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耶路撒冷圣殿示意图 vii
真福艾曼丽修女传略 ix
序言 xi

吾主耶稣基督苦难圣死纪略

  1. 受难前最后数周·耶稣于圣殿中讲道 1

  2. 耶稣荣进耶路撒冷 11
    玛达肋纳再次傅抹耶稣 21
    在拉匝禄家训诲·伯多禄受严责 26
    穷寡妇的献仪 28
    预言圣殿将被毁 30
    耶稣在伯达尼 34

  3. 耶稣在圣殿最后讲道 35

  4. 玛达肋纳最后傅油 41

  5. 最后晚餐 48

  6. 濯足礼 64

  7. 建立至圣圣体圣事 67

  8. 私下训诲与祝圣 72

  9. 耶稣在橄榄山 77

  10. 犹达斯及其同党·十字架木料 109

  11. 主被逮捕 116

  12. 仇敌陷害耶稣的阴谋·此时耶路撒冷一瞥 130

  13. 耶稣在亚纳斯前受审 139

  14. 耶稣自亚纳斯解往盖法处 143

  15. 耶稣在盖法前受审 146

  16. 耶稣受戏弄与侮辱 155

  17. 伯多禄背主 158

  18. 圣母在盖法公堂 162

  19. 耶稣被囚 166

  20. 犹达斯在公堂 169

  21. 清晨审讯 170

  22. 犹达斯绝望 173

  23. 耶稣被解往比拉多处 176

  24. 比拉多宫及其周边 179

  25. 耶稣在比拉多前 182

  26. "拜苦路"敬礼起源 189

  27. 比拉多与其妻 191

  28. 耶稣在黑落德前 194

  29. 耶稣自黑落德解回比拉多处 200

  30. 耶稣受鞭刑 205

  31. 圣母在耶稣受鞭时 211

  32. 圣若瑟婴孩显现暂断苦难神视 213

  33. 圣母与玛达肋纳容貌述略 222

  34. 耶稣受茨冠之苦并受戏弄 223

  35. "请看这个人!" 226

  36. 耶稣被判钉十字架死罪 232

  37. 耶稣负十字架往加尔瓦略山 241

  38. 耶稣第一次背十字架跌倒 246

  39. 耶稣负十字架遇极苦圣母·第二次跌倒 247

  40. 基勒乃人西满·耶稣第三次跌倒 250

  41. 圣妇物落尼加与其帕子 251

  42. 耶路撒冷痛哭妇女·耶稣第四、五次跌倒 257

  43. 耶稣到加尔瓦略山·第六、七次跌倒·被缚 259

  44. 圣母与圣妇往加尔瓦略山 262
    天气异象 265

  45. 耶稣被剥衣准备钉架·灌饮苦醋 265

  46. 耶稣被钉十字架 268

  47. 竖立十字架 273

  48. 钉二盗 275

  49. 兵士拈阄分耶稣衣物 277

  50. 耶稣被钉·二盗 278

  51. 耶稣受嘲弄·架上首言 281

  52. 日蚀·架上第二、三言 283

  53. 耶稣被遗弃·架上第四言 288

  54. 耶稣死·架上第五、六、七言 291

  55. 地震·死者显现耶路撒冷 298

  56. 阿黎玛特雅若瑟求领耶稣遗体 310

  57. 耶稣肋旁被刺·盗腿被打断 312

  58. 古耶路撒冷若干地点 316

  59. 若瑟之园与坟墓 319

  60. 卸下圣尸 321

  61. 准备安葬耶稣遗体 326

  62. 埋葬 336

  63. 返自墓地·安息日 339

  64. 若瑟被囚·圣墓遭守 341

  65. 耶稣友人于圣周六 343

  66. 略论基督降地狱 349

复活·升天·圣神降临

  1. 复活圣夜 357

  2. 主复活 363

  3. 卫兵陈述 371

  4. 复活后首次爱宴(Agape) 374

  5. 宗徒领圣体 377

  6. 往厄玛乌门徒·耶稣显现于最后晚餐厅 378

  7. 宗徒宣讲复活 385

  8. 第二次爱宴·多默探耶稣伤痕 391

  9. 耶稣显现于宗徒于加里肋亚海 396

  10. 耶稣显现于五百人 405

  11. 伯达尼及最后晚餐厅爱宴·犹太人毁圣地 408

  12. 圣母之尊威 412

  13. 团体增长 414

  14. 升天前数日 418

  15. 耶稣升天 422

  16. 圣神降临 428

  17. 贝特匝达池畔教会 434

  18. 伯多禄在最后晚餐厅举行首祭 439

  19. 新皈依者首次总领圣体·选立七执事 443

圣母晚年生活

  1. 圣母随若望往厄弗所近郊 448

  2. 圣母在厄弗所之"苦路"·巡访耶路撒冷 455

  3. 宗徒齐集送圣母终 458

  4. 圣母去世、安葬与升天 463
    圣母在厄弗所故居 473
    厄弗所及圣母居所示意图 474


吾主耶稣基督生平 与 圣经神视录 卷四

耶稣基督生平

圣经神视录
卷四


壹 吾主耶稣基督的苦难与圣死

一、受难前最后数周·耶稣于圣殿中讲道


主回到伯达尼的第二天,便往圣殿去讲道。至圣圣母陪祂走了一段路,步履沉重。祂正为母亲预备迎接那即将来临的苦难,声音低沉而充满痛楚地告诉她,西默盎预言"利刃刺心"的时刻快要到了。祂说,人要残忍地背叛祂、捉拿祂、虐待祂,将祂如恶徒般处死,这一切都要在她眼前发生。耶稣谈了许久,字字句句都带着沉重的忧伤,玛利亚听了,心如刀绞,满面泪痕。

耶稣寄宿在若望·马尔谷的母亲玛利亚·马尔谷家中,那里离圣殿约一刻钟路程,可算在城外。

次日,犹太人离开圣殿后,耶稣开始公开而恳切地讲道。所有宗徒都在耶路撒冷,但他们分头从不同方向往圣殿去。耶稣在祂十二岁时讲过道的圆形厅内施教。有人为听众搬来了椅子和台阶,聚了极多的人。

严格说来,耶稣的苦难此时已经开始了,因为祂正为人心的顽梗承受着内心的殉道之苦,那痛苦深深刺透祂的心。当天和次日,祂都宿在白冷门外的一所房子里——就是圣母当年带孩提的祂献堂时住过的地方。住处有好几个相连的房间,有一人管理。耶稣去圣殿时,由伯多禄、长雅各伯和若望陪同;其他宗徒则单独前往。宗徒和门徒们同拉匝禄住在伯达尼。

又过了一天,耶稣从早到午在圣殿讲道,法利塞人也在场听讲,心硬如石。之后祂回到伯达尼,再次与母亲谈起即将来临的苦难,两人的悲伤交织在一起。他们站在院子里的敞棚下说话,声音中带着难以承受的痛楚。

尼苛德摩、阿黎玛特雅的若瑟、西默盎的儿子们,以及其他秘密门徒,在耶稣讲道时并未公开在圣殿露面,因惧怕心硬的犹太人。法利塞人不在时,这些门徒便远远躲在角落听耶稣讲道。

这天讲道中,耶稣重提了长满莠子的田地的比喻。田地要小心耕作,免得拔莠子时连好麦子也拔了——好麦子该让它成熟。耶稣把这真理向法利塞人讲得如此透彻,以致他们虽满腔怒火,却不禁暗自称是,显露出内心的矛盾。

后来一次讲道时,法利塞人恼怒之下,竟关闭了厅门,不让更多听众进来,心硬至此。这天耶稣一直讲到深夜,身心俱疲。讲道时动作并不激烈,只是时而转向这边,时而转向那边,每一转身都带着沉重的忧伤。祂说,祂来是为三种人;说这话时,祂转向圣殿三个不同方向,指示世上三个不同区域,所有蒙选者都包含其中。此前,在去圣殿的路上,祂曾对同行的宗徒说,当祂离开他们后,他们该在"正午"寻找祂。一向胆大的伯多禄问"正午"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听见耶稣说:"正午时分,太阳正当头顶,没有阴影。早晨和傍晚,影子随着光,午夜则一片黑暗。所以,你们要在日正当午时寻找我。只要心中光明毫无阴影,你们必在自己心里找到我。"这话似乎也暗指世界上不同地区,但我现在记不清了。

犹太人越发猖狂,心硬如铁。他们关上了教师座周围的栏杆,甚至把座位也围了起来,企图阻挡真理。但当耶稣带着门徒再进大厅时,祂一碰栏杆,栏杆就自动打开,祂手一触座位,座位就解脱了,显主大能。我记得若翰的许多门徒和耶稣的一些秘密同情者也在场。祂先从若翰谈起,问众人对若翰有什么看法,对祂自己又有什么看法。祂希望他们放胆表明,但他们却因惧怕而不敢明言,显露出人心的软弱。这次讲道中,祂用了父亲和两个儿子的比喻:父亲吩咐两个儿子去某块田地锄草。一个说"好",却没有去;另一个说"不去",但后悔了,就去完成了吩咐。耶稣这比喻讲得很久,字字句句都带着深切的期待。后来,在荣进耶路撒冷后,祂又讲了这个比喻。

又一天,耶稣从伯达尼往圣殿去,门徒已先到讲堂做准备。路上有个瞎子向祂喊叫,求祂医治,但耶稣却没有理他,因祂看透那人灵魂的盲眼比肉体的更甚。门徒们对此不满,显出不理解主的忧伤。讲道时,耶稣提到这事,并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声音中带着难以言表的痛楚。祂说,那人灵魂上的瞎眼比肉体上的更甚。祂的话非常恳切,字字刺入人心。祂说,在场有许多人不信祂,只是出于好奇而跟随祂,心硬如此。在考验的时刻,他们会抛弃祂。他们就像那些跟随祂只为吃身体食粮的人,食粮一完,就四散而去,显露出人性的无常。祂又说,在场的人现在应当决断。讲这番话时,我看见许多人离去,只有百来人留在主周围,这背弃令主心碎。回伯达尼时,我看见耶稣因这背弃而流泪,那泪水是为心硬的人类而流。

次日近晚,耶稣离开伯达尼前往圣殿,六位宗徒跟在后面,进厅后,祂亲自挪开座位,重新排列,门徒们十分惊讶。讲道时,祂提到这样做的理由,说祂不会很快离开他们,但话音中带着即将离别的忧伤。

下一个安息日,耶稣从早到晚在圣殿讲道,一部分时间只在宗徒和门徒面前,在一间僻静的屋内;另一部分时间则在讲厅,让潜伏的法利塞和其他犹太人听见,他们的心硬如石。祂向宗徒和门徒预言了将来要临到他们的许多事,虽然只是泛泛而谈,但字字句句都带着深重的忧虑。只有中午稍歇片刻。祂谈到掺假的德行:一种以自爱和贪欲为主的爱;一种与虚荣相混的谦卑;并指出恶如何轻易渗入万物,显露出人心的堕落。祂说,许多人以为祂要建立的是尘世王国,并指望在其中得高位;他们希望藉祂毫不费力地高升,就像载伯德儿子们虔诚的母亲也曾为她的孩子求高位,显露出人性的野心。祂禁止他们积攒可朽的财宝,并痛斥贪婪——我感到这是针对犹达斯说的,那话语中带着深深的失望。祂也谈到克己、祈祷、守斋,以及许多人在这些圣善功夫中的虚伪;这里祂提到一年前门徒掐麦穗时法利塞人的忿怒,那忿怒显露出人心的刚硬。祂重复了许多以前的教导,并对祂过去的行为方式作了一些概括说明。祂谈到近日离开他们的事,称赞了门徒在此期间的表现,提到那些陪同祂的人,赞扬他们的审慎和顺从,并回忆与他们同行是多么平安,那回忆中带着一丝温暖。耶稣讲话时十分动情,接着祂谈到祂使命即将完成,祂的苦难,以及祂终结的临近——但在此之前,祂要荣进耶路撒冷。祂暗示祂将遭受无情的对待,但补充说祂必须受苦,且受极大的苦,为满足天主的公义,那话语中带着难以形容的痛楚。祂谈到祂的至圣母亲,叙述她将如何与祂一同受苦,以及这将如何成就,那描述令听者心碎。祂揭露人类深重的腐败和罪过,并解释说,没有祂的苦难,无人能成义。

当耶稣谈到祂的苦难及其赎罪之力时,犹太人怒吼嘲弄,心硬至此,有些人离开大厅,去向派来窥探耶稣的暴徒报告,显露出人性的黑暗。但耶稣安慰自己的追随者,叫他们不要忧虑,说祂的时候还未到,而这也是祂苦难的一部分。

 

在这次训诲中,耶稣虽未明言,却隐约提及了晚餐厅——即最后晚餐的场所,也是日后门徒们领受圣神之地。祂谈到他们将在那里聚集,分享一种增强生命的神粮,而祂自己将藉此永远与他们同在。祂还提到那些秘密的门徒,如西默盎的儿子们等人,并公开为他们的谨慎辩护,解释说他们的谨慎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另有圣召。有些来自拿匝肋的人出于好奇到圣殿听祂讲道,耶稣便用他们能理解的话指出,他们并非真心求道。

 

当只有宗徒和门徒围绕在耶稣身边时,祂谈及许多自己回归父之后将要发生的事。祂对伯多禄说,他将要承受许多苦难,但不必害怕,应当坚定地立于团体(教会)的首位,这团体将要大大增长。三年之内,他该同若望和次雅各伯留在耶路撒冷与信友在一起。接着祂提到一位将要为祂流血的青年——但未指名斯德望——以及迫害者的归化,说这人日后为祂做的要比许多别人更多。此处祂也未说出保禄的名字。听耶稣讲话的人一时还不明白祂最后这些话的含义。

 

祂预言了针对拉匝禄和圣妇们的迫害,并指示宗徒们在祂死后头六个月应退避的地方:伯多禄、若望和次雅各伯该留在耶路撒冷;匝凯该去加拉阿得地方;斐理伯和巴尔多禄茂该去革苏尔,近叙利亚边界。说这些话时,我在神视中看见四位宗徒在耶里哥附近渡过约旦河,然后向北行进。我看见斐理伯在革苏尔治好了一位妇人,起初极受爱戴,后来却遭迫害。离革苏尔不远是巴尔多禄茂的出生地,他原是这城一位君王的后裔,达味的亲戚。他温文的举止在众宗徒中很是突出。这四位宗徒并不常在一起,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安德肋和匝凯所去的加拉阿得,离塔拉不远——犹达斯早年曾在那里度过。

 

长雅各伯和一位门徒被派往葛法翁以北的外邦地域;多默和玛窦被派往厄弗所,为预备那块地方,将来耶稣的母亲和许多信祂的人要住在那里。他们对圣母将要住到那里深感惊讶。达陡和西满要先往撒玛利亚——虽然无人愿意去那里,众人都宁愿去完全外邦的城邑。

 

耶稣告诉他们,在远赴外邦地方传福音之前,他们要在耶路撒冷相聚两次。祂提到在撒玛利亚与耶里哥之间有一个人,要像祂一样行许多奇迹——却是藉魔鬼的能力。这人会显出悔改的愿望,他们该善意接待他,因为连魔鬼也要为祂的光荣服务。耶稣这些话是指西满术士说的。这次训诲中,宗徒们如同在亲切交谈中那样,向耶稣询问一切他们不明白的事,祂也按需要给他们解释。一切都极其自然。

 

耶稣被钉三年后,众宗徒在耶路撒冷相聚,之后伯多禄和若望离开那城,圣母随若望去了厄弗所。随后耶路撒冷发生了对拉匝禄、玛尔大和玛达肋纳的迫害。最后提到的玛达肋纳直到那时一直在旷野中做补赎,就是在无辜婴孩遭屠杀时依撒伯尔带若望逃往的那个山洞里。宗徒在那第一次聚会中,团聚了属于教会身体的一切。

 

耶稣升天后,圣母在世光阴过半,约在升天后第六年,宗徒们再次聚于耶路撒冷。那时他们拟定了信经,订立了规条,舍弃一切所有,分施给穷人,并划分教区,之后彼此分离,往远方的外邦地方去了。圣母去世时,他们又最后一次相聚。当他们再次分离、各赴远方时,此别便是永诀,直到此生尽头。

 

耶稣讲完这番话离开圣殿时,愤怒的法利塞人埋伏在门口和路上,想要用石头砸祂。但耶稣避开了他们,往伯达尼去,三天没有进圣殿。祂要给宗徒和门徒时间默想所听见的话。其间,他们又请祂解释许多要点。耶稣吩咐他们把祂关于未来的话记录下来。我看见新郎纳塔乃尔——他极善书写——做了记录,我惊讶不是若望而是另一位门徒记下了这些预言。那时纳塔乃尔没有别的名字,直到领洗时才得了第二个名字。

 

那些日子,有三个青年从加尔底亚的息克多尔城来到伯达尼找拉匝禄,拉匝禄安排他们住在门徒的客店里。这些青年身材高瘦,英俊敏捷,体态比犹太人高贵得多。耶稣只同他们说了几句话,指引他们去找葛法翁的百夫长——他原是同他们一样的外邦人,会教导他们。于是我看见这些青年同百夫长在一起,他正给他们讲述自己仆人得愈的事。他告诉他们,由于耻于家中的偶像,又正值外邦狂欢节的时候,他曾求天主之子耶稣不要进他拜偶像的家。犹太复活节前五周,外邦人庆祝他们的狂欢节,期间沉溺于各种丑行。百夫长科尔乃略归化后,把他所有的金属偶像都施舍给了穷人,或用来制造圣殿的器皿。三位加尔底亚人从葛法翁回到伯达尼,然后返回息克多尔,在那里聚集其他归化者,带着他们的财宝一起去投奔门索王。

 

至此,耶稣往常只带三位同伴进圣殿;但现在开始由全体宗徒和门徒护送着去。我看见法利塞人从耶稣的座位退到周围厅堂,当祂开始讲道并向门徒预言祂的苦难时,他们从拱门间窥视祂。

 

在圣殿入口前的一个前庭墙边,有七八个小贩搭摊卖食物和一种红色饮料,盛在小瓶里。他们像随军小贩,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虔诚,但我常见法利塞人偷偷摸摸地靠近他们。当耶稣——祂当夜宿在耶路撒冷——次日早晨进圣殿,来到这些小贩所在的厅堂时,祂命令他们立刻带着所有货物离开。他们犹豫不从,祂就亲手收拾他们的东西,叫人搬走。之后祂进圣殿时,发现讲席被他人占据,但他们匆忙退开,仿佛被祂赶走似的。

 

下一个安息日,犹太人敬礼完毕后,耶稣又在圣殿讲道,直到深夜。讲道中屡次提及祂在外邦人中的行程,使人容易明白他们是何等良善,何等愿意接受祂的教导。为证实祂的话,祂举出最近三位加尔底亚人的到来。他们在息克多尔时并未亲眼见过耶稣,但听说了祂的道理,深受感动,为此远行到伯达尼求更多的教导。

 

次日,耶稣让人关上讲厅的三个拱门,以便私下教导宗徒和门徒。此时祂重述了早年关于自己在旷野守斋的教导,也提及许多与祂过去生活相关的事,并说明了为何以及如何拣选了宗徒。在这部分讲道的末了,祂让宗徒成对站在祂面前。然而,对犹达斯,祂只说了几句话。叛卖的念头已在这人心里,他变得越来越愤怒,已与法利塞人有了勾结。对宗徒讲完后,耶稣转向门徒,也谈了他们的圣召。

我看见众人都满怀忧伤,因为耶稣的苦难就要临到了。

耶稣在圣枝主日前,于圣殿作了最后一次训诲,长达四个时辰。殿里挤满了人,凡愿意听祂的,都能听得清楚。许多妇女在格栏隔开的区域里静静聆听。祂重新解释了先前教导中的许多事,也说明了自己行事的缘由。祂谈到在贝特匝达池边治好瘫子的事,解释为什么偏偏选在那时候医治他;又提到复活纳因城寡妇的儿子和雅依洛的女儿,说明为什么前者立刻跟从了祂,后者却没有。随后,祂说起即将发生的事,预言自己将被祂的人抛弃。

起初,祂将荣耀而公开地、如同凯旋一般进入圣殿,连从未开口的婴孩也要出声宣告祂的来临。许多人要折下树枝,撒在祂面前,还有人要把自己的外衣铺在祂的路上。祂解释说:那些在祂面前撒树枝的,不愿为祂舍弃自己所有的,也不能忠信到底;而那些把衣服铺在路上的人,却要舍弃自己所有的,穿上新人,始终忠贞不渝。耶稣并没有明说祂要骑驴进耶路撒冷,因此许多人以为祂将带着车马队伍,风光华丽地进城。这些话在人群中引起阵阵低语。他们不按字面理解"十五天"这个说法,以为是指更长的日子;所以耶稣就郑重地重复说:"十五天!"

这次训诲令经师和法利塞人深感不安。他们在盖法家中聚集,下令谁也不可接待耶稣和祂的门徒,又在各城门布置侦探,窥探祂的行踪。但耶稣却隐避在伯达尼,与拉匝禄同住。

 

 


二 耶稣荣进耶路撒冷

耶稣与伯多禄、若望、雅各伯、拉匝禄,以及至圣圣母和六位圣妇,一直隐居于拉匝禄家中。他们住在拉匝禄先前受迫害时藏身的地下室。这些房间位于宅邸后方,铺有地毯与坐席,甚是舒适。耶稣与三位宗徒及拉匝禄同在一间有圆柱支撑、灯盏照明的大厅;圣妇们则聚在一处用格栏围起的三角形房间。其余宗徒和门徒,有的住在伯达尼附近的门徒居所,有的散居别处。

 

耶稣告诉宗徒们,次日清晨便是祂进入耶路撒冷的日子,并吩咐人召聚所有未到的宗徒。他们到来后,耶稣与他们长谈许久。众人都十分忧愁。对那负卖者犹达斯,耶稣却格外温和,还将召聚门徒的差事托付给他。犹达斯极喜爱这类任务,因他总想显得自己是个重要人物。

 

之后,耶稣向圣妇们和拉匝禄讲了一个大比喻,并加以解释。祂从乐园、原祖的堕落、救主的预许、罪恶的蔓延,以及天主园中忠实的工人如何稀少说起,进而讲到某国王有一个华美花园的比喻。一位衣着华丽的贵妇前来,指给国王看邻近的一片香灌木园,原属一位虔诚善良的人。她对国王说:“既然这人已离乡,您该买下他的园子,种满香灌木。”但国王却想在那穷人的园中种大蒜等气味浓烈的菜蔬,尽管园主视之为圣地,只愿栽种最美的香花。国王召来那好人,要他迁离或将园子卖给自己。随后,我看见那好人在园中辛勤照料,一心想要保住园子,却遭受重重迫害。仇敌甚至企图在园中用石头砸他,使他病重垂危。但最终,国王和他的荣华全然消逝,而那好人、他的园子及一切所有却繁荣增长。我看见这祝福如树枝般伸展,遍及世界各方。耶稣讲述时,这比喻如真实历史一幕幕呈现我眼前:那好人园中的兴旺,以收成之丰、花木之盛、各类香丛之繁茂为意象又如远流润泽、明泉喷涌、云降甘霖;恩泽自这些源头涌流,广布四方,直至地极。

耶稣解释这比喻关乎乐园、人类堕落、救赎、此世王国及其中的上主葡萄园。祂说,这葡萄园将遭受世上的首领攻击,他要在园中虐待天父托付照管园子的天主子。这比喻也意味着:既然罪与死始于一座园子,那承担世人罪过者的苦难也要从一座园子开始,并在赎罪之后,藉祂在园中的复活战胜死亡。

 

训诲后用了简餐。天黑后,耶稣继续与聚集在附近屋中的门徒谈话。

 

次日清早,耶稣派厄勒孟则尔和息拉往耶路撒冷去,不走直路,而是取道经过贝特法革附近围起的花园和田地的小径。祂命他们开辟篱笆、清除路障,使道路通畅。祂告诉他们,在贝特法革城外客店旁的草场上(路从那里经过),他们会找到一匹母驴和驴驹;他们应将母驴拴在篱上,若有人问为什么这样做,就答:“主要用它。”之后他们应清除通往圣殿路上的一切障碍,事毕便返回。

 

我看见二人出发,一路开辟篱笆,清除所有障碍。那座大客店旁的草场上有驴吃草,店中有庭院和泉水。驴是几位外方人的,他们去圣殿时把牲口留在这里。门徒按吩咐拴住母驴,让驴驹自由走动。之后,我看见他们继续前往圣殿,一路移开所有可能碍事之物。那些曾被耶稣驱散的小贩,又在圣殿入口附近的角落摆摊。二位门徒上前命他们离开,因为主要荣进圣城。完成一切吩咐后,他们取道橄榄山另一侧直路返回贝特法革。

 

与此同时,耶稣已派一队年长门徒按常路往耶路撒冷,吩咐他们分头去玛利亚·马尔谷家、韦罗尼加家、尼苛德摩处、西默盎儿子们及类似友人处,通知他们耶稣即将进城。之后,祂亲自与所有宗徒及其余门徒动身前往贝特法革。以圣母为首的圣妇们远远跟随。

 

一行人来到路旁一座环绕着花园、庭院和柱廊的宅子,停留了相当时间。耶稣派遣两位门徒,带着从伯达尼带来的盖布和外衣,前往贝特法革预备他所需要的驴。其间,祂在敞开的柱廊下向聚集的大群民众讲道。柱廊由光洁石柱支撑,圣妇们就在柱间驻足聆听。耶稣站在高台上,门徒和群众挤满庭院。柱廊以枝叶花环装饰,墙壁满覆青翠, 廊子下面挂着彩带和花朵装饰,风一吹就轻轻摇动。耶稣向门徒解释为什么要有远见和智慧——因为他们之前问过祂,为什么要绕路。祂说,是为了避开不必要的危险。人应当保护自己,不能随便交给运气;所以祂早就吩咐人把驴驹拴好。

 

接着,耶稣开始安排行进的队伍。祂让宗徒们两个两个走在祂前面,说从今以后、一直到祂离世,他们都该在各处带领信众。伯多禄走在最前面,后面是那些要把福音传到远方的人;若望和次雅各伯紧挨在耶稣前头。每个人都手里拿着棕榈枝。在贝特法革那边等候的两位门徒,一看见队伍来了,就赶紧迎上去,牵来了两头驴。母驴身上披着长长的装饰布,一直垂到脚,只露出头和尾巴。

 

耶稣穿上一个门徒特意带来的节庆长袍,是用细白羊毛织的,庄重又飘逸,后摆拖到地上。腰间的宽腰带上绣着字;祂又在脖子上围了一条宽圣带,一直垂到膝盖,带子两头用褐色的线绣着像盾牌一样的图案。两个门徒扶耶稣骑上驴背的坐鞍。那驴没有笼头,只在脖子上松松地系了一条细带子。我分不清祂骑的是母驴还是小驴驹,因为它们大小差不多。另一头没人骑的,就跟在旁边。厄里乌德和息拉走在主的两边,厄勒孟则尔跟在后面;再后面是最近收的门徒,有些是祂上次出门带回来的,有些是后来才信主的。队伍排好之后,妇女们就两个两个跟在最后。至圣圣母原本一直留在后面,这时却走到她们前面去了。

 

队伍一边走,大家一边开始唱圣歌。贝特法革的居民——原本聚在那两个等候的门徒四周——也成群结队地跟了上来。耶稣提醒门徒注意祂早先说过的话:哪些人会把自己的外衣铺在祂走的路上,哪些人会折树枝,哪些人会对祂行双重的敬礼——因为这最后一种人,是要把自己和世上的一切全都献给主,为祂服务。

 

那时候,从伯达尼到耶路撒冷,右边要经过贝特法革,再往前靠近白冷方向。橄榄山就在两条路中间。贝特法革地势低,又潮湿,是个穷困的小村子,只有路两边各一排房子。那头驴吃草的客店,离大路有点距离,就在贝特法革和耶路撒冷之间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路的一边往上坡走,另一边向下通到橄榄山和耶路撒冷众山之间的山谷。耶稣之前在伯达尼和贝特法革之间稍微停了一下,而那两个门徒正是在贝特法革外面的路上牵着驴等祂。

 

在耶路撒冷,那些小贩和百姓——就是厄勒孟则尔和息拉早上通知他们清理圣殿、因为主要来了的人——立刻高高兴兴地开始装饰道路。他们掀开铺路的石头,种上树,把树顶的枝条捆起来做成拱门,上面挂满各种像大苹果一样的黄色果子。耶稣派到耶路撒冷去的门徒、无数为过节进城的朋友(路上挤满了旅客)、还有好多听过耶稣最后一次讲道的犹太人,都涌向祂要进城的那一边。耶路撒冷也有许多外地人,他们听说拉匝禄复活的事,都想见见耶稣。祂快到的消息一传开,他们也出去迎接。

 

从贝特法革到耶路撒冷的路,穿过橄榄山山谷比较低的地方,地势没有圣殿所在的那个高台高。从贝特法革上橄榄山的时候,可以从道路两边的高坡之间看见对面的圣殿。从那里一直到耶路撒冷,一路风景好看,到处都是小花圃和树木。

 

很多人从城里涌出来,迎接正唱着圣歌来的宗徒和门徒。就在这个时候,几位年长的司祭穿着礼服走到路中间,让队伍停了下来。这突然的举动,让歌声一下子停了。司祭责问耶稣,为什么容许跟随的人这样吵闹,为什么不制止这场骚动。耶稣回答他们说,如果祂的跟随者闭口不言,路上的石头也要喊出声来。听了这话,司祭们就退开了。

 

于是,大司祭们聚集起来商量,下令把所有跟着小孩出城迎接耶稣的妇女的丈夫和亲属都叫来。这些人应召而来之后,全被关进一个大院子里,还派了探子去外面打探动静。

 

跟着耶稣往圣殿去的群众,很多人不只是折树枝铺路,还脱下外衣铺在地上,一路唱歌欢呼。我看见有些人甚至连外衣都全脱下来了。孩子们从学堂里跑出来,开心地跟着人群跑。韦罗尼加带着两个孩子,把自己的披纱铺在路上,又从其中一个孩子身上取下另一条披纱也铺下去。她和其他妇女加入了队伍后面的圣妇行列,大约有十七人。路上厚厚地铺满了树枝、衣服和地毯,队伍缓缓向前行,穿过无数跨在路两旁的凯旋拱门。

 

耶稣哭了,宗徒们也哭了,因为祂告诉他们,现在这些欢呼歌颂的人当中,有很多不久就要讥笑祂,甚至其中有一个人要出卖祂。祂望着那城,为它快要来的毁灭哀哭。当祂进城门的时候,欢呼的声音更加响亮。很多各种病患被人领着或抬到那里,所以耶稣一次次停下,从坐骑上下来,不分别是谁,都一一治好了他们。也有些仇敌混在人群里,这时候大声喊叫,想煽动叛乱。

 

越靠近圣殿,道路两旁的装饰越发华丽。篱笆围起一个个小围栏,里头有颈项戴着花环与花冠的小兽、小山羊和小绵羊,在灌木丛背景中嬉戏跳跃,宛如徜徉于花园之中。这一带临近逾越节时,总是出售被挑选出来、纯洁无瑕的祭牲。从城门到圣殿虽仅半小时路程,游行队伍却花了三个时辰才走完。

那时,犹太人已下令关闭所有房屋与城门。耶稣在圣殿前下了驴,门徒们想将驴牵回原处,却只得留在城门内等候天黑。圣殿中有圣妇和成群的人。因这一带遭封锁,众人整日饿着肚子;玛达肋纳尤为挂虑耶稣未能进食。

傍晚城门重开,圣妇们先返伯达尼,随后耶稣也与宗徒们离去。玛达肋纳念及耶稣与随行之人在耶路撒冷未能用饭,便亲自备了食物。耶稣踏入拉匝禄家院子时,天已漆黑。玛达肋纳端来水为祂洗脚,并用肩上毛巾擦干。她备的不是正餐,仅是一些点心。主正用着,她上前将香液倒在祂头上。犹达斯从旁经过,低声抱怨,她却应声道:主为她与她兄弟所做的一切,她永怀感激。之后,耶稣往癞病人西满的客栈,对聚集的门徒教导片刻,又转至门徒们的旅舍讲道,最终回到西满的客栈。

次日,耶稣与宗徒再往耶路撒冷。祂感到饥饿——但在我看来,这仿佛预示祂使命完成、犹太人归化之后的光景。祂叹息,渴望那重大而令祂事先畏惧的受难时刻早日过去。行至路旁一棵无花果树前,祂抬头察看,见只有叶子而无果实,便诅咒它枯干,永不再结果,并说那些不承认祂的人也将如此。我明白无花果树象征旧约,葡萄树则喻表新约。通往圣殿的路上,满是昨日庆典遗留的树枝与花环。圣殿外廊中,商贩再度摆摊,有人背着可展开的木箱或匣子,折起如手杖;桌上堆着串串银钱,以细链钩绳系成各样形状,黄、白、褐、杂色相间,似是装饰挂饰。廊下还有层叠鸟笼与牛犊等牲畜。耶稣命令商贩离开,他们犹疑不从,祂便将腰带折作鞭状,将他们逐出圣殿范围。

耶稣正教导时,几位来自希腊的尊贵外邦人遣仆从自客栈来,通过斐理伯询问如何能不混于人群中与主交谈。斐理伯转告安德肋,安德肋再禀耶稣。主答,祂离殿返伯达尼时,将于城门与若望马尔谷家之间的路上会见他们。此事打断后,耶稣继续讲道,神情深为忧困。当祂双手合举、举目望天时,我看见一道光自灿烂云彩中降在祂身上,并闻一声巨响。群众惊惶私语,耶稣却仍讲话。如此数次之后,祂从导师座位下来,混入门徒中离开了圣殿。

门徒在耶稣教导时会给祂披上一件常备的白色礼仪外氅;离座时则取下,使祂衣着与他人无异,便于避开注意。导师座位周边有三层渐高的平台,每层皆围栏杆,饰有雕刻——我想还有嵌线,其上带褐色头形与球饰。圣殿内未见雕像,却有各样装饰:葡萄树、葡萄串、祭牲,以及如裹布婴孩般的图形,我常见圣母刺绣的花样。

耶稣与随行者抵达若望马尔谷家附近时,天尚明亮。那些希腊人上前来,耶稣与他们交谈片刻。外邦人带着妇女,她们立于后方。这些人后来皆归化,成为五旬节时最早受洗加入门徒者中的一批。

 


玛达肋纳再次为耶稣傅油


 


耶稣心怀深重的忧苦,同宗徒们返回伯达尼度安息日。当他在圣殿施教时,犹太人已奉命紧闭门户,禁止向祂或祂的门徒提供任何饮食。抵达伯达尼后,他们来到已痊愈的癞病人西满的客栈,那里已备好饭食。玛达肋纳见耶稣劳碌辛苦,心生怜悯,身穿补赎袍,腰束带子,黑纱遮发,在门口迎候主。她跪伏在祂脚前,用头发拂去尘土,如同为人擦鞋。她当众而行,许多人因此心生反感。

耶稣与门徒依照礼仪穿上礼服,在灯下祈祷,预备安息日,随后按当时的习俗斜卧下用饭。将近席终,玛达肋纳受爱、感恩、痛悔与焦虑催迫,再次悄然上前。她俯身于主所卧的榻后,将一小瓶珍贵的香液倾注于祂头上,又垂泪跪地,将香液洒在祂脚上,以发拭之。事毕即退。在场多人显出不悦,尤其是犹达斯,他更煽动玛窦、多默和若望马尔谷一同表示不满。但耶稣却为她辩解,说她乃是出于深爱而行。事实上,她常这样傅抹耶稣。福音中仅提一次的事,其实屡次发生。

饭后祈祷毕,宗徒与门徒各自散去。犹达斯满怀怨愤,当夜急返耶路撒冷。我见他被嫉妒与贪念撕裂,在黑暗中奔越橄榄山,仿佛有凶光围裹,似有邪魔为他引路。他疾行至盖法府邸,在门口低语数言,无处安留,又转奔若望马尔谷家。因门徒常宿于此,他便伪称自伯达尼来此过夜。这是他走向背叛的确定第一步。

次日清晨,耶稣同几个门徒自伯达尼前往耶路撒冷,见祂曾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完全枯干,门徒们甚感惊讶。我见若望和伯多禄在路旁树下驻足。伯多禄表示惊奇时,耶稣说:“你们若有信心,还能行更奇的事。是的,你们一言,山也将投入海中。”祂遂继续训导,并阐明无花果树的象征意义。

耶路撒冷聚集了许多外方人,圣殿内早晚皆有讲道与敬礼,耶稣则在间歇之时施教。祂站立宣讲,但若有人提问,便坐下容提问者起身。

当天讲道中,几位司祭和经师上前诘问祂凭何权行事。耶稣回答:“我也要问你们一事;你们若答复我,我便告诉你们我凭何权行这些事。”祂问他们若翰的洗礼权从何而来,他们却拒不回答。耶稣便说,祂也不告诉他们自己凭何权行事。

下午,耶稣以园户比喻及匠人弃石之喻继续教导。祂说明那被杀的园户预表自己,凶手则指法利塞人。法利塞人闻此大怒,恨不得立即逮捕祂,却因见百姓都倾心于祂,未敢动手。但他们决意派遣五名心腹——有些是门徒的亲戚——暗中窥探,以诡诈问题试诱祂。这五人中,有的是法利塞人的党徒,有的是黑落德的仆役。

傍晚耶稣返回伯达尼时,几位善心人路上前来献饮。当夜祂宿于门徒旅舍。

次日,耶稣在圣殿内以三小时讲论王宴的比喻,法利塞人所派的密探亦在其中。耶稣提早回到伯达尼,再次施教。第三日,当祂在圣殿圆厅登上导师座时,法利塞人所遣五人从走道挤近——座周满布听众——诘问是否该向凯撒纳贡。耶稣命他们呈上税银,其中一人便自胸袋取出一枚如普鲁士银元大小的黄币,指其上皇帝之像。耶稣遂言:“凯撒的归凯撒。”

随后,耶稣论及天国,喻之如人种植一株生生不息、枝叶蔓发的植物。天国不再临于固执的犹太人,惟悔改者仍可得救。祂说天国将传于外邦,并预言东方尽暗之时,西方却成白昼。祂嘱咐行善宜隐,如同祂所行,且说自己必在正午得报。祂亦提及凶手反较自己更受世人优待。

其后,有七名撒杜塞人前来,以妇屡嫁为问,诘难复活之事。耶稣答说复活之后无嫁娶、无性别之分,并指明天主是生者之主,而非死者之神。法利塞人见听众惊叹,便离席密议。其中有圣殿职员玛纳舍,谦恭地问哪条诫命最大。耶稣答复后,他衷心赞叹。耶稣遂说:“你离天国不远。” 默西亚既称为达味的子孙,又如何是达味的主呢?”之问结束讲道。

众人哑口无言,不能再对。耶稣离殿时,有一门徒近前问道:「祢对玛纳舍说『你离天国不远』,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主答道:「他必将信从我。」却又嘱咐他们务要保密,不可将这话传开。自那时起,玛纳舍不再敌视耶稣,隐居直至耶稣升天后,才明认信仰,加入门徒行列。他年约四五十岁。

当晚,耶稣到伯达尼,与宗徒在拉匝禄家进食,后访女徒所聚之旅舍,施教至夜深,宿于门徒旅舍。

耶稣在耶路撒冷施教时,我见圣妇们屡聚于凉棚中——即玛尔大曾在拉匝禄复活前唤玛达肋纳迎主之处——同心祈祷。她们按次而立,时而同跪,时而分坐,肃穆恳切。

次日,耶稣在圣殿施教约六小时。门徒因前日之言而深受触动,问“愿祢的国来临”之意。耶稣详加阐释,并说“我与父原是一体,我将往父那里去”。他们遂问:既是一体,何须前往?耶稣于是述及使命,说祂将离人性、弃肉身,凡脱去败劣本性、藉祂而归向祂的,就是走向父。这番话深切感人,宗徒喜不自胜,跃起高呼:“主,我们要传祢的国直到地极!”耶稣却答:“这样说话的人什么也成就不了。”门徒遂转忧。耶稣又告诫他们说:“你们切不可宣扬‘我因祢的名驱了魔’或‘我因祢的名行了这事那事’,也不可故意将善行显露于人前。”祂继而提醒他们,前次离别时,自己曾暗中施行许多善工,而门徒却执意要祂返回本乡纳匝肋——尽管犹太人因拉匝禄复活之事已起意谋害祂!“若那时果真回去,”耶稣语带深意,“一切又将如何成就呢?”门徒遂追问:“若善工皆须隐藏,祢的国怎能昭示于人呢?”至于主如何回答,我已不能忆述。众人闻言,再度陷入困惑沮丧之中。将近正午,多数门徒离开了圣殿,唯有耶稣与宗徒仍留其中。不久,有几人带着提神的饮料归来,恭敬奉于耶稣。

午后,经师与法利塞人蜂拥而上,将耶稣团团围住,门徒被挤至人群外围。祂以严厉之言斥责他们心硬,在这番凛然的训斥中,我听见祂说道:「你们现在不能逮捕我,因为我的时刻尚未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