释,她当时一心寻求天主旨意,只能期望克劳渐渐明白和接受。
后来,克劳加入本笃会修道,并于1641年晋铎, 还成为玛丽闺雅的自传作者。
前往加拿大福传:奠基吴苏乐会传教传统
进入修道院后,玛丽于1633年发末愿,取会名为
「道成肉身的玛丽」。起初,她的使徒工作是担任初学院助理,教导教会要理。几年之后,她再次从天主那里领受另一个神视,生命轨道再度改变。
在这个神视中,她看见一片广大的土地,山脉绵延,森林遍布。天主让她知道,这个广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命她前往,在那里为基督建立一座房子。但是,玛丽并未立即行动,而是等待机会,集资金和人力。她在1639年4月3日从法国迪普港(Dieppe)启航,随行的有几位修女和赞助人。
1639年7月4日,她踏上新法国(今加拿大), 同年的8月1日来到魁北克。在此,她建立加拿大的圣吴苏乐会(今日吴苏乐会加拿大联盟),成为首任院长。她与耶稣会士合作,向当地的印地安人和从法国前来垦荒的居民传教。显然,玛丽颇具语言天分。她学习并精通土著语言,还编汇了阿冈昆语
(Algonquin)、依洛克语(Iroquois)、蒙拓奈语(Montagnais)和昆答语(Ouendat)的字典。她还用依洛克语写了一本天主教的要理书。
1641年,玛丽为加拿大首座吴苏乐会院放置了屋角奠基石。来年,会院落成启用,她和修女们一起生活,从事教育的使徒工作。不幸的是,这个基地于
1650年12月29日遭到祝融之灾,将之焚毁殆尽。玛丽不放弃,1651年5月29日重建工程竣工。
看!这就是玛丽闺雅:一位意志坚定,不屈不饶的传教士。也正因为她钢铁般的意志,在她的领导下,魁北克的吴苏乐会士始终保持一份女性的自主尊严,不受当地主教的掌控和干涉。玛丽留下许多书信,现存约有1万2千封,供后人一窥她独特的人格风采、圣召故事、使徒热诚和灵修深度。
丰富精彩圣召: 人生旅途的朝圣者
17世纪加拿大史记的女性英雄人物中,没有人的一生比玛丽闺雅更丰富精彩了。也没有人像她一样, 能轻松地、自由地答复这么许多不同的「圣召」。她是人生旅途的朝圣者。她的生活和教导为所有世代、所有族群,以及所有圣召提出了挑战。身为妻子、母亲、寡妇、职业妇女、隐修院修女和传教士,玛丽的生命鼓舞了所有寻求天主圣意的人—无论人们的圣召为何,以及这圣召如何发展。对度默观生活者而言,玛丽是代言人;对那些努力结合祈祷和职场生活的人,她值得参考和仿效;对以默观使徒精神从事牧灵服务的修女们而言,高兴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的经验,那就是忙碌的玛尔大,以及专注于耶稣的玛利亚。
事实上,玛丽活出的唯一圣召,是对天主旨意完全地忠实。她生命有多种面貌,不论内在的或外在的,都让她在任何一个时代引人注目。因为除了罪恶之外,没有一条人生道路是玛丽未曾探索过的。而且,当她拥抱每一种生活状态时,她就活在那当下, 证明成圣的路不仅一条。那是一种心灵上的自由,在每一种生活状态中都可活出来。
对今日的年轻人而言,玛丽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在她的生涯中,展现了许多年轻人重视的特质,诸如:大胆尝试、爽直坦率、慷慨大方以及活泼喜乐。当玛丽锲而不舍地追求理想时,她的态度坚决,总让我们屏息以待,就像宗徒们胆战心惊地问:「那么, 还有谁能得救呢?」但是,玛丽的灵修生活却给这个问题提供了解答,就如同主耶稣回答宗徒们一样:「对人而言不可能的,在天主却是可能的。」对理想崇高的年轻人而言,玛丽的一生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邀请。她邀请年轻人去冒险,如同她曾冒险一样; 去付出,如同她曾付出一样;去相信,如同她终生坚信天主的许诺:「对相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
精湛的灵修精神:教导人灵,活出福音
虽然身为17世纪首位女传教士,人人尊称「新大陆的大德兰」,大部分的人对玛丽闺雅仍不甚熟悉, 也对这位密契者兴致缺缺。究其因,人们不是侧重她的教导,较少谈及她从天主那里领受的丰沛恩宠,就是被她精湛的灵性吸引,但又觉得她的经验过于「高标」,甚至「非人间」,不易仿效。在此,我愿意取中庸之道,指出玛丽闺雅的灵修核心。
一般来说,研究玛丽的灵修,有两个数据源: 一是她的自传Relation,一是她的信函。在Relation中,她提及自己有义务详述天主在她灵魂的行动,包括天主早期赏赐的特殊天恩。玛丽自己并不喜欢提及这些「超凡事件」,但为了服从长上的命令,她书写Relation,记下自己的神秘经验。至于玛丽的书信,因为没有义务责任,她可以尽情地发挥,自由地书写。玛丽写信的主要目的是教导人灵,帮助人们在圣德生活上精进,让许多人受益,特别是她的儿子─本笃会的克劳神父。他是玛丽辅导名单上的第一号。
此外,尚有玛丽的侄女、几位修道者和寡妇,这些人渴望灵修生活,偶尔聆听一些虔诚的宗教建议, 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他们渴求更多,希冀灵修指导。换句话说,他们想要知道如何开始灵修的生活, 如何有所进步,以及如何达到灵修的目的。玛丽以自己的经验和信念指导他们。
对玛丽而言,虽然一生经验过不少美妙的神视和神秘经验,但她曾对一位神父吐露:「灵修生活的高峰,是透过道成肉身的圣言,与至高的天主结合,并不是有甚么神视!」事实上,她主张一个「信念」, 这个「信念」就是她整个灵修生活的动力。她十分务实,不主张「梦幻似的灵性生活」。她认为,勤于修德,远胜迷恋奇迹。她写信对儿子克劳说:「天主是纯洁。祂希望人灵努力,效法祂的爱子─ 基督, 实践基督的教导,并像基督一样,成为心灵纯洁的人。」这就是玛丽闺雅的灵修观。
玛丽又说:「如果我们以肤浅的眼光去看,神魂超拔的灵修似乎较为高阶。其实不然!耶稣基督、祂的母亲玛利亚,以及众宗徒都是十分务实和平凡的。」她因而结论道:「最精深的灵修生活即是让天主受光荣,永远牺牲奉献。」又说:「我们应该认识耶稣的内在生命,活出福音的教导。」这就是玛丽的信念,是她灵修精神的核心。
使徒服务精神: 为受苦的基督服务
玛丽关爱并照顾贫穷者和不幸者。她和同时代的另一位圣人─圣文生(St. Vincent De Paul)一样, 都是爱德的宗徒。圣文生称穷人是他的「主人」;玛丽则视每一位可怜人是「受苦的基督」。我们可以举几例说明,玛丽愿与穷人为伍,为受苦的基督服务。
首先,当玛丽成为寡妇后,搬回父家,她父亲的店面就成为街坊邻居的焦点,似乎都尔市所有的乞丐们都知道玛丽在哪里。那些可怜的乞丐成了她的常客。还有些玛丽招待过的瘸子,离开她时,会求天主降福她和她的爱德工作。传闻说,玛丽确实跪下来为这些访客清洗和照料伤口,彷佛她所服侍的是耶稣基督本人!有些玛丽年轻时就认识她的邻居,对她这样「过分」的行为感到怀疑,猜想她的将来会怎样。
还有,当玛丽前往姊姊和姊夫家帮忙时,她时常穿梭厨房为众人煮食、为仆役整理床铺,甚至还抢先做好佣人们的工作。她姊夫的运输工人看到玛丽降低自己的身分,为众人打杂,便心生蔑视,不客气地支使她,但玛丽从不抱怨,因为她深切渴望吃苦受侮, 为能更肖似受尽苦楚和侮辱的基督。
这样的生活形式和态度,玛丽持之以恒。逐渐地,当初反对她的朋友、邻居、佣人和工人们反过来称扬她。于是,玛丽芳表四播,传遍大街小巷。她便善用用她的影响力,为烦扰的心灵带来平安,为受压迫的人争取公义。有一次,有位市民受到不公义的对待,被送监服刑。但玛丽坚信他的无辜,经常去探监。其他人对此嗤之以鼻,但她却亲自到法官面前, 坚持不懈地为这可怜人申诉求情,终于为他赢得了自由。
最后,玛丽来到蛮荒的加拿大,她珍爱印地安小孩,为教育孩子们做了不少牺牲,因为在这群穷孩子身上,她看见天主的临在。玛丽的使命是准备这群女孩,让她们在身、灵、思想和心中,都能成为天主的住所,那是修炼的过程。这些从丛林来到修女们住处和学校的孩子们,身体肮脏、油腻有怪味,使整个屋子散发着异味。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使有耐心的修女们不得不更审慎细心,因为她们天天得小心地从汤锅中捞出几撮头发,或一双旧鞋子──孩子们给汤头加料调味!屋子很小,孩子们抓到机会就调皮捣蛋。但是玛丽感到十分快乐,孩子们亦然,因为她们感受到这位「妈妈」的热忱和耐性。她教导他们关于天主的事,从不喊累。
因仁慈被拣选: 弃绝自己,传播福音
以下有玛丽闺雅的两封信,她谈到天主对她和儿子的拣选是出自天主的仁慈。首先,玛丽于1639年4月15日从迪普港写信给一位兄弟,通知她们即将启程, 前往加拿大传教,并且描述了她对此任务的渴望。如下:
挚爱的兄弟:
愿耶稣的生命和爱,成为你的产业! 我们就要离开法国,前往新世界。在那里,人们不认识天主,除了一小批圣人在那里传播福音以外。天主赐我无限恩宠, 并亲自拣选我到那里去生活,这是因为祂的仁慈,愿意用我这天底下最卑微的工具。请你为我祈祷,感谢天主,因祂慈爱的圣意,不论是生是死,是大海是荒地, 我都愿弃绝自己,投身于祂的圣臂之中。因为只要是祂可爱的意愿,一切为我都是一样的。在此刻,我要与你永别了……此刻我更加乐意献上自己做为全燔祭。比起一些俗世之乐,十字架与受苦更能悦乐我心。被派遣到最荒凉之地去传福音,是我心所乐。我愿意珍爱这些小印第安人,甚至超过王孙贵族。我要带着善意前往,并师表我的好耶稣。我为了爱他,乐意牺牲一切祂愿意我牺牲的。
另一封是,玛丽于1647年9月18日写信告诉儿子, 天主希望借着自我弃绝和福音劝谕来引导母子两人。
我亲爱的儿子:
趁着这艘船比其它的船提前出航,我稍个讯息给你,向你确保我已收到你的包裹以及所有的信。你可想象到我的欣慰, 借着这信,我希望给予你所希望的,好能让你停止怨言。我爱你,因而无法承受你的抱怨。
亲爱的好儿子, 很久之前, 我就决定,天主为你为我的计划是,我们在此尘世不再相见,除非以我们的救主在福音中所规定的方式生活,那就是弃绝自己。假如我们弃绝自己,如同我们该做的一样, 那么我们发现,自己活在属于天主的喜乐内。主是如何可爱!祂使我们能以福音劝谕生活,有整个永生来看见彼此,与彼此交谈。这是我灵所渴望的。我不断祈求那时刻早些来到。届时,我们将不会被万物所阻隔,就像它们现在横阻在我们与至善的上主之间一样,分隔了我们母子。在此尘世,我们无法完全地享受天主,也无法完全地得到安宁。
至于我的健康情况,还相当不错呢! 感谢天主!我希望你的声音如我一样有力,能向别人宣扬天主赏赐给你的光照。我听说,天主降福了你的学习,也赐给你虔敬的态度,心里颇感欣慰。我不敢问你,天主是否提拔你到铎职,但盼你让我知道结果。让我们弃绝一切事物,使之成为常态吧!让我们除了渴望最爱净配的旨意,别无它想!因为那为我们是最成全的。假如我的信件能够安慰你,这则短信只是预先给你一点安慰。让我们在祂内寻求安慰吧!因为祂是仁慈的父和施予各种安慰的天主。
玛丽在1 6 7 2 年4 月3 0 日逝世于加拿大魁北克(Quebec),终生没有再返回法国的故乡。1911年7月19日,教宗碧岳十世宣她为「可敬者」;1980年6月22 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宣她为「真福」;2014年4月2 日同样关怀穷人、重视为「受苦的基督」服务的教宗方济各破格封她为圣人。普世教会在每年的4月30日庆祝这位圣人的纪念瞻礼日。
第一部分:生平
玛丽闺雅(1599-1672):一位奇女子
1、妳愿意成为我的吗?
当天主召叫人来成就祂的大业,光照人灵时, 祂让被选的使徒在准备过程中吃尽苦头,但也不吝赐下格外丰沛的恩宠。同样地,天主也从不急促, 因为祂从永恒的眼光计划和行动,不受人类的时间的限制,正所谓:「千年如一日。」因此,当天主开始预备玛丽闺雅—第一位到新法国(今加拿大) 去传教的女性,祂让她诞生在古老法国最富文化气息的城市之一,就是都尔市(Tours)。都尔市,位于老都兰(Touraine)的中心,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它从第一世纪开始就有基督信仰。各种历史传说和记忆围绕着圣玛定(St. Martin)、查理马特(CharlesMartel)、都尔市的额我略(Gregory of Tours)和路易九世(Louis IX)等著名人物;就连伟大的国王、作家、圣人和学者也曾接二连三地进驻此地,多彩多姿地丰富了它的历史。此外,都尔市和都蓝各处的自然景观也独树一帜。都蓝享有「法国花园」的美誉, 宽广、平静的卢瓦尔河(Loire)流经此城乡间。玛丽闺雅就于1599年10月28日诞生于此。她是面包师傅佛伦‧闺雅(Florent Guyart)和妻子珍妮‧米蕾(JeanneMichelet)的第二个女儿。珍妮的家族与当地贵族有结
亲关系。于是,玛丽在这么有福气的背景下展开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生命! 但吊诡和矛盾的是,这位女性将来要前往毫无文化、传统、社会地位的蛮荒之地去服务。看来天主喜欢自相矛盾,因为玛丽的生命就是充满吊诡和矛盾。当然此刻尚未开始,因为小玛丽才刚出生,还未意识到她自己将来的命运。
在玛丽的孩童期早年,闺雅家住在位于市中心的圣萨特尼努(St. Saturninvs)堂区。玛丽就在这个美丽教堂中领受了洗礼。圣萨特尼努教堂是都尔市最著名的教堂之一。当她稍长,玛丽的父亲将全家迁移到圣皮耶德可(St. Pierre- des- Corps)的郊区。在那里, 这个拥有七个孩子活泼热闹的家庭,可以在宽广的乡间长大。他们喜爱乡野生活。因此,玛丽的童年开心快乐,无忧无虑。直到有一天晚上,那时她七岁,天主向她显示了祂特别的拣选。玛丽闺雅称此经验为「梦」。在梦中,我们的主耶稣以人的形像向她显现,温柔的拥抱她,亲吻她,并询问玛丽说:「妳愿意成为我的吗?」她回答说:「我愿意。」从那一时刻起,玛丽就属于主了,全心全意地,且怀着喜乐和热诚。
然而,当时主并未给她任何指示,告诉她该做些什么,好能成为祂的。对玛丽的承诺,主耶稣似乎已经感到满意。因此,玛丽闺雅照常生活,度过了童年期,与玩伴们并无两样。也许除了这些:她有一颗更细腻的心;她逗留在教堂的时间越来越长,且隐匿于一个安静的角落,什么都不做,只是安安静静地待在那里。她自己承认:「几乎大半天」。也许,玛丽已经学会静静地在那里等待,虽然不知道要等什么,但已享受与主密契中的圆满。有些圣人形容说,主的亲吻即是圣神。对玛丽来说,似乎正是如此。从她早年开始,主耶稣就引导她喜爱祈祷,并迅速地将她提升到时时与主相契的境界。
这位在恩宠中成长的孩子醉心于教会的庆祝仪式,也爱听神父们讲道。聆听之后,她总是严肃地重述给小同伴们听。玛丽和大部份的孩子们一样,常常模仿教堂内的种种,比如说: 祈祷时常用的手势和姿态。当她年纪稍长,心中又后悔自己的儿戏太过轻挑,有辱天主赋予她的恩宠。这似乎是玛丽在自述中最严重的自我指责了。多年以后,玛丽服从神师的命令,将天主施予在她身上的诸多恩宠,记录下来。这份自述是我们目前所有关﹦于她早年生活的主要资料来源。玛丽匆促成书,呈现真实原貌,毫不隐瞒天主之恩,也不恃宠而骄。从她的纪录中,我们发现玛丽总有惊人的洞识,明智的判断,持守中道,而这些特质常常表现在真正的谦谦君子身上。
玛丽注意到自己对宣讲福音的人十分尊敬。她写道:「我对宣讲福音的人十分尊敬。每当我在大街上看见一位宣道者,总有股冲动,想追上前去,亲吻他的脚印。我内心的谨慎会抑制我的行动,但是我的目光仍紧跟随着他,直到他走出我的视线为止。我认为,再也没有比宣讲天主圣言,更重要的事了。」可惜的是,玛丽永远不能成为「宣道者」,但有一天, 她会分享他们传播福音的殊荣,将天国的好消息带到另一块土地上。这是当时这个小女孩,当她身处都尔市某街道上,以尊敬的眼光注视着宣道人,所料想到的。在未来,在遥远的加拿大这块蛮荒之地,她将为伟大的传教士们服务,分享他们福传的劳苦,教化林野间那群不识字的穷孩子们。为这,她得准备自己。
在圣神的引领之下,玛丽热心行善,善待邻人, 正如勤于祈祷一样。玛丽步入成年的期间,都尔市的穷人众多。都兰和安茹(Anjou)两地,内战普遍, 饥荒频频。乞丐们涌进都尔市,使得当局不得不严采
措施。这样一来,乞丐们的命运更加贫困可怜。闺雅家的生活并不富有,但也不曾陷于经济拮据。玛丽感到,若她不伸出援手,去帮助那些更穷困的人,减轻他们的重担,心中忐忑不安。于是,她开始拜访穷人,带给他们「所有她能从父亲家里挖出来的东西」,犯了玛丽后来认为「不成全」的错误。她父母可能不知道她曾用家中的物资赒济穷人。无论如何, 她承认,当自己为了穷人,做了「超出本份的事时, 当时她确实为自己是对的。」显然天主也这样认为。有一天,当玛丽外出「行善」时,天主奇迹式地帮助了她:那时她正经过一辆推车前,车后装满货物, 驾车人没瞧见她,而玛丽衣服的一角不巧被推车的杠干缠住了。于是,她被抛甩到高空,再重重地摔回地面,倒在人行道上。周遭的人不知所措,心想玛丽必定摔死了。但她却站了起来,毫发无伤。玛丽心想, 她大难不死,是因为她正要去行爱德。
玛丽闺雅对贫穷者和不幸者的关心和爱护随年增长。她学习去照料病患,包扎令人厌恶的疮口。对她而言,没有什么任务太令人讨厌,也没有什么服务是太卑下的。她配得上与同时代另一位大圣人相比,就是爱德的宗徒—圣文生(St. Vincent De Paul)。圣文生称穷人是他的「主人」。同样地,玛丽视每一位遭人遗弃的可怜人是受苦的基督。以这样的方式,天主预备她最终的圣召,就是在一群小印第安女孩们的心中看见天主的临在。玛丽的使命是准备这群女孩们,让她们在身、心、灵成为天主的住所。
就这样,玛丽的童年静静地流逝,带着喜乐与平安。她的眼光注视着救主耶稣,在年龄、智慧和恩宠中逐渐成长。她时时聆听着那不断在灵魂深处回响的声音,有时带着渴望,有时带着坚持,或带着胜利和喜悦地问她:「妳愿意成为我的吗?」而玛丽闺雅也不断地,以单纯的信德,与无以名之的喜悦回答:
「我愿意!」
2、我愿意!
当玛丽快满十五岁的时候,有一天,她找母亲谈话但欲言又止。玛丽想要透露给母亲的心事,是件重要的事,是关于她最隐密的想法和渴望。和大部份女孩一样,她不知该如何开口。当玛丽表达自己的秘密心事时,她的声音是那么不自在,也找不到恰当的辞句。她渴望做修女,这是她唯一能说的。至于她心中燃烧的爱火,渴望那位召唤她的天上新郎,除祂以外,她别无所爱—这些都太深切,太难于表达了。所以,当玛丽说出了她的愿望之后,就没多说什么, 只是安静地等待母亲的回答。
闺雅夫人慈爱地聆听二女儿的心事。她既高兴, 又惊讶地知道女儿未来的计划。然而,修道生活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她心想着,女儿年少,比其他女孩更加好动,也许这只不过是她一时的憧憬。因此,闺雅夫人打算等等再说,看看玛丽是否还会再提起这事。同时,她也不打算阻挡玛丽。的确,家里能有个修道圣召是天主的一大祝福。事实上,闺雅夫人满意地想起来,玛丽并不是第这个家族中的第一个圣召。她自己的表亲布安妮(Anne Babou de la Bourdaisiere),就是她家附近一所本笃会修道院的院长。假如说玛丽的渴望持续不变,那么进入由这位杰出亲戚领导的修道院并不是件难事。但现在,闺雅夫人打算将这想法默存于心,让未来自由发展。
至于玛丽,她了却一桩心愿,使她十分高兴,因为她已把心事告诉母亲。况且,母亲并未拒绝她, 只是劝告她再等一等。对此,她感到满意,相信此事已经获得同意。于是,两年过去了。都尔市有一位年青人的父母亲,按照十七世纪法国的风俗,向玛丽的双亲提亲。他们中意玛丽做儿媳妇。这个年青人看来是个合适的对象,于是闺雅先生同意了婚事。至于闺雅夫人,却未发一语,提出异议。假定,倘若不是日后的结局证明,「为爱天主的人,一切都是有益处的」,那么,这个婚约看起来是一个不可补救的错误。事实上,这的确是一系列的错误。我们只能充当日后诸葛,诠释天主确实愿意事情如此发展。事实上,闺雅夫人从未动过念头,想要阻止玛丽的圣召。她只是纯粹地误解了玛丽的沉默,以为女儿已经改变心意了。
当婚事安排妥当之后,玛丽的父母亲通知她这个决定。假使玛丽活在今天,恐怕这件事就不一样了。但在十七世纪,没有一位好女孩会拒绝听从父母,甚至有关于她的圣召。身为女儿,父亲的意愿就是天主的意愿。玛丽呆住了:难道她所有的梦想都是假的吗?她七岁时,天主对她的召叫又该怎么处理呢? 玛丽所有的信心彷佛崩塌了。似乎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就是服从父亲的决定。于是,她这样做了,并未让任何人知道为此她付出了多少代价。虽然她渴望度奉献生活,但更渴望承行天主的旨意。因此,当初步震惊过后,她尝试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状况,就是为即将到来的生活做准备。玛丽自我调适地如此成功, 因而在结婚那日,她不但内心平安,外表上也是最美丽的新娘。许配的对像是克劳‧马丁先生(Claude Martin),不是她最初所选择的净配新郎。玛丽天性大方、温和和明理。为人妻后,她也成为一位理想的妻子: 慈爱、快乐、审慎、克己,在忙碌的夫家成为一个能干的主妇。在那个时代,男人的雇工也是家庭成员的一份子,所以管理家务要比今天复杂和困难许多。
年轻的马丁夫人,结婚时只有十七岁。但是,当她准备食物,喂养家人的身体时,也不轻易忘记精神食粮的重要性。当她服侍众人用餐完毕后,她会坐下来,与他们闲聊家常,并善用机会,讲述灵修方面的事。让我们来想象这一幅图像! 玛丽闺雅端庄地与一群目不识丁,举止粗俗的佣人们交谈。她这么年轻, 而且是位女子,身处俗夫中,却安然自若,侃侃而谈! 也许马丁家的雇佣们将此事视此为荣幸,能够偶尔一瞥女主人的内在生活,那是她个人魅力的根源。无论如何,众人显然对这位年轻可爱的女主人心服口服,爱戴拥护,都以自己的方式讨她欢心。至于玛丽的丈夫,没过多久就发现天主在爱妻身上赐给他的珍宝,感到十分快乐。
但是天主如此深爱玛丽,所以不愿意让她生活中缺乏十字架。此时,她平静无波的生活中,升起了一朵怀疑的阴影,来自丈夫克劳。对于这件事,玛丽极其小心和谨慎,隐瞒这位引发阴影的人。我们臆测这个人可能是玛丽的婆婆。因为克劳是独生子,婆婆可能对儿子占有欲过强,因此忌妒他对妻子的爱护。在玛丽的自传中,她轻描淡写地带过这段生命中痛苦事件,让我们无法确切得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只承认,她受了苦,而祈祷给了她安慰和力量。最后, 克劳知道自己误解了妻子,并恳求她的原谅。
在1619年4月,他们的儿子出生了。玛丽这位年轻的妈妈,短暂地体验了一段身为人母的甜美和喜悦, 此时没有任何试炼烦恼。不久之后,麻烦再度来临。这一次的起因是玛丽丈夫的事业遭逢巨变。严重的财务亏损致使克劳的健康一落千丈。恶运接二连三地降临克劳家。在小克劳六个月大时,玛丽的丈夫过世了,遗留下来一个濒临破产的事业。
我们无法否认,丈夫去世,促使玛丽有多方面的感受。她真心爱克劳,自然因为失去挚爱而悲伤,更痛惜幼子自幼失去父爱。但是,当她意识到自己再度恢复了自由之身,对修道生活的渴望又点燃了,而且
更甚以往! 这渴望如此占据她的心思,让她切望美梦成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她忘记了自己作母亲的义务。她深知,要达到最终目标以前长路漫漫,但至少,修道之梦不再是不可能。她不必再努力遗忘它。却能再度自由地去聆听那句意义深远的细语:「妳愿意成为我的吗?」并一如过往,肯定地答说:「是的,我愿意!」只是此刻,她必须先满足于此,向天主重复她的许诺及降服。她必须先解决目前的问题, 那就是处理丈夫遗留下来的债务,并为幼子的将来做打算。
从她娴熟灵巧的经商手腕和解决破产危机的事件来看,玛丽的经营天份不仅限于理家这等简单的家务。短期间内,她发现自己成为众人争相谄媚和讨好的对象。众人不仅欣赏玛丽经商的天赋,也服膺于她的人格魅力之下。不过几周之前,原本对她不甚友善的世界,但现在却对她打开大门。是否玛丽会成为某间生意兴隆的公司的合伙人? 是否她会考虑梅开二度?因为有一群新的追求者蜂拥在她的周遭。家人也催促玛丽做出明智的选择。但是,还有「另一位」追求者也不断地催迫玛丽要选择他。对于「这一位」, 玛丽倒是十分乐意洗耳恭听,虽然「他」要求她放弃一切人性方面的享受及连系。
丈夫过世不久后的某个清晨,玛丽正在都尔市一条繁忙街道上行走。那是1620年3月24日,圣母领报赡礼的前夕。忽然之间,有一股力量让玛丽宛如生根, 无法移动,也记不起来前一刻她正想些什么。她感觉自己进入奥秘之中,沉浸在基督的宝血中,洗涤她的罪过。她可以清楚地看见自己一生中每一件罪过和缺陷,巨细靡遗。多年以后,玛丽写道:「倘若不是天主的仁慈支撑着我,我相信我会因那看见罪过的恐怖景象而死去⋯⋯特别是,那是我个人要负的责任。即使,仅仅为了这一个人,圣子也会为她赎罪,如同为所有人赎罪一样,这个认知令我感到无地自容。」
在这个经历之后,玛丽当然和以往不同了。尽管她的生活一直都是纯洁无瑕,但与耶稣基督救赎的爱相比,一切看起来都是不义的。她必须做补赎,不再让任何事物阻挡她和主之间的爱。回到了家中,她将生意和事业安排妥当,解散了家里的雇佣,并拒绝了她所有的追求者,然后带着稚子搬回父亲的家中,隐居在父亲家中的阁楼上,度祈祷和刻苦的生活。她衣着朴素,深居简出,出门只为前往教堂或为生病的穷人服务。家人的责备不能动摇玛丽的决心。对于婚姻的生活,玛丽已经尽了责任,也参与了该尽的社交和理家责任。现在,她再次是自己的主人,只对天主服从。如果,那一个特别美好的三月份某日,她经验到天主的显示,而唯有全然降服才能取悦祂,那么她已准备好,如同以往,向天主说说:「我愿意」。这决定,让她关上了追求人性上成功的大门,换句话说, 即物质层次的成功,而选择了另一扇门,通往「更丰富的生命」。这个生命满溢着恩宠,让玛丽母子双双获得了圣化。玛丽以永恒的成功,取代了世俗的成功。哪个母亲能为她的儿子提供比这更好的看顾呢?
3、一个寡妇
老面包师傅闺雅先生的家和店坐落在一个简单、不起眼的角落。自从他年轻新寡的女儿(玛丽)搬回来之后,这栋屋子成了街坊邻居的注目中心。事实上,这一点都不令人惊讶。都尔市所有的乞丐们(十七世纪初的乞丐数量是惊人的!)似乎都知道玛丽住在哪里!还有,那些最贫穷的乞丐成了她的常客。人们会想起福音的情景: 瘸腿跛脚的人,离开玛丽后,求天主降福她和她的爱德工作。传闻说,玛丽确实跪下来为这些贫穷的访客清洗,以及照顾他们的伤口,彷佛她服侍的是耶稣基督本人!有些邻居,自玛丽年轻时就认识她的,对玛丽这样「过份」的行为感到怀疑。他们摇着头,猜想她的未来会是怎样。
同时,这位受人注目的女子,仍旧一心一意地寻求隐居和独处。除了上教堂和关怀穷人以外,她独自静居于父家的阁楼上刺绣,因为这个工作不会干扰她的祈祷。玛丽与老父一同用餐,粗食淡饮,温柔地孝顺父亲,照料他的需要。但是她会尽可能快速地再退回阁楼,依从圣神的指示,祈祷和刻苦。至于玛丽的小男孩,她按当时的习俗,送到保姆家看顾,直到两岁为止。这可能也是因为玛丽新寡,忙于照料先生事业的缘故吧。
随着时间流逝,独居生活对玛丽愈形珍贵和甜蜜。她很快地领悟到先知的话:「我将引领她到旷野中,和她谈心。」既然此刻玛丽无法进入隐修院潜修,这样子独处和默思天主的仁慈,对她似乎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日子一天天、一周周、一月月,很快地一整年过去了。有一天,玛丽接到了姊姊布桑夫人(Madame Buisson)的恳求,为布桑先生的事业助一臂之力。起先玛丽感到惊恐,打从心底排斥这个请求。但是不久后,她悟解到,似乎天主希望她做这个新的牺牲,为爱德和服务他人奉献自己。谦卑自我、辛勤劳苦、顺从他人,甚至受人欺侮,种种牺牲奉献可能点燃了玛丽的想象力。于是,她决定接受姊姊的邀请,希望藉此机会活得更肖似耶稣基督。
仅仅在一年以前,那些亲朋好友们,曾耗尽心思和口舌,力图说服玛丽从商改嫁,或至少放弃隐修生活,现在他们都感到惊讶,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他们很高兴看到玛丽愿意前往姊姊家去帮忙。他们心想,当一切说词都不起作用时,玛丽终于放下了固执! 那些热心人士也毫不浪费时间,马上向玛丽推荐一些新的追求者,也提供其它从商企机,比起玛丽的姊姊所应许的,条件要好出许多。但当玛丽向这些古道热肠人士道谢,并说明自己的决定时,她的态度令他们感到困惑,不禁怀疑这位女士是否变得脆弱了。接下来的事件很快地证明他们的怀疑是对的。
玛丽的姊夫保罗‧布桑先生,拥有一间生意兴隆的运输公司。这间公司雇用了许多工人,人事管理繁琐。当布桑太太请求玛丽前来帮忙时,打算交托给她行政管理上的琐碎责任。她相信玛丽必能胜任愉快, 因为她不但有天份,而且经验丰富。事实上,当玛丽初抵姊姊家中时,家务堆积如山。玛丽立即意识到这个需要。于是,她来回地穿梭厨房,整理仆役的床铺,甚至为佣人们抢先做好了他们的工作。对布桑太太而言,这可真是松了一大口气! 家中多了玛丽, 事务轻松许多了。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布桑夫人迟迟未交待给玛丽她原本打算好的职务。最后她反而认为,玛丽做管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的确,对玛丽而言,事情的演变是奇妙的,即使有如此强烈的渴望自我贬抑,也无法在那么短的时间达到她的愿望,而且如此成功地隐藏了自己的才能。布桑家的工人们,个个都是粗汉。他们鲁莽、笨拙、不识一个大字。当他们看到玛丽和他们做同样的工作,马上心生轻视,视她的服务为理所当然,且毫不客气地支使她。再加上玛丽从不抱怨,不久之后,他们更变本加厉。对此,玛丽只是简单地,以三言两语带过,但我们可以想象她吞了不少苦水:「在这三、四年期间, 我负责煮饭,忍受极大的不便,但是我受苦愈多,主耶稣就愈给我安慰⋯⋯对姐夫的工人们,我以仆人的身份自居,有时候还需要同时照顾五至六个病患⋯⋯ 吃了许多苦头, 但是天主赋予我内心的力量去承受。」
玛丽对自己卑下的处境感到十分满足,因为她深切渴望吃苦和受侮,为能更肖似受尽苦楚和侮辱的基督。每天早晨,她离开父亲家,望过弥撒之后,到姊姊的住处,忠实且喜乐的服务。例行性地,她会铺好全部的床,为大家煮饭,照料病患。即使如此,她仍找到时间,抽空回家照顾父亲和幼儿的需要,更不忘日日祈祷。至于刻苦补赎,她无一时松懈过。只有天主的圣宠能够支持她,给予她力量度这样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形式,玛丽持之以恒,长达四年之久。这很难不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当初曾反对她的朋友和邻居反过来赞美她。于是,玛丽芳表四播,遍及大街小巷。她又善用她的影响力,为烦扰的心灵带来平安,为受压迫者争取公义。听说有一次,有一位市民,是玛丽的朋友,受到不公义的对待,送监服刑。玛丽坚信他的无辜,经常到监狱探访。其他人对她这样做都嗤之以鼻。但玛丽却亲自到法官面前,努力不懈地为这位可怜的人申诉求情,最后终于为他赢得了自由。但是,当这爱德事工完成后,玛丽再次返回姊姊家中,继续谦卑生活。
可是,布桑先生最后领悟到他错失了怎样的一位人才,决定聘请小姨子管理他的事业。对玛丽而言, 一个全新的服务领域在她面前敞开,同时也要求她做新的自我牺牲。新职务使她晚上无法返回父亲的家中,享有片刻的独处和祈祷。现在,她和儿子必须搬去布桑家,否则,她无法兼顾照顾儿子和执行工作的双重责任。
虽然看似不可能,但玛丽仍想保留原有职责,不愿意放弃她做仆人,练习谦德的机会。一直等到事情堆积如山,连她也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时,她会恳求主耶稣:「我的爱,这么多的事情摆在眼前,我实在无法完成它们,但是请协助我吧!」就这样,事情真的逐一顺利地做完了! 玛丽成了姊夫的秘书,因为布桑先生不能读,也不会写。她的工作包括记账、管理工人,还要照顾五、六十匹马!白天,玛丽用大部份时间管理账目;晚上,她的身影常出现在港边码头,与马车夫和脚夫为伍,帮忙装卸,直到深夜。然而,不管是吃力的体能劳动,或是耗费心神的脑力工作,她在忙碌的生活中予和天主的结合更深了。玛丽觉得, 除了与天主和工作相关的事以外,她很难注意到其它的事。当她书写时,她珍惜每一次停笔,去沾墨水的片刻,因为她可以稍稍地举心向上。当她为仆人们整理床铺时,她享受这独处的时光,因为可以「尽情地与天主畅谈」。假如有人打扰了她的祈祷,召唤她去应付意外的状况时,她也会喜乐地前往,边对主说: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我甜蜜的爱人,你既然乐意如此,我只要拥有你就心满意足了!」的确,玛丽拥有了天主,就是拥有了一切,一无所缺了。
沉浸在日常的繁杂琐务中,五年的光阴溜过了。日后,当玛丽回顾这段岁月,她体认到,这是她去加拿大前的初学阶段。但是在当下,她以简单的方式生活着,一天接着一天,每时每刻都活在当下,为了完成天主的旨意。虽然如此,玛丽仍继续渴望着修道生活,那是她一切渴望的目的。现在,克劳已经将近十二岁了。玛丽能够安心地将儿子托付给姐姐照顾。而布桑夫人也答应玛丽,提供克劳一切需要。玛丽天上的净配对她的邀请愈来愈迫切了,当修道路上的阻碍需克服的一一排除后,唯一剩下的,也是玛丽对天主完全降服前必,也是最困难的:她必须舍弃儿子克劳。她必须离开世界上她最珍爱的,将他托付在别人手中,而非亲手扶养他长大成人。她做母亲的位置也必须由她人取代。假如她渴望跟随基督走十字架的道路,天主对她要求是彻底又无情的。玛丽再一次准备妥当,要答复天主的召叫。她把克劳叫到眼前,严肃而沉重地向他解释她的希望和计划,请求他的同意。可怜的克劳! 他并不了解母亲的解释。他唯一知道的事实,就是母亲将离他而去。他问道:「那我还能见到您吗?」至少玛丽可以对儿子保证的说,那所她准备进入的吴苏乐会修道院离她的姐姐家相当近。克劳显然对这个答复感到满意。玛丽终于获得了自由,得以结束人生的另一个章节,再一次降服于祂的旨意之下。但是,她人生的另一个章节就要展开了。与将来的苦楚相比,玛丽之前的劳苦彷佛是场儿戏。因为当某人真正无条件地向天主说「是」时,天主对她的话是相当认真的。
4、避难之所
1631年1月25日早晨,都尔市新成立不久的吴苏乐修道院中,一群初学生依照往常,生活作习。只是, 空气中隐约弥漫着一股兴奋的气息,因为她们正期待着一位新保守生加入。在修道院内,每逢有新生入会时,都会成为关注焦点。然而,今天她们知道,即将到来的这一位与众不同。大家尽力克制自己往窗外探头的冲动,保持修道人的涵养。来者是一位高挑、秀气、三十出头的女子,在朋友伴同下来到修院。她的衣着简单朴素,但气质高贵宁静,令人尊敬。一位年约十一岁的小男孩,牵着她的手,哭得很伤心。前面还有一位四岁左右的小女孩,高举一个大十字架,彷佛引领着一队游行队伍。他们一行人在修道院门口停了下来。那位女士温柔地松开了小男孩的手,敲了修道院大门,大门静静地滑开了,女人给了男孩一个慈爱无比的微笑之后,离开了他们,大门又静静地阖上了。那些伴同前来的人打道回府。他们无法有效地安抚那位啜泣不断的男孩。
修道院里面,马丁太太(玛丽)在欢迎她的长上面前跪下。两人是熟识多年的好友。以前玛丽常来探访她。但这一次和以往不同。这次她要留下来。她, 一个寡妇,被接受加入这个修道团体,没有任何靠山。跪着的玛丽,充份表达了言语不能形容的深切感恩,以及对天主全无保留的服从。她感谢天主赏赐给她这个莫大的恩宠,深感不配住在上主的圣殿内。修道院的院长圣伯纳芳沙院长(Reverend Mother Francoise de St. Bernard)对团体中来了这样一位有圣德的典范,暗自喜乐。她热切地向玛丽表示欢迎,接受她加入了初学生的行列。
在新同伴中,玛丽算是最后入会的,其中年纪最长的,也只有十六岁而已。但她以谦虚感恩的心向她们学习修道生活的种种,服从她们,彷佛自己是孩子一样。众修女们,无论发过大愿的,或是起步初学的,对她的温和和顺从都感到惊奇,印象深刻。多年以后她们才知道,玛丽曾在心中暗自发誓,服从姊姊和姊夫,即使是芝麻小事。但是他们两人从来不知道玛丽的誓愿。比较起来,修道生活所要求的不算什么。时间将会证明一切。玛丽的神师曾允许她做某些刻苦神工,在当时的隐修院内并不常见。举例来说, 玛丽的长上得知玛丽她多年来习惯每天穿着苦衣和带刺的锁炼。她每晚打苦鞭,睡眠极少,还睡在铺盖着苦衣的硬板上。现在,她必须像所有初学生一样生活,停止以上的刻苦。于是,玛丽毫不迟疑地放下这些苦工。接着是她每日领圣体的问题。在十七世纪, 极少数的个人获得准许,能够每日领受圣体。修道者,通常一星期只领两次圣体。玛丽也欣然服从这个安排,乐意做此牺牲,为能与众人共度团体生活。
虽然玛丽努力尝试和众人相似,却无法欺瞒那些年轻的同伴。她们从小就听说过玛丽,因为全都尔市都知道玛丽为穷人服务的爱德,以及她牺牲自我的刻苦生活。有些人甚至知道,她如何感化了布桑家中的工人们。这些粗汉听从了玛丽的劝诫而革新生活,成为模范基督徒。她们下意识地尊重她,近乎崇敬。但是玛丽愈受人仰慕,也就愈寻求谦下之德。不久之后,痛苦来了,来自一个最料想不到的原由。
玛丽的儿子克劳失去母亲陪伴在侧,感到寂寞和愤怒。有一天,他协同一大伙年轻小伙子,包围了修道院。这群年轻人来到修道院前面大喊:「让我们把她要回来!」「让我们大吵大闹,让她们归还你的母亲!」在朋友的同情和簇拥之下,克劳同意了。小军队马上进攻修道院,喧杂吵闹,修女们还是头一回经历这种热闹。然后,玛丽在众声喧哗中,听见了她的儿子清清楚楚地哭喊:「还我母亲!我要妈妈!」玛丽的心被痛苦的利剑刺穿了。她原本以为克劳接受了她修道一事。虽然克劳难免因为母亲不在身旁感到寂寞,但玛丽曾向他承诺,当他需要母亲时,可常到修道院探访。天主愿意她做出这个一生中最大的牺牲。现在该怎么办才好呢?事情将会变成怎样呢? 修女们当然不会乐意看到修院前经常搬演此类的剧目。玛丽心底静待修院下令请她离开。然而,当修女们看到此景,为之哭泣,深感同情,还派她前去安抚孩子。母亲安抚之后,克劳平静下来,就回去了。但是, 没过几天,他又回来了。每次克劳来修道院哭哭闹闹时,玛丽总是挣扎不已。她实在难过于看到孩子如此受苦,也不明白克劳为何总是无端吵闹。整个修道院没有一处可提防克劳意外出现,哀求母亲和他一起回去。
然而,修女们十分确定,玛丽属于她们一员,并耐心等候克劳的哀伤消退。不久之后,克劳受到邀请,加入了布列塔尼(Britany)的一间寄宿学校。玛丽为此感到高兴,知道儿子又能再度快乐起来了。她自己则已经准备妥当,愿意接受任何十字架的痛苦, 只要天主照顾她的孩子,使他不致失足犯罪。而天主不久后也慷慨应允了玛丽的愿望,接受她的奉献。后来玛丽要预先偿付天主圣化克劳的代价,但在此刻, 玛丽感到无比喜乐。
两个月的光阴过去了。初学授服礼的时刻到了。在领受会服礼的前一周,玛丽有天跪在圣堂里祈祷。突然间,天主提升了她,恩赐她看见天主圣三。后来当玛丽咀嚼天主的恩宠时,将圣三经验的恩宠视为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这个神视是天主赏给玛丽的众多恩宠中,最精妙,也是最高深的奥秘,并深深烙印在玛丽的心神中。这个经验带给她的神乐持续了好些日子。在此期间,玛丽接受了会服,取了会名,称为「道成肉身的玛丽(Marie of Incarnation)」。此时, 玛丽兴奋地几乎忘我。在修道院里生活,对她而言彷佛是一场梦。她时时提醒自己,现在已是一名初学生,确确实实地身处上主的殿所。有时候,玛丽会摸摸自己的头纱,彷佛要再次确认它的真实性。之后, 天主的恩宠一个接着一个来到。玛丽发现自己已能读懂拉丁文,也能了解圣经了。而且诵念日课对她而言是件乐事!
然后十字架来了。突然之间,玛丽感到诱惑重重,四周彷佛都与她作对,事事变得不顺畅。她的祈祷变成了折磨的苦差。怀疑取代信德,彷佛要将她灭顶。她感觉到,自己的过去,也就是身处尘世时,似乎比较圣洁。现在她待在隐修院内,是一种殉道。当她看见其他初学生那种单纯的喜乐时,增添她的痛苦。整整两年的初学,玛丽心灵上的痛苦持续增加着,丝毫不见减轻。一直等到她发过初愿之后,才找到心灵的平安。发了初愿之后,玛丽的修道生活平静了一阵子。两年之后,修会派遣她担任初学导师的助手。她负责教导初学生基督信理,并准备她们成为教师。又过了两年,修会委任她接管寄宿学校。读到这里,有人会想,玛丽闺雅的冒险故事至此应已告一段落。玛丽会在都尔市的吴苏乐会团体忙忙碌碌,发挥才能,并安安静静地活出一生,就像其他隐修者一样。终有一朝,她将被人遗忘,不再被旧日的亲朋好友所记忆。
事实并非如此。她的故事才刚开始呢! 玛丽心中有所觉悟,修道院只是一处「避难所」。天主此刻隐藏她,直到有一天,要因某个目的来使用她作为工具。但这个目的是她猜也猜不到的。然后,有一天晚上,玛丽做了一个梦。她梦见一位陌生女士和她一起走在崎岖的道路上,朝向一个陌生但美丽的地方。在那里,她们两人看见了一位穿着像耶稣宗徒们的绅士,引领她们走向一座由全白的大理石所盖成的小教堂。教堂的上方有圣母抱婴像,坐姿庄严。圣母的表情哀伤,注视着这个不知名的国度。但当玛丽伸开双臂,跑向她时,圣母转过身来,面向玛丽,并且亲吻她,慈爱地微笑着。在梦中,圣母彷佛向圣子提起玛丽,接二连三地转向玛丽,给予慈爱的亲吻。
当玛丽从美梦中清醒后,唇边似乎还残留圣母之吻的甜蜜。但梦中一切都是谜。此刻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她无法理解这个梦,或是解释它。于是,玛丽平静地守候,等待天主向她揭示祂的圣意。一年又过去了。有一天,她一再次看见了那个秘密的国度,她听见天主说:「我要向妳指示这个国家,名叫加拿大(Canada)。妳前往那里,为耶稣和玛利亚盖一个家。」
这任务如何可能呢?玛丽一直到做那个梦为止, 还不知道有加拿大这个国家存在呢! 况且,她在隐修院修道,又如何能成为传教士呢?那位梦中的陌生女子又是谁呢? 再说,上哪儿去筹得财物来完成这趟旅行呢?对于这些问题,玛丽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但是她从未怀疑过天主的上智,祂知悉一切! 到了现在, 玛丽已经习惯生命中惯有的吊诡和矛盾。没有这些考验,她的生命才真正奇怪呢! 于是,她再一次隐身于天主的「避难所」,耐心等候。这一等便是三年!
1639年的2月份,有一位年轻富有的寡妇来到了都尔市。她名叫裴玛莲(Madeleine de la Peltrie),本乡是阿朗松(Alenson)。裴玛莲女士希望立即出发,前往加拿大,为那里的印地安女孩子们成立一所学校。她来到了都尔市,意图寻找愿意参与这项计划的修女。她听人提起玛丽闺雅的芳誉。此时此刻,玛丽所有问题都有答案了。裴玛莲就是那位她在梦中相遇的陌生女子。
几天之内,所有事情都尘埃落定,准备就绪。玛丽和另一位芳龄二十二岁,年轻纤细的若瑟修女(Mother St. Joseph)带着主教的祝福,离开了都尔市,与裴玛莲女士前往巴黎。不久之后,这趟跨海长旅准备妥当。1639年5月4日,宛如先锋部队般的小团体启航,前往迪埃普(Dieppe)。在迪埃普,第三位吴苏乐会士加入了她们,是十字西西修女(Mother Cecile of the Holy Cross)。除她以外,还有三位在医院里服务的修女,以及一位年轻女孩。她正准备前往魁北克奥斯定会,想要在那开一间「天主饭店(Hotel- Dieu)」。最后一位加入的成员是裴玛莲女士的朋友,名叫布夏乐(Charlotte Barre)。在出发当日, 有一大群人护送这群女探险家的小团体到码头,但一行人的注目焦点都摆在玛丽闺雅身上。玛丽自己也承认,当时她聚精会神于天主,与天主圣言紧密结合。她这样描述离开都尔市的心境:「我感觉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离开都尔市。我已经体验到因为天主对我的计划,我必须独尝那可怕的寂寞。在那孤寂中, 我心中一片凄凉。我将离开所有姊妹和亲友,换句话说,就是离开整个法国。」接着她描述起航那一刻的心境:「当我的脚踏上小船,要前往大船时,我好像进入了天国,因为这是我冒险踏上旅途的第一步。天主给了我爱,好让我来爱祂。」最后,玛丽以一贯的风格,做出结语:「我在心内欢唱,赞美天主的仁慈,祂以如此深情大爱引导着我,直到这一个我最渴望的时刻。」
5、寻找人灵
全世界的港口中,很难找到比魁北克更美丽,更风景如画的了!这个建筑在「岩石上城市」,其自然美景环绕着它,多彩多姿。但是,在三百多年以前, 魁北克尚无城环崖,无桥跨河,只有蓝天无际,圣罗伦斯(St. Lawrence)河蜿蜒曲折,海岸峭壁悬崖。在1639年8月1日的早晨,对那些疲惫,即将结束海上长旅的旅客们而言,魁北克显得冷漠严峻,毫无欢迎之意。森林无边无际地延伸,彷佛侵袭着海岸。对初期的拓荒者小团体而言,他们感到无能为力,只能紧紧守护着海岸线的岩石峭壁,为生存下去而挣扎。就连那些心志坚强、不畏艰难,同船而来的四位耶稣会士,身为男子汉大丈夫,想必他们也会对未来的挑战忐忑不安,更何况这些妇女们呢?当她们面对着这「休伦族人的天堂(Paradise of the Hurons)」时,又抱着什么想法呢?
玛丽和同伴们一起,等船靠岸。她心中想起了儿子克劳。前往巴黎途中,两人曾在奥尔良(Orleans) 最后一次会面。当时,儿子再次恳求她别离他而去。玛丽也再次说服克劳,这是天主的旨意,她必须再次离开,而且是永远地。当玛丽注视着海岸上那一排紧紧相邻的房屋,以及岸上几位寥寥可数的欢迎者时, 心中不免自问:「这一切是为了什么?」这里就是魁北克,是首批垦荒者张别林(Champlain)带领二十七位男士来此三十年后的景况。魁北克现在已有将近两百五十人居住。但老实说,除了崖岸和无际的丛林外,没有其它吸引人的地方。仅有的是:一小群人, 一些原始的小屋,几百个印地安人,和漫无边际的荒野。难道为了这些,她必须舍弃克劳、都尔市的修道团体、法国以及它优美、具有天主教精神的文化吗? 这一切,因着对天主的爱,她都舍弃了,而天主对她的要求还可能更多吗?
是的,祂可能会,也将这样做。玛丽并未忘记, 离开都尔市前夕,她在祈祷中所体会的感受。此后, 她将面对无数的十字架,及内心的舍弃。当她踏上魁北克那一刻起,她知道,那出现在她眼前的荒凉景像,只不过是她未来将要尝到的孤独寂寞和自我弃绝的万分之一罢了。
玛丽和同伴们屈膝跪下,亲吻了新法国的土地。前来欢迎她们的拓荒移民们感受到她们那份全然奉献的精神,也从欢闹声中沉静下来,敬重地看着她们。
然后,总督上前一步,欢迎她们。接着是殖民地有名的人们。玛丽一行人前来的消息,早在她们抵达魁北克之前散播开来,因为有人昨晚已看见她们在奥尔良岛上(the Isle of Orleans)扎营。全魁北克都准备好放假一天,庆祝她们来到。于是,工作摆在一旁,都涌向小山丘上的张别林教堂,这座小教堂大家将取名为瑞克朗斯圣母堂(Notre Dame de la Recouvrance)。众人在那里举行了弥撒圣祭,咏唱天主光荣颂。我们不禁猜想着,那群来自不同背景的男女信徒们,当他们唱着「圣、圣、圣、上主」时, 心中涌动着什么样的情绪呢? 他们知道,没有人会听见他们的歌声,除了几位路过此地,返回森林的印地安人之外。但他们确信天主和众天使都在聆听,因为当他们离开教堂时,放眼四方,一切都变得无限宽广,一望无际的天空、无边际的森林、宽广的河流, 而笼罩着这一切的是全然的寂静。一切正如六年前玛丽闺雅梦中的样子,「宁静笼罩一切,流露出肃穆之美。」
一行人拜访了圣路易港的总督府邸后,疲倦的旅客们分道扬镳,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奥斯定会的医院修女们住在靠近港口的地方,而吴苏乐会的修女们则停驻山脚下那里原本打算只是暂时的居所,没想到一住就是三年,她们忍受了许多难以形容的不便。所幸的是,修女们个个都有幽默兼喜乐的本性,更带着对主对人的全然爱火。若瑟修女为这个简陋的两房小屋命名为「罗浮宫(The Louvre)」。十字西西修女捎信回家,形容她们窗外美丽的风景!事实上,修女们清静的好日子不多。她们抵达后不久,首批印地安人住宿生就来到了。他们纷纷搬入了修女们的家, 挤满了每个可能利用的角落。又过不久,许多学生感染了天花,持续数月,并夺走了四位小印地安人的生命。修女们和裴玛莲女士却安然无恙,躲过这一劫, 虽然她们与孩子们十分接近。
两个月密集学习印地安语后,修女们立即展开教学工作。玛丽闺雅尝试要学好那些奇怪的单字,她形容那语言多么令人头痛,「好像石头一颗一颗在脑海中四处翻滚。」虽然如此,玛丽和十字西西两人成功地学好印地安语中的阿冈昆土话(Algonquin),若瑟修女又学会休伦土话(Huron)。然后,修女们开始工作,教养孩子们。那是一个修炼的过程。这些由森林中来到「罗浮宫」的孩子们,身体肮脏、油腻,有怪味,使整个拥挤的房子散发着异味。除此以外,他们的生活习惯,带着丛林生活惯有的野蛮风格,使有耐心的修女们吃了不少苦头,也使她们学会审慎和细心。每一天,她们得小心地从汤锅中捞出几撮头发, 一双旧鞋子— 这些是孩子们给汤头的加料调味! 十六平方呎的大房间是她们的餐厅、客厅、练歌室, 以及宿舍。小房间则充当教室和厨房。爱恶作剧的孩子们有充分的机会调皮捣蛋。但是修女们感到十分快乐,被托管的孩子们亦然,因为他们感受到这群「母亲们」的热忱和耐性,教导他们关于天主的事,从不喊累。
接下来好几年的时间,玛丽写了许多信件寄回法国。她从未隐瞒加拿大生活艰苦的事实,或淡化她们传教所吃的苦头。然而这并不能阻止许多法国籍的吴苏乐会士们恳求前往,想要分担她们的劳苦。慢慢地,玛丽的小团体人数增加了。在1641年春天,裴玛莲女士于「当地最美丽,也拥有最佳地理位置的山崖上」,为吴苏乐会的新修道院安放了奠基石。来年11 月21日,修女们等不及峻工,就搬进新屋居住。房子尚未完工,只有外观而已,也挡不住风,但总比「罗浮宫」好上许多。不久,冬天来临,冷风凛冽,晚上修女们虽然躲在木柜中,也觉得寒冷。好不容易地,修道院终于峻工,人们称它是「全殖民地最美丽的装饰」!
然而,盖这栋房子的工人们全是远从法国聘请来的,当裴玛莲女士决定和她在魁北克认识的曼斯小姐前往蒙特楼(Montreal)时,并没有将工资完全付清。这对吴苏乐会的修女们是个困难的考验。她们一向依赖裴玛莲慷慨的资助,才能维持大部份印地安学生的费用。玛丽对这事只字不提,不愿因此阻碍裴女士的心愿,她了解也认同曼斯小姐即将开展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因此,为了补偿财务上的缺口,玛丽只好加倍努力地写信回国,恳求法国一些慷慨的朋友们援助。每当她得知下一班返国船期时,就会备妥两百多封信件,几乎都是在两周内赶出来的。其中必有一封是玛丽写给儿子的信。她与克劳一直保持着通信, 即使她已经累到无法握笔的程度。1641年1月,因着玛丽的祈祷,以及天主赏赐的恩宠,克劳进了本笃会修道。此后,母子因着同一兴趣和渴望,关系更加亲密了,甚至连广阔的大西洋也无法阻隔他们彼此之间的爱。
克劳的圣召是玛丽生命中的最大喜乐之一。过往的挣扎和烦恼现在似乎都微不足道了。玛丽继续写信向法国求援。甚至当情况恶化到彷佛只剩下打包回国。
这条路可走时,她也不投降。因为天主从未舍弃过她,她知道她所信赖的是谁。天主会安排一切。
在蒙特娄待了十八个月之后,裴玛莲女士回到魁北克以及修女们身边,之后从未再离开过她们。她一回来,团体的财务状况又有了稳健的基础,即使诸多债务有待清偿。她们的初学院成立了。1648年11月21 日,加拿大新修道院盖好后第六年,布夏乐修女发愿,成为第一位在魁北克发愿的吴苏乐会会士。
1649年,对魁北克的教会而言,是充满灾难的一年。在这一年,印地安休伦族惨遭灭族的悲剧。传教士们曾在休伦族辛苦地福传,而且已经颇有进展。宽大为怀的玛丽为印地安朋友们感到悲痛,内心泣血。吴苏乐会的修女们加入了殖民地众人的行列,尽力帮助前来魁北克避难,逃离遭受法国迫害的印地安人。更大的打击又瞬间到来:三位耶稣会传教士—德布雷得神父(De Bredeuf)、拉德蒙神父(Lalemant)以及加尼亚神父(Garnier),被凶猛的易洛魁土著杀害了,受到令人毛发悚然的酷刑。他们英勇殉道的情景让玛丽回想起她的神视,就是她离开都尔市前所做的梦:「我好像置身在一条街道上,在某座全新的城市中,那里有栋惊人富丽堂皇的建筑物,可是触目所及是,它并非由石头,而是由被钉十字架上的人们堆砌而成的。」在这个梦境中,有些人只是部份被钉,其他人则是整个被钉。对于后者,玛丽说:「他们以如此从容就难的神态背负着十字架。我觉得,他们美丽的令人陶醉,以致我无法移开视线。」
基督的十字架永远吸引着玛丽。她以十字架为恩宠,因为她受苦的日子还很长呢!「无尽的十字架,内在为天主所舍弃,⋯⋯加上隐居不为人知的生活。」这些是天主向玛丽应许过的:「现在妳必须付出一切来侍奉我。」玛丽的确这样做了。她喜乐地、安静地、坚持不懈地承行了天主的旨意。一年过去了。圣诞节来了,又走了。1650年12月29日,她们的修道院,就是那座费心费力又费财所建立起来的「耶稣和玛利亚的房子」,一夕之间被大火吞噬了,烧得一乾二净,到了早晨,只剩下焦黑的墙壁。在十年前,修女们贫穷地住在海岸上简陋的小屋内,现在回想起来却似皇宫一般。此刻,她们一无所有。玛丽转向天主,心内充满平安地高喊:「我的净配啊! 这是祢的作为! 愿祢的名受显扬! 祢所做的一切都好,只要祢感到满意,我就心满意足了!」
6、耶稣和玛利亚的家
魁北克的吴苏乐会修道院有座庄严高贵的圣堂。离它不远几英呎外,有一栋不起眼,但颇富诗意的三楼建筑物,墙壁上挂着「吴苏乐修院对外联络处」(Externant des Ursulines)的牌子。但它也是一处神圣之地,那是1643年,裴玛莲为自己盖的房子。1650年大火之后,吴苏乐会修女们在此生活了十八个月,直到修道院重新盖好。在这里,若瑟修女于1652年过世了,年仅三十五岁。她到都尔市的修道院读寄宿学校时,才只有九岁,十四岁进入初学。若瑟修女温柔和喜乐的特质吸引众人,为大家所衷爱。当她被选为玛丽闺雅的同伴时,她无怨无悔地舍弃了文明生活的奢华和舒适。即使加拿大艰苦的生活不适合她那虚弱的身体,但那葱翠的原始森林和清澈的溪流却吸引着她那纯洁的灵魂,因为她仅为纯洁和真实所吸引。也许是她内心这股孩子般的气质,让印地安人都信任她, 亲近她,并叫她「圣洁的贞女」。他们与她分享一切的喜悦和悲伤。当若瑟修女病倒时,他们极度沮丧, 时常带着他们狩猎最好的猎物送给她,希望能帮助她恢复健康。然而,若瑟修女的病情已是药石罔效。那场大火之后,她的病况逐渐恶化,但仍然继续教导她
所爱的印地安孩子们,直到死亡前几个月。最后,她不得不放下一切,在生命最后的两个月中,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病痛。裴玛莲女士的房子实在太小了,除了修女们还有一大群印地安孩童们,全部挤在屋子各个角落。为了节省空间,房子没有床铺,所有人都睡在沿着墙壁装置的木板架上,一层迭着一层。濒临死亡的若瑟修女既无私人空间,也没有安静的氛围,因为圣堂就在她的隔壁房间,人进人出,几乎都会经过她的病床前。在那场大火中,大家的鞋子全都烧掉了。他们只得穿着木鞋,在屋内行走,发出恼人的噪音, 使得若瑟修女无法入眠。此外,屋中储藏的腌鱼散发异味,修女们不得不打开窗户,透透空气,而那正是天寒地冻的严冬。有时,她必须忍受满屋的烟雾, 因为她们的排烟系统不好。修女们常因无法为她提供更好的养病环境而难过,但若瑟修女却反过来安慰她们,并向她们保证,那是一大荣幸,能在此居住,因为她的病床靠近圣堂,使她可以在床上听见弥撒进行,神父证道,甚至参与日课。若瑟修女在都尔市的双亲和修女们写信要求她回法国,接受照顾,但她仍是选择了留在加拿大,分担同伴们的贫穷,直到最后一刻。
我们也许会指望,天主会以天上的甜蜜伴随和安慰祂忠实的净配,但事实并非如此。祂认识她心志的坚强,即使她体质脆弱。祂让她在心灵上进入无比的黑暗和孤独,相较之下,病体的疼痛算不了什么。尽管若瑟修女在身、心、灵三方面都被剥夺的一丝不剩,她仍然躺在狭窄的床上,感谢天主所有的恩赐。在她死亡前的三天,黑夜终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天堂的喜乐和平安。在这光明中,她静静地进入了天国。修女们将她的遗体带到尚未完工的修道院内举行殡葬弥撒。这一天,玛丽闺雅难过地写道:「这是我们第一次使用新的修道院。」
一个月之后,吴苏乐会的新修道院完工了。魁北克所有的居民都与修女们一同高兴地庆祝,正如一个月之前,他们也参与了修女们因若瑟修女逝世的哀伤一样。5月19日的圣神降临瞻礼日,众人举行圣体游行,将圣体由裴玛莲女士屋子内简朴的圣堂迎接到新修院的圣堂去。接下来是隆重的圣体敬礼,长达四十个钟头。三天之后,神父和大群教友们前来,在新圣堂举行了感恩祭典。四个小时的弥撒结束后,修女们的学校重新开张。修道院的范围扩大了几呎,为使教室更加宽敞。尽管如此,修女们的小学校不多久就人满为患,学生有法国籍以及印地安人。目前,修院小团体有九位修女,但工作量总是超过她们的负荷。玛丽除了担任院长职务外,也参与每件事。1650年,玛丽五十岁之际,她又开始学习休伦族土话,为协助若瑟修女的传教工作。若瑟修女是除了玛丽以外,唯一能讲休伦族话的修女。玛丽也监督和管理修院的一切。她在修道院内部装潢工作中,显露出她对建筑事务略知一二。此外,玛丽还有更多的才能和成就, 难以一一叙述。在繁忙的工作之余,1654年玛丽写给儿子的信上提及,她将寄给克劳她曾许诺的写作,就是长达两百多页,字迹清楚的手稿。其中描述玛丽所经验的灵修恩宠。这是因为克劳不断地向她请求,而玛丽也回绝不只一次。当玛丽的神师获悉此事,他要她答应克劳的请求。这个服从的果实便是玛丽留给后人的那本灵修指南,指导人灵通往奥秘的生活。我们难以想象和相信,她究竟在什么样的氛围下写成这本书。修道院里里外外,干扰不断,需要她随时随地去照料众人和众事,但她仍然设法记下了与天主圣三那崇高、妙不可言的共融,以及她与降生圣言的神婚。除了灵修札记外,玛丽也定时写信回法国。有些信件相当冗长,描述加拿大开荒早期充满英勇事迹的岁月,就是殉道者和爱国者牺牲自己的性命,换取人灵得救,以及殖民地未来受到保障的故事。
十七世纪后半叶,魁北克建筑在岩石上的城市和其小小的殖民区,成就了不少丰功伟绩。在宁静的修道院内,修女都深深关注着,殖民地大大小小的消息。玛丽对所有消息了如指掌,因为每个人都来向这位祥和宁静、勇敢无畏的修女倾吐个人的烦恼和问题。她擅长鼓舞人心,信靠天主,并对未来怀抱希望。就这样,一位度隐修生活的修道者变成了全魁北克消息最灵通的一位。玛丽的信件曾经提及,拉法主教(Bishop Laval)于1659年来到魁北克;1660年,当易洛魁族发动袭击,吴苏乐会院成了防御的保垒,哨兵和警卫惶惶不安地看守着漫漫长夜。至于玛丽,她守候一旁,如果情况需要,随时随地准备补给弹药。
几年后,玛丽的信提到崔马克将军(Marquis deTracy)于1666年抵达魁北克。他率领一队法国士兵, 远从四百五十哩外,直捣黄龙,攻进易洛魁族领土的核心,使这群蛮横的印地安人又惊又怕。印地安人于是寻求停火的和平协议。在这位法国皇家将军返国前夕,以他的名义捐助了吴苏乐会一座新圣堂,来纪念这次战役的荣耀。玛丽将在殖民地发生的一切事,写信向儿子克劳描述,试图跨越隔离两人之间的鸿沟, 建立起连系的桥梁。玛丽与克劳分享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就像母子两人从未分离一样。虽然玛丽信中的语气从不会情感奔放,但从以下这件事可看出她作为母亲的用心:渴望与儿子保持联系。当一年一度, 大船驶离魁北克,开往法国前夕,她总是设法给克劳多写一封信;或是,若有船只过港靠站,目的地正巧是法国时,她会想尽办法,捎给克劳只字词组。要是轮到克劳回信,但船只却没有带来任何信件时,她会感到大失所望。有一次,她对儿子说:「我正要写信安慰自己,因为我没有收到你的信。你的来信一向是我心中的安慰。好吧!好吧!此刻,我应当感到安慰了,因为这点受苦的确安慰了我,那是为着你的原故所忍受的。如此长久的等待之后,我看到四艘船只入港了,接着又有两艘停泊了,然而我却无法得到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亲爱的人的任何消息,这为我不是有莫大的好处吗?」至于克劳那方面,若他一年之久没有收到母亲的任何讯息时,便向都尔市团体的某位修女表达他的失落之情。后来这位修女又写信给玛丽, 转达悉克劳的失望。玛丽为此感到难受,立即去信安慰爱儿:「去年我常给你写信,但海上的风险实在难以预料和掌控。我的爱儿啊!这就是为什么我下定决心,只要我活着,每当我要写信给你时,必有两封同样的信,分别由两艘船只托送。万一其中一封遗失了,至少还有一封能把我的消息传达给你。」
玛丽闺雅长久、丰富的一生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活动和责任。这一切都呈现在她的信件和写作中,直到她去逝前几个星期为止。同样地,她的祈祷和灵性生活也逐年成长,越来越深入、宽广,和平安,就像大河之水,全部流入海洋,自我虚空。几年之后,病痛消耗了她的体力,使她的苦杯精炼得更加香醇浓厚。像她自己说的,没有收到克劳来信时的失望和难受, 对她有「莫大的好处」。对不懂得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以及这十字架所代表的深情大爱的人们而言,玛丽‧闺亚的经历看起来真是一大矛盾。
现在,魁北克蓬勃发展,居民超过四千人。魁北克市有教堂、学校、修道院,以及许多发展中的工业,与1639年稀少的几栋建筑物和寥寥无几的人群相差甚远。同样,吴苏乐会的修道院在人数上也逐步增长,象征着和平与稳定。目前团体的人数已经超过二十几位,其中过半数来自魁北克当地。这是理所当然的了。尽管学校招生满溢,殖民地的修院不再需要向法国请调人手。现在,我们可以这样来形容玛丽闺雅。她这一生的生活就如同她的救主基督一样。基督三十三年来不断致力于承行天主的旨意,最后死在十字架上说:「完成了」。同样,玛丽从清晨四时起身,开始一天,物质贫困,心灵煎熬,长日漫漫,无尽劳苦,但这些也带给她难得的机会,与主结合,直到夜幕落下。
1672年,玛丽人生的最后一场病痛开始。她静静地准备人生最后的时刻,等待死亡降临。她躺在病床上,忍受剧烈的痛苦,长达四个月之久。修女们不断地祈求天主治愈她。日覆一日,玛丽愈发沉浸在天主内,直到病情恶化,意识不清,无法识事。有人问她,是否要给儿子交代遗言时,她带着感情答复说:
「告诉他,我将带着他,与我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他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我会在天上向天主祈求,求祂圣化他。」在玛丽离世的4月30日,她请求姊妹们再次让她看看她的印地安孩子们。她对他们讲论天主,并给予他们她所有的祝福。其他修女们,眼见玛丽大限之刻降临,请求她与众人分享她的美德。玛丽微笑答复说:「一切都归于印地安人。我已经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接下来的三百年,玛丽闺雅在魁北克辛勤播种的传教工作发芽、茁壮和成长。人们对她的记忆鲜明, 她活在加拿大早期历史的每一页。她对印地安孩子们的全心奉献,令其后代子孙们感恩存念。就连死后,因她而来的天恩圣宠也从未停歇。许多人祈求玛丽代祷,她的名气遍及整个加拿大。愈来愈多的人祈求, 有一天她能受封成为真福品(译者注: 玛丽闺雅于1980被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封为真福;于2014年教宗方济各宣为圣人)。玛丽闺雅的精神继续存留在古老修道院内。那是一股充满喜乐和勇气精神,以及对天主全心奉献的爱情。在永恒里,天主问了玛丽:「妳愿意成为我的吗?」这一声「是,我愿意!」的回答, 历久弥新,不断地回响在安静的修道院内。
第一章 圣德生活的起点
「你若全心渴望,就能成圣。」这是1643年9月1 日,玛丽闺雅鼓励儿子的话。当时克劳刚宣发誓愿, 成为本笃会士。几年之后,玛丽重复这句话:「勇敢的灵魂只要愿意,事情好像就已经成就了。」
因此,在玛丽的教导中,要度成全生活的第一要素就是全心渴望!她写道:「天主不强迫人。」「人心好像一座坚固的堡垒,除非人心甘情愿,自我奉献,否则天主不会强取。」对某些人灵,天主的态度也许更加坚持。就拿圣女大德兰为例,天主追求她, 长达十八年之久,直到大德兰最后全心委顺于祂的圣意之下。祂从不强迫任何人的意愿。
圣神的道路
玛丽写信的对象是热诚的人灵,或是那些真心渴望成圣的人们。这些人还称不上成圣, 甚至相离甚远! 但是,他们渴望走修德成圣的道路。对于成圣这件事,虽然他们仍然懵懵懂懂,但倘若愿意持之以恒,
他们是可能脱离平凡的基督徒生活,一步步迈向成圣的阶段。
路易‧拉蒙(耶稣会士)(Fr. Louis Lallemant, S.J.) 的学校
苏林(Surin)是路易‧拉蒙神父的学生,也是与玛丽同一时代的人。他对平凡的人灵和热忱的人灵作了区分,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些致力于德,愿意生活灵性化的人,其共有的灵路进程为何?」他的意思是:大多数基督徒生活在圣宠中,培德养性,勤行善工,但尚未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为主服务,致力成圣。苏林说:
「我们不能说,这些人在灵性成长上有进展,因为他们的生活并无规划。他们行了一阵善工之后,松懒懈怠,漫不经心。实际上,这些人灵并无成长和改变。虽然他们借着行善,修了不少德性,但客观来说,他们的状态停滞在原地。二十年之后,他们在祈祷的境界上仍是原地踏步,脾性不改,重蹈覆辙,进步有限。这是因为,他们在灵修生活起步时,意志力薄弱,以及观念狭隘。但是,因为他们有恩宠,也确实花了些力气,修改毛病,这些人仍值得被归类为天主的子女。他们甚至为天主做了不少事。然而,我们不能说,他们有明显的进步,因为他们行善时,态度平庸,苍白无力,而进步意味着显著的改变。」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苏林追问:「那么,可以将这些人比作什么呢?」他答道:
「这些人好比商人。有些生意人只赚蝇头小利; 有些则累积了一笔小财,后来投资了更大的生意,越做越好,变得十分富有,生活得以改变。因此,事事都要归根源头,意思是:人们在灵性事物上出现的第一个念头,或第一个渴望。我们只能希望,运气好一点的话,第一类型的人会改变念头和渴望,下定决心,度成全生活。然后,如同那些诚心开始事奉天主的人所经历的,他们逐渐体验到那种美好的经验,就是神慰与神枯交织,直到光明在他们身上绽放,使他们臻至完全的圣洁。」
我引用这一段话,因为我认为它解释了相当多关于玛丽闺雅的灵修教导。这是否意味着,玛丽深受拉蒙或苏林的影响呢?也许是,但尚未有人深究这个问题。玛丽的灵修指导是耶稣会士们。他们都认识拉蒙神父。而玛丽也认识一些拉蒙的学生。
热忱的人灵
当时,玛丽写信给那些度成全生活,努力成圣的人。关于这一点,有许多证据,可以在她几乎所有的灵修书信中找到。在此举一两个例子就已足够。首先,让我们看看她在1649年10月11日写的信。在这封信中,她区分平凡的基督徒和热忱的人灵。这封是写给她的妹妹(或姊姊)凯瑟琳‧闺雅的信,其四年前成了寡妇。因此,玛丽在其中谈论的是在世界中过热忱的生活,而非在修道院中度献身生活。她写道:「世界中那些敬畏上主者,不犯大罪,恪守天主和教会的法令;但那些立志度虔敬生活者,不仅于此。他(她)们赖圣宠帮助,为天主的光荣,努力避免小罪和瑕疵,大步登上最高的成全之境,因为祂是他(她)们所选择的净配和一切。」
因此,基督徒划分为明显的两类:一类是靠着守诫命,努力保持在恩宠中生活的人;另一类是那些真心渴望修德成圣,避免犯错,因而更快亲近天主的人。玛丽形容后者:「这些人灵大步地迈向最高的成全境界。」
为那些渴望度虔敬生活的人,是否有某种「次序」或进程,让人循序渐进,向上提升?当然有!而且玛丽某些信件中清楚地标明了这些状态。举例来说,她在写给儿子的信上说:「假如你处在权威的位置上,被天主召叫,度热忱的灵修生活,你必会经历许多考验。」在后来另一封信上,她又提出同样的警语:「亲爱的儿子啊!你必需经历许多试炼和痛苦, 好能达到天主对你要求的身心的净化。为此,你必须有极大的勇气,不对自己多加怜悯,否则你在圣神的道路上,将停滞不前。所有的圣人都必须经历这些, 为了成圣⋯⋯倘若不经历这些试炼,灵修生活要持久,是不可能的事。」
此外,她同样地训诫一位与她同会,处于神枯的甥女,说:「假使灵魂总是贪享感官的慰藉,那么它在圣神的道路上不会大有长进。⋯⋯不要以为妳已经常享安宁,风暴已经完全过境!不!假如天主爱妳,妳就期待更多吧!因祂的美善,我确信祂是爱妳的。」后来,玛丽补充:「我刚才所说的是妳目前的状态,但我不认为一切都完成了。假如天主爱妳,妳会经历不同的灵性状态,而当下妳会以为,一切全都失去了。但是,不论处于何种境界,妳总要记住,天主藉此净化妳。」
我们引用玛丽另外一番话,其更有份量地强调了这一点。这些话的对象是玛丽的一位朋友,他(她) 忠实地与玛丽保持书信往来,并渴望开始度成圣的生活。玛丽对他(她)说:「要有勇气!不要遇到困难时就灰心丧气!荣冠不是给初学者,而是给持之以恒的人。当天主以安慰和感官的甜蜜滋养你(妳)时, 你(妳)在灵修生活上仍是个孩子和青少年。但考验的时刻即将来到,那就是战争的时刻。那时,你必须证明对天主的忠实,因为祂曾向你(妳)显示过如此多的仁慈。到那时,亲爱的孩子,对主忠实吧!信赖天主,藉此获得力量吧!天主从不会抛弃你(妳), 除非你(妳)先抛弃了祂。我期待你(妳)的心慷慨大方,能做出伟大的事!我敢向自己承诺,明年之前我将会看到这希望成真,因为我期望你(妳)在天主的道路上大步向前迈进。」
像这样,玛丽闺雅指导热忱的人灵,或那些寻求成圣的虔敬人士。在达成目标之前,他(她)们必须经历不同的灵性阶段。我们在上面所引用的、玛丽自己活生生的话,仍然无法让我们窥尽她教导的全貌。
圣神的道路
玛丽闺雅走的成全之道,呼应了圣女大德兰所说的「快捷方式(a short cut)」。换句话说,它指向默观之途— 「连续性的祈祷状态,始于收敛心神(recollection),止于默观(contemplation),融于神婚(spiritual marriage)。」
玛丽通常以「圣神的道路」来称呼此道。实际上,她指的就是「内心生活」。她写信对儿子说:
「我赞颂上主,因为祂赐予你度内心生活的恩宠。」
「啊!被天主召叫,并能忠实到底,是多么幸福快乐啊!」同样地,她对友人提起「那些借着专注于内心生活,而真诚地将自己奉献给天主的人们。」
关于这一点,也许最重要的证据可以在1654年的Relation中找到。这里形容祈祷的第十二层境界。玛丽从自己的灵修经验中,归纳表达出一条总则。她写道:「我再重复一次:一个被天主召叫,度灵修成长生活的人,在达到目的之前,必须经历许多死亡。这是难以想象的;不曾有此体验的人,甚至觉得难以置信!此外,灵魂要完全顺服于天主的引导,亦是同样情况。有人说,默观是无所事事,在某方面来说是对
的;然而,默观也必须大量劳动。在恩宠的圣神要保守的道路或途径上,灵魂整日不得安歇。不论人灵多么顺服于圣神,我们可怜的本性感觉苦涩不堪。」
因此,「圣神的道路」、「内心生活」、「默观」,甚至「神秘生活」这些术语在玛丽闺雅的教导中都是同义词。它们代表她为自己选择的道路,也以此来指导他(她)人。
虽然这条路对默观生活的形式来说较为普遍,但略做修改,也可在使徒生活的形式中找到。事实上, 我相信它能够结合成一种「混合式的生活形式(the mixed life)」。玛丽闺雅就给了我们最佳的写照。她对儿子吐露心声:「混合式的生活形式有其烦恼, 但充满着神圣创造者的精神。当我为爱天主而离开静默,去与某个好印地安人交谈,并教导他(她)如何展现基督徒的行动时,我和天主的合一没有比此时更加密切的了⋯⋯我告诉你这一点,是为令你明白,默观与使徒合一的生活形式赋予我巨大的力量。它是我的圣召。较诸其它圣召,我更加热爱它!」
众圣人必须通过这条圣神的道路才能成圣吗? 难道非得这样相信不可吗?是的!我们上面所引用的一段话,玛丽如此肯定:「你(妳)必须通过许多诱惑和痛苦,为达到天主所要求的身体与灵魂的纯洁。为此,你(妳)必须身备大勇,对自己毫不留情;否则你(妳)将无法在圣神的道路上进步。所有的圣人必须忍受这条道路,为了成为圣洁的。」在这里,玛丽的意思是,圣人们必须通过大考验和痛苦,或是,他们必须通过圣神道路上的考验和痛苦,才能达到圣的境界?这里意思并不明确,但我认为第二种诠释比较有可能性。
玛丽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有一段补充说明了这种可能性。玛丽对这个事实悲叹不已,那就是:有一些人在本性层次上轻浮妄动,以致祈祷时,意志沉懒昏睡,不为所动。这种本性上的缺陷是走圣神道路的一种严重障碍。那么,这些人能够成圣吗?玛丽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必须天主自己亲自出手干预, 最后治疗他(她)们的毛病,并惠赐他(他)们人力无法企及的天恩。她写道:「在一般人当中,你会找到一些理解力肤浅、盲从于本性,因而在祈祷上马虎,在意志上一无改变的人。这是一种本性上的缺失,因此人们必须常行谦逊之德、忍耐之功,因为如果本性骚动起来,想象力也会跟着一发不可收拾,如此一来,双倍有害。借着实践德行,我们能够争取我们认为已经失去的。持善以恒,能够悦乐主心,时机一到,祂必赏赐我们那些凭靠己力无法达到恩宠。」
玛丽从未问过自己我们现在所提问的。她也没有料到,有一天人们会问这样的一个问题。假如她预先知道了,定会指出这一点。她曾在一个类似场合说过:「我从未停止过分辨这些差异。」
然而,她自己的灵修经验是跟随圣神的道路。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她也如此指导那些寻求她帮助的人灵,希望他(她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新开,回到灵性生活进步的唯一法门:「忠实恒心、精进于德。」按此来看,玛丽的指导为所有的人来说,弥足珍贵。在此,她十分相似于圣大德兰。她们中一人没说的,另一个补充了。
天主并未召叫所有的人来度默观生活或是密契生活。大德兰说:「天主是全能的。」「祂有许多途径来丰富人灵,并引领他(她)们进入天主的华厦,不一定走这条快捷方式不可。」因此,人们不一定需要通过圣神的道路,才能得到圣化(成圣)。然而,她劝导:「万一天主希望引导人灵走上那条道路,人应当有所准备,好能默观天主。」何以为然呢?因为默观之道是一大圣宠,使自我弃绝和灵性成长更加容易。她说:「当人灵进入新的生命,他(她)体验到无比的喜乐,感到力量倍增,能够致死这奥秘的微虫(指:自我)。」(引自《七宝楼台》)
这就是伟大的加尔默罗会士的教导,显然也是玛丽闺雅的教导。实际上来说,人人都能受教于她,领受宝贵的指导,与神圣日益亲密。更重要的是,假如天主召叫人灵度圣神的生活,他(她)已经准备妥当,因为他(她)已从玛丽那里获得了稳固的基础。
向天主全然献上自己
成圣之道的第一步是坚心定志,乐意完全属于天主。这个初步的决心是必要的,如果要坚持到底,就必须对它谨守不渝。
玛丽在七岁时有神视。她看见耶稣前来问她:
「妳愿意成为我的吗?」当时她给了肯定的答复。之后,她总在心灵深处感受到那股完全愿意属于他的渴望。她说:「我常常回想童年所发生的事。每当我一想到这个事件,就渴望将自己—身体和灵魂—奉献给天主。我只能渴望叹息,盼望与神圣结合。我依照受光照的程度,用尽方法,付诸一试,企图达标!」
当玛丽二十岁时,这股渴望坚固了她,抵抗再婚的诱惑。天主借着她的一位友人,令她忆起这个渴望。当时她正彷徨徘徊,不知何去何从,早期的决心已有些动摇。这位女孩—一个「热心的同伴」,不知道玛丽的难处,有一天对她说:「我们必须完全属于上主。」玛丽说:「那些话强烈地撞击我的心, 剎那间照亮了我的心智,引导它们走在天主的道路上。」
玛丽在她的信件中多次论到这个主题。1645年9 月3日,她告诉她的姐妹凯瑟琳(Catherine):当她新寡时,试着使她的心脱离受造之物,并发现顺服于天主并不困难。四年之后,她写信给儿子,在结论处写道:「我乞求你向我们神圣的救主恳求,让我对祂所希望的一切能保持忠贞,因为我渴望属于祂,毫无保留。我也祈求祂赐给你同样的恩宠。」在1670年,玛丽再次强调这个渴望:「除了将我们自己完全奉献给天主之外,对于我俩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是值得渴望的了!」
玛丽对受灵修指导者的邀请
玛丽在指导他人时,坚持自我舍弃的精神。当她的儿子加入本笃会时,她写到她多么高兴知道他舍弃自我,「借着神圣的誓愿,将自己完全地奉献给天主。」接下来的信里,她鼓励儿子要「借着爱的甜蜜芬芳」,增加自己与天主永久结合的渴望。他应该全然献上自己,以配得领受天主圣神。他也应该尽心尽力培养内心生活。在1657年,玛丽再度向儿子表示备感欣慰,因为她知道他度一个真正圣洁的生活,渴望完全归属于基督和他神圣的母亲。
玛丽以同样的话劝勉侄(甥)女。当女孩的母亲过世,玛丽以审慎的态度建议她过修道奉献的生活。
「如果妳选择天主— 更好的那一位— 就要完全地、永远地臣服于祂。」当经验过少女的浪漫情怀之后,玛丽的侄(甥)女或多或少甘心乐意这样做。她准备妥当,要将自己奉献给天主,玛丽就以这些话鼓励她:「既然攸关成圣,就要在这道路上坚心定志、步伐沉稳!」不幸地,这位少女的热忱并未持久。在1670年,玛丽再度向她指出完全臣服于天主的必要性。她十分担心自己的侄(甥)女未尽全力,专心恃主。玛丽警告她,如果心智不顺服于天主,那么它们将永无安宁。在那封信的结论处,玛丽道:「啊!不管我将会遭受多少痛苦,我是多么渴望见到妳成圣啊!」
对于所有寻求忠告的人,玛丽都给予相同的建言。她在致一位友人的书信中说:「让我们谈论好耶稣,以及那些帮助我们与祂永久结合的方法吧!妳希望将自己完全地奉献给祂。」后来,她提醒这位友人:「借着修练内心,真诚地将自己奉献给天主的人,必须对祂完全地臣服。」玛丽也向一位同会修女祝贺,向她保证两人更加亲密了,因为这一位也是渴望归属天主的真寡妇。当玛丽的兄嫂(或弟妹)成为寡妇,而决心「余生尽可能成全地服侍天主时」,玛丽感到欣喜不已。当她知道一位年轻的吴苏乐会会士愿意属于救主,并全心全意地追随祂时,玛丽向她表达喜乐。最后,她邀请一位年长的堂兄(或表弟)寻求这种幸福。她写到:「假如你成为我所期望你成为的样子,那么你会拥有你所渴望的真正弃绝的精神, 因而以一种更特殊的方式属于天主。」
最重要的行动
渴望完全地属于天主?将自己全然地奉献给天主?毫无保留地变成天主的?义无反顾地追随天主?
真心诚意地专务内修?内心归顺于天主?这些词汇对玛丽而言,意味着什么呢?难道只是她邀请友人成圣的虔诚词汇和陈腔滥调?就像我们有时礼貌性地请求他人为我们代祷?如果这样,那我们就不认识玛丽闺雅了!她唇上这些看似老调的话语,蕴意深远。
首先,玛丽并非向所有的通信者这样劝勉。她只针对那些寻求她建言的人。对这些人,她利用他(她)们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引导他们做成圣的决定。对她的儿子、侄(甥)女、几位亲戚,以及一些吴苏乐会的姊妹,决定性的事件就是他(她)们进入修道生活。其他人是寡妇。她们的先生过世,只需要担负照顾孩子的责任,心已不再分裂,因此假如她们愿意的话,能够将自己奉献给天主。至于玛丽的堂哥(表哥),她善用他的退休处境,以及天主圣意所允许的一些痛苦来引领他。也许丧妻了?不管哪一种情况,玛丽向他指出,那并非出于偶然,而是来自温和但严厉的天主圣意,意在净化他,使他脱离一切不属于天主的事物。
这个行动,更好说,这股完全将自己奉献于天主,准备妥当的心态,是特别的恩宠。它是在天主愿意的时刻,在灵魂深处成形,其主要目的是让灵魂走上成圣的道路。
当然,与玛丽通信的人都是好基督徒,也是天主的朋友。但是玛丽邀请他们到更高的境界,就是拉蒙神父和其他人所提到的第二次皈依:他们愿意完全地奉献自己于成全的工作。天国窄路正展开在他(她) 们面前。唯当他们渴望将自己全心全意地奉献给上主时,才会踏上这条路。
拉蒙神父称这种态度为「善意(good will)」, 苏林则定义它为「克服一切成圣阻碍的决心。人灵弃绝自我的满足,在天主台前生活,并借着祂的恩宠, 完成祂所启示的善行,毫无所拒。」
对于这个定义,虽然玛丽未曾补充说明,但她要求人们逐一实践。它不是一时的行动,而是灵魂永久状态。换句话说,人灵明白自己的行动,自由地奉献,时时处处承诺,选择天主启示最为成全的事。人灵借着天主的协助,不怕真光启示,愿意在他(她) 的生命中持守正道、自我否定、谦逊自下,从不逃避天主的试炼。
正如玛丽在其它处说过的,这里面蕴藏着伟大的德性和神圣。当时她谈论的对象是侄(甥)女。令玛丽感到难过的是,这个女孩在二十年的修道奉献生活之后,尚未学得这些态度。然而,也不能说她全然无功可数。玛丽道:「她遵守会规、循规蹈矩、人缘颇佳。她的个性讨人喜欢、脾气温和、十分聪颖、天赋异凛。问题是:她缺乏美德和神圣的基础!」她主要的缺点是逃避天主的光照:「她无法安定于一位指导神师。这一点指出:她的本性善于自欺,因为她心中明白,假如将灵魂委托于一位内修严谨的神师照管,就必须决心有所改变。」此外,玛丽的侄(甥) 女不愿意谦逊自抑,也不愿意屈服于长上。这违背了天主神圣的教导,使她的心顽硬不化。克劳神父(译者注:玛丽的儿子)却认为,除了这点小瑕疵外,玛丽的侄(甥)女不失为一位好修道人。然而,玛丽坚持自己的看法。她论及侄(甥)女时,说道:「假如她采纳天主圣神对她要求的,那她将是个完全不同的人⋯⋯,但现在她只能透过特殊的恩宠而获得⋯⋯, 因为她没有正确的心态。」在此,玛丽再次指出全心顺服的必要。假非如此,尽管「天赋异禀、性情美好⋯⋯,她的心永远得不到安宁!」
十分显明地,玛丽认为,这股善意,或说,归属于天主的渴望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灵魂进入真正的灵修生活,以及灵修成长的保证。假如没有这一点, 人们可以成为一个好基督徒,甚至好修道者,但成圣是万不可能的事!
借着强调这心态的必要性,玛丽闺雅与大德兰心意相通。大德兰教导:「天主不会勉强我们的意愿; 祂收纳我们的献礼。但除非我们先完全臣服于祂,祂不会将自己完全地给予我们。」这就是为什么大德兰不断地提醒我们,成圣必须先寻求最成全的事,毫无保留地奉献,并决心在一切事上悦乐天主。玛丽闺雅也使用这些词表达方式。
天主的邀请
成圣的渴望如何在人灵内开始呢?它是来自于天主,或是来自于人呢?它明显地来自双方,但天主采取主动,引发灵魂的渴望。对玛丽而言,她成圣的渴望始于七岁的神视。对克劳神父和玛丽的侄(甥)女而言,是他/她的修道圣召。对其他(她)人而言, 是守寡事件,或是一些引导人们思虑转向永生的人生试炼。
苏林指出,成圣的渴望是天主的礼物。他写道:
「它在我们内开始⋯⋯,藉天主圣意安排的相遇时刻,诸如:与某位灵性人士接触;恰巧听到某场布道;阅读了某本书等场合,因着圣宠,引发人心向善之意。而人能做的,就是忠实地配合圣宠。」他继续解说,人如何该善用圣宠:「⋯⋯人该远离俗务,从谈话、工作和娱乐转向天主,培养默观精神,怀着爱德,实践美德。」
因此,从天主邀请我们向祂献上一切时,我们的心就被祂所触动。玛丽对侄(甥)女描述这种经验:「我愿意妳再一次明白,所有天主要在身上成就大事的人都会走上这个途径。首先,祂借着内在强烈的吸引力召叫了妳。然后,祂赐给妳感官的安慰,渴望完全效法圣子。祂让妳经验圣子的话:『凡不是派遣我的父所吸引的人,谁也不能到我这里来。』」(若六44)此外,玛丽鼓励另一位勇于修德,因为这是天主指示的途径。她说:「如果天主没有召叫妳,妳不会在那里。」
在这个阶段,人灵必须慷慨大方。一般而言,这是容易的,因为天主鼓励和坚定人灵。然而,它必须小心谨慎,不可触犯天主的光照。如果天主光照它看见自己的缺点、依附和瑕疵,那它必须勇敢地弃绝, 尽管它害怕弃绝可能引起的极端效应。
有时候,天主为了让我们更亲密地与祂结合, 赐给我们安慰或「短暂结合的恩宠(graces of passing union)」,允许我们品味祂。关于这一点,玛丽写道:「我认为,天主赐给人灵预尝和经验天堂的恩宠,是为了追求人灵,赢得它的芳心。假如人灵是忠实的,它将在天主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在这个阶段,我们仍是成圣道路上的初学者,尚未踏出第一步。意志不能壮士断腕、立下决心、弃绝一切、跟随天主。实际上,这是拉蒙神父形容的「第二次皈依」。正如他所说,这种状况是修道者常见的现象,因为众人都往成圣的方向努力,但并非人人都能达标,因为他们的粗心大意。
我们必须区分两种皈依的恩宠。「第二次皈依」是灵修生活中发生的一般性恩宠;而另一种皈依是天主给人特别的召叫,因而赏赐的特殊性恩宠。玛丽于1620年5月24日体验到特殊性的恩宠。当时,她神魂超拔,看见自己置身于基督宝血中,罪污得以涤净。然而,她小心翼翼,避免对那些受她指导的人提及此事,因为她知道,这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恩宠,完全是因为天主乐意如此。
然而,在这两种皈依中,我们找到一个共通的要素。在这两种情况下,灵魂获得光照,认识自己的卑微可怜。玛丽提及5月24日的恩宠,写道:「然后,在那一瞬间,我灵魂的眼睛被打开了,我看见曾经犯下的缺点、罪过和瑕疵,清清楚楚、巨细靡遗、无一挂露,这是人的努力无法达到的。」
正如有两种皈依,这里也有两种途径,让我们认识自己的窘境:其一是平凡的途径,其二是非凡的途径。玛丽告诉儿子:「我们并非总在原地踏步。」
「每个人有自己软弱的地方。在天主的光照下,人幡然领悟,但天主揭示的方式是逐步地。除非特殊情况,或天意奥妙,天主不会一次就将秘密全部揭露给人。」接下来,玛丽描述平凡的途径:「的确,本性私下隐藏一些不可思议的托辞和借口;但当我们在天主的道路上前进,经历不同的灵修阶段之后,我们能够揭露它们的面具。」天主遮掩它们,不让我们知道是因为祂的善意。假如我们一下子看清楚全部,我们承担不起,还有碍进德修业。然而,要是我们逐次看清,那我们的本性就不会被吓坏了。」对于那些渴望灵修生活的人,她以明智的建议总结道:「当我们认识真理时,就必须试着去做对的事,并致死那些我觉察到的私欲偏情。」这些就是善意所结的初果。
忠实、信心、自由
善意,或是归属天主的渴望,是灵修生活的基础。为了发展它,人灵必须拥有一个有利的灵性态度:即忠实、信心和自由。
忠实或坚持不懈(“Holy Tenacity”字义: 「神圣的固执」)
玛丽从加拿大写给儿子的首批信件中,有一封对「忠实」着墨颇丰。那时,耶稣会拒绝21岁的克劳入会,因为(根据他们的说法)他有听力的瑕疵,而且他的智商指数不符耶稣会的标准。克劳并未向玛丽透露只字词组,但当他的母亲一听闻此事,就严辞谴责他。在这种情况下,玛丽或许过于严厉,但就某方面来说,这也显示她强势的性格。她责怪克劳没有对他的圣召尽心尽力,这样教训他:「到目前为止,你该认识自己了!你已经够大的了。当你尚在学校时,许多人协助你。现在该是独立自主的时候了。像你这样高头大马、身材魁梧的年轻人,若是缺乏勇气,可是十分丢脸的事!我亲爱的儿子啊!别再胆小懦弱!你该知道,这世界没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事!」
来年,她的儿子加入了温东(Vendôme)改革的本笃会。玛丽兴高采烈地祝贺他,并再次督促他保持忠实、坚持到底:「以天主的名号,请想一想耶稣基督的话。请你想象,他正对你说:『手扶着犁而往后看的,不适于天主的国。』(路九62)」
接下来几年,玛丽不时地重复这个精进内修生活的邀请。在1644年,她说了这些话:「啊!我儿!不要害怕献出自己,为主服务!祂为了你,多么慷慨大方地自我牺牲啊!」同年,她又写道:「向前奔跑, 不要停下来休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只是因为他(她)们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在1649 年,她给了这个劝告:「你要勇敢!装备神圣的决心!依天主吸引你的程度,对祂紧随不离!」
在1663年,玛丽说明我们如何在日常琐务中与天主保持合一之后,结论道:「圣神召叫你(妳)度这种生活。你(妳)将依据忠实的程度,在这条路上前进。」在1665年,我们发现她谈论同一主题:「为了天主在内修生活中赏给你的恩宠,我称谢天主! 被天主召叫,又能忠实到底,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让我们勇敢到底吧!」稍后,论及「安静的祈祷(the prayer of quiet)」时,玛丽再三叮嘱这条宝贵的原则:「假如我们忠实地实践天主向我们要求的德性,我们将会超越这些,与所挚爱的那一位更加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1667年,玛丽要求克劳在侍奉天主上要有勇气先照管自己,因为他对使徒工作常感到气馁,甚至渴望一死。他的母亲责备他:「不可如此!假如你希望侍奉主,就必须坚定自己、固守不渝! !为什么你不愿意活下去呢?你的生命用来为主服务,是多么值得啊!」
当玛丽给予女儿们(译者注: 玛丽担任院长, 同会的修女称院长为母亲)建言时,也给予相同的劝诫。假如她们渴望成圣,就必须保持忠实和勇气。她们该坚固自己,对抗自私的爱。她要求处于净化和试炼阶段的侄(甥)女具备勇德,对抗「面对困难时的怨天尤人、自我哀怜。」她说:「亲爱的女儿!假如妳这样做,必会达到天主向妳要求的成全境界,这也是修道奉献的义务。」「这是攸关成圣的问题,妳必须在圣德道路上步伐坚定。」
玛丽也对一位朋友下了忠实的处方:「挚爱的姊妹,请对恩宠的推动保持忠实吧!⋯⋯天主将依据妳忠实和服从的程度赏报妳,让妳与祂结合,领妳臻至高超的成全境界。」接下来那一年,玛丽重复这鼓励:「在修德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吧!那是天主在祂的仁慈中指示给妳的道路。」1649年,出现相同的话:「要有勇气!不要让开始的困难打击妳,令妳灰心丧气。桂冠不是赏给那些开始的人,而是赏给那些坚持到底的人⋯⋯亲爱的孩子,信守不渝!要信赖天主, 获得勇力。祂永远不会抛弃妳不顾,除非妳先抛弃了祂!」
在这段期间,她给予同会的某位姊妹相同的建议:「请继续在美德和圣善的道路上往成全迈进吧! 不可停止祈祷!天主在祂的仁慈中,引导妳走这条路,妳必须跟从祂的引导。如果妳是忠实的,祂将住在妳的灵魂里,永远爱妳,因为祂从不抛弃那些待祂如友、敬祂于万有之上的人。」
在1655年,玛丽再一次鼓励一位年轻的初学生对天主保持忠实,总结出这条总纲:「对旅者而言,假使不移动、不前进,那踏上一条引领他(她)直达目的地的道路,并无多用处。当人被天主召叫,走成全之径,假使不在德行上进步、不依靠圣宠努力迈进, 那也同样毫无用处!」
信心
然而,为了成圣,不能只拥有忠实和决心。我们还需拥有信心。到最后,是天主自己执行圣化的工作。人立志成圣与战士们期待胜利的焦虑心态十分不同。前者必须拥有一颗冷静、和平的决心,永不向沮丧、兴奋和急躁妥协。他(她)主要的目的是赢得天主的心,而不是靠自己克胜毛病。他(她)的态度是孩子的忠实,知道他(她)从父亲那里领受一切,但全心尽力去证明他(她)的爱。
玛丽教导我们,不能给引领我们、赏赐恩宠给我们的圣神设限。相反地,因为攸关成圣,我们必须步伐坚定,相信天主让那些坚持到底的人找到天主。是天主,而非我们有权在祂所预定的时间喊停。
有一次,拉蒙对他的卒试生(tertians)说:「许多人不会成为大圣,因为希望的不够!」当然,玛丽在这一点上从未犯过。她也激励那些与她书信往返的人,保持全然的信心。的确!她指示的是希望的路径。在生命末刻,她对儿子倾诉心曲:「天主从未以畏惧之神,但以爱和信心之神引领我。」她邀请众人效法她的芳表,与天主亲近,不要视祂为威严可惧的判官或父亲。因为这样一来,天主向我们要求的便是尊敬和服从。玛丽希望我们视天主为净配,祂只愿我们爱祂。我们必须以最单纯的方式将自己献给天主; 对自己的软弱、无助和缺失不要大惊小怪。她对克劳说道:「我的缺失比你的更多。」「为什么我们如此犹豫不决,不愿在祂内失掉自我呢?天主希望净化我们。假如我们怀着爱心、勇气和信心,在祂内弃绝自己,那么天主会净化我们。小孩子献上微不足道的礼物;但是天主能够圣化祂的孩子们,使之满备美德, 配得上祂所恩赐给他(她)们的尊严。这就是为什么我在爱天主和拥抱祂时获得更多乐趣,而不是不时停下来,回顾自己的卑劣和不值。」
在这些过失或瑕疵中,有些来自个人的性情,例如:操之过急、谄媚阿谀,或认知肤浅的毛病。端靠自己努力,我们不可能将这些毛病连根拔起。但如玛丽所说,我们万不可因此而烦乱生气,必需谦逊忍耐、依赖天主,因为「择善固执,中悦主心,祂将惠赐恩宠。人单凭己力,无法达成目标。」
玛丽将此谨记于心,并告诉克劳:「要注意,不要前进太快。当天主愿意你感受祂常驻性的临在时, 不论外在活动为何,祂将照管一切。」有一次,当克劳为自己的救恩感到忧心忡忡时,玛丽建议他保持一颗纯朴的心,因为「天主为那些向祂倾诉心曲的人, 保留了丰富的恩泽。」「我恳求你,时时信主,祂既已眷顾你至今,必定看顾你的未来。因此,不要做任何事破坏祂在你内的化工。」在此,玛丽心灵上的自由明显可见。
心灵的自由
玛丽闺雅十分重视心灵的自由,认为它是灵修生活成长的要素。在这方面,她超群出众,常保持她的真性情和判断力。布雷蒙(Bremond)精辟地形容:
「她的风格不落俗套。」有一次,在魁北克的修道院客厅里,玛丽接见一位即将返回法国的年轻人。当时,她掀起面纱,让年轻人一窥真面目,好转告克劳,他曾看过、并和他的母亲谈过话。玛丽绝非顾虑过多、好钻牛角尖的人。她也期盼那些与她书信往返的人不要如此。因此,她建议人们要有最大的灵性自由。
举例来说,在实践基督的教导上,她告诉我们要避免紧张和兴奋:「当我们(为天主)工作时,必须前瞻、计划和决策。我认为这是必要的,为了避免一切麻烦的思绪。因为当想象力翻腾时,除非我们十分小心,否则灵魂会立刻受到干扰,安宁不再。」她引用自己的经验来强调这一点:「老实说,我被天主的恩宠所召叫,度内修生活的三十年间,尚未找到比这更好的途径,在灵修上突飞猛进。那就是:断然拒绝去想困难、或任何引我远离天主、操练德行的事物。
换句话说,这意味着,灵魂必须居住在天主内, 并超越一切事物之上。它必须超越健康,因为人的生命终必死亡;它必须超越世间短暂的事务,虽然我们被赋予管理的责任。当然,我们必须照管它们,但我们的心不必过度热切。甚至面对最令人尊敬的事物也是如此,例如:当我们面临某位亲人的救恩时。玛丽写信给一位朋友,她女儿的情况显然不乐观:「我亲爱的女儿,持守勇气。千万不要让孩子的缺点令妳失掉内在的平安。那是无价之宝!天主珍爱冷静、平安的灵魂。祂喜欢向他(她)们的内心说话。在此尘世,那是天福的预尝。」
特殊圣召和使徒工作的前提是与天主结合。她告诉侄(甥)女:「不要忧虑去加拿大的圣召,」「假如那来自天主,有朝一日会开花结果。因祂的美善, 在祂预许的时间, 祂会令诸事实现⋯⋯⋯。」同样地,玛丽建议她的儿子:「假如天主愿意你去宣讲, 祂会赐给你必要的能力。」
诱惑和试炼不应阻碍灵魂向目标前进。当克劳对指导一位年轻女士有所顾忌、踌躇不已时,他的母亲鼓励他,说:「不要担心,不要停止对这位女孩的爱德。你感到不安,因为这份工作对你而言是新的;一旦你熟练之后,就会有所不同。然而,即使你一生都有这样的烦恼,也不该停止爱德。那惧怕我们实践爱德的魔鬼通常好施此伎俩来恫吓人灵。」
简言之,灵魂最终必须向天主臣服,允许祂做祂所中悦的事,因为那是精神完全自由的代价。的确, 生命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喜乐或难过,悲伤或安慰, 一切都是天主愿意或允许的,为的是圣化我们。但是我们必须小心,不要停滞在自身的烦恼上,钻牛角尖,使之恶化。
玛丽结论道:「除此之外,恒心祈祷和内在刻苦帮助我们获得渴望至极的平安。这平安使我们能以宁静的心,去承担各种事件,并带我们出离自己,在天主内找到我们自己,好似憩息于慈父怀中的孩子。」
第二章 灵修指导
「啊!良好的开始多么重要啊!切勿将灵修生活的基础建基于沙子上!」在这一章中,玛丽闺雅指出:我们当坚心定志、弃绝一切、寻求天主,以确保良好的开始。如此,人灵响应了基督的邀请:「假如你(妳)愿意是成全的,去卖掉一切所有,并来跟随我。」但是,玛丽闺雅建议我们,假如要答复得当, 全心顺服时不致犯错,那么必须选择一名神师。成全的道路上有太多陷阱和罗网、幻想和错觉,单独上路有所不智。
玛丽自己从灵修指导获益匪浅。她知道一个人拥有灵修指导之前,尚有一段空窗期。在十七世纪初, 灵修指导这个现象并不常见。但是透过圣方济‧沙雷(St. Francis de Sale)的《热心生活介绍》(Introduction to the Devout Life)一书,灵修指导逐渐闻名,受人重视。然而,玛丽一直没有神师,直到1620年,她皈依天主。她曾在都尔市那些「好神父」那里办告解,但当时她不明白告解只能告明己罪。有一次,她比平时办了一次比较好的告解。不幸的是, 她去告解的这位神父却像执行例行公事般地听了她告解。玛丽从此阖上心扉,无法再向他吐露更多。那个告解与寻常告解没有两样。
在1620年3月24日的恩宠之后,玛丽立即找到了第一位神师,是翡冷会的会士(Feuillant),名为「圣伯纳的方济神父」(Dom Francis of St. Bernard)。他是玛丽去办告解的第一位修会会士。她说:「这位好神父十分疏远,只向她提及的事给予建议。」对玛丽而言,方济神父听告解的成分多于灵修指导。一年之久,玛丽向他寻求指导。除了让他核对补赎神功之外,玛丽向他请求允许,宣发永久保持贞节的圣愿。这也是经由一位虔诚热心的女孩告诉玛丽,首先必须征得神师的建议才能做克苦补赎。玛丽从《热心生活介绍》一书中找出如何宣发贞洁愿。她并未向方济神父提及她的祈祷生活,认为无此必要。
在1621年,另一位翡冷会会士雷蒙神父(Dom Raymond)来到都尔市,取代方济神父的职责。后者请玛丽接受这位新神父为指导神师。方济神父认为雷蒙神父更能促进她的神益。根据克劳神父(玛丽之子)的评论,雷蒙是「那个时代最老练的灵修指导神师之一。」为了深入认识玛丽,雷蒙神父仔细盘问她的祈祷生活,以及她的心灵活动。他规范玛丽刻苦补赎的神业,以及热心敬礼的操练。更重要的是,他督促玛丽在灵修上完全自我舍弃,服从圣神的指引,因为是圣神亲自引领她的灵魂。从1621年至1633年,雷蒙神父担当玛丽的灵修指导神师。那是她密契生活不断攀登圣山的重要阶段。甚至在这段期间之后,即
1635年至1639年,玛丽去加拿大之前,她与雷蒙保持定时书信往返,论及她的传教圣召。
然而,在1633年时,她转而受教于耶稣会的会士。在法国,当时曾指导过玛丽的是哈耶神父(de la Haye)和沙林神父(Salin)。在加拿大,从1639年至1645年有柔能神父(Paul le Jeune),特别是拉勒蒙神父(Jerome Lallemant),他从1645年开始指导玛丽, 直至她1672年逝世为止。
整体而言,不须特别点名,玛丽拥有优秀的灵修指导。这是莫大的恩宠。有两位神师,即雷蒙神父和拉勒蒙神父,立即认出圣神在她灵魂内的活动,并全神贯注督促她更加顺服于圣神。这样一来,他们两位都不曾在她的灵海上激起涟漪。他们是最佳指导, 就是允许圣神在她心灵上烙印,指引她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因此,玛丽深深地感谢他们。她特别欣赏耶稣会的会士。有一次,当玛丽指导一位在宗教界的亲戚时,她建议:「请向他们(耶稣会士)寻求帮助,因为天主赐给他们指导人灵的特殊恩宠。」
灵修指导的必要性
玛丽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建议那些与她信件往来的人接受灵修指导。因为这些人不是一般的基督徒, 而是希望完全奉献自己、致力成圣的人。至于克劳, 也许出于玛丽的自尊,她从未公开建议他寻求灵修指导(也许,除了一次例外)。但在玛丽的晚年,当她给予克劳长达三十年之久的咨商后,她写道:「假如我在你的身边⋯⋯我会请你担任我的灵修指导神师。」当这个七十二岁的母亲对儿子写这些话时,必定无法抑制她自己的笑意!然而,她经常鼓励克劳从事灵修辅导的工作。因着她的建言,克劳成为一位优秀的灵修指导神师。对于克劳的困难,她总是随时伸出援。在此,我们又记起,当克劳有一次为指导一位女士而大伤脑筋,忐忑不安时,玛丽给予他明智的劝言。又有一次,当克劳经历一个考验时,她写信给他:「让我们具备勇气,持守到底!你所经历的烦恼对你有益,而且对你指导人灵的使徒工作十分有帮助。天主时常允许那些祂打算使用来指导他人灵魂的工具经历巨大的试炼,好让他们能从自己的经验知道所指导对象的困难,使之对症下药,采取适当的对治方法。」
除此之外,玛丽闺雅教导灵修指导的必要性时是斩钉截铁的。她在1654年的Relation上提到此事:「的确!人凭己力无法成事。但是当天主召叫他(她)度内心生活时,他(她)的合作与完全自我弃绝,服从天主圣意(我们假设他(她)有神师指导,并全然听命于神师的命令)是绝对重要的!⋯⋯啊!我的天主!假如我能够,我要大声宣扬这一点异常重要!」
在玛丽写给一位渴望成圣的修女的信件中,我们找到了回声。玛丽对她说:「最重要的是,妳必须拥有一位指导神师,对他揭露妳灵魂的动向和渴望。」对一位已经选择好一位神师的朋友,玛丽高兴地说道:「这是根据天主的计划来行事⋯⋯。」
在1670年,玛丽写信给儿子,谈及她侄(甥)女的情况。她的语气更加强烈:「我再一次提醒她必须向天主臣服。我鼓励她选择一位明智、有经验的指导神师来协助她达到这个目标。这是她应该做的第一步 无人指导的灵魂不能顺利躲避敌人设下的罗网。即使她能安然躲过,我也不认为她在灵性生命的道路上能有所进步。」
玛丽侄(甥)女的案例颇为特殊。这位修女不愿受教于一位灵修指导,因为她心知肚明,如果这样做了,她就必须洗心革面,有所改变。即便如此,玛丽仍坚定地表明立场:除非天主赏赐人灵特殊的恩宠, 否则若没有灵修神师的指导,人灵在成圣的道路上不能进步。玛丽给予两个理由,为什么她认为灵修指导是必要的:其一,神师在灵修成长上能引导支持人灵;其二,使人灵纯朴。
引导和支持人灵
第一个理由不言自明。神师主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他指出灵性生活的原则,并协助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并诠释它们。他安慰神枯中的人灵。当他/她受挫或气馁时激励她。最后,他督导他/她能独立并稳行于成全大道上。玛丽写信给她的侄(甥女),道:
「我坚信,沙林神父和妳的长上已经给妳必要的建议,好在妳受试炼时坚强妳,给妳力量。因为我们在起初所领受的指导有双重目的:其一,在灵修生活中指导并形塑我们﹔其二,借着良好的原则和神圣的教导,这两者皆建基于耶稣基督的生活和榜样上,使我们坚定稳立。」
根据玛丽闺雅的看法,不论公开发愿,或选择某种生活方式,都必须有灵修导师引导。此外,人灵顺服天主,依圣神的方式心平气和地接受考验,也需要灵修导师协助。灵修导师的任务是规范神业,诸如: 补赎和口祷。他/她决定默想题材、方法,以及所应培育的德性。他/她建议阅读的圣书。他/她依据人灵的需要和情况,以成全的自由精神,对人灵施予训诲和安慰。
使人灵纯朴
第二个理由不易理解,特别是在我们这个特别强调自主和个性的时代。玛丽闺雅本人独立自主,个性十足,但深具基督徒的高尚情操,即在基督内死而复生的精神。的确,在天主的眼中,我们唯有成为祂的子女时,才是真实的自我。在奉献生活的开始,玛丽特别经验到这一点。她写道:「我似乎成为一个孩子,无法想象自己另外的样子。事实上,我无法忍受自己有丁点的错误或瑕疵不被纠误指正。假非如此, 我在人前就成了假善人,在天主前不足以成为孩子了。」
所以,在灵性的成长上,我们必须寻求赤子心。赤子之心带来释放性的纯朴。比起第一种理由,玛丽更加强调这一点。然而,我们难以接受这一点,因为我们热衷于扮演成人角色,避免幼稚丢脸。玛丽理解我们的难处,承认说:「有时候,我对于自我指责感到厌恶。⋯⋯我告诉自己,不这样做,并不犯罪,反而表现了赤子心。」接着,玛丽感到困惑和羞耻,自觉十分伪善,急于告解一切,说:「我一无所知!」「这事实令我获益匪浅,能够低首下心。它为我带来真正的、孩童般纯朴,帮助我的灵魂净化,坦诚无伪,更能与天主结合。简言之,这是获得我主悦纳的实径。然后,我们可以直奔天主,无所畏惧,无所迟疑。」
在其它地方,她又说:「这引领人灵回归简朴, 开始成圣。我尝试将这种态度传授给初学生,使她们成为单纯、坦率的人。这是因为我知道,没有任何方法可使她们进步更快,或更好地预备她们接收天主更大的恩宠,最后使她们走上天主的道路。」
玛丽认为「本性总是寻求渗透灵性事务」。然后,她说:「假使我能够向那些天主召叫来度默观生活的人建言,我会建议他(她)们,向灵修指导一五一十地交代在他(她)们内所发生的事。坦白使好奇心减弱,并使人灵单纯化。这样一来,天主的恩宠来到人灵身上,使它与天主结合为一。这时,人灵是纯洁的、简朴的。它唯一的渴望是肖似天主,因为祂想给予人灵神圣的启发。这启发与本性的精神如此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从灵修辅导获益,就必须向神师坦承一切。可能这样说更好:我们渴望将自己的灵魂放在他(她)的手中,让他(她)认识我们真正的样子,不论代价为何。天主赏赐了玛丽闺雅这种恩宠。她说:「我的神师愿意我死,为让我能活。他愈羞辱我,我愈想向他坦承一切思虑。我愿意他看见我的心,好让他铲除一切不中悦天主的事。」「因此,我的灵魂已经训练有素,要对神师有所隐瞒,对我是万不可能的事。我宁死去,也不愿有所欺瞒,因为我知道,天主的神是简单的、毫无暧昧。」
毋庸赘言,我们的第一步是向神师坦承自己的罪过和瑕疵。但是,我们也必须让他(她)知道:我们受了什么吸引、内在的光照、灵魂的动向和状况。关于这一点,玛丽写信给一位友人,说:「你不必尝试去分辨天主赐给你的内在动向,只要简单地检视它们,向神师报告一切。这样做的目的是学习你该做什么,该避免什么,好完成天主的旨意。这个过程使人灵简朴,因而能免除烦恼、顾虑,以及许多邪恶的欺骗。
在对神师坦承这一点上,玛丽并未建议人灵记录下他(她)的恩宠和过失。有二次,别人要求她这样做,她虽服从了,却心有罣碍。有时候这个方法是有所帮助,但若人灵不保持纯朴,可能会过度内省,造成迟延和幻想。因此,采用这个方法必须谨慎。
玛丽闺雅是否认为人灵终身需要寻求灵修指导呢?对此问题,她的书信并未直接答复我们,我们从她的行动推论她如是想。在生命的某些特定时刻, 寻求灵性指导是必要,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些时刻可能是:灵修开始之际、做重要抉择之际,或是面临困难、经历重大考验之际。一直到生命终结,虽然灵修指导为我们并非总是必要,但都有用。这是玛丽闺雅七十多岁时在某处所建言的,当时她忆起了圣思嘉(St. Scholastia)最后一次拜访圣本笃(St. Benedict)。然而,这个拜访的性质比较类似灵性友谊,而非灵修指导。圣思嘉对圣本笃说:「假如我住的离你近,我会请你担任我的神师,向你倾露隐微。此刻,我是天主台前的赤子,大部份时间不断地反复某些话语,没有诸多言词,有待表达。但有些时候, 我们仍需打开心扉。我自己就向好拉勒蒙神父(Fr. Lallemant)坦白心声,因为他尽管是八十高龄,脑筋依旧清楚,判断依旧准确。」
选择神师
我们应如何选择灵修辅导的神师呢?假如我们想知道玛丽闺雅如何解决这问题,就必须考虑她的方法和建议。
内心的吸引力
从玛丽自己的生活,我们看出,选择神师时,内心吸引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玛丽选择耶稣会士作神师哈耶(Fr. de la Haye)和拉勒蒙(Fr.Lallement) 神父, 即印证这一点。玛丽选择雷蒙神父( D o m
Raymond)时,是听从方济神父(Dom Francis)的建议。或者,正如她所说:「是天主显示了祂的仁慈, 派遣了祂的仆人:一位具有深度灵修经验,且娴熟于指导人灵的人。」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单纯,我们不能过于奢想。
当雷蒙神父于1632年左右离开都尔市时,玛丽面临一个问题。「我常感到一股渴望,寻求耶稣会士指导我的灵修⋯⋯我的内心有某种直觉,天主引导我向他们寻求协助。」但当时,玛丽并未立即行动,原因可能是她多虑,也可能是她胆怯,亦可能是她对雷蒙神父的尊敬。她并无勇气,离开翡冷会的神父们,令作它想。「我总是认为,雷蒙神父终会返回,在那之前,我应该咨询一位我认识的神父。」她尝试这样做了,结果是她更感到困难了。因此,玛丽内心向耶稣会士请教的声浪更加频繁和激动了,然而玛丽却略而不从。当时,她害怕这是某种见异思迁,不安不定的征兆。
玛丽宣发誓愿(1633年1月25日)后的四旬期, 哈耶神父在主教座堂证道。他停留此城其间,到修道院给修女们上课。当玛丽听了他的课后,寻求耶稣会士作神师的渴望更深了。她有股前往哈耶那里,并与他畅谈的冲动。玛丽的长上弗朗西斯修女(Mother Frances)深懂她的心,了解整个状况以后,询问玛丽是否想与哈耶神父约谈。玛丽回忆道:「我回复她说:『我一直想要这样做,但思来想去,我并未向他要求会谈的机会。』」之后,弗朗西斯修女派人向哈耶传讯,请求他停留都尔市时常常来修道院。
最后,玛丽结论道:「当我开始向这位好神父敞开心怀,一吐心曲时,我所有的烦恼便烟消雾散,彷佛被人从监牢里释放。在那一刻,我清楚地明了,这是天主为我的旨意⋯⋯自那之后,因长上的允许,耶稣会神长们总是督导着我的灵修生活。」从玛丽的经验中,我们明了内心吸引力的重要。那当中有某种心理因素,或移情作用,或偏好某种灵修途径,它较其它方式更加吸引我们。而且,既然天主喜爱万物,那万物的吸引力中也有超性特质。
但是,正如玛丽一样,我们在各方面必须考虑十分周详。因为这股吸引力也可能纯粹是情感性的,或是一种鲁莽轻率的冲动。我们并非全然忽略它,而是三思而后谋动,并将它放在天主上智的手中。这是我们从玛丽首次寻求灵修指导的经验中学到的功课。
玛丽第二次寻求神师的经验发生在1645年。这次的对象是拉肋蒙神父(Fr. Jerome Lallemant)。当时, 玛丽灵性发展成熟,不再心怀恐惧。在这段期间,休伦使命团体(Huron Mission)的长上,拉勒蒙神父抵达魁北克,负责「新法国(加拿大)」的福传事业。玛丽提及此事,写到:「我们的主通常给予我强烈的启发。祂向我指示,这就是我应寻求协助的对象,并向他请教。天主要借着他引导我和整个团体走祂的道路⋯⋯。」事就这样成了。从那一刻起,「每当与他谈话时,」玛丽享有「极大的心灵自由和开放的心胸。」
智慧和经验
然而,当我们选择神师时,还有比内心吸引力更重要的因素。正如前面所说,我们唯有仔细斟酌思量后,才该行动。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决定神师是否有灵修指导的资格。玛丽告诉我们,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他(她)的智慧和经验。
在1643年9月14日,玛丽极力劝勉她的侄(甥) 女,关于她的圣召,要遵从一位明智的神师所给的建议。两年后,她又鼓舞一位同会的姊妹选择一位有智慧、行事谨慎的灵修指导。同年,她对某位亲戚(也是吴苏乐会的会士)提及,修道人需定时寻求灵性经验深湛人士协助,以过好修道生活。在1670年左右, 即接近玛丽的暮年,她再次向侄(甥)女建言,选择明智而老练的神师。而稍早之前,玛丽在1654年的Relation札记上简单地提及,神师必须具备良善而正直的品性。
我们再次发现,玛丽的教导与大德兰的教导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写道:「灵修指导的人品应是审慎的。这一点十分重要。换句话说,他(她)必须知识与经验兼备,如果加上博学多闻,就更难得了!但倘若三项优点全备的人选无法觅得,我们必须清楚,前二项条件为首要。」在此,玛丽并未像大德兰一样运气不佳,遇到古怪无常、缺乏经验的神师而受苦不少。因此在这一点上,玛丽并非那么强调。
玛丽提到「良善而正直的品性」,她的意思是: 具备德行,而又虔敬热忱的人。在这些特质以外,他(她)还必须认识人的灵魂,知道天主愿意如何对待它们。正因如此,她说:天主常常允许那些祂打算用来引导人灵的人,受到极大的考验。
玛丽经常提及神师的智慧和审慎。她的意思是: 灵修指导者必须具备超性知识。他(她)能节制悔改者在刻苦、补赎、口祷或其它外在神功上过度的渴望。神师必须能够分辨,何者是真正恩宠,何者是错觉幻想,何者是健康心态,何者出于人性尊严,何者出于圣神推动,以及何者受本性吸引。神师必须能够分辨以上这些要素,一来不浇灭人灵渴望成圣的热火,二来不破坏圣神的奥妙工程。换言之,一位审慎的神师必须迅速地认出圣神在人灵的行动,并尽他(她)所能,推波助澜,因为他(她)深知,圣化工程是圣神的大能,而非人的本事。
除了指导神师必须具备以上特质之外,我们也应培养悔改者对神功妙化心怀敬意度。换言之,他(她)必须对神圣的秩序极为尊敬。
神圣的秩序
玛丽闺雅强调这一点的重要性。虽然她不常提及,但毫无疑问地,当她这样做时,她亦如是想。她写信给同会的侄(甥)女,道:「对长上不坦承和开放,或对天主建立起来,为引导她修道的神圣秩序不持守到底的修道人,我不予高评。请妳继续揭露自己,这为凡希望克胜敌人、在圣德之道大步迈进的人是必要的。」
我们从玛丽写给侄(甥)女的一封信得知,除了长上以外,玛丽也将灵修指导神师或定期的告解神师包含在这神圣的秩序中。她写道:「妳的神师给妳预备了一个好的开始,妳不需要再费心寻求另一位。请妳从他的指导获得神益,并遵守长上的引导,如同会规规定的,这些是天主为妳所指定的。」在这个建议之后,玛丽警告她避免一个可能的幻觉:「这里隐藏了骄傲的陷阱,如果年轻女孩一不谨慎,就会跌倒。那就是:她们对天主为了引导她们所订的规范,易生厌倦⋯⋯她们觉得会规指定的领导人(例如:长上、初学导师和一般的告解神师)并不坚固,因此她们应向它处寻觅。然而,她们不明白,这种隐藏的邪恶使她们鄙视那些职责所在、向她们揭示天主旨意的人。最后这些指定人还是依从会规精神来引导她们,可惜因人的三心二意,冤走长路,这是多么不幸啊!」
玛丽教导的讯息再清楚不过了!首先,我们必须善守修道院的规矩。如果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在我们前往它处寻找果实前,必须先巡视自己的果园,采集结果。我们自己园里的果实可能比起它处所觅得的更加合适于我们。
在此,我们忆起圣方济‧沙雷(St. Francis de Sales)在往见会(The Visitation)会规中的话语:
「固定的告解神师比任何人更加能够保守修女们的纯洁和正直,因为他是可见的天使,受派遣在修道院内身负救灵、扶灵的任务。」玛丽的教导具备同样的精神。
然而,玛丽的教导并不严苛和僵化。她知道,有些人灵有特殊的需要,有时必须面对大困难。因此, 她略微修正自己的话:「遵守会规,但这并不妨碍人在某些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偶尔寻求咨商或光照,好解除疑虑。然而,这样做的前提是她必须先忠于长上及固定的神师。」
如果我们遵守这些明智的教导,选择神师时就不会感到迷惑。最后,关于灵修指导,玛丽尚有一事建议:培养平心/疏离(detachment)的态度。
平心/疏离的态度
培养平心/疏离的态度,并不是说:一个人对他(她)的神师没有任何感情。玛丽在这一点上的看法大概与大德兰略同。大德兰说:「依附神师是(灵性)大进步的重要方法。」虽然玛丽并未这样说,但她的书信和行动显示出她十分仰赖神师,特别是雷蒙神父(Dom Raymond)和拉勒蒙神父(Fr.Lallemant)。
玛丽提及人灵应有平心/疏离的态度,意思是: 我们强调拥有神师的重要,但那只是成圣的管道之一。举例来说,有些人失掉了神师,或觉得神师不了解他(她)们时,就认为天主抛弃了他们,并觉得成圣无望!玛丽觉得这些人过度夸张神师的重要性。神师并非是绝对必要的。
关于灵修指导,玛丽强调两个原则。首先,天主,而非受造物,赋予人灵真正的活力。其次,假如人灵需要某人暂时性的帮助,天主会负责这件事。从玛丽写给同会的侄(甥)女的一封信中,我们发现了这些观点。当时,玛丽的侄(甥)女正因失去神师而感到苦恼。玛丽对她说:「在这种情况下,人必须练习一种高贵的疏离态度。此刻,人灵显然失去外在的精神支持管道。我说『外在的』,是因为此事关乎内在的引导。一位修道者,如果有自知之明,会从自身的经验中承认,纵使没有人为协助,也能够跟随主, 只要他(她)忠实于圣宠,及吾主频繁而温和的劝告。受造物无法给予人灵活力。是的,有时候神师能带给我们平安,让我们感到被支持,但是他(她) 们给予的平安不像天主赐予的。当神师不在时,他(她)给予的平安很快就消失了。然而,由天主而来的平安,如同天主一样,永久地、坚定地停留在人心内。」
因此,假如天主带走神师,人灵也不该感到烦乱。但正如玛丽的教导,「有时候,我们的确需要, 寻求智者的协助。在这些时刻,天主要我们寻找,并在受造物中找到。」在这件事上,就是天主愿意的过程中,隐藏着许多宝藏。玛丽道:「当我们被受造物所疏离,特别是被那些我们最信赖和依靠的所疏离, 其实利于我们转向上主,唯独依靠祂。」
正如我们所知,玛丽自己偶尔经验这种状况。考验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神师可能放弃,或好似放弃了悔过者;或者,他可能因了解不深,误责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可能仁慈而和善,但对她的灵性成长无所帮助。在1631年或1634年,玛丽写给雷蒙神父的信给我们第一种状况的范例。当时,玛丽经验内在试炼,精神萎靡,而雷蒙神父选择此刻,待她严厉。他似乎不愿再与她有所牵扯和往来。在此,玛丽致雷蒙的信值得全部引用,如下:
尊敬的神父:
许多人给予我希望。他们提及您在贵会的总代表大会之后,会来到这个城市, 并停留几天。现在,既然此梦无法成真, 我便决心给您写封信,倾诉我一直想当面向您说的话,在您愿意聆听的情况下。我之所以加上这个条件,是因为我不敢再向您期盼任何事了。尊敬的神父,请允许我一如既往,向您坦率直言。我十分惊讶, 您这样对待一位悔过者。自从我有幸认识您,接受您的指导开始,我总是谨守您的建言。唯有天主知道我多么尊重您的忠告啊!假如有事情发生,使我必须向他人请教,那是因为您不在我的身边,而我有重大的需要。上次您停留这里的期间,我已经准备妥当,如同他人一样,打算向您一五一十地交代,自您离开后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但是,您对我表现冷漠,加上我几句言语后,您三番两次要我离开,我就沉默了。我尊重您,不愿违逆您的意见。我在最糟的事上服从了您,正如我在最好的事上服从了您。是的,我感觉被遗弃了。因此,即使您将在此地停留两、三个月,我也鼓不起勇气寻求您的帮助。这可能是我没有善用您的建言,而导致这种遗憾吧!」
雷蒙神父的行为的确令人感到诧谔。那是他焦急不耐,或一时怒气,或想羞辱悔过者吗?这一点难以论断。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天主允许这个考验,也结出果实。玛丽写道:「假如天主希望剥夺我这个安慰,我便屈服于祂的净化下(我没有其它的名称好来称呼它了)。我对他(雷蒙)过于依赖,以致天主把他带走了。祂所做每一件事都使我在其中找到救恩。」
在其它时刻,尽管天主慈爱宽仁,但并不允许神师安慰人灵。这的确发生了。当时,玛丽遭遇严重的诱惑:离开儿子,进修道院。她道:「我去见神师, 希望分辨,我的良心是否不安,而妥协和退让。虽然他一再让我为此事宽心,我的诱惑仍旧盘旋不去⋯⋯ 我感觉自己是伪君子,一直以来欺骗了我的神师。」
在1625年,玛丽闺雅首次享见天主圣三的神视。但她心中的疑虑并没有消退。她告诉我们:「虽然雷蒙神父消除了我的疑虑,但我仍旧感到害怕。」这股恐惧攫获玛丽,直到她听见一个内在的声音坚定了她:「停留在此,这就是妳的位置。」在玛丽领受了会服之后,她也遭遇相同的考验。「雷蒙神父时常探访我,尽所能地帮助我。起初,我对他的信心令我相信他的话,但他一离开我,我便又胡思乱想,觉得我欺骗了他。」
有时候,一位暂时性的神师对玛丽的心灵状态一无所知,只是羞辱和贬抑她。这发生在玛丽修道生活的初期。她自己向我们描述:「我的告解神师(取代雷蒙神父的那一位)只是徒增我的困扰⋯⋯他告诉我,我的幻觉让我痛苦⋯⋯他告诉我,我没有稳固的德行基础⋯⋯假如我们的主赏给我一些安慰或大恩宠(正如祂以往时常对我施恩赐惠一样),我会对他坦承不讳。但是,他取笑我所说的一切,并且质问我,是否有天我想要施行奇迹。」由此听来,玛丽这位神师羞辱和贬抑她。对他而言,玛丽是一位自我意见强烈的女人,一点也不顺服!即使是耶稣会士—这里指的是沙林神父(Fr.Salin)—当玛丽提及前往加拿 大传教的渴望时,他表现出来的反应也是大同小异。当她一开始述说时,沙林立即要求她安静下来,并冷言讯责一顿,取笑她的脑中尽是幻想和童话。
玛丽的经验让我们洞察灵修指导的主要特质。总的来说,人灵需要神师指导他(她)成圣。然而,神师只是成圣的管道之一。天主会决定其必要性。因此,假如我们费心寻求一位神师而徒劳无功,也不该心生忧虑。当我们寻找时,心态不该过度殷切,而更应相信「我们的主必会为那些全心舍弃自己,跟随祂引导的人做最好安排。」
假如发生了灵修指导神师误解、羞辱,甚至抛弃我们的状况,我们也不应过度伤心和难过。天主允许这种试炼,因为祂愿意我们得到净化。祂在我们需要的时刻派遣了神师到我们身边,然后改变他的态度, 这一切都依照祂的圣意,而为我们的好处而成就。在此情境下,如同在一切事上,我们必须信赖天主。举例来说,在1658年,玛丽失去了指导神师拉勒蒙神父(Fr. Lallement),因为他被派调法国。玛丽对我们说:「我因此受苦不少。」「我没有一位可以畅谈灵心的神师。整整一年,我总是盼望着主再为我送来帮助。」在1659年的6月,因着新主教拉法主教(Bishop Laval)的要求,拉勒蒙神父重返加拿大。我们的主垂允了玛丽的恳求。玛丽做此结论:「祂在合适的时间行动了!愿祂的圣名永受赞美!」
服从神师
既然人灵有了一位神师指导他(她)的灵修生活,就当服从神师。正如同我们所见,玛丽闺雅极为强调这一点。「当天主召叫人灵过内修生活时,他(她)的合作和完全自我弃绝,为顺服天主圣意是绝对必要的。前提是,他(她)有一位指导神师。只要这位神师是一位良善且正直的人,人灵必须绝对服从神师的命令。」玛丽经常在信件中提及这个原则。
在1647年8月,玛丽恭贺一位友人,因为她选择了一位神师。她道:「现在我向妳建言:完全服从于他!对妳而言,他代替天主发言。」同年10月,她重复同样教导:「我再次鼓励妳,在每一件事上服从他,正如妳服从天主一样,因为他以天主之名向妳说话。」几年之后,她写信给这位朋友:「无论祈祷或修德,实行他所交代妳的一切事情。妳必须听从他, 正如天主自己直接交代妳去做的一样。」玛丽给她的姊姊(或妹妹)凯瑟琳(Catherine)相同的建议:
「在妳踌躇犹豫、困扰烦恼,或心神忧伤时,立即寻求神师协助,并坚定地决意相信、实行他所吩咐的一切。『善于听的人,纔可常言』(箴二一28)。天主会以恩宠的记号降福妳的服从。」
玛丽的话强而有力。她教导:「服从」、「完全的服从」、「成全的服从」和「盲目的服从」。难道我们要依照字面意义来遵守这话吗?果真如此的话, 那我们对神师的服从与对长上的服从有没有不同之处?神学教导我们,这两者确实有差异。玛丽闺雅也如此认为,然而并未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她认为, 描述服从的人灵该如何行动,就已足够了,无须耗时区分服务的本质和形式。
严格来说,神师不发号司令,只给予建议。但倘若我们愿意灵性成长,就必须遵从神师的命令。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逐字逐句、一字不差地死守命令,而是表现出一种顺服的心态、审慎地,或者说,忠实地顺服于恩宠。玛丽十分明白这一点。在她的信件中,她引用圣方济‧沙雷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图像来说明这层关系:「一位灵修指导神师宛如一位可见的天使,天主派遣他(她)到我们身边来,为引导我们走在祂的道路上。他(她)以可见的方式守护我们的灵魂,正如我们的守护天使以不可见的方式守护着我们的灵魂一样。」
但是,守护天使不是长上。守护天使不发号司令。他(她)是一位借着善意的鼓舞和启发来陪伴、保护和引导人灵的响导。为了我们的好处,他(她) 代替天主,但他(她)的职务与长上的职务不同。长上主要的职责是守护天主的、教会的、修会的和社会的利益。长上的职务从权威而来。守护天使代表天主,保护人灵的利益,并在灵性生命上协助他(她) 成长。他(她)的职务比较建基在爱情上,而非在权威上。神师的职责也是如此。他(她)身为天主的代表,为灵魂的好处设想,并向我们传达天主的旨意和渴望。但是他(她)并不将天主的旨意和渴望强制压迫在我们身上。聪明的人灵(悔过者),若真心诚意地渴望心神纯朴,免于幻想打扰,并在圣德上突飞猛进,就会完全地顺服于指导神师的命令。这就是玛丽意味的「服从」、「完全的服从」、「成全的服从」和「盲目的服从」。
在这里,我们目睹她以身作则的榜样。在1654年的Relation札记中,她写道:「为了天主的光荣,我必须一提:天主总是惠赐圣宠,让我能弃绝己见,无论它是本性的,或是超性的,我总感到应该放下自己的判断。既然这是我的情况,我也愿意所有服务主的人灵这样做⋯⋯这就是我运用自由做出的行动。当天主给我特殊光照,我意识到祂要我做某些事时,我便向神师坦露,让他判断。如此一来,我的心获得了安宁,不论他同意与否。假如他命令:『去做!』,我就去就做;假如他说:『不要去做!』我便不做。施予恩宠的圣神在我心中烙下的真理就是:神师是天主的代表。要是我不服从他的指示,那我就是做错事。自从我主召唤我过内修生活,或者说,自从我拥有神师那一刻起,这就是我一直抱持的态度。」
服从神师的誓愿
玛丽并没有建议那些与她通信的人宣发对神师的服从愿。事实上,她甚至未曾向他(她)们提及此事。但她自己则宣发了这个誓愿。我们在此讨论此事,切合题旨。她初次宣愿是在年轻守寡、并在姊夫家帮佣时。当时,圣伯纳(St. Bernard)的雷蒙神父(Dom Raymond)是她的指导神师。玛丽写道:
「我感到独立为我是不可能的事。对于服从,我总感到焦虑不安。为了这个缘故,我宣誓,在一切能引我成全和成圣的事情上,要服从告解神师。当时还附加一个条件,那是:假如我进入修道生活,那这个誓愿就自动无效。当时,我内心有股强烈的渴望激发我这样做。在天主台前,我永远无法撤销这个誓愿,因为天主总是迫切地要求我贬抑自我,并因爱祂,而愿屈服于受造物之下⋯⋯我宣发了这个愿之后,一切都变得更容易了。」
以上这一段是摘录自1633年的Relation札记。我们从中可找到几个要素。我们得知,玛丽宣发服从愿的理由是圣神不断地推动,以及她意识到自我贬抑的需要。我们得知,这个服从愿的时效是到她进入修道院为止。我们得知,在一切事上服从的目的是为了成圣。最后,我们认识,服从愿结的果实是在一切事上更大的自由。从1654年Relation上,我们收集了其它细节:玛丽的誓愿是向她的神师,也可能是向另一位(即将取代原本这一位)所宣发的。无论如何,玛丽顺从的对象是神师的职责,而非神师本人。
在玛丽抵达加拿大之后, 圣神又催促她向柔能神父( Fr. Le Jeune), 以及后来向拉勒蒙神父(Fr. Lallemant)宣发服从,内容上则有些差异。她向柔能神父发的誓愿与她的传教圣召,即天主召叫她来领受光荣、因而受苦的使徒工作相关。当她坚心定志,决心寻求最大的成全生活时,她则向拉勒蒙神父宣誓服从。
毫无疑问地,宣发服从愿对玛丽闺雅大有帮助。然而,她的案例是个人性的,不能做为普例,令众人效法。玛丽也明了这一点,因为她从未向人这样鼓舞。在这里,如同在许多其它经验上,玛丽与大德兰心意相通。从她们两人身上,我们认出一种成熟的灵性状态:从天主而来的迫切渴望、实际的判断力、个人的性格魅力,一切汇总起来,造就了两人独一无二的圣召。
服从的限度
人灵对神师的顺从,要到何种程度呢?玛丽以她一贯平衡态度答复了这个问题。当她鼓励某位朋友顺从神师时,对此做了一番解释。她写道:「现在,我建议妳,要完全地服从他,因为他是天主的代表。他下达的命令都是为引领妳获得救恩,更加圣化。除了这两个动机之外,我们无须向任何人服从。」
雅梅神父(Dom Jamet)在此评论说:藉此一说,我们完全地认识了玛丽闺雅。她的性格一显无遗。玛丽一生表现出服从的精神,并非是软弱或胆怯。她的服从是出自于热爱天主,出自于自由所结的果实,因为天主为我们的缘故,自我空虚。因此,她教导我们,服从神师是灵修生活成长的途径。借着自由选择,我们愿意服从神师,知道它是达到成圣的途径之一。假使神师要我们做的是错误的、有问题的, 或者与成圣毫不相干,那我们就不再有义务服从于他(她)。因为在此时,他(她)说话的身分不是天主的代表,而仅是受造物罢了。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不需对任何人表示服从。
偶尔,神师(并非他有意犯错,也可能想试探悔过者),引领人灵走往某个方向,而圣神却怂恿它往另一个方向。玛丽藉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此情况下,应当努力听从神师,让圣神自己找到解决之道。在1634年的圣诞节,基督的使徒精神攫获了玛丽闺雅的心神。她描述这个经验:「我不断地在永生的天主台前,为基督的缘故恳切祈祷⋯⋯我的心神持续与我分离,肉体宛如枯骨。神师向我质问灵魂状态后,担心这种经常性的灵肉分离会使我致命,因为持续时间太长。他认为有责命令我,尽最大的能力从这种状态转移。我也尝试服从他的吩咐,但总是徒劳无功。关于这件事,当他看见我的状态几次,了解我处于多么无助的情况下之后,便不再多说甚么。他让我平安地随从天主引导,因为是祂强而有力地移动我的心神。」
十年之后,我们发现玛丽另一个服从的行动令人赞赏(假如没有那么具有考验性!)拉勒蒙神父(Fr. Lallemant)愿意她虚空自我,责斥她与天主过于亲密。他对玛丽说:「什么!天主至高无上,妳居然这样子对待祂!妳想以妳的嘴来亲吻祂!妳该匍匐于祂的脚下!脚下!甚至对妳而言,这位置还是太好了!」玛丽听命服从,竭力抑制自己的渴望,但难以成全这个命令。她写道:
「带着爱和尊重,我征询我的神圣配偶,是否祂惠赐圣宠,让我能够服从祂的代表。当我向祂恳求时,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地,就与吾主甜甜蜜蜜地交谈心事。我当时竭力自抑,对祂说:『我纯洁的爱啊!我必须服从于祢的代表。这是他的希望,请祢原谅我吧!因为祢知道我愿意服 从。』接下来,我尽心尽力服从神师的交代。在这之后,我看见自己置身于祂神圣的临在,因为我被服从所囚禁。而祂,因祂的慈爱,喜爱我如此被囚禁。祂的视线包围了我,穿透了我,正如我对祂所做的一样。我在这被囚禁的状态下,享有不可言喻的平安。我花了一些时间,停留在这个状态下。虽然我感觉到降生的圣言对于我的顺从感到满意(感谢祂的促成!), 但是在其它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与主亲密地交流和共融。这种促使我完全放手,自由地紧随天主圣神的脚步。」
我们认为,这个结论刚刚好。
心灵的自由
以上,我们看到个人如何运用自由。现在,我们来看看自由的特质:真情流露。玛丽闺雅和大德兰一样,都不爱面带愁色的圣人。
尽管遵守严格的服从愿,热心的人灵必须拓展自己。服从之下,人灵必须培养良好的常识、风趣的幽默感,以及正确的品味判断。玛丽与雷蒙神父于1635 至1639年的书信往返证明了她就是这样做的。当时, 玛丽透露给雷蒙,她迫切渴望到加拿大传教,并恳求他能带她同行。写信时,她的口气是半命令,半威胁:「您并非那种熄灭神圣之光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怀抱希望,您能服从天上的父亲,并应允我们的请求。」
有一日,雷蒙神父(Dom Raymond)为了缓和玛丽熊熊的心火,提醒她圣伯铎鲁莽放肆、自以为是的性格。玛丽迅速地回答:「您至今尚未曾提及圣伯铎,还真令我万分惊讶呢!我心想,总有一天您要搬出他的大名!」接着,她说:「就照您所愿,尽量羞辱我,使我谦逊自抑吧!但我不能不告诉您,天主赏赐给我的渴望⋯⋯除此之外,我相信您充满爱德,必定为我们成就,远超过您原本设想的。」
在另一个场合上, 玛丽收到柔能神父( Fr. Le Jeune)从加拿大寄来,训诫她务修谦德的信。她立即前往去见雷蒙神父(Dom Raymond),说:「他(柔能)真是一位好神父,不是吗?」「当他处理我的事时,就像您一样。我对他万分感激,因为我知道他是为我的好处打算。如果我受他指导,他也会像您一样地对待我。」玛丽和雷蒙神父的信件往来一直持续到1639年,玛丽离开法国,雷蒙当选为修会的省会长为止。
在加拿大,玛丽并没有丧失她的真性情。在1650 年,她写信给克劳神父(Dom Claude)时,评论了拉勒蒙神父(Fr. Lallemant):「比起其他人,我亏欠这位神父多了。他是穷人的父亲。⋯⋯在为教会服务上,他最古道热肠。他似乎受过各种礼仪训练,这对一位耶稣会士而言,有点不寻常呢!」
当玛丽描绘其他重要人士时,使用的词汇也同样不受拘束,行云流水。她写信给儿子的某封信中, 描述了拉法主教(Bishop Laval):「我们可敬的主教,正如我前一封信中所描绘的,十分的虔敬和热心,也十分冥顽不化⋯⋯在爱德和谦德方面,可以将他比拟为另一个米兰诺娃的圣多默(St.Thomas of Villanova)⋯⋯他对自己的需要只做最坏的打算。提到工作时,他是标准的工作狂⋯⋯他施舍一切,如穷人般生活。他不是那种为了自己的升迁,或为了增加收益而去寒暄社交、扩展人脉的个性。对于那些,他一概不上心。老实说,他要是不这么极端,情况可能就会好一些,因为在这里,没有世俗的人情世故来打点协助,事情是推动不了的。然而,我的意见可能是错误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朝见天主的方法。」
来年,玛丽就必须挺身而出,出手干预,并与这位热忱虔敬的主教互相抗衡。在拉法主教访视时,有几位修女,不够机警和审慎。她们请求主教删减并节录会宪。可敬的拉法主教想当然尔,没有错失良机。他善用时机,修改(吴苏乐)修会会宪,符合他的心意,使之「比起圣吴苏乐会更适合于加尔默罗会(Camelites)或十字架修女会(the Religious ofCalvary)。」
当时,玛丽写信给都尔市(Tours)会院的院长:「他(拉法主教)给了我们八个月至一年的时间,要我们仔细考虑。但是,我亲爱的院长,我们已经研究过这件事,并且作了决定。我们不会接受(它),除非藉由神圣的服从愿要我们听命服从。然而,我们并没有主动提及这个决定,希望不要使事情恶化,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人物是一位宗座的代表。正因为他是一位十分具有圣德的人,一旦他深信天主的光荣处于危险关头,他就不会撤销他的决定。这样一来,我们逼不得已,只能接受他要我们走的路线了。⋯⋯我将这一切归因为这位杰出能干的主教实在太热心了!但您知道,最亲爱的院长,在会规这件事情上,经验远比理论来得重要多了。当事情进行得顺利时,我们应当适时地放手,因为我们知道一切都会顺利成就。但假如我们改变(它),我们无法保证最后的结局是好是坏了。」
这些话中蕴藏着多么丰富的智慧啊!其中,那精神上的自由多么令人赞赏啊!但是,让我们留心注意,正是圣人的自由让他们能够完美地调和小心翼翼的服从和最深奥的赞美。当拉法主教(Bishop Laval)于1662年离开加拿大,返回法国时(当时可能不再返回),玛丽意简言赅地说:「假如他不再返回(加拿大),对这个年轻的教会将会是不可弥补的损失!⋯⋯他有圣人风骨。」
第三章 与耶稣基督缔结亲密关系
在修德成圣的道路上要有进步,灵修指导是必须的工具。然而,它只能算是外在的因素。依据玛丽的教导,还有其它更个人、更重要,以及更核心的要素。那就是与耶稣基督缔结亲密关系,并实践祂神圣的诫命。这是玛丽灵修精神的两大主要特色。
她写道:「对期待从尘世解脱,获得喜乐的人灵,有两件事对它有益。第一是实践福音教导,至少努力不懈。第二是与天主保持亲密关系。天主藉自己神圣的触动,允许人灵与祂交谈。甚至,假如我们可以这样形容的话,祂允许人灵与祂一起同乐⋯⋯缺少这两者支持,我无法了解有谁能在尘世生活,因为这里满布荆棘和忧虑,窒息内在精神。」
稍后,她补充说明并强调这一点:「在效法基督上,人灵有两件事该做,即:向外实践福音的教导, 向内与耶稣缔结亲密关系。」
「假如不是(天主)以一种无法言喻的方式向我保证,我永远也无法相信,最精深的(灵修)生活是实践(耶稣的教导)。因为,如果我们判断肤浅,会以为神魂超拔是最精湛的灵修境界。并非如此。因为耶稣、圣母玛利亚和众宗徒向我们证明了,事实恰好相反。虽然在天主圣神的引导下,发生神魂超拔是件好事,也是神圣的,但与之前提及的各种美德,或者我说的恩宠态度,相较之下,它不算甚么。这些(德行)是我整个的生命、力量和支柱。」
玛丽的论点不容置疑。我们祈祷生活的成长,端赖与基督日益加深的亲密关系。德行即是我们活出基督教导的铁证。这一章节先论祈祷生活,下一章节再谈修德行善。
亲近耶稣
没有人指导之下,玛丽自修如何默想。七岁时, 她开始默想。在1654年的Relation札记中,她写道:
「我记得,第一次看见基督的神视不久后,我惦念着天主的美善。我感受到天主聆听着那些爱祂的人祈祷。于是,我到教堂去,找到一个隐密的角落,不被人打扰,就待在那里一段时间。我的心热切渴望与祂结合。当时我还年幼,并不了解我已经在祈祷的状态中了。」
在玛丽童年的祈祷中,我们可以找到感情丰沛和简单的特质,标示出这位未来吴苏乐会会士的灵修生活。她告诉我们,是「内在的神」促使她这样做。当时,她不知怎么为它命名,也不了解它的本质。此外,这个童年的祈祷也贯穿那整天的生活。玛丽与天主进行对话交流。「我不由自主地与我们的主商量我的小问题。我就这样做了,因为我不相信祂会拒绝任何一个小小的请求。」后来,玛丽在她姊夫家帮佣(1621~1625)时,继续以这种方式祈祷。她说:「我很高兴自己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独处。我整理佣人的房间,在那里,我能够自由地向主倾诉,随心所欲。」
约在1625年,玛丽的姊夫委托她掌管他的事业。那是某种大型的运输仓储公司。玛丽必须整天,甚至晚上也常与搬运工人、马车夫,以及马匹打交道。有时候,她到半夜仍在码头上装卸货物。她告诉我们:
「有时候,我身负过多的工作重担,连怎么开始也毫无头绪。于是,我如同往常,转向我的救兵,对祂说:『我的爱啊!我不可能完成这里所有的事啊!请帮忙我吧!要不然,这些可是无法完成了!』」玛丽就这样不断的恳求祂,与祂亲密地对谈。说也奇怪, 当她工作起来时,一切就简单多了。她继续说道:「当我工作时,我仍与祂亲密交流,享受宁静,如同独自一人处于静默之中。」
然而,偶尔她会从尘世的喧嚣声中抽离,独处一会,与她的爱谈心。「瞬间,天主携我远离喧闹,然后再喜乐地重返人间。我对祂说:『请来吧,我的挚爱!这是祢的旨意。拥有祢,对我而言就足够了。我会为祢这样做。』」像这样,玛丽充满勇气和喜乐, 为耶稣做每一件事。
1627年,天主恩赐玛丽神婚的恩宠。她经验到一股向主倾诉的迫切需要。有时候,她会大声地向吾主祈祷。然后,她又害怕引人侧目,便躲到安静的角落,对祂抱怨:「我的爱啊!我负荷不了了!我的爱啊!请让我歇息一会儿吧!因为我十分软弱,无法再消化祢对我丰厚的爱了⋯⋯」
加拿大
在加拿大, 玛丽与主的亲密关系持续增长。在1639年,她抵达新大陆,她向柔能神父(Fr. Le Jeune)学习阿冈昆土话。起初,这个语言,难以学习,令她头痛不已。但她告诉我们:「我对主撒娇。然后,短时间内,我的土话突飞猛进,流利顺畅!」玛丽的学习变成了祈祷,这个新语言也变得可亲可爱了。
之后,在1647年,玛丽提醒儿子,提到修道奉献的秘诀不外乎「与主相契」而已。她与主的亲密关系一直持续到她回归天乡。她的祈祷日愈单纯,最终成为爱的叹息。她于1668年写道:「这些就是我所有的祷词:『我的上主,我的天主啊!我的天主,祢当受赞颂!』我日日夜夜这样祈祷,希望祂仁慈地垂允我在弥留之际,这些话成为我的临终词。」
玛丽也以同样亲密的口吻对永生的天主圣父和童贞圣母玛利亚说话。在1635年左右,她祈祷说:「天父啊!为什么祢迟迟不肯前来﹖我所挚爱的那一位, 在很久之前倾留了宝血!现在我为我的净配向祢恳求。圣父啊!请祢信守诺言,因为祢曾应许,要将天下万邦都赏赐给祂。」
在1651年,玛丽监督修院的重建工程时,对童贞圣母说:「请来!天上的母亲,让我们一起去巡视我们的工人吧!」在路途上,玛丽随心所欲地与圣母交谈,并请她为这些人代祷。
显而易见的,与天主的亲密关系是玛丽闺雅祈祷生活的一个重要特质。这有部分无疑地源自她的性情,因为她天性单纯、易于相处,而且十分友善。但最主要的是,这是天主给她的特别恩宠。天主亲自吸引她。关于这一点,她的儿子说:「有一次,当玛丽祈祷时,她带着深深的情感,以谦逊和尊敬的态度对天主说话。她称呼祂是她的天主、她伟大的天主。天主则以无限的温柔回应她:『妳称呼我为妳伟大的天主、妳的主人、妳的主─妳是对的,因为我就是。但我同时也是爱。爱就是我的名字。而且,我愿意妳以这个名字来称呼我。人们给予我诸多的名字,但没有一个比这个名字更令我称心如意。没有一个比这个名字更合适形容我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从玛丽开始度灵修生活,天主向她显示自己是她的爱、她的净配,且祂愿意她以这些名号来称呼祂。天主有时候也向她启示自己是判官和严厉的法官。但这些形象出现的时间都很短暂。玛丽和天主之间通常处于亲密的共融中。举例来说:我们想起她曾一度渴望亲吻净配耶稣的嘴唇,而拉肋蒙神父(Fr.Lallemant)却要她屈服在耶稣的脚下。玛丽虽然愿意服从神师的命令,却徒劳无功。
我们再次默想她在1668年说过的话:「天主从未以恐惧之神来引领我,而是以祂的爱和信心。然而, 当我意识到自己罪人的身份,因着我的软弱,可能失足犯罪,而丧失天主的友谊时,我立即俯伏在地,谦逊自抑,深恐不幸降临在我身上。假如我再担心和忧愁久一些,就感到生不如死,因为我想到自己即将与充满爱心和美善的天主分离,而祂赐给我的恩宠和慈爱多过于海滨的沙粒。虽然如此,只要我向祂投射一个充满信赖的眼神,那恐惧和不安立即远扬。我的注意从害怕转移,在我天上净配的怀抱中忘却自我,获得安息。」
玛丽的建言
玛丽问克劳神父(Dom Claude):「当你感到无力再跟随天主,并效法祂的神圣时,会怎么做?」紧接着,她提供一个微妙、充满母性关怀的答案:「当我陷入这种无助的状态时,我便向天主屈服。我尽一切可能,忘却自己,只想着天主。如果可能,我的心亲密地与祂交谈。简短来说,我一生都保持与主对话不断的状态。」
克劳神父(Dom Claude)天性胆小而羞怯。他不能完全自我弃绝,跟随天主,修德成圣。因此,来年,玛丽不得不炮火全开,向他大声疾呼:「就是现在!就是此刻!为什么不和这位美善、慈爱的天主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呢?⋯⋯我们的心会教导我们这个爱的功课。这是多么令人喜乐的功课啊!它让人与主不间断地对话。假如因为人性软弱或职责疏忽,人灵犯了错,那他们的心也会平静地等待,直到再次看到所挚爱的那一位为止。然后,人灵比起以往更加坚定, 也再次与祂对话交流。」
在1650年,玛丽给同会一位姊妹相同的建议:「不要害怕跟随那催促妳与耶稣亲密交谈的渴望。假如有人被一个比他(她)伟大,更值得尊敬的人召唤,倘若他(她)不答复,这不显得失礼吗?」玛丽写给友人的信件上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她这位朋友是女性、守寡,并为人母。玛丽提及管理家务的事,口吻平静地建议:「妳想象耶稣正注视着妳。请妳默想他在世时如何行动,他的行动如何与众不同。他愿意妳效法他的芳表。因此,请妳满怀爱意对他倾诉:『亲爱的耶稣,我为了爱你的缘故,今天愿意做这件事。但是,我所做的,远不及你所做的那样纯洁!虽然你是我的榜样,但我无法全然仿效你的纯洁和完美,如同你所期盼的那样。亲爱的耶稣啊!我为此深感内疚。』」其它的时候,玛丽会对他说:「我亲爱的耶稣,请以你神圣的行动净化我吧!我的耶稣啊!我热切期望我的一切行为全都依靠你,并只为你的缘故去做。」
玛丽建议我们在工作上避免过度的热心,才能保持内心的静默,让基督的临在充满我们。但是唯有多多默想和恒心祈祷,才能达此效果。
默想
玛丽认为默想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座岛屿。它十分重要,特别是灵修生活的初期,教导人灵如何与天主交谈。
玛丽询问一位渴望成圣的姊妹:「妳不操练默想吗﹖」「那将对妳十分有益,甚至可以帮助妳管理大大小小的家庭事务。因为当我们与主更加接近,工作就变得更加容易,做起事来也更加成全了。我们将在天主的临在中,为了爱祂而行动。当我们领悟到,天主离我们这么近,就会小心翼翼,不会失礼,触犯天主。我们养成自发性祈祷的习惯,点燃心火,吸引天主进入人灵深处。换句话说,虽然我们身处尘世,却成为有灵性的。虽然我们在俗世打滚,却活在小天堂。在那里,天主中悦人灵,人灵爱慕天主。」
四年后,也就是1649年,她对同一位姊妹说:「不要怠慢和疏忽祈祷,特别是默想、自发性祈祷, 或是妳内心对天主的渴望。」
情感性的祈祷
祈祷的目的是举心向上,归向上主。这就是为什么在祈祷中,我们的心应该比理智更加活跃。关于这一点,玛丽对一位通信者说:「妳(你)练习默想, 而且诉诸更多的情感,使我十分高兴。因为这是妳(你)灵魂的倾向和所爱,也是天主对妳(你)的旨意。」她进一步解释:「我的意思是,妳(你)不要在对祷和默想上耗费太多时间。一段合理的时间之后,妳(你)当进入心内,与耶稣亲密地畅谈,聊聊妳(你)所想的事,或是祂在当下赐给妳(你)的渴望。」玛丽说明理由:「我这样建议妳(你),希望妳(你)能养成与天主谈心的习惯。」
情感式的祈祷避免过度的好奇心。好奇心乃理智和本性的好友,联合起来时,能阻碍圣神的工作。玛丽评论道:「在灵修生活中,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希望获取知识是极大的不成全。爱情不这样运作。灵魂有一自然倾向,那就是愈爱愈深。」
天主赏赐神光给人灵,为引它去爱。祈祷的时间是与天主亲密结合的时间,人灵不应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对祷或默想诸德上。「与主结合,排除思虑,笃行修德的祈祷是非常好的祈祷类型。假如是天主的作为,即使人灵不思考德行,祈祷也会自然地、适时地结出相称的果实。」因为比起一般的祈祷,天主在这种祈祷中,在人灵内注入更强烈的渴望和力量。
因此,就祈祷而言,对天主或对基督有普遍的认识,通常比对某一德行有所认识来得有用处,也比较不危险。我们必须常惦念着天主或基督,而后者却容易使我们的心思偏离祂。灵修生活的根本不在修练贫穷的、谦逊的或容忍的,而是在于与基督结合,听从圣神引导。
然而,对有些人灵而言,这可能造成幻觉。他(她)们以此为理由,祈祷时不做反省、不行思考, 尽做白日梦,虚度默想时光。玛丽预先想到这个危险,教导我们明辨。她坚持,祈祷的结果必须是笃行美德,否则不算真正的祈祷。从另一方面看,与天主结合赋予人灵力量,督促他(她)把握修德机会。玛丽分享自己的经验说:「虽然我们在祈祷最高境界, 即与主结合时,想着天主,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领受了光照和力量,去做所有天主要求我们做的事。在必要的时候,这些光照和力量将会协助我们。」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低估默想的角色。默想对灵修生活初学者十分重要,甚至是必要的。初学者尚未习惯默想,因此玛丽建议她(他)们为默想善做准备。她写信给一位朋友,道:「亲爱的姊妹,最重要的是,妳该端正心念,为祈祷善做准备,并选择一个默想主题。」祈祷时,我们先进行默想。一旦我们渴望向主吐露心声时,就该停止思考。玛丽说:「当妳感到心被触动,渴望向主倾吐心曲,表达爱意之际,请以爱心和敬意默思至高天主对妳的期待和希望。接下来,请停止默想,一心存念顺服于祂。」在此,玛丽以警告和鼓励的口吻做结论:「最重要的是,不论妳感受到什么样的神枯和诱惑,总不要放弃祈祷,或缩短祈祷时间。妳可能会感到自己常处于神枯状态,这是天主所允许,为考验妳的忠实。所以, 忠于祈祷吧!请坚信天主赏报那些忠实到底的人找到祂。」
祈祷诸径
对于默想的不同途径,我们如何看待﹖玛丽熟悉这些祈祷的方法,因为她为此吃过苦头。她描述自己初次祈祷的经验。那是在1620年,她进入神秘的祈祷境界之后,以及遇见雷蒙神父(Dom Raymond)之前。在那之前,她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顺随内心的渴望,向天主祈祷。她告诉我们:「当时,我参阅一些指导人灵如何作默想的书本,就是:准备祈祷、开场求恩、默想要点和祈祷方法等等。等我完全理解之后,我决定使用这种方法开始祈祷。这些参考书提醒我,假如使用其它方式祈祷,可能会陷于大危险,被魔鬼所欺骗。因此,我就按照书本教导的方法去祈祷了。接下来几个小时,我不断地默想、反复思索我主神圣的人性奥迹。同时,我也顺从天主的吸引力,在默观中忘却自己。之后,我又开始运用想象,省察事件,推论理由,便于修德。祈祷时,我渴望成功,因此向自己施加了不少暴力,以至于头痛了,实在受苦良多。我如此急于按照书本的教导,一一实践,因而每日强迫自己,其下场是头痛更加严重了。这种方法使我精神迟钝,头痛不已,但我将一切献给天主,当作刻苦补赎。」
所幸的是, 几个月之后, 玛丽接受雷蒙神父(Dom Raymond)的指导。他立刻禁止她再默想,并建议她全然弃绝自己,顺从圣神的指引。然而,雷蒙神父明智的处方并未立即治愈玛丽的头痛。它继续跟着玛丽,超过两年。
因为玛丽的天性,更因为天主赐给玛丽的特殊恩宠,这种祈祷方法并不适合她。她不该再继续受这种苦楚。在1633年,玛丽仍以罗德理各(Rodriguez) 的灵修建言当作灵修阅读。当哈耶神父(Fr. De la Haye)作了她的神师之后,立即下令,要她停止阅读。这是因为这本书主要要求的官能是理智,对玛丽心灵的特质而言,不够单纯,只会浪费她的时间。」
玛丽从未在她的信件中建议这种复杂的祈祷方式,即使是针对初学者。然而,她建议,假使必要, 应先作默想,让人灵有一段合理的时间,与天主接触,准备与天主进行对谈。玛丽相信,祈祷是两位朋友之间的对话交流。所以,如果祈祷过度运用思维, 进行太多反省,只会有害无益。的确,人的方面该尽义务,但无法做所有的事。祈祷时,我们应该让天主展现祂的权力,因为主要是天主的作为在圣化我们。我们应该更集中注意力在爱情上,而非思考上。玛丽认为,那些大部分时间运用在理智思考的人,在圣神的道路上,不能进步神速。他(她)们凭靠自己的活动,破坏了圣神在灵魂上的工作。从人性方面来说, 假如他(她)们已无可救药,那就让他(她)们忆起玛丽闺亚的劝言,继续敦品励德,特别是培养刻苦和谦逊的精神。这样一来,在天主的时间来到时,祂会赐下那些人凭靠己力无法达成的恩宠。
基督的奥迹
我们的默想,该以什么为主题呢﹖我们可以在前几段所谈的内容中找到这个问题大部份的答案。假如说,祈祷的目的是为了与天主或基督建立亲密关系, 那么,我们应当作的就是花时间祈祷,与祂同在。玛丽写信给一位友人,道:「你(妳)默想吾主的生命与死亡,这就对了!没有任何道路可通向天父,除非经过那通往祂的门,就是圣子。」
这就是玛丽接近天主的方式。领受1620年的恩宠之前,她与基督已经十分亲密,但玛丽仍渴望完全地与祂结合。1620年,也就是她与基督密契的开端,她默观基督的苦难,「被基督宝血所浸染,超过一年之久。」她说:「当我在十字架前跪下,天主赏赐我神魂超拔之恩。我对基督说:『爱使祢至此!假如祢不是爱,便不会如此受苦!』我为祂所承受的苦难感到痛苦椎心,但什么也不能做。为了舒缓心里的苦闷, 我只能呢喃低吟:『啊!如果祢不是爱,祢便不会为了爱我而成就了如此伟大的事!』」
从1622年至1624年,玛丽在基督的奥迹(从出生至死亡)内与祂合结为一。她体验到福音的话:「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可以进,可以出,可以找到草场。」(若十9) 她写道:「我经由祂,进入祂内。在祂内,祂向我显示神圣的奥迹,就是我的生命,充满了我的心灵。」
约在1624年,玛丽不再感受到与(基督)至圣人性的亲密,而是进入与降生圣言更亲密的关系。之后,1627年,她领受神婚的恩宠,并借着圣宠的协助,逐渐开始享受与天主圣三的亲密。
因此,默想的主题应该是基督生命和死亡的奥迹。只要主吸引我们,我们就该持续默想这些奥迹, 即便终其一生,因为我们该「仿效耶稣和被钉十字架的耶稣。」为了仿效祂,我们势必要默想祂的美德。但是在此,比起专注在德行本身,我们必须更专注在神圣的模范(耶稣基督)上。当我们默想时,应该与天主相遇,而不是观念思考。
话说回来,我们必须努力内化基督的各种德行。对善尽职守而言,它们是最必要的因素。我们与主讨论,并让它们在我们整个人生当中散发芬芳。有些时刻,我们需要默想基督的忍耐和谦逊﹔有些时刻,我们默想祂的温和良善﹔有些时刻,我们思念祂对人类无限纯洁和爱心。当我们默想天主和祂神圣的特质时,应当遵从相同的方法,想念祂的正义、慈悲、爱或能力,允许自己被祂的爱所拥抱。
本质上,这种类型的祈祷始终如一。但随着时间,它变得更简单和神圣。七十二岁的玛丽对儿子坦白:「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不论我选择什么祈祷主题,最后都会忘记,即使我心无旁骛、专心地阅读和聆听。我刚开始祈祷时,默观基督的奥迹(为我而言,默想是不可能的)。但是,虽然没有默想,我立即感到自己临在于内心深处,在那里,我默观天主— 我的安居之所。我跟随着祂的引导,对祂说话。因着我们之间的亲密,我无法只注目着祂,而不与祂交谈。当我这样行动时,我完全顺随祂的引导。假如我受吸引,默想祂的伟大对比着我的渺小时,那我就和祂交谈这个话题。我也以同样的方式来默想祂至高无上的王权。然而,当我想起祂无限的仁慈和可亲可爱时,我只能情不自禁地称呼祂为我的净配。」
圣经
这种祈祷方式是简单的,蕴含丰富情感,不需阅读太多。玛丽唯一推荐的,或者,似乎她比较看重的是阅读圣经,特别是圣咏和福音。
当玛丽还是年轻少女时,在领受1620年的恩宠之前,她对圣咏情有独钟。她写道:「我读法文版的圣咏集⋯⋯当我遭遇困难时,圣咏时常激励我。」当她的心灵诵念圣咏第三十篇「上主,我投靠祢,总不会受辱」的诗句时,她领受了悔改的恩宠。玛丽热爱圣咏,也尝试说服她所辅导的人喜爱圣咏。她给一位朋友建议,说:「请你(妳)反复诵念这个诗句,对耶稣说:『你在世人中最为美丽』(咏四五3)』。」我极力推荐你(妳)找到一本法文版和拉丁文版的圣咏集。在圣咏中,你(妳)将找到精神的食粮,不再饥饿。你(妳)将获得饱足,但不至厌腻,心灵也能持续地以爱侍主。」
事实上,热心的人灵在圣咏里发现基督的情怀。因此,诵念圣咏是赞美天主最适宜的管道。此外,倘若人灵保持忠实,心意真诚,圣咏将凝聚人灵的心神,宛如天主圣神亲口传述。换言之,当我们诵念圣咏时,天主正对着我们说话。同理,当我们阅读福音时,更是如此。玛丽说:「降生圣言所说的话,满溢福音之中。我认为,圣言是祂投掷在世界上的火把, 继续点燃起那些纯洁的心灵。当我们谦逊而真诚地聆听圣言时,有哪一颗心,不论如何地冷漠,能不被圣言感染和点燃呢?玛丽一生常向我们证明她对福音的爱。举例来说,当她受到奉献生活吸引时,渴望宣发福音劝谕,并拥有它们。这些福音劝谕协助她,按照天主的旨意和实际的生活状态,去实践降生圣言的神圣教导。」
同样地,当她感受到天主召叫她前往加拿大时, 关于扩散基督王国和王权、救灵的重要,以及基督宝血换取的代价—这些经文像利箭穿透她的心,使她爱火炎炎,迫切渴望永生的天主圣父前来扶持祂的圣子,因为邪魔正在掠夺祂的宝物。这种信靠和依赖圣经的态度变成玛丽的习惯。她写道:「在祈祷中,吾主赐我圣宠,认识圣经,大大地帮助我规范外在的生活。」
当我们臻至灵修生活的高峰后,应该继续从圣经这力量的泉源中汲水。玛丽对我们说:「默想基督的性情让我们领悟到,自己与祂南辕北辙⋯⋯并感到圣神催促并鼓舞我们去实践福音的教导。这样做符合我们的圣召,以及服从要求我们去做的。」在那时,我们将从耶稣的山中圣训和最后晚餐言论中获得支持, 找到喜乐。耶稣这些话将成为我们的「力量」和「堡垒」,因为我们在其中找到他。当我们找到耶稣时, 我们就拥有了一切美德和真福。
其它神业
灵修生活中,只有默想是不够的。的确,默想是与主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途径。然而,因为默想的时间短促,须有其它神业辅助和补充。
培养天主临在的意识
在各种神业当中,我们首先应该培养天主临在的意识。这个练习从某方面来看,是默想的延续。玛丽写信给一位与她通信的人,强调这练习的重要:「除了祈祷的时间以外,我假设你(妳)操练天主临在的意识,因为你(妳)并未提及此事。假如你(妳)这样子做了,那是祈祷的延续,因为通常来说是如此。假如你(妳)操练这项神业,就会发觉你(妳)的行动与你(妳)祈祷中的热诚和定志容易达成一致。这样一来,你(妳)就会拥有真正的虔诚。」
玛丽的侄(甥)女感到工作之际难与主保持合一。当她表达出自己的焦虑和不耐时,玛丽安抚她:「妳要耐心一些⋯⋯并效法圣加大利纳(St. Catherine of Siena),在心灵深处安置小室,随妳处处移动,并在那里与天主同住。一般来说,比起独居,人们在内心深处的小室可以更完美地、更真实地找到天主。这是因为,天主因自己的美善,祝福那些顺从的灵魂, 并以合一的恩宠报答它的顺从。」
在此处,我们再一次看到玛丽言行合一。1675 年,她写信给儿子,道:「在加拿大,我的职务十分令人分心,管理财务和世俗琐事。然而,我一想起天主处处临在,没有任何地点或事物能够阻挡我们去爱祂时,便感到万分欣慰。」三年之后,她在另一封写给儿子的信上重复强调这一点:「日内瓦(Geneva) 的主教告诉我们,有些鸟类从自己的羽翼上啄取食物;在灵修生活上,我亦如此。」
自发性祈祷
为了时时与主保持合一,我们应该多多采用自发性祈祷。在这一点上,玛丽教导我们:「亲爱的女儿们,我向妳们坦承,我这样祈祷时,获益匪浅。当天主首次赏赐给我圣召之恩,以祂的爱触动我时,我便不断地以自发性祈祷向祂倾诉。这就是为什么我向妳们建言,要培养自发性祈祷的习惯。我再强调一次, 这个练习应该成为妳灵魂的生命。」
玛丽培养自发性祈祷是在孩童期。她看见母亲在屋内四处忙碌时,十分自然地与主对祷。1645年,她鼓励自己的姐姐(妹妹)凯瑟琳(Catherine)做简短又热切的祈祷。她便提到母亲的榜样:「我记得过世的母亲独自工作之际,善用瑕余,与主亲密交谈。我听到她对吾主谈论她的孩子们,以及她的烦恼。当时,也许妳注到的细节没有我注意到的多,但妳会惊讶这对我影响深远。」
显而易见,培养自发性祈祷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人灵在内心深处与吾主耶稣基督缔结密契关系。
口祷
玛丽发现,要持续长久的口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她领受1627年的神婚之后,口祷为她更加困难了。她说:「我觉得口祷为我十分不易。当我一拿起念珠,开始默想口祷的意义时,我的心神立即迷失在天主的临在中。然后,我便停止口祷,或另找时间再补做⋯⋯当我诵念至圣童贞圣母的日课时,情况也是如此。」
过修道生活时,她感到口祷为她较为容易,因为她必须依照会规定时颂祷。事实上,默想不但不会使她疏于会规所规定的这项神业,反而协助她更完美地诵念口祷。然而,除了日课以外,她必须为了口祷另费心神,特下功夫。1661年,玛丽写信给克劳:「圣咏是我唯一诵念的口祷。现在,甚至连念玫瑰经对我来说都是困难的。」
为了减轻念口祷的困难度,玛丽依照圣神当下的启发,自谱祷词。她的祈祷生活中,与主密谈成为主调。玛丽说:「我举一例来说明。当人们分成两部, 吟唱圣咏时,一旦轮到对方吟唱,我就顺随心意,与主交流圣咏字词的意义,或者紧随祂对我的启发。轮到我方吟唱时,我就从内心的对祷,转换成外在的吟唱。这样一来,两方面应和得十分和谐流畅。我则片刻不离主旁,紧紧相随。然而,轮到我吟唱时,虽没有像对方吟唱时那么强烈地感受到与主密契,但我的心神还是与主同在。当对方吟唱时,我则回归内心, 与主对祷。轮到我吟唱时,我不那么意识到内心活动,因为我必须发出声音。」
关于口祷,当玛丽指导她的对象时,明白地指出:人灵与天主密谈是首要之务,但口祷也是必要的神业。她对友人说:「灵修指导神师规定你(妳)口祷,此举十分明智。祈祷时,多言窒息虔敬的心神, 寡言又使之怠慢。我觉得,你(妳)该适量地口祷, 以收滋养心神之妙。」
玛丽比较强调自发性祈祷的重要性。如此一来, 人灵不用担心堕入机械性重复或例行公事的危险。此外,自发性祈祷的渴望出自内心,能协助深化与天主的亲密关系。
敬礼耶稣圣心
玛丽对私下的热心敬礼颇有节制。她给儿子的信上透露对此事的想法,因为克劳曾经向她咨询相关事宜。玛丽的答复让我们看到她的灵修精神:「你知道,我对外在的敬礼感到困难。」接着,她提到自己主要的两个热心敬礼:敬礼耶稣圣心和敬礼至圣童贞圣母。虽然玛丽还做了其它敬礼,但较为次要,她也不积极推荐。这些敬礼的对象是圣若瑟(St. Joseph)、圣家(Holy Family)、葆拉的圣方济(St. Francis of Paula),以及圣本笃(St. Benedict)。
玛丽对耶稣圣心的敬礼始于1635年,起因为求恩获允。有一晚,玛丽与永生的天主圣父对祷。她恳求圣父扩展基督神国。她感到痛苦,因为圣父彷佛没有垂听她的垦求。玛丽为此烦躁不安,并祈求天主光照她明了,她的祈祷究竟缺少了什么。然后,她在心中听见了这些话语:「耶稣圣心,透过我挚爱之子的圣心向我恳求吧!透过祂的圣心,我将俯听妳,并当垂允妳的请求。」从那个时刻起,玛丽的灵修方向有了改变。她自此总是透过耶稣圣心向天父做祈祷,直到生命末刻。她每晚都以这个美丽的祷词敬礼耶稣圣心:
永生的天主圣父啊!借着吾主耶稣—祂是我的道路、真理和生命—的至圣圣心,我走向祢。借着祂的圣心,我替那些不朝拜祢的灵魂敬拜祢。我替那些不爱祢的人热爱祢。我替那些顽冥昏盲、嘲笑并拒绝祢的人承认祢是天主。借着吾主耶稣的圣心,我希望能完成所有受造物对祢应尽的义务。我在此世奔波,是为了寻找我净配用至珍贵的宝血赎回的人灵。借着祂的圣心,我希望能为所有人灵做补赎。透过祂,我拥抱了所有人,并将他(她)们献给祢。透过祂,我祈求祂(她)们能幡然醒悟,转心向祢。然道祢不允许他(她)们认识吾主耶稣吗?或者,祢让众人不为耶稣生活吗?祂为众人死啊!天上的圣父啊! 请祢看看他(她)们!他(她)们不算真正生活啊! 我恳求祢赐下恩宠,让他(她)们透过耶稣圣心生活吧!
玛丽随着圣神引导,向天主呈献成长中的加拿大教会所需。她祈求天主,「透过耶稣圣心的功劳,在福音工人心中注入圣神。」她祈求天主,赏赐易洛魁土著和那些她所爱的人灵悔改并皈依天主的恩宠。她用下列的话,对耶稣圣心祈祷:
我挚爱的,祢知道,我所希望的,就是借着祢的至圣圣心和祢神圣的灵魂,向祢的圣父祈求。当我向祂祈求时,就是向祢祈求,因为祢在父内,父在祢内。所以,请祢垂允我向祢所祈求的一切吧!让祢的心结合我的心,同心向圣父恳求。正因祢与父原是一体,请祢恩赐我呈献在祢台前的众人能与祢和父结合,正如同祢曾经应许过的。
我们注意到这个祷词中含有崇高的使徒性,也带着玛丽一贯亲切自然,随从圣神的风格。在她的信件中,经常提起耶稣圣心的敬礼。并且有时候,她也请求那些与她通信的人这样做。
敬礼童贞圣母
在玛丽的生命中,敬礼童贞圣母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不像她对耶稣圣心的敬礼,她对圣母的敬礼不见天主的特别干预。她告诉我们,她总是保持对圣母敬礼的热诚:「小时候,我迫切渴望能看见圣母,至少在我回归天乡之前。我相信她保护我,而我每天都为此意向向她祈祷。」童贞圣母充满爱德,透过她,玛丽闺雅获得此生最大的恩宠,那就是:「悔改皈依之恩、传教圣召之恩、1647年免于受苦之恩, 以及重建修道院期间,圣母临在之恩。」
在1668年的年底,玛丽写给儿子,为圣母绵密的守护作见证:「我们天上的母亲— 童贞圣母的保护,使我力量倍增⋯⋯这位神圣的母亲以可见的方式帮助我们。在我们有需要的时候,她经常伸出援手, 并视我们为心头肉一般地守护着我们。她以神秘但有效的方式支持我们的家庭。她为我们做了一切事。在大火及其它事件之后,她扶助我们重新站起。当时, 按照常理来看,我们原本可能会被这些灾难击垮。当我们无法从法国再获得人手支持时,她为我们送来了六位初学生,个个都是好人选⋯⋯所以,在这样一位充满力量和爱心的守护者双翼之下,我们尚有何惧呢?」
每每遇到困难时,玛丽都会飞奔至圣母台前,向她投诉。不论是她感到最伤心痛苦的时刻,例如:她的儿子于1631年离家出走事件;或是,当她遇见小困难,例如:她祈求肾结石能获得治愈。玛丽将她所珍视的一切,托付在童贞圣母手中,包括她的儿子、侄(甥)女,以及加拿大的教会。她敬礼圣母的方式和敬礼耶稣圣心的方式相同。每个傍晚,玛丽借着耶稣圣心接近天主圣父之后,又透过圣母圣心接近降生的圣言。她以下列的祷词向圣母倾诉:
我至圣的凈配啊!我该如何还报祢所赏赐给我的丰沛恩典呢?我希望透过祢神圣的母亲,向祢表达我致谢之意。我向祢献上她的圣心,因为此心爱祢甚深。请允许我透过她的圣心来爱祢,并奉献那补养祢的神圣乳房,以及祢降生之前,以祢的临在圣化过的贞女的胎腹。同时,我也为了自己的悔改皈依,以及灵魂的圣化, 向祢献上这些,使祢中悦,并乐于赐恩给我,在祢的圣爱中努力不懈和坚持到底。啊!神圣的伴侣啊!我感谢祢拣选这位神圣的贞女做祢的母亲,并赏赐她尊贵地位。最后,我感激祢将她赏赐给我们众人做母亲。我敬拜祢受孕于她纯洁胎中的时刻,以及祢在此世所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我称谢祢藉祢的各种的德行,成为我们效法的榜样,以及借着祢的行动和倾流宝血,成为我们的义德。我祈愿我的生命,分分秒秒都和祢紧紧相连。我求祢以祢和祢至圣之母的全然纯洁,净化我这可怜卑微、充满瑕疵的生命。
接下来,玛丽带着孝爱之心,对圣母也说了同样的话来结束她的晚祷。
玛丽在它处也提及另一种对圣母的敬礼:「我超过二十三年之久,脖子上载着一条铁制的小项链,做为圣母之仆的记号。我亲吻这条项链,献上自己,做她的仆婢。」
玛丽对耶稣圣心和童贞圣母赤子般的敬礼与她灵修生活的其它部份互相辉映,十分一致。她深知这些敬礼是与主建立亲密关系的开始,以及灵修生活成长最稳固的途径。
教会的生活
最后,我们必须补充这一点。那就是:玛丽以教会女儿的身份活出她与天主的神圣友谊。有时候, 她打趣拉肋蒙神父(Fr. Lallemant)对礼仪细节的热衷,但她自己倒是十分热爱朝拜的礼仪。她说:「在所有的事情中,大大帮助我敬礼的就是教会的礼仪。我自孩童时期就备受教会礼仪吸引。我认为,它们如此地美丽,如此地神圣,几乎没有任何事情可与之相比拟!」教会礼仪是玛丽的「生命和养分」。过了几年,当她比较能够理解礼仪的意义时,她更热爱它了。于是,她成了「那些先去教堂的人士之一。」
1647年后,也就是玛丽灵修境界成全之后,她列出她在这个阶段所结的果实,其中:「她对天主的教会所做的一切,感到日益欣赏,因为只能看见教会的纯洁和神圣。」
玛丽‧闺亚对教会的爱既坚定又深刻。她告诉我们:「她(教会)坚定了我的信仰,并让我与吾主紧紧地结合。」这个宣言重要无比。藉此宣言,玛丽认为教会生活协助她进入基督的奥迹,并更深入地了解它。举例来说:有一天,当她参与一场游行时,她倏尔想起军事性的游行。当时,她深深地被圣神触动, 举目仰望十字圣架,在内心喊道:「啊!我的长官在那里!我要跟随祂!」
玛丽对教会的参与使她对基督徒的身份深深认同,并且培育了她的使徒精神。她说:「我满怀感恩,因为耶稣赐我鸿恩,乐于我出生于基督徒的父母,并召叫我成为教会的女儿。」
做为教会真正的女儿,她喜爱常领圣事,也希望身旁的人这样做。她写道:「我越常领受圣事,越感受道自己渴望圣事。因为我经常感受到,在圣事内, 我找到了生命、健康,以及对祈祷的渴望。除此以外,我希望吾主赏赐给我身旁的人也能同样喜爱领受圣事。」
在前面的章节,我们看到了告解(和好)圣事如何帮助玛丽净化并纯化她的心灵。领受圣体圣事成为她与主缔结密契关系的管道。她说:「这样一来,我与主日益亲密。事实上,我向祂倾诉一切,因为祂是我挚爱的那一位。祂知道我的心完全属于祂。这颗心不为他人,只为祂而跳动。」
玛丽也尝试在她指导的人灵心中,不论是成全的或是不成全的,注入对教会和对圣事的爱。1640年, 她写信给儿子,叮嘱他:「要勤领圣事!」来年,她又对她的侄(甥)儿们说:「要勤领圣事。你们当依照耶稣基督赐给你们的圣召,效法祂,以祂做为你们行动的榜样!」在1643年,她再度写信给他们,但加入了这个建议:「请为印地安人祈祷。你们有幸生于基督徒的家庭,就该为此终身感谢天主!因为你们并不比这些可怜的印第安人更值得领受这个恩宠。因为天主无限仁慈,才将此殊恩赏赐给你们。」
是故,玛丽教导我们:如同接近圣父的唯一途径是经由圣子﹔同理,与圣子培养日益亲密友谊的途径是经由教会。如果我们希望达到这个目标,就应该建立起「教会之子(女)」的身份意识,并以此身份为荣。我们应该让这个身份认同在一生之中具体化。
第四章 活出耶稣基督的教导
活出耶稣基督的教导,是与他缔结亲密关系不可或缺的要素。不曾为基督受苦的人,永远无法真正认识「被钉十字架而死的基督」,因为他们所依附的是世界的价值。这些人心怀叛逆,不爱邻人。而耶稣是穷人,也是天主的爱。他服从天主,直到死亡。在他的身上,我们的灵修生活有一条活生生的法律。假如我们想要成圣,对天主的爱要突飞猛进,就必须效法耶稣,走这条真实的道路,对天主有具体的和经验性的认识。在1634年的一次避静中,玛丽发出这样的惊叹,说:「噢!爱啊!我爱祢!爱祢⋯⋯借着爱祢, 我能认识祢。」
借着听从天主圣意,实践耶稣基督的教导,效法他的芳表,我们可以发挥并证明我们的爱。玛丽常常警诫我们,要避免「理论性的美德」。因为理论不会结果,毫无用处。她告诉我们,除非实践基督的德性,否则我们不能真正地祈祷,也无法与耶稣建立亲密的友谊。祈祷与实践相辅相成。她写信给朋友, 道:「我注意到这件事了,即天主激发你/妳默想的主题。福音中的德性帮助我们渴望并仿效我们亲爱的主耶稣基督。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祈祷好,因为它使你/妳倾向修德成圣。」
因此,玛丽认为,祈祷生活,特别是爱情的祈祷,应该使我们与耶稣基督紧密相连,并使我们渴望行善,效法基督的美德。简短来说,如果我们的祈祷是真正的祈祷,它应该乐善好施。玛丽在同一封信上补充:「假如祈祷的果实不是具体行为,不是实践祈祷中所见证的、所珍惜的德性,那么祈祷便虚空不实,不过是热忱的幻影罢了。」在祈祷期间,人灵举心向上,皈依美德,使人转变,肖似基督。假非如此,祈祷没有实际作用,毫无价值。这就是玛丽看待祈祷的尺度。因此,祈祷必须给予人灵力量,进入基督的学校,也给予人灵恒心毅力,活出基督的教导。
基督之训
吴苏乐会的会士们常用的两句话是「maximes de l‘Evangile」和「maximes de Jésus - Christ」。这两句话在玛丽闺雅的书信中表达同一的精神。那么,它们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大胆地说,玛丽认为基督的模范和教导都可在福音中找到。
1648年,玛丽写信给儿子,其中一封列出十二条基督的教导。事实上,她可以列出更多基督的格言, 不过当时她的注意力全摆在这十二个要点上。我们在此将它们罗列出来,帮助我们更了解玛丽闺雅的灵修精神。
1.既然你是无辜的,当有人指责你的过犯时,别为自己辩解。除非为了天主的光荣,有其必要。不要控诉那些你认为有罪的人,就只为了在权威人士面前证明你的清白。
2.当有人以言, 或以行冒犯你、得罪你、辱骂你、拒绝你、羞辱你(或者你认为如此时) , 务要保守心智清明,避免陷入苦涩的怨恨。
3.当有人受赞美,或因爱德之故,你该表扬他人时, 别以狡诈的言语, 或故意保持沉默, 来称赞自己, 贬低他人。
4.无论内在或外在,要迅速避免忌妒或羡慕他人的财物和特权;相反的,保持喜乐,暗想自己不配于这些事物。
5.对待我们本性厌恶的人,要练习尊敬的态度, 可亲的爱德。看见他们行为中的美善, 要以爱德解释他们的动机。
6.应依照福音指示,以忍耐的心态面对邻人。
7.别让自己常陷于自怜或沮丧的情绪深渊,它们不结果实。
8.要依照福音劝谕,真诚而努力追求外表和内在的温和、顺从,以及谦逊。
9.不轻易动怒; 不因小多疑; 不钻牛角尖。
10.对待身体和心灵的苦楚,或是从天主而来,或是从邻人而来,应以爱德接受考验。
11.努力致死本性顽固的欲望、执着和偏好。但要记住, 不要伤害心灵和身体。
12.最后,顺从天主的旨意,接受祂的光照;对以上各项练习,应服从神师的指导。
玛丽这些教导,呼应一些真福八端的教导:「哀伤的人是有福的;⋯⋯温良的人是有福的;⋯⋯慈悲待人的人和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在她的教导中,我们看到福音的真精神,具有双重目的性。首先,借着练习虚己和谦逊(1,3,4,8)、保持温和的态度(2,7,9)、多行爱德(5,6,8)和时常克己守斋(10,11),可使人灵死于自我。其二,借着实践以上这些,我们忠实于圣神,并在基督内生活(12)。
偶尔,为了符合通信对象的实际生活需要,玛丽给予其它练习的建议。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她坚持只要练习以上的要点,就已经足够了。例如:在 1671 年,她劝勉侄(甥)女要苦修谦德,服从听命。玛丽说:「除非妳能谦逊自下,如同天主亲自教导我们一样,不然妳永远不会获得治愈⋯⋯让我们不要固执心硬,辜负了天主神圣的教导。」
终其一生,玛丽致力活出耶稣基督的教导。她写道:「必须注意的是,根据我主引导我的方式,从祂初次召叫我过内修生活,一直到此刻,圣神总是以福音劝谕教导我,作为我生活的准则。」一旦遇到某些具体状况时,这些教导自然浮现于她的心中。譬如说:圣经上的同一段经文,在此时启发她,在彼时又光照她。之前,我已经指出,玛丽能依照她的心灵状态,自在地运用福音的格言。譬如说:她觉得天主召叫她,度奉献生活时,福音中关于成全的话语就特别吸引她。她也试着内化这些教导,譬如说:当天主召叫她前往加拿大传教时,扩展基督国度的经文点燃她的热忱。
初学者之道
对玛丽而言,福音的教导是简单的,因为圣神亲自鼓舞她力行这些教导。玛丽十分清楚,初学者并不觉得这些容易执行。因此,有一次她建议初学生先默想,准备自己进入祈祷的感情层面。她建议了几项「活泼主动」的练习,帮助她的侄(甥)女和初学生们进入状况。她对侄(甥)女说:「最重要的是⋯⋯」
要牢记于心, 灵修生活进步的秘诀是:不可一次就想实践所有的德性或教导。这是徒劳无功之举。人性有软弱之处,无法这样来练习。在理论上,妳都明白这些道理,但在实践上,妳无法一次达到成全的境界…… 妳要选择那伤害妳最深的弱点,也是妳经常失足之处,然后反其道而行!妳该采取相反的对策,这最能够帮助妳打击罪恶。依照妳个人的情况和需要,针对这个弱点,花费一个月的时间﹔针对另一项恶习,花费八天的时间。当妳在某个项目上练习够了,就勇敢地进行下一个项目。千万别同情我们那腐败的劣根性,因为它有时继续哀伤自怜,兴风作浪,为诱使我们将注意力摆回自我之爱上。千万别理会本性的抱怨或哀嚎!除非妳的神师借着它们,察觉到妳在练习过程有些不审慎或过度的征兆。
以上仅是活出耶稣基督教导的初阶行动。现在, 当事人必须自己选择所需要改善的项目,以决心和勇气开始行动,立志革新。她必须在基督内学习这些项目,逐步内化祂的教导,不可缺乏耐性,或过度实践,或心带焦虑。在这里,人的理智和意志必须一致,持续不断3地努力。这就是致力实践基督之训的「主动阶段」。
这个阶段的长短,决定于个人的善意和慷慨。假如个人追求世界的聪明,留恋受造物,那么这阶段就停留较久。但假如人选择的是「简单纯朴」,心存敬畏,完全向天主奉献,就如玛丽闺雅一样,那么这个过度期就短暂,甚至不会察觉到它的存在,因为基督的教导似乎自然易行。玛丽自己说道:「当我年轻时,只是做了我认为正确的事,它们的甘甜如此吸引我,远胜其它一切。」
进阶者之道
有了天主召叫的恩宠,和人灵答复的慷慨,接下来的阶段称为活出基督教导的「被动阶段」,或称为「密契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的灵魂渴望去效法基督。它愿尽其所能,臻至完美。玛丽写道:「此刻,个人不再感到有冲突和张力,如同初学者期那样,也不再需要系统性地、用力地去自我检视,期待像初期那样的感官体验。然而,人灵完全沉浸在平安中,与耶稣灵犀相通。它即刻领会耶稣的德性,并受他之吸引,情不自禁想效法他的芳表。」
热火炽热的人灵不再需要痛苦或费力,此刻它情不自禁,想实践福音教导。这阶段不像灵修生活刚起步,仅需挑选其中一个项来实践,这阶段想要的是实践基督全部的德性,依它所处的状况而定。玛丽说:「在这个阶段,人灵在一天所做的进步比在一个月还多。」这是因为人灵已完全拥有基督的心神。「这些爱德上的成长是因为降生的圣言为灵魂抹上香膏,使我们举止真诚、正直、坦率和纯朴。同样,它也在我们的心上烙印十字架,给予我们爱的考验,引领我们体验真福八端的效果。」以上是人灵得到成全的状态,也是基督生命的映照。
更大的圣德
一般来说,当我们的心愈慷慨地去实践福音教导,就愈加渴望做得更多。事实上,人灵可能还酝酿着另外的一种渴望,那就是,愿意更有力量、决心和毅力,并希望立愿,在圣德上更加精进。
玛丽是否曾经建议人们发这个誓愿呢?她当然知道宣发这样的誓愿对人灵帮助匪浅,使之进步神速。她自己于1645年的圣诞八日庆期宣发了这个愿,愿意拥有更大的圣德。发愿之后,玛丽经历内在的考验, 忍受极大的痛苦,长达六年。但她也领受光照,那就是:假使她寻求天主更大的光荣,渴望最高的圣德, 那么天主将前来协助她。
玛丽的新神师拉蒙神父,为此意向祈祷。祈祷后,他同意玛丽宣发这个更大圣德的誓愿。发愿的内容是:为了天主更大的光荣,玛丽愿意实践、受苦、思考、谈论每一件她认为是最完美、最成全的事;同样,她应停止这一切行动,假如这样一来更能光荣天主,也更使她完美。所以,这个誓愿意味着玛丽在自由中行动。事实上,它(包括她对神师的服从)使玛丽获益匪浅。玛丽告诉我们:「我马上从这个誓愿受益,它赋予我力量。」「透过它,我们的主赐予我极大的恩惠,更新我的目光,更认识祂神圣的教导。」
在1670年的一封信上,玛丽提到,后来拉蒙神父对此事也感到些许迷惑和不安。他认为这个誓愿的内容太过笼统。造成拉蒙不安的原因是他阅读圣女大德兰的某篇著作,其中提到大德兰也发了同样性质的愿。因为这个誓愿过于普遍化和笼统化,变得毫无约束力,成为她后来焦虑的来源。发这个誓愿给大德兰和她的神师带来许多顾虑和忧虑。后来神师认为大德兰应该重新发一个更具体、更具约束效用的愿,这样比较明智。「在神师听过告解后,她答应天主要实行一切神师认为是最完美、最成全的事。」此外,还附加了一个条件:虽然玛丽可以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对神师提议,并判断什么是最完美、最成全的事项,但她必须告知神师所有相关的一切。
因为圣女大德兰这个案例,拉蒙神父感到犹疑不定。他觉得,玛丽应该向大德兰借镜,避免重蹈覆辙。然而,玛丽实行这个广泛笼统的誓愿已经多年,觉得相当适应,并且喜爱它。后来,拉蒙神父似乎也没有坚持己见,因为玛丽于1671年写道:「每当我重宣誓愿时, 敬爱的拉蒙神父允许我更新誓愿。他要我依照大德兰所教导的宣发这个誓愿,但我尝试保有原本已宣发的内容(当然征求了他的同意)。借着天主仁慈的助佑,这个愿并未带给我焦虑和不安。」
从玛丽的经验,我们学到几门功课。首先,这个「更大圣德的誓愿」需要神师引导。神师在分办过程中澄清疑虑、解决困难,决定个人是否应该发愿。第二,发这个愿的先决条件是,人灵在灵修上精进,有足够自由,能放下我执或忧虑。那些灵修成长进步有限的人,没有足够的灵光,来分辨何谓最成全的事项,也不知该如何合适地应对。如果这个人的性格多虑、拘泥,那么这个愿将使他/她常常忧愁和烦恼, 对他/她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第三,如同此愿的内容所示,人灵的行动寻求至善。对玛丽而言,那意味着福音劝谕和指导人的生活。举例来说,在1648年(她被这个愿所约束的期间)的生活中实践我们之前所提过的十二条福音教导。最后,唯有在圣宠的推动之下,才能宣发这个愿。它应该是圣宠的果实。所以,在起初,这愿应该是短暂性质的,神师有权利更正誓愿的内容,甚至取消誓愿。
关于这些要点,我们可在玛丽闺雅于1670年左右答复儿子的信中看到。克劳告诉母亲,他发了「更大圣德的誓愿」,但常因而烦恼。玛丽以温和的口吻回复他:「你正经历和圣女大德兰一样的困难。」接着,玛丽和他分享自己的经验,并提醒他:「藉此, 你可看出,要实践这个『更大圣德的誓愿』,我们需要神师的指导。」再来,玛丽为克劳列出圣女大德兰「更大圣德誓愿」较为严格的规诫,她似乎建议儿子要采用这个版本,而非那一个普遍笼统的版本。她告诉克劳:「像这样,当誓愿的条件具体化以后,其责任义务就合理清楚。反观你因热忱所发的那个普遍性质的愿,其先决条件是一颗极敏感纤细的良心。这个愿为你和你的神师带来太多的忧虑和顾忌。」
做了上述说明之后,玛丽决定与克劳分享自己的看法:「亲爱的孩子,大德兰宣发的誓愿是『普遍性质的更大圣德的誓愿』经过修改、限制和具体化的版本。但是我心底清楚,无论你如何去实践,『普遍性质的更大圣德的誓愿』会使你经常感到焦虑不安。因此我愿给你忠告:不要采用这个版本发愿。」玛丽给了清楚的理由,说:「当人灵宣发了这个誓愿以后, 必须十分忠实地随从圣神的启发,因此你可能会停留在你所提及的烦恼和顾虑中。」玛丽的言下之意清楚地点出,克劳容易在灵性生活上倾向极端,因此不适合发这个『普遍性质的更大圣德的誓愿』。宣发这个誓愿需要具备的灵性的平衡能力。
至于玛丽其它的书信中,从未提及过这个『更大圣德的誓愿』,至少我们手中现有的书信中没有。
我们可以这样来做结论:玛丽闺雅认为宣发这个誓愿是通达修德成圣德的特殊管道。对她而言,修德成圣的根本之道是活出耶稣基督的教导。如果这个誓愿能够帮助某些人灵在灵修生活上更精进于德,那么她会建议发这个『更大圣德的誓愿』。否则基本上她并不赞成这样做,因为它大部份时间所带来的是忧愁和顾虑。
纯洁之心,谦逊之神
福音教导中有一条是玛丽特别喜爱的,也是她经常给人的忠告。这一条教导就是内心的纯洁,或是神贫的精神。正如玛丽指示给儿子的,这一条法律并不是单一的法规,而是所有法规的总纲。「是的,我的爱儿,我爱我所给你的教导,因为它们引向精神的纯洁,也引向耶稣基督。」从这封信的上下文来看,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这位吴苏乐会士心中,默观天主,与基督相亲相爱,实践祂的训导,藉此人灵获得净化, 逐渐蜕变,完全地在祂内成为基督。以上这些是紧密不可分的关系。玛丽写道:虽然我只是软弱的受造物,但我无法只是空想,敬礼含糊不清。我们圣神的救主是我们效法的动机。正因如此,我们能够更容易地去学习祂的榜样,因为祂像我们一样,取了人的身体和本性。因此, 不论我们身处何种状态,借着主的圣宠和助佑,我们能够向祂学习。这样一来意味着,我们必须弃绝所有。因为祂的纯洁揭露我们的污秽,不论是内在或外在。我们有力量,活出这些神圣的教导,不是因着我们自己的奋斗,而是借着温和地注目于居住在我们灵魂中的那一位。主激发并鼓励我们去练习和喜爱这些令人喜乐的法律。我就是在这样的敬礼中找到力量。假如我不这样做,我就是将基础建立在沙堆上。天主是纯洁,祂愿意人灵努力效法祂的儿子,就是借着实践基督神圣的教导, 人能肖似天主。
内在的纯洁和精神的贫穷
内心的纯洁和精神的贫穷有所区别吗?玛丽同样强调这二项德性。有时她提及它们,好像两者是同一回事。然而,当我们进一步观察她的书信时,会发现两者有些微的差异。「纯洁蕴含着道德性意味,暗示着人从『污秽』的状态净化成为『纯洁』的状态。然而,『神贫』并未传递这样的意思。『神贫』单纯地意味着人灵弃绝某些美善的事物,但并未暗示着人灵对这些事物有某种过度的迷恋。当我们这样来诠释『纯洁』和『神贫』时,它们与福音的真福精神互相辉映:『心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到天主!』『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对玛丽而言,牺牲的精神很重要。换句话说,人灵必须自我空虚,好给圣神工作的空间。因此,心地的纯洁和精神的贫穷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符合「圣神之道」,和密契生活息息相关。唯有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才能理解为何玛丽坚持人灵需具备这两项特质。
在1653年给儿子的信中,玛丽提到神贫和密契之间的连系。她指出,神贫的精神能净化人灵运用官能时过度的人性。她对儿子说:「我带着谦虚的心感谢天主,因为祂吸引你度密契的生活,与祂结合。那是神贫的果实之一。神贫将继续净化你,洗涤你的活动或宣讲中任何太过人性化的因素。」来年,玛丽重拾旧题,不过将重点放在纯洁的心灵与密契生活之间的关连上。「因此,如同我之前对你所说过的,假如我们愿意在密契生活上进步,抵达天主召叫我们的成全境界,那么,我们必须自我训练,变得更加纯洁:完全的、纯粹的且毫无杂染的。」
玛丽说这段话的情境十分重要。关于神贫的言论,是她在二十五年以前,将儿子托付给天主时,所生的感言。当时她这样做,动机是为克劳选择一个「真正贫穷」的状态。这个决定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当她谈到精神的「纯洁」时,她提及一种错综复杂的混合感受:「我们总是充满着自私的动机。这些动机驱策我们去追求自己的卓越,却总以寻求天主的光荣为托词。」
心灵纯洁的必要性
玛丽首次感到内在纯洁的必要性是在十五、十六岁左右。她告诉我们,那个时候,她感到天主强烈要求她,在心灵纯洁上停止孩子般幼稚的方式。祂要她在一切事上设定更高尚的标准。当时玛丽虽然年轻, 但圣神已经使她察觉不完美之处。在她的眼中,完美是何等重要的事,虽然人们不屑一顾。
当时玛丽被圣神所感动,但尚无勇气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和不成全之处。圣神就继续温柔地鼓励和推动她,直到玛丽满了十九岁。她这样描述:「圣神向我要求的是一种我从未听闻过的心灵纯洁。但我不理解,为何祂向我这样要求。」
所以玛丽不断渴望增加心灵的纯洁。这是一个确实的征兆,意味着天主召叫她更进一步地与祂结合。然而,没有神师在侧,她无法确认这件事,更不用说能够跟随圣神对她的进一步推动。但是,天主亲自前来协助玛丽。在「1620年3月24日,主降生成人的瞻礼前夕,」三十四年之后,玛丽这样提及此事:「天主!在我十八岁那一年,祢神圣的美善首次以非凡的方式召叫我,在成全的纯洁中追随祢⋯⋯」玛丽认为这是一个全新且「非凡」的召叫,因为天主愿意她的心灵完全纯洁。从那一日起,她下定决心,要这样实行。圣神继续光照玛丽,使她看清自己所有的错误、执着和瑕疵。如同天主一样,玛丽无法忍受自己内最微小的污点。
在此次回归天主的经验后二年,有一次,当玛丽祈祷时,天主向她显示自己。祂宛如汪洋大海,正如大海涤除所有不净,天主—那纯洁的汪洋—也洗净一切吞噬人的死亡或污秽。天主以这样的方式启示玛丽,要她培养心灵的纯洁。这个启示激发她的良心,使之敏感纤细,连最小的瑕疵,玛丽都视为滔天大罪,因为它们筑起了一道屏障,阻隔在全然纯洁的天主和她的灵魂之间。这想法重压着玛丽,使她只能向天主喊道:「噢!纯洁啊!纯洁!伟大的纯洁之海!请将我隐藏在祢内吧!」
在另一次的祈祷中,玛丽看见一个天使般纯洁的人灵与天主完全结合。天主告诉她,那是满被圣宠的童贞女玛利亚。祂指示给玛丽,人灵必须拥有纯洁的心灵,才能与天主结合。又在一个场合中,当玛丽为他人代祷时,天主打断她的祈祷,对她说:「奉献给我空虚的器皿。」就这样,天主在玛丽的内心深处说话,并晓谕给她知道,祂喜爱居住在纯洁的心灵中。这颗纯洁的心灵不受任何世物奴役和羁绊,完全的自我弃绝。天主乐与纯洁的心灵相亲相爱。
因此,不论在世界中的生活或在隐修院的修道生活,不论在神婚之前或之后,玛丽不断渴望着心灵的纯洁,彷佛被它所追赶。但是在神婚之后,她特别体验到,连「极小的瑕疵也多么重要,因为纯洁的爱丝毫无法容忍。」而且,当她的心灵愈加纯洁,她愈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天主的差别。因为获得如此充沛的神光照耀,玛丽对隐藏的细微瑕疵也十分自觉。「心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看到天主。」这些心灵纯洁的人看见自己的灵魂,没有遮蔽、毫无掩饰,看见灵魂的一切缺乏,这些阻碍他们与天主结合。
玛丽教导她的朋友们练习纯洁的德性。她鼓励她们,要将自己完全奉献给天主,并以忠实的态度去响应圣神的启发和教导。玛丽借着这些要求,邀请她们去实践内在的纯洁。偶尔,她会更直接地请求。在1648年,玛丽如同往常一样,给了一位朋友一些咨询和建议,然后马上补充:「为了使你/妳配得上这项练习,你/妳的心灵必须极为纯洁。这意味着,你/ 妳不应常停留在怠惰的思想上,或贪恋世界的事物。你/妳应该致死情欲和自怜自爱的感觉,诸如:敏感易怒、小虚荣心、自负自大,以及类似的瑕疵。这些错误无法与真正的纯洁兼容,也不配让天主居住在其中。」我们再一次看到,玛丽的教导清清楚楚楚,明明白白,切中要点。她于1654年告诉儿子,只有一件事是攸关灵命重要的,那就是:「让我们活出天主真正的圣所,空虚一切,让圣神进驻。」
天主会光照慷慨的灵魂。为了人灵的更大好处, 也为了让它更能与天主结合,天主最终将一一涤除心灵的污秽与瑕疵。圣神是不留情的检查官和监察官, 玛丽说:「祂(圣神)无法忍受灵魂中有任何的不洁净。」「除非人灵不断努力,更加纯洁,祂不使人享有平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祂希望成为我们灵魂的唯一灵魂。」 如果人灵让自己这样被圣神所引导,并与天主圆满结合,他/她将获得一切,因为这就是人灵快速成长,并获得圣化的秘密。
玛丽写信鼓励与她同会的亲人,说:「妳要勇敢一些!」「弃绝妳自己去寻求天主!我们众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许的自我主义,但这无益于修德成圣。借着学习自己内在和外在的活动,妳不久将会察觉这一点。那是真实的秘密,一旦灵魂领悟了这个事实,确定缺点的存在,它马上弃绝自我,让天主做主。如此一来,心灵的纯洁便会克胜瑕疵和不完美。但在这之前,它们会以多种繁琐杂碎的方式拘禁灵魂。」
假如我们不经历痛苦,我们无法获得心灵的纯洁。受苦是为答复基督的邀请,挖出我们的眼,砍断我们的手,因为「那丧失生命的,将保持生命。」这意味着,我们将为了基督的原故,弃绝自己。灵魂愿意尝试自我净化时,圣神会前来协助它。玛丽指出:「圣神毫不顾情面,使灵魂经历被钉十字架的考验。」而且「这些十字架适合于,或更好说,反对于圣神所要涤除和净化的状态。」
使得我们注意的一点是:一位使徒的考验,主要源自于他/她的使徒工作。玛丽提到自己的经验, 说:「我的十字架是常常为了工作重担的负荷而疲惫不堪。」除此以外,玛丽的心中还有其它的十字架: 她前往加拿大的圣召,其实就是渴望成圣的道德良心催迫她。十字架不仅帮助灵魂净化,也是认识自我的最佳助手。这一层次的自我认识是心灵洁净后的初果。玛丽对我们说:「借着我诸多的十字架,我们的主让我知道我的瑕疵和不完美,以及那些遗留在我内心,阻止祂的爱的事物。」在她的Relation札记中,她说:「要认清这些事物的唯一管道是透过十字架。」
在其它处,玛丽也同样强调十字架的重要性。
「十字架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微不足道和虚无飘渺。因为借着品尝自己可怜悲惨的状态,会比理论性的知识,让我们更能认识自己。」之后,玛丽对使徒工作的净化力量相当具有信心。她说:「依我鄙见,这些『自我认识、纯朴单一、以及自我弃绝的恩宠』是我们亲爱的净配赐给那些在邻人身上服侍祂的人的赏报。这样子的服务承担了许多劳苦,使人几乎忘却自己,品尝到十字架的苦涩多过于它的神慰。」
精神的贫穷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谈论的是关于心灵的纯洁。为了使整幅图画更加完整,让我们悄悄地转移话题到精神的贫穷去。当然了,玛丽相信贫穷的性质是内在性的。但是,正如她与儿子的关系向我们所显示的, 她也相信贫穷必须要彰显于外。玛丽生命中的这个事件(玛丽离开稚子去修道)是难以常理去理解的。事实上,我们需要有深度的信德,不将此事视为丑闻。
在克劳十二岁时,玛丽离开他。这是玛丽独自的决定,也没有留给克劳一分一文。说得难听一些,她可说是抛弃稚子,让他在世上孤孤单单。但除了表面事实以外,玛丽渴她的孩子能够体验耶稣基督的贫穷。在1668年,她曾经向侄(甥)女吐露这心事,说「当这孩子(克劳)仍在襁褓时,我只向天主祈祷, 愿祂让我们两人真正的贫穷。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相比,我宁愿选择福音的贫穷。贫穷对我是无价之宝! 与之相比,世物彷佛是尘土,更有甚者,什么也不是!」
在这封信的十五年之前,她也向儿子作了同样声明:「亲爱的儿子,你知道吗?我能为你而向天主请求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求祂让你具备福音诸德,其中最重要的是神贫的精神。我认为,如果你拥有了真正精神上的贫穷,自然而然就会拥有其它所有的德性。」
当然了,精神的贫穷不是一般的恩宠,也不是普通的圣召。假如我们愿意正确地评论此事,就必须分辨玛丽对精神贫穷的热爱,和她在生活中具体实践精神贫穷的方式,不论是她自己的,或是她儿子的生活。就我所知道的,玛丽从未建议其他人仿效这种残忍的母子分离情境。我们可以说,玛丽是因为圣宠的推动,不得不与克劳分离。对这件事,她心中常感到隐隐作痛,直到临终。当她的儿子克劳为此事对母亲发出强烈的抗议和指责时,玛丽以惯有的幽默回复:「是啊!假如允许的话,我会向天主抱怨,因为祂带了一把剑到这世界上来(玛窦十35),并做了奇怪的切割。」
1670年,在玛丽过世前两年,她写信给克劳, 说:「为什么要为了那你称之为年少轻狂,懵懂无知的恶作剧请求我的原谅呢?这些事情的发生是必要的,为让我们事后能有赞美天主的真正的原因。坦白说,自从来到加拿大以后,我一直对曾经伤害你如此深切而感到痛悔。」
玛丽的神师布雷蒙神父(Bremond)对这个事件的处理方式,令我们感到颇值得玩味。他问:「假如这个问题的解决权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会采取什么做法呢?」他回答说:「至于我本人,我宁愿选择明显的责任,而非难以预测的未来。我曾想禁止她(玛丽)抛弃儿子,一旦我那样做了,我可能会因此而常感到惶惶不安,因为古老的警言常道:『那些拿人的标准来审断天主的事的人有祸了!』」
玛丽的神师所选择的是那个难以预测的未来。我们今天知道,他当时的选择是正确。但是,在整个事件的起起伏伏当中,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是推动玛丽闺雅去行动的圣神,而非戏剧性的事件本身。玛丽的选择确确实实符合了「神贫的人是有福的」精神。这股精神是玛丽愿意我们好好培养的。
玛丽弃绝爱子这个事件仅揭露了她精神贫穷的一面,虽然令人感动,但并不能说特别有深度。在1654 年Relation的尾声,玛丽指出一个更重要的面向。事实上,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它,她觉得有必要对「真正的密契性神贫」此一主题「小小地阐述一番」。
如同往常,玛丽的观察是依据她的经验:
我发现,精神贫穷有不同的程度。当主召叫我来度修道奉献生活时,祂在祂的仁慈下,使我了解了精神贫穷的伟大价值,好让我今天能描绘一些特征。我整个心灵倾向那崇高的美德,那在天主子的生命中是何等重要啊! 我认为这个德性涵括了所有其它的德性,其唯一的目的是纯洁的爱。这个爱毫无遮掩地、赤裸裸地呈现在天主的台前,对象唯有天主一人。但在那当下,我并不了解天主的计划,也不知道让灵魂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体验精神贫穷。
然而,自从那以后,天主以渐进的方式,透过不同的困难来引导我。为了完全地达成祂的目的,天主催促我不断地自我牺牲。这些牺牲的微妙之境竟是如此地可怕,相反人的自然本性。人灵必需亲历此境,才能领会何谓官能完全灭绝的滋味。
因此,精神贫穷所带来的自我牺牲,引导灵魂简单化,只剩下唯一的目的,就是「纯洁的爱,毫无掩饰,赤裸裸地呈现于天主台前,只拥有天主。」
到此为止,我们所讨论的,或多或少是相关于外在的贫穷,它的目的是让灵魂能摆脱世物羁绊,转向天主。但在上一段,玛丽提及的贫穷更加重要,也更具生命力,因为它打击我们的「最高官能」,使之灭绝。
这些最高官能的灭绝对我们的本性而言是恐怖的。人灵的所有力量,对活动的本能冲动,必须经历这道火焰。举例来说,即使我们的智性已经受过净化,在天主的工作中仍喜欢自作主张,这在人灵与天主的密契结合中,是大大的不成全!圣神不会容忍人灵这种缺点。既然天主愿意收纳一切,归祂所有,祂便彰显大能,扣捕智性,使它停滞,无法如常行动。所有的官能—可感知的和精神的,以及人自然本性的渴望,都会经过向智性一样的历程:必须死亡。因为,正如玛丽告诉我们的:「天主的神引导人灵的内在,致死私欲偏情,在心灵的纯洁上,执行最苛刻的标准。我已经说过,圣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我们神圣的净配准备一处宁静的处所。祂喜爱的是灵魂的平安与静默。」
显而易见地,我们并未偏离圣神的道路太多。玛丽说过这样的话:「天主愿意召叫来度这种生活的灵魂,但在灵魂到达目的地之前,它必须经历许多初步的死亡」。在这里,玛丽指的是与耶稣一同受痛苦。十字若望(St. John of the Cross)称这种类型的痛苦为「被动式的净化」。
灵修生活,到了此时,「贫穷」和「纯洁」就合一了。玛丽自由地替换这两个词汇。在她的用法中, 它们都意味着与天主密契的纯朴状态。人灵融入圣神的化工之中。天主和世界都属于这些已经剥卸一切, 赤裸无伪的灵魂了。
我们可以用福音中的真福宝训来形容这样的人灵: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 心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这些人灵一无所有,藉圣保禄的话来形容,它们也拥有了一切!
生活首要之务
在活出福音的教导上,特别是拥有一颗纯洁的心,我们的行动必须符合现实的生活处境。玛丽十分坚持这一点。在给儿子克劳院长的信上,她说:「要知道你是否以纯洁的心待奉天主,端看你是否全部服从。亲爱的儿子啊!依靠天主圣意多么重要啊!这是人成圣的途径,也是我们有能力帮助他人的秘诀。」
活在当下
首先,我们必须活在当下。我们要因服从或因爱德来执行当下的任务。玛丽教导儿子:「关于福音劝喻或修德成圣的事,切勿将它们理论化,而不符合我们生活处境,或是我们的圣召。让我们全心全力留心生活的细节吧!」
除了儿子,玛丽也建议侄(甥)女这样做。她告诉侄(甥)女要做出选择,以忠实的态度实践这些最不符合本性的教导。玛丽强调:「不要视修德成圣无关紧要,事不关己! 如此一来,妳容易心生怠慢。勿宁是,妳应该去做现实处境召叫妳去做的服务,这就是培养美德。」她举一例向侄(甥)女解释:「就像妳想到加拿大传教的愿望一样,当妳还在法国时,就应该实行妳在加拿大想做的事。假如妳教书,就应当好好地教导在法国的学生们,如同想在加拿大这样教导印地安女孩们一样。为了她们的缘故,妳应向天主献上行动。」
1670年,她给予老友庞厥神父(Fr. Poncet)类似的建议。她说:「敬爱的神父,从您过往所经历的, 天主总是引导您前往您不愿意的地方去⋯⋯ 有人告诉我,您目前做了不少好的工作。因此,亲爱的神父啊! 不要再憧憬着要前往远方的海岛或是加拿大了! 但努力去实行天主可爱的圣意,至死方休吧!」
玛丽向他人要求的,都是她亲身力行的德性。
1647年,她向克劳吐露心声:「我经常感受到圣神的催迫和鼓励,要我去追求和拥抱那给予天主最大光荣的服务。除此之外,祂还要我生活出来福音的教导。这些教导似乎最完美、最成全,也最符合我目前的处境。」
勇于承担
关于接受委托任务这件事,玛丽有明确的看法。她给儿子的信上谈到不少这个议题。她告诉克劳:
「我们不应该害怕担当责任,或拒绝委托的职责。」我们想起她教导女性们的慈母智慧,说:「妳们所背负的一切十字架,不能阻碍已开始的善功。」「不要忧心过甚,或停止对这位女士的爱德工作。妳们感到些许不安,可能因为这事是新的⋯⋯即使一生都常这样担心和忧虑,妳们也不该停止爱德的工作。」
克劳于1652年被选为长上。他抱怨工作负荷过量,使他时时分心,远离天主,无法与天主亲近。玛丽答复他:「勿让工作使你心烦意乱。除非与你目前所担任的职务有关联,否则不要追求尽善尽美。你所担当的这职务并非出自于你自己的选择。当我们属于天主时,必须跟随祂的引导。我要强调这一点,再多次也不为过,那就是:我们必须弃绝自己,听从天主的圣意。」然后,玛丽补充说:「出自于此的行动是祈祷,因为它开始于天主,也归回天主。」
在这之前一年,玛丽谈到相同的事,但与玛丽自己相关。她说:「在加拿大这里,我的职务时时令我分心,干扰颇多。我负责财务,还有众多繁琐杂务。但只要我一想到天主处处都临在,虽然百务缠身,忙忙碌碌,我仍感到平安,因为没有任何空间和事物能够阻碍我们时时刻刻去爱天主。」
在1659年,她教导克劳另外一件事:「不要因为必须处理杂务,就认为这一生白费工夫了。圣人们所受的考验,遇到的棘手事更甚于此。」我们发现,在1665年,克劳仍有所抱怨,希望他的问题能尽快解决。克劳的修会计划为那些渴望独处清修的隐修士们兴建住所,而克劳有意成为其中一员。玛丽却另有想法。她说:「我不认为天主向你要求的是那一种生活形式。在此刻,你必须让自己受祂引领,即使这意味着必须牺牲你的平安和宁静。天主恩赐你的修会蓬勃发展,还有许多修道院极待改革,因此祂的计划需要许多为工人。天主赏赐给你治理的天份和能力,你必须充份地去发挥它,服从到底。依照服从愿命令你的,要做个谦逊的修道人。」
她警告克劳,面对日常生活琐碎的「小迫害」时,不要陷于失望和气馁。这是好人常有的通病,尤其是当他们心怀改革,或想改变他人。玛丽写道:「我们不属于这个尘世,但也不能免于经历这个尘世。你无法想象有多少人,总是因为这世界的价值观,以流言蜚语来毁谤我们的主教、神职人员,我们自己,以及一些杰出人士。」
十一年前,当克劳首度当选为院长时,玛丽已经严肃地教导过他此一重责大任:「我亲爱的孩子!既然十字架有益于你,且是为了你巨大的好处,为什么要害怕那落在你肩上的重责大任呢?然而,我想你的恐惧只是短暂的,来自于缺乏治理的经验,也不熟悉那些即将被你接管的人们的特质。但你还是要下定决心,服从这个命令。因为,假使你被赋予一个具有权威的职位,而且被天主所召叫,度一个热忱的精神生活,那么,你将会经历许多考验。你能感受到自己是软弱的,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借着经验自己的软弱,默默地背起它,才能你对其他人心生怜悯。这是你应该对天主忠实之处。懦弱的人拒绝职务上的升迁,选择不吃苦的生活,这是错误的。这些人拒绝接受新挑战,而我们至高的天主希望藉此好好来磨练他们。他们逃离了天主的计划,天主也只能束手无策, 任他们自行其事,因为这些人偏好自己的意愿,胜过于天主的意愿。你与这样的人有何不同呢?所以,以勇气和信心装备你自己吧! 你的救恩是掌握在一位极良善的天父手中。
在1668年,对克劳这样天生敏感的人而言,最糟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他被选为总会长的助理! 起初,玛丽也经历了一种害怕的情绪,不过是为了其它的原因。她总是向天主恳求,希望儿子拥有成全的谦逊之德。而现在,他却要接任修会最高等的职务之依! 在小小的思考和祈祷之后,玛丽放下了忧虑。假如克劳不是怀着敬畏天主之心,他的总会长和弟兄们也不会考虑让他担当如此高的职位。但是玛丽也小小提醒克劳:「让我们为自己保留最后的位置吧! 让我们将自己隐藏在卑微之中吧!我们圣神的主人看见我们在那里,便会拉着我们走出去,假如是为了祂的光荣和我们的好处。」
然而,好长一段时间,那股宁静独处的渴望从未离开过克劳。当他提及此事时,总得到玛丽相同的答复。有一次,玛丽借题发挥,对儿子说:「不要老是告诉我,你喜爱独处和隐退的生活胜过于担当职务或是拥有权威的职位。」「但你也不要因为它们所赋予的荣耀,过度看重这些。勿宁是,你勇于承担,因为它们是天主为了你的缘故所计划的。」她甚至鼓励克劳,在重责大任中去找到安慰:「要在天主赋予你的职务上喜乐,因为在其中你会获得圣化,天主会时时刻刻看顾你。」
不论是在本性上的,或在超性上的,还有比玛丽这句话所教导的,更完美的平衡吗?玛丽闺雅要陶成的不是庸俗狭隘的灵魂。高等职位并未使她害怕却步,相反的,她在这些职位上如鱼得水,十分自在。但这并不是说,玛丽寻求高位要职,或是建议他人也这样效法。事实上,虽然动机有所不同,但像克劳所经历的一样,玛丽有时候宁愿拒绝高等的职位,就比如说担任魁比克院长一职。关于这件事,玛丽有次论及若瑟修女(首批前往加拿大位的同伴之一)的评语,正可套用在她自己的身上:「这位可爱的修女被选为院长后,感到自己好像受人胁迫一样。我想剥夺她亲近那群印第安女孩们,使她忧闷不已。其实她偏爱教导这群孩子,更甚于担任院长。」对玛丽而言, 亦是如此。她认为院长的职务是项净化的工具。然而,出于现实状况的需要,她毫不迟疑地接受了这项重责大任。她并未寻求它,但心中明白,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完美地承行天主的旨意,不但为了个人的圣化,也为了他人的满足。
实际生活的责任与价值
我们必须牢记心头,「天主如此良善,在彰显祂的光荣时,同时使我们获得圣化。」因此,假如天主安排我们身处在这世界的愁云惨雾中,我们就应该在那里圣化自己,而不是在其它的地方。玛丽写信给侄(甥)女时提到:「比起独处和宁静,通常在那里能够更完全地和更纯粹地找到天主。因为,在天主的良善中,祂祝福了一个服从祂圣意的灵魂;在服从之外,还增添了人与天主合而为一的恩宠。」
为了克劳的益处,玛丽继续阐明这一点。她提醒儿子诸圣的芳表。圣人们经历过更加棘手的考验和试探:「当时机来到了,天主赏赐给你祂的临在。这是真真实实的天主的经验,可能你会认为它与外在烦扰的琐务毫不相称,但天主自然会让你有所体验。」玛丽认为克劳不需去忧心烦恼。因为这是天主的工作, 不是他人。反过来说,克劳应该数算并牢记天主赐给他的恩宠:「就某方面来说,当你承行天主的旨意时,你即是享受祂的临在。」玛丽认为,这是首要的恩宠。那次要的呢?「虽然你有软弱之处,但对于职责不应有任何疏忽。」最后,玛丽告诉儿子,要在一切中,「减低私欲偏情,因为私欲偏情阻碍了天主的恩宠⋯⋯是的,因服从而服从是天主召叫的记号。这个召叫使你喜爱公义,拥有所需的各种德性,以完成天主所托付职务。」对玛丽这番话,克劳没有回应。但如果他真正希望能够修德成圣,那他会以服从接受所委托给他的任务,并满足于当一个好院长。玛丽给他的结语是:「要勇敢!」「尽心尽力为这位好主人服务,致死方休!」
如同我们指出的,天主透过使徒工作圣化使徒。工作中的疲倦和烦恼使他们完全舍弃一切,依赖天主的照顾。玛丽以传教士的生活为例,教导我们何谓「舍弃」的真谛。她写道:「天主的行动完全地改变他/她(传教士),因为他/她变得简单了,毫无所求,只爱天主。换句话说,他/她对这界上的世物毫无牵挂。在此,玛丽做出结论:「依我之见,这是我们挚爱的伴侣给予那些人灵的赏报—那些在邻人身上服恃天主的人们。」
玛丽又强调另外一点。除了圣化以外,尽忠职守也产生真实的使徒效率。她告诉我们,自我误导是轻而易举的,并非难事。我们可以说服自己不必服从, 这样一来比较容易服务他人。致儿子的信上,她提醒儿子:「要继续向天主献上异教徒。你在祈祷椅凳上归化的人灵,会比你热烈工作时来得更多。」但是, 克劳渴望的远超过传教工作,他渴望殉道。对此,母亲温和地责备他,提醒他日常生活的需要:「我儿, 你尚年轻。假如你立定决心,对恩宠抱持忠心的态度,那么,在度奉献生活中,你要受的苦也不少,受苦的日子也不短。这股殉道的渴望应该诱发你度一种刻苦、牺牲和节制的规律生活。这就是你等待天主旨意显明时,天主向你要求的殉道方式。目前你所无法预知,也无法看见天主的旨意。」
玛丽将这些活出耶稣基督教导的原则,与所有和她书信往来的人分享。她写信给与自己同会的亲人时,说:「当妳在自己的小室,以祈祷为天主赢得人灵时,仍然可以成为一位传教士。比起我们在此荒地辛勤地工作和劳苦,妳可以用这种方式赢得更多人灵归化天主。的确如此!」不久之后,玛丽写信给法国吴苏乐会圣丹尼斯团体(Saint Denis- en- France)的院长,对她说:「从我听到的消息,您也算是一位真正的加拿大人了! 请让我们在心神上保持合一。既然尚不清楚天主为您的计划为何,请在等待祂彰显的期间,为祂赢得人灵的归化吧! 不要像我一样,虽然人在这里(加拿大)为祂服务,却犯下了无数的错误呢!」
玛丽所教导我们,成圣要依据个人实际生活所要求的,以忠实的态度,日渐于德。借着使徒工作,我们得以净化自己,更亲近基督。并且,假如我们的热忱出自真正的使徒精神,那么我们参与救世工程的努力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五章 灵修生活的高峰
经历灵修生活不同阶段之后,灵魂已经准备妥当,要进入最后阶段,即与天主永久的结合。玛丽闺雅达到了灵修生活的高峰,时常与受她灵修指导的人谈起这个阶段不同的等级。她要他(她)们小心翼翼,警觉潜藏的危险。
让我们首先检视她所理解的灵修进程,同时聆听她对成全阶段的描述,包括它的优点、荣耀、喜乐及痛苦。
灵修阶段
1649年,玛丽写道:「光荣的冠冕并非赐给那些开始者, 而是坚持不懈者。」「当天主安慰你(妳),用可感知的甜蜜哺养你(妳)时,这时你(妳)在灵修生活上尚属孩童期或青年期。但是考验的日子即将来到,就是你必须战斗来向天主证明你(妳)对祂忠实的时刻。祂对你(妳)仁慈无量。」正如同贾梅神父(Dom Jamet)所评论的,这篇文章显示出玛丽闺雅对修德成圣的人灵,采取传统分类。很明显的,当她与人通信时,她的脑中设想初学者、进阶者和成全者这样的类型。
初学者愿意全心全意,将自己奉献给天主。他/ 她们弃绝犯罪、致力祈祷,培养诸德,但仍十分依赖可感知的神慰。灵修生活刚开始时,天主对于神慰总给得十分大方,愿意这样子来吸引初学者,同时准备他/她们面对将来的考验。一旦天主觉得他/她们的步伐稍稳,就马上拿开孩子吃的食物,让他/她们经历神枯,考验他(她)们的忠实。这是缓行漫步的时期。如果他/她们持守不懈,勇敢坚忍,那么初学者将会日进于德,由孩童期进入青年期,再从青年期进入成年期。
1 6 4 6 年1 0 月份, 玛丽写信给度修道生活的侄(甥)女,表达类似的想法,但叮咛更多的细节。玛丽的侄(甥)女将满二十岁。很明显地,她心意坚定,愿意终身奉献给主,但也遭到一些痛苦的考验。玛丽写信给她:「我们所爱的那一位应受祝福!」「祂愿意以如此仁慈的方式来净化我们的灵魂。亲爱的女儿,妳是否对我的说词感到惊讶不已,并臆测此事是否为真?是!没错!妳现在所受的痛苦正是天主在妳内所作的善工,是祂行善的记号。我想妳已经进入了这样的阶段了。」她又强调一次这个重要的原则:「我再重复一次:天主拣选的灵魂都必须走过这条道路。」
玛丽继续描述这条道路的本质和等级,同时举出一些应用实例。「首先,祂以强烈的吸引力来召唤妳,然后强有力地启发妳,赐给妳热切的渴望,愿意开始仿效祂的圣子⋯⋯『祂召叫妳进入荒漠,与妳谈心。』(欧二4) 在灵性的婴孩期,祂赐予妳神圣的渴望。在这段时间内,不管我们拥有了什么德行,还是会犯下许多缺失,比如说:爱下判断,爱自己的丰功伟业,灵性贪心和邪恶等等。」
灵修生活初始时, 天主给人灵成圣的特殊的召叫。为了答复此一召叫,人灵慷慨地决定,只愿归属于天主,从此进入了灵性孩童期。在这个阶段,人灵混合着对天主的慷慨和对自我的爱。让我们留心细听玛丽如何精彩地描述这个阶段,并注意到她的话与十字架若望分析初学者所犯的错误相互回应。
初学者对自己感到满意,看不到自己的盲点,因此并未察觉有所缺失,不断重蹈覆辙。在此时,神性化工混合着本性, 使他/她们感到迷惘,因为他/她们所能做的判断有限。每件事看起来好像都是善的。这些都是从本性自然而发的,本身没什么过错,但从精神层次来说,它们是一种瑕疵或缺陷,因为人的感官未受过训练,无法自律。在灵魂为信德的缘故英勇行动时,这些瑕疵和缺陷会减弱灵魂的力量。
同一时间,玛丽提醒我们,我们仍走在圣神的道路上。她写道:「假如人灵继续这样,它在圣神的道路上不会长进。」紧接着,她描述感官净化的初步恩宠:「天主因祂的仁慈,渴望妳成就更大的成全。为了协助妳在圣德道路上往前迈进,祂已经对妳事先发出警告。假如祂没有在圣事前赏赐给妳那个恩宠,那么当祂撤回感官时,妳将虚弱地难以承受。天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坚强妳,因为祂即将开始涤除那些官能感受,净化妳的灵魂。妳千万不要灰心丧志! 现在虽然妳重新获得宁静,但暴风雨尚未全然过去。假如天主爱妳(我坚信如此),因祂的仁慈,妳期待更多袭来的风雨吧!」
假如灵魂净化的过程要结果, 玛丽提及一些美德,希望她的侄(甥)女应该要去练习:「假如妳保持忠实、耐心、温和和宁静;假如妳顺服于天主的净化;假如妳确切地遵守会规;最重要的是,假如妳在受苦和被遗弃时,保持谦逊;并且让我补充说明,假如妳避免特殊的友谊,那是献身的女性们特别容易跌入的陷阱;最后,假如妳在经历困难时,不抱怨,不自怜,那么,妳就会知道自己的灵修是否有进步,或者天主对妳的净化工程是否产生效力了。」
借着这些建议, 玛丽警告人灵要当心魔鬼的伎俩。在这个时刻,魔鬼特别活跃,打算趁火打劫,利用人灵神枯时的无助,使它节节撤退,向感官的需要低头,或向自怜的情绪妥协。有不少人就掉入了魔鬼的陷阱之中。玛丽难过地感叹道:「软弱的人灵总是因此迷失了。」「天主为他/她们铺设了恩宠的道路,他/她们却偏离了。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人灰心放弃,不再修炼了,或是在灵修成长上原地踏步多年,停滞不前。」但是玛丽仍然以信心的口吻结束这封信,希望她的侄(甥)女能够「真正地、稳固地修德成圣。」玛丽坚信,假如天主继续眷爱她(侄/甥女)的话,她将会经历许多不同的灵修阶段。当一切看来好像都丧失掉时,她必须牢记,这是天主藉以净化她的过程。
总而言之,对于灵修生活的初期,玛丽的教导我们持守传统之道。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较高层次的灵修生活。
密契性净化的阶段
对于密契性的纯洁,玛丽留下一份重要的文件, 就是1654年Relation最后十页的「短论」。在其中, 她区分了五种不同等级的纯洁( purity), 或神贫(poverty of spirit)。
人灵皈依天主的初期,热心的人灵理解到,它是为了天主而造的,并且下了决定,只爱天主。这时候,天主显示给人灵各种光照和恩宠。玛丽写道:「在这段期间,内心生活并不需要割损礼。人灵认为,此世唯有它所体验到的喜乐,别无其它;它心想,这样的天福将持续一生,永无止尽。它所看见、品尝及渴望的,唯有天主。」
接下来,人灵开始感官净化期。在这里,人灵感到它的「一切都被夺走了。」受造物对它毫无吸引力,连属灵事物的甜蜜也消失无踪。它不再能够品尝事物的甘甜,感觉到「十分无助,若有所失,无方向感。」这种贫困的经验如此痛苦,对灵魂而言,潜藏的危险是它投向受造之物,然而天主在此时也以某种「隐形的力量」扶助它。这样一来,天主一方面净化人灵的官能,一方面让它较为高等的部份享受独特的平安和喜乐。玛丽说:「唯有到了这一刻,我们才能了解,何谓灵魂中较低等和较高等的部份。」
这只是第一步。当感官的官能净化之后,接下来换「理解力」和「记忆」受净化。「天主圣神愿意人灵每一部分都归属于祂。当祂看见连最纯粹的理智也干预天主的工作(此阶段最大的缺失),忽然之间祂大显神威,阻止理智,使它暂停作用,完全瘫痪。以后,无法发挥察觉作用,更称不上活动了。」
在此,玛丽的意思是:理智无法像从前一样,在灵修事务上有所行动。它必须更服从于天主的行动, 放弃从前主动对话的模式,采取被动,进行默观,让圣神工作。这个过程既长且痛苦:「耗费多年。」在这段期间,人灵的意志继续享受天主,但等到第三种层净化阶段来临,就轮到它受试炼了。
玛丽继续说:「的确,圣神那永不感到耗竭的纯洁渴望进一步净化意志⋯⋯」;因为在爱天主时,它仍会倾向「依私意而为」,但是「天主不能忍受这一点」。因此,天主的行动是停止人灵的意志。就像检察记忆和理智一样,祂也检查意志的行动。当意志失去行动的能力时,它会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去爱天主, 但发现这是不可能的。有时候,因为意志感到无能为力,热心的人灵会被一层恐惧所攫获,自认为变得懒惰,误入了歧途。总的来说,意志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玛丽说:「当意志数次自我勉强后,最后领悟到,这是超性的因素使它丧失了本性的功能。无论它再怎么努力,仍会徒劳无功。」
这并非灵性净化的终点。玛丽提及另外两种层次的净化。第四种层次的净化攻击「人灵想使用权利的自然渴望」;第五种层次更加精妙,它毁灭人灵残留的自我,那爱主的最后一声叹息。玛丽告诉我们,最后的境界是「一声声温柔的、可爱的、且连续不断的叹息。」现在,人灵真正达到了成全之境了,它已获得「真正精神上的神贫,成了永远的牺牲。」
虽然以上是玛丽自己灵修生活上的归类,但读者会发现她与十字若望的看法十分接近。玛丽闺雅的严格不亚于十字若望。她结论道:「我再一次强调,人灵必须经历内外在的大考验。若人们事先知道这些试探,大概会吓坏。假非他/她们没有内在的德行支持,甚至会想尽办法逃避痛苦。然而,这些考验将会带来丰富的赏报。」人灵「除了享受天主降生的圣言,结出更丰硕的果实外,它拥有了圣言本身。天主圣言将人灵笼罩在祂光华万千的尊威之中。」
与天主结合的阶段
到目前为止,我们关注的是灵修炼路的幅度,也就是灵魂净化的工程。玛丽在其它地方以合路的方式,指出与天主结合的不同等级。我们可以在1665 年,她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找到蛛丝马迹。在这封信中,克劳向玛丽提出相关主题的问题,玛丽答复说:「你问我关于超性的祈祷,我尝试答复你的问题。依我浅见,我认为有三个连续性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获得成全的过程。有一些人灵会停留在第一阶段;有些会提升到第二阶段;更加幸运的则抵达第三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程度,以及天主圣神的化工。假如为了天主更大的光荣和人灵更大的成全,祂自会提升人灵。」
玛丽这段言论与密契性( m y s t i c ) 或被动性(passive)祈祷相关。她本人称这种祈祷为「超性的祈祷」(supernatural prayer)。在此类祈祷中, 玛丽区分出三个连续性的祈祷阶段。她后来将它们分别称为「宁静祈祷」(prayer of quiet)、「合一祈祷」(prayer of union)、以及「灵婚」(spiritual marriage)。熟悉圣女大德兰《灵心城堡》(Interior Castle)中第四、第五、第六次及第七层级灵性阶段的人,会惊讶她们两人有诸多共通性。
「刚开始是安静祈祷。在这个阶段, 人灵已经适应了祈祷。它从初阶性质的祈祷,达到某种程度的奥秘结合,也就是恩宠的超性吸引力提升了它。人灵感到惊讶,毫不费力,理智被光照,认识了神的特质。…… 人灵停留在光中,无法行动, 虽然它能,也允许了天主在它内行动…… 它觉得自己是一块海绵,停留在天主的深海中…… 然而,它的众多意志并未静止; 勿宁说,当其它一切都休息时,这些意志聚集全力,在人灵心中点燃一把熊熊的大火。」
一开始时,宁静祈祷通常是断断续续的。玛丽告诉我们,人灵必须偶尔回想天主的属性,或是回忆基督的奥秘。但它仍然继续享受与天主极大的亲密程度。此外,「假如人灵能够忠实地实践天主所要求的德性,那它将突飞猛进,更深入与所挚爱的那一位的神圣友谊中。」
「超性祈祷的第二阶段是结合祈祷。」借着结合祈祷,成全的爱德进入人灵。「事实上,在这个阶段,意志统治理智。理智觉得惊讶,同时喜悦于发现这个官能(意志)的诸多宝藏。」
在这个阶段,天主乐于取悦人灵。这正是「浓情蜜意」、「无声胜有声」和「神圣抚慰」的时光。天主赐予「狂喜、欢愉、神视和其它崇高的恩泽」,人灵「百闻不如一见」,「亲身体验比言语形容来得容易」。这些天赐的恩宠正是神婚的果实。因着天主的欢心,祂引诱人灵渴望与祂完全结合。
玛丽继续说:「假使一个人十分忙碌,他/她工作,但继续让天主在他/她内工作。事实上,工作对他/她而言是一种纾缓。因为这时候,所有的官能都被挪用或占据了,所以人灵享有较大的自由。然而有的时候,短暂的事务,甚至连生命本身对他/她而言变成是极大痛苦负担,因为这些迫使他/她必须与受造物打交道。」于是人灵向天主抱怨、哀求,直到它所挚爱的那一位心生怜悯,赐给它神婚的恩宠。这样一来,耶稣给宗徒们的话就实现了:「假如任何人爱我,我的父亲和我将会爱他/她;我们会到他/她那里去,与他/她同住。」
玛丽写道:「第三阶段最为精深奥秘。官能享有如此多的自由,一旦人灵达此境界,他/她能做他/ 她所该做的,且毫不分心。在这个阶段(它是永久的),人灵是如此平静和安详,没有任何事可使它分心或波动。它发出叹息,柔情款款,甜蜜可爱,都只为了挚爱的那一位。在今世再也找不到比这些叹息更加纯洁的了。人灵以这些轻叹对挚爱的那一位低吟祂的奥秘(或其它)。此时人灵已无法进行默想,或如往常一般反省,因为它触目则通,立即顿悟。这是它喜乐的来源,它能说:「我居住在平安中」(咏七五3)。这时,人灵品尝到真正精神上的贫穷,因为他/她只愿意天主在他/她内所愿意的。只有一件事令他/她悲伤难过,那就是,他/她仍处在这个世界的不完美之中,不得不担负一个腐败的本性,虽然这也令他/她真正地谦逊。
在玛丽冗长的分析之后,她简要地总结(我有机会会再提及):「当人达到这个最后的境界,就没有任何活动或受苦能够使他/她与挚爱的那一位分离了。如果他/她必须受苦,那他/她能够超脱身体层次,忍受病痛,就好像已与身体分离,或者可以这样说,他/她的身体好像属于别人一样。」
与天主结合
人灵几乎已经到达目的地。或许可以这样说,它已经获得成全的境界。在这里,成全的境界是什么呢?玛丽闺雅使用许多不同的名称来指称它。有时候她称它是「神圣的结合」;有时候「神婚」;有时候「降生圣言的圣神所有」;有时候「灵伤(spiritual victimhood)」。然而,这里不仅是表层的术语差异而已。当我们分析玛丽的教导时,我们发现一些细微、但颇为令人注意的区别。举例来说:「与天主结合」这个词汇。
不同种类的结合
玛丽指出与天主结合有不同的管道。当人灵开始爱天主的生活时,天主就赏赐给它一般结合的恩宠, 使它的意志与天主的意志结合为一,做为人灵坚持不懈的记号。之前我已经讨论过这种类型的天人结合, 引用了玛丽于1646年10月写给她侄(甥)女的信:「在祂的仁慈中,天主降福了顺从的人灵,赏赐给它服从的恩宠,又惠予天人合一的恩泽。」「从某一方面来看,当妳承行天主的旨意时,妳已经拥有天主了。」
当然,此一类型的天人结合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可能的。善良的灵魂都可享有与天主结合的机会,并且这个结合能引领人灵臻至更高的成全境界。因此,一个坚心定志,努力不懈的人灵需要许多的鼓舞,因为这个阶段的神慰不多。他/她会觉得自己似乎被遗弃了,生活变得平淡无味。这种天人结合的经验只出现在那些没有「走圣神道路」的俗人中,或是那些以「平凡」服侍天主的圣人们当中。然而,玛丽指出, 当时机成熟,为了人灵的好处,「天主将恩赐给忠实的灵魂与祂结合的恩宠」。
第二种类型与天主结合不同于第一种。它是天主恩赐的礼物,让我们在日常重要的工作和劳碌中,感受到祂神圣的临在。拉蒙神父教导我们,这是天主给的诸多超性礼物中第一件。他说:「假如天主不让我们感受到祂的临在,而是我们勉强自己这样做,那是毫无用处的。天主的临在完全是出自祂仁慈的恩赐。这恩宠是心灵极度纯洁所结的果实,引领人灵与天主亲密地结合为一。当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之后,天主便会将这结合的恩宠赐给我们。」
在这种结合中,可区分成几种程级,即从初尝天恩开始,结合持续增久,变成天主常驻人灵,臻至高峰,天主赐下神婚。灵修生活刚开始时,人灵与天主结合持续的时间可能是灵光一现,稍纵即逝。玛丽称此为「预尝经验,是天主为了追求人灵,也为自己赢得人灵所给的恩惠。」她建议我们,对天主施予的诱因,应该以忠实的心态去响应。「在此一状态中, 人灵在祈祷期间向天主所承诺的,宛如不可侵犯的约定,软弱的人性,因着圣宠的协助,应尽一己之力遵守。」从那一时刻起,天主特别眷顾人灵,但祂知道「人灵仍旧软弱,无法有所前进,也不知感谢天恩, 因为它尚未真正体认到自身的贪乏与无助,还揽功炫耀,而这些原本都是天主自己的光荣。」
接着,人灵愈来愈意识到自己与天主结合,受到天主常驻的临在。这个过程也是逐渐发展的,首先从理智,接着是意志。玛丽写道:「当理智被某个特殊或普遍的概念所触动,瞬间与天主结合时,我称此为理智的结合。」在这个境况中,人灵享受完全绝对的肯定,不再好奇多问,或渴望知道更多。」的确,这个关系是「人灵去爱,并全心投入,尽管理智不能发挥理解的功用,意志能受推动去爱。」
在天人结合中, 第二层级是「光与爱混合的境界」。爱主导着人灵,不在意看见什么或理解什么, 只在意「爱得更多, 更尽全力爱它所挚爱的那一位。」
天人结合的最后的层级是纯洁的爱。在这个时刻,「天主出乎意料地允许人灵拥有祂,并亲自吸引人灵亲近祂,两方亲密结合,水乳交溶。」在这个状态下,「爱使人灵发光发亮。」它沉浸于爱河中,只渴望享受天主。它亲身体验到天主的爱,喜乐地领悟,天主与它同在,天主就住在它内,祂真真实实的是天主。」
一般来说,这些天人结合的层级为神婚铺路。到了神婚的阶段,一切都得到实现了。我们已经形容过天人结合的最后境界。那是人灵完全被天主所拥有、所转化,并成为天主的肖像。它(此刻)享有常驻的平安」;「心永不动摇和沮丧」;「理智已经停止反省灵性事物」;「唯有偶尔一瞥,才会想起它们」;「意志继续停留在爱里。当它向天主述说时,完全是自由和开放的⋯⋯唯独渴望天主,毫不停歇。」最后,「当人灵为了爱德去行善,必须暂停与天主结合时,它的心也不中断对天主的专注力」;虽然人灵的专注力停留在真实的存有上,但无碍于它外在的活动。
这个层级的结合是经常性的,也是被动性的。玛丽闺雅在它处曾经提及:偶尔会飘来「小乌云」干扰。的确,在使徒工作的烦恼中,人灵无法时时刻刻享受平等性的天人结合。玛丽这样评论道:人灵乐于天主的临在,并与祂对话,有两种可能性。一来,当人灵不受任何干扰,天人的结合就无拘无束,十分自由。这种情况并不常发生,圣神是自由的,拥有并驱动人灵。其二,当人灵的心被外在事务所占据时,它的部份注意力就会耗费在那上头,因为必须判断和处理公务。因此,就某方面而言,人灵会分心走意。然而,在上述的情况中,恩宠前来扶助, 因此尽管人灵心有旁骛,它与天主总保持某种程度的密契结合。这两种结合的差别在于:当人灵因外务而繁忙时,天人的结合仅是对天主投注一瞥。人灵只能依随天主的允许和鼓励,间歇性地向祂倾诉。但是当人灵不受干扰,不用担心工作时,它就不会那么受感官的影响,于是能能好好地悦乐天主,像朋友一样, 与祂谈心交流。
玛丽在1663年写了上述这段话,对象是她的儿子。七年之后,她重拾老话题,但对象改成庞爵神父(Father Poncet)。在信上,玛丽简略地向他描述了自己的灵性状态。首先,她告诉庞爵,天主多年来一直保守她,将她隐藏在祂神圣的尊荣之下,片刻不离。」然后,她补充说:「如果有任何职责时,它们在我想象以前带来不少影像,对我而言,宛如飞云略日,暂时遮蔽了太阳,但不久之后,皓日破云而出, 光芒四射。同样地,在这段时间,天主在人灵的深处,依旧照耀,就好比两个人对谈交流,虽受到了干扰,暂停言语,但说话者依然注视着聆听者。同样, 人灵似乎在静默中等待,之后再回到与天主亲密结合的境界中。不管人灵是否正在诵读日课,或省察良心,或做任何事,这些并无差别。换句话说,人灵从未停止爱天主。」
虽然热心的人灵现在将基础稳固地建立在天主上,但它仍可能犯罪。玛丽在1668年写道:「当我想到自己多么罪恶深重,可能因此失掉天主的友谊时, 马上自谦自卑。」有时候,人灵可能犯下一些身不由己的小过失。它们会帮助人灵更进一步地虚空自己:「这些意外的过失是人性软弱所结的果实,一辈子跟随着我们。」当天人结合的关系更深时,天主继续光照人灵。玛丽结论道:「总言之,在这个极度明净的灵修高峰,不需要良心省察,极小的瑕疵马上会被侦测出来。尽管如此,我们了解到,我们总是需要有所努力,去克制某一程度天生的自我主义(要是没有它,我们这一生不知道有多么幸福快乐!)我们不断跌倒和爬起。这些错误就像飘过的小小云朵,短暂遮蔽了太阳。每一次犯罪之后,我们立即回头思过,向天主哀祷我们那软弱、可怜的自我中心倾向。这私欲偏情迫使我们做出我们不想去做的事,正如保禄所说的:「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却去作。」(罗七19)
在使徒工作和对邻人的服务中,这些瑕疵和错误找到一块沃土。玛丽发出轻叹:「然而,有谁处理事务时能不被影响和玷污?有谁碰触了荆棘而不被刺伤呢?爱儿啊!这就是我感到悲伤和难过之处。因为, 不论我们从天主那里接受了多么丰富的恩宠,并享有神圣的临在,但凡我们足迹所至,处处尘土飞扬,很难不受其污染。」然而,只要这些小缺陷出于身不由己的状态,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就不大。事实上,它们反而有助于我们灵修的成长。玛丽说:「这些是来自天主的特殊恩宠。」「假如我们不爱它们(瑕疵), 因为它们而受苦,那么我们反而立功更多。」但要是人灵因它们感到快乐,那危险就来了。回归天主几年之后,玛丽发现了这一点:「甚至当我整日繁忙于琐务杂事时,我并未感到与天主分离。但若我稍一松懈,放纵自己多言或妄思,我便感到内心与天主的结合减弱,逐渐消失,还感受到天主在我内心严重地训责我的过失。」
降生圣言的净配
当人灵与天主完美结合时,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它与圣三每一位格之间的关系。虽然玛丽在信件中对此着墨甚少,但她的Relation札记向我们透露较多的信息。她提到,若一个人享有一种高等层级,与天主结合的经验,那他/她便能区分三者。玛丽说:「确实如此!天主如此地光照他/她,使他/她立即认出是父、是子,或是圣神。」然而,天主透过圣神在他/她内工作。「圣神引导人灵的祈祷,有时转向永生之父,有时转向圣子,有时转向祂自己。」
玛丽在1654年的Relation中提到:「我并未进行任何反省,但发现自己正对天父说话:『天主父啊!我以祢爱子的名向祢说话。』对着圣子,我说:『我的爱,最亲爱的净配,请帮助我能实践祢的教导。』另外,还有圣神在我心中激发的言语。如此,我感觉到这是天主圣神促使我与父和子结合。我常常对祂说:
『圣神啊!请引导我走在我神圣净配的道路上吧!』以这种方式,我不断地向天主祈求。这种共融如此地微妙、简单和浓密,言语难以形容。它既不是行动, 也不是爱的轻叹,但是在人灵深处,天主在那里居住,氛围如此甜蜜。啊!正如我所说的,言语难形容!」
自1627年起,玛丽拥有丰富的恩宠。在1631年, 她再次更亲密地与主结合,三次神魂超拔,进入圣三的共融之中。她纪录:「至圣圣三,合为一体,占有我的灵魂,使它能够接受神圣的烙印,并承受神圣结合的果实⋯⋯天主圣三拥有了我,我拥有了天主圣三⋯⋯永生的天父是我的父亲;可爱可敬的圣言是我的净配;天主圣神则是那位在我灵魂内的行动者,使我的灵魂接受神圣的印记。」
然而,在与圣三的关系中,玛丽扮演的最重要角色是降生圣言的净配。她对此十分自觉,经常在书信和Relation札记中提及这个身份。就某方面来说,她与天主圣三的整个关系,最佳地表达「圣言的净配」这个称号中。
我们想起她在1646年鼓励克劳院长的话「现在! 你何不与这位善良、可爱的天主做朋友呢?假如我们将天主看成是严厉的大审判官,那么我们都要隐藏在深渊之中,就是服膺在魔鬼的脚底下。倘若我们视祂为父,那么我们就会尊敬祂、服从祂。正如圣伯尔纳德(St. Bernard)告诉我们的,祂是我们的净配! 祂愿意我们以爱还爱。再说,我们的心也命令我们遵守这个爱的诫命。我们必须,蜕变成长,成为祂的肖像。祂就是爱。」
在1654年,玛丽补充Relation时,继续解释这一点:「有那么一刻,人灵经验到深刻、且长时间的天主临在。净配所扮演的角色超过其它角色。人灵与天主的结合密切,且意识到自己身为净配的角色。天主赏赐给它超性的恩宠,对新郎的超越性有所顿悟。新郎占据了人灵,时时刻刻,无所不在。」对此,玛丽闺雅是最佳的范例。直到1671年10月8日,她过世前数月,玛丽写道:「使我活着的那一口气,来自于我的净配。」
无需赘言,蒙受天恩的灵魂感到极大的喜乐,与天主圣言如此亲密,结合为一。玛丽写道:「圣神乐于向人灵显示祂的丰富满盈、宽宏大量。祂追求人灵⋯⋯彷佛迫不及待与它共享所有。人灵拥有了心爱的那一位后,便一无所求了。人灵与所爱的那一位共享一切,不再区分你我。借着爱的注视,人灵看见它与所爱的那一位彼此互属,甚至感受到,在所爱的那一位眼中,它独一无二,备受呵护。人灵在爱的海洋中迷失,化为泡沫,消失无踪。尽管化为乌有,它变成了大海的一部分,分享天主所有一切,无尽的丰盈富裕。人灵有此福分,便不再为自己渴望什么,只愿一切都为了天主。它唯一心愿是天主成为万有,自己一无所是,这样它便心满意足了。」
确实如此!这就是「满被圣宠的福分」。但我们可以一问,在这种蒙受祝福的状态下,是否一切痛苦就消失了呢?对此,玛丽的书信中呈现明显的矛盾, 答案是「否定的」。她坚信受苦是必要的,而且她偏好吃苦,好与受苦的基督结合。
与受苦的基督结合
在1650年一封信上,玛丽回忆了耶稣会会士们惨烈的殉道事件。她写信给克劳:
我告诉你这些例子,为让你知道,与主结合的管道没有什么比为爱主而自愿效法基督、忍受痛苦来的更大的了。耶稣基督为爱世人,在痛苦的时刻,特别是在祂死亡的那一剎那,与天父达到了最高的结合。这甜蜜、可爱的结合是在我们在可死的肉躯上预先尝到天堂永福的滋味。我们因着对天主和邻人的爱,实践诸德,努力追求与天主结合。但我所提及的结合是在受苦当中,效法基督、向天主交付我们的生命。是的!非得如此! 在这种类型的结合上,我们必须设下高标准,并期待来世的赏报,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法找到贴切的言语来描述它。
与受苦的基督结合是爱与默观的果实。它是此一世界最高境界的天人合一。玛丽闺雅拥有这种神秘经验,因为她是,也渴望成为「十字架的女儿」。
玛丽乞求天主豁免她的唯一一种十字架是诱惑。这是天主圣神给她的启示。她害怕,因为诱惑,不能对天主常保忠实。她提到自己在1645年左右亲身体验到的内心叛逆,写道:「圣神怂恿我,并向我指示,要向天主请求免于这种十字架(诱惑),为获得心灵真正的洁净,因为在灵修生活上不容易找到,并拥有一颗洁净的心;此外,还要向天主请求,让我们走在热爱降生圣言的途径上。」接着,但她又迅速补充一点:「向天主呈现这些请求后⋯⋯我立刻弃绝自己, 顺服于祂那充满奥秘的方式,并忍受祂赐予我的十字架,只要祂愿意如此。」
玛丽「无法要求天主,让祂免除她一切疾病、贫穷、羞辱或任何痛苦的十字架。」是的,玛丽不能没有十字架!在她领受神婚之恩前,写道:「如果我有一天没有吃苦受罪,我会将那一天视为损失的一日。」对此,玛丽的心意从未改变过。在1645年10 月,她向圣伯纳弗朗西斯修女(Mother Frances of St.Bernard)倾吐心事,说:「我和妳一样,背负着十字架。我的生命充满了十字架⋯⋯可爱的净配使我如此地热爱它。若没有十字架,我会迷失,因为在它内, 我找到了隐藏的玛纳,远比西乃山上的更加可口。这食物能真正滋养生命,因为它的源头是耶稣基督的苦难和十字架。」
1651年,当玛丽重新当选院长之后,写道:「对我而言,再一次做长上并非一件可喜可贺之事。然而,我喜爱背负十字架。我只求好耶稣,为了祂的光荣,协助我背负它。我也求祂赐我恩宠,像祂一样, 死在十字架上。」1668年,她写信给都尔市一位修道者,说:「让我们祝福我们那可爱的净配所走的道路罢!祂愿意我们总是与祂同在,即我们常拥抱十字架。」
在玛丽动身前往加拿大前不久,她看见象征这些十字架的神视。当时,她似乎置身于某个新城市中, 或在某一栋大建筑物前的大马路上。她唯一记住的细节是那座建筑物不是由石头堆砌而成,而是由被钉十字架的人们所层迭起来的:「有些只有半腿,有些高至大腿,有些达至半身,更有些是全人被钉。每个人都背负了十字架,显示受苦的不同程度。」
因此,即使最高层级的天人结合,也不能避免受苦。不但不能避免,甚至可能增加受苦,特别是那些从事使徒工作的人。受苦当然会痛,否则就不是受苦了。然而,成全的人灵—这里正是成全与不成全的分界点—因着默观天主,在受苦中找到喜乐。玛丽这样对一位在法国的朋友说:「千万别认为这些新信徒(印度安人)的污垢或贫穷令我厌烦难忍。相反地,我深受这个吸引,不是在感官层次,而是在灵魂某处那令人费解的奥秘中。」
在这里,我要举一个更加实际的例子。当玛丽在世界上的日子接近尾声时,她向儿子描述健康情形。从信中,我们看见了上述的最佳典范:她的喜乐与痛苦交织为一体的奥秘。
我的健康情况并未好转。对我的本性而言,病痛难以承受,万分痛苦,虽然后来本性对痛苦逐渐习以为常。为了我灵的益处,我宁愿受苦。但是,我也怕自己一时软弱,请求仁慈的天主免除或减轻我受苦的机会。我觉得这些十字架如此甜美, 这些疼痛如此珍贵,比起地上最精纯的财宝和喜乐,我更偏好它们…… 自从复活节以后,我的健康情况直线下降,更加恶化了。别人不能理解我为何仍一息尚存。至于饮食,我微量摄取。食物尝起来就好像「蠕虫木(worm- wood)」一般!其滋味可怖,难以吞咽,不时令我忆起吾主耶稣基督受难时所尝的胆汁。这样一来,我热爱并珍惜自己的处境,因为它发源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苦难。祂愿意我领受这个特殊的恩宠…… 假非我不是亲身体验,超过三年之久,我绝不会相信,受苦竟隐含诸多的喜乐。
因此,对那些与她通信往返的人,玛丽并未向他/ 她们许诺,人生可以免除痛苦。她告诉我们:「受苦是一件美丽的礼物,来自于至高的天主。」有一次, 她对克劳说,假如天主愿意赏给她殉道的恩宠,她将在喜乐中死亡。但是此刻,她很高兴克劳感到喉咙不适,只要这毛病不会阻碍他的工作。
圣言之神
如我们所见, 玛丽闺雅教导的中心主题是基督—降生的圣言。她告诉我们,祈祷使我们与基督保持合一;实践美德使我们效法基督,度福音一般的生活;神婚则是分享基督所有的锁钥。那还缺少什么吗?这位吴苏乐会会士答说:「是的」。那就是,除此以外,我们还完全拥有了降生圣言的圣神。
无价的礼物
当玛丽处理理智和意志不同类型的结合时,发表了这个声明:「在一切之中,最无价的礼物是降生圣言的圣神。祂慷慨地将圣神赏赐给我,就像祂对这里这个年轻教会中,我所认识的某些人所做的一样。」 她所指的是耶稣会的神父们,诸如:薄略部(Brebeuf), 达内尔(Daniel), 约克(Joques), 拉蒙(Lallemant),以及一些其他加拿大籍的传教士们。我们问,为什么这个恩宠被称为所有礼物中最无价的呢?难道它超越神婚?显然如此。但这里需要一些解释。这个恩宠似乎为神婚增添加了一种互补性的特质。它以基督为中心,与天主永久亲密的结合。对玛丽而言,灵修生活的成长,必须透过与基督亲密结合,并实践祂的教导。同样,她相信,神婚最好的氛围是拥有降生圣言的圣神。这里再次显示出,玛丽的教导完全是基督化的,充满福音精神。
「降生圣言的圣神」可双重来诠释:一指向复活基督的生命,现在居住在我们灵魂中的圣神;二指向所有鼓舞我们效法基督芳表的特质(the sum total of the dispositions)。玛丽闺雅用了这两种涵义。事实上,这两种意义彼此相符,互相激发。只有圣神在我们的灵魂中做主时,我们的内在特质才能仿效基督。玛丽解释:「此一礼物是领悟福音精神,明白我们可敬爱的主所做的、听的,以及受苦的一切事物。除了理解之外,我们能够在意志上以爱回应。」因此,降生圣言的圣神有两个要素:一是知识,来洞察福音的奥秘;二是爱,来仿效基督生命中不同的情境。
当我们将这些牢记于心,就会领悟到这个恩宠就是耶稣的茨冠,「最崇高的生命由此构成⋯⋯」, 而这恩宠远超过神魂超拔( e c s t a s i e s ) 和狂喜(raptures),「耶稣、圣母和宗徒为此作了忠实的证人。」「当灵魂处于这个境界时,身体的层次或想象力的层次不会发生任何事;每一件事都发生在灵魂的层次上,纯粹灵恩浇灌。」这是圣神恩宠的化工,特别强调以基督为中心。净化之后,温驯的灵魂「被圣神所卷走。祂具有如此温和的说服力,使人信服,又大获全胜,令人难以婉拒。更甚于此的是,圣言彷佛完全置身于自己的处所,自由自在地行动。这种温柔的说服方式就是祂对灵魂说话的方式。灵魂则回之以爱,委顺于圣神。它们之间交换视线,互相理解,那情景如此地纯洁,言语难以形容之。」
我们并非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圣神。圣神是天主恩赐的礼物。「当人在某个特别的场合中对祂信守忠实,光荣祂的名号;或者在较小的场合中,只要人灵以爱侍奉天主,并谦抑自己,天主就可能将圣神赏赐给一个人。」但一般说来,在人灵历尽千辛万苦,为天主服务,忠实持守祂的恩宠之后,天主才将圣神赏赐给人。玛丽尝试让克劳牢记此点:「我的孩子,借着学习或将事情理论化,你永远也学不会这一点。而是,你要经由谦逊的祈祷,并在十字架下将你的心委顺于主。那可爱的、被钉于十字架的降生圣言正是这圣神的源泉。祂将圣神倾注在祂所拣选、最珍视的人灵上,好让他/她们能够实践并教导祂的神圣训诲, 为效法祂而舍身殉道。」
虽然圣神是天主纯粹的礼物,人灵还是必须准备好自己来领受祂,并与祂合作。正如玛丽闺雅的生命所印证的,人灵必须热切渴望拥有圣神。当玛丽年幼时,她的「唯一渴望是与我主神圣的结合。」回归天主之后几年,她写道:「我的心不断地转向天主,恳求祂赏赐给我圣神作为礼物,因为我无法想象,会有什么比拥有耶稣基督的圣神更好、更美、更值得渴望的事了。」
当然,人灵必须对已经指出的途径保持忠实,那就是在十字架下虚心祈祷,也要热诚地效法基督的榜样。
圣神结果累累。祂给人灵特殊的恩宠,使它适宜地奉行福音的教导。人灵这方不需努力,也不用省思,而是在圣爱的推动下,本能地运作。玛丽说:「借着天主神圣的碰触,与我圣净配结合,依据祂圣神的教诲,以如此灵性的方式,在我内结出丰硕佳果。」
甚至在最受考验的情况下,基督的圣神赋予人灵冷静和平安来克胜感官的骚动。「假如,本性因自身的软弱或颓丧受到冤屈或伤害,而人灵迅速察觉了, 这时本性会因此而减弱。在人灵内的平安会推动本性,甚至对那些冤枉和伤害它的人施之以爱。对每件事,都是如此。当公义和平等受到威胁时,仅管没有获得人的尊敬,人灵还是拥有谦逊的勇气,完全顺服于长上的判断。
这时候,基督的圣神也会净化人灵,使它免除之前可能流露出来的过度热诚。玛丽写道:「在这种情形下,人灵不再缺乏审慎,与天主的结合使它成为自由的。它明白天主在它内行动,不再受欲望牵制,也不再如同过往般去爱。现在,灵魂享有天主子女的自由,因为天主给人灵信心,允许它自由地亲近,祂也亲自教导人灵这种神圣的亲密。」
最后,圣神以使徒热忱和完全自我弃绝的德性丰富了人灵。接下来我们将作更多、更详细的探讨。
使徒热忱
当玛丽闺雅的使徒热忱臻至顶峰时,她开始建构降生圣言的理论。提及使徒热忱时,玛丽不仅分享个人的经验,也援引她在加拿大的日常观察,因为那里的教会确实被基督和圣神推动着。
充满这股圣神,「人灵与『所爱的那一位』彼此互属,互通有无。」很明显的,这结合是与降生圣言的神婚。在这里,玛丽摘要此一恩宠的使徒性特质, 道:「这恩宠督促人灵为主英勇奉献一切。」现在让我们看看,这股使徒热忱如何在玛丽的生命中展开。
「在三十四或三十五岁时,我进入了一个早已经启示给我的境界中。对此,我殷殷期盼已久。有一股丰沛的使徒热忱,就是基督自己的圣神,攫获我的心神,成为我唯一、独特的生命之源。我完全投入于这位神圣主人的大业。为了祂的光荣,我心中热血澎湃,渴望天下万国都能认识并赞美祂的圣名。虽然我在隐修院内,但这不能阻挡我与耶稣的心神相通。祂的圣神引领我心向往印度、日本、美洲、东方、西方、加拿大,以及世界各个角落,只要那里人烟尚存。我认为,众人灵都归属于耶稣基督。」
此时,圣神开始引领玛丽迈向一段新的旅程。是的,祂在她的心灵内灌注使徒热忱,已有时日。但直到此刻,玛丽尚未感受到内心之火熊熊燃烧。天主给她的独特召叫,时刻尚未圆满。
她道:「这个礼物使我认识福音的精神⋯⋯伴随知识而来的是付诸行动去爱的意愿。」现在,这个认识和爱导向使徒行动。「借着光照,玛丽更清楚认识了圣经上所谈及的,永生之父的降生圣言,祂拥有统治全人类的至高权柄⋯⋯;在那个伟大的日子,玛丽的心灵中燃起一把熊熊的爱火,渴望看见圣言成为众灵魂的君主和唯一主宰。」
使徒热忱结出具体的果实。热火炎炎的灵魂不由自主地持续向天父祈祷,恳求它的净配,让基督的国早日降临。人灵渴望与那些为福音劳动的人结合,并扩展天国奉献自己:「我神圣的净配至高至尊,这是为理所当然的。我已经将祂的一切教导嘱咐给万民。请赏赐我铿锵有力的声音,好让天涯地角都听见。我神圣的净配堪当统治一切,受众人爱戴。」
玛丽的心灵被火焰燃烧着。这股使徒热忱使她认同成长中的加拿大教会,两者合为一体。她感到自己受苦不足,无能协助这个教会有所进展。她也觉得奉献不够,服务太少。玛丽「愿意走遍法国各城各市的大街小巷,为『那些穷苦的印地安人』挨家挨户乞讨和求援,只要能终止他们悲惨落魄的处境。她也愿意长命百岁,直到最后审判日来到,好能上天下地,为基督赢得人灵。」
在其他传教士同伴们身上,玛丽发现了同样的使徒热情。她的书信中常提起布雷伯夫(Bre’beuf)、达内尔、约克和拉蒙(Lallemant)等神父们,篇幅不小。她道:「这股热切的使徒精神督促处为福音劳动的人穿山越岭、横跨海陆。它在这些人被烈火吞噬、被利剑刺透前,转变他们成为生活的殉道者。」
1650年的一封信上,玛丽再次谈到布雷伯夫神父,说道:「他蒙获天主赏赐我之前所提过的恩宠, 千真万确。」接着,她提起葛尼神父:「他今年荣获了基督光荣的茨冠,其程度之剧烈难以想象。」在此,玛丽的语气带着警告:「不要以为这股使徒热忱不影响感官的层次,简单化了痛苦。但不论这些苦痛多么剧烈,它赋予灵魂深处不可动摇的坚毅。」回到葛尼神父身上,她继续说:「若要描述完这位神父的精彩生命,恐怕要出一本厚书了!正是由这股使徒热忱驱动着他的生命。葛尼神父圣德满备,为人谦逊、温和和顺服。对于修德成圣一事,他丝毫不松懈心神,令人无限敬仰。当他与天主亲密交谈时,无比专心注意。有一次,当他被人重伤了,仍然不忘实行爱德。他拖着受伤的身体,移向一位处于危险中的可怜妇人。她被利斧击中,需要有人协助她尊严地死去。」
接下来,玛丽描述萧拔内神父。这位神父性格纤细敏感,与葛尼神父的情形颇似。「照实来说,他居于印地安人的陋屋中,生活窘困,常人无法忍受。修会长上愿意免除他受这种苦,想改派他到它处传教。但萧拔内神父慷慨超然,满溢使徒热忱。他发誓,只要天主乐意,他愿意就这样住在印地安人的陋室内。然而,他的长上知道他已为传教使命殚精竭力了,于是命令他服从,撤回它处。在回程中,萧拔内神父殉道了。没有人知道迫害者是谁,他的遗体也消失无踪。但是,不论发生了甚么事,萧拔内神父是死于服从长上的行动中。」
这些传教芳表证明, 使徒热忱如何强化殉道者的心神。玛丽也提起其他人没有殉道的人, 但他们具备了同样的使徒精神, 诸如: 庞爵神父(Poncet)、夏梦诺神父(Chaumonot)和拉格诺神父(Raqueneau)。她忆道:「他们用木棍打击拉格诺神父的手臂,木棍都打断了。我对他说:『好了, 神父!这下可好了!这样被「善待」,你可高兴了吧!』『唉!』他叹道,『要是他们不停手,那就更
好了!』」这就是拉格诺表现出来的使徒的态度。这里其他人都羡慕他的好运!」对于殉道的恩宠,玛丽唉声叹气道:「我只是一撮尘土,不值得如此神圣的死亡。」
这些不平凡的事件,是不平凡圣召的征兆,强调了玛丽闺雅对使徒热忱的教导。在此,对我们通常所谓的默观灵修和使徒灵修,她似乎不做区分。对玛丽而言,只有一个基本要素:基督为中心。一切圣召都以基督为核心,有所调整。她继续咨商那些与她通信的人,希望他/她们委顺于基督,渴望圣神,与基督亲密,实践祂的教导,并勇敢地跟随主。倘若他/她们愿意在这些方面对天主慷慨大方,便会在自己生活处境和职责中获得圣化。假如天主向他/她们要求更多,就像祂愿意玛丽为传播福音尽心尽力一样,那祂会进一步让他/她们知悉。降生圣言的圣神熟知变通,祂让自己适应于所有状态和各类圣召。最重要的是,人灵拥有圣神,也被祂所拥有。人必须完全地自我弃绝,不被任何事所羁绊,包括他/她的圣召。摆脱物役,或用另一个词来代替,即「灵伤」,是降生圣神最后所结的果实。
灵伤
根据玛丽闺雅,灵伤是「灵修生活之高峰和圣德之冠。」完全被圣化的灵魂「透过那赋予生命的管道—圣神」活出降生圣言的生活。
神贫已完成其化工。处于灵伤状态的人灵不再占据任何事物。玛丽说:「他/她映射天主的美丽、良善、智慧和富有。为她而言,有人赞美与否,无关紧要。要是有人欣赏他/她诸多的美德,那是天主在他/她内受赞美,人灵不因此感到骄傲。他/她了解天主住在他/她内的事实,一切『是』和『有』都属于祂。他/她自己则是一无所是,一无所有。在这个认知中,他/她找到了属于他/她的光荣。」
玛丽很高兴能认识,天主是万有,她是虚无。她不再为自己渴望任何事物,甚至连向众人宣扬基督的渴望,也不着任何焦虑的痕迹,或显出过度人性化的热忱。她将自己的意志当作全幡祭献给天主,道:
「噢!至圣圣言啊!我的意志全属于祢。假如可能, 请祢取走我的自由吧!或至少,消除我的阻抗吧!让我的意志成为祢圣爱的仆人吧!」天主确实俯听了玛丽,拥有了她的意志。此刻,玛丽只愿意或只渴望天主所愿意或渴望的。举例来说,当她的神师减少了她刻苦和补赎的神工时,她哀道:「多么大的刻苦和补赎啊!」但她仍在服从中喜乐,「以爱取代了刻苦和补赎。」
当玛丽面对诱惑、试探、委派任务或使徒工作时,也以同样的心态面对。当修道院在1650年被大火吞噬时,她并没有抱怨,只说:「贞洁的净配,这是祢所乐意的!愿祢蒙受祝福!祢做得对!祢的一切作为都正确无误!我乐见祢因此而喜乐!」面对易洛魁族印地安人的威胁时,她甚至接受了会被调遣回法国的可能性。1652年,玛丽写道:「对在此传教的圣召,我十分坚定,但一旦天主在世的代表向我指示, 回法国是祂的旨意时,我也愿退让。」接着,她补充一些话,表明心意和态度:「我们的创立人波蒂叶夫人(Madame de la Poltrie)分辨她的圣召时,感受与我如出一辙。但是她的决定并非返回法国,因为天主尚未赏赐给她完全弃绝的恩宠。相反的,她迫切渴望为我们盖一座教堂。即使面临易洛魁族土著带来的威胁,她仍要进行此事。我们不断尝试说服她打消念头,但她坚持其最大的渴望是为天主盖一座圣殿。」无疑地,波蒂叶夫人的渴望是不成全的,因为其中有许多的自我意志,甚于使徒热忱。
玛丽尽心竭力,要为加拿大这个挣扎中的教会争取福利。面对诸多考验,她受苦不少。但是为了加拿大教会的安全,她愿意成为灵伤者,经常向天主奉献自己的伤痛。她恳请一位法国友人为她祈祷:「请为我向天主恳求这项恩宠。让我以最中悦天主心意的方式去做,因为我所渴望的,既非生命,也非死亡,更非这口气息,而是祂的圣意!啊!能终身服务这样一位善良的天主,多么有福啊!」
面临死亡时,玛丽的心意也坚定不变。1664年左右,长期忍受病苦之后,她向儿子吐露心曲:「我时常想到死亡一事,几乎有三年之久。但我并未、也无法希望自己是生或死,唯独渴望主耶稣的生命和死亡,并将自己委顺于祂的圣意,就是祂从永远开始, 对我所怀的计划。」
1668年10月12日,玛丽过世前四年左右,她写信给克劳:「我最亲爱的儿子,我对至高者天主已无言可表,唯有这些祷词萦绕心头:『我的天主!我的天主!噢,愿祢的名受显扬!』我终日就这样恳祷着。我希望,天主在祂的良善中,能让这些话成为我的临终之言,或者是,祂能赐我死亡如同生活一样。我说过:『愿这些言语萦绕我唇畔。』更好说:『这些爱的叹息。』因为这些叹息由不得我采取主动。当我必须说出这些明白又简单的真理时,我无法找到任何辞汇来表达。这些真理以其全然的良善、单纯又唯一的万有,完全占据我的心灵。诸多病痛使我难以承受。我相信,依照自然则,它们终有一日会让我耗损殆尽,致我于死亡。但是,那大于死亡的爱情,将战胜它们。借着天主的仁慈,我现在几乎如同未发病之前那样地健康,虽然不知这个状态能够持续多久。但只要天主的旨意承行,这些并无所谓。我已经届临七十岁,人生终点不远了。造物主掌管我的时间,只要光阴花费在承行祂的旨意上,没有其它事是相关紧要的。
这种状态就是灵伤。玛丽又补充了几点:「这并不是说,个人不更敏锐于十字架,也不是不再犯错; 而是,这些都是过度的。但灵魂谦逊了,并乐于虚己,它很快地得平安。」达到这个境界之后,灵魂「只能是为了天主的光荣,永不停止地奉献赎罪祭, 从降生成人那刻,一直到死在十字架上为止。」这就是当我们实践基督的教导时,特别是心灵纯洁方面, 可以感受得到的。
借着以上的解释,我们可以更了解玛丽在1643年写给儿子的劝言:「亲爱的孩子啊!依赖天主的计划多么重要啊!那是成为大圣贤和爱人者的秘诀。」在1663年10月,她再次说道:「当你说,成全来自于实现天主的旨意,这话说得一点都不错!」1667年10月份,她说:「不要拥有自己的意愿。在灵修生活和使徒工作中,要让天主圣神引导你。这就是天主要你做的。我恳求你相信!」
接着,玛丽更清楚地阐明灵伤的状态:无依无靠。只有纯洁、赤裸的信德, 使我们得以洞悉神圣的奥秘。既然在这个状态中,没有空间可发挥想象,它就四处流动,想找到某物来滋养它。但在这阶段,它徒劳无功。最后无功而返,逐渐停止活动……在这个阶段,无论内在或外在的官能都发挥不了作用,连智性也无法运作理路。在灵魂深处,天主透过圣神亲自行动,人灵的活动完全被吞噬和消灭。虽无感官的协助,信德显明了一切。这时, 遵守团体活动,轻而易举。工作不能妨碍人灵,因为它在平安和静默中工作。但要是感官继续活动,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因此,在这个阶段,感官的官能无戏可唱。虽然说,人灵偶尔会允许感官感受些许喜悦,但每一件事都在意志或精神的层次运作。这个阶段是信德最纯粹、最简朴的时候。人灵发现,要自我表达并非一件易事。它低叹:「我的天主,我的天主!愿祢名受赞美!」或喃喃:「我的天主!我的天主!我伟大的天主!我的生命、我的所有、我的爱、我的荣耀!」或轻吟:「噢!我的生命、我的一切、我的爱!」主与人灵持续不断地交流,不用言语,无需行动,甚至连叹息也消失无踪。这种情况就像「处于灵魂深处的甜蜜中,」「美妙地满足了人灵的饥饿。」半夜转醒, 人灵仍感到愉悦,听见这些喃喃低语回响萦绕。
有一次,这种表达方式如此热烈,玛丽不得不恳求她所爱的那一位,让她夜里稍寐片刻,或者让她能心平气和地做事。当热忱冷静之后,它变得较为精神化,玛丽享受这最境界的完美自由。她写道:我的灵魂逐渐单纯化,不论内在或外在,行动愈来愈少。它们原可能引发我的情感。但在灵魂深处,我不断地重复这些话:「我所爱的,我爱!噢,我的天主, 愿祢蒙受祝福!」或只是:「噢!我的天主!我的天主!」这些简单的话语充满了我,甜甜蜜蜜地滋养着我,但并没有唤起我的情感。我们的主也拿走许多爱的流动,以及过度的热忱。自从那时候起,我的灵魂停留在它自己的中心,就是天主。在那里,超越所有情感。这个境界如此简单微妙,难以言诠。人灵可以谈论、或阅读、或写作、或从事任何想做的事,都不会干扰主要活动。灵魂不中止与天主共融。甚至连天主的伟大也不能使它分心走意。灵魂并没有停下来思考,而是与天主紧紧结合,无比单纯,且以我刚才描述过的方式与祂谈心。
在1654年Relation手札结语处,玛丽列出灵伤的主要效果:自我弃绝,真诚而深刻地认识自我的虚无和全然的无助;不高抬自我,韬光养晦。这是人灵体认到自我不完美的效果。这个认知帮助人灵,无论如何被高举都保持谦逊。人灵不带焦虑,满怀敬畏。在圣神的道路上,担心可能受骗,害怕认假为真。这种敬畏之心使人灵能够弃绝自我和良心悔恨;背负十字架时有耐心;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平心静气,温和以待;对那些触犯我们的人,能温和柔婉,以德报怨, 并化大事为小,小事为无。对待这些人如同朋友,借着一句话、一个服务、一个微笑或任何可以赢得他/她们的方式,让他/她们知道我们不怨恨他/她们。当邻人冤枉、伤害我们时,人灵能消解怒气,不含怨恨……;同时,借着温和地与降生圣言密谈,人灵能接受苦难,与主在爱中共融;人灵热爱天主赏赐给个人的处境和圣召,愿意承行祂的旨意,并尽力保持忠实。对教会的一切作为,人灵能逐渐增长个人的爱德:对天主的教会,只看见纯洁和圣善;对天主的代表,全心全意服从, 并委顺个人的判断。
爱的死亡
在1671年10月8日,刚好是玛丽过世前6个月,她留给我们一幅图像,描绘了人灵准备好,要踏入永生的门坎。在这里,她描写自己临近死亡前的征兆,即她对天主满溢强烈的爱,以及她日渐衰弱的身体。这两者都因天主的圣爱而倍增:「我已经说过,让我一息尚存的这口气属于我的净配。有时候,它让我如此筋疲力竭。如果天主在祂的仁慈中,没有让恩宠配合本性,那我就屈服了,而这个生命将是我死亡的原因⋯⋯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谈论过这事,但是有时候我注意到,我穿越这屋子时跌倒了。这是剧烈的灵魂移转之故。在这情况下,我难以有所行动,因为这股燃烧的爱情使之如此。」
确实如此。「在其它时刻,她的灵魂能够主导。」但她的体力如此衰竭,「如果没有支撑,她无法跪下来。」有时候,她忍受另一种十字架。天主似乎从她面前隐藏了,为使她更贴近祂自己。玛丽写道:「我的心灵默观着天主,但祂似乎乐于囚禁我。我想要拥抱祂,如往常一般与祂亲密交心倾谈,但祂却用锁链拴住了我(假如可以这样比喻的话)。在束缚中,我能看见祂对我的爱,但却无法拥抱祂。啊!这多折磨人啊!然而,我的心灵默许了,因为我无法再希求其它,只祈求祂神圣的旨意承行。我视此为净化或涤罪,不会有其它可能了。」
不久后,玛丽听到圣神的邀请:Veni de Libano, Sponsa mea, veni ( 从黎巴嫩归来吧! 我的净配, 请来!)这最后一波爱的浪涛,比她曾体验过的来得凶猛,冲断那将她紧系于尘世的薄线。不需要伟大的运输工具(without great transport),爱情将她提升到天国,在她的灵魂深处有无可言喻的喜悦。
玛丽闺雅去世了,享年73岁。以下是克劳描述她死亡的情景。
感觉死亡已经濒临,她(玛丽闺雅) 渴望再次看看印地安女孩们,向她们道别, 并给她们最后的祝福。然后, 在(1672年)4月的最后一天,星期六下午(假如我们称这是临死前的痛苦的话), 最后一刻来到了。实际上,痛苦挣扎并未发生。她十分平静。不论生或死,她都已经准备好。没有人注意到她表示任何渴望或害怕激动的现象出现。虽然她丧失了听力和语言能力,头脑仍然十分清楚。她的状态明显地反映出,她的灵魂与天主深深地结合在一起;虽然在病痛中,她仍抬起颤抖的手,将十字架举到唇畔。有一度, 拉蒙神父试着要去拿她的十字架,好方便她能够亲吻,但她握得太紧,使得拉蒙神父不得不用另一个十字架取代。离世前一个小时,她流下了三、四滴泪水。只有天主— 她心灵的主宰,能理解其中的奥秘。过了一会儿,她慢慢张开那已紧闭多时的双眼,好似藉此向姐妹们及在场者道珍重再见。然后,她阖上双眼,从此不再注视这个世界和受造物。约傍晚六点,玛丽带着岁月和功绩,没有挣扎,温柔地轻叹了两声,将美丽的灵魂交付在天主的手臂中。为了祂,她低吟浅叹了一生的岁月。她离开了尘世,在天国完成了她神圣的婚约。长久以来,这个婚约以如此神圣的方式将她与永生的圣言结合为一。
信札一
(可能是)1628年,玛丽从都尔市写信给斐冷会会士雷蒙神父,提及天主是万有,受造物是虚无,以及圣体之效是与主契合。
天主是万有,受造物是虚无
在我内心深处,天主是万有,受造物是虚无。因这万有,我心满意足。这种满足促使我爱语不断,对天主倾诉:「祢是万有,我是虚无。假如我有一丁点自以为是,那祢无法成为万有了。」因此,我向祂祈求:「啊,深渊般的爱情啊!我的生命与喜乐啊!请收纳我的虚无吧!我看见了这令我无法言喻的万有, 我的心灵与主结合,如此亲密,如此深奥,使我完全屈服于爱的渴望里。」
圣体之效,与主契合
每当我领受圣体时,我的意思是,自今年初,我就强烈感受到,神圣上主的爱临于这至圣圣事中,令我无法言语形容。我指的并非是绵软无力的甜蜜,而是热爱的火焰。爱火使我的心灵持续听到救主的话语:「向我学习吧!因为我是良善心谦的。」深度的平安笼罩着我,深奥地令我无言。跟随着它,我感觉到与主深深契合。这股温暖的亲密就这样发生了,无论是在我工作时或不工作时。当我必须与人谈话,我的爱似乎准许我,让我仍不受干扰,与祂结合。离开我的邻人之后,我发现自己重返爱内,与祂交流。
信札二
玛丽从都尔市写信给雷蒙神父,坚信她有前往加拿大传教的圣召。她信赖天主,并对未来抱持乐观的态度。
我向您坦承我的思想和情感,发现它们越来越专注在加拿大。我无法理解,多年以前所渴望的,至今依然不变初衷。我反复思考、几经思量、苦不堪言, 几乎打消这个念头。但到最后,我宁死不改。现在, 一切尘埃落定。我向自己承诺,当天主的时间来临时,我要为爱耶稣而行动。我相信神圣的主耶稣会赐给我这项使命所需要的一切帮助。祂是爱,不忍心拒绝那些信赖祂的人。而这就是我平安的源头,也是我决意忠实到底的根基。
信札三
1638年底,玛丽从都尔市写信给雷蒙神父,报告加拿大福传的讯息,特别是耶稣会士热心救灵,几近殉道的危险。
敬爱的神父:
我听闻,假如我没有写信向您分享,您便感到心神不宁。我们收到了来自休伦族传教区和加拿大这人间天堂的消息。柔能神父(Fr. Le Jeune)写信给我们的院长和我本人。我猜想,他写信向她致谢两人过去的合作。至于他写给我的信,里头只字不提加拿大! 有意使我保持谦逊。后来,他又寄给我一封长信,但如同第一封一样。他真是一位好神父,是不?在我看来,他和您一样。我对他心怀感激,因为我知道,他为我的好处设想。假如我待在他的身边,他会依照您的希望来对待我。
亚当神父(Fr. Adam)来信告诉我,魔鬼十分愤怒。因为凡他宣讲之处,信友们的信德大大增长。在圣巴尔纳伯的瞻礼日,魔鬼引发了一场地震。神父和教友们吓得发抖。五哩之内,土地震动连连,如同印地安人跳舞一样。印地安人自己也吓坏了,认为地震是造物主给人们的警告。但神父们四处宣讲,说这是神的作为。他们赞美耶稣和玛利亚。的确!在这蛮荒之地,听到人们以不同的语言赞美我们心中可爱的净配,实在令人备感欣慰。
查神父(Fr. Chastelain)在休伦族印地安区的传教也结果丰硕。他来信说,他和同伴们死里逃生。他们好像犯人被驼在马鞍上。印地安人召开集会,彼此间比平时更加团结。他们点燃了火把,彷佛专为神父们而点燃的。他们认为神父们会行巫术,还在空气中放了毒,才引起遍地瘟疫。然而真正使神父们陷入险境的是,有一个人鼓动了印地安人,如果处死神父们, 这些公共灾难就会结束。但是,我们的神父们态度从容,表现淡定,反而令印地安人备感讶异,无法展开迫害的行动。于是他们将怒气转移到一个族人身上, 在神父脚下杀了那个原本想谋害他们的人。加尼尔神父从同一处写信给我,写在树皮上,那树皮就如同上等牛皮纸一样洁白。他在信中说,我对他的预言几乎实现了,就是他要为耶稣基督的缘故而殉道。他感叹,可惜他的罪破坏了这个计划!我想,假如每个人都像加尼尔神父一样,热切期望我到加拿大去传教, 那么我的盼望就能进展神速!但我的缺失在天主眼中实在太大了,不配得此真福!今年,神父们在圣母受孕传教区(Conception Mission)为一百个人施洗了, 其中四十四位是高龄者,领过洗就回天乡了,还有二十位宛如天使一般的婴孩。哪里有基督徒度虔诚圣善的生活,那里必有人真心赞美天主!因为他们亲眼见过、听过天主的美善。为了这里的穷人,也为了这里的传教士们—天主使用他们来归化人灵—我相信,切愿人灵得救的热火将使您双倍地祈祷。请您也别忘记我,因为我怀着同样的渴望啊!事实上,我多么不值得在此服务啊!
都尔市,1638年底
信札四
1639年4月15日,玛丽写信给一位弟兄,通知她们即将启程,前往加拿大传教的消息。
亲爱的兄弟:
愿耶稣的生命和爱成为你的产业!
我们就要离开法国,前往新世界!在那里,人们不认识天主,除了一小批圣人。他们在那里辛勤耕耘,传播福音。天主赐我无限恩宠,亲自拣选我,前往那里服务。这是因为祂的仁慈,愿意用我这天底下最卑微的工具。请你为我感谢天主!因着祂慈爱的圣意,不论是生或死,是大海或荒堡,我愿意弃绝自己,投身于祂的圣臂之中。只要是祂可爱的意愿,一切为我都是一样的。在此刻,我将与你永别了!船已经进入港口了,一切准备就绪。假如暴风雨不作怪, 我们将于下星期登船。啊!我多么渴望献出我的生命!带着这个渴望,对我而言,似乎海上的危险,比起陆地上的安稳,让我更加平安。你知道,这片海洋充满危险,较诸其它海域,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的船只不仅必须横跨1200哩格(leagues),尚有诸多不便需要忍受,诸如:传染病、忧心遇见英国、敦刻尔克(Dunkirk)或土耳其来的船只。但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因为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此刻,比起我生命中曾做过的事,我更加乐意献上自己,做为燔祭。比起世俗之乐,十字架与受苦更能悦乐我心。被派遣到蛮荒之地,是我心之乐。我愿意珍爱这些小印第安人, 超过王孙贵族。我要带着善意前往,为师表好耶稣。为了爱他,我愿意牺牲一切他愿意我牺牲的。请你为我祈求天主,赏赐我勇气;请你为我感谢天主,因为祂拣选我,而非其他人,来担当这使命。善心人士给了我们三位修女「阿米拉号(Amiral)」的船位。甚至,船长牺牲了自己宽广舒适的舱房,安顿我们,使我们免于船上的吵杂。与我们同行的,是奥斯定会在医院服务的修女们、我们的恩人裴马莲女士,以及三位女孩。组织这个福传团的神父也在我们当中。多亏有他,我们得以每日参与弥撒,领受圣事。
亲爱的弟兄,我要和你道别了!永远地道别了!
迪普,1639年4月15日
信札五
1639年5月20日,玛丽从海上写信向都尔市吴苏乐会团体的弗朗西斯院长(Mother Francis of St. Bernard) 报告。
十分敬爱的院长:
我请求您神圣的祝福。直到我们安全抵达魁比克之前,我不会向您再寄出其它信件了!我不知道,是否有任何管道可以向您通报我们的安全。但令我高兴的是,那些一直尾随在我们船后,一直到英吉利海峡的渔民,都好心地帮我们带信给众亲朋好友。目前, 我们已经通过了英吉利海峡。出了海峡,我们心中万分感激好耶稣。但这一路并非毫无惊险,我们差点被西班牙和敦刻尔克的船只所占领!就在几天之前,我们看见他们的船只,约有二十艘左右。但我们的船长谨慎地取道英国路线(the English route),避免两照碰面。我们还看见远方来了几艘船影,但难以辨认它们的颜色,也猜不透它们的底细。既然我们已经通过英吉利海峡,就不必再担心遇到敌船了。然而,只有天主知道我们是否能免于风浪和海险,安全无虞。
既然我们上了船,就为死亡做了准备(不管是敌船之故或因万分艰险的海旅)。我们的心不受风浪干扰,因为我们早已弃绝自己,将自己托付于天主圣意照顾。祂使我们忘记自己和其它事物。当我们永远地将自己完全托付于主手时,我们所感受到的平安是言语无法形容、头脑难以想象的。
我们都晕船了,但这并不打紧。此刻,我们如同身处修道院一样,感到快乐自在。我从未见过比这艘船上的全体船员更训练有素了!当我们安抵魁比克后,我再向您报告细节。韦门神父(Fr. Vimon)对我们的爱德和照顾,言语无法尽述。没有一位母亲(无论她有多么用心),能像韦门神父一样,在精神和身体上,为孩子们奉献更多的了。奔腾船长(M.Bontempts)善待我们,给了我们最好的一切。他如此慷慨大方,好似专为我们出航。但是我在心中隐藏了最大的秘密,因为发言的时机尚未成熟。我们适应了这片海洋,宛如我们生长在海上。一位负责的献身者处处都能自在,因为她(他)所爱的那一位无处不在。我请求您向众亲友们通知我们的消息。再会了! 再会了!再会了!
写于圣若瑟旗舰,海上,1639年5月20日
信札六
1640年9月10日,玛丽从魁北克写信给儿子,劝勉他走出困难,继续度热心虔敬的生活。
亲爱的孩子,
愿主耶稣的生命和爱是你的产业!
我可不想象你对待我一样对待你!什么!你居然敢任凭船舰远航,也不捎给我只字词组,来宽慰我的心?幸好,其他人给我写了信。没有他们,我无法知道你的近况。我不告诉你那封信的内容,但我知道了你的需要,并将它们奉献给天主。这为我足以!至于你,你应该向天主祈祷,因为你并未从你的圣召中获得快乐。但我庆幸的是,你并非完全不忠实,甚至完全放弃。你所需要的是,借着劝勉,恢复那些你因疏忽所失落的。我已经替你写信给几位我们的朋友。万一你的计划没有落实,我请他们协助你稳固立场,坚持岗位。现在该是你认识自己的时刻!你够大了!你已拥有强有力的支持,应该自立自强了!像你这样年轻力壮的人,缺乏勇气,多么丢人呀!亲爱的儿子呀!挥别你的懦弱吧!记住,在这尘世没有一帆风顺,也没有不劳而获的。你是否放弃了对童贞圣母玛利亚和她的荣福净配圣若瑟的敬礼?千万不可!没有他们的助佑,你在救恩的道路上将一无所获。我恳请你亲近那些对他们虔诚敬礼的人士吧!你应效法他们的美德,这样一来,你会赢得天主的圣宠。此外,你还要经常领受圣事,并避免那些远离真道的人。
我也请求你为我祈祷,感谢天主的美善。祂赐我恩宠,召叫了我,为这伟大的使命服务。求你为我祈祷,使我保持忠实,在预许的福地坚持到底,因为我实在不配在这里居住。请你也和耶稣会的神父们,以及我的兄弟姐妹们保持友谊,他们乐意尽全力协助你。再会!我最亲爱的儿子!我是最爱你的母亲。
魁比克,1640年9月10日
信札七
1642年8月30日,玛丽从自魁北克写信给都尔市往见修会(Visitation)的罗玛莉(Mother Mary Gillette Roland)院长,向她报告加拿大的信仰成长,并为答谢她的赠礼。
我所挚爱的院长:
您的信带给我特别的喜悦。我从不怀疑,您的心时常与我们同在。当我们看到可爱的印第安人接受重生的洗礼,成为天主的孩子时,您—我们可爱的修女—如何能不分享我们的喜悦呢?您是多么热爱我们神圣的主人,所以对神国的扩展不可能无动于衷, 不热泪盈眶啊!
新教友十分热忱。其中有一位,才刚从洗礼池爬上来,就立即前往参加狩猎了。我们为此幼苗担忧不已,因为他加入了一群异教徒,与他们共度寒冬。我们担忧他可能重蹈覆辙,重返旧习。因此,当他回来之后,我仔细盘问他,这期间他都做了些什么。而他以令人赞赏的态度,简单地向我报告。我问他,是否曾受到诱惑。他答复说:「我的确遇到了强烈的诱惑,但我的手中握着妳送我的玫瑰念珠。我画了十字圣号,说:「『耶稣?请祢可怜我吧!我对祢满怀信心。祢主宰一切,请祢驱除邪恶,可怜我吧!』」听了他的答复,我满心喜悦。自他从危险中逃脱之后, 比以前更加热心了。我对您说,没什么可与我们所见的一切相比!愿耶稣亲自您祂在这些孩子心中所做的。祂烙下了简朴和爱的法律。在此,我谢谢您对加拿大的关怀。对您的赠予,我万分感激,也谢谢您告诉我关于修女们的好消息。我恳请您为我代祷,求天主赐我忠实,使我配得从天主那里领受的恩宠。可敬的尚达修女(Mother de Chantal),她宝贵死亡是圣善生活的果实。愿天主在圣者们身上永受赞美!我问候您,并在祂内属于您。
魁北克,1642年8月30日
信札八
1644年9月3日,玛丽从魁北克写信给一位亲戚, 是隶属都尔市吴苏乐会团体的会士。她抱怨这位亲戚错失前往加拿大传教的机会。但玛丽告诉她,在小室祈祷的效果如同在传教区服务一样,可以赢得许多人灵皈依,也提及了内在受苦的益处。
挚爱的表妹(堂妹):
我以耶稣的生命和爱,诚挚地问候妳。
妳的信给了我极大的安慰,因为它带来的全是光荣天主的消息。我赞美天主的仁慈,因为祂召叫了妳的侄儿,也召叫了我的侄女。在他(她)们两个人经历诸多危险之后,我的喜乐难以言传。假如他(她) 们重返世俗,他(她)们就没有这种机会了。但是他(她)们获得了诸多的协助和金玉良言,使我有理由希望天主惠赐他(她)们毅力。至于妳,妳总是个加拿大人,为什么拒绝这样一个机会呢?我们并未定下特别的人选,因此我想,所有想参加的都可以毛遂自荐。然后我们会依据每个人情况,下一个决定。然而,妳的名字并不在名单中,因此我担忧妳是否生病了。如果真是这样,妳不会损失在圣召上所立的功, 因为妳并不是缺乏意愿,而是因为天主这样允许了。妳在妳的小室里以祈祷来拯救人灵。这样一来,比起我们的劳动,妳能够使更多的人归化信主。因此,妳的功劳远远地超过了我们。
至于妳内心的状态, 十字架和神枯并非全然无益。相反的,它们帮助我们肖似耶稣基督。在此世, 红尘变化无常。但是,当我们与平安的天主同在时, 就会从此世解脱,烦恼就会结束。到那个时候,我们必须让天主的圣意作主。因此,让我们向神圣的家园飞奔吧!马不停蹄,直到抵达终点!假如我们遵守天主为我们所预定的道路,我们将会进步神速。这是我对妳的想法和感情。让我们在神圣的天主和祂的圣臂中彼此相爱。在祂内我永远属于妳。
魁北克,1644年9月3日
信札九
玛丽闺雅从魁北克写信给一位贵族女士,勉励她忠于恩宠的推动,默想主耶稣的生命与死亡,并诉诸实践。她教导她在神慰和神枯时中如何自处,以及基督宗教精神力量的核心。
我挚爱的姐妹:
我以可爱耶稣的平安,亲切地问候妳!赞美祂无尽的美善!祂知道如何赢得妳的芳心,使祂的圣爱得以在其中安息。妳写给我的信,令我欣慰,这信是最好的证明。在此,我也感受到真实性。我所爱的姊妹,请妳对恩宠的动向保持忠实吧!请妳视每一时刻都有祂的临在,而这一位是妳希望永远去爱的。妳给祂妳的忠心和服从,祂将相符地赏报妳,使妳净化, 与祂结合,并引领妳到极大的成全境界。妳默想救主的生命和事迹,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没有路可以亲近父,除非通过引领我们到祂那里去的门。这门就是祂可爱的圣子。我亲爱的姊妹,最重要的是,妳该为祈祷准备妳的心思意念。请妳选好一篇默想的经文,但请留意,妳的心何时被触动,何时想对天主说话、爱祂,并与祂交谈。但也请妳温柔地注目,以敬爱的态度,留心神圣的主想要从妳这里获得什么。在这时刻,不要继续默想,只要乐意听从祂的旨意。最重要的是,不论妳觉得如何索然乏味,遇到多少诱惑,总不要放弃祈祷或缩短规定的时间。也许妳常常感觉到停留在这个境界已经足够,天主允许它来试探妳的忠实。请妳对天主保持忠实吧!相信天主会让坚持到底的人找到祂。我谢谢妳赠与我们的礼物。我们将依妳的建议来使用麻布,书本可以帮助我们的印第安人了解信仰的奥秘。
藉这个机会,我也与妳分享我们这里教会的消息。人们发现了新的区域,一群人和传教士已经前往该地,去传播福音之光。发现这些新区域给基督宗教的拓展带来极大的希望。虽然有些地区,仍未有法国人进入,但我们一些神父们冒着生命危险,独自前往。前几天,他们之中有一位前来拜访我。他对于只身前往荒地,不经人助,感到满足和喜乐。不久,他既满足又喜乐地离开了,好像前往天堂一样!今年, 我们的新教友带给我们极大的安慰。我们必须承认, 基督宗教的精神令人敬佩,也令人爱慕。显而易见的,它源自耶稣基督的宝血,因为祂自己感动了这些野蛮人。我们所见证的是,凡被圣神所触动的人, 都变成了新人。有些人若没有祈祷,就不知该如何过日子。他们的心不断地向天主说话。天人交流中,他们宛如孩子般单纯。如果妳看见那些不相信的和那些相信的之间的区别,妳会为那些被邪恶奴役的人流下忧伤同情之泪,也会为那些已被天主所拥有的人淌下欢欣喜乐之泪。然而,并非每个人被触动的方式都是相同的。就像在法国一样,有些人古道热肠,有些人不冷不热。人心是座坚固的城堡,一旦当它乐意屈服时,天主悦纳之。
亲爱的姊妹,那些告诉妳我爱妳的人说得真对! 妳如此贴近我心,对我而言,我俩彷佛是一体,就让我们彼此在耶稣基督内合一吧!
魁北克,1646年10月7日
信札十
玛丽从魁北克写信给狄扬(Dijon)吴苏乐会会院的克劳院长(Mother Claude of St. Agnes)。她在信中透露,虽然易洛魁土著敌意重重,但福传的效果显著。玛丽感谢她的团体赠予修士们的礼物。
可敬的院长:
我每年都听闻贵团体为这里的教会热心奉献,感到非常欣慰。这是支持,也是坚固教会,使它的敌人无法趁虚而入。虽然易洛魁人土著破坏了他们与这区域族群所订立的和平协议,杀害了贾克神父(Fr.Joques)、他的同伴,以及八十位教友,使他们的死状凄凉。但是,现有其它三个国家取代他们的位置, 背负起耶稣基督的轭。其他人也准备要加入福传的行列。而且,有六百多人领洗了!这些因天主的名字, 加入圣教会的灵魂给了我们大大的欢喜和安慰。关于此事,我们的院长曾写信向您详细报告。此外,我们祈求天主治愈您的好姊妹,祝福她身体健康。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天主允许了这个十字架。但是,如果这是为了天主的光荣,祂将在自己的时刻彰显它。我赞美您所有修女们的热忱。我相信天主已经应允了她们的计划,并在时机成熟时,使她们结出成功的果实。我和妳一起将她们托付给天主的美善。
亲爱的院长,谢谢您对我们的爱德和赠礼。我和修生们一起为您向天主献上我们卑微的祷词。我特别地请求您为我祈祷。在主耶稣脚下,在谦逊中,我属于您。
魁北克,1647年9月14日
信札十一
1647年9月18日,玛丽从魁北克写信给儿子,告诉他,天主希望借着自我弃绝和福音劝谕来引导母子两人。
挚爱的儿子:
趁着这艘船比其它的船提前出航,我稍个讯息给你,向你确保我已收到你的包裹以及所有的信。你可想象到我的欣慰。借着这信,我希望给予你所希望的,好能让你停止怨言。我爱你,因而无法承受你的抱怨。
亲爱的好儿子,很久之前,我就决定,天主为你为我的计划是,我们在此尘世不再相见,除非以我们的救主在福音中所规定的方式生活,那就是弃绝自己。假如我们弃绝自己,如同我们该做的一样,那么我们发现,自己活在属于天主的喜乐内。主是如何可爱!祂使我们能以福音劝谕生活,有整个永生来看见彼此,与彼此交谈。这是我灵所渴望的。我不断祈求那时刻早些来到。届时,我们将不会被万物所阻隔, 就像它们现在横阻在我们与至善的上主之间一样,分隔了我们母子。在此尘世,我们无法完全地享受天主,也无法完全地得到安宁。
至于我的健康情况,还相当不错呢!感谢天主! 我希望你的声音如我一样有力,能向别人宣扬天主赏赐给你的光照。我听说,天主降幅了你的学习,也赐给你虔敬的态度,心里颇感欣慰。我不敢问你,天主是否提拔你到铎职,但盼你让我知道结果。让我们弃绝一切事物,使之成为常态吧!让我们除了渴望最爱净配的旨意,别无它想!因为那为我们是最成全的。假如我的信件能够安慰你,这则短信只是预先给你一点安慰。让我们在祂内寻求安慰吧!因为祂是仁慈的父和施予各种安慰的天主。
魁北克,1647年9月18日
信札十二
1647年10月7日,玛丽从魁北克写信给一位往见会的修女,告诉她有关贾克神父殉道,以及迫害者归教的消息。
可敬的院长和挚爱的修女们:
愿耶稣圣心的爱使我们紧紧相系,合而为一。现在妳们可以说,贾克神父是圣爱的殉道者,也是牺牲的燔祭。为了天主的缘故,他已经倾流了最后一滴血,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因为易洛魁土著背信忘义,导致他殉道。易洛魁土著剥除了他所有的衣物, 并用棍棒痛殴他,用大斧砍下他的头,将他的尸体丢入河中,把他的头绑在棍棒上,公开羞辱。亲爱的姐妹们,贾克神父确确实实是一位殉道者,在天主面前是强有力的证人。
法国人和这群野蛮人起了冲突。法国人杀死了其中一些土著,并抓了一个做俘虏,并把他交给我们的印第安盟友处决,因为我们不想与不可信赖的易洛魁土著和谈。因着天主圣意的安排,我们发现这个犯人就是杀死贾克神父的人。柔能神父透过翻译者给他讲受教理。突然之间,他悔改,相信了天主!这都归功于我们圣人们的祈祷和功劳。所以,人们给这个犯人取了一个新名字,叫他为「受洗的雅各布伯‧贾克(Isaac Joques of Baptism)」。后来,这个人被判火刑,用火烧死。在火焰中,他英勇地忍受痛苦,不断呼求耶稣的圣名,并感谢创造万有的天主。人们把他交到对头族群阿冈昆土著的手中。这个不幸变成他救恩和永福的管道。他对柔能神父说:「啊!要是我早认识那一位你说过为我而死的耶稣,我早避免了之前所做一切蠢事。我相信祂!你说,那些相信的人死后会去天堂。你看!我相信他。我没有说谎,并确实相信了!我希望顺服于祂。我曾经冒犯了祂,对此我深感后悔。」他怀着这样的情感,领洗之后就死了。我们相信,此刻他已经是天上居民的一份子了。
妳提及欧洲的烦恼。我向天主祈求英格兰的悔改,并祈求天主安慰那可怜的国王和整个皇室。妳提及的灾祸不小,也许是人们不忠实于天主的惩罚。我也听闻了妳那些好外甥们的不幸和损失,深感同情。他们一定视妳为第二个母亲。亲爱的院长,那是世界运作的方式,而我们属于基督,这是多么富有的事! 我们无须担忧失去所得,也无须挂虑尘世劳苦。唯愿耶稣基督成为我们担忧和焦虑的唯一对象!或者更好说,唯愿我们只在祂内找到安息!唯愿我们在祂内生活和死亡!在祂内,我属于妳。我已收到妳爱德的赠礼,为此致上万分谢意。
魁北克,1647年10月7日
信札十三
1649年10月23日,玛丽从魁北克写信给儿子,告诉他,灵修者有时候误用恩宠;圣召能坚持到底难能可贵;一切恩宠和圣德源自耶稣圣心。
亲爱的儿子:
我腾出了一点时间,刚好也有个诚实的好青年人要回法国,因此我趁机写信给你。他是我们佣人的兄弟,两人将一起回法国。你曾告诉我,自从我来到加拿大后,你尚未见过与我谈过话的人。现在我派这个人前去,并在他面前揭开面纱,好让他告诉你,他曾见过我的面,与我谈过话。他的家距离西斯(Seez) 有90哩。他答应我前去探望你,并告诉你关于我的第一手消息。他可以向你形容我们的修道院,以及这个国家和其它地区的发展情况。假如我的其它信件尚未出发,我会把它们交给他,相信他必能安全地将它们带到你身边。在我的信件中,我只能笼统地答复你, 无法做的更多的了!因为有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处理,而且船进港晚了,却要仓促开航离港。
我十分感谢你提供给我罗浮(Louviers)修女们, 特别是弗朗西斯院长(Mother Francis)的消息。这里有一位从其它修会转到我们修会的修女,她曾在弗朗西斯院长所建立的会院作初学。后来,她有加拿大传教的圣召,离开了。她对弗朗西斯院长评价极高, 所以当我们听见她误用魔术的指控时,都吓坏了!这也是我向你打听她们消息的原因。我向天主祈求,这件事能真相大白,真理得以彰显。在灵修者中,看到误用恩宠的例子,令人感到可怕。这并不是说,我对她有所质疑,而是说,假如这个事件是天主的旨意, 愿祂的真相彰显!万一她是无辜的,那么愿天主的圣名受光荣,祂的仆人受到安慰!假如你听见相关的任何消息,请通知我,因为我们必须从每件事上学到教训。
我们这里有两位奥斯定会的医院修女将从迪埃普返回法国。有一位去年才来,另一位在此也待了六年之久。前者身患重病,无法在此获得良好的医治。另一位,假如她继续留下来的话,即将失去健康。啊! 圣召能坚持到底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恩宠呀!请你向天主祈求,将此一恩宠赐给我及我亲爱的姊妹们。请你向天主祈求,赐我们死亡之恩,涤除手握耕犁,回头顾盼的羞耻。换句话说,假如我们已经自我奉献了, 在祂忠仆们所培植的新教友前服侍祂,就不要让我们回头,寻找依附本性、容易舒适的生活!
若瑟修女的健康状况每日愈下,然而她总是勇气满满。她的母亲和亲友们绞尽脑汁,运用各种管道, 想把她弄回法国都尔市圣吴苏乐会的会院,但徒劳无功。她对每个人的劝说都给予一样的答案,那就是: 她宁愿生活在印第安人中,死上一千遍(如果可能的话),也不愿懦弱胆怯,违背她的圣召和对天主的忠实,只为了维持一个虚弱的生命。然而,这是可能发生的事。到那时,不仅是我们,还有所有法国人,都将被迫离开加拿大这个国家。到那时,我们将垂首顺服天主圣意。然而我们希望,天主建立这个新教会, 不是为了毁灭它。虽然敌人凶恶,但天主更为有力。
亲爱的儿子,让我们为主耶稣而生活吧!愿祂的圣心流溢圣洁,浇灌我们的心。从祂的圣心流出一切恩宠和爱德,使我们能以祂的生命去活,以祂的圣爱去爱。借着祂,我们继续成长,成为天主的好孩子。没有祂,我们只能囿限自己、胆小懦弱、反复无常。灵修生活上,我们病态恹恹、漫不经心,忽略砥行诸德。请你为我向神圣的救主祈求,赐我忠实之恩,在祂托付的一切事上尽忠职守。因为对我而言,一切都是祂的,毫无保留!我也为你祈求同样的恩宠。再会吧!或者说,在耶稣基督内彼此相会!
魁北克,1649年10月23日
信札十四
1651年9月3日,撷取自玛丽从魁北克写给都尔市圣吴苏乐会团体的Mother of Beluche of the Nativity的信。
⋯到此刻,我已疲惫不堪,但十字架是我的命运。请向我们的好耶稣祈求,为了祂更大的光荣,让我能背负这十字架。藉此劳苦,让我在这个世界上更能跟随祂,直到祂乐意的境界。亲爱的修女,我对妳说,劳苦是我的杯爵。在其中,我找到了我的平安。请代我向主谢恩,因为祂如此爱我,愿意与我共享祂的十字架。请告诉我们的修女们,让她们安心。在十字架下,我们绝不会气馁丧志。而且让她们知道,我们的主已经看见我们的软弱了。十字架中掺合了许多的恩宠和甜蜜,受苦早已不算什么了!我们不愿改变受苦的处境,去换取世界所有的安慰,也不愿以神贫去换取世界的财富。
信札十五
1652年9月26日,玛丽从魁北克写信给一位修女姊妹。她从经验中认识,生命中的不幸彰显出天主的至义—祂使不幸结出善果,为将人从受造物分离。
亲爱的姊妹:
我以好耶稣的平安和爱问候妳。当妳一听到这里发生大火的消息(亲爱的姊妹,这就是世界的方式) 传递给我们的同情和柔情,令我铭感五内!这火灾只是小小的乌云。神圣正义的那一位,在祂中悦的时刻,以祂中悦的方式,会以祂手臂的神力,将这乌云驱散。祂从我们这里,如同从乔布那里一样,取走了祂所赏赐的一切。天主的圣意常出人意料,让我们突然间如果不是跌进粪坑,就是掉入寒瀑雪地。祂赏赐给我们一切,也全部都拿回,唯愿祂的圣名受赞美! 然而,天主重新开始,如同祂对乔布所做的一样,将我们的境界提升的更高了。我们的建筑物变得更好, 我们也迁搬入居住了。
火灾打击之后,天主又赏赐其它的礼物:易洛魁土著比以往更加凶狠了!他们给法国人带来更大的损失,且杀害了布托神父(Fr. Buteux)和一群阿提卡美克人(Attikameks)。阿提卡美克人居住在距离三河(Tree River)约二至三天旅程的地方。此外,易洛魁土著也杀害了堡垒中的德尔长官和一群屯垦者,因为后者不明智地尾随这些土著进入森林。然而,使魁北克屯垦者最害怕的是,敌人似乎随时随地总在城门外埋伏着。今年,我们自己也遭遇重大损失,那就是今年第一艘入港的船在河口处撞上大岩,船毁了,面粉和所有的供应品都泡汤了!虽然有一部份货品保住了,但都泡过海水,价值大减,使我们的荷包大大失血!亲爱的姊妹,只要我们在发生的一切事物中,看到天主的旨意成就了,那不是令我们快乐的事情吗? 原来我们认为不幸的事,现今看到天主美善的果实, 这不是为我们更加妥当吗?因为天主愿意借着这些不幸教导我们,不要攀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在我们的损失中,唯有不变的天主是我们的唯一安慰。祂的慈爱永恒无际。唯有天主才是我们的依靠!
我向妳描述了这里诸多不幸的事件。但一听闻法国发生的麻烦和战争,我的心灵不禁哀痛,忘记了这里的十字架。我不断臆测妳们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啊!我们的天主!这些事多么令人厌恶呀!凡虚无的、脆弱的、和易腐坏的事物,都是对主的侮辱、对人的不益。我们听说事态严重,担心法国会爆发饥荒,然后波及至此。假如事态如此,我们担忧明年将一无所得,导致加拿大痛苦不堪。我不是说,这里的人会因缺乏善款而死于饥饿,而是指其它生活必需品。假如一年毫无外援,加拿大将缺乏衣物!让我们将这一切交给天主照顾吧!祂是我们的好母亲,一定会看顾我们所需。
谢谢妳的赠礼和爱德。我领受的心情与妳赠予的心情是同一的。请妳为我代祷,恳求天主赐我真诚悔改的恩宠。在主内,我是妳的,并以爱拥抱妳。
魁北克,1652年9月26日
信札十六
1654年10月18日,玛丽从魁北克写信给儿子, 提到那些愿意灵性成长的人必须面对试炼和诱惑。此外,一个易洛魁土著的部落背信忘义,但其它部落接受了信仰。
挚爱的儿子:
愿耶稣的生命和爱成为你此刻及永远的生命和爱!那些已出航的船只都有我给你写的信。而这一封,只是那些的摘要。万一那些信不幸遗失了,从这最后一艘船,你尚未能听到我的消息。那些我曾应许你的信,我请托德励翁神父(Fr. de Lionnes)亲自送到你手上。我在此请求你对信的内容保密,正如你答应我的一样。除了你之外,我不希望其他第三者阅读。假如你预见他人可能窥读的危险,请烧毁它们! 或者,为让我放心,请将它们再寄回给我。假如信安全抵达了,关于你向我所提问的,你会在信中找到一些澄清。
针对你的问题,不要烦恼,也不要停止你对那位好女孩的爱德。俗话说,新手易慌,熟能生巧!如果这种诱惑持续一生,你也千万不可以放弃爱德。魔鬼就是不爱人们作善,并诉诸各种管道、用尽全力来阻止人灵行善。我认识一位深具圣德的人,他是这类型诱惑的殉道者。但是,他从未松懈努力,而是慷慨赴义,追求正道。为了爱主爱人,你亦该如此!至于你心中的另一个问题,在某方面而言,它是诱惑;但另一方面而言,它是主给你的功课。亲爱的儿子,我们必须通过各种诱惑和苦恼,方能在身体和灵魂上达到天主要求我们的纯洁。为此,大勇气是必须的。人必须对自己毫无怜悯,不然在圣神的道路上无法前进! 所有圣人都拥抱这些试炼,为了成圣。我并未将自己算入其中,因为我是大罪人。但我乞求你看看我过去七年来的经历,或在其它情况下体验更多的,没有这样的考验,灵性生活要忠实持续下去是不可能的!你可以相信,你的利益为我而言至关紧要。你不需要求我,我自然会将你的需要托付给好耶稣。
我的身体状况算是良好,不觉得有岁数不便的问题,但是视力逐渐衰退。我的眼镜是二十五岁时的度数,它们大大地减轻了我的惯性头痛。我也变胖了一些。像我这类性情的人,在这个国家都会如此!这里的温度比法国高,但空气较为清爽。然而,我们的身体终将归回尘土,心灵回归天乡。爱儿呀!我已经写信向你报告加拿大的消息。自那时起,有两个易洛魁族群因神职人员起了争执。其中之一,阿格尼尔人
(Agniers)要求夏默内神父(Fr. Chaumonnet)与休伦人的结盟,但他们不愿接受信仰。另一个,阿农塔格荣农人(Annontageronons)要休伦人和神父们签订和平协议,而且准备好领受信仰真光。自由派主张的休伦人不愿有所牵涉,但向两方应许,最终会来拜访, 请他们耐心等待。他们无法信任任何一个易洛魁土著,尤其是异教徒。有位神父被派遣到阿农塔格荣农人那里,并奉嘱拜访阿格纳罗农人(Agnerognons), 但他来不及做第二次拜访。他停留在前者(阿农塔格荣农人)那里,有许多易洛魁人聚集,等候神父教授要理。当神父带回好消息,众人既兴奋又喜乐, 他也再度被派回那里传教。然而,在路途中,阿格尼尔人起了妒心,假装友好,前来欢迎神父等人。一旦进入射程内,他们便向这些人开火。有位休伦族酋长死了,有些重伤,其他都成了俘虏。一位脱险的酋长当场喊话:「兄弟!你们干了什么好事?我向你们宣战!」但是阿格尼尔人吊儿啷当地转向神父,不信这个人有真勇气。他们说,自己的族群与法国人素无冤仇,只想灭绝休伦人和阿冈昆人。他们也真这样执行了。
有人告诉我们,不是这个国家的长老们引起这场攻击事件。事实上,他们一无所知。那是一个荷兰混蛋的杰作!这个人的父亲是荷兰人,母亲是易洛魁土著,他自己活的像易洛魁人,守护他们的领土—新荷兰。他长得俊俏,聪明勇敢,外表像欧洲人,但没留胡子。最近有一百五十位休伦人和阿冈昆人通缉他,假如被他们找到,那他准完蛋!因为这个人反对信仰、反对和平。
让我们回到那位神父身上。他继续旅程,直到抵达蒙特娄。当他抵达那里时,其它易洛魁土著部落派遣了代表向他致意。他们褒扬他,并赠送礼物给他。除此之外,他们再次强调他们相信天主,并恳求他安排他的弟兄们前来教导教理,满足他们对信仰的渴望。他们要送给他一个特别的礼物,说服他睁开眼睛,好好考虑他们即将对阿格尼尔人的行动,为他所受的侮辱报仇!以上就是这个事件的状况。但你说对了,印第安人并不可靠,特别是异教徒。虽然我们可以与他们融洽相处,但绝不能掉以轻心。神父们在他们当中来来去去,但从未真正相信过他们。请你向赐和平的天主祈祷,求他赐给你、我以及这些人们和平。我们只能从天主那里希望和平,因为世界并无法给予和平。
魁北克,1654年10月18日
信札十七
1662年8月10日,玛丽从魁北克写信给儿子,告诉他酒和白兰地在加拿大引起的灾难和混乱,以及主教返回法国,谋求解决之道。
挚爱的儿子:
在另一封信中,我曾向你提过,有一个十字架比易洛魁土著的敌意更加严重。我在此向你说明它的来龙去脉。在加拿大这个国家,有些卑鄙邪恶的法国人不敬畏天主,正腐化我们的新归化者,给他们酒和白兰地,为换取他们的海狸皮毛。酒精败坏了这群穷人。不管男人或女人、男孩或女孩,每当牵涉吃喝时,人人都放纵口欲,恣意享受。印第安人对酒精上瘾,纵饮后变成复仇女神(Furies),带着剑和其它的武器裸奔,日夜彼此竞逐。他们奔遍整个魁北克, 无人可以阻挡。酒醒后,他们就谋杀、强暴,干尽坏事,其冷酷凶残,前所未有。我们的神父们绞尽脑汁,尽心竭力想要停止这项邪恶。他们所下的功夫, 不论对法国人或对印第安人,一切努力都付诸流水。我们曾经尝试,让我们那些不寄宿的印第安女孩们来到教室,亲眼看看那些邪恶场面。结果是:她们也仿效她们的父母亲,呼天抢地,大喊大叫起来。自那以后,她们没有返回学校。印第安人的习性是,在举止行为上遵从部落的风俗习惯,除非他们已经拥有坚固的基督宗教道德基础。有一位阿冈昆族的酋长,是加拿大首批领洗的教友之一,十分优秀。但是,有一天他来拜访我们,抱怨说:「总督允许他们(法籍屯垦者)给我们酒,就是正在杀害我们。」我们对他说:「请他(总督)禁止此事。」他答说:「我无能为力。请妳们去告诉他,要他严禁此事,也许他会听从妳们。」看到这种交易所造成的悲剧,真让人感到哀凄!为了阻止这股恶潮,不让它毁掉这地区的信仰和宗教,主教做了一切他所能想到的事。他以一贯温和的态度,苦劝法国人悔改,不要从事这类性质的交易,因为它与天主的光荣和印第安人的救恩背道而驰。但是,他们漠视他的告诫,因为背后有世俗的权利为他们撑腰。他们占了上风,告诉主教,酒是处处受到许可的。主教继续向他们劝说,重申在一个新教会和一个没有警员守备的国家中,不应允许饮酒,因为牧灵经验显示,此事与信仰的宣讲,且与新归化者应具备的道德素养有所抵触。主教的劝解与温和的态度对他们不起作用,因为教会在此一事务上无法获得政府的支持。最后,主教切愿天主的光荣,下令从事此类交易的教友要开除教籍。那些不在乎教籍被开除的人,批评教会在此件事上没有终极的权威。
为了替这个带来毁灭性后果的混乱谋求解决之道,主教特意搭船返回法国。这整个事件几乎要了他的性命。显然,他失败了。我相信,如果这件事没有成功,他不会再回到加拿大了。而这对这个新教会, 以及这里所有的法国人,将是不可弥补的损失!一言以蔽之,主教空虚自己,为了树立新教会的风气,具有圣人的印记和特质。我请求你为我们的主教代祷, 也督促其他人这样作。恳求天主让我们的好主教、好父亲和忠实照顾人灵的善牧回到这里是极为重要的事。你瞧,我心中挂虑并不断向你描述此事,因为我看见天主的光荣蒙尘了,教会被蔑视了,人灵正处于失落的危险之中。我会在其它的信中回答你问题。
魁北克,1662年8月10日
信札十八
1663年9月1日,玛丽从魁北克写信给儿子,提及在地震期间她听天由命,不在乎死亡的种类,以及害怕担任院长一职。
挚爱的儿子:
有艘船刚离开不久,我才刚寄了一封信给你,感到欣慰。现在又有个好机会,能让我再向你多描述一点。自二月五日开始,我们在加拿大体验了大地震, 直到此刻仍感受到余震不断,不知何时才会停止。虽然地震不激烈,但我们偶尔受到惊吓。对一般人而言,他们可吓坏了,还以为会死在其中!我们感谢天主,人口稠密的居住区没有多大损失,但我们周围倒是损失惨重。死一次就足够了,我们怎能承受更多呢?假如天主希望我们这样死去,我们能不接受吗? 死亡是罪罚,我们所有人都将像罪犯一样死去。难道不是法官有权宣判刑罚,而罪犯无权选择吗?啊!我再一次全心臣服于天主的圣意,愿祂的意愿在我的身上成就!易洛魁土著此刻寂然无声,没有骚扰我们, 不知道是为什么原因。也许他们也因地震而受到惊吓,或者,是好天主垂怜我们的软弱,没有在各方面再增添我们的苦难了。愿祂永受赞美!
从我写的信,你可以判断我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安好。虽然外在繁忙,我却是心定神静。外在繁忙的原因是这个国家的状态引起的,而那些担当重职的人特别能体会这一点。我十分害怕担当这些职责!但我只愿承行天主的旨意,并弃绝自己,听从圣神的指引。船已开始拔锚,我得抓紧时间,写完此信。日蚀已经开始了,是正午十二点和下午一点之间。假如它发生在你那边,应该是早晨的七点。我无法告诉你结果, 因为必须在此停笔了。
魁北克,1663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