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明
我认为有必要阅读玛拉基·马丁神父的《耶稣会的背叛》,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当然是因为这本书在书店和网络上几乎都找不到,就像他的所有作品一样,几乎就像做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洗。
其次,阅读过玛拉基·马丁神父传记的人,会意识到他是一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耶稣会士、神学家、宗座圣经学院教授、闪米特语言学博士、考古学博士和东方历史学博士、通晓多国语言、驱魔师等等......这也是枢机主教奥古斯丁·比阿希望他担任其特别秘书的原因。
1960 年,玛拉基·马丁神父与奥古斯丁·贝亚枢机主教、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以及两位葡萄牙语翻译一起,见证了法蒂玛修女露济亚的信件(其中包含第三个秘密)的开启。他因此知道了信中的内容,但出于服从的誓言,他不得不永远拒绝透露这些内容。《耶稣会的背叛》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耶稣会进行了准确的描述,但最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位 “从内部 ”了解其机制、历史和秘密的人的敏锐思考。
当前,天主教传统信仰正遭受着猛烈的攻击,这种攻击来自于 1988 年出版的这本书中对 “现代主义 ”的准确描述。1988 年出版的这本书中对 “现代主义 ”的起源作了如此准确的描述。这本书对所有有兴趣了解教会如何以及为何埋葬拥有两千年历史的天主教信仰的人士非常有启发。
因为译者并非专业人士,对于书中翻译难免出现的不准确之处和一些遗漏,在此事先表示歉意。翻译本书的目的主要在于让有兴趣的人有机会阅读这位 20 世纪天主教信仰的杰出见证人的著作。
摘 要
战 争
罗马教廷与耶稣会(Society of Jesus后者的正式名称)之间正处于战争状态。
这场争斗是近千年来天主教神职人员中发生的最毒辣的变化。与罗马天主教会的所有重大事件一样,它影响着数百万普通男女的利益、生活和命运。
与我们时代的其他对抗一样,耶稣会并没有宣布与罗马教廷为敌。虽然最初的小规模冲突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但持续斗争的影响需要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而且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修会的首长是发出命令的上级,因此从他们的队伍中安插人员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在组织内部的权力、权威和交流机构中安排志同道合的人担任领导职务,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旦实现了这一目标,广大耶稣会士在他们将要做出的特殊决策中就几乎没有发言权了。
当时,关于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各种传言和预兆。一位耶稣会士写道:“一场政变正在发生”,他惊讶地看到“(在耶稣会)既定秩序的解体正在轻而易举地进行”。
此时,我们已经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战争已经持续了近十年,这样的警报没有什么效果。但是,鉴于耶稣会的严格服从志愿(这是旧组织中一个神话般的、久经考验的元素,新领导人发现这一特性在对付反对其怪异和不寻常活动的异议者时非常有用)。大部分修会成员别无选择,只能顺应这种变革。下面是另一位耶稣会士的话:“他们在我们的脚下扭曲了耶稣会、 伪装成值得称赞的目的和幌子,把耶稣会变成了一个畸形的实体”。
这样说来,人们可能会想:假设罗马教廷和耶稣会之间有问题,问题会有多严重呢?如果你愿意,就让我们称之为战争吧。但实际上,这不就是罗马天主教会内部的另一场争吵吗?在一个总是在毁灭的边缘上徘徊的世界里,在一个一半人口在挨饿,另一半人口却因某种不公而淹没在泥泞中的世界里,神学讨论能有什么意义呢?也许就像找出有多少天使能在针尖上跳舞一样。现实是,这不是一场神学争论。
事实是,这并不是一场关于小细节的争论,甚至也不是学者、神职人员和信徒们感兴趣的罗马教廷与耶稣会之间的神学分歧。众所周知,罗马教廷和耶稣会的决定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范围,远远超出了全世界十多亿天主教徒的范围。这场战争中发生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与撕裂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大分歧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例如,它是美苏争霸的核心。它现在悬于拉丁美洲三亿五千万人的悲惨或幸福命运之上。它影响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的公共道德准则;影响着美国人民的国家共识;影响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在人类事务中占据的优势;影响着自由的西欧仍然岌岌可危的希望;影响着以色列的安全;影响到一个新生的黑非洲生存的仍然不稳定的希望。
所有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情,不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现在和将来都将受到罗马教廷和耶稣会之间全球冲突的波动和结果的深刻影响。
所有战争都围绕着权力展开。在教廷与耶稣会之间的战争中,权力沿着两个基本而具体的问题流动。
第一个问题是权威:谁是全球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者? 谁制定了罗马天主教徒应该信仰什么和应该实践什么的法律?
第二个问题是终极性:罗马天主教会在这个世界上的目的是什么?
对于罗马教廷来说,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明确而众所周知的。从教宗到主教、神父和教友,教会通过其圣秩制度拥有指挥和教导的权力。
教会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目的就是确保每个人都获得死后与天主永生的手段。这完全是超性的目的。
反过来,对许多耶稣会士来说,中央集权、行使中央集权的指挥结构及其目的在今天都是不可接受的。现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或任何教宗的传统特权都是令人反感的。
他们提议建立的教会不是圣秩制度教会,而是一个由小型自治团体(统称为 “天主的子民”,或 “教会子民”)组成的教会,这些团体都是自由联系的,只凭信仰,但根本不是像罗马教廷自称的那样由单一的中央集权机构管理。
与传统教会的超性目的相反,耶稣会将斗争放在了此时此地,为的是解放当今社会中的一个阶层——数百万遭受社会、经济和政治不公正待遇的人们。
对耶稣会来说,如何谈论这场阶级斗争是一个重要而微妙的问题。耶稣会的新使命 (因为这正是耶稣会的目的所在)突然将他们与马克思主义者在阶级斗争中结成了事实上的、有时是自愿的联盟。在他们的阶级斗争中,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建立一个政治——社会制度,通过对全球资源和财产的重新分配来影响各国的经济;与此同时,改变目前在各国之间流行的治理体系。
然而,如果耶稣会将这些问题作为其制度政策的主题提出是没有好处的。这意味着在军队还没有完全部署好之前就输掉战争。为了掩盖事实真相,耶稣会士和教会内其他同情这项新使命的人的通常表述是1976年在哥伦比亚麦德林举行的天主教主教会议发表的一份文件:《给予穷人和受压迫者优惠待遇》。
我们上面所说的一切并不意味着耶稣会在任何时候正式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耶稣会没有这样做。
然而,具体的事实是,许多耶稣会士希望看到西方的民主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彻底转变,转而支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似乎不可避免地会散发出极权共产主义的气息。现实情况也是如此。在现实中,也不乏有影响力的、孤立的耶稣会士,他们经常大声疾呼,表达对新十字军的支持。
三位耶稣会士的简短缩影
通过对三位耶稣会士的简短介绍:一位致力于社会政治学研究,一位是充满激情的游击队员,还有一位是令人敬畏的神学教授。我们可以迅速勾勒出现代耶稣会赢得这场战争的特征——广阔的、全面的范围。
第一位是阿瑟·F·麦戈文(Arthur F. McGovern,S.J.),他是一位杰出的、坚定的新耶稣会反资本主义辩护者。1980年,他出版了一本关于这个问题的书:《马克思主义:美国基督徒的视角》,并在许多场合明确阐述了他的观点。
从本质上说,麦戈文认为马克思主义过去是、现在也是一种纯粹的社会批判,马克思只是想让我们更清楚地思考生产手段,即人们如何生产,以及分配手段,即拥有和控制生产手段的人。在这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不能被驳斥为 “不正确”。是恩格斯和列宁添加了“科学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令人不快的成分。你只需要读一下年轻的马克思未出版的著作,就会意识到“他更人性化的一面”。
因此,麦戈文总结说,我们必须将马克思准确的社会批判与这些不相干的因素区分开来。我们可以接受他的阶级斗争的概念,因为它确实存在。这意味着革命,但是:
“革命并不意味着暴力。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有一种新的社会形式,而不是我们所知道的民主资本主义。”
麦戈文认为,正如《圣路加福音》所描述的那样,耶稣是革命者的原型。他说,这是“社会福音”,并引用了耶稣如何支持他的事业:“我来这里是为了向穷人传福音,解放被压迫的人,释放被囚禁的人。” 麦戈文补充道:“你看,耶稣有多少次谈到贫穷,认同穷人,批评那些给穷人带来负担的人。因此,耶稣显然承认阶级斗争,并赞同革命。”
像大多数现代耶稣会士和许多天主教活动人士一样,麦戈文有意或无意地放弃了十四个世纪以来天主教对《圣经》的实质性解释。他以一种非超性的、非天主教的方式,从经济的、与这个世界有关的意义上,重新诠释了福音和天主之子的救赎使命。其他一切都是不言自明顺理成章的。
既然 “新的社会形态 ”不可能是 “我们所知的民主资本主义”,那么美国作为这种民主资本主义的领导者和最终体现者,就占据了中心位置。事实上,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战争中,美国耶稣会就制定了一份关于《耶稣会国家领导计划》的文件,其工作文件明确表示,他们打算改变美国的基本结构,使其脱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文件中说:“作为耶稣会士,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参与了许多罪恶的社会结构——美国社会的罪恶结构。因此,除非我们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否则我们就有可能犯罪。”
就像“一燕不能成夏”一样,麦戈文——甚至是《耶稣会国家领导计划》——也不能制造战争。撇开耶稣会公开宣布的计划不谈,从所有实际意义上讲,耶稣会在制度上参与了这场阶级斗争。今天,它的信息来自生活在民主资本主义国家的神职人员和神学家的千百个不同来源。
它被奉为一种全新的神学——“解放神学”,其手册由秘鲁耶稣会会士古斯塔沃·古铁雷斯神父(Fr Gustavo Gutierrez)撰写,其人物包括许多杰出的拉丁美洲耶稣会士,如乔恩·索布里诺(Jon Sobrino)、胡安·路易斯·塞贡多(Juan Luis Segundo)和费尔南多·卡德纳尔(Fernando Cardenal)。并不是每个美国家庭在晚间新闻中都能听到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是对美洲和欧洲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人。
尽管这一运动从一开始就可能是全球性的,但特别是在拉丁美洲,耶稣会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怪异联盟开始具有实际意义。在那里,耶稣会的新使命不亚于西方社会政治形象的转变,它比麦戈文和其他像他一样的理论家所设想的更深入地参与到人民的生活中。
很快,数十名耶稣会士开始以他们一贯的热情和热忱,为桑地诺共产主义者在尼加拉瓜取得成功而努力。当桑地诺主义者掌权后,这些耶稣会士在中央政府中担任要职,并吸引了其他耶稣会士在各地区加入他们的行列。
与此同时,在其他中美洲国家,耶稣会士不仅参与了对马克思主义游击队干部的培训,而且有些人自己也成了游击队员。许多耶稣会士被他们在解放神学中看到的理想主义所鼓舞,被教会作为一个自治社区团体的新思想所固有的独立性所鼓舞,这种新理念让他们兴奋不已,耶稣会士们决定,只要能促进新的 “教会自治(人民教会) ” 的理念,一切都可以允许(甚至鼓励)。
这些人是解放神学家们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对他们来说,是战士、是技术人员将解放神学从理论中解放出来,并将其付诸于他们所谓的实践(为经济和政治解放而进行的人民革命的准备工作)。
从这种实践中,解放神学家坚持认为,真正的神学将来自“下层,来自人民的人民”,它将取代由罗马教会圣秩制度“自上而下”专制强加的旧神学。
努力促进新耶稣会战线上的第二个名字是耶稣会士弗朗西斯·卡尼(Francis Carney, S.J.)的 “人民神学”。卡尼——他一直是这一实践的原型。在所有现代耶稣会解放神学家中,他可能是最广泛、甚至是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一位。
卡尼出生于芝加哥,并在那里接受教育。他在本省接受耶稣会士培训,结业后自愿到中美洲工作,1961 年,他被派往中美洲工作。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因此成为了洪都拉斯公民。
多年来,弗朗西斯·卡尼对解放神学如痴如醉。他被认为是穷人的捍卫者,他对政府和军队,特别是洪都拉斯建立的政府和军队严厉、不知疲倦、毫不留情的批评而闻名。他的名字和活动被人熟知,并与丛林游击队联系在一起。即使洪都拉斯军队当局悬赏他的人头,耶稣会的上级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阻止卡尼与游击队的联系。可以肯定的是,卡尼只是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和哥斯达黎加的几名耶稣会士之一,他们都在当地和罗马上级的祝福下走上了同一条道路。
这位 47 岁的耶稣会神父在利马市洪都拉斯游击队的临时避难所里,坐在一间破旧的土炕上,战争时期他曾在那里寻求洪都拉斯游击队的临时庇护。他在烛光的照耀下愉快地完成了自传的写作,这是1971年3月6日。
“卢佩神父”是印第安人对他的亲切称呼(是瓜达卢佩(Guadalupe)的缩写),他正在向世人讲述他是如何从他的同伴耶稣会士胡安·路易斯·塞贡多(Juan Luis Segundo)的著作中总结出解放神学的三个基本真理的。这是一个令人黯然神伤的阅读。
塞贡多的《恩宠与人类状况》(The Grace and Human Condition)一书向卡尼展示了“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超·的”。他的另一本书《今日圣事》向“卢佩神父”揭示了 “人类正在朝着对天主更正确的理解进化”。而《进化与罪恶》则告诉他,“革命的辩证法必须终结教会传统主义的罪恶”。
怀着最忧郁的感情,“卢佩神父”已经写信给他在美国的家人,告诉他们他将要做的事情。
这封信被收录在他的自传中,他在信中写道,“我无法忍受与你们一起生活在你们的生活制度中”。因此他不得不与他深爱的洪都拉斯农民一起参加革命。他说,所有美国人都沉浸在资本主义的罪恶之中,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一样是令人厌恶的邪恶。只有武装革命才能从中美洲铲除资本主义和跨国帝国主义.... 作为一个基督徒就是一个革命者。
“我们——基督教马克思主义者,将必须在中美洲与无神论的马克思主义者并肩作战,以建立一个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一个纯粹的中美洲模式。”
这位耶稣会士陶醉于解放神学家充满无知的理想主义,开始相信 “马克思主义者不是教条主义者,而是辩证法家。基督徒不会教条地谴责任何人,而是尊重他人的信仰。一个教条主义的反共基督徒不是真正的基督徒,一个反基督教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弗朗西斯·卡尼为历史上众所周知的马克思主义的严酷现实披上了一件没有任何现实基础的优雅魔法外衣,他为家人勾勒出了他的 “纯粹的中美洲模式”。“既不是共产主义,也不是资本主义...... 新的社会主义将是 ‘全人类的兄弟姐妹关系......同样也是一个无阶级的社会’”。从神学角度讲,“人类的宇宙正在辩证地向天主之国进化......”。
虽然每个人都“尊重彼此的信仰”,但卡尼在认识到这一点上要比麦戈文诚实得多......“辩证法意味着冲突,通过意识形态相互矛盾的人们之间的一系列斗争来推进......”。事实上,卡尼深信,辩证斗争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保守主义的“罪恶”——这一罗马天主教会特有的罪恶。
根据弗朗西斯·卡尼的理解,天主关于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计划将以冲突和武装革命的形式实现。这种变革将是全面而深刻的,不仅会立即引发“文化与精神”的转变,还会带来“经济、社会及政治”结构的根本性变化。
弗朗西斯·卡尼在他的自传结尾处向所有基督徒发出了呼吁:“请摒弃你们对武装革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任何不公正且非基督教的偏见。在成为基督徒与成为革命者之间,不存在第三条道路。”
这是弗朗西斯·卡尼最后一次呼吁付诸实践。1971年春季晚些时候,在获得上级的同意后,卡尼非法越过了洪都拉斯边境,加入了游击队员的生活,过上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生活。这标志着他为期十二年的武装斗争实践的开始,他认为这种“辩证冲突”是天主教未来的关键。
据他的省会长赫雷斯神父说,当时他受到罗马和梵蒂冈的一些压力,卡尼神父最终放弃了他的耶稣会会士资格。他与赫雷斯和他的上级达成的协议是:一旦战斗结束,他就可以重返修会。毕竟,耶稣会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组织。这位“卢佩神父”写道: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已经是超自然的了。在他看来,没有任何具体规则的存在空间,也没有一个无懈可击、具有权威性的罗马教会的存在空间。教会只是人类的一部分,在与天主的关系上与后者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而天主与人类的关系则是:与人类一起走向地球上乌托邦的实现。
弗朗西斯·卡尼写道:“这让我感到痛苦,但我想坦率地说,我不想伤害耶稣会。作为一名不服从耶稣会的逃亡者加入游击队,是对耶稣会的伤害。我拒绝服从修会的命令,迫使修会驱逐了我”。正如其他人所看到的那样,卡尼不必担心不服从命令或被驱逐。无论如何,尽管“卢佩神父”没有保留他对天主教信仰的基本要素,但他至少还保持了坦率和作出具体决定的能力。
1983 年 9 月,弗朗西斯·卡尼的 90 人突击队在与他的老对手古斯塔沃·阿尔瓦雷斯·马丁内斯将军(Gustavo Álvarez Martínez)的洪都拉斯部队的战斗中全军覆没。其中一些人幸存了下来,被俘虏后扔进了洪都拉斯新帕莱斯蒂纳军营后面丛林中的一个长方形坑里。
弗朗西斯·卡尼是其中之一吗?没有人知道;他死了吗?这很有可能;是累死的吗?至少是精疲力竭;他被审问了吗?很有可能;被折磨了吗?很有可能;他还活着吗?被囚禁在丛林的某个地方?似乎不可能,但从来没有任何确切的消息。
战争就是这样。这根本不是有多少能在针尖上跳舞的天使的数量问题。这是一场经常会倾流大量鲜血的战斗。像卡尼这样的神父也不例外。可以肯定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写下自己皈依革命暴力者的见证供世人阅读,也不是每个人都过着游击队战士的生活。但在纯粹的世界政治舞台上,他们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像詹姆斯·卡尼这样的一个人,对耶稣会在与罗马教廷的战争中取得胜利都至关重要。
耶稣会现在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事实是,我们的两极世界不可避免地围绕着苏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展开。在二十世纪最后四分之一的时间里,对耶稣会来说,唯一重要的斗争似乎是发生在两个势力范围之间的斗争。虽然耶稣会本身并不是正式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事实是,那些曾经或现在被宣布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耶稣会士(因为‘卢佩神父’并不是唯一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因此而被驱逐出耶稣会,他们也没有因此而受到谴责或禁声。相反,我们尽最大努力保护他们不会受到攻击。
这一现象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不久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Pope John Paul II)在接见一位印度耶稣会士时,惊讶地发现对方并非马克思主义者。教宗不禁感叹道:“原来你们并不是都信仰马克思主义!”
因此,教宗和耶稣会之间的战争似乎是政治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如此。但是,如果像许多新耶稣会的会士所理解的那样,将他们与教廷的战争仅仅归结为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世界上争夺权力、权威和统治权的对抗,并以此作为战争的终结,那就会混淆耶稣会腐败的症状与使这些症状得以发展和繁殖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选择发动的战争不仅是地缘政治层面的战争,更是一场关乎存在本质的斗争。
精神的本质是人类世界的基本维度。在这方面,耶稣会关于教会权威及其在世界上的目的的新概念是一种最深刻的颠覆。对耶稣会而言,信仰和道德问题上的终极权威不再是罗马天主教会及其教宗和普世圣秩制度,而是 “天主的子民”。这一变化的结果是,时至今日,没有一条罗马天主教的伟大教义或伟大道德法则没有受到个别耶稣会士的挑战或质疑,首先是那些地位最高、资格最显赫的耶稣会士。
出于各种原因,无数天主教和非天主教团体效仿耶稣会,并支持 “天主的子民 ”——这个新教会,反对传统的圣秩制度的罗马天主教会。然而,正是耶稣会率先开辟了这条道路,并在对罗马教廷的态度及改变罗马教义方面树立了最高且一贯的榜样。
卡尔·拉内(Karl Rahner),耶稣会士及神学教授,是耶稣会在新使命中的第三位重要人物。他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耶稣会神学家之一。
在这场战争中,卡尔·拉内一生都在为改变天主教信仰而不懈的努力,起初他小心翼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强硬。虽然卡尔·拉内并不是在孤军奋战,但凭借他卓越的地位、大胆无畏和他显著的成功,标志着他是一位“天主教神学家狼群的领袖”,从1965年起,这群神学家不仅冲击了天主教的外部,更动摇了其核心教义。
卡尔·拉内与其同学弗朗西斯·卡尼之间的差异犹如寒冷与炎热般鲜明。两人之间的对比完美地诠释了一句古老的格言:一个想法可以在某些人的心中点燃炽热的火焰,而在另一些人的头脑中引发激烈的辩论。
弗朗西斯·卡尼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冲动的行动派,而卡尔·拉内则是一位冷静、深思熟虑且富有哲思的知识分子,以微妙的逻辑和冷静的思维进行写作、演讲和对话,旨在挑战并驳斥读者和听众心中珍视的信仰原则。弗朗西斯·卡尼能够以情感充沛但逻辑不甚严密的方式写作,为自己的行为向家人辩解,并依赖他们的爱与理解来获得接纳。
弗朗西斯·卡尼反抗不公,奋起反抗压迫,为人类的悲惨遭遇哀叹。他的弹药和武器不仅是子弹和步枪,还有他深切的同情心、对不公正的愤怒以及与生俱来的拒绝妥协的态度。压抑不住的情感驱使着他的理解和行动。
卡尔·拉内以其严密的逻辑和作为神学家的巨大声誉,对教宗的神圣权威发起了挑战。他针对的是那些长期被接受且根深蒂固的信仰公式。
与卡尼不同,拉内的武器包括:极其敏锐的头脑、百科全书般的广博知识、犀利而机智的幽默感以及不可动摇的学术自信。
“我永远不会容忍不公正”,这是弗朗西斯·卡尼的座右铭。
“我不服从”,这是拉内的宣言。(译者注:这句话让人联想到其他历史人物,例如圣奥古斯丁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在教宗现代史上一个关键而痛苦的时刻,在避孕问题上,拉内断然拒绝为天主教教义和最高教宗辩护。而最高教宗则要求耶稣会士 “作为教宗的人 ”,在他绝望的时候帮助他。
卡尔·拉内对曾宣誓要维护的几乎所有其他天主教教义和准则都是如此。
然而,他的话似乎是如此正确,以至于许多人认为,在解释天主教会的道德教义时,他的话比连续三位教宗的言论更具权威。拉内本人也不遗余力地扮演着现代先知的角色。当他穿着西装周游欧洲和美洲时,他不厌其烦地对教宗权威和罗马教廷提出尖锐的批评和讽刺。
卡尔·拉内在 1984 年去世前写的最后一本书《教会的合一:当前的可能性》中,最雄辩、最明确地阐述了耶稣会对教廷和教会教义的新态度的含义。拉内与耶稣会的一位同事海因里希·弗里斯(Heinrich Fries)合作,并在耶稣会上级的印证下,向罗马提出了一项极具毁灭性和攻击性的建议。他说,为了实现基督宗教的合一,有必要放弃对教宗无误性这一教义的坚持,并不再强调自四世纪以来由教宗提出和定义的有关罗马教宗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所有其他信仰。
卡尔·拉内提议,天主教会正式将其十六个世纪以来制定和传授的一整套有关信仰和道德的规范从日常生活中剥离出来。婚姻、同性恋、商业道德、人类自由、虔诚,人类生存的每一个领域,都必须随着不断变化的潮流重新定义而被抛弃。因为按照拉内的计划,教会为天主教徒的行为所定义的基本和义务,将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基督人格的完整性、七件圣事的意义和价值、天堂和地狱的存在、主教权的神圣性、《圣经》的真实性、教宗的无误性、圣职的特性、圣母始胎无染原罪和圣母玛利亚升天等,拉内的这一切主张都遭到了大公教会的驳斥与谴责。
然而,在这一切之外,拉内的主要目标依然存在:阻挡他前进道路的石块:他想要瓦解宗座权威和罗马天主教会,他想把罗马天主教会贬低为基督福音的另一种特立独行的表达方式。换句话说,教会的实际权威和属灵目的,始终是教宗与耶稣会之间战争的核心问题,这将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任何一种可能流行的权威和物物主义使命。
就个人而言,假定拉内的天主教信仰彻底崩溃是合理的;但这与其说是关于拉内的灵魂,不如说是关于他和其他许多志同道合的神学家对我们这个世界的生活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如果说拉内和作为合作者的弗里斯只是在表达1984年前后天主教神学家中流行的反教宗情绪,那就等于对他制造的一半不幸保持沉默。拉内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忙于在一所著名的耶稣会大学教授神学,多年来,他成为了成千上万人的神学智慧和良好判断力的象征,这些人现在都是神父、教授和作家,拥有自己的权威、影响力和声望。
人们通常认为,这种工作是在象牙塔里进行的。
但是,像卡尔·拉内(Karl Rahner)这样的人却极力地帮助塑造了如今身处各国世界事务各个层面的神父和主教们的思想和习惯。只要他们相信,甚至在纯粹的个人层面上,教会的拉内们是对的,教廷是错的,那么冲突就绝对不可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恰恰相反,它深入到了千百万人思想、信仰和情感的最深处,他们允许自己被心灵(以及像拉内这样的神学家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牵引,进入一个在纯粹理性和唯物主义框架内重新定义其作为基督徒生活的性质、意义和最内在目的的世界。
如果没有卡尔·拉内这样的“伟人”,人们怀疑解放神学除了吱吱作响、摇摆不定和边缘化之外,是否还能做得更多,也怀疑弗朗西斯·卡尼(Francis Carney)是否会对胡安·路易斯二世(John Louis II)的著作如此怠慢。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拉内不是发明家,他那一代人也没有成为他的模仿者。拉内并不是耶稣会或天主教会神学大转变的始作俑者。
他的重要性不在于他是一位创新者,而在于他是一位忠实而有效的福音传播者,在他出现之前的几十年里,这种有害的破坏性影响一直在耶稣会内部秘密蔓延。
无论他是在欧洲讲学,还是从大西洋的一端到另一端,他都身披耶稣会的威望为掩护。拉内以他所获得的声望为依托,他的权威无懈可摧,他总是呈现出一种忘恩负义的唯物主义者的形象,随时准备与人对抗,不尊重任何人。
拉内是天主教会自我阉割的旗手,他教导了几代人如何通过逻辑、怀疑论和不服从来消耗自己的信仰。
他对反教宗和反天主教会观点的贡献是如此不可或缺,以至于可以说他已经成为了这种观点的化身。拉内是如此有效地保持了他在修会中的神学地位,这使得他的这种观点在耶稣会和教会内外都获得了新的尊重。
无论是在他自己的国家还是在罗马,没有任何一位耶稣会的上级曾经阻止过他。拉内是耶稣会内部怪异腐败现象的具体证明,他死后,他的同事和上级仍在为他感到光荣。
但这里概述的三个人,尽管他们之间存在差异——社会政治科学家、热心的游击队员和神学教授——详尽地概括了耶稣会的反常行为,他们都是耶稣会堕落的典型代表。
诚然,此时此刻,并不是只有耶稣会在与教廷作战。它得到了许多团体的模仿和支持,有天主教的,也有非天主教的,有宗教团体的,也有非宗教团体的,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理由来拥护这样一种观点,即一个新的教会——“天主的子民”——已经取代了旧的等级制度的罗马天主教会。
但正是耶稣会士开辟了这条道路,正是耶稣会士树立了这种新态度,这种反对罗马教廷以及由罗马确定的教义的最极端和最持续的榜样;正是他们继续在只能被称为宗教政策的最极端的极限上前进。
但正是耶稣会士为这条道路铺平了道路,树立了更高且一贯的榜样,展示了这种对罗马教廷及罗马所规定教义的新态度。他们继续在宗教政策的最极端边界上工作,挑战传统界限。
这就是耶稣会现任总会长皮特·汉斯·科尔文巴赫(Piet Hans Kolvenbach)在1983年向推选他为该修会总会长的耶稣会士们所作的承诺(这一年詹姆斯·弗朗西斯·卡尼在丛林战斗中失踪,而前一年卡尔·拉内回归尘土),他庄重自信地表示:除其他事项外,他的任务将是确保耶稣会士所选择的正义要求,而不是被 “教宗们的牢骚抱怨 ”所干扰。
当谈及今日耶稣会与教廷之间的冲突时,在我们意识到这一转变对一个以其成就和声誉著称的男性修会团体而言是多么奇怪且令人不安之前,不应将耶稣会简单视为另一个普通的人类组织。任何人类组织都有其兴衰、僵化并最终消失的过程。
耶稣会成立于1540年,由一位名为依纳爵·德·罗耀拉(Ignatius de Loyola),即后来广为人知的圣依纳爵·罗耀拉所创立。依纳爵领导下的耶稣会无法与其他任何组织相提并论,原因很简单,我们尚未发现有任何孤立存在的组织能在为人类家庭提供的无数服务方面超越耶稣会,甚至在为教宗及罗马天主教会的服务上也是如此。
依纳爵是一位罕见的天才。如果与依纳爵同时代的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设计了一台机器,小到螺丝钉和针脚,都经受住了时间和环境变化的考验,历时四百二十五年之久,而这台机器只是以毁坏原设计为代价才散架的,那么,这台机器也不会比依纳爵创立的修会更令人惊叹。因为,正如他所创建的那样——耶稣会的模式、功能结构、对教廷的献身精神、特质和宗旨——耶稣会经受住了时间和环境的所有考验,只有一个例外:他赋予该会的准则、角色和精神被颠覆了。否则,它非凡的持久性就会得到证明。
就连依纳爵也没有预料到,自他创建修会以来,他的修会团体、如日中天的辉煌成就及其在人世间的普遍影响近乎奇迹。在接下来的425年里,成千上万的人加入了依纳爵的修会,在为罗马教会和整个人类社会服务方面,他们创造了一项在过去和现在的历史上都无法超越的记录。
回首往事,20 世纪杰出的政治领袖列宁对耶稣会的工作虽有误解,但却充满敬佩,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说,如果他有十二个像早期耶稣会士那样的人,他的共产主义就会传遍全世界。依纳爵为他的修会确立的基本原则虽然为数不多,但却是强大的催化剂。
当该组织的成员将精力投入到罗马教会的全球性任务中时,他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18 世纪德国思想家诺瓦利斯写道:“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从未出现过这样的团体。即使是古罗马元老院也没有制定过更有把握成功的统治世界的计划。伟大思想的实现从未得到过如此广泛的理解。无论在哪个时代,这个修会都将成为任何渴望无限延伸和永恒持续的团体的榜样”。
依纳爵曾说:“你们的工作越具有普遍性,它就越神圣。” 耶稣会士在成立三十年内,就在各大洲工作,从事各种形式的传教和教学工作。在一个世纪结束时,耶稣会士几乎在人们寻求(有时是获得)权力和荣耀的所有重要途径中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没有耶稣会士没有到达过的大陆,没有耶稣会士不知道或不研究的已知语言,他们还优化了几十种语言;没有一个教育和科学分支是他们不探索的,没有一个人文、艺术和大众教育领域的任务是他们不承担的,他们做得比任何人都好;没有一种暴力形式的死亡是他们不曾蔑视的(耶稣会士在伦敦被绞死、肢解和处死;他们的徽章在埃塞俄比亚被撕毁;他们在加拿大被易洛魁印第安人活活吃掉,在德国被毒死,在中东被鞭打至死,在泰国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南美被饿死,在日本被斩首,在马达加斯加被溺死,在苏联被屠杀)。
在这最初的四百年里,他们为教会贡献了38位圣人,134位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真福”,36位被宣布为 “可敬者”,115位被认为是天主的仆人①。在这些人中,有243人是殉道者,也就是说,他们因坚持自己的信仰而被杀害。
注①:“天主的仆人、可敬者和真福的称号是给那些其事业仍在进行中的人的;而圣人的定义则表明封圣的过程已经结束”。生平。JN Tylenda, SJ Jesuits, Saints and Martyrs(芝加哥:罗耀拉大学出版社,1983 年)。
他们生活在中国官吏中间,为适应他们,同样在美洲印第安人中也是如此。在欧洲金光闪闪的皇家宫廷、在印度的婆罗门、在爱尔兰教养院的学校营地、在奥斯曼帝国的贩奴船、在伊斯兰教的伊玛目和乌里玛也是如此,他们中不乏有牛津大学教授的尊严和智慧,同样会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多种形式的原始社会中。
而且,在人们为了诬蔑敌人而设计的一长串罪行和诽谤中,没有任何侮辱性的词语足以适用于耶稣会,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坚持依纳爵的另一个原则:成为 “教宗的人”,确切地说,是教廷的人。
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曾写道,依纳爵·德·罗耀拉是“那股毒泉的源头,如今充斥整个世界的所有苦难之河都是从这个毒泉中流淌出来的”。这些侮辱性的词语已经深入人类的语言之中。
《韦伯斯特第三版新国际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在给出 “耶稣会士 ”作为修会成员的基本含义后,给出了其负面含义:“喜欢搞阴谋诡计的人;狡猾的人”。《多恩赛夫词典》(Dornseif Dictionario)对这些词语进行了放大,表述为:“两面人、虚伪、阴险、欺骗、奸诈、不诚实、背信弃义、说谎者”。法国有句谚语说:“两个耶稣会士在一起,就会有三个魔鬼”。西班牙的一句谚语建议人们 “不要把妻子托付给修士,也不要把钱财托付给耶稣会士”。
教宗的宿敌永远不能原谅依纳爵和他的追随者,只要他们继续为教廷服务,履行神圣的服从誓言,即使以不幸和死亡为代价。所有这一切都符合创始人的明确愿望,他曾写道:“让我们希望,修会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免受世界敌意的影响。”
事实上,这个愿望已经实现了,因为耶稣会士实际上是教宗的人。他们的第一个主要目标是遍布欧洲的新教教堂。确切地说,天主教会和新教反叛领袖(路德、加尔文、英格兰的亨利八世)之间的关键问题是罗马教宗的权威及罗马天主教会尊高的首要地位。
耶稣会士把战火烧到了教宗敌人的领地。他们与国王公开争论,在新教大学辩论,在十字路口和集市布道。他们向市议会发表演讲,向教会理事会灌输教义。他们乔装打扮潜入敌占区,然后转入地下。他们无处不在,他们的光彩压倒了同时代的人,他们的才华、机智、批判、科学、虔诚也压倒了同时代的人。他们永恒不变的主题是:“罗马主教是宗徒伯多禄的继承人,基督就是在他的基础上建立了祂的教会....这个教会是与罗马主教共融的圣秩制度....... 任何其他教会机构都是有组织的异端,是撒旦的子女......”。
换句话说,耶稣会的存在为世人所共知;而且大家都清楚,他们是教宗权威和首要地位的坚定捍卫者。
尽管耶稣会对罗马的敌人进行了强力反击,但他们在罗马天主教会中的深远影响始终无人能及。两百多年来,耶稣会垄断了欧洲的教育体系,他们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不乏名流和恶棍。他们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伏尔泰、路易斯·布努埃尔、菲德尔·卡斯特罗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他们真正重塑了天主教神学和哲学的教义,使其变得清晰易懂,成为神学和哲学的基础,即使是新兴动荡时代的新思维也不例外。他们为大众的虔诚实践提供了新的手段;他们推动了禁欲主义、神秘主义和传道学的研究;他们为神学院的司铎教育提供了新的模式。他们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修会为榜样和启发,创建了一个全新的修会家族。
他们是第一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天主教学者。他们在世俗科学领域成为佼佼者:数学、物理学、天文学、考古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生物学、化学、动物学、古文字学、人种学、遗传学。耶稣会士的发明和科学发现数不胜数,涉及最广泛的领域:机械工程、水力发电、航空学、海洋学、催眠术、晶体学、比较语言学、原子理论、内科学、太阳黑子、助听器、聋哑人字母表、制图学、语言学和遗传学以及中医学术。这些中随意抽取出来的,都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无穷知识。他们的手册、教科书、论文和研究在天主教和世俗科学的所有分支中都获得了权威地位。
他们是伟人,但只有一个目标:捍卫和传播教廷的权威和教会的教义。
他们并没有将惊人的精力和才能局限于科学领域。他们还把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变成了自己的领域。到 1773 年,他们在欧洲拥有 350 家剧院,耶稣会士的舞台作品是现代芭蕾舞的最初基础。1640 年,他们在魁北克建立了北美大陆上的第一家剧院。他们教会了法国如何制造瓷器。他们把西方人最早了解到的中国和印度文化带回欧洲。
他们翻译了梵文《吠陀经》。甚至洛可可时代的中国装饰品也来自中国耶稣会的出版物。太阳伞、香草、大黄、山茶花和奎宁都是耶稣会士在欧洲的创新。
耶稣会士作为探险家和传教士在远东的探索经历超越了他们同时代人最大胆的梦想,构成了一部听起来近乎神奇的史诗。耶稣会士的名字常年与一些地方联系在一起,而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地方纯粹是幻想中的词汇(康巴鲁克峰Kambaluc 、国台峰Cathay、萨克达峰Sarkand、斯利那加峰Srinagar、卓拉格拉姆峰Cho Lagram、卓玛邦峰Cho Mapang、玛旁雍错峰Manasarovar、塔什雍错峰TashiIhumpo、科科聂尔峰Koko Ñor,以及被我们称为珠穆朗玛峰的卓莫龙莫峰Chomolongmo)。
在耶稣会成立未满一个世纪之前,耶稣会士是第一批进入西藏然后前往中国的欧洲人。耶稣会神父马泰奥·里奇(Matteo Ricci)是第一个证明马可·波罗笔下的契丹与中国是同一地区而非不同国家的人。1626 年,安东尼奥·安德拉德神父(Antonio Andrade)和曼努埃尔·马奎斯修士(Manuel Marquis)在萨帕朗的古格王国苏特莱杰河沿岸开设了西藏的第一座天主教堂。贝尼托·德·戈斯修士(Benito de Goes)被埋葬在中国长城的西北端。曼努埃尔·马奎斯修士的坟墓位于卡米特(Kamet),在扎斯卡山脉的山脚下,这里俯瞰着西藏西部的玛纳山口,这位善良优秀的耶稣会士于 1647 年在边境哨所长期监禁后去世。
1661 年 10 月 8 日,其他耶稣会士(奥地利人和比利时人)成为第一批到达拉萨的欧洲人,他们亲眼目睹了达赖喇嘛真腊的布达拉宫的修建。奥地利人格鲁伯(Grueber)神父是第一个正确确定拉萨在北纬 29 度 6 分位置的人。
他们以及其同伴的工作由一系列杰出的耶稣会藏学家继续进行,他们编纂了词典、语言研究、地图、地质调查和神学论著。他们的坟墓,如贝尼托·德·戈斯(Benito de Goes)和曼努埃尔·马奎斯(Manuel Marquis)的坟墓,标志着一个对于他们同时代的人来说如同对于我们来说月球背面一样遥远和禁止进入的地区。
这些人以及他们在其他地方的同仁,并非仅仅是 20 世纪 40 年代舞台剧中所赞颂的“孤独而勇敢的人”。他们并不像本世纪最后几十年许多耶稣会士那样,因宗教贫困和经济贫困而失去理智。他们的目标并非诸如“人类个体的完全解放”这类世俗且模糊的追求。他们是伟人,若论比例,他们效仿了斯科特(Scott)和皮尔里(Peary)在极地的后续壮举、希拉里(Hillary)在珠穆朗玛峰的成就,以及首批宇航员在太空和月球的功绩。但最为关键的是,他们是听从罗马教宗声音的耶稣会传教士。他们活着、工作着、死去,皆对圣座保持忠诚,因为他代表着宗徒伯多禄,而伯多禄象征着他们所信仰的救世主基督。
在耶稣会成立 200 年后的鼎盛时期,耶稣会士在几乎所有欧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与科学领域发挥了塑造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在欧洲的任何政治联盟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各国政府面前占据着有影响力的地位;对重要人物和有权势的女性有着强大的建言能力。耶稣会士是首位造访大莫卧儿王朝宫廷的西方人。另一位则是首位在北京皇宫被宣布为官员的人。
由耶稣会士协助的历史伟人名单冗长: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Felipe II)、法国的路易十四(Luis XIV)、叶卡捷琳娜大帝(Catalina la Grande)、黎塞留枢机主教(el cardenal Richelieu)、瑞典的克里斯蒂娜女王(la reina Cristina de Suecia)、玛丽·斯图亚特(María Estuardo)、拿破仑(Napoleón)、华盛顿(Washington)、加里波第(Garibaldi)、墨索里尼(Mussolini)、蒋介石。
耶稣会士起草条约,协商和平协定,在交战军队之间进行调解,筹备皇室婚礼,执行大胆的救援任务,作为罗马教廷的秘密特工,生活在充满敌意的地方。他们曾伪装成爱尔兰的养猪户、波斯的集市商人、普鲁士的商人、英国的小丑、印度尼西亚的海上商人、加尔各答的乞丐、孟买的苦行僧。
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天主教有丝毫萌芽的可能,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愿意从事任何事情,正如他们所说,“为了上主更大的荣耀”,并服从罗马教宗。他们的影响力致力于教宗意志的扩展。身为耶稣会士意味着严格意义上是一名教宗主义者,这曾经是一个令人憎恶的词。
耶稣会的全球影响力日益增强,以至于罗马的普通民众为该修会的总会长创造了一个新称谓。他们称其为“黑衣教宗”,将他的全球权力与教宗本人进行比较,仅通过衣着来区分;伯多禄的继任者身着完全白色,而以依纳爵为榜样的继任者则穿着普通神父的简单黑色长袍。尽管这一流行昵称显然有些夸张,但罗马人足够接近事件中心,能够识别出谁在梵蒂冈内部行使着显著的一部分实际权力。
正如依纳爵所设想,“黑衣教宗”及其耶稣会团体之权力服从于教宗的意志,甚至预见到修会团体本身可能面临消亡。1773年,当教宗克莱门十四世决定(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必须在维持罗马教廷和解散罗耀拉修会之间做出艰难选择时,他单凭个人决策取缔了耶稣会。
通过一份正式发布的文件,他解散了23000名耶稣会士,并将总会长及其顾问送入了教廷地牢,同时迫使成千上万在世界危险地区缺乏支持的会士遭受流放与缓慢死亡。
教宗克莱门没有向任何人解释他对耶稣会的决定,他写道:“我们将原因铭记于心”。尽管如此,耶稣会还是服从了、 顺从地配合了他们自己修会团体的死亡。
四十一年后的1814年,教宗庇护七世认为教廷需要耶稣会,于是让它复活。在教宗的意志下,重生的耶稣会士以新的热情重新开始,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大量的工作,以确保1860年的第一次梵蒂冈会议宣布:教宗的无误权威是由圣神启示的信仰和教义。
这种努力如此巨大且意义深远,对许多人而言显得极为可憎。以至于在取缔之后,耶稣会士获得了一个新的称号:“山那边的人”(ultramontanos),即那些支持居住在阿尔卑斯山另一边、位于罗马的主教的人。这个带有侮辱性的称谓所蕴含的蔑视,清晰地反映了耶稣会始终不渝捍卫的核心理念:古老的罗马天主教信仰。根据这一信仰,教会中肩负基督全部权威的人与地球上的一个具体地理位置——罗马城——有着物理联系。此人作为罗马的法定主教,同时也是基督的个人代表。
比利时、荷兰、德国、奥地利、瑞士和英国,他们有主教、牧师、神学家和哲学家。他们在阿尔卑斯山的这一边自称为 “西斯蒙人”(来自山的这一边,即北边),反对罗马主教的权威和尊高的地位。
以最高教宗为中心的罗马天主教一直在西欧流传并延续到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刻,这主要归功于这些 “教宗的人”、他们的热情、他们对教宗使命的献身精神、他们的智慧以及他们引导天主教思想演变的努力。因为耶稣会士无论涉足哪个领域,都会引入推理和理性的论述,并使之与光辉灿烂、充满活力的信仰相融合。
十六世纪,耶稣会士对天主教徒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思想体系植根于前科学和前自然主义的领域。在随后的四百年间,耶稣会士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改变了这一状况,尽管在此过程中他们也遭遇了巨大的挑战与磨难。凭借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无畏的精神,耶稣会士帮助天主教徒坚守信仰,维持了作为虔诚信徒的身份。即使在1770年前后新思想与现代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天主教徒依然坚定地保持着对信仰的忠诚。
在耶稣会存在的四个多世纪里,他们时不时地被各国驱逐或取缔:法国、德国、奥地利、英国、比利时、墨西哥、瑞典、瑞士。耶稣会士的名字与教廷的权威联系在一起,因此驱逐耶稣会士总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该国政府决心消除罗马教宗的权威和管辖权。当对他们使用武力时,他们就会躲藏起来,或者收拾东西离开,等待着有一天能够回来。
他们总是会回来的。即使没有到被驱逐的地步,也没有人对耶稣会士所代表的教廷抱有幻想,他们支持罗马教廷的行动经常被敌人歪曲。19 世纪初,在美国,新教反对派对耶稣会的憎恨就已经达到了极点,直截了当地表述为 “耶稣会将使罗马统治美国”。
对罗马教廷的认同和献身是耶稣会创始人依纳爵的意愿和意图,也是罗马教廷同意耶稣会建立的条件。事实上,耶稣会士用他们的生与死书写了 “教宗之人 ”以及 “教廷之人 ”的历史。
做为 “教廷的人”,无论是在南美洲奴隶中间度过一生的耶稣会士佩德罗·克拉弗神父,还是成为北京宫廷正式官吏的利玛窦神父,抑或是异教徒之王彼得·卡尼修斯神父——他以孜孜不倦的旅行、布道和写作,反对新教徒,从新教徒手中收复了整个省份和整个城市;或是在苏联古拉格集中营里遭受折磨十七年的 W. Ciszek 神父;或是在香港为战争中的中国人与日本人斡旋的雅基诺神父(Jacquineau) ; 或是奥古斯丁·比阿神父,他曾在斯大林时代秘密地远涉苏联,为了充分了解苏联的情况,他走遍了苏联的大江南北; 或是塔奇·文图里神父,他的任务是向罗马教廷提出建议,以便在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与罗马教廷庇护十二世之间进行谈判。
无论他们是谁,在哪里,在做什么,每一位耶稣会士都铭记着基督教会的神圣结构,她以耶稣的代牧——教宗为基础,由主教、神父、修士和教友组成的圣秩制度与基督的代牧共同维护。无论他们是在哪一年或哪一世纪工作,每一位耶稣会士都知道,他们承诺在教宗领导下服务的天主教会与六世纪格里高利一世教宗领导下、十一世纪英诺森九世教宗领导下以及十五世纪四十年代保禄三世教宗领导下的教会是同一个教会。
跨越时空的遥远距离,让他们的意志为完成任务做好准备的,是耶稣会传奇般的服从意志,他们的特殊誓言是:他们承担的每一项任务都要服从教宗。
对于耶稣会的反对者而言,他们认为耶稣会对教宗的忠诚服务和绝对服从正是其令人反感之处。批评者们持续指责耶稣会扭曲了人文主义哲学。然而,法国作家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虽然并非耶稣会的支持者,但他的评价却显得公允:“哲学自认为从耶稣会那里遭受的些许冒犯,并不值得铭记。鉴于耶稣会士为人类社会所做出的不可估量的贡献,这些微不足道的冒犯确实不值一提。”
在20世纪上半叶,耶稣会士的思想和形象达到了巅峰。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天主教在社会和文化领域迎来了复兴。这一时期,天主教徒不仅能够在科学、技术、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崭露头角,还能在艺术和学术界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涉足新兴的科学分支,同时始终保持与天主教正统教义的一致性。
许多事情都证明了这一点:切斯特顿(G. K. Chesterton)和克劳戴(Paul Claudel)的诗歌和文学;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国、德国、比利时和意大利天主教徒的激进社会学;改变亚洲和非洲传教区的蓬勃发展的传教学;欧洲和美国令人生畏的辩护学派;教会的同质化在所有领域被展现出来。总之,它最终赢得了反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的尊重,尽管这种尊重是勉强的。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全盛时期,耶稣会的人数达到了顶峰,共有 36308 人,其中至少有五分之一是传教士。耶稣会对教廷政策的影响力空前绝后,耶稣会在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中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然而,在耶稣会和天主教会内部,一些隐秘的根源正在逐渐腐烂。早在几十年前就潜伏于这些机构中的某些问题,如同恶性肿瘤一般长期保持沉默,但它们绝非良性。一些偶然出现的症状揭示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个别耶稣会学者的零星反抗;某些团体公然滥用礼仪;偶尔将属灵活动与政治利益混为一谈的现象。然而,没有人预见到在20世纪60年代,教会、教廷以及耶稣会士将面临剧烈变革的冲击。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奇特现象,研究耶稣会在世俗化过程中获得了哪些特征,以及它在20世纪如何及为何偏离了初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并不是教会中的某个团体第一次与教宗决裂并挑战其权威;然而,这是耶稣会首次明确地与教宗对抗,旨在终止教宗的特权,废除天主教会的圣秩制度,并建立新的教会制度结构。此外,这也是耶稣会首次以集体形式或通过其个别成员承担社会政治使命。
依纳爵创建耶稣会的目的只有一个:捍卫教会和教廷。十六世纪,教宗赋予了耶稣会正式的生命,使这一宗旨成为耶稣会的使命和存在的理由。
作为一个机构,耶稣会始终与罗马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成员通过神圣誓言对教宗宣誓绝对服从。四百二十五年以来,他们一直与教廷并肩作战,传播教义,承受失败,捍卫立场,分享权力,抵御敌人的攻击,不断促进教廷的利益。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许多人将他们视为 “教宗的人”,就像他们将自己视为 “教宗的人 ”一样,几个世纪以来,教宗授予的许多非凡特权都象征他们对耶稣会的信任。
可以说,作为一个修会团体,他们直到 1965 年才逐渐偏离这一承诺。这一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结束了四次会议中的第一次会议,佩德罗·德·阿鲁佩·贡德拉(Pedro de Arrupe y Gondra)当选为耶稣会第 27 任总会长。带着对大公会议本身所带来的变革的殷切期望,耶稣会开始采纳新的反教会传统和社会政治倾向,一个多世纪以来,这种新的反教廷和社会政治形态一直在暗中发展。
这种迅速而彻底的转变不仅改变了它的使命和存在理由,也并非偶然。这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且有意识的行动,由阿鲁佩作为总会长提供了鼓舞人心且富有热情与能力的指导。然而,对于大型宗教机构而言,人们对于印象的改变往往不是轻易或快速实现的。
耶稣会在数百年间所赢得的声誉,成为其在过去二十年中悄然形成全新形态的最佳掩护,这一新形态与过去截然不同。事实上,耶稣会的光辉历史成功地掩盖了这一彻底转变,使其几乎不为人知。新的耶稣会领导层则将当前的形象展示为对依纳爵精神和忠诚度的最新、最崇高的体现。
对于广大天主教徒而言,无论是神职人员还是平信徒,都难以想象耶稣会竟然传播一种全新的教会观念,不仅与三位教宗发生冲突,还贬低、欺骗并违抗他们,甚至希望每位教宗早日离世,以期待下一任教宗能赋予他们更大的自由。不可避免地,在若望·保禄二世担任教宗期间,耶稣会与教廷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
这位充满魅力且坚韧不拔的教宗凭借其在波兰与马克思主义者斗争的丰富经历登上了教宗宝座。他的一切行动,尤其是他的目标、计划和作为教宗的策略,都表明了他对自二十世纪50年代末以来罗马流行做法的彻底转变。从当选的那一刻起,若望·保禄二世显然遭到了梵蒂冈官僚机构中许多成员的反对。然而,即使是资深观察者也未能充分意识到,他还面临着来自耶稣会的挑战,后者在其权威和议程问题上对其发起了猛烈的质疑。
自1978年若望·保禄二世登上圣伯多禄宝座以来,无论他采取说服、对话还是直接干预的手段,都未能消除或软化耶稣会对其的坚决态度。迄今为止,耶稣会一直成功地回避了教宗将其逼入绝境的努力,而其行为模式也在不断被更广泛的群体效仿。然而,正如博爱会所警告的那样,这位波兰教宗并非另一个保禄六世。他拒绝表现出无能为力的姿态,相反,他刚刚发起了新一轮的行动,这次是在他自己选择的战场上。
正如若望·保禄二世所体会到的,耶稣会在应对教宗的任何新攻势时,都将表现出极高的智慧和精明。事实上,在最近一次直接对抗中,首先采取行动的是耶稣会而非教宗,他们试图通过此举从教宗和罗马教廷的圣秩制度中夺取主动权。
无论最近的这场运动以及随后必将发生的其他运动的结果如何,毫无疑问,在我们这个时代,罗马教廷为之奋斗的那些东西是耶稣会成员所不能接受的,而耶稣会为之奋斗的那些东西也是罗马教廷的敌人,因此也是罗马教廷所不能接受的。
然而,尽管教廷和耶稣会各自处于对方的对立面,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强大的相似性。而这些相似之处意味着,两者之间的战争将达到很少有战争能达到的毒害程度和范围。
第一个也是最强烈的相似之处是不可剥夺的神圣使命感,这是教宗和耶稣会的行动本能。两者都声称自己的行动完全是为了天主普世子民的共同利益,为了基督在伯多禄建立的教会的崇高地位。
其次,作为拥有人力资源和影响力的组织,两者都掌握着巨大的世界权力杠杆。每一方都将其精力和资源用于特定的局势,并具有特殊、具体和明确的目的。
然而,这并非第三个相似之处。在人类活动所固有的激情和表面混乱中,教廷和耶稣会均在全球层面上运作,其动机超越了人类情感的脆弱性所能触及的范围。两者都珍视当下的价值,重视他们所处的每一个时刻;但同时,他们都拥有坚韧的记忆,并不断根据对未来愿景的期望来衡量自己的计划与行动。两方都认为时间站在自己这一边,坚信自己拥有充足的时间。
正是在这个关键节点上,我们能够最清晰地预见所有争斗不可避免的结局。从天主教会的角度以及经典的依纳爵耶稣会视角来看,存在一个超越性的维度和另一种人类存在的条件,这种更高层次的现实支配着教宗与耶稣会之间的冲突。
在这一框架中,智慧之善神与智慧之恶神这两种宇宙力量,分别以天主和路济弗尔为代表,正在进行一场决定性的战斗,旨在争夺对全人类的主导权。这场战斗只有通过复杂的人类情境中的具体细节才能得以显现和识别。
根据同样的经验法则,任何有形的事物和每一种人类情境都受到形而上学与永恒因素的影响。简而言之,教宗与耶稣会之间的争斗正是在这一超验层面上展开的。在这个层面上,唯有教宗享有神圣的时间承诺。
作为当代事件的旁观者,我们无法预见在我们必须将其视为灾难的地方会萌发出什么样的善的种子。我们离这些事件太近了,我们缺乏视角,也缺乏远见。透过历史的玻璃,我们看到的是阴云密布。因此,我们无法知道,如果目前耶稣会中存在的极端主义被压制下去,耶稣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极端主义是导致耶稣会放弃天主教基本教义、以社会政治解决方案取而代之,进而放弃耶稣会作为 “教宗的人 ”这一首要使命的原因。
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当我们回顾并对其处境做出最善意的指责时,及时改革耶稣会并恢复其最初的魅力似乎是不可能的。
。
I. 教宗的反对意见
每个称职的教宗都为他的教宗生涯制定了一个主要的战略。虽然它制定了各种方案并追求各种具体目标,但它的所有行动和目标都属于这一战略。
耶稣会是教宗于 1540 年建立的一支非常特殊的 “战斗部队”,完全听命于罗马教宗,无论他是谁。从一开始,耶稣会的构想就是军事化的。作为基督的战士,他们的任务只有两个:一是宣传罗马教宗提出和教导的天主教会的宗教教义和道德法则,以及捍卫教宗本人的权利和特权。属灵和超性的目的,特别是天主教的目的。令人惊讶的是,鉴于耶稣会的这一使命,教宗的战略本身竟然成了耶稣会与教宗之间的分界线;事实上,正是在这个舞台上,耶稣会与教宗之间正在进行着殊死搏斗。
庇护十二世(Papa Pius XII)于1939 年至1958 年担任教宗,他发现自己身处一个由两个对立的超级大国主宰的新世界。两个敌对的超级大国主宰着这个新世界,其中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将他置于诅咒之下。他的战后政策是毫不妥协地反对马克思主义——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支持以欧洲为中心,并受到美国的保护的 “西方文明”。
1958年至1963年间的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深信,“敞开的窗户和没有围栏的田野 ”政策可以促使包括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重新考虑他们的态度和计划。教宗若望在其短暂而活跃的教宗任期内,尽其所能降低了教会与包括苏联在内的世界之间的所有障碍。他甚至给予苏联教会豁免权,这是教宗态度的惊人转变。
这是一场伟大的比赛。而这只有在双方之间有足够的善意才能顺利进行。比赛失败了。最令人痛心的是,教宗若望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现实主义者,最终意识到他的开放政策被误认为是软弱,在他去世时,更卑鄙的人利用了这一点。
教宗保禄六世(1963-1978)对若望二十三世的政策缺陷视而不见,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它。梵蒂冈在苏联政权面前成了不折不扣的律师,通过外交手段起诉,以期获得聆讯的机会,并展开谨慎的谈判,实践低调的接触策略,甚至不惜采用狡猾的背叛和欺骗手段,比如明显难以合作的匈牙利大主教明茨蒂(Mindszenty),以迎合苏联政府及其代理人、匈牙利总理卡达尔(Janos Kadar)的喜好。¹
注¹:
明茨蒂(Mindszenty)大主教曾在布达佩斯的美国大使馆政治避难长达十五年,远离共产主义政权的控制,他就像是共产主义胸口上的一根象征性的刺。保禄六世曾向他保证,在其有生之年不会任命继任者接替他作为匈牙利大主教的地位。基于这一承诺,明茨蒂(Mindszenty)于1971年同意流亡。然而,三年后,保禄六世违背了庄严的承诺,任命拉兹洛·莱凯(Laszlo Lekai)为继任者。该任命于1974年2月5日在梵蒂冈和布达佩斯同时公布。布达佩斯教会事务国务秘书办公室主席表示:“约瑟夫·明兹蒂的罢黜得到了教会内外明智且进步人士的理解。”
在这一切中,保禄六世作为所有现代教宗中最为温和的一位,天真地损害了他的宗座权威。他的整个教会的广泛战略被他人所压制和利用,使他陷入了一种无力感,这种状态给他最后几年因病痛而饱受折磨的生活带来了深重创伤,直至1978年8月8日去世。
无论如何,是保禄六世在其教宗任期晚期意识到耶稣会原有的双重使命已发生变化。在他的任期内,大量针对耶稣会的批判性档案被编纂出来。
目前可以说,这份档案的内容是压倒性的令人目不暇接。它描绘了一个如同屋顶上的风向标般随风摇摆的耶稣会。对于耶稣会而言,教宗不再占据首要的地位。
此时,耶稣会的社会目标则转变为使教会适应并准备迎接世界上纯粹社会政治性质的根本变革,而与教宗的战略及其计划和目的毫无
关联,并且甚至背道而驰。
在1973年,保禄六世因耶稣会成员的行为感到前所未有的担忧,试图遏制事件的发展。他多次与该修会的首领、耶稣会总会长佩德罗·阿鲁佩(Pedro Arrupe)会面。这两位之间的许多会议都颇为激烈。保禄教宗曾多次要求阿鲁佩辞职。然而,无论如何,阿鲁佩都成功地抵御了所有来自教宗的压力。保禄六世坚持要求他向所有隶属于他的成员传达:“我们的请求是耶稣会士要忠于教宗。”当时,阿鲁佩和他在罗马的助手们正忙于筹备该修会的另一次国际大会,即所谓的总会。
通过这种方式,阿鲁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保禄六世在其软弱之中别无选择,只能耐心等待。
在耶稣会领导人的国际会议上,即 1974-75 年召开的第 32 届总会上,保禄六世做了最后一次尝试,要求在会议上重申对教宗权威的忠诚,但同样令人沮丧,该会议持续了九十六天。教宗的努力遭遇到了完全的不理解以及来自该修会顽固甚至傲慢的反对。显然,教宗与耶稣会之间存在着根本分歧。
前者不愿意服从,而保禄六世则过于软弱,以至无法进一步突破冲突。
耶稣会神父W.巴克利(W. Buckley)在谈及保禄六世教宗在第三十二届耶稣会总会上的态度时写道:“当有些人不相信自己在实质或规则上犯有错误,并且受到他们所试图服务的人的怀疑、抵制或反对时……我们考虑的是......我们面临着一个极其严重的宗教问题。” 可以说,这是对此种情况的最温和表述。
威尼斯枢机主教阿尔比诺·卢西亚尼(Cardinal Albino Lucian)于1978年8月24日被选为保禄六世的继任者。似乎他在就职前就已对耶稣会持有不利态度。
显然,耶稣会也对若望·保禄一世(Pope John Paul I)采取了自己的立场。新教宗刚一当选,耶稣会便表现出自我肯定。总会长阿鲁佩的四位助理中的杰出代表文森特·奥基夫(Vincent O’Keefe),他接受过培训以期未来接替阿鲁佩担任总会长。在一次荷兰报纸的采访中,他表示:新教宗应重新考虑教会关于堕胎、同性恋以及女性神职人员禁令的问题。这次采访得到了公开发表。
教宗若望·保禄一世非常愤怒。这不仅仅是一个轻率的举动,而是一种声称耶稣会比教宗更清楚天主教徒应遵循何种道德标准的表述。此外,这也是一种认为耶稣会有权表达这一观点的主张,实际上这是对只属于教宗权威的直接侵犯。
若望·保禄一世召见了阿鲁佩并要求解释,总会长谦逊地承诺将全面研究此事。然而,若望· 保禄一世能够像任何其他教宗一样清晰地读出墙上的“Mane, Thecel, Fares”(即“测量”、“称重”、“分割”)。在基于保禄六世对耶稣会批判性档案和经验丰富的老耶稣会士保禄·德扎神父(Father Paul Dezza他曾是保禄六世和现任若望·保禄一世的告解神师)的帮助下,教宗撰写了一篇严厉的警告演讲。他准备在1978年9月30日于罗马举行的国际耶稣会领导人总会上向总会长阿鲁佩发表该演讲。
教宗若望·保禄一世演讲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他对耶稣会在教义上偏离的反复提及。他警告道:“不要让耶稣会的教导和出版物中出现任何可能在信徒之间造成混淆的内容。”对于他而言,教义上的偏差是耶稣会被遗弃的最不祥征兆。
尽管他的讲话表面上流露出优雅的罗马风范,但其中蕴含着明确的威胁:要么耶稣会恢复其应有和被赋予的角色,要么教宗将不得不采取行动。
那么,他将采取何种措施呢?根据若望·保禄二世留下的备忘录和笔记,可以看出,除非能够迅速进行秩序改革,否则他心中设想的是彻底解散现行形式下的耶稣会;或许之后再以更易管理的方式重组该组织。
若望·保禄一世曾收到众多耶稣会士的请求,希望他能如此行事。然而,这位教宗从未发表过这样的警告演讲。在担任圣伯多禄宝座三十三天后的9月29日早晨,也就是在即将于次日向耶稣会大会发言之前,若望·保禄一世被发现死于床上。
在随后的几天里,耶稣会总会长阿鲁佩向枢机主教让·维洛(Cardinale Jean Villot )(译注:根据一些说法,他是该罪行的实际执行者)询问,作为梵蒂冈国务卿的他在若望·保禄一世去世与其继任者选举之间的这段时间内是否可以为耶稣会提供那篇演讲的副本。
经过与协助他准备新教宗选举的枢机们进行审议后,这位枢机主教谨慎地拒绝了请求。相反,阿鲁佩被告知,根据维洛和委员会的意见,“现在是耶稣会理顺自身事务的时候”。
就此而言,阿鲁佩及其团体决定静观其变,以观察新教宗的人选。时间是他们始终希望获得的重要资源。波兰人卡罗尔·沃伊蒂瓦( Karol Wojtyla)于1978年10月16日当选为若望·保禄二世(Paolo John Paul II),他无法对这一耶稣会问题有所动摇。
若望·保禄二世广泛的教廷战略涵盖了资本主义第一世界、苏联共产主义第二世界以及所谓的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第三世界。
若望·保禄二世希望分析自 1945 年以来的教宗战略的特点和局限。他认为,庇护十二世以 “围困 ”的心态领导教会,使教廷的战略只能在强大的苏维埃帝国内秘密进行活动,但却没有对教会在那里不断受到侵蚀做出任何反应。
保禄六世的政策仅仅是完善了一项已经存在缺陷且失败的政策。1978 年保禄六世逝世时,他的国务卿正忙于与多个苏联社会主义 “兄弟 ”成员国政府拟定谅解备忘录,但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更不用说在法律上签字和举行仪式了。无论如何,即使这些协议得到了批准,很显然,它们也不会改变罗马天主教徒在苏联统治下的地位。
根据若望·保禄二世的分析,只要所谓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世界仍然被超级大国之间无休止的竞争所冻结,而这种竞争又是由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与僵化资本主义之间的对抗不断激发,那么在现实层面上几乎没有任何希望能够拯救什么,也无法赢得任何战斗或找到解决国家间危险困境的方法。
这种局势只会缓慢而不可逆转地瓦解,人类在 20 世纪最后四分之一的时间里所经历的文明有可能被毁灭,人类历史将沦为漫长而痛苦的梦游,直到人类黑夜的终结。若望·保禄二世认为,现在是采取与庇护十二世、若望二十三世和保禄六世完全不同的态度的时候了。
他的方式将是充满活力的。在那些天主教徒在封闭社会中占相当多数或少数的地方,他们必须主张属于他们的社会政治空间,维护他们的权利;换句话说,只要他们是天主教徒,就足以让这种自我主张蓬勃发展。
作为波兰克拉科夫的大主教,沃伊蒂瓦已经巧妙地制定了一项战略,使他所考虑的天主教多数和少数能够争取自己的权利;然而,他并未与那些毫无顾忌且具有极权性质的共产主义政府进行直接对抗。
沃伊蒂瓦的充满活力并不排斥与苏联及其附属国进行对话和理性交流,恰恰相反。然而,这种风格将与若望二十三世或保禄六世所采用的截然不同。实际上,如今没有任何领导人能像若望·保禄二世那样频繁而直接地与苏联高层对话,自他担任教宗以来便如此。1979年1月24日,在当选教宗仅两个月后,他接见了经历过多重人生的著名政治家安德烈·戈尔巴乔夫。这是从1979年至1985年间,两人之间八次个人会晤中的第一次。他与东欧及苏联的电话交谈属于宗座机密事务,我们只需指出这些交谈确实存在。如果你是斯拉夫民族的一员,又会讲俄语以及其他几种东欧语言,而且又是身为教宗的卡罗尔·沃伊蒂瓦(Karol Wojtyla),那么权力谈判者自然希望与你沟通。
对于若望·保禄二世的积极战略而言,实现和强加一个完全由道德和属灵动机推动的、无可指责的新世界领导权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在如此大胆而激进的战略中取得成功,若望·保禄二世将在两个关键领域展示他所追求的这种领导力:他在教义和道德上的最高权威必须在其普世教会内得到确认与重申,而为解决国际困境所作出的贡献将是这一点的具体体现。
由此产生了若望·保禄二世教宗活动中最显著的两条主线:他的全球旅行以及对波兰团结工会运动(Solidarnosc)的细致指导。他在主要国家及许多次要国家中的出现,为确立这种权威提供了一条途径。如果团结工会能够在波兰苏维埃共产主义统治下实现经济和文化上的自由行动,那么无论是共产党人还是资本家都将看到一个明确示例,证明教条主义政治不一定必然导致奴役、贫困或毁灭性的军事化管理。
这就是梦想。无疑是一个坚定的战略,但终究仍然是一个梦想。这使得教宗与全球强大的耶稣会发生了冲突。
在若望·保禄二世的指导和财政支持下,波兰大主教、八十岁的枢机主教斯特凡·维希辛斯基(Stefan Wyszynski)正在推动一种态度的发展,以便让天主教会和人民能够在文化和社会上摆脱共产主义的束缚。团结工会(Solidarnosc)的精神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旨在实现文化和社会自由,同时保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及军事压力的不妥协。“不要危害波兰共产党内部、国家议会、军队或安全部队中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是团结工会创始人的口号。“让他们安静地待着。我们要在其他领域争取自由。”
与此同时,在世界另一端,从德克萨斯州南部到南美洲顶端,耶稣会士及其他人正在制定自己的计划,作为新形象的创造者和主要倡导者,他们称之为“解放神学”,这一术语以其典型有效且富有浪漫魅力的激励方式被广泛传播,其基础是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并旨在建立一个共产主义政权。
若望·保禄二世的波兰模式与耶稣会在拉丁美洲热切而公开支持的“解放”模式之间的矛盾再强烈不过了,对立更加鲜明或直白。
如同他的前任若望·保禄一世一样,若望·保禄二世查阅了在保禄
六世时期编撰的关于耶稣会的档案。他还持有若望·保禄一世准备
但未曾发表的谴责演讲。1978年11月,即他当选一个月后,这位教宗将该演讲发送给了位于罗马耶稣会总部(即“Gesù”)的总会长阿鲁佩神父。教宗此举被视为一种善意的警告,他通过这一行为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把这篇演讲稿当作自己的演讲稿。对此,他自然收到了来自总会长对教宗忠诚和服从性的抗议。然而,这些抗议最终只是形式上的反应。
在12月31日的晚上,作为善意的举动,教宗前往耶稣会的“Gesù”教堂,以其出席传统的新年感恩仪式来向该团体致敬。若望·保禄二世提前告知他们,他不希望看到任何身穿世俗服装的耶稣会士。结果他并未见到这样的情况。这或许是对教宗的一点微小让步,而在场的每位成员都曾向他许下重要而独特的誓言。然而,这也是唯一的一次让步。
沃伊蒂瓦随行人员也注意到了与会耶稣会显要们冷淡而礼貌的态度。在宗教仪式结束后,教宗与他们共进晚餐。他在交谈中表现得很愉快;然而,如同后来一位用餐者所抱怨,“他没有给我们任何关于修会未来的发展线索”。
这番抱怨所表达的内容堪比整本书。耶稣会曾经能够无视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一世,为什么他们要对若望·保禄二世有所不同呢?耶稣会只需像对待前两位教宗那样,抵抗并生存于这位教宗之下。在与这些耶稣会士的新年会议几个月后,即1979年2月和3月,总会长阿鲁佩神父在墨西哥和罗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他温和地声称圣父与耶稣会之间没有任何摩擦。当然,在梵蒂冈国际新闻中心的记者面前,阿鲁佩神父承认他收到了若望·保禄一世的演讲,而这一演讲已被若望·保禄二世采纳。
他继续说道,流传着这样的声音:“这篇演讲具有贬义,是对阿鲁佩神父领导下的耶稣会在过去十四年中所做改变的指责。”他表示这是无稽之谈,教宗清楚地知道。他总结道:“当然,耶稣会确实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并不存在任何摩擦”。然而,圣父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事实上,这里存在严重的摩擦。这种摩擦正是若望·保禄二世所称之为“关于基本问题的冲突”。
是来自欧洲和美洲的耶稣会神学家和作家,他们撰写和传授的天主教基本教义违背了教会的传统教义和整个教会以往的教义;违背了教廷的权威;违背了基督宗教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违背了性道德的方方面面;违背了天主教信仰的各个方面。以及弥撒作为牺牲献祭、耶稣的神性、圣母玛利亚始胎无染原罪、玛利亚无玷受孕、地狱的存在以及女神职等天主教信仰。
他们实际上是在重新定义和重塑天主教徒认为有理由为之生和为之死的一切,包括基督所创立的教会的性质和构成。
耶稣会总会长阿鲁佩神父继续允许出版与整个传统教义完全相悖的书籍,并为那些根据这些思想撰写和教授的耶稣会士辩护。似乎没有任何来自教宗对阿鲁佩的呼吁能够在这位复杂且足智多谋、善于拖延的耶稣会领导面前产生效果。阿鲁佩曾承诺将审查这一情况。
他表示已经下令进行一些调查,并将在尽快内向圣父汇报。要从恶意谣言中分辨出真相是困难的。他将努力澄清各方立场,但这需要时间。他的团队已尽力而为,然而他的观点被曲解了,对其修会团体成员的指控也过于模糊。他需要具体的人名、细节、日期和地点。事实上,阿鲁佩所做的一切都不会是像教宗那样整顿自己的门徒,尤其是在这个教宗之下。
根据若望·保禄二世的观点,重要的是,阿鲁佩总主教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毕竟,从情理上讲,如果他作为修会负责人,允许他的一名耶稣会士出版一本书,支持改变教会对同性恋的禁令,那么他作为总会长,就应该认为这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耶稣会士托马斯·麦克尼尔(Thomas McNeil)是经他的美国和罗马总会的上级授权出版这本书的。如果一个人一再祝贺他的另一位耶稣会士在美国国会公开投票资助自愿堕胎,那是因为他作为总会长也必须或多或少地将堕胎视为一个未决问题。
阿鲁佩曾多次与北美耶稣会会长一起,为罗伯特·德里南(Robert F. Drinan)神父数十年的国会生涯表示祝贺,他就是这样做的。“阿鲁佩直接违背了若望·保禄二世的愿望和明确命令,他说:‘我们拒绝接受这样的观点:即我们耶稣会士应系统地避免一切政治参与。’”。
到了1979年夏末,若望·保禄二世清楚地意识到,阿鲁佩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来压制他手下那些对基本教义提出质疑的人。从耶稣的神性到教宗的无误性等基本教义。
在1979年9月,大约十二位国家和地区耶稣会会议的主席齐聚罗马,与阿鲁佩会面。他们认为,阿鲁佩和他的耶稣会助手们最好能请求觐见教宗。因此,阿鲁佩提出请求,并为自己、他在罗马的主要顾问和十几位来访的会长获得了觐见。
这次接见活动于9月21日在梵蒂冈举行。若望·保禄二世与每位参与者合影留念,并在其庄重演讲后进行了非正式的交谈,还向每位参与者赠送了玫瑰经念珠。然而,他所表达的信息毫不含糊,教宗在对耶稣会高层的讲话中表示:“你们在天主的子女中造成了混乱,并且在教会内引发动荡,甚至对我这个与你们对话的人也造成了影响。”他列举了自己对耶稣会的不满,提到他们“令人遗憾的缺陷”和“异端教义”,并要求他们“回归完全忠诚于教会的最高训导及罗马教宗的最高权威”。
他的态度再明确不过,对耶稣会偏离正道行为的容忍已达极限。他无法再以谴责形式掩盖自己的立场:“我们没有得到任何关于该修会未来发展的线索。”
然而,还有其他类型的掩饰,而耶稣会士从未缺乏应对资源。
阿鲁佩于10月19日向所有耶稣会主要上级发出了一封通函,并附上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全世界所有耶稣会团体的楷模,后来还打算在国际媒体上广为流传),展示他作为总会长跪在教宗面前的场景。这封信件按照教宗的命令,必须由其27,347名耶稣会士逐一宣读。
他提醒他的成员们,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是第三位引起他们关注的教宗。他引用了9月21日演讲中的话,并要求所有上级提交年度报告,以说明他们如何遵循若望·保禄二世的警告。
尽管信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对基础,但无论是在语气还是结构上都显得极为政治化。事实上,总会长和耶稣会士们已停止遵守通常满足教宗要求及罗马官僚条件的正式外部规范。
这封信本质上是邀请耶稣会士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并寻找符合外部标准的理由与解释,从而避免遭受教宗批评。
相反,这封信中暗示:我们在政治上与这位新教宗有矛盾:请在政治上帮助我。对这封信的反应,也就是对来自若望·保禄二世的压力的反应,符合阿鲁佩本人的意图。总会长神父收到了他所要求的东西:大批耶稣会士的反馈,其中一些人对教宗的告诫十分愤怒。
在那些修道院里流传着一个笑话,说阿鲁佩成了 “W-炸弹”(Wdi Wojtyla即沃伊蒂瓦)的受害者。阿鲁佩的应对策略收到了一定成效:产生了大量文书。一位罗马枢机主教说:“沃伊蒂拉只是简单的要求把大约五千名耶稣会士(最后一批罪犯)的血淋淋的头颅整齐地排列在木盘上。而他得到的却是许多不请自来的信件”。
阿鲁佩没有一次大声疾呼:“我们作为耶稣会的总会长,我现在禁止他,开除那个人,驱逐这个人,实施以下规则和改革。”
无论如何,事实是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变化迹象,耶稣会的行为丝毫没有改变,所有这一切已经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在此时,若望·保禄二世正面临严重的历史困境。团结工会(Solidarnosc)正在为其首次大规模公开行动做准备;根据他从华沙和莫斯科获得的信息推断,团结工会的未来取决于此次行动。与此同时,令人不安的是,在大西洋的另一端,耶稣会的对立策略同样迅速地取得了进展,甚至更快,尤其是在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实际上正成为教宗与耶稣会之间的一场公开而戏剧性的试金石。在那里,教宗与耶稣会士的目标完全不可调和。波兰的团结运动旨在削弱马克思主义对波兰人民社会文化生活的强力控制。而在尼加拉瓜,耶稣会则想要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权体系,意图限制尼加拉瓜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生活。
如果若望·保禄二世无法控制尼加拉瓜的耶稣会,而那里正在进行的行动实际上可能危及他整个教廷战略的成功,那么这意味着他在任何地方也无法对耶稣会施加控制。
另一方面,从耶稣会的角度来看,如果若望·保禄二世能够挫败他们明确支持马克思主义政权的政治激进计划(如果这个教宗能抵消他们在尼加拉瓜的人力和资源投入),那么他们修会目标就失败了。
这位教宗本可以在任何其他地方对耶稣会采取行动。这从一开始,这就是一种敌对的局面。显然,教宗与耶稣会之间的战争已经酝酿已久,已经准备好了。
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以其全新的激进战略登上历史舞台之前,尼加拉瓜早已成为全球斗争的一个典型试验场,这场斗争在教廷与耶稣会之间显得日益重要。
尼加拉瓜在传统和习俗上完全是天主教国家。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它因能够通往大西洋和太平洋而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同时也因其潜在的经济自给自足能力,以及位于中美洲这一连接南北美洲的重要桥梁中心位置而备受关注。
再加上索摩查家族对社会和政治的极端压迫,自1937年以来,尼加拉瓜犹如被置于总督的魔爪之下,这种混合体形成了一个爆炸性的局势。在现代史上,尼加拉瓜仅有过一次短暂的自由时光。
这段时间出现在奥古斯托·塞萨尔·桑迪诺短暂的一生中,他是来自一位普通农民家庭的儿子,并成功转变为一名杰出的革命将领。1926年,当他刚满二十岁时,他拥有足够的军事潜力,并且凭借高超的游击战术成功躲避了两千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及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的围捕。
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令人信服,迫使富兰克林·D ·罗斯福总统制定了著名的 “睦邻政策”。1933 年,美国“海军陆战队 ”撤离,尼加拉瓜迎来了合法选举产生的新总统。
桑地诺具有伟大的潜质。对他来说,战争只是继续外交的另一种方式。一旦可能,他就会放下武器,进入公众生活。毫无疑问,假以时日,他将在政治上治理国家。
他的个人魅力、他的聪明才智和他的坚定信念将一手带领尼加拉瓜走向辉煌。不幸的是,1934 年,他被愤世嫉俗的国民警卫队成员刺杀,年仅 37 岁。从那时起,仅仅是时间问题,尼加拉瓜内部存在的各种因素便开始酝酿出爆发之势。
尼加拉瓜的人口主要由混血人群组成,既有白人也有黑人,这一群体在一个腐败的政府统治下遭受了严重的剥削。该政府最初由冷酷无情的独裁者阿纳斯塔西奥·索摩查·加西亚(Anastasio Somoza García)领导,随后由他的儿子路易斯·索摩查·德巴耶尔接任。两位索摩查均得到美国的支持,并始终准备通过极其残暴的国民警卫队来维护自己的政权,该部队足以让希特勒的党卫军感到汗颜。
然而,与此同时,桑迪诺被刺杀后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去世后立即成为一种神话般的人物,象征着尼加拉瓜对可恨的“美国佬”和其训练出的杀手们所展现出的独立与抵抗精神。
尼加拉瓜人开始围绕他的名字形成一种浪漫的革命理想。拉丁美洲最伟大的诗人之一鲁本·达里奥(Rubén Darío)的民族主义和同为尼加拉瓜人的萨尔瓦多·门迭塔(Salvador Mendieta)的著作为这一理想推波助澜。
在尼加拉瓜中北部的马塔卡尔帕和希诺特加省,聪明的活动家们聚集在一起。他们自称为桑地诺主义者,沿袭了桑地诺主义者的着装、主张和浪漫主义,其中一些人已成为革命理想的楷模。
耶稣会神父费尔南多·卡德纳尔( Fernando Cardenal)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兄弟埃内斯托(Ernesto)是这一殊荣的最佳人选。卡德纳尔一家来自尼加拉瓜的一个富裕家庭。卡德纳尔进入耶稣会;埃内斯托进入马那瓜的教区神学院。虽然两人都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和虔诚的桑地诺主义者,但他们的道路却不尽相同。
埃内斯托,怀有诗人抱负的他,决定在托马斯· 默顿(Thomas Merton)的指导下,在肯塔基州的革则玛尼修道院尝试特拉普派修士的生活。尽管默顿支持他的决定,但埃内斯托无法继续隐居生活,最终返回了尼加拉瓜。他自称为新型活跃修士的代表,并搬到了尼加拉瓜湖上的索伦蒂南岛,计划在此建立自己的修道团体。
埃内斯托渴望成为桑地诺革命的鲁本·达里奥,但政治因素以及或许是他真正缺乏诗人天赋,使他未能达到这一高度。
卡德纳尔则属于不同的层次。他拥有阳刚之美,既严肃又幽默,有时富有想象力且务实,极为聪慧,是一位敏锐的哲学家和令人信服的演说家,他能够根据场合调整自己的声音。尽管与兄弟相比,他少了一份诗意,却以浪漫而智慧的语言表达出深邃的决心,并在需要时展现出宗教情怀。此外,他还具备处理复杂外交事务的真正才能。
无论是在美国耶稣会校园中身着西装和灰色法兰绒,还是在马那瓜政府总部发号施令时穿着军装;亦或是在梵蒂冈国务卿卡萨罗利(Cardinale Casaroli)大主教处访问时身着外套和背心;或者在古巴与卡斯特罗谈判,或在巴拿马与苏联代表交涉,卡德纳尔始终是一位可以应对各种场合的人物。
他所受的耶稣会教育使他本已敏锐的智慧更加锋利。只要有机会,他就能塑造自己的语言。与耶稣会总长交谈时,他清楚该使用哪些耶稣会特有的措辞。在与尼加拉瓜政府讨论路易斯·索莫萨·德巴耶尔被刺杀事件时,他在表达形式、目的和用词上与同事们如出一辙。他与桑地诺干部的对话与任何人民专员的对话一样有效。在主教和神职人员的集会上,他可以用新神学的外衣来装扮马克思主义所体现的死亡和压迫,并用传统风格的耶稣的死亡和复活作为装饰。
通过这种方式,卡德纳尔在桑地诺马克思主义者中脱颖而出。
丹尼尔·奥尔特加·萨维德拉(Daniel ortega y saavedra)和托马斯· 博尔赫(Tomas Borge)是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米格尔·德斯科托(Miguel d 'Escoto)身材肥胖,举止文雅。埃内斯托· 卡德纳尔(Ernesto Cardenal)狂野浪漫,但费尔南多· 卡德纳尔(Fernando Cardenal)才是吸引人的因素,他冷酷无情、工于心计,几乎是小说中耶稣会士的漫画形象。
当卡德纳尔和他的兄弟埃内斯托一样加入桑地诺运动时,他得到了耶稣会上下的不懈支持。事实上,对于广大耶稣会士来说,卡德纳尔成为了 20 世纪耶稣会士的原型:一个全心全意致力于纠正资本家以 “基督的穷人 ”为代价所犯下的不公正行为的人。
据说,他是 “耶稣会士在天主子民面前的使命 ”的化身。事实上,费尔南多· 卡德纳尔正是以耶稣会士的身份与桑地诺马克思主义者密切合作的。对他们来说,尽管卡德纳尔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天赋与才能,但这些都无法超越他作为神父和耶稣会士的身份。
耶稣会在尼加拉瓜的影响比任何其他团体(包括政府本身)都要悠久和深远得多。自 17 世纪以来,耶稣会传教士就一直在尼加拉瓜传教。所有的知识生活都是耶稣会的学校、研究中心和大学院系提供的。这种影响力无论是在最偏僻的小村庄还是在最强大的家族世系中,都超过了任何其他宗教组织。
到 20 世纪 60 年代,对尼加拉瓜国家潜力的任何分析都掌握在耶稣会手中。费尔南多·卡德纳尔这样的人对革命至关重要;从真正意义上说,他是推动他们的动力源泉,也是他们对尼加拉瓜人民和外部世界的合法性诉求。
桑地诺主义者反对索摩查统治的斗争始于1967年在马塔加尔帕的潘卡桑对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的袭击。从一开始,包括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在内的桑地诺领导层就没有回避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身份,以及通过暴力手段征服国家并继续掌权的意图。
1969年,桑地诺派的主要创始人卡洛斯·丰塞卡(Carlos Fonseca)发表了一篇政治宣言,明确宣称其秉持的是强硬的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上世纪60年代,桑地诺主义者与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以及苏联的间接代表达成的多项协议,充分证明了他们为争取外部支持所作出的努力。
他与哈瓦那和莫斯科达成的协议涉及军备和宣传。他们还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OLP)达成了一项协议,根据该协议,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将对桑地诺主义者进行游击战术方面的培训。
协议的全部内容是,尼加拉瓜作为一个国家,将一举被马克思主义完全同化。不会有尼加拉瓜军队,而是一支'政治化程度空前'的桑地诺军队。
不会有尼加拉瓜电视网,而是桑地诺主义者电视网。桑地诺领导层想要的是尼加拉瓜人民的灵魂,就像苏联攫取了俄罗斯人民的灵魂一样。
此外,在20世纪70年代初,至少在掌权七年前,桑地诺领导层就宣布了他们的终极目标:在尼加拉瓜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社会,作为马克思主义革命在全国成形的基体。
“美洲到处都是革命”是他们的口号。桑地诺分子从最初只是一群游击队的小混混、银行抢劫犯和政变策划者。桑地诺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楚地认识到,除非他们能够招募并吸收天主教神职人员的积极合作,并适当修改教义和教会结构,否则他们没有希望在天主教徒占98%以上的尼加拉瓜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权。
如果桑地诺主义者想要掌控人民的灵魂,他们早已经知道了路径:天主教与尼加拉瓜文化的核心、语言、思维方式和形象密不可分,是人民内心深处的希望。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神父和耶稣会士的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具有非凡的影响力。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拉丁美洲的天主教神学家(尤其是二战后的耶稣会士)发展出了一种新的神学——他们称之为“解放神学”,以欧洲同行的理论为基础。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复杂体系,但其基本原则非常简单: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的唯一和完整的意义只指向一个目标:通过必要时的武装和暴力革命,将男人和女人从美国资本主义强加给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奴役中解放出来;随后必须建立 “民主社会主义”。
在这一 “神学 ”体系中,所谓有利于经济贫困者和政治受压迫者的 “选择”——最初由 1968 年在哥伦比亚麦德林召开的拉丁美洲天主教主教会议上描述为 “首选”——如今已变得完全排他。
唯一的敌人是资产阶级,包括中产阶级、高层和低层,主要集中在美国。“无产阶级”(即‘人民’)是唯一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实施来提升的群体。
“解放神学”为桑地诺主义者提供了完美的剧本。它包含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本身的目标;包括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群众斗争”,旨在将群众从一切资本主义统治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最终被包裹在旧有天主教术语之中。这些对人民充满意义的话语和短语被颠覆。
例如,历史上的耶稣变成了一位武装革命者,而基督的奥体(教会)则集体转化为被压迫的人们。
圣母玛利亚最终被尊奉为所有革命英雄的母亲。圣体则象征着由解放了的工人无偿奉献的面包。
美国总统,代表他的国家的领袖,是大撒旦的化身。天堂变成了工人的天堂,资本主义在那里被废除了。
正义变成了对资本主义利益的放弃,这些利益将“归还”给人民——基督的“奥体”,“归还”给尼加拉瓜的民主社会主义者。
教会转变为这个奥体——“人民”,他们将在马克思主义领袖的领导下决定自己的命运,决定如何进行敬拜、祈祷和生活。这是一种巧妙而易于理解的综合体,只有积极分子能够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就如同根据设计图纸建造一座建筑一样。
尼加拉瓜人民是检验这一理论的第一只小白鼠。
负责桑地诺领导层的神父们(耶稣会神父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埃内斯托·卡德纳尔、玛丽诺修会修士米格尔·德斯科托·布罗克曼、耶稣会神父阿尔瓦罗·阿圭略、马那瓜教区的埃德加·帕拉莱斯)使这次试验倍受祝福,并有机会取得成功。
如果这些被正式任命为神父的人能够成功地传播这一新的 “神学 ”信息(即桑地诺革命实际上是教会合法代言人认可的宗教事件),他们就能在一场通过武装暴力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式革命中得到天主教神职人员和人民的支持。
毫无疑问,这一计划是在对尼加拉瓜人民及其神职人员进行透彻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制定的。毫无疑问,该计划的首批帮凶就是耶稣会士们自己。
无论是在马那瓜,还是在巴拿马、洪都拉斯和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著名流亡者中,仍然有人把矛头指向费尔南多·卡德纳尔,认为他是这一计划的主要策划者。
然而,现有证据表明,他并不是唯一参与其中的耶稣会神父。在任何情况下,桑地诺运动的倡议从未像现在这样被更为生动地阐释、完善,并传达给神学院学生、修女、大学生以及广大民众,这一切都得益于越来越多的耶稣会士、方济各会士和玛丽诺修士在中美洲学校中的努力。
播种的季节被充分利用,以培养一种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情感。年轻的尼加拉瓜人埃德加·朗·萨卡萨(Edgar Lang Sacasa)在1977年就向世界揭示,正是他的教会教育者说服他和成千上万与他相似的人加入了桑地诺游击队。
伴随着解放神学的兴起,必然出现了一种新的“灵活”教会结构,以取代旧有体系。在传统的天主教结构中,对天主、基督、基督救恩、个人道德及人类命运的认知主要源自于教会中的高阶神职,即教宗及其主教们。
这些是信仰知识唯一真实的来源;在他们之外,人们不可能获得对基督宗教适当而深入的理解。
要想得到救恩,就必须服从罗马的最高统治,接受其教义和法律。正是这种由梵蒂冈掌握最高控制权的结构阻碍了桑地诺主义者和人民之间的联系。
也正是这种结构受到了以前以欧洲为基地的解放神学创造性设计师的批评。解放神学家说,这种结构是 “从上面 ”发号施令,“从上面 ”强加给 “下面 ”的人民的。
方济各会解放神学家莱昂纳多·博夫(Leonardo Boff)是巴西一所神学院的讲师,他用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和他的神职同事们可能赞同的语言表达了这一点:“历史上存在着一个由神职人员对基督徒进行生产资料剥夺的过程。”
博夫并非谈论工业或商业,而是关注神学和宗教教义;他所称的“生产资料”(他称之为 “工厂”)则是福音的宣讲。根据新一代神学家的观点,“罗马式”的、因此也是“外来”的宗教教义强加,正是这种等级制教会兴盛的国家出现社会不公和政治压迫的根本原因。
例如,在拉丁美洲这样的国家,以及尼加拉瓜等地。此外,这种推理还指出,基督教会,尤其是天主教,不仅在本质上是“外来”的,而且始终伴随着来自“外来”欧洲文化的实际侵略。
“外来”是关键词。为了解决这种外来的、强加的结构,新神学家们 “自下而上 ”地进行研究。从乡村层面,从压迫和不公正的角度出发,因为他们说,这就是他们在人民 “下面 ”所发现的一切。换句话说,他们的任务就是将 “第一选择 ”强加给每一个人,无论贫富。
随着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和其他桑地诺成员的理解,一个新的“教会”概念立即诞生了。根据这一修改后的定义,教会将成为信徒与启示源头之间的普通机构。
信徒的信仰将“创造”彼此之间的社区。这些被称为基础社区,在尼加拉瓜及其他拉丁美洲地区逐渐形成。而这些社区共同构成了新的“教会”:事实上,是 “城市教会”。
这些社区在1979年尼加拉瓜革命登上国际舞台之前便开始形成。
男女平信徒定期聚集,一同祈祷、阅读圣经、唱赞美诗,讨论他们特定的经济和政治问题,不仅选择自己的政治领袖,还选举神父,并确定解决物质问题的方法,以及最佳的祈祷方式和应有的信仰内容。
这是一个实现了的梦想。正如博夫神父所明确表达:“神圣权力必须归还给人民。”不允许任何来自外部等级化教会的权威性教义或指令。在事实上,那种教会本身所代表的一切符号都必须坚决拒绝。这些符号以及一切事物都必须完全来源于“底层”。
来自城市,来自基层社区,几乎在尼加拉瓜存在着一千个基层社区,总体而言,在整个拉丁美洲近三十万个这样的社区。
基层社区的理念在美国广泛传播,有时被称为聚会。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埃内斯托·卡德纳尔、米格尔·德斯科托·布罗克曼、埃德加·帕拉莱斯和阿尔瓦罗·阿古埃洛是桑地诺运动橱窗里所展示的神父,他们是这一新“人民教会”的蓄意和自愿的合法化者。
这一教会将重新定义基督宗教的所有词汇,同时削弱了教宗对尼加拉瓜教会的任何影响。
尼加拉瓜人的天主教信仰即将“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这些桑地诺神父展现出了卓越的成效。随着数十乃至数百名全国各地的神父、修女和宗教兄弟受到这种新热情的激励,基层社区迅速扩展并扎根,足以使桑地诺运动在尼加拉瓜社会中确立新的等级体系。
在这一过程的某个阶段,可以合理推测,保禄六世教宗在其任期内最为活跃的时期,本可以对这一活动进行纠正或至少减缓。
无论如何,保禄六世显然依赖于驻罗马和中美洲的耶稣会高层的忠诚和神学上的正确性,而未能及时意识到他们对尼加拉瓜成员活动的纵容。
大约在1965年,他的顾问和信息提供者开始认真整理关于耶稣会
的档案,但此时保禄六世面临着其他类型的问题。我曾认为他可能会将治理权交给耶稣会上级,就像过去四百年来教宗所做的一样。事实上,这些上级向保禄教宗传达了有关尼加拉瓜一个方面的信息:即该国所有天主教主教、耶稣会士以及任何具有基督信仰的人都团结一致反对路易斯·索莫查·德巴耶尔的毒辣独裁。然而,他们并没有告知他桑地诺主义者正在提议对尼加拉瓜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接管。
直到1973年和1974年,保禄六世才真正对此类耶稣会士感到震惊;但那时,他对耶稣会的控制已然削弱。
与此同时,尼加拉瓜因革命的力量而持续腐败,四处充斥着大屠杀、轰炸、银行抢劫、酷刑和残害。在这一暴力剧场中,耶稣会的强有力支持以及保禄六世的拖延为桑地诺运动赢得了宝贵时间。在同一时期,独裁者路易斯·索莫查仍在对尼加拉瓜民众进行残酷镇压,而桑地诺主义影响力和新的宗教狂热已经开始进入尼加拉瓜。
美国民主党两位政治活动家理查德·肖尔和布雷迪·泰森,以及其他几人共同创立了“北美洲关于拉丁美洲会议”(NACLA)。
早在1968年,肖尔便在圣路易斯的国际天主教会议上简要概述了NACLA的宗旨: “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天主教徒来说,只有一个希望:组织武装的民族解放运动,并为此做出牺牲和流血。”
NACLA远非美国唯一一个持此观点的组织。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许多团体和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声称与菲德尔·卡斯特罗及其在整个拉丁美洲的支持者保持放松关系,这些组织在华盛顿积极游说,以使尼加拉瓜桑地诺运动对美国立法者及其支持者变得可接受。
这些组织中,除了NACLA外,主要包括“政策研究所”(IPS)及其附属机构“跨国研究所”( TNI);华盛顿拉丁美洲办公室( WOLA)、美国政治犯正义委员会( USLA)以及半球事务委员会(COHA)。
WOLA成为了最受关注的支持尼加拉瓜桑地诺运动的“游说”团体之一,并邀请两位游击队神父前往美国国会委员会作证。
其中一位是费尔南多·卡德纳尔的兄弟埃内斯托,他已成为桑地诺革命的诗人和公开的马克思主义者。
另一位是玛丽诺会修士米格尔·德斯科托·布罗克曼,虽然不如前者富有诗意,却同样对美国立法者强调道:“我们支持尼加拉瓜建立一个非资本主义的新制度。”
越南战争和水门事件后,华盛顿迎来了新的局面,为那些极具智慧、卓越能力甚至带有浪漫魅力的桑地诺领导层中的活动家大使们创造了真正的“应许之地”。
这正是卡特政府时期的华盛顿。左翼民主派观点在乔治·麦戈文、伯奇·贝伊、弗兰克·丘奇、罗伯特·德赖南和爱德华·肯尼迪等政治人物身上得到了明显体现,并主导了当时的政治舞台。
卡特政府在联合国的代表,特别是安德鲁·杨和布雷迪·泰森,对行政部门施加了影响,使得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安哥拉、埃塞俄比亚或拉丁美洲的冒险活动未引发反弹。安德鲁·杨对卡特建议道:“不要害怕在安哥拉的古巴人。”
卡特总统的一项主要目标是完成逾期已久的巴拿马条约。
巴拿马的强人是奥马尔·托里霍斯(Omar Torrijos),他不仅是桑地诺领导层和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个人朋友,也是他们的重要保护者,而卡特与他同样保持着私人友谊。
托里霍斯还建议卡特让尼加拉瓜事务顺其自然。卡特总统希望签署
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条约,而托里霍斯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重要一环。
尽管卡特知道托里霍斯向桑地诺提供武器和庇护,但他的意见仍然受到重视。这些披着神学外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的杰出代言人和桑地诺主义大使,其目标并不集中于华盛顿,也不局限于美国;显然,他们绝不仅仅是政治人物。
作为他们事业的捍卫者和倡导者,数十种宗教出版物、报纸、通讯及信息在美国由耶稣会士、玛利诺传教士、洛雷托女修会、圣何塞·德·拉帕兹女修会以及南穆尔的圣母女修院等机构发布。此外,“女修道院院长会议”、“男修道院院长会议 ”等相关组织也参与其中。
在爱尔兰、英格兰及欧洲,耶稣会的出版物积极捍卫尼加拉瓜革命及其神职人员所扮演的角色。无论在哪里,耶稣会活动家及其赞助人都投身于这一事业。他们热情洋溢且能力出众,被称为“以促进社会正义并表达我们对生存贫困者首选方案的使命感而努力”的群体。
在尼加拉瓜背景下,这一切听起来就像是对“人民教会”的认可。到1977年,这些活动显著推动了桑地诺运动的发展。
那一年,当埃内斯托·卡德纳尔在华盛顿作为WOLA(世界政治家协会)和IPS(国际新闻通讯社)的嘉宾时,他在奥兰多·莱特利尔(Orlando Letelier)主持的IPS/TNI(国家新闻研究所)拉丁美洲圆桌会议上发表了雄辩的演讲。研究人员认为,莱特利尔是一个古巴代理人。对该圆桌会议成员的简单回顾,不仅揭示了桑地诺运动所获得的支持,也反映了他们的意图。
除了莱特利尔及其助理罗伯塔·萨尔珀外,参与者还包括圭亚那亲苏维埃共产党领导人切迪·贾根;古巴情报组织(DGI)及秘密警察成员朱利安·里佐(Julián Rizo),以及美国革命支持者詹姆斯·佩特拉斯(James Petras)和理查德·法根(Richard Fagan),他们以支持整个拉丁美洲类似古巴式革命而闻名。
事实上,正如九年前NACLA的肖尔所言:“在拉丁美洲,基督徒与马克思主义者之间不仅在对话,更是在合作。”
1979年7月中旬,尼加拉瓜的命运被决定了。在这场漫长的革命中,
造成了45,000人受伤、40,000名儿童成为孤儿,以及100万人因饥饿而死。桑地诺派于1979年7月17日胜利进入马那瓜。两天后,所有反对派都遭到镇压。在经历了42年的统治后,独裁者路易斯· 索莫查被三方联合的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FSLN)驱逐,该阵线与扩展反对派联盟(FPN)、一系列青年组织、激进左翼政党及工人团体共同协作。
当胜利来临时,这不仅令卡斯特罗的古巴感到欢欣,因为攻击计划是在他的指导下制定的,还因为在尘埃落定时,马克思主义的FSLN(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这是该年度唯一一次卡斯特罗支持下的胜利。
在70年代为争夺权力而斗争于拉丁美洲的四个游击队/恐怖分子集团中,由卡斯特罗提供武器和影响力,包括乌拉圭的图帕马罗斯、阿根廷的蒙托内罗斯以及波多黎各社会主义者均以失败告终。唯有尼加拉瓜桑地诺集团取得了成功。
如果卡斯特罗感到安慰,那么吉米·卡特似乎也同样如此。
卡特政府立即向新政权提供了数百万美元的支持,这些资金来自公民缴纳的税款。美国总统与年轻且颇具魅力的桑地诺领导人丹尼尔·奥尔特加及其他两位委员会成员在白宫玫瑰园合影留念。
同年,索莫查、他的司机和保镖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的一条街道上被一个由六名桑地诺成员组成的小组用火箭筒和机枪杀死。二十五发子弹击穿了索莫查的身体,使新政权不再担忧他的回归。
截至1980年2月,约有2000名政治敌人已被桑地诺处决,约6000人仍在监狱中。在此时,此前对桑地诺运动的所有反对声音已然消失。从统治初期开始,桑地诺军政府就依靠五位忠心耿耿、对政府有用的神父担任部长职务:耶稣会士费尔南多·卡德纳尔(Fernando Cardenal)、耶稣会士阿尔瓦罗·阿圭略(Alvaro Argüello)、埃内斯托·卡德纳尔神父(Ernesto Cardenal)、玛丽诺会神父米格尔·德斯科托·布罗克曼(Miguel d'Escoto Brockman)和埃德加·帕拉莱斯神父(Rev. Edgar Parrales)。
在1979年革命之后不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刚当选九个月,尼加拉瓜的主教们允许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及其他在全国政府服务的天主教神父“暂时”继续担任其政治职务,直到国家从武装革命的影响中恢复过来。
对此,主教们认为这没有什么大问题。他们自己在1979年索摩查被驱逐后立即宣布,“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桑地诺革命在道义和法律上的合法性”。当然,他们在1979年11月17日发表的著名牧函《基督教会对新尼加拉瓜的承诺》中走得更远。他们在信中支持“社会主义”和“阶级斗争”,并称革命预示着“一个真正的尼加拉瓜新社会,不依赖于资本家或极权主义者”。
从这封信的每一句话中都可以看出他在政治上的鲁莽和在社会学上的无知。
主教们明确表示:“如果社会主义意味着优先考虑大多数尼加拉瓜人的利益,并通过持续减少不公正现象、遵循国家计划经济的模式来实现这一目标,那么我们当然支持社会主义。”他们承认“阶级斗争的动态现实导致了结构的公正变革”,但同时坚决反对“阶级仇恨”,认为这违背了基督教关于“生活在爱的王国中”的义务。读到这封信时,不禁让人想起匈牙利的情况,并回应:尊敬的大人们,匈牙利的神职人员也曾参与了社会主义革命,古巴的神职人员同样如此。
然而,此时即便是一桶突如其来的冷水也无法震撼尼加拉瓜的主教们。
在索莫查倒台后,许多人陷入了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的狂热状态:包
括主教、耶稣会士、玛利诺修士和修女,以及其他神职人员,无论是教区神父还是平信徒。天主教徒并非唯一受此影响。五位新教牧师于1979年发表声明,称“基督徒可以合法地使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而不必放弃他们的信仰”,并且“马克思主义者可以体验耶稣基督的信仰,而不必放弃革命立场”。这种狂热似乎失控,并蔓延至整个世界。
诗人神父埃内斯托·卡德纳尔(Ernesto Cardenal)在普世教会理事会的机关刊物1980年4月号《同一个世界》(One World)上写道:“这是一场带有深刻基督之爱印记的革命。只需看看那些在我们街头持枪的年轻桑地诺战士,他们脸上没有仇恨,目光清澈,眼中闪烁着光芒,他们的心灵在歌唱。”
苏格兰天主教国际援助基金会(Scottish Catholic International Aid Fund, SCIAF)主席伊恩·穆雷神父(Ian Murray )热情地访问了尼加拉瓜,并观察了那些年轻的面孔。他对桑地诺运动表示“谦逊的支持”,因为“在尼加拉瓜,似乎几乎尝试着实现了八端真福”。
曾在危地马拉为最贫困者服务的耶稣会士卡尼神父,对“这一美妙而富有群众基础的桑地诺革命进程”以及“当今尼加拉瓜的桑地诺主义与基督教之间存在的亲密关系”赞不绝口。
他谈到了自己与“世俗领袖和众多优秀基督徒”的合作,这些人是传播天主之道的革命倡导者,其中大多数都是桑地诺民兵组织的成员。
这种“普世”的狂热令耶稣会士及许多其他人感到欣喜若狂,并立即在美国的宗教出版物中找到了几乎是诗意的直接表达。
这一情绪在罗马的耶稣会总长那里产生了积极反响。他对“我们尼加拉瓜的兄弟们”发表了热情而鼓舞人心的话语,称他们为“天主的小小卫士”。总会长阿鲁佩领导下的耶稣会士们在尼加拉瓜更加坚定地冒险,因为他们确信得到了最高指挥官的支持。
来自马那瓜政府职位上的耶稣会神父阿尔瓦罗·阿古埃洛表示:“如果有谁不想参与尼加拉瓜革命,那他肯定不是基督徒。今天要做基督徒,就必须同时成为革命者。”这项投资已然完成。
然而,在梵蒂冈,他们失去了所有幻想。到80年代末,这段蜜月期已经结束。桑地诺政权以其军事和民事生活方式、来自古巴和东欧的教练、指导员与监督员,以及与莫斯科之间众所周知的关系,再加上桑地诺运动在消除一切障碍时采取的不遗余力且残酷无情的方法,所有这些都迫使他们不再对革命感到欣喜若狂。
20 世纪 80 年代末,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坚持下,尼加拉瓜主教要求他们直接管辖的政府神父离开政治和权力,回到神父的岗位上。他们还要求驻罗马和中美洲的耶稣会和玛利诺会的上级要求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和其他耶稣会士以及米格尔·德斯科托·布罗克曼提出辞职,但主教对他们没有管辖权。最终,主教们所能获得的最多只是引发了一场拉锯战,而所有的砝码都压在了拉锯战的另一端。这五位部长兼神父,包括两名耶稣会士及其地方上级,对主教们作出了模糊承诺。他们表示,将来会离开政府,但前提是这不会干扰尼加拉瓜基督教革命的渐进发展。
然而,他们的领袖若望·保禄二世甚至未能说服在罗马的耶稣会总会长阿鲁佩以宗教服从为由要求费尔南多·卡德纳尔辞职,也未能说服玛利诺修会总会长解除米格尔·德斯科托·布罗克曼神父——这位狡猾的尼加拉瓜外交部长的职务。但显然,他们采取的路线并非为了满足教宗的要求,而是在1980年7月号《玛利诺使命》杂志中呼吁“神父们拿起武器”的立场。
自这场与教廷的斗争开始以来,耶稣会士费尔南多·卡德纳尔一直是其核心人物,就如他在更广泛的桑地诺斗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样。对于许多非耶稣会士和尼加拉瓜、美国及欧洲的平信徒而言,卡德纳尔被视为20世纪神父的楷模,正如桑地诺主义者长期以来对他的评价一样,他完全致力于纠正富人和资本家以牺牲基督的穷人为代价而犯下的不公正行为。
正在与罗马进行的斗争恰恰是卡德纳尔最擅长之事。他并不像他的兄弟埃内斯托那样笨拙,而是一位“绅士”。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他被法国人称为“沙发上的共产主义者”。他能够用流利的西班牙语与菲德尔·卡斯特罗交谈,同样也能轻松地与强大的梵蒂冈国务卿阿戈斯蒂诺·卡萨罗利(Agostino Casaroli,)对话。在这两种情况下,他都成功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问题不在于国务卿卡萨罗利拒绝接受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关于其诚意承诺的问题。实际上,国务卿卡萨罗利有自己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理由来支持桑地诺运动,甚至支持所有致力于调和马克思主义与天主教的拉丁美洲人士。作为外交官,卡萨罗利在教廷秘书处磨练了自己的技巧,在庇护十二世和若望二十三世任期内便已展现出色。他是东欧共产党国家及苏联关系政策(Ostpolitik)的最初设计师之一,该政策甚至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梵蒂冈就开始尝试与斯大林的苏联接触。”
国务卿卡萨罗利与未来的保禄六世(时任大主教)共同说服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与苏联政治局达成一项秘密协议:罗马天主教会当局将不会正式谴责苏联及其无神论和马克思主义。
遵守这一协议是卡萨罗利外交行为的首要原则。因此,作为梵蒂冈国务卿,卡萨罗利的对外政策基本原则十分明确:不发表任何言论或意见谴责苏联及其所依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谴责依附于苏联的卫星国。
国务卿卡萨罗利并未忽视桑地诺运动受到苏联保护,且他们的领导人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早在1979年7月,即路易斯·索莫查被桑地诺驱逐后不久,国务卿卡萨罗利便已将驻马那瓜的大使蒙席拉蒙·门塔尔沃(Rarion Montalvo他同情索莫查)更换为年轻的临时代办皮耶特罗·桑比神父(Fr. Pietro Sambi),他曾在古巴生活三年,并明确认为教会应积极参与革命。国务卿卡萨罗利对尼加拉瓜事务以及所有地缘政治现实都非常了解。
无论是他还是耶稣会总长佩德罗·阿鲁佩,都不可能对1980年间
莫斯科与尼加拉瓜桑地诺运动签署的秘密协议一无所知。他们也无法忽视在1980年7月,尼加拉瓜政府与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古巴达成的协议。
这次访问表面上是为了庆祝桑地诺革命一周年,但其实际成果却包括了关于武器供应、将年轻尼加拉瓜人送往古巴进行思想灌输,任命古巴专员以监控尼加拉瓜武装力量中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纯洁性,以及与已在邻近中美洲国家如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活动的受过马克思主义训练的游击队协调等问题。
显然,在卡斯特罗访问后,尼加拉瓜政府开始公开并自豪地谈论“在所有中美洲国家开展开放革命”。
如果需要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教廷国务卿对尼加拉瓜政府及其神职成员的支持,那么在1980年4月和10月,国务卿卡萨罗利在梵蒂冈接见了厄内斯托·卡德纳尔(Ernesto Cardenal)及其他桑地诺委员会成员时,表达了他对尼加拉瓜革命进程及其对整个中美洲和拉丁美洲重要性的“理解”。
在教廷如国务卿和耶稣会总长等强大人物的激励与支持下,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耶稣会士都继续积极参与尼加拉瓜革命,并广泛适应该政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目标,同时也调整了他们修订后的教义。
尽管若望·保禄二世频繁提出异议,但神父们在尼加拉瓜政府机构中的人数反而有所增加。厄内斯托·卡德纳尔作为国家扫盲运动的负责人,依然是推动解放神学的重要先锋。
1983年,他成为该国的教育部长。与此同时,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则致力于寻求拉丁美洲和北美神职人员的支持。耶稣会神父阿尔瓦罗·阿古埃洛(Alvaro Argüello)继续担任国家代表。耶稣会神父里卡多·法利亚(Ricardo Falla)和伊格纳西奥·阿内克索拉(Ignacio Anexóla)积极参与规划部工作。
安东尼奥·瓦尔迪维耶索(Antonio Valdivieso)神父和乌里埃尔·莫利纳(Uriel Molina)神父担任外交事务顾问。作为政府首席经济顾问及“80号官方计划”经济重建的设计者,哈维尔·戈罗斯蒂亚加神父自豪地表示:“我们正在设计一种新经济”,并指出“之前依赖资本主义的经济处于直接帝国主义统治之下”。正如农业改革委员会主任彼得·马凯提(Peter Marchetti)神父所言,从事“类似公正事业”的耶稣会士人数约为200人。
耶稣会神父对军政府的价值可以用美元和美分来衡量,也可以用神学、意识形态和政治术语来衡量。事实证明,耶稣会神父直接从美国获得的资本主义美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身价。
由耶稣会神父和其他神职人员组成的尼加拉瓜福音发展援助委员会(CEPAD)在 1981 年就从全国教会理事会收到了三十万五千美元。巴尔迪维索神父于 1981 年开始在他的马那瓜普世中心(AVEC)接受美国的资助。1983 年,仅这一项援助就达 17.6 万美元。戈罗斯蒂亚加神父作为尼加拉瓜经济和社会研究所(INIES)所长,关注的是 “设计一种新的经济 ”以取代 “帝国主义的统治......”。1983 年,他赢得了联合卫理公会和全国教会理事会提供的 3 万美元赠款。
由耶稣会在马那瓜成立的中美洲历史研究所(ICHA)不仅在1983年从普世教会理事会获得了3.6万美元的资助,而且还在乔治敦大学成立了中美洲历史研究所北美分部,以帮助其上级组织推动革命。
根据他们自己的证词和活动,显然INIES、ICHA、CEPAD和AVEC并未将这些资金用于宗教活动。根据他们及其北美资助者的说法,这些组织均“深陷于革命之中”,积极推动“基督徒参与革命进程”(世界基督教协会对AVEC的评价),同时也在为寻求社会与政治变革的决策机构提供服务(戈罗斯蒂亚加神父谈论INIES的目标)。
NACLA的理查德·肖尔(Richard Shaull)在1968年的声明中曾预言,拉丁美洲的基督徒与马克思主义者不仅仅是在对话,而是进行合作。到1983年,美国人已成为快乐的合作者。
因此,人们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费尔南多·卡德纳尔是尼加拉瓜最重要在职神父。其他宗教人士,无论是耶稣会神父还是非耶稣会神父,都以他为榜样,并引用他的言辞作为自我辩护。他成功抵制了若望·保禄二世以及尼加拉瓜主教们要求他和其他神职人员辞去政府职务的压力,这一行为象征着胜利的火炬在燃烧。
普遍认为,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在桑地诺政府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同时巩固了他在尼加拉瓜的权力及其在全球“兄弟民主社会主义”中的地位。
毫无疑问,他能够取得这一切成就,离不开当地耶稣会团体、他的上级、他的院长、他的省会长以及包括总会长佩德罗·阿鲁佩在内的罗马上级们的全力支持。
从罗马这个独特的观察点出发,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尼加拉瓜发生的一切有了清晰的认识。他并不反对为了国家利益而展现出的牺牲精神和合作态度,例如耶稣会士向政府捐赠了尼加拉瓜最大的乳制品厂“El Charco”。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反对的是神职人员的公开政治和意识形态活动,以及天主教的堕落,包括其层级结构和教义。宗座所掌握的有关桑地诺政府的信息档案包含的内容非常详尽。
他自然知道,尼加拉瓜最高领导人何塞·丹尼尔·奥尔特加·萨维德拉(José Daniel Ortega Saavedra)及其同僚以及九名委员会成员正在与古巴紧密合作,建立一个马列主义傀儡政权,同时作为莫斯科及其在西半球的同类以及莫斯科本身的代理人。
然而,他掌握的信息远不止于此。若望·保禄二世清楚所有参加政府的神父都已同意1980年签署的桑地诺主义者与苏联共产党之间的跨党协议。他了解到,在尼加拉瓜有来自苏联及其欧洲卫星国“顾问”的持续存在,并且知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德国红军派、意大利红色旅以及西班牙ETA等游击战专家也曾抵达该国。他还得知利比亚穆阿迈尔·卡扎菲向尼加拉瓜中央银行存入了一亿美金,而桑地诺主义者则获得了110辆苏制坦克。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也意识到,军政府模仿其本国波兰的“和平司铎运动”以及在共产主义中国的“天主教爱国会”,桑地诺政府也制定了一个秘密计划——我们再说一遍——该计划与卡德纳尔及其同僚神父合作——旨在剥夺天主教主教的所有权威,甚至将他们驱逐出境,并最终宣称“人民教会”是新尼加拉瓜唯一被允许的“天主教会”。最高教宗明白,为实现这一目标,由埃内斯托·卡德纳尔领导的扫盲运动致力于向受教育者灌输马克思主义原则。此外,为了促进这一目的,政府中的耶稣会神父及其宗教继任者正式与桑地诺主义者及其基层组织联合起来,对尼加拉瓜主教对政府道德侵犯行为提出的异议进行了严厉谴责。
教宗了解到,作为教育部长的埃内斯托·卡德纳尔负责将尼加拉瓜的年轻人送往马克思主义者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培训岛(对古巴来说,这是青年岛;对世界其他地方来说,这是松树岛),以便他们与一万名非洲学生一起融入以阿戈斯廷·内图命名的十七所洗脑学校,以此向安哥拉的马克思主义总统致敬。
他还获悉,桑地诺主义者在掌权后处决了超过1500名政治犯,而仍有3000多名囚犯被关押在桑地诺监狱中,其中一些人遭受酷刑。简言之,通过准确的信息传递,教宗知道他在尼加拉瓜的神父们,无论是耶稣会神父还是其他宗教人士,在与一个侵犯人权并寻求历史上类似暴行帮助的政权紧密合作。事实上,这些神父是一个政权的核心,这个政权不仅违反了天主教会的法律,而且致力于系统地摧毁天主教会及其圣秩制度,篡夺其权力,以建立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组织的极权国家。
除此之外,用奥尔特加自己的话说,理事会的目标是在中美洲各地采取同样的行动。奥尔特加经常重复 “在整个中美洲展开广泛的革命”,以此作为他的纲领的总结。
1980 年 4 月,国务卿卡萨罗利(Agostino Casaroli)枢机主教接见了来访的尼加拉瓜军政府成员,并向他们保证他将给予理解和支持。
就在同一时间,主教们开始撤回对桑地诺主义者的支持。若望·保禄二世明确表示,他已经意识到了危险,并期待他的主教们采取相应的行动。
教宗明确警告说:“无神论意识形态不能作为促进社会正义的工具。”
同年 5 月,教宗在扎伊尔金沙萨对神父和神职人员发表讲话时,提出了真正神父的理想:“将政治责任留给那些负责的人。你们作为神父所承担的任务截然不同且崇高。你们是基督代表下另一领域的领导者。”
5 月 12 日回到罗马后,教宗在讲话中的措辞更加犀利:“神父必须专注于其神职。政治是平信徒的责任”。
在若望·保禄二世发表这些讲话的时候,他的国务卿一年来所发的外交电报一直报道着桑地诺军政府成员对整个中美洲国家革命胜利的自豪宣言。
一些人开始感到困惑,因为他的那些神父们显然越来越不服从教宗的命令,而且教宗坚持要求他们遵守秩序,但若望·保禄二世却没有以直接和严肃的方式采取行动。
但鲜为人知的是,1980 年春天若望·保禄二世出访后不久,即就任教宗不到两年,就开始对耶稣会神父采取行动,因为耶稣会神父是天主教会神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教宗有着特殊的忠诚和服从。若望·保禄二世的行动是对“不服从”行为爆发的一种反应。即使在全世界都充斥着不服从行为的教会内部,这种行为的尖锐和无礼也是令人震惊的。
这次的问题并不直接涉及尼加拉瓜。而是涉及由安德烈·马塞(André Masse)神父主编的法国著名耶稣会期刊《研究》(Études),该期刊发表了一系列由耶稣会神父约瑟夫·莫因特(Joseph Moingt)撰写的三篇系列文章。这些文章涉及神职、神职的性质以及神职人员独身的问题。
从约瑟夫·莫因特神父的早期著作来看,他对这些主题的看法已广为人知。由于之前发表的文章,耶稣会总长阿鲁佩接到罗马教义信理部(CDF)的通知,要求莫因特神父将不再公开其观点。阿鲁佩同意了这一要求,但以一种奇特的理由为支持已婚神职人员的论点辩护,即据称老挝和柬埔寨的主教曾向罗马请求允许他们的神父结婚。无论阿鲁佩如何传达对教义信理部的不满,这对于编辑马塞和作者莫因特而言,无异于给一只鹅浇水。
编辑马塞神父公然违反了教义信理部的命令,并像阿鲁佩拒绝服从他的教宗那样厚颜无耻,继续在 1980 年 6 月、7 月和 10 月出版了这些文章,当时尼加拉瓜神父们的顽固态度给教宗的战略造成了严重的问题。
然而,攻击并没有就此停止。这一次,莫因特所提出的问题远超实施已婚神职人员制度之提议。
在一份官方报告中,他(自感满意地)驳斥了传统的天主教司祭概念。作为这一事件的直接后果,教宗审视了过去十五年耶稣会衰退的严峻全球形势。他被提醒,不仅要处理那些顽固不化的耶稣会团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正在对他的教会发起越来越有组织的内部攻击,而肇事者享有来自其宗教上级的完全豁免权。
教宗向阿鲁佩总会长表示,耶稣会需要在其神学家、著作、社会活动家、培养候选人的方法、学校和大学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此外,他们在非洲和亚洲的传教方式,以及各个堂区及其社会传教工作也亟需改进。实际上,在整个耶稣会,从顶层到基层,都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与整顿。同时,阿鲁佩作为总会长的有效性几乎被评估为零。
“当然,圣父,”阿鲁佩的回答基本上是顺从的。然而,根据耶稣会的章程,这些章程在几个世纪以来被多位教宗确认和批准,因此这样的改革只能通过全球耶稣会领导人召开的普通且合法的全球总会来实施。
耶稣会士们在罗马与他们的总会长聚集,自然是在圣父允许下,总会长及其同僚通常需要至少一年(通常为十五个月)来准备这样重要的全球总会。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给出的回应非常明确:召开全球总会,并做好充分准备待解决的问题;当时并未提及阿鲁佩任期完成的事宜。
在1980年4月,就在桑地诺成员访问了梵蒂冈国务卿和主教们,而尼加拉瓜人也前来觐见教宗的繁忙月份,总会长阿鲁佩神父向全球耶稣会各会省通报,计划于次年召开全球总会,最迟不超过1982年。
各会省立即开展了筹备工作。事实上,在冲突的这一阶段,阿鲁佩几乎耗尽了所有可用资源,已无力继续抵抗教宗对耶稣会控制的努力。尽管如此,即使命令来自教宗,他也似乎已经超出了常规纪律约束的范围。
阿鲁佩处于最能理解这一情况的位置。他目睹了对若望·保禄二世抵抗势力的增长,并且这种抗拒已经变得不可调和。据一位有影响力的梵蒂冈内部人士透露,作为纠正方向的第一步,若望·保禄二世正考虑将他从总会长职位上撤职。只有统治知道这一步将通向何方。
佩德罗·阿鲁佩感到疲惫。在1980年8月的一次十分钟听证会上,阿鲁佩询问教宗是否希望他辞去耶稣会总会长的职务。教宗的回答很简洁:“不。”
若望·保禄二世并没有用太多言辞来表达他的决定,即阿鲁佩应继续掌握主动权,而不是任命继任者或代理人独立行使总会长职务。教宗也无意让他轻易逃避在过去十五年中所造成的混乱。
圣父被告知,阿鲁佩并非仅是在谈论一个人的简单辞职。他所探讨的是整个耶稣会作为教廷军队的性质和功能。这其中有许多可能性,耶稣会的状态可能发生变化。
教廷对《教会法典》的最后版本草案正处于最终阶段;只需一小段文字,便可剥夺耶稣会在教会中的所有特权,以及其于教宗关系中的特殊地位。
耶稣会可能被降级为一个普通的教区修会,由地方主教简单管理。还有其他更为激进的选择。
或许有必要暂时解散该修会,之后再根据其原始原则重新建立;一些持传统思想的耶稣会神父已向罗马提出了这一请求。
这种毫不妥协的严厉回应并未对阿鲁佩隐瞒。然而,为确保这件事对阿鲁佩来说是明确的,他在梵蒂冈国务卿处的盟友向总会长解释了教宗不满的根本原因:在圣父旨在消除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要威胁的战略中,耶稣会神父成为最大的障碍,同时也是他——圣父——敌人的主要慰籍。
不管愿意与否,这就是现实。
1980 年 12 月,总会长阿鲁佩神父就马克思主义问题写了一封信(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这封信可以从正统的角度来解释,其目的显然是为了洗刷他作为一名总会长的污点,并表明所有耶稣会士都受到了适当的警告,同时也是为了驳斥任何关于耶稣会已正式认可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当时,若望·保禄二世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巨人。他总是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他周围的气氛越来越紧张,随着危机的到来而更加紧张。
每过一个月,他的意图和活动对于华盛顿和莫斯科对立的策划者以及高级金融中心来说就变得更加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若望·保禄二世已经掌握了权力。
他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以其教宗身份巧妙地赢得各种尊重、崇敬甚至强烈好奇心。莫斯科对此表示担忧,因为波兰团结工会运动的发展以及该国政治共产主义的衰退令他们不安。华盛顿则因苏联可能入侵波兰而感到不安,就像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1956年入侵匈牙利一样。同时,华盛顿也对尼加拉瓜及中美洲局势恶化感到焦虑。
金融分析师和投资者开始担心,团结工会的成功将破坏在苏联主导经济中经过二十年建立的整个投资、信贷和工业生产体系。缺乏工会、罢工以及恶劣的工作条件,使得这些经济体中的工资水平极为低下。
1980年,负责意大利、法国、土耳其和希腊事务的苏联外交部官员阿纳托利·阿达姆申(Anatoli Adamshin)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会面,并表示:“如果教会致力于将波兰抗议者的冲动控制在莫斯科可接受的范围内,就可以放弃入侵的想法。”或许莫斯科愿意进一步妥协。这种“进一步”的承诺对若望·保禄二世而言无疑是一根诱人的胡萝卜。
教宗已经获得了这一切,他决定继续推进谈判。他们复杂努力的高潮出现在1981年2月,当时阿达姆申再次拜访他,带领一个显赫的苏联代表团。此次讨论依然围绕波兰团结工会展开。结果是具体而明确:只要团结工会的发展不影响三个关键要素——波兰共产党、生存于共产主义统治下的波兰议会生活,以及由军队和警察组成的安全力量,那么苏联可能对此持有默许态度。换句话说,团结工会应局限于文化、宗教及劳动关系领域,不涉及政治、不容忍军事化,也不得进行任何破坏活动,更不能与美国秘密武器供应相关。
阿达姆申向若望·保禄二世保证,团结工会的这一积极转变将有助于解决波兰经济的长期病症,这也是莫斯科的直接利益。此外,这一成功还将为其他卫星国,即“兄弟社会主义国家”树立榜样,那里的封闭市场经济始终面临诸多问题。
根据可靠消息来源,阿达姆申似乎间接警告了若望·保禄二世:团结工会运动的成功将意味着低工资工业劳动力的终结,而这种劳动力没有罢工和税收。
可以想象,这种情况对依赖这类劳动力的制造产品国际化产生了直接影响,不仅在波兰,也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这样的变化是否不会影响到一些强大的利益集团?
阿达姆申并不仅限于讨论这一变化对苏联内部及外部坚决支持斯大林主义者所带来的影响。
在1981年4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不得不调动他最深厚的力量和洞察力,以承受可怕的双重负担:一方面,他努力维护大约三亿五千万拉丁美洲天主教徒的忠诚,保护他们免于陷入马克思主义的陷阱。正如他的情报来源所明确指出,这个陷阱不仅由“正常”的意识形态盟友(如古巴、尼加拉瓜桑地诺主义者等)设置,还包括一些有影响力的耶稣会神父、枢机主教、主教以及众多神父和修女。
另一方面,他支持并引导团结工会运动,不仅通过提供咨询和资金援助,还通过直接干预波兰政府频繁更迭,以及与因阿富汗问题而感到恐惧的莫斯科政治局成员进行接触。除此之外,在1981年初,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成功访问了遍布五大洲的20个国家,用23种语言传达他的信仰信息。
他最近的一次旅行是在同年2月,为期12天,途经巴基斯坦、菲律宾、关岛、日本和阿拉斯加。在每一个地方,他的信息都是一致的:这是伯多禄宗徒——通过其第276位继任者——基督的代表,呼吁所有人奉耶稣之名,追求圣洁与公义。
从各个角度来看,教宗的活动是巨大的,超出了他的身体承受能力和心理极限,这些都是许多人难以忍受的。相比之下,耶稣会总会长佩德罗·阿鲁佩神父似乎连为耶稣会全球总会做准备都显得力不从心。他也无法有效地整顿费尔南多·卡德纳尔(Fernando Cardenal),而他与教宗一样,到处旅行。
在美国公众面前,费尔南多·卡德纳尔通过一系列主要围绕大学城的演讲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强大气场,以及他们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观点。尽管若望·保禄二世曾多次警告阿鲁佩,但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却成为了一位如此令人信服且受欢迎的桑地诺党发言人,以至于在1981年,当教宗不断传达截然不同的信息并朝着相反目标努力时,费尔南多·卡德纳尔竟获得了来自133名欧洲议会议员及英国国会成员联合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然而,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并不是唯一一个阿鲁佩似乎无法控制的耶稣会神父。尼加拉瓜的耶稣会神父们并非孤立无援,他们一贯集体性的不服从行为也得到了其他地区同仁的响应。从拉丁美洲到北美,再到欧洲,各地的一些耶稣会神父在某些时刻毫不顾忌地对若望·保禄二世的社会教义和宗座训导进行抨击。
不断涌入教宗办公室的投诉信详细描述了耶稣会神父在欧洲和美国教授的异端思想。还有消息透露,某些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共济会圈子正在积极组织在波兰对教宗的反对;大约有二十位梵蒂冈主教是意大利共济会的正式成员,而耶稣会似乎再次与反对教廷势力有牵连。
早在1965年,教宗保禄六世就曾警告总会长阿鲁佩及第31届耶稣会全球总会代表有关加入共济会所带来的危险。对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而言,这一警告显然没有偏离实际。
一些最可信赖的顾问开始敦促教宗不要再等待阿鲁佩采取行动。局势过于严峻,容许耶稣会叛乱的领导层继续破坏教廷战略和权威,以及这位教宗明确规定的命令。
尽管圣父可能会受到建议的诱惑,但当时和现在的问题在于,采取这样的行动无异于自毁前程。考虑到耶稣会的声望以及对教宗权威的广泛反抗,单方面对阿鲁佩及耶稣会采取行动很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这不仅损害他的教廷政策,也可能危及整个教会。
此外,由于尼加拉瓜耶稣会神父明显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莫斯科关系密切,这种情况可能公开违反了二十年前梵蒂冈与莫斯科政治局之间几乎达成的秘密协议,除非强制撤离神职人员是由尼加拉瓜政府明确实施的。
再者,因为遵守该协议及其相关影响是枢机主教卡尔多·阿戈斯蒂诺·卡萨罗利作为国务卿的重要指导原则,他完全可以选择辞去这一职务以示抗议。在这种情况下,若望·保禄二世将失去一位在“冷战”外交中重要的人物,而他正试图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与苏联打交道。另一方面,如果国务卿卡萨罗利辞职或被解除职务,因梵蒂冈与莫斯科的协议已使他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权力,同时会使与莫斯科的联系减少。
更重要的是,在其教宗任期的初期阶段,教宗并不清楚(他也深知),在梵蒂冈秘书处及整个官僚体系中,谁才是真正站在他一边的人,也不清楚莫斯科在多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 “征服 ”了这个系统。
换句话说,此时采取任何针对苏联的强硬措施都是极为不妥。若望·保禄二世对波兰团结工会的计划正在逐步成形。苏联方面对此有所了解,但既未表示赞同也未表示反对,而是静待局势的发展,以便明确若望·保禄二世可能提供和愿意提供的互惠条件。
还有一个因素使得教宗在对抗桑地诺主义神父时更加谨慎,那就是梵蒂冈协议(与莫斯科)。通常情况下,教宗应向他的高级顾问寻求建议,特别是那些负责重要事务的枢机主教。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能否获得支持以采取措施针对政府中的神职人员,尤其是耶稣会神父的直接和强硬行动并不十分确信。
对于若望·保禄二世而言,以及任何其他缺乏坚定性格和梵蒂冈操作能力的教宗来说,严峻的现实在于,他无法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国家行政中的任何有权势的成员。而更为可怕的是,若望·保禄二世与其前任教宗一样,被迫承受着他们在圣伯多禄大教堂上所做出的广泛决策带来的影响。
教宗与越来越多的神职人员(耶稣会神父再次站在最前列)之间的对立正在接近临界点,对某些人来说,这种对立太缓慢了,但却是不可否认的。在若望·保禄二世当选三年后,尽管耶稣会似乎又一次参与了阻挠选举的努力,但波兰人团结一致所取得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正在世界的一端逐渐发展,而在世界的另一端,桑地诺主义者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马克思主义道路正日益壮大,并抵制了教宗试图阻止耶稣会和其他神职人员将这一运动合法化所做的一切努力。
随着天平上所有砝码的加重,尽管这种想法在四十年前看起来还很疯狂,但人们开始清晰地意识到,教宗与耶稣会士之间不仅可能会发生战争,而且这将是一场声势浩大且血腥的冲突,而且已不远了。
在某种意义上,1981年仲春召开的会议承载着全球各地同时进行的数千次咨询会议的印记。在法式双扇门后面,七个人正在开会。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文件夹,里面装满了文件,在每人的手肘处,放着一个装满水的壶,壶里漂浮着一块冰。任何偶然瞥见这一幕的人都会认为,这些聚集在一起的人正沉浸于一种安静而专注的讨论,这种情形是各类咨询会议所特有。但这并不是大多数人都能参加的聚会,甚至隔着紧闭的门玻璃也无法窥视。
会议室位于教宗宫殿的三楼,坐落于梵蒂冈山丘之上。公文包为红色天鹅绒制成,上面金色印有三重冠和钥匙徽章。在门外,一名秘书和两名身穿传统制服的瑞士卫兵负责防止任何潜在入侵者进入。坐在会议桌前的是神圣罗马天主教会的教宗和六位最有权势的枢机主教,他们推动和震撼着梵蒂冈,就像梵蒂冈强大力量的缩影。他们讨论的主题是耶稣会的生死存亡:换句话说,是关于由阿鲁佩神父领导的这个修会是否应被允许继续存在,还是应根据三位教宗反复表达出的意愿重新组织和审议,或者最终被若望·保禄二世正式解散。
从理论上讲,教宗不必与任何人会面就能就此事做出决定。从原则上讲,他有权这样做,他拥有所有必要的权限。其他领导者,包括同他参加会议的六位枢机主教,都是由他任命的,他是教会主要领导人中唯一一位一经当选就直接从天主那里获得权力——教宗权力——的人。
然而,如同权力常有的情况一样,理论和原则是一回事,而现实则是另一回事。每位教宗必须拥有足够的权力来承担并行使赋予他的职能。如果他放弃了其中任何一点,这些权利无疑将被他人篡夺并加以利用。
例如,在1981年初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首次意识到历经数世纪积累而成的大量权力集中在耶稣会总会长手中。这种力量在罗马及全球范围内都极为强大,并广泛受到认可,以至于担任耶稣会总会长的人也被非正式地称为“黑衣教宗”。这里所指的“黑”并不带有任何威胁意味,仅仅是对这一事实的简单承认:作为一名耶稣会士,这位极具影响力的总会长始终身着黑色宗教服饰,与传统白袍圣父形成鲜明对比³。
附注³:
在罗马,还有一位高级官员被称为“枢机教宗”,他是领导极具权势的信仰传播部(现称为万民福传部)的枢机主教,该部门的开支巨大,吞噬了梵蒂冈年度预算的一大部分。有观点指出,这里的“红”指的是财政赤字。实际上,这是罗马人对金钱总是赋予某种权力这一真实事实的承认。
在这次会议上,另一个例子应当被提及。如果他们能够如愿以偿,至少有三位与若望·保禄二世同桌的枢机主教将向教宗展示一堂关于罗马权力的课程。所谓“罗马性”就是指这种特殊的权力方式。
显而易见,一位希望成功的教宗必须具备至少两样东西: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卓越的“罗马性”。“罗马性”基于一个基本原则:耐心等待可以掌控世界(Cunetando regitur mundus)。如果你能比他人更长久地等待,你就能够统治他人。“罗马性”的基本要素包括行动中的克制以及各种表达形式上的节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般的力量。良好的时机感加上耐心、不屈不挠且排除情绪波动的气质,以及对最终成功几乎是救世主般的信念,被视为至关重要。
很少有人天生具备这些才能。那些最为纯正的“罗马人”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学习这些技能。尽管若望·保禄二世拥有强大的意志力,但他并未真正达到“罗马性”,而时间是他唯一缺乏的财富。
无论是在波兰还是尼加拉瓜,他们都未能使局势得到改善。
在那次会议上,教宗身着白袍坐在主桌前,宛如一位充满活力与激情却又被迫压抑的人,他的能量似乎随时可能爆发。在六十一岁时,这位首位波兰教宗是一位迅速崛起的人物,充满了进取精神,并以其个人魅力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
凭借宗座权威作为后盾,许多人不禁要问:在你的教会中,哪位主教?他将如何面对这一挑战?无论是否具备“罗马性”,卡罗尔·沃伊蒂瓦都是一位谨慎之人。毫无疑问,当他注视着坐在左右两侧、身穿鲜红教服的六位枢机主教时,他明白他们每个人的立场,不仅是在耶稣会的事务中,更是在天主面前。这就是他的全球性宗座战略。
教宗右边的椅子上坐着信理部枢机主教(Ratzinger拉青格),他是,负责在广阔而多样的教会世界中监督天主教教义的纯洁性。他是一位面容甜美、睿智而不简单的巴伐利亚人,职业是神学家,得到了教会知识分子的充分信任。五十五岁的他满头白发,是与会人员中最年轻的一位。若望·保禄二世知道,信理部会永远全力支持教宗的意志。
同样,他也确信传信部的枢机主教——负责在非洲和亚洲基督徒中推广天主教的人士,也会如此支持他。这位传信部负责人是一名意大利裔的巴西人,看起来比同事们年长,举止优雅:有人称赞他如鸽子般温和,却又像蛇一样狡猾。这或许是因为他的同僚们从未怀疑过他的真实来历。尽管风格直接简单,但传信部负责人以其在讨论中的精准发言而闻名,总能投出令人震惊的问题。
当天会议室内最后一位支持教宗的是神职部枢机主教,这位枢机主教负责管理全球天主教教区的神职人员事务。
在其余三位枢机主教中,有一位虽然不必明确表示反对教宗的立场,但他显然也不会坚定地支持教宗。
其中一位主教是圣部枢机主教,负责监督所有天主教主教,他是一位“罗马性”的高手。六十八岁的他,面容坚毅而机智,有可能被选为教宗。他知道如何为自己的支持索取代价。如果他能够在其他问题上施加影响,他就能倾其所能地支持教宗。
另一位作为梵蒂冈所有男、女修会及宗教团体的宗教监察员,是一位意大利裔阿根廷人,他极有可能会反对若望·保禄二世。他与多位身处要职、不希望教宗动摇他们利益的人士关系密切,并且与一些重要人物关系密切。这些秘密联盟不希望教宗取得任何重大成就,尤其对这位教宗怀有强烈的敌意。从精心梳理的发型到洁白无瑕的法式袖口,再到奢华精致的金色袖扣,宗教监察员的外表展现出一位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的高级神职人员形象。
在那张桌子上,仅次于教宗的最有权势之人是梵蒂冈枢机主教国务卿。国务卿在几乎所有事务上都站在教宗的对立面。若望·保禄二世身材魁梧、体格健壮,而国务卿则显得矮小瘦弱,是一位来自意大利北部的枢机主教,戴着眼镜,脸颊凹陷。他身形消瘦,因此得名“骷髅”。他的皮肤苍白如纸,仿佛毫无血色,与嘴唇和耳朵的红晕形成鲜明对比,这让人感觉在37年梵蒂冈外交生涯中,他始终面对着刺骨寒风。
国务卿是他这一代人中唯一一位与苏联及其卫星国领导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枢机主教。尽管与这位教宗所主导的与斯拉夫人谈判相比,国务卿与苏联的关系显得较为微不足道且未涉及重大冲突,但巧妙运用罗马教会的影响力,仍可将看似微小的联系转化为重要的外交途径。此外,国务卿认为,这位教宗统治下的危机已迫在眉睫。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并非由教宗发起,而是由在场的一两位枢机主教提议召开的,目的是在“罗马性”微妙的语境中对教宗关于耶稣会的计划进行“澄清”。即便当教宗以一份10分钟的“澄清”声明开场时,前任耶稣会总会长彼得罗·阿鲁佩(Pedro Arrupe)似乎亦然在场,仿佛是那第八位无形的参与者。这位73岁的巴斯克人,身形消瘦,鹰钩鼻,是与会七位人士的共同熟人。然而,他们对他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些人视他为极为重要的盟友,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对手。教宗陛下也逐渐意识到,对他必须保持警惕。
在阐述对耶稣会的标准时,若望·保禄二世主要强调了忠于教廷和传播正统天主教教义的重要性。当教宗结束发言后,宗教监察员表达了他的看法。不出所料,他的观点与教宗的立场相对立。事实上,教宗所指出的耶稣会的某些问题,在其他许多宗教团体中也普遍存在,包括男修会和女修会:方济各会、加尔默罗会、多明我会、玛利诺传教会神父、爱尔兰科伦坡传教会神父等。类似的问题同样存在于拉丁美洲的主教们身上,甚至在整个教会内部都屡见不鲜。
为了进一步阐述这一观点,宗教监察员提出了两个最显著的例子。墨西哥库埃纳瓦卡的前主教塞尔吉奥·门德斯·阿尔塞奥(Sergio Méndez Arceo)在周日布道时以举拳向共产主义国际致敬,并高呼“我是马克思主义者!”而他尊敬的同事、巴西圣保罗的枢机主教伊瓦里斯托·阿尔恩斯(Evaristo Arns)则抓住每一个机会猛烈抨击严苛的资本主义,赞扬财富再分配的理念,以缓解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
此外,还有那些法国主教们坚持将卡尔·马克思的诞辰列入教会官方礼仪日历,与圣人和教会殉道者的纪念日并列庆祝。而加拿大主教们则利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分析来研究社会问题,这又该如何解释?
宗教监察员相信,坐在他旁边的同事、所有主教的领袖——圣部枢机主教,能够证实他的观点。然而,宗教监察员可能误解了圣部的态度。
宗教监察员或许认为圣部枢机主教尚未决定在这场争论中哪一方能给他带来最大利益;但实际上,这种解读并不准确。圣部枢机主教不选择支持宗教监察员是有其充分理由的。
继国务卿之后,圣部枢机主教可以被视为梵蒂冈教廷最具影响力的枢机主教之一。他负责管理主教圣部(Congregation for Bishops),并在全球范围内(除传教区外)的主教任命中拥有决定性影响力。在传教区,这一职责则由传信部(Propaganda Fide)负责。此外,圣部枢机主教还曾担任圣座拉丁美洲委员会主席,在此职位上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
众所周知,圣部枢机主教与若望·保禄二世持有共同的信念:认为必须拯救拉丁美洲免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且公开宣称的马克思主义者与耶稣会、多明我会、方济各会和玛利诺修会的神父及修女之间几乎没有区别。两年前,圣部枢机主教曾表示:“从人类的角度来看,拉丁美洲正在发生的事情将决定教会在下一个世纪的命运。”
不,圣部枢机主教不会接受宗教监察员的隐含邀请。拉丁美洲左翼主教们是在他掌控主教任命之前就已经被任命的。现在,圣部枢机主教保持沉默,这并无所谓。这并不重要。宗教监察员已经完全准备好为耶稣会辩护,认为耶稣会士在完全服从于教会主教的情况下行事,而这些主教,无需提醒在场的人们,是十二位宗徒的继承者。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Vatican II)强调了主教团在教会治理和领导信徒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宗教监察员的观点,真正的问题并不是耶稣会,也不是那些像宗徒一样管理各自教区、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主教们。
对于宗教监察员来说,真正的问题在于将3,567名主教团成员与圣座隔开的鸿沟。宗教监察员避免直接提及若望·保禄二世;但没有人期望他会这样做。所有人都明白他指的是什么。根据他的分析,教会的治理和训导权威应当正常且定期地在教宗和主教团之间分配。教宗陛下应该允许会议集中讨论这一真正的问题:即罗马教廷与主教之间的缺乏凝聚力、分歧和不团结。
无论如何,耶稣会不应成为其他犯下更严重错误者的替罪羊,因为他们在普世教会中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尽管宗教监察员的立场坦率且与教宗的观点存在本质上的矛盾,但其表达方式仍然符合罗马的传统。没有手势,没有举手,声音也没有提高。其他六位与会者也表现出同样的冷静。没有任何不安的动作,没有情感波动,椅子上没有僵硬,没有深呼吸,没有咬唇,也没有皱眉。最坏的情况是,有人可能会快速瞥一眼说话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对手。当然,也没有关于发言顺序的讨论。
在这样的会议上,罗马传统占据主导地位,它用无形的手指指向信理部枢机主教,这位站在教宗右边的职业神学家完全理解自己作为天主教教义纯洁守护者的角色。
信理部枢机主教提醒他尊敬的同事们,引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Vatican II)对主教团的描述。他引用了该大公会议的相关文件:主教团“必须始终且必然与其首领共同存在,这位首领在主教团中保持其作为普世教会最高牧人的地位,即基督的代表”。
换句话说,信理部枢机主教强调,将主教团描述为与罗马教宗相分离的观点是一种错误的区分。事实上,没有罗马教宗,主教团便无法存在。
相反,唯一真正的区别在于教宗与主教团之间的关系。主教团必然包括罗马教宗,而教宗可以在特定情况下独自行动。然而,没有教宗的领导,主教团无法独立运作。因此,那些与罗马教宗存在分歧的主教,实际上也是与整个主教团存在分歧。宗教监察员刚刚向他们保证,这种分歧确实存在且广泛。信理部枢机主教确信,圣部枢机主教会履行其职责,毕竟,他有责任确保主教们遵守秩序并保持一致。
这是一场引人注目的展示,展现了“罗马性”中罕见的权力博弈。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既没有胜利的微笑,也没有失败的沮丧。事实上,信理部枢机主教尚未结束他的发言。
他继续说道,耶稣会的情况在性质上与主教团有根本不同。主教团是由天主设立的,而耶稣会则是由教宗创立的,他们的存在和忠诚都依赖于教宗。根据圣座的说法,耶稣会目前处于一种叛乱状态。正如一位教宗可以创立这些规则,另一位教宗同样有权制定新规则或在必要时终止其存在。关于耶稣会的规定或可能的解散正是此次会议的主题。
宗教监察员对教宗提出的挑战,试图阻止会议并绕过耶稣会的问题,被巧妙地化解了。然而,在讨论中尽管有几次中断,国务卿最终取得了胜利。国务卿的方法比宗教监察员的方法更为间接。
国务卿提醒他尊敬的同事们,他曾陪同现任教宗与苏联谈判代表阿纳托利·阿达姆辛(Adamshin)进行了两次会谈,最后一次是在1981年。
教宗向苏联保证,团结工会的领导人不会以任何形式违反1962年的《莫斯科-梵蒂冈协定》。
国务卿无需向听众解释,在1962年晚春,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派遣枢机主教尤金尼奥·蒂塞朗(Eugenio Tisserant)前往会见俄罗斯大主教尼科迪姆(Metropolita Nikodim),后者代表了尼基塔·赫鲁晓夫领导的苏联政治局。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非常渴望了解苏联政府是否会授权两名俄罗斯东正教会成员参加定于同年10月召开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蒂塞朗与尼科迪姆的会面在法国梅茨主教保罗·约瑟夫·施密特(Paul Joseph Schmitt)的官邸举行。在那里,尼科迪姆传达了苏联的正式答复。
只要教宗保证两件事,他的政府就会满意:第一,此次会议不会谴责苏联共产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第二,教廷未来将始终遵循不进行此类官方谴责的原则。尼古拉伊姆得到了这些保证。随后,这一事务由耶稣会枢机主教奥古斯丁·比亚(Agustin Bea)代表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进行协调,直到最终协议在莫斯科达成,并在罗马完成,这一过程成为接下来二十年内圣座政策的一部分。
国务卿隐含的问题对在场的所有人来说如此明确,以至于无需用言语表达: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如何能够在不明确谴责苏联马克思主义及其共产主义代表的情况下,指责耶稣会支持拉丁美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共产主义游击队?
换句话说,在其教宗任期内,他如何能够遵守《梅茨协议》及他对阿达姆辛(Adamshin)所作的承诺,而不违反这些约定?
因此,国务卿的信息非常明确。他深知,在不违反任何协议的前提下,可以对耶稣会偏离天主教教义的行为进行谴责。然而,他希望保护耶稣会士。教宗陛下会在这一关键时刻放弃斗争吗?或者会选择妥协?
显然寄希望于后者,国务卿继续强调,耶稣会总会长阿鲁佩(Arrupe)刚刚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任何天主教徒,更不用说耶稣会士,都不应依赖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和社会的分析来决定其立场。
国务卿并未特别强调,阿鲁佩总会长在1980年12月30日至1981年4月4日之间等待了三个多月才发表该文章,也未提及他已被告知此次极为保密的会议将审议的问题。国务卿对耶稣会的辩护至此结束。他随后的行动必须表明其意愿和能力,即将这场争论直接引入教宗的战略领域,从而提高事态的严重性。
国务卿提醒在场的所有人,作为教宗陛下的国务卿,他的职责要求他与苏联及东欧集团各国政府保持友好关系,即使这些关系是非正式的。当然,在最佳情况下,这些关系是秘密进行的。然而,这比其他政府与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要好得多。为了维持这种关系,他必须避免罗马教廷对苏联及其盟友的任何公开批评。国务卿的警告、辞职威胁以及明确的公开反对态度非常清晰,其他人也明白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有理由不希望引发国务卿的辞职或被解职。尽管如此,国务卿向教宗陛下和尊敬的同事们保证,没有人是不可或缺的,最终决定权仍在于圣父。
然而,迄今为止,国务卿及其办公室在指导和协调团结工会(Solidarnoś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在政治层面还是在物质支持上,尤其是在处理这一复杂问题的过程中。
在座的各位都了解国务卿在通过中立渠道、梵蒂冈控股公司或外国金融机构(其中梵蒂冈拥有主导控制权)向日益枯竭的团结工会基金输送梵蒂冈银行资金方面的操作。凭借其在梵蒂冈的关键职位,国务卿成为梵蒂冈经济事务委员会(PECA)的核心成员,该委员会负责做出所有重要决策。
关于资金流动的问题,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如同大多数前任教宗一样,并不熟悉梵蒂冈银行在外国金融机构和控股公司中错综复杂的网络。
严格来说,国务卿有权否决任何资金的调动。
然而,如果教宗的计划得以推进,团结工会将需要大量额外的资金支持,而不是减少现有的资金援助。
此外,国务卿还有另一点需要补充。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与圣父在资金问题上的合作揭示了一个潜在的危险。
意大利政府继续对米兰安布罗西亚诺银行(Banco Ambrosiano)的丑闻进行调查,这一事件震惊了国际金融界。无论结果如何,安布罗西亚诺银行及其董事罗伯托·卡尔维(Roberto Calvi)均与团结基金的重要管理者有着密切关联。
当然,国务卿坚信,这些事件最终不会损害罗马教廷的声誉,也不会影响教宗为他深爱的波兰所作的努力。没有人会怀疑他对罗马教廷和圣父最高利益的忠诚。
正是基于这种精神,国务卿早前对耶稣会的评论也体现了这一点。然而,即使是“罗马性”也难以接受国务卿在谈判桌上向教宗提出的大量政治和金融威胁。
对于传信部枢机主教而言,以其一贯的直率和说服力,似乎当前正是推动变革的有利时机。他以令人惊讶的坦率表示,现在是时候讨论一个比东欧政治复杂性或耶稣会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关系更为熟悉的话题。轮到他们讨论教会委托给他们管理的非洲和亚洲传教区的情况了。
为此,传信部准备了一份报告;该报告的副本装在红色大马士革皮革文件夹中,在会议前已被在场的每个人仔细阅读。
这份报告迅速而详细地总结了印度的耶稣会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教义时所出现的严重偏差。
传信部枢机主教的摘要仅涉及耶稣会教义中对神职人员的意义、洗礼、圣体圣事以及教宗在教会中的首要地位和权威的歪曲。
随后,他进一步讨论了教会关于永生、天堂与地狱、祈祷的价值、补赎和悔改等基本真理的瓦解;弥撒和得救的意义也变得面目全非。
传信部枢机主教在其评论中表现出更为激进的态度,似乎没有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他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为什么耶稣会要篡改和扭曲这些最珍贵的基督教信仰?据称,耶稣会士自己也在谈论“文化适应”和“本土化”。然而,其结果却是印度天主教徒群体经历了有组织且不断发展的去基督教化过程,而这一群体曾经是约三百万信徒的繁荣天主教社区。
传信部枢机主教以同样平静的语气回答了他自己提出的问题。印度的耶稣会士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因为他们及其罗马上级持续遵循耶稣会士皮埃尔·泰雅尔·德·夏尔丹(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注:德日进)神父的教导。
事实上,尽管德日进神父及其著作在1960年被罗马教廷正式谴责,但他近四十年来一直是耶稣会知识分子的精神导师。
正如传信部枢机主教向其尊敬的同事们所指出的那样,根据官方谴责的措辞,德日进的著作“充满含糊不清之处和严重错误,以至于亵渎了天主教教义”。因此,正如传信部枢机主教所言,如果耶稣会继续追随德日进的思想,他们必然与教会福祉相悖,这一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之,传信部枢机主教不仅赞同1960年对耶稣会士德日进的正式谴责,也支持1981年圣父对整个耶稣会的批评。
起初,耶稣会士们似乎有意减少他们的工作,以突出宣传已建立的德日进的思想与当前耶稣会活动之间的联系。以一种看似无意引发争议的语气,询问巴黎塞夫勒中心的哲学和神学学院(Centro Sevres di Parigi)如何计划在6月13日组织一场庆祝德日进诞辰百周年的活动。根据耶稣会提供的信息,这一活动得到了罗马宗座学院的祝贺,并获得国务卿和耶稣会总会长的批准进行的。
圣部枢机主教的建议是:所有相关人员最好为德日进的灵魂举行弥撒,而不是试图解读他含糊不清且危险的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采取行动。
教宗的指示则更为直接。教宗确信,国务卿会将圣座对计划中的庆祝活动的反对意见通知耶稣会总会长阿鲁佩神父。
圣部枢机主教还有一两个问题需要澄清。这份谴责性的报告是在一年半前,即1979年10月送达梵蒂冈的。他敬重的巴西阿雷格里港(Porto Alegre)枢机主教维森特·舍勒(Vicente Scherer1903 - 1996)在报告中详细描述了该市耶稣会安奇埃塔学院(Collegio Anchieta)的情况。
根据舍勒枢机主教的报告,学院使用了马克思主义教材,并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了马克思主义原则。此外,告解圣事和圣体圣事则因被视为过时而受到嘲讽。
圣部枢机主教好奇地问道,那份报告后来发生了什么?耶稣会学院是否继续沿着原来的道路前行?为什么总会长阿鲁佩神父(Father Arrupe)没有纠正这些严重的错误?圣部枢机主教继续大声表达他的疑问。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耶稣会士卡普里勒神父(Father Caprile)在罗马出版的《天主教文明》(Civiltà Cattolica)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根据卡普里勒神父的观点:问题在于罗马天主教会禁止天主教徒加入共济会,违者将被逐出教会。他在文章中写道:这一禁令实际上已形同虚设,共济会对任何天主教徒都是开放的。这种公然挑战教会权威的行为,显然是对教廷关于道德问题决策的严重破坏。
卡普里勒神父怎么可能在总会长的默许下,毫无顾忌地发表如此具有争议性的文章?这两种令人困惑的现象显然是针对国务卿的。众所周知,国务卿与《天主教文明》杂志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众所周知,国务卿截留了舍勒枢机主教那份谴责性的报告,并将其束之高阁。
信理部枢机主教认为这是一个解决悬而未决问题的良机。不仅在罗马、拉丁美洲和印度发生了令人不安的事件,而且这些事件几乎总是以耶稣会为中心。摆在枢机主教们面前的红色丝绒手提箱中,有大量文件记录了耶稣会士的活动:他们的教导、讲道和行为不仅偏离了教会的正统教义,甚至公然违背了教廷对关键问题的明确立场。
根据这些文件,信理部枢机主教可以列举出十几位欧洲杰出的耶稣会士,超过二十位美国耶稣会士,至少二十五位来自拉丁美洲,以及来自印度、日本、菲律宾、爱尔兰和英国等其他国家的约十二位耶稣会士。所有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坚持所谓的“斗争”必须得到支持。
信理部枢机主教总结道,整个局势已经失控。圣父必须果断采取行动。
宗教监察员再次尝试影响讨论的结果,以支持耶稣会的立场。他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误解。阿鲁佩神父(Father Arrupe)公开承认,自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以来,耶稣会已经发生了变化。
他给出了这一变化的理由:教会本身也经历了变革。在大公会议之后,天主教徒逐渐认识到教会是“天主的子民”,而不仅仅是一个等级制度。教宗保禄六世采纳了这种新的教会观,并将其纳入教会的新神学体系。神学家和主教们对这一新观点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耶稣会士,如同主教们一样,只是在倾听并响应“天主的子民”的声音。
他们的敌人们,自然会指控他们为马克思主义者;然而,实际上他们是新教会观念的倡导者。
宗教监察员向圣父保证,在教会的一些偏远地区,如波兰,关于教会本质的新天主教思想尚未完全渗透。但这只是时间问题。
教宗陛下、信理部、圣部和主教们都积极参与了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并接受了这一新的教会观。既然如此,耶稣会士推进这一理念的行为又怎能受到指责呢?
宗教监察员强调:“只有他们的敌人才会将耶稣会对‘天主的子民’的关注误解为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认可。”
再次提及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时,宗教监察员将讨论引向了信理部枢机主教擅长的领域。信理部枢机主教感谢尊敬的兄弟澄清了这一由阿鲁佩神父(Father Arrupe)在耶稣会中推广的关键理念。
然而,问题在于,许多耶稣会士和主教似乎忘记了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关于“天主的子民”的教导:即这个“子民”不应受他们本能或马克思或其他任何人的社会理论所引导和指导,而应遵循罗马教廷及与教宗共融的主教们所确立的教义和道德法则进行指导。
耶稣会士显然忽视了这一点,对于如此严重的疏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
再次,国务卿介入了信理部枢机主教与宗教监察员之间的争论。他再次提醒在场的所有人,他在关于耶稣会的决策问题提升到了更高层次。
是的,国务卿表示同意,必须采取措施来全面解决这一局势。教宗陛下通过其使徒之旅和波兰团结运动实验,旨在全面改善教会的状况。
然而,1962年《莫斯科-梵蒂冈协定》的问题依然存在。或许有必要指出,该协定实际上是罗马教廷与莫斯科之间先前协议的延续。
具体而言,这些对话可以追溯到1942年,在教宗庇护十二世在位期间。当时,梵蒂冈的蒙蒂尼主教(后来成为教宗保禄六世)直接与约瑟夫·斯大林的代表进行了会谈。这些对话旨在缓和庇护十二世对苏联独裁者及马克思主义的持续谴责。国务卿本人了解这些对话,并且还参与了1944年蒙蒂尼与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帕尔米罗·托利亚蒂之间的两次会晤。
如果在座的各位尊敬的同事有需要,国务卿愿意提供有关这一问题的详细报告,包括从战略服务办公室(OSS)1944年8月28日的JR-1022报告开始的相关文件。
显然,国务卿在参加会议前已经仔细核对了所有参考资料,并预料到了可能面临的反对意见。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这些信息表现出了高度关注:“庇护十二世陛下当时是否知晓这些会谈和协议?”
国务卿承认,庇护十二世并不知情。然而,现实往往复杂而艰难,下属有时不得不在上级不知情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以帮助实现共同的目标。
现在,显而易见的是,1942年、1944年和1962年莫斯科与梵蒂冈之间的协议属于罗马教廷的内部事务。同样地,当今教宗陛下与美国政府之间的私人对话和安排也应被视为教廷内部的机密事项。
唯有如此,耶稣会的努力才能真正应对社会和政治现实。他们不应被妖魔化为马克思主义者,而是被视为教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推动教会发展的宝贵力量。间接地,再一次,在没有对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进行个人批评的情况下,国务卿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在许多人眼中,与美国政府打交道并不比与苏联马克思主义者交往好多少。在这种复杂的情境下,各方往往根据自身判断采取最适宜的行动。耶稣会士们不得不面对修会内共产主义已经泛滥的局面。或许他们的应对方法与其他方式一样具有合理性。”
然而,国务卿急忙补充道:“任何不当行为都必须得到纠正。毫无疑问,阿鲁佩神父及其他耶稣会领导人将在下次于罗马召开的全球总会上对内部事务进行彻底整顿。目前,相关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国务卿认为,通过耐心等待,所有问题最终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事实上,他最不需要的就是进一步的分裂和干扰。
实际上,国务卿重申了他的提议,并再次强调了潜在的后果。这种双重策略最终吸引了圣部枢机主教参与讨论。他的主要动机是树立一个负责任同事的形象。毕竟,如果现在对耶稣会进行全面取缔,将会在学校、神学院、传教团、大学和其他机构中引发一系列无法容忍的问题。
(取缔耶稣会)主教们将面临严重的人力资源挑战。此外,许多忠实地坚守岗位的优秀耶稣会士以及那些作为教宗和教会积极捍卫者的成员也将成为牺牲品。
教宗需要的是一场耶稣会的改革。正如国务卿所言,最好让事情按照宪法程序发展。应召集耶稣会成员举行他们的全球总会(General Congregation)。一旦领导人齐聚罗马,教宗将有合法手段进行干预,并说服他们通过立法推动改革。如有必要,可以考虑解除阿鲁佩神父的总会长。
正如国务卿所说,只要保持耐心,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信理部枢机主教对圣部枢机主教的调解表示不满,并指出:“教宗保禄六世曾两次尝试以与圣部枢机主教和国务卿建议相同的方式改革耶稣会。然而,这两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当前的形势需要更有力度的行动”。在这场辩论中,教宗保禄六世的名字多次被援引,以支持耶稣会的立场。
国务卿询问,信理部枢机主教所说的“更为有力的措施”具体指什么?
信理部枢机主教明确提出了他的建议:“分阶段采取行动。首先,接受阿鲁佩神父的‘辞职’。其次,任命一位教廷特派员,负责监督下一届耶稣会全球总会对耶稣会进行实质性改革。”
正如这类会议中常常发生的那样,各方最好的选择是接受部分胜利。信理部枢机主教最初希望彻底解散耶稣会。而国务卿则主张采取不干涉或自由放任的政策。
信理部枢机主教所建议的两阶段行动方案是对这两种立场的最佳折衷。这是双方在当时所能期望的最佳结果。
会议室陷入一片寂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短暂地环视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每位枢机主教都点头示意。国务卿是唯一一位教宗凝视时间最长的人。当教宗最终站起来准备离开会议室时,他只留下一句话:“嗯,我当选教宗可是经过了八轮投票。就是这样!”
没有人知道该如何解读这句话。这是讽刺吗?还是在暗示他作为教宗的身份?或者是在警告,他能够在枢机主教团中获得足够的支持,从而在耶稣会问题上绕过国务卿和其他反对者?尽管教宗经历了诸多审议,并深谙罗马教会的复杂性,正如他自己曾说过的那样,他来自一个遥远的国度,在那里他曾习惯于与马克思主义进行斗争。这次会议以一种令人不安的不确定性告终,给在场的枢机主教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有一件事是所有人都确信的。很快,耶稣会总会长彼得罗·阿鲁佩将收到关于此次会议的详细情况。他将了解所有讨论的内容。他会明白,这位教宗既不是像保禄六世那样因软弱而妥协,也不是像若望二十三世那样因远见卓识而对下属的阴谋视而不见。他会知道,目前对耶稣会的正面攻击暂时被搁置,这并非出于对阿鲁佩或耶稣会的尊重,而是因为这符合现任国务卿以及某些神职人员和主教的个人利益。
无论是否采取正面攻击,阿鲁佩,被称为“黑衣教宗”,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一样现实。教宗在处理耶稣会问题时,无论是从上至下进行改革,还是彻底结束其存在,都只是时间问题。无论如何,阿鲁佩始终坚信,他和他的耶稣会士比教宗更清楚什么对天主的教会最有利。
罗马的舞台似乎已经为一场巨头之间的战斗做好了准备。然而,一系列不可预知且决定性的事件震撼了这一舞台,上演了一场充满讽刺与悲剧的复杂剧情。
1981年5月13日,在那次教宗私人会议召开三周后,若望·保禄二世遭到职业杀手穆罕默德·阿里·阿加(Mehmet Ali Agca)用勃朗宁半自动手枪发射的两颗子弹击中。
由于误判,教宗被紧急送往罗马杰梅利医院(Gemelli Hospital),而不是专门为教宗设立的专用医疗机构。他接受了公共血库的血液输注;而原本为教宗准备的私人血液供应虽然保持待命状态,但最终并未使用。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遭受枪击后接连接受了两次重大手术,并因输血感染而患上了严重的肝炎。就在教宗的健康危机达到顶峰之际,华沙的维辛斯基(Wyszynski )枢机主教于1981年5月28日去世。维辛斯基不仅是教宗最亲密的朋友之一,也是其职业生涯的重要支持者和导师。
当教宗遭到枪击时,正在美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务卿立即返回梵蒂冈,以国务卿的身份接管了罗马教廷的日常运作。在1981年5月至6月这段充满不确定性和动荡的日子里,医学上无法确定教宗是否能够幸存。此后,经过近六个月的康复,教宗才逐渐恢复了他的全部活动。
回想起来,包括国务卿和总会长阿鲁佩在内的一些人认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教会事务的控制已经彻底丧失。他们并未等到教宗完全康复便主动重新掌握了权力。这是对国务卿和阿鲁佩在5月13日枪击事件后行为的最明显解读。
国务卿返回梵蒂冈后的首个公开举动之一,便是公然违背了教宗若望· 保禄二世在会议中表达的意愿:他向非信徒秘书处主任保禄·普帕尔(Paul Poupard)大主教发出了热烈祝贺的信息,赞扬了德日进神父的作品与思想。这一举动正值巴黎天主教学院庆祝德日进神父百年诞辰之际。
在文告中,国务卿称赞“德日进的研究成果令人惊叹,其思想光辉在其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阿鲁佩几乎立即效仿,表现出明显的、近乎挑衅的对教宗若望·保
禄二世意见和命令的忽视。他于5月30日发出了一封信件,在赞扬德日进方面甚至超越了国务卿的立场。
在另一个独立事件中,阿鲁佩展现了权力上的傲慢。在若望·保禄二世住院和康复的初期,作为拉丁美洲宗座委员会主席的圣部枢机主教主持了一次会议,讨论中美洲教会面临的状况。
显然,此次会议旨在解决尼加拉瓜教会的问题,特别是耶稣会士和其他神父在桑地诺马克思主义政府中的角色;然而,天主教会在整个中美洲地区普遍面临困境。
令圣部主教担忧的问题同样困扰着若望·保禄二世:中美洲宗教团体的神父正逐渐转变为社会工作者和政治活动家。这种对传教职责的偏离常常被一些看似无害的表述所掩盖,如“方法多样性”或“文化适应”。然而,事实是,这些国家的宗教人士正在成为左翼、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盟友。
阿鲁佩被列为会议的参与者。如果他能够明智地认识到自若望·保禄二世成为教宗以来所面临的复杂局势,他本可以找个生病或不在罗马的借口,派遣一名低级别的耶稣会官员来履行形式上的出席义务。然而,阿鲁佩似乎决心亲自挫败圣部枢机主教的倡议。
作为耶稣会总会长,阿鲁佩为他的参与设定了若干条件。他要求提前查看会议议程,并坚持邀请熟悉中美洲六国情况的专家证人。在讨论中,他成功主张会议应包括更多来自宗教团体的神父和修女,因为这些人员占中美洲“使徒”神职人员和工作人员的70%。
正如圣部枢机主教所知,阿鲁佩被选为罗马最强大、最负盛名的宗教团体和修会领袖委员会——即主要修会上级理事会(Council of Chief Superiors of Religious Orders and Congregations)的主席。
阿鲁佩被亲切地称为“唐-彼得罗”(Don Pedro),被视为一位领导者、启发者、先驱和保护者。
此外,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后,在宗教团体与修会中,仍然燃烧着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后最热烈的变革与世俗化之火。阿鲁佩召集的专家和证人一致认为:教会正通过新的“方法多样性”来适应中美洲城市不断变化的文化。
在那次会议上,圣部枢机主教遭受了显著的失败和羞辱。“多样性”原则得到了认可。耶稣会士和其他修会神父在尼加拉瓜桑地诺政府中的存在被视作一种必要且暂时的现实。所有实际问题的根本原因被归咎于资本主义和教会(即罗马和教宗)的干涉。
阿鲁佩在这次会议中取得了胜利,但他似乎忘记了或从未了解过一句罗马格言:“枢机主教是软弱的朋友,但却是可怕的敌人。”这句格言提醒人们,与教会高层的关系需要谨慎处理。
1981年7月下半月,当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恢复了足够的体力,医生允许他进行一些活动时,他决定无论如何要解除阿鲁佩的职务,无论采取何种方式。
这一决定使阿鲁佩在梵蒂冈教廷和拉丁美洲教会中积累的敌人们获得了优势。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包括圣部、信理部、传信部、神职部,以及强大的拉丁美洲神职人员,如哥伦比亚麦德林大主教阿尔翁索·洛佩兹·特鲁希略(Alonso López Trujillo)和一些年长、保守且反对阿鲁佩的耶稣会士,都参与了这一决策过程。因此,阿鲁佩必须离开。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欣然接受了这一决定。事实上,当他得知国务卿和阿鲁佩的行为后,教宗的反应是强烈的。作为对这一情况的进一步回应,他决定不通知宗教事务部长关于解除阿鲁佩职务的决定。这相当于一种侮辱:宗教事务部长是直接负责所有宗教团体神职人员行为的枢机主教,特别是对阿鲁佩的监督。此后,若望·保禄二世在其余生中从未就此问题向这位枢机主教提出过任何要求。
然而,国务卿和阿鲁佩是教宗的目标。教宗迅速对国务卿的过失进行了典型的罗马式惩罚。梵蒂冈新闻室和官方报纸《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作为国务卿的个人和专属领域,被教宗命令发表一份官方声明,纠正对德日进的赞扬,并重申1960年的谴责。
这一侮辱行为因此公之于众。
在罗马教会的传统中,教宗的行动不仅是对国务卿的公开警告,尽管是间接的,也向阿鲁佩发出了明确的信号。紧接着,教宗采取了更为直接的行动:命令国务卿执行针对耶稣会的第一个决定——解除阿鲁佩作为耶稣会总会长的职务。
在国务卿还未来得及执行这一命令之前,又发生了一件充满讽刺意味的意外事件。
阿鲁佩访问了菲律宾。不清楚是由于这次旅行的疲劳、国务卿对他即将被迫退休的私人评论影响,还是其他剧烈的身体努力,抑或是73岁老人常见的自然疾病,8月7日在他从罗马机场下飞机时突发脑出血。大脑中的血栓导致彼得罗·阿鲁佩右侧瘫痪,并丧失了语言能力。
根据耶稣会的章程,在这种情况下,一名总务长将暂时接管总会长的职务。在此事件中,由美国籍的文森特·奥基夫(Vincent O'Keefe)接任。奥基夫是阿鲁佩亲自选定的继任者。他曾因1978年在荷兰报纸采访中提出关于天主教道德的自由主义观点而引起教宗若望·保禄一世的愤怒;现在他正式接管了耶稣会的领导权。
在这场正在进行的争斗中,双方都毫不怀疑,如果阿鲁佩无法康复,耶稣会将根据其章程中的条款宣布总会长完全丧失履职能力。
阿鲁佩将被迫辞职;罗马将召开一次由耶稣会各级负责人参加的全球总会(General Congregation);奥基夫预计将被选为新的总会长。
鉴于几乎可以肯定阿鲁佩不会康复,从一开始预后就不乐观。奥基夫和他的其他总务助理多次尝试修复阿鲁佩傲慢行事所破坏的一些关系。然而,无论他们多么努力,都无法接近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甚至无法接触曾经是阿鲁佩盟友的圣部枢机主教。
9月5日,阿鲁佩从萨尔瓦多·蒙迪医院出院,并被送回位于耶稣会总部的住所。
耶稣会新闻秘书让-克劳德·迪奇(Jean-Claude Dietsch)向媒体表示,阿鲁佩的康复预计需要“几个月”。然而,这显然只是一项公关辞令,类似于当时在罗马和耶稣会内部流传的对“唐-佩德罗”的一系列溢美之词和表面文章。耶稣会的高层们似乎在拖延时间。
到9月底,情况已经明朗:尽管阿鲁佩不会立即去世,但他将无法完全康复,也无法再继续领导耶稣会。
在这一背景下,两位巨头——“白衣教宗”与“黑衣教宗”的对峙愈发明显。若望·保禄二世在距离罗马三十公里的卡斯特尔·甘道夫教宗别墅中恢复健康,他因阿贾的枪击而虚弱不堪;随后又经历了多次手术和严重肝炎,使他的身体更加衰弱。他每天都收到关于他心爱的波兰希望之子“团结工会”命运日益严峻的报告,同时失去了来自维辛斯基枢机主教的建议和精神支持。
而彼得罗·阿鲁佩则躺在罗马耶稣会总部的床上,因中风而瘫痪,他显然知道周围发生一切,却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阿鲁佩的特别顾问委员会对此即将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正忙于寻找获得教宗许可召集一次大会以选举新总会长的最佳方式。他们并不知道教宗望·保禄二世的决定,这体现了教宗保密工作的成功。
因为在梵蒂冈风起云涌的大厅里,秘密总是在那些活着的人耳边飞舞,而真正的秘密却是稀有之物。然而,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怒不可遏;他不希望任何人拆解他的计划。
当他到来时,这两位巨头之间的最后一次重大对峙显得既尖锐又引人入胜。在这种情况下,从罗马教会的角度来看,国务卿所遭受的惩罚或许是最大的,因为在若望·保禄二世最脆弱时刻,他愚蠢而直接地违背了圣座的意图,与阿鲁佩勾结共同参与了对他的叛逆。因此,若望·保禄二世决定通过国务卿向阿鲁佩和耶稣会投下重磅炸弹。
10 月 5 日清晨,国务卿的小身影穿过梵蒂冈的铜门。他穿过几百米长的圣伯多禄广场,来到圣斯皮里托5号,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躺着阿鲁佩的耶稣会总部门前。
他带着教宗的信件前来拜访总会长,获得了进入的许可后,他走上楼梯,来到阿鲁佩的房间,靠近他的床边。站在这位瘫痪的老者身旁,他朗读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信件内容:“我本想与您一起筹备总会......”然而,5月13日刺客的子弹和8月7日阿鲁佩的中风彻底破坏了这一计划。
“因此,我决定任命一位个人代表……”实际上,这封信意味着彼得罗·阿鲁佩将永远离开耶稣会总部,并解除奥基夫作为副总长职务以及未来被选为新总会长的一切希望。
若望·保禄二世的权力控制并未结束。教宗的私人代表和耶稣会临时负责人是枢机主教耶稣会士保禄·德扎(Paolo Cardinal Dezza , S. J.1901-1999)。他已近80岁,几乎失明,是一位在高级学术领域享有盛誉的权威,曾是经验丰富的罗马教会大师,记忆中保存着无数的事实与数据。德扎早在40年前便已在庇护十二世的教宗任期内崭露头角。他曾担任教宗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一世的告解神师。
一位耶稣会士讽刺地评论道:“教宗正在展示他的神圣力量,对德扎说:‘拉撒路,出来吧!’”
尽管德扎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但他拥有比许多年轻人更为精湛的技能和更为坚定的决心。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任命了50岁的撒丁岛人朱塞佩·皮塔乌(Giuseppe Pittau)作为保禄·德扎的助手。
皮塔乌在哈佛大学获得了政治学博士学位,并曾被阿鲁佩任命为日本东京索非亚大学的校长。事实上,若望·保禄二世在前一年2月访问日本时已经认识了皮塔乌。
阿鲁佩和奥基夫的被解除职务,以及“教宗在耶稣会的个人代表”的任命,加上对若望·保禄二世下一步行动的不确定性,引发了美国耶稣会省的恐慌。这些会省区一直遵循阿鲁佩所引领的道路。甚至在德扎正式就任之前,他们就已经向他发出了强烈的质询信。问题包括:耶稣会的章程状态如何?是全部还是部分暂停?当前的法律地位是什么?教宗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是否合法?您是否有权解散会省或替换省会长?您能否开除耶稣会士?全球总会是否已被无限期推迟?我们何时能选举新的总会长?
10月26日,保禄·德扎发出了一份详细的电传回复。他向美国耶稣会保证,关于《章程》的问题无需担忧。然而,全球总会的召开被推迟了,“以便进行更充分的准备”。
10月30日,德扎正式接管了耶稣会的管理;他主持了一场共祭弥撒,并在耶稣会教堂发表了讲道。在讲坛上,他给出了另一个更为令人不安的理由,解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推迟全体大会的原因:“圣父认为应等待新的《教会法典》颁布”。这一解释立即引发了更大的忧虑。
在新的《教会法典》中,耶稣会是否将失去其特权?‘或许会被置于地方主教的管辖之下?或许新法律将禁止耶稣会士继续他们的活动?’这引发了恐慌。然而,德扎却保持冷静。⁴
附注⁴:
实际上,新《教会法典》于1983年1月25日由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颁布。耶稣会的《章程》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耶稣会管理事务的干预,对国务卿和宗教监察员而言如同毒药与苦艾,但对于阿鲁佩及其同僚来说,这是一种侮辱和道德上的摧残,完全出乎意料且令人震惊。一位耶稣会律师评论道:“这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完全不合逻辑的攻击。”
1981年,在耶稣会的26,622名成员中,大多数人期待教宗采取某种措施来纠正他们之间存在的混乱⁵。 然而,对于全球的“前瞻性思考者”和耶稣会建制派而言,绝不可能想象大多数人会欢迎教宗的干预。事实上,新的《教会法典》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83年1月25日颁布的。
附注⁵:
一些关注当前局势的观察者认为,位于管理层以下的大多数耶稣会士(如教区神父、普通教师等)将支持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行动。
一位住在罗马的耶稣会士评论道:“世界上大概只有8%的耶稣会士能把手放在心上说:‘谢谢你,教宗若望·保禄二世。’”
这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敢于直接干预耶稣会的运作。现在,在干预期间,他有责任坚持下去,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不幸的是,现实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耶稣会的领导层和“重量级”知识分子们表现得像一个排外且自主的俱乐部成员,他们宝贵的自由突然被一只粗鲁且看似非法的手夺走。这种反应充分反映了耶稣会内部服从精神的恶化。
“毕竟,教宗并非不朽的”,这是那时候人们常说的一句安慰的话。
在像耶稣会这样的组织中,建制派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在公开场合占据主导地位。来自全球各地的五千多封抗议信如潮水般涌向耶稣会,皆对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行动表示谴责。
在西德,又十八位耶稣会士,包括当时著名的神学家卡尔·拉内(Karl Rahner),致函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声明他们无法识别“上主之手在这一行政措施中的存在”。他们对阿鲁佩神父的不信任感到“震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态度“反映了我们的经验,这告诉我们,即使是教会最高权威也无法避免错误”。
随后出现了通过不服从进行报复的威胁。“教宗仅在教廷批准的《章程》范围内高于耶稣会。因此,教宗陛下的干涉使我们对耶稣基督和教会的基本忠诚受到质疑。”
换句话说,如果教宗陛下违反了《章程》,我们将感到有理由不服从教宗陛下的指令。
显然,正如另一位罗马耶稣会士所指出的,阿鲁佩神父并未受到任何审讯或指控。“最近针对耶稣会的行动涉及(枢机主教)巴乔(Baggio)和(枢机主教)洛佩兹·特鲁希略(López Trujillo )向跨国公司及其在天主教主业会(Opus Dei)的盟友屈服的问题。”
事实上,耶稣会士们在大量的纸张上倾泻了无数墨水。检查员、神学教授和活动家们纷纷撰文,表达了他们对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通过德扎—皮塔乌团队进行干预的“愤怒”,以及他们如何“努力克服这种愤怒”。
在耶稣会的出版物中,无论是社论还是信件,都充满了对教宗、梵蒂冈、“制度化”教会的批评,甚至扩展到对美国政府和经济体系以及大多数自由世界的攻击。
这一事件标志着教宗否定了对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自由解读。正如西方俗语所说,“博爱(注:自由主义)成为了一只鞋里的石子”。这被视为一种企图改变耶稣会方向的努力。
主要修会上级理事会(Council of Chief Superiors of Religious Orders and Congregations)——即阿鲁佩曾担任无可争议主席的机构,在被多明我会总会长文森特·德·库埃松戈尔 (Vincent De Couesnongle) 接替后,耶稣会的言论、耶稣会士的评论此起彼伏,计划向梵蒂冈提出强烈的抗议。
如果教宗能够解除阿鲁佩的职务,他同样可以解除任何其他修会负责人的职务。
当保禄·德扎和朱塞佩·皮塔乌向耶稣会发送了一份文件,提出了他们所谓的“更新”的一些初步且相对模糊的指导方针时,反对的声音再次震耳欲聋。
芝加哥和马里兰州耶稣会省的上级们用极其激烈的言辞表达了他们的愤怒。
芝加哥省的一位著名耶稣会省会长,这位早已因强烈反对教宗和“制度化”教会而闻名的人,对恢复严格的年轻耶稣会士宗教培训这一想法嗤之以鼻:“我们不能回到修道院的生活。”
与此同时,耶稣会对老德扎神父最温和的评价是,他已经过时了。他那些震惊的同事们给他起的最温和的绰号是“哥萨克”。
与此同时,一些经验丰富的耶稣会士,尤其是那些经受过更多风浪的人,深知如何在这种最痛苦的情况下找到某种安慰。
他认为保禄·德扎和朱塞佩·皮塔乌虽然出于截然相反的原因,但都会在不实质性改变现状的情况下缓解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之间的“困难”。
乍一看,从教宗的角度来看,选择德扎似乎是最佳的。他的年龄、与庇护十二世的关系、作为严格遵守宗教规条的背景、对圣座的忠诚、以及担任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一世的告解司铎的角色,这一切都预示着他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皮塔乌是保禄·德扎所选的人,并且据说是若望·保罗二世在日本访问期间结识的朋友。然而,若望·保禄二世并没有意识到,他选择了两位无论多么愿意,都无法按照他的期望来处理耶稣会事务的人。
在其暮年,德扎是一位忠诚至极的耶稣会士,堪称罗马精神的化身。事实上,他仿佛通过每一个毛孔都吸收了这种精神。对他而言,像罗马教廷这样的机构,其主要目标是在以“政治”现实为主导的环境中,遵循赋予罗马教廷稳定外貌的“仪式”和“形式”。
正确的措辞、必要的意图声明以及对信仰和道德公式的正式重复,这些都是实现和解与和平的关键要素。相反,任何明显的协议、反叛、不服从或独立的迹象,在他看来都是无用且愚蠢的。
耶稣会的忠诚与罗马教廷的控制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组合。在保禄·德扎的分析中,整个耶稣会并不存在任何问题,根本不可能有问题。
保禄·德扎甚至无法想象需要对耶稣会上级和知识分子的道德及神学视角进行改革。
如果耶稣会士与教宗之间出现“困难”,那是因为某些人违反了公认的形式,犯了“政治”上的错误。他们没有意识到,在罗马眼中,权威即权力,任何真正的权威都应如此。简而言之,有些人未能理解耶稣会与教宗及外部世界关系中的最高“政治”价值。
因此,对于保禄·德扎以及绝大多数杰出的耶稣会上级而言,他们的团体在信仰教义、对教宗的服从誓言和教会道德教学方面并不存在真正的问题或困难。
保禄·德扎的真实任务是确保耶稣会表现出一种团结一致的形象,以获得外界的认可,从而重新赢得其威望,并能继续前行,而不必再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造成的“困难”感到不安。
通过遵循罗马教廷的形式和习俗,耶稣会士变得可以被接受。保禄·德扎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也就是说,在圣座面前,他们因为遵守规则而“表现出色”;在公众面前,因为他们享有梵蒂冈的显赫地位;在世界各地的耶稣会士中,因为在罗马的高级会士在梵蒂冈担任重要职务。
这种全方位的良好形象正是保禄·德扎的目标和理想。总之,德扎的解决方案是重建关系,而不是解决耶稣会内部的问题。
“罗马性”擅长营造良好的形象。
朱塞佩·皮塔乌则来自与德扎不同的背景。他并非意大利人,而是撒丁岛人。他在日本担任视察员,在那里,接替了彼得罗·阿鲁佩的职务,并在阿鲁佩的指导和启发下工作了十五年。
正是“梵二精神”使他们走向了极端。至于那些更传统的耶稣会士,他们反对耶稣会的发展方式,只是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分享了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前的神学。
另一方面,阿鲁佩、德扎和皮塔乌,以及耶稣会的所有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共同步调一致地推进后大公会议的新神学。
因此,保禄·德扎和朱塞佩·皮塔乌所面临的任务是要小心翼翼地恢复耶稣会的美丽形象。教宗要向所有耶稣会士展示德萨和皮陶的指示,强调罗马的传统教义。耶稣会的会长们要举行会议、学习小组、省级大会、内部讨论等,以显示他们对教宗号召的热切关注。
罗马的上级应从每位地方省会长那里收到关于各项事务进展的详尽报告。
对于那些威胁到耶稣会可见团结的最严格传统主义者的异议,必须加以抑制、孤立,并使其远离公众视线。
如果其他措施都失败了,因为维持表面的统一对保禄·德扎和朱塞佩·皮塔乌的“改革”至关重要,那么那些一贯持不同意见者将不得不被悄然地从耶稣会中分离出去。连续性是保禄·德扎所追求的“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保禄·德扎确实强调了与彼得罗·阿鲁佩及其领导之间的“连续性”。他在执行教宗赋予的使命时,依赖于阿鲁佩任命的那些处于权威位置的人的帮助,尽管在这些人的领导下,耶稣会的情况每况愈下。
对于国务卿和其他理解保禄·德扎浪漫情怀和思维方式的人感到惊讶的是,教宗特使并未对那些负责耶稣会政治和神学问题的管理者采取任何行动。这些问题曾激怒了三位教宗,并导致若望·保禄二世直接干预耶稣会的管理。
在保禄·德扎和朱塞佩·皮塔乌的领导下,如同在阿鲁佩时期一样,并没有要求耶稣会士必须遵守教会关于教宗无误性、堕胎、同性恋、离婚和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教义。
然而,他们比阿鲁佩更加强调,要求那些在修会中持有极端的天主教教义异议者暂时保持沉默,直到耶稣会能够再次选举自己的总会长,从而结束教宗直接干预这一不幸事件。在此期间,保禄·德扎开始了一项非常谨慎但细致的搜索,以寻找合适的下一任总会长候选人:
某位因自身成就而备受认可,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凭借品德值得信赖,对“罗马性”、教宗和枢机主教具有深刻理解的人。
某位在宗教上无可挑剔的人;某位具备领导能力,性格与耶稣会精神相符,能够在这位波兰教宗的艰难岁月中有效引领该修会。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康复过程显得异常缓慢且令人痛苦。1981年不仅对他的健康,也对其教宗战略的核心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教宗遭遇枪击未遂事件,随后又因肝炎而身体虚弱;枢机主教维辛斯基(Wyszynski)去世,他是教宗的挚友和不可或缺的信任盟友,在团结工会的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因此,团结工会不得不调整策略,从公开活动转向自我巩固和重组,并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非公开运作。
与此同时,拉丁美洲成为若望·保禄二世积极战略的第二个重要焦点,这一领域的重要性显著增加。美国情报部门在 1980 年证实,桑地诺主义者正在利用他们的资金,包括美国在卡特总统执政期间启动的大量援助,向邻国萨尔瓦多的马克思主义游击队提供武器。
1981年,美国国务卿亚历山大·黑格(Alexander Haig)明确地将尼加拉瓜描述为苏联统治下的拉丁美洲国家“胜利名单”中的第一个。同年,美国停止了对尼加拉瓜的援助。但在1982年初,空中和地面侦察毫无疑问地表明,尼加拉瓜正在进行一项涉及古巴和苏联资金、物资、人力和技术的大规模军事集结。与此同时,中央情报局在支持尼加拉瓜和邻国洪都拉斯活动的反桑地诺游击队的消息震惊了桑地诺派,激起了桑地诺主义者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与教会有关的报纸和杂志发出了抗议声。
对于所有参与全球地缘政治游戏的国家来说,尼加拉瓜显然已成为南半球的头号霸主。在古巴独裁者菲德尔·卡斯特罗的眼中,在华盛顿里根政府的哨兵眼中,以及从那些为尼加拉瓜制定莫斯科政治局路线的人的角度来看,中美洲的所有国家以及最终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将成为尼加拉瓜的对手。
在地缘政治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同意这一观点。但对他来说,这场斗争是为了罗马天主教在南半球的生存,近一半的罗马天主教徒生活在南半球。在他们看来,这场斗争中真正的反对派是自16世纪马丁·路德叛教以来教会中最危险的叛乱分子。
在这一点上,罗马天主教教宗和尼加拉瓜马克思主义军政府是一致的。桑地诺革命民众力量的核心来源是 “人民教会 ”建立和支持的基层社区的稳步发展。唯一能为这项冒险事业提供合法性的是桑地诺党内的罗马天主教政治神父。事实证明,他们在耶稣会神父费尔南多·卡德纳尔(Fernando Cardenal)这一模范活动家身后的忠诚合作,对于保持创建马克思主义政权的前进势头至关重要。
然而,这是对天主教核心信仰最精心策划的攻击之一;这次攻击旨在将整个西半球,最终是全球,从罗马天主教的实际影响中解放出来。
这种对桑地诺军政府支持的神职人员已经变得如此可靠,以至于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他们压制任何反对“人民教会”概念和建立其相应的的政治基础社区的神职人员。
军政府采用盖世太保的战术的情况并不罕见,例如它捏造了持不同政见者俾斯麦·卡瓦略(Bismark Carballo)神父性不道德的证据,或者它派出一队暴徒袭击了马那瓜大主教米格尔·奥班多·布拉沃(Miguel Obando y Bravo),后者一直坚持不懈地要求所有在政府任职的神父辞职,尽管没有成功。
这些要求似乎没有让费尔南多·卡德纳尔、他的诗人兄弟埃内斯托·阿尔瓦罗·阿圭略或政府中的其他神父感到丝毫羞愧。1982年,尼加拉瓜地方教会当局对军政府成员中的神父进行了教会审查,禁止他们做弥撒或听告解,或履行任何神父职能。
费尔南多·卡德纳尔的反应显得毫不动摇:“我们是自由的人,”他宣称,“我们不能被迫辞职。”事实上,教会的审查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意义,因为许多担任政府职务的神职人员已经放弃了诸如主持弥撒和听告解等宗教职责。
然而,针对这一审查制度的抗议浪潮迅速通过桑地诺政权控制的媒体、广播以及美国和欧洲的新闻渠道传播开来,包括一些同情该运动的宗教出版物。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似乎仍然抱有希望,希望能够纠正耶稣会内部出现的问题。在他看来,耶稣会应当重新掌控像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和阿尔瓦罗·阿圭略这样的神职人员,不仅在尼加拉瓜,还包括全球范围内那些被称为“教宗之友”的领导人,这些人曾坚决反对他的立场,甚至反对天主教会中教宗权威的概念。
无论如何,1982年初,代理总会长、耶稣会士保禄·德扎在罗马郊外阿尔巴尼山的卡瓦雷蒂别墅召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省会长。四位副总会长——文森特·奥基夫、霍拉西奥·德·拉·科斯塔、帕尔曼达·迪瓦尔卡和塞西尔·麦加里——建议保禄·德扎代表耶稣会的省会长们向教宗请求一次会面,以讨论这一问题。
与会者普遍认为,特别是文森特·奥基夫,若望·保禄二世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他的背景。在成为教宗之前,卡罗尔·沃伊蒂瓦(Karol Wojtyla)确实是一位成功且高效的主教,但其经验主要局限于波兰的克拉科夫教区。这种背景限制了他对全球教会事务的全面理解。
在老派主教,尤其是波兰主教的传统风格中,沃伊蒂拉大主教已经习惯了他的神父和修女在手指轻轻一弹就立即服从。依照奥基夫说法,作为教宗,沃伊蒂拉仍然表现得像一位主教。沃伊蒂拉必须意识到,普世教会不仅仅是传统、顺从的波兰教区的一个更大版本,“教宗”和“主教”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因此,任何能够使这位波兰教宗开阔视野的机会都必须抓住。
这次接见定于1982年2月27日在梵蒂冈举行。那天早上,在接见之前,彼得罗·阿鲁佩,他已经恢复到可以在帮助下缓慢移动的状态,与各省会长一起在耶稣会教堂共同主持了弥撒。阿鲁佩的布道由另一个人代读,充满了他过去十五年间反对教宗权威和背离教廷教义时常用的陈词滥调。阿鲁佩赞扬了耶稣会对圣座干预耶稣会治理所表现出的“完全和孝顺的服从”,并敦促他的耶稣会同仁不仅要按照教宗的要求去做,而且要“快乐地去做”。
弥撒结束后,该团体穿过梵蒂冈的圣伯多禄广场,在预定时间聚集等待教宗的到来。他们不得不等了一个小时,因为若望·保禄二世正在与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会面。当若望·保禄二世到达时,他亲切地向阿鲁佩问候,称他为“亲爱的总会长!”随后,若望·保禄二世发表了一篇长达18页的演讲,内容从意大利语开始,继而转为法语、英语,最后以西班牙语结束。尽管在许多方面,若望·保禄二世表现得非常温和,但从耶稣会高层的角度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他的讲话既包含了警告也包含了批评,显然,这些话是针对全体26,622名耶稣会成员的。演讲的四分之三(意大利语、法语和英语部分)明确阐述了教宗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以及他们应当如何作为及行动。教宗明确强调:“……没有空间允许任何偏差……”,并指出,“作为主教和教会圣秩制度的领袖,罗马教宗要求耶稣会士不仅要服从主教,还要像所有主教一样服从教宗”。
至于耶稣会的使命,教宗有许多重要的观点。他指出:“宗教信仰的道路不应遵循人类的计算,不应以权力、财富和政治崇拜为标准。”教宗唯一能接受的是那些坚守传统的耶稣会士,这些传统是耶稣会在四百多年间始终未曾动摇过的。
关于耶稣会士的使命,教宗有很多话要说。他指出:“宗教精神的道路并不遵循人类的计算。它们不以权力、财富和政治崇拜作为标准……” 教宗唯一所能容忍的耶稣会士是那些坚守传统的人,这些传统是耶稣会在四百多年间始终未曾动摇过的。
“耶稣会士的活动不应涉足世俗事务,也不应干涉本应由平信徒负责的领域。”他告诉他们,要遵循传统的传教工作形式和耶稣会的传统规则。不要缩短耶稣会士的培训时间。
他们必须维护的耶稣会传统包括对教宗的忠诚以及传播由教宗支持的罗马天主教信仰。
无论如何,圣依纳爵始终服从伯多禄宝座。上级不得放弃行使权威的职责,并应对叛逆成员实施必要的制裁。随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他所期望的经典耶稣会士形象。
如果有人还记得依纳爵创立的耶稣会宗旨,教宗的话必定像一把苦涩的剑刺痛他们的心,因为这些话唤起了耶稣会曾经拥有的荣耀和耶稣会士们追求的理想。
正如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说,主教和神父们过去常常将耶稣会视为一个真实且可靠的精神参考点,在那里他们可以找到教义的确定性、清晰可靠的道德判断以及内心生活的真正滋养。
教宗停顿了一下,抬起头来,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坚定的决心、恳切的请求和深切的期望,仿佛通过这一姿态来强调他接下来要说的话。他说,耶稣会将再次能够实现依纳爵的理想,但只有通过对教会训导,特别是对罗马教廷的忠诚,才能做到这一点,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在演讲的第四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若望·保禄二世用西班牙语表示,他赞成允许耶稣会代表在充分准备后召开全球总会,选举一位新的总会长。筹备工作可以在1982年启动。
整个会议,包括教宗的演讲和礼节,持续了大约75分钟。其中近65分钟的内容对许多人来说似乎徒劳无功。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演讲的最后一部分宣布允许他们召集耶稣会第33届全球总会,这正是大多数听众最想听到的消息。
他们终于获得了选择自己总会长的权利。事情似乎可以恢复正常。罗马省会长和各省会长们穿过圣伯多禄广场返回耶稣会教堂,彼此间洋溢着满足感。
他们的顽强而耐心的等待终于得到了回报。尽管不确定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究竟维持了多久对耶稣会回归传统的期望,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关于宗教和精神问题的每一句话都被保禄·德扎及其助手朱塞佩·皮塔乌、总会长助理和省会长根据他们所持的特定政治视角进行了诠释。这种视角使他们认为,圣父实际上传达的信息是:“我不得不采取一些严厉措施,如撤换彼得罗·阿鲁佩和文森特·奥基夫。但现在我们已经能够重新团结,一切都在正轨上。”
换句话说,当时仍然没有得到任何明确的承认。尽管教宗发表了非常明确的讲话,但那天聆听的耶稣会士们似乎并未意识到若望·保禄二世在谈论耶稣会内部的严重问题。或许教宗是在尽可能委婉地传达:“你错了。事情已经严重偏离了轨道。”
他们必须纠正自己的行为。事实上,恰恰相反。让许多听他讲话的地方会长感到不安的是,若望·保禄二世似乎暗示他们应该服从当地主教。“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服从保守的主教?”一位省会长私下在耶稣会教堂抱怨道。
对于这一问题,最好的回答可能来自一位记者对耶稣会总会长助理的提问:“你们的人最终向教宗屈服了吗?”助理微笑着回应:“别相信这一点!”
一旦省会代表返回世界各地的耶稣会住所,官方的说法是:以典型的波兰教宗和主教风格,若望·保禄二世“道歉”并“弥补”了突然且不礼貌地撤换阿鲁佩的行为。
耶稣会士杰拉尔德·希汉神父(Father Gerald Sheehan),一位居住在罗马的美国人,同时也是罗马上级的耶稣会高级顾问,温和地表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承认自己曾受到来自耶稣会敌人的错误信息影响,并且现在意识到这些信息是多么不准确。耶稣会士们不再需要对圣父感到愤怒。一位省会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评论道:我们非常高兴能来到这里。现在,我们将回家并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避免任何夸张的举动、出版物或对教宗的批评。随后,我们将选择我们所偏好的总会长,而这不会改变任何事情。
这些言论和类似言论中透露出的心态奠定了基础,使那些思想较为传统的耶稣会神父(他们曾反对耶稣会的变革)现在可以被指责为 “造谣”。与此同时,上级们现在知道如何避免进一步激怒教宗了。他们的策略是:“继续,但多一点‘政治敏感性’,多一点我们在阿鲁佩时期的做法”。修会本身已经被免罪。
当一行人离开若望·保禄二世的接见时,其中一名总会长助理简明扼要地道出了一切。当被问及他的看法时,他微笑着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他刚才听到的所有问题和话语在他看来都已成为“桥下的水”。因此,令人惊讶的是,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和其他在尼加拉瓜以他为榜样的耶稣会士和神父并未认为有必要辞职。
尽管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耶稣会有很高的期望,但在2月27日的会议之后,显然教宗并不打算坐视不管,也不打算回避在这个重要的国家——尼加拉瓜——采取更直接的行动。由于波兰团结工会已经失去了影响力,如果他的教宗政策中的积极战略要有成效,他就不能对此置之不理。
在6月29日写给尼加拉瓜主教的一封信中,若望·保禄二世以严厉而直白的措辞谴责了所谓的“人民教会”。这个“诞生于人民”的教会(引用其创始神职人员的话)是一种既“荒谬”又“危险”的新发明。若望·保禄二世继续指出:这个“教会”很难避免被渗透进“奇怪的意识形态内涵,而这些意识形态内涵沿着明确的政治激进化的路线发展,以实现某些目标……”
桑地诺领导人及其神职盟友非常清楚教宗所指的“政治激进化”路线意味着什么。因此,主教团决定不公开这封信,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然而,这一次,尼加拉瓜主教们通过巧妙利用自己的宣传渠道,成功地混淆了政府当局。当这封信最终被公开时,政府的反应是有组织地在政府电台和尼加拉瓜及美国的耶稣会出版物中对教宗的信进行批评:“罗马”过度干涉尼加拉瓜主权国家的政治事务。
他们指责这位教宗违背了“梵二精神”,后者将罗马天主教会重新定义为“天主的子民”。此外,教宗被认为与1979年墨西哥普埃布拉会议上美国主教提出的“人民教会”理念背道而驰。批评者还指出,教宗的政策似乎与里根政府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立场一致。最后,尽管教宗禁止其神父参与政治,但他自己却被指责无耻地干预政治。
最糟糕和最具威胁性的后果是,军政府公开将教宗的信解读为对其政权的攻击;与此同时,在军政府的支持下,尼加拉瓜的耶稣会高级官员也公开声明,他们完全不认同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信中的精神和立场。
在教宗的直接压力下,教宗明确表示无法接受神职人员对他的信的拒绝。临时总会长保禄·德扎(Paolo Dezza)写信给耶稣会士费尔南多·卡德纳尔,以服从誓言为由命令他辞去政府职务。
这一事件反映了耶稣会内部服从程度的显著下降:卡德纳尔回应上级时正式要求以书面形式说明命令的理由,以便他能够仔细考虑。
1983年1月12日,总会长的答复不仅是书面的,而且是软弱和犹豫不决的一面镜子,这足以说明修会结构和任务的恶化程度。保禄·德扎在那封信中的语气,宛如一位向顽固同僚请求帮助的人。
保禄·德扎在信中写道:“费尔南多·卡德纳尔与桑地诺主义者的合作是无可指责的,因此没有理由要求卡德纳尔辞职,尽管这位教宗仍然坚持让他和其他神父退出政府和政治。”总之,信息非常明确:如果没有这位教宗,我们会让费尔南多神父安静地待着。
如果保禄·德扎认为费尔南多·卡德纳尔能够遵循他珍视的教义要求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或至少是其实质),那么这位老者很快就会感到失望。
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公开而清晰地评论了保禄·德扎的‘解释’信件,他总结道:“‘没有理由要求我辞去政府职务’,并指出这只是教宗的命令。”
费尔南多·卡德纳尔没有服从。无论是在尼加拉瓜还是在罗马,他的耶稣会上级们也未对此施加压力。
尽管教宗对耶稣会问题持续关注,若望·保禄二世并未完全信任他们或其教会内部的任何其他正式结构。在他遭遇刺杀之前,在维什辛斯基主教去世和团结工会失败之前,教宗曾访问过二十个国家。
现在,他不仅在从马克思主义摇篮起就与马克思主义者打交道的波兰,而且在最不同的地方,甚至在最敌对的地方,他超越了国家首脑和宗教当局;他直接与民众沟通,并且得到了回应。
不仅如此,他还改变了局势。尽管对墨西哥政府保持冷淡而正式的尊重,他却在公众中赋予宗教以不愿被政府所见的广泛影响力。面对法国的共济会和贝宁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成功地为宗座职位赢得了应有的尊重。
他坚信自己能够在尼加拉瓜做同样的事情,尽管面临丹尼尔·奥尔特加及其政府,以及顽固的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和他的神父同僚。在1982年期间,教会当局徒劳地坚持要求政治神父退出尼加拉瓜政府,而若望·保禄二世的教廷办公室则开始为教宗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进行第四次拉丁美洲之行而制定详细安排。这将是一次耗时八天的中美洲巡回访问。
教宗将以哥斯达黎加的宗座公署为驻地,但他还会访问该地区的其他六个国家:尼加拉瓜、巴拿马、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以及海地这个岛屿的独裁政权。然而,尼加拉瓜是教宗的主要目标,其蓬勃发展的“人民教会”深受政治影响且被视为异端,拥有活跃的神职人员、不屈服的耶稣会神父以及完全马克思主义化的政府,这些力量实际上操控着局势,而只有他们能够伸出手来掌控一切。
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敌对国家之间的谈判,在教宗访问尼加拉瓜期间,马那瓜的宗座个人代表安德烈·科德罗·兰扎·德·蒙特泽莫罗大主教与尼加拉瓜军政府领导人丹尼尔·奥尔特加·萨韦德拉之间进行了协商。从一开始,这些谈判就充满了困难。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有几个条件希望得到满足,以便确定他前往马那瓜的具体日期。而奥尔特加及其政府几乎对这些条件持不可妥协的态度。
其中一些条件涉及教宗将在尼加拉瓜举行的公开弥撒,以及教宗每一站将发生的事情。弥撒的祭坛上必须摆放十字架,这是天主教自古以来的惯例,也是教宗的具体条件。
此外,祭坛的背景不能是革命壁画——即代表暴力的壁画。那里的弥撒中没有十字架,取而代之的只是壁画。革命壁画已成为 新 “人民教会 ”的标准做法。
从委员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那些为桑地诺政府工作的神父和其他宗教人士。当时,尼加拉瓜政府雇用了大约300名神父,其中包括数十名耶稣会士,以及750名男女修会成员;其中250人是来自西班牙和美国的“传教士”。至少有20人担任了政府顾问,另有200人在卫生、通讯和地方政府领域担任组织者。值得注意的是,尼加拉瓜的面积与俄亥俄州相当,人口约为220万。
相反,若望·保禄二世将目光投向了五名神父,其中包括在尼加拉瓜政府担任部长职务的两位耶稣会士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和阿尔瓦罗·阿尔圭略。
教宗通过蒙特泽莫洛对奥尔特加表示:“他们必须辞职(回归真正的神职工作),否则我将不去访问。”费尔南多·卡德纳尔认为,如果教宗访问尼加拉瓜,将对该国的“基督教革命”造成损害,而没有任何益处。“我们不是波兰人,”卡德纳尔在筹备过程中某个时刻说道,“这位波兰教宗想把我们心爱的尼加拉瓜变成另一个波兰。”
教宗面临的挑战以相反的方式被提出:要么放弃访问尼加拉瓜的提议,这显然是桑地诺政府所偏好的选择,要么放弃政府所称之为“独裁要求”的条件。尽管最终他只能接受其中一项条件:弥撒背景不应是革命性的壁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仍决定前往。
最后协议达成。他在中美洲的整个行程将从1983年3月2日持续到9日,并将在3月4日停留在尼加拉瓜。
对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来说,不幸的是,早在他抵达尼加拉瓜之前,他的意图以及他的计划和精心撰写的演讲稿都被罗马官僚机构中的一些人,包括教宗自己的国务秘书处的一些官员,秘密而准确地透露给了桑地诺统治者,这些人反对这位波兰教宗,或者说他们支持正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中美洲地峡的重要国家正在进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
由于有了这些持续而全面的情报,桑地诺主义者得以精心策划教宗访问的整个一天。尽管他们在与教宗个人代表面对面时表现出一种自信,但在他们看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和他所代表的教宗权威是对他们多年来苦心经营的一切的直接甚至致命的威胁。
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梦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 “人民教会 ”所产生的基层社区形式。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此次访问尼加拉瓜的主要目标,正是攻击‘人民教会’,并削弱这一基层社区的平台,或至少使其处于不可挽回的衰弱状态。
尽管军政府了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意图以及他所撰写演讲稿的内容,但可以怀疑的是,教宗是否真正掌握了军政府的全面意图,因为他的情报服务在准备会议时已遭到破坏。这场活动注定要成为对宗座形象和神圣弥撒牺牲的一次故意而有组织的亵渎。
这必然是一系列制度化的表现,体现出对教宗的缺乏尊重和敌对,这种情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前所未有的,即使是在那些由大量反天主教或自由主义人士主导的国家,或者在正式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中。这一切都必须精心策划到最后一刻,直到每一个细节、每根电缆都被布置妥当,并尽可能远离国际电视、广播和新闻媒体的麦克风,因为这些媒体始终是每次教宗访问的重要组成部分。
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及其他任何级别的政治神父参与了这些精心策划的计划,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抵达尼加拉瓜后,他们没有参加随后开始的亵渎活动,这表明他们选择不制造不良的公众形象。
3 月 4 日上午,当搭载教宗的意大利航空公司 DC-10 飞机驶近马那瓜塞萨尔·奥古斯托·桑地诺机场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照相机开始开始运转,发出急促的嗡嗡声。它们跟随着飞机着陆,用聚光灯绕着飞机转圈,直到在桑地诺政权的要人和一群精心挑选的奴颜婢膝的观众——桑地诺小集团——附近停留,所有人都在等着他。
摄像机对准了飞机的舱门,静静等待,直到最后舱门打开,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走出舱门,他身着白袍,在黑暗中显得格外耀眼。
教宗下了飞机,并跪下亲吻大地,这一举动已成为全球数亿人耳熟能详的场景。从那一刻起,一切都掌握在委员会手中。
作为桑地诺政府的领导人和发言人,丹尼尔·奥尔特加以长达二十五分钟的激烈指责迎接了教宗,他对美国的抨击充满绝对的满足,因为教宗的到来为奥尔特加提供了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平台,这一场景被全球媒体广泛报道。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静静地听着,手托着下巴,头微微低垂,眼睛凝视着地面。他曾多次在波兰听到类似的言论,那是来自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地方官员。终于,轮到若望·保禄二世回应奥尔特加那番好战且故意无礼的“欢迎”演讲了。
宗座为赞扬马那瓜大主教奥班多·伊·布拉沃(Obando y Bravo)而准备的赞美词,遭到了桑地诺主义者组织和引导下的助威团及时而嘲讽的叫喊。教宗谴责 “人民教会”是“严重背离了耶稣基督的旨意和救赎的重要错误”,这些话从头到尾几乎都被持续不断的高声呼喊和嘘声淹没了。
桑地诺领导人感到深深的满足;至少在这里,这位波兰人无法越过他们直接对人民讲话;他对尼加拉瓜的命运没有发言权。
耶稣会士费尔南多·卡德纳尔神父也未出席。唯一在场的政府级别神父是他的兄弟埃内斯托·卡德纳尔神父。埃内斯托戴着一副眼镜,身穿一件朴素的白色棉质衬衫、宽松的蓝色裤子和黑色贝雷帽,脚上却是一双闪亮的黑皮鞋,显得格格不入。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以痛苦和愤怒的声音结束了他抵达时所准备的演讲。他沿着迎接他的队伍走去,与军政府及国家指挥部成员握手。一些部长因缺席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外交部长玛利诺会士米格尔·德斯科托神父选择在新德里更为方便,而驻美洲国家组织的大使埃德加·帕拉莱斯神父和国务代表阿尔瓦罗·阿尔圭略神父则在家中通过电视观看这一切。
在这个绝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的国家,所有聚集在一起欢迎教宗的人中,埃内斯托·卡德纳尔是唯一一个在教宗特意站在他面前时下跪的人。他摘下帽子,伸出手想要握住教皇的手,亲吻他的戒指。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没有伸出手,相反,他向埃内斯托挥了挥告诫的手指,用清晰的声音说道:“你必须使你的处境正常化!”然后教宗强调地重复了一遍他的话:“你必须使你的处境正常化!”
卡德纳尔对此唯一的回应是凝视圣父,并向他微笑。随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继续走过接待队伍,并启程前往他在尼加拉瓜行程中的第一站——位于马那瓜西北约四十公里处的莱昂市。
在桑地诺机场举行的招待会只不过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屈辱交响曲的低音长笛序曲,而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屈辱交响曲是为他的教宗之行高潮时在全世界面前表演而精心编排的。当天晚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将在宽敞的七月十九日广场举行公开弥撒,这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访问的核心活动,广场因 1979 年索摩查独裁政权被推翻、马克思主义桑地诺军政府夺取政权的那一天而得名。
在日落时分,阳光将其金红色的光芒洒向一个难以忘怀的舞台,此时,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身着全套宗座礼服走入广场,头戴教宗冠,手中笔直地握着牧杖。
人群聚集在广场上,官方估计人数达到60万人,一切井然有序,人们被合理地划分为若干预定区域。
拥挤的广场一端被一幅巨大的革命海报背景所占据,展现了桑地诺革命的英雄们。在对面的广场上,建造了一条长木台阶,并设有护栏。台阶上摆放着一个祭坛,一个简单的长桌,上面铺着为此次活动特别准备的亚麻布。
在舞台两侧,面对人群的地方设有两个官方看台,三名军政府成员和九名国家领导人共十二人穿着橄榄绿军装等待着。
在临时讲台及其两侧看台附近,桑地诺政府安排了配备扩音器和麦克风的支持者。广场周围的建筑物上、横幅上、人群中以及讲台和祭坛周围,到处都悬挂着红色和黑色的桑地诺旗帜。偶尔可见梵蒂冈的黄色和白色旗帜,还有一些尼加拉瓜的蓝色和白色国旗。
奥尔特加和他的同事们嘲讽地命令绘制了一幅壁画,描绘了桑地诺革命的英雄卡洛斯·丰塞卡·阿马多尔以及以他的名义进行革命的奥古斯托·塞萨尔·桑地诺的面孔。
祭坛上没有十字架。这一悠久的天主教传统已被尼加拉瓜年轻的统治者所禁止。取而代之的是另一面长长的横幅,上面用大字写着:“若望·保禄二世在这里。感谢天主和革命!”
正如每当如此众多的人聚集时,总是充满了喧嚣,没有片刻宁静。除非有某种非凡事件、迷人的演讲者或耀眼的表演来压制,否则人群总会发出持续不断的噪音与声响。
那晚,广场上同样回荡着喧闹声,伴随着协调一致的掌声和偶尔传来的歌唱与小曲。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平静地开始了他的弥撒;他已习惯于人群的行为。
当他准备发表自己撰写的讲道时,这是一篇对“人民教会”的强烈谴责,他似乎惊讶于为他准备的麦克风也无法压过此刻从人群中涌起的经过精心排练的嘈杂声,那是一种带有革命色彩的震耳欲聋节奏。
掌声在讲道开始之前便已响起。当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努力让他那深沉的声音超越喧嚣时,人群的口号变得如心跳般震耳欲聋且有节奏地回荡:
—— “权力归于人民!”
—— “国家领袖,给我们下达指令!”
—— “告诉我们关于贫困者的事!”"
有时,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声音难以被听到。支持者们试图抗议、声援他并让自己的声音传达出去,但他们被安排在离舞台尽可能远的地方,且没有扩音器或麦克风。可以看到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他用激烈的手势划破空气;然而,他无法在不断响起的桑地诺口号中发出声音。
—— “我们要一座与贫困者站在一起的团结教会!”
—— “基督的教会与革命之间并不存在矛盾!”"
当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时,他的脸因愤怒而变得苍白:他被困住并倒在一处破败的坑中。愤怒与绝望交织,最终他大声喊道:
—— “安静!”
在精心编排的掌声交响曲中,教宗的命令成为了加大口号音量的信号。教宗再次高呼:
—— “安静!”
新的口号浪潮将他包围;第三次,他大声喊道:
—— “安静!”
这句话伴随着他手中做出的制止手势。
一阵难以想象的震耳欲聋的呼喊声:“权力归于人民!基督活在人民的教会中!”淹没了他的努力。人群已完全失控。
愤怒之下,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着麦克风吼叫,同时盯着讲台上的军政府成员:
—— “权力归于米斯基托人!”
这一挑衅精准地击中了要害。
米斯基托印第安人对桑地诺政权持强烈反对态度,军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试图镇压他们。
反应迅速而激烈。
国家领导人和军政府的九名军事指挥官立即举起紧握的拳头,煽动支持者们更加卖力地高呼口号。
与此同时,政府技术人员将环绕舞台的支持者麦克风连接到主扬声器上,这正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试图让自己被听见的设备。为了进一步增强已经淹没教宗声音的喧嚣,他们按下开关,播放了一段预先录制的带有桑地诺口号的合唱录音。
最终,巨大的扩音声彻底淹没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声音。他未能完成他的讲道。然而,这对桑地诺政府来说还不够。在整个弥撒过程中,口号声持续不断,甚至在最神圣的时刻——祝圣圣体时,也充斥着“权力归人民!”、“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和基督徒是可能的!”以及“谈谈资本主义的不公吧!”等呼声。
然而,羞辱并未就此结束。当天晚上,当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和他的随行人员登上停在马那瓜桑地诺国际机场的意大利航空公司DC-10飞机,飞行员通知塔台准备起飞时,桑地诺政府下令让教宗的专机在地面再等待十分钟。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强调谁才是真正的控制者。
当羞辱终于达到极点时,政府广播不断向尼加拉瓜人民施压,要求教宗为他的行为道歉。
一则新闻报道指出:“面对教宗的冷漠,我们人民的愤怒和自发抗议是自然的”。一名桑地诺领导成员抱怨道:“这位教宗是西方的代表,是帝国主义的象征”。内政部长托马斯·博尔赫(Tomás Borge)则指责说:“教宗试图将尼加拉瓜变成另一个波兰。”
而一位玛利诺会神父虔诚地补充道:“他正在试图说服教会走向自我毁灭。”
正如常常发生的那样,费尔南多·卡德纳尔神父被委以重任,总结军政府的立场,并为贬低教宗、教廷及天主教弥撒提供了简明扼要的理由。卡德纳尔神父总结道:“教宗的讲话——这是一场宣战。”
无论人们是钦佩还是憎恨,事实是:耶稣会作为一个修会,在其 443 年的 425 年中,在他们自己的眼中,以及在整个世界的眼中,耶稣会始终被视为对教会及教宗态度的先锋捍卫者。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一位耶稣会士像费尔南多·卡德纳尔那样,甚至稍微参与了1983年3月4日在尼加拉瓜针对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任何形式的羞辱,这位耶稣会士将很快被驱逐出修会,并在短短几小时内遭到其他成员的排斥。
即使在较不寻常的时期,比如彼得罗·阿鲁佩担任总会长的十五年间,也至少会出现一场关于震惊与忠诚的小戏剧,一幕关切的表演,以及一连串保证调查此事、无尽解释和延迟纠正措施的声明。
然而,1983年春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尼加拉瓜遭受羞辱的消息引发了耶稣会内部独特的反应,无论是在上级之间还是在大多数修会高层中都是如此心态:教宗已将头伸入狮子窝,并获得了他所追求的结果。
如今,许多耶稣会士寄希望于这位教宗能够吸取教训,放弃“波兰贫民区主教”的心态,并意识到这个广阔而复杂的世界是多么艰难。
这位教宗决定以专制的方式接管耶稣会,罢免阿鲁佩和奥基夫。这个决定很好,现在他看清事情的真相了。人们对此的普遍态度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将会避免进一步行动,并退回去舔舐自己的伤口。
人们的这种态度得到了加强,因为教宗的国务卿阿戈斯蒂诺·卡萨罗利(Cardinale Agostino Casaroli)并未对此做出任何强烈反应,他只是发表了一些关于各方需要冷静下来的平淡言辞。
由于教宗办公室的回应如此软弱,耶稣会神父们并未感受到任何压力去约束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及其他参与羞辱教宗的耶稣会成员。他们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态度。然而,在许多人看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已经失去了这场重要的战斗。⁶
附注⁶:
1984年10月,二十四位天主教修女公开拒绝了教会关于堕胎的教义;而在1985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访问荷兰期间,所遭遇的公众暴力、轻蔑对待、亵渎行为以及粗俗的不敬态度,这些事件与近期教宗历史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仅是众多例子中的两个。
桑地诺主义者的羞辱为未来几年对教宗的这种攻击性行为铺平了道路。
在一个明确的意义上,这种“静观其变”的态度得以实现,归因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本人。通过前所未有地行使教宗权威,他罢免了阿鲁佩这位总会长,并精心挑选了两位他信任的人担任耶稣会的领导。
如果教宗从尼加拉瓜返回后对两位被任命者施加压力,他们必然会屈服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意愿,尽管这可能令人不快,甚至开始全面改革耶稣会。或者,如果他们收到了明确而无可置疑的指令:“将所有尼加拉瓜政府中任职的耶稣会士驱逐!”“撤换所有中美洲的耶稣会上级!”“用懂得服从的人来替代他们!”毫无疑问,保禄·德扎和朱塞佩·皮塔乌将会完成所要求的一切。
事实上,教宗如此具体的行动,如此显明而坚毅,在罗马式的语言中会被解释为一种警告:这次无论行为如何极端,都请遵循我的指示去做去行动,否则等待你们的将是更糟糕的结果,即解散修会。
然而,令许多人感到震惊的是,尽管若望·保禄二世已迈出了第一步,试图罢免阿鲁佩及其指定的继任者文森特·奥基夫,他却未能采取进一步措施,即便尼加拉瓜事件给了他更多理由去这样做。
相反,他选择将事务交由保禄·德扎和朱塞佩·皮塔乌处理。人们对教宗不采取行动的原因猜测颇多,但没有确切的答案。圣父是否已经屈服?他的国务卿卡萨罗利主教是否警告过他,说他已经走得太远了?也有可能是由于整个耶稣会团体散布的威胁,使他对采取进一步措施感到犹豫,因为他们可能会集体离开耶稣会?
事实上,国务卿卡萨罗利曾试图遏制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整个耶稣会团体甚至威胁要离开耶稣会。然而,考虑到若望·保禄二世的性格,更可能的是,这位波兰教宗犯下了一个错误:他过于信任保禄·德扎和朱塞佩·皮塔乌,以至于将自己的使命托付给他们。
最初若望·保禄二世对保禄·德扎的指令是明确而令人信服的:现在就改变和改革修会。不是明天,不是明年,而是现在。他假定保禄·德扎有诚意,并具备良好的耶稣会精神。
他信任朱塞佩·皮塔乌,了解他的思维方式。他认为,保禄·德扎作为耶稣会中最资深的罗马人物之一,一位在过去四十年里为教宗和修会服务良好的男性,不仅能够详细地知道该如何应对,还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以尽量减少对组织造成的永久性损害。
或许,教宗认为,在保禄·德扎的专业指导下,朱塞佩·皮塔乌借其在该领域的长期经验和与佩德罗·阿鲁佩的关系,将是领导耶稣会摆脱世俗化、不服从和对教宗不满的纠结的最佳搭档,这或许也是合乎逻辑的。
然而,在教宗的心目中,尼加拉瓜的经历应当比单纯的口头强调更能向保禄·德扎和朱塞佩·皮塔乌展示改革的紧迫性。教宗本人从未像在尼加拉瓜那样清楚地看到问题的严重性。
即使在共产主义国家,例如波兰和匈牙利,所有来自马克思主义武装力量的威胁也从未能像尼加拉瓜人那样,持续数小时地高喊反对教会或教宗。显然,在尼加拉瓜桑地诺政府的特殊表现之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无需再进一步强调。
教宗对保禄·德扎和朱塞佩·皮塔乌的评估完全错误。保禄·德扎对此有不同的解读,他认为,如果教宗没有给予具体指令,那么教宗就未能充分行使其权威,未能全面发挥自己的权力。
在教宗若望·保禄罗一世生前,他曾向保禄·德扎提出关于1978年对阿鲁佩及其耶稣会士所要发表演讲的具体要求,保禄·德扎对此表示同意,因为他清楚教宗的意图。很少有耶稣会士知道,正是保禄·德扎的手笔塑造了那篇若望·保禄一世从未发表过的演讲,而这篇演讲后来被若望·保禄二世采纳。
在1982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请求缺乏具体性,根据罗马文化的理解,表明该领域存在未被利用的权力,而任何能够掌握这一权力的人都可以加以运用。此时,由保禄·德扎来决定如何应对。
在这种情况下,保禄·德扎并没有真正行使上述权力;他巧妙地将其隐藏,可以说是暂时保留,以待耶稣会恢复自身治理的时刻。为此,在修会回归其“本质”之际,保禄·德扎全力以赴投入了相关工作。
显然,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面临的事务远比耶稣会的问题要复杂得多。他承受着对波兰持续不断的痛苦,同时还需应对梵蒂冈内部的各种斗争,包括新《普世教会法典》的制定、弥撒礼仪的改革、在亚洲和非洲文化中传教士政策的调整,以及美国教会日益恶化的局势。
尽管教宗的日程安排十分繁忙,但在尼加拉瓜对其教会结构和权威的直接挑战无疑将耶稣会的问题置于他的优先事项之首,若不是因为他对保禄·德扎的信任。
当保禄·德扎的观望态度变得明显时,他对尼加拉瓜亵渎事件及其准备工作的沉默和无动于衷,仿佛一切如常,这些都成为了明显的迹象;教宗办公室的成员们建议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不要直接介入任何纪律行动或对耶稣会施加制裁。
这就像是两年前在私下的国务卿会议上,宗教监察员对教宗发出的警告的重申。只不过现在,这一警告以强有力的合唱形式出现,而问题则大幅加剧:困扰耶稣会的问题同样影响着教宗所领导的大部分教会。所有主要宗教团体都受到波及,同时还有令人担忧的数量的主教、神学家和神父,更不用说众多平信徒活动家和修女。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这些警告的理解非常深刻,超出了任何活着的人对传统教会圣秩制度对其信徒脆弱控制的认识。
他知道,推动耶稣会的世俗主义与反教宗现象同样普遍;两者相互滋养,并且都得到了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士的大力支持,包括复杂的荷兰多明我神学家爱德华·希利比克斯、令人不快的巴西大主教赫尔德·卡马拉、微妙而激烈的德国耶稣会士卡尔·拉内、引人入胜的爱尔兰凯西主教,以及美国始终特立独行的“诚实若望”理查德·麦克布赖恩。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并不感到意外,当爱德华·希利比克斯在一次反教宗的荷兰集会上发表讲话时,甚至可以说,他在那里毫无疑问地宣称教会的圣秩制度并非天主的旨意,并且“从罗马天主教的角度来看,教宗的不犯错误是明显的异端”。
美国的乔治·希金斯主教所发表的声明似乎显得更加温和,这主要是因为他的表达风格本身就比较柔和且无害。他指出:“积极、理性并且充分理解地参与礼仪,是培养天主教徒社会意识和特殊意识的主要途径。只要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沉浸在教会礼仪生活中的信众将比那些没有这种参与的人更具社会意识,并能在经济与政治生活中做出更健康的道德判断。”
对于教宗以及自使徒时代以来的整个教会历史而言,礼仪始终代表着截然不同的意义;这意味着信众参与到教会的圣事中。
圣事并不是社会意识的培养者或团体组织者,也无法为在政治生活中做出明智决策提供准备。
乔治·希金斯主教的声明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它反映了在神职人员中传播的一个观念,即将“礼仪”与圣事割裂开来,而转向当下各国之间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斗争。
实际上,这一观点反映了与桑地诺模式相符的神职世俗化现象;它体现了桑地诺-马克思主义之间在信仰和个人判断上的交换,取而代之的是“共同体”天主教。尽管在风格上并不出众,但该声明很好地概括了被教宗们自上个世纪以来所谴责的现代主义这一最新形式的异端。
神职的世俗化已经走得相当远,甚至在《礼仪会议杂志》上出现了一位专家的大胆声明,他将核心圣事定义为:“基督徒并不总是意识到感恩祭的政治层面。然而,感恩祭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面临着另一个艰难的选择,然而在1983年夏季,他的一些最亲密和可信赖的顾问向他确认,腐败现象已经远远超出了耶稣会,他们指出该修会因对教宗及其权利的不忠,以及对宗教目的的世俗化,将引发一场难以承受的风暴。
对立可能会加剧到一个无法回头或获得缓解的地步。
根据这些顾问的意见,教宗如果希望彻底解决教会面临的问题,仅有两种选择:一是召集在梵蒂冈举行的第三届罗马公教大公会议,二是将全球各地的主教聚集在一起召开一个主教会议,并与他们共同对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1962年至1965年在罗马召开)所提出的被广泛赞誉但实际上却相当薄弱的声明进行深刻修正,以此来反对其为任何形式的传统天主教信仰和道德腐败辩护,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尼加拉瓜,也蔓延至美国、欧洲及几乎所有地方。
无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理由是什么,许多人认为他在耶稣会改革问题上的迟缓,以及允许该修会恢复自身治理的不幸决定,都是一个致命的举动。
根据这些观察者的看法,显而易见的是教宗已经放弃了这场特定的斗争,而整个教会将不得不为此承担后果。很久以前,这些观点已被证明是具有前瞻性的。
当耶稣会第三十三届总会于1983年9月在罗马召开,220名代表齐聚一堂时,其议程的首要事项却显得极为荒唐。会议“接受”了彼得罗·阿鲁佩神父的“辞职”。
在耶稣会的历史中,并没有因行使教宗权威而对阿鲁佩解除职务这一非常事件的任何官方承认。正如1965年该总会曾选举他一样,现在这次大会却声称有“主权”来“免除”他所承担的职责。
这不仅仅是一个自我安慰的举动;更是在法律上对教宗权威的一记耳光。
该大会的第二个议程是选举阿鲁佩的继任者。在1983年9月13日的一次投票中,代表们选出了皮特·汉斯·科尔文巴赫,他是一位荷兰学者,专注于近东天主教仪式,长期居住在黎巴嫩贝鲁特,自1981年以来担任由耶稣会管理的罗马东方宗教学院院长。
科尔文巴赫身材高大魁梧,头发花白,面容严肃,佩戴着类似于伍迪·艾伦的眼镜,大眼睛很少露出微笑,即使嘴角上扬。他留着一撮宽大的白色胡须,上方则是黑色的八字胡,这一形象广为人知。
罗马人评论说他是个狡猾的人,使用的词语既意味着机智又显得微妙。他是一个寡言的人:“最近教廷充斥着太多的话语”,这是科尔文巴赫对自1978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当选后,在教宗职位上展现出的大量演讲和讲道的评价。
当科尔文巴赫发言时,人们常说他直截了当地切入要点,借用一句流行的表达。科尔文巴赫的迅速当选本身就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从1981年10月阿鲁佩被解职以来,耶稣会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合适人选,以便在能够选举新总会长的时候进行提名,但历史上却是耶稣会的一次重要事件,因为此次大会仅以一票之差就选择了一位新的总会长。
通常需要经过多轮筛选,才能将真正的候选人与那些没有实际成功可能性的人区分开来。在观察到前往九月那一天的不稳定年份和月份时,没有人怀疑科尔文巴赫的提名及其当选是一个漫长而深思熟虑过程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各位助理会长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也没有观察者质疑科尔文巴赫的总会长任期将延续“阿鲁佩精神”,继续引领该修会。
耶稣会的领导层做出了“防御性”的选择。他们并不打算在新现代主义问题上改变方向,他们并不希望陷入多明我会的尴尬境地。大约在他们选举总会长的同时,多明我会也在罗马召开会议,选举自己的总会长,一位来自爱尔兰的多明我修士阿尔伯特·诺兰,他获得了绝大多数票数。
然而,阿尔伯特·诺兰作为南非反对种族隔离的坚定斗士和重要活动家,并不打算将自己置于“狮子窝”之中,正如一位多明我会的同事所承认的那样。
他了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耶稣会总会长阿鲁佩所施加的影响。多明我会领导者大会被迫选举另一位总会长,另一位爱尔兰人达米安·伯恩。在选择科尔文巴赫时,耶稣会成员确信不会面临拒绝或不支持严格遵循阿鲁佩主义的风险。
科尔文巴赫没有让选举他的耶稣会代表对其阿鲁佩主义产生焦虑的疑虑。作为耶稣会第28任总会长,他向他们所说的第一句话必定如甘露般滋养了他们的心灵。
从一开始,科尔文巴赫就表现出令人安心的态度。他对代表们表示:“我以极大的信心承担这一总会长职务。”接下来的约三十行演讲内容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天主并未要求耶稣会神父沉溺于对修会弱点和不足的阴暗与忧虑之中。”
“没有任何耶稣会士应该感到畏惧。绝对不应该。无论是教宗保禄六世的批评,还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指责,都未能改变耶稣会士们,也未能逆转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他们所经历的显著变化。”
他提到了自己对正义需求日益增强的敏感性,以及对贫困和受压迫者境况愈加关注。
科尔文巴赫表示:“教宗对阿鲁佩神父的罢免并非明智之举,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今天耶稣会的生活是由阿鲁佩神父为修会所发展出的属灵和传教热情所引导。”
“天主赐予耶稣会士们的所有属灵与传教倾向都是通过阿鲁佩神父而来。耶稣会不会放弃阿鲁佩的传统。”
“恰恰相反,耶稣会的核心和本质活动始终是针对世界上的不公正,并将继续如此。这就是今天耶稣会的使命。”
他表示:“这一政策并未得到某些人的认可。甚至有一些耶稣会士认为这一新使命是对依纳爵精神的根本性且危险的背离。然而,许多其他耶稣会士对此持不同意见。此外,这一新使命也未能获得教宗们的赞同。”
然而,科尔文巴赫在1981年抵达罗马之前,就已身处于那种不公正之中,他曾生活在贝鲁特。“是我,”他痛苦地说道,“我在那里。”耶稣会正在与严重的不公正现象作斗争,从这种亲身经历中,他摆脱了一切幻想。他冷静地声明:“我既不依附于罗马(圣座),也不依赖美国、法国或拉丁美洲国家。”接着他说道:“因此,现在我们必须看看能做些什么!”
他继续说道:“我们必须以适合他们的语言和生活条件来回应那些遭受不公正之苦的人们的呼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上主、教会以及基督的代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他用铿锵有力的语气表达了这些话,接着补充道:“但我们只有在为教会和教宗服务的同时才能真正为人类服务,因为我们的责任是对至高天主负责。”
“至高天主希望耶稣会士们具备一种‘内在的自由’,把至高天主放在第一位,而地上的其他一切——他几乎补充道——‘包括教会和教宗’则排在第二位。”
“至高天主无疑是他们行事的‘榜样’。福音书教导他们要保持警觉,不可懈怠,正如那些因等待新郎而感到厌倦的愚蠢少女。”
科尔文巴赫承认:“一些耶稣会士似乎厌倦了保持警惕。然而,每个人都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不应让恐惧消磨他们的意志。”
基督提醒他们说,那些想要拯救自己生命的人必须愿意放弃它。反之亦然:那些只专注于保全自己生命的人最终将注定失去它。事实上,如果耶稣会士不愿意为已制定的法令和原则‘赴汤蹈火’,而他们所做的若不被至高天主所喜悦,那么总会和修会团体可能就会面临失去生命的境地。
“绝不能失去当前与不公正作斗争的机会。耶稣会士们必须重新‘发现’修会。在阿鲁佩神父被解职后,耶稣会士们的举动变得更加谨慎。然而,但他们都不愿改变自己对耶稣会现代使命的信念。如果放弃这一点,即放弃与不公正作斗争,就等于抛弃基督的人性。”
科尔文巴赫说:“当然,耶稣会士参与政治的事实必然会引发来自各方的质疑和批评。实际上,直接参与政治活动的耶稣会士人数相对较少。然而,通过他们在工会、农民组织、社会运动及其他社会事业中的参与,大量耶稣会士间接而有力地影响了政治。一些耶稣会士成为了社会主义者,还有一些则转向马克思主义。这一切都引起了圣座们的不满与抱怨。然而,但耶稣会仍愿意以这种方式履行其正义使命和对穷人的优先选择,而不太在意教宗们的‘哀叹与指责’。”
“作为总会长,他的职责是确保耶稣会士们不被教宗的哀叹所干扰,从而能够顺利地履行他们在人师间的使命。”
当科尔文巴赫结束发言时,毫无疑问,在第三十三届大会之后,代表们继续重申阿鲁佩主义的目标和价值观。显然,从此次大会的决议以及科尔文巴赫总会长对代表们讲话的记录中,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清楚地看到耶稣会内部并没有发生变化。与新任总会长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在1983年剩余的时间里,直到1984年春季,新任总会长受到来自马那瓜和罗马教会当局的持续要求,要求他解除费尔南多·卡德纳尔的职务,包括其在桑地诺政府中的政治部长职位以及耶稣会成员身份。在此期间,新任总会长始终保持着一种尊重回避的循环态度,对卡德纳尔及其当地耶稣会上级所提出的间接拒绝表示宽容,并默默接受了来自国际媒体上桑地诺传播的信息中对罗马干预的公开抗议与异议。
1984年春季,耶稣会士与尼加拉瓜主教及罗马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新的紧张局势。尼加拉瓜主教们发布了一封复活节牧函,其中引用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人民教会”和基层集体社区的谴责。
该信函谴责了所有忽视自己属灵使命转而建设作为桑地诺基础设施一部分的“人民教会”的神职人员和修女,并呼吁恢复教会的正常秩序。主教们直言不讳地指责“教会中的一个小团体”背叛了基督教会的使徒结构,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这把刀非常接近耶稣会士的痛处,影响深远,他们的反应不出所料如预期般激烈。中美洲各国的耶稣会省会长与一群尼加拉瓜的耶稣会士共同合作,在费尔南多·卡德纳尔神父的巧妙协助下,对主教们的复活节牧函进行了详细而严厉的批判。回应中坚持认为:“人民教会”就是基督之教会,这一立场明确拒绝了主教们试图控制该教会的一切要求。
除了信中的内容之外,这也是耶稣会认为他们在当时对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权威享有豁免权的一个痛苦的衡量标准。毕竟,他们甚至躲过了教宗对耶稣会本身的直接干涉。现在,他们拥有了一位由自己选出的总会长。
与此同时,桑地诺政府加大了对尼加拉瓜主教及支持他们的神职人员、修女和平信徒的迫害。这种迫害变得极为激烈,以至于马尼瓜大主教奥班多·伊·布拉沃(Obando y Bravo)公开表示:“桑地诺政权如今比索摩查时代对人民更加残暴和压制。”
为了对抗任何试图剥夺其政府成员神职人员的行为,军政府决定采取一项臭名昭著的暴力行动针对主教和罗马教廷。1984年7月9日,武装官员和政府工作人员闯入十位忠于主教的神父住所,将他们逮捕并粗暴地押送至马那瓜机场。
圣地亚哥·阿尼图亚神父,是少数忠于圣座和传统教会的尼加拉瓜耶稣会士之一,亦在工作场所被拘留,并直接押送至机场。所有十一人因妨碍“人民教会”的建立而被当场驱逐出境。
更糟糕的命运降临在其他人身上。阿马多·佩尼亚神父被逮捕,并被指控策划武装推翻军政府。针对他的证据包括在他停车时放置于其汽车内的炸药和武器,而他当时正因接到虚假的医疗咨询电话而停靠在路边。⁷
附注⁷:
阿马多·佩尼亚神父的主教们始终坚定地支持他。1985年8月,佩尼亚被派往罗马进行为期两年的教会法学习。这使他在未来成为尼加拉瓜主教的潜在候选人。此外,另一位同样受到桑地诺政府诽谤的忠实神父比斯马克,成为了奥班多·伊·布拉沃枢机主教的官方发言人。
另一位神父,五十五岁的尼加拉瓜人巴亚尔多·圣埃利斯·费拉亚神父,被绑在自己教区的柱子上,与四名平信徒一起被浇上汽油并点燃。他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并在华盛顿特区向美国媒体讲述了他的故事,以“对桑地诺统治者作证”,以防这些行为引发持续的质疑。
至于神父们在政府中的角色,桑地诺福利部长埃德加·帕拉莱斯(Edgar Parrales)神父站出来向大家阐明情况。帕拉莱斯斩钉截铁地说:“现在不是我们返回修道院的时候,不是等待圣人、乞丐和第一台感恩祭的时刻,而是我们要走出封闭。”
除了镇压和酷刑之外,耶稣会对主教们的牧函所作的官方批评无疑是一个战术错误;这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提供了一个具体理由,可以向耶稣会总会长科尔文巴赫施加新的压力,要求他就费尔南多·卡德纳尔作为耶稣会顽抗者的代表以及其他在尼加拉瓜政府中任职的耶稣会士做出明确决定。
1984年7月,耶稣会总会长科尔文巴赫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压力下,顺从地派遣了一名特使前往尼加拉瓜,以亲自了解耶稣会对主教们信函的大胆批评问题。特使发现情况确实如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向科尔文巴赫所述那样糟糕。
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及其他在政府中的耶稣会士所持有的严厉政策和马克思主义立场无法减轻。因此,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坚持要求费尔南多·卡德纳尔以及其他担任政府职务的神父在8月31日之前辞去他们的职务,要么退出政府,要么退出耶稣会。
在卡德纳尔的顾问和朋友的劝说下,科尔文巴赫成功说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不要坚持那个日期,而是等待尼加拉瓜秋季选举后再做决定,以“避免不必要地扰乱局势”。
再一次,教宗在接受一个看似合理的请求并同意推迟此事后,将主动权拱手让出。科尔文巴赫于八月向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发出了电传,敦促他辞去职务,并声称卡德纳尔“因与其耶稣会士身份不符而无权担任‘公职’”。然而,其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卡德纳尔的回应是公开而隆重地重申了他在教会和他的会长面前的独立性:“只有在我对革命的承诺中才能实现我耶稣会神父的使命”。卡德纳尔向他的总会长发出紧急请求,希望能在科尔文巴赫计划秋季访问美国时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会谈。
在此期间,科尔文巴赫有机会阐明他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与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及其来自整个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学同仁之间斗争中的立场。
这份文件是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授权下由枢机主教约瑟夫· 拉青格(Joseph Ratzinger)发布的,拉青格是梵蒂冈强大的信理部(CDF)部长,该部负责监督天主教教义的纯洁性。
信理部的这份文件对‘解放神学’及其实践者进行了强烈批评,指责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并坚持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视为真正基督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份文件的字里行间,尽管之前已有国务卿(反对谴责马列主义)的警告,却隐含着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拒绝。
作为回应,总会长科尔文巴赫采取了与以往任何耶稣会总会长不同的做法。他以官方身份发表了一份对梵蒂冈文件的批评,指责其过于消极,并表达了对未来信理部将更为平衡地处理“解放神学”的期望。科尔文巴赫写道:“解放神学”的教义必须被“视为可能且必要”。
通过如此直接而坦率地对拉辛格的文件进行反驳,科尔文巴赫不仅在考验自己的力量和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弱点;他还增强了费尔南多·卡德纳尔此前春季所表现出的自信,即认为他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权威面前拥有豁免权。同时,他清楚自己至少有两位强大的盟友支持他对抗拉辛格枢机主教和教宗若望·保禄二世。
事实上,耶稣会在罗马的主要盟友——国务卿阿戈斯蒂诺·卡萨罗利大主教(Agostino Casaroli),大约在同一时期采取了行动。国务卿表示,很快将会有一份更为精确的声明发布。与此同时,他向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发出威胁性的重磅炸弹,指出作为国务卿,他必须与上述拉青格文件保持距离。
在随后的讲话中,国务卿尽力赞扬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前任——教宗保禄六世,称其为与所谓真正社会主义国家对话的倡导者和理想教宗。
国务卿卡萨罗利一直在密切关注铁幕对面的那些朋友们,他们将拉青格的文件诋毁为 “我们时代的耻辱”。国务卿想告诉这些朋友,他完全不同意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苏联及其卫星国的政策。
正如他告诉宗座的那样,他试图培养和保护他与莫斯科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的沟通渠道;这意味着要谨慎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及其苏维埃社会共和国模式。
在国务卿卡萨罗利看来,最大的不幸便是成为这些领域中的不受欢迎人物。而支持总会长科尔文巴赫的第二位强大盟友则是秘鲁利马的大主教胡安·兰达祖里·里凯茨枢机。
兰达祖里担任利马大主教已有三十二年,享有极高的声望,不仅在利马和整个拉丁美洲,也在罗马颇具影响力。此外,他还是神父古斯塔沃·古铁雷斯(Gustavo Gutiérrez)的个人朋友与崇拜者,后者于70年代出版了《解放神学基础手册》。
在科尔文巴赫看来最为合适的时机,兰达祖里于那个秋季抵达罗马,并带着一批秘鲁主教随行。在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和拉辛格枢机的长时间会谈中,他成功地保护了耶稣会士古铁雷斯免受谴责或审查。
这一策略十分巧妙:确实,古铁雷斯在秘鲁并没有正式的政府职位;但他无疑是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出发来分析“神学”的,并且还领导了属于联合左翼(IU)的拉斯·卡萨斯研究小组,该组织相当于秘鲁的桑地诺联盟。如果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无法谴责像古铁雷斯这样的人,那么他的权威在与其他国家中与马克思主义者结盟的耶稣会神父交涉时将会受到削弱。
与此同时,卡德纳尔本人在这场斗争中依然非常活跃。在1984年秋季的谈话和书信往来中,费尔南多拼尽全力维持自己的政府职务,并向他的总会长提供充分的理由,以拒绝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要求他辞去政治职务或被“退出”耶稣会的请求。
甚至在10月21日,当他与科尔文巴赫在纽约进行期待已久的面对面会谈时,他似乎仍然怀有能够同时保留耶稣会身份和部长职务的真实希望。卡德纳尔从这次与总会长的会议中走出,告诉他的朋友们:“我们找到了解决方案”。
但事实并非如此。尽管卡萨罗利、兰达祖里及其他人公开支持,科尔文巴赫总会长还是束手无策。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坚持要求费尔南多·卡德纳尔辞去政府职务或从其修会中解除会籍,而这一请求同样适用于尼加拉瓜的所有其他政治神父。
每个人都选择了退出修会。剩下的就是签发正式文件了。12 月 4 日,费尔南多·卡德纳尔收到了总会长的正式信函,告知他已被解除在耶稣会的身份,并鼓励他 “考虑其他生活道路,以便更加平静地为天主服务”。
与此同时,在其短暂任期内,科尔文巴赫第二次采取了耶稣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举措,他向世界各地的主要耶稣会省会长发出了一封官方信函,“解释”卡德纳尔的离职,并承认了他的‘良心上的冲突’。由于卡德纳尔从一开始就坚持认为,只有留在政府职位上才能帮助贫困者,因此科尔文巴赫表达了希望,即没有任何耶稣会士会因卡德纳尔的决定而得出结论:要帮助穷人就必须放弃耶稣会身份。
科尔文巴赫在致耶稣会的解释信中未提及圣父的意愿,也没有深入讨论尼加拉瓜修会结构和教廷权威之间的深刻冲突。他也没有在教宗面前提出耶稣会士的服从问题,包括他本人、卡德纳尔以及整个耶稣会。
然而,似乎那场掩盖佩德罗·阿鲁佩离职的美丽闹剧与另一场掩饰费尔南多·卡德纳尔离职的闹剧并行不悖。实际上,科尔文巴赫在信中指出,卡德纳尔决定辞职是出于他自己的选择,而这一决定是因为有一条侵扰性的教会法规,即《教会法典》第285条,禁止神父在未获得圣座特别许可的情况下担任政府职位,而教宗(即圣父)拒绝为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做出例外。
并不存在一个单独的‘辞职’,而是双方达成的协议,即卡德纳尔只有离开耶稣会,才能遵从自己的良心。事实上,卡德纳尔在给科尔文巴赫的回信中对自己被解除会士的反应是:“我并不是因为我的罪过而受到惩罚,而是因为我所生活的这一呼召,这是天主赋予我的使命”。
当12月11日耶稣会在罗马发布费尔南多·卡德纳尔离职的正式通知时,耶稣会士们对这一事件的官方和非官方评论及反应显然遵循了总会长信函中所体现的无礼与不寻常的基调。耶稣会秘书长约翰内斯·格哈茨神父完全同意,并认为卡德纳尔的‘免职’并不是一项犯罪行为或惩罚,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辞职。
卡德纳尔并未成为一名平信徒,他仍然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神父,但他受到的是马那瓜大主教奥班多·伊·布拉沃(Obando y Bravo)的管辖,而非受耶稣会上级的管辖。格哈茨令人难以置信地表示,‘梵蒂冈’(这是对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代称)并没有向总会长施加任何压力,要求枢机主教离职。
华盛顿的耶稣会通讯与信息秘书约瑟夫·麦休(Joseph McHugh, S.J.)倾向于事实真相,但方式颇为迂回。他承认“卡德纳尔被允许离开”是因为存在着“强大的政治现实在起作用”。随后,他用“组织性”一词来界定这些“现实”,指的是教廷对耶稣会施加的压力。卡德纳尔的离职“非常令人悲伤”,并在他的耶稣会同僚中引发了痛苦,他们对他怀有一种“家庭般的忠诚感”。梵蒂冈电台由耶稣会为罗马教廷管理,隶属于圣座并受国务卿卡萨罗利影响的梵蒂冈电台,在处理卡德纳尔时表现得更加慷慨和个人化。
梵蒂冈电台在提到他时,亲切地称呼他的名字,并表示他是在“所有相关人员的相互尊重和钦佩的氛围中”离开的;然而,对他以及许多其他耶稣会士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痛苦的经历。
来自欧洲和美洲的耶稣会士们致媒体的信件强调,卡德纳尔不应被剥夺进入他位于马那瓜的博斯克斯·德·阿尔塔米拉(Bosques de Altamira )耶稣会团体的权利,这甚至到了蔑视的地步。一位会士不情愿地承认:“这可能意味着,费尔南多必须住在花园尽头的一顶帐篷里”。无论如何,卡德纳尔在中美洲的耶稣会同事并未意识到他的困境。正如中美洲耶稣会省会长瓦伦丁·门恩德斯(Valentín Menéndez, S.J.)所言:“我们的目标是全力支持尼加拉瓜人民走过艰难之路,实现他们伟大的希望,以我们作为耶稣会宗教人士在教会中的立场为基础。”这一骗剧如此有效,其影响广泛而深远,以至于除非选择指责一些身处罗马之外传播关于此案谎言的耶稣会士,否则对卡德纳尔而言,我们能描绘出的最好面貌就是普遍存在的无知。
这是从北美耶稣会神父特南特·C·赖特(Tennant C. Wright)1985 年 6 月的评论中可以推断出的最善意的说法。赖特在 1985 年 6 月的评论中说: “虽然教宗和马那瓜枢机主教要求政府中的神父辞职,但他们并没有坚持”。
在这一点上,质疑一个人的真实性或无知似乎几乎是荒谬的。费尔南多·卡德纳尔或许早已读懂墙上的铭文,就像巴尔塔萨节那样,在他愿意承认之前,他在12月4日收到正式解除会士通知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详细记录。他称这份声明为“给我朋友的一封信”,并在对其案件反应最强烈的时候将其发送出去。尽管他在信中提到自己遭遇了“不公正的解职”,但卡德纳尔在信中表示:“他的良知却清楚地意识到,我的使命是来自上主……如果在当前情况下放弃我作为神父为穷人服务的选择,我将犯下严重罪过”。另一方面,‘圣座在尼加拉瓜的问题上似乎被困于属于政治领域的观念,这些观念源自东欧冲突中的创伤性经历……’”
这对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不尊重暗示,尽管相较于近两年前他访问时所遭受的羞辱显得轻微,但依然十分明显。卡德纳尔向所有耶稣会同仁和上级表达了深切的感激之情,隐含着一种让人信服的说法,即:在耶稣会中,包括总会长科尔文巴赫在内的重要人物,都希望他继续在政府职务及作为耶稣会士的工作。“唯一明确拒绝这一点的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这句话本身就足以显示他的反教宗傲慢。随后,卡德纳尔又补充了一条贬损性的评论:“里根总统与梵蒂冈关于尼加拉瓜政策之间存在巧合。”卡德纳尔口中的“梵蒂冈”是他用来指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最为委婉的方式。
尚未感到满足的卡德纳尔在1984年12月4日的一次采访中显得更加傲慢。
他表示:“我们并不是波兰人……梵蒂冈无法接受任何新事物,除非它来自欧洲……我承认教宗曾施加压力要求我离开耶稣会。我依然觉得自己是耶稣会士……有一天,我将重新被接纳回耶稣会。”
即使在官方层面上,费尔南多·卡德纳尔的案件已经结束,总会长科尔文巴赫仍然再次提到了他那句广为人知的“优先选择贫困者和受压迫者”。通过这一表述,他也表达了对教会圣事及基本信仰的疑虑与不确定性。在卡德纳尔离开后大约一个月,科尔文巴赫在加拉加斯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当我们领受圣体时,我们与基督的兄弟们,尤其是那些被特别眷顾的贫穷兄弟们建立了团结。”根据教会教义,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无法赋予人与基督之间真正的联合与团结。只有基督本身所赐予的恩宠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而这份恩宠向所有人开放,并非仅限于或特别偏向于贫困者。
否认这一点,无疑是科尔文巴赫作为宗教学者所深知的,是一种至少在教会中被谴责过两次的异端。声称“在没有通过个人牺牲来抗击贫困、出售自己的财产并努力与贫困受害者建立团结的情况下,无法参与圣体圣事”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不当神学,更是一种服务于经济利益的神学,且带有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偏见。最终,这一理论自15世纪以来便已受到罗马教会的谴责。
无论他所受的正规教育和学术研究给他带来了什么启发,总会长科尔文巴赫神父在加拉加斯的讲话中坦诚地表达了他的耶稣会士内心深处存在的一种巨大疑虑和悬而未决的难题。他承认道:“沉浸于阶级斗争之中,或是逃避到脱离现实的贫穷灵修世界中是很容易的,然而,保持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则十分困难,我们才刚开始意识到这一点。”
前几代耶稣会士以令人钦佩的方式履行了这两项义务。科尔文巴赫试图阐述现代理想,但其表述却显得模糊不清:“人类的全面解放即是我们内心的天主之城。”
科尔文巴赫似乎已经意识到,“优先选择贫困者”这一作为耶稣会光辉理想的概念,与在耶稣会中自1965年以前始终保持稳定且几乎未变的依纳爵理想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在1985年3月3日致全体耶稣会士的信中,科尔文巴赫继续纠结于这种分歧。他指出,耶稣会的 “优先选择贫困者”在修会成员之间(这是一个罕见且含蓄的承认,表明并非所有耶稣会士都遵循官方立场)以及与教会官员、地方官员和政府官员之间引起了冲突。
他指出:“我们并不清楚(这一优先选择)对牧职事工的所有具体后果。”这种冲突难以理解,除非假设,如同许多观察者所认为的那样,科尔文巴赫和其他许多耶稣会士未能意识到其服从誓言的真正含义,以及服从本身作为一种德行的重要性。
尽管对费尔南多·卡德纳尔被罢免的反应经历了诸多波折,但经过五年的艰苦斗争,结果并未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带来胜利的感觉。就在科尔文巴赫在加拉加斯发表讲话后仅两个月,若望·保禄二世便意识到延误和犹豫所结出的果实是多么苦涩,以及耶稣会支持的现代主义杂草已经蔓延到了何种程度。
这次的呼吁并非来自耶稣会士,而是来自方济各会。该会于1985年5月在亚西西召开会议,选举新的总会长,相当于耶稣会的总会长。若望·保禄二世获悉,在此次会议中有一个提议,旨在将加利福尼亚的若望·沃恩神父推选为方济各会的领导人。他以支持基层社区、“与马克思主义者合作”、以及“进步”的礼仪庆典而闻名,并倡导一系列现代主义神学思想,这些思想一直被教宗们谴责为与传统罗马天主教不可调和。为了阻止沃恩当选,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派遣他的私人代表——大主教文森佐·法吉奥洛参加(Vincenzo Fagiolo)。
其结果对若望·保禄二世而言是一次灾难,程度与1983年9月耶稣会的全球总会相当。法吉奥洛被孤立并视为外来者。沃恩以135票中的117票当选为总会长,即获得了85%的有效票数。修士们向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发表声明,表示他们不会偏离已采取的做法:“现在回头已经太晚。作为方济各会成员,我们无法从头开始寻找我们的身份……”。随后,方济各会和沃恩随后开始美化他们的回应,与耶稣会的做法如出一辙,玩弄同样的神学花招。他们厚颜无耻地接受了“解放神学”及其“优先选择贫困者”的理念,并持有反消费主义(他们的意思是反资本主义)的立场,同时选择一种“无等级”的教会结构,这一切都用乐观积极的语言包装在关于“非洲会议”的讨论中。⁸
附注⁸:
方济各会使用 “非洲会议 ”这一说法来指代他们正在尝试的一种新的教会结构:方济各会的小团体将独立于当地教区,并在其管辖范围之外开展传教事工。其根本目的是将他们的信徒与合法神父和主教的属灵权威隔离开来。这一源自拉丁美洲的发展模式,体现了方济各会对“人民教会”的理解。
最后一个伎俩是在虚假信息的帮助下制定的,声称这种“身份”是方济各会自古以来所拥有的(这一点在14世纪的方济各修士中从未被考虑过),并将其描述为“数个世纪历史、教义、传统和对世界承诺的结晶”。
在给教宗的正式信函中,沃恩和即将卸任的总会长奥诺里奥·庞托格里奥慷慨地使用了耶稣会在过去二十年中不断完善的古老措辞:“......忠实于博爱和福音贫穷修会的传统价值观.....全体一致渴望......绝对忠实于福音,这是我们的特性,也是方济各会大家庭存在的理由”。
随后,在1983年夏季,方济各会的负责人收到了由该会“正义与和平”办公室准备的一份工作文件。文件中指出:“教会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已从单纯的谴责转变为批判性对话……具备清晰风险意识的基督徒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内部存在差异……许多人对资本主义中的种种弊端感到不满。”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当时无计可施。他正在承受自己在耶稣会改革问题上所表现出的无所作为的后果,他对耶稣会改革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忠于构成我们的身份和方济各会家族存在理由的圣神”,这种意见中与生俱来的新教色彩被毫无节制地容忍了下来,这至少含蓄地拒绝接受任何教会的教义和权威。
没有人拒绝沃恩的信或大会的意见。没有考虑到罗马教廷,只有罗马教廷,才是方济各会存在的理由和原因,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所有天主教修会。
或许在支持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人中间,曾存在一些微弱的希望,他们认为通过对耶稣会施加压力,尤其是在费尔南多·卡德纳尔的案例中,即使时机已晚,也仍有可能重新点燃一种“回潮”,从而熄灭教会世俗化的火焰。
迄今为止,还没有迹象表明这种希望是正确的。总会长科尔文巴赫神父通过外交邮袋和访问尼加拉瓜的耶稣会神父的口口相传得到的信息,会让任何人谨慎行事。或许这也会让你反思耶稣会官方对 “费尔南多神父 ”的态度。
因为卡德纳尔和其他政治神父仍然留在恐怖的等级制度和官僚体系中,享受着马克思主义(?)精英内部所有权力与特权的好处。他们居住在被征用的中产阶级房屋内,在马那瓜郊区如拉斯科利纳斯等舒适社区生活。购物时,他们前往专门指定的商店,以外币和美元支付,这里并不存在“优先考虑贫困者”的选项。他们在仅限于党的领导人使用的豪华餐厅就餐,并在政府办公室享用每日供应的新鲜火腿、龙虾及其他美味佳肴,这些食物是通过官方卡车运输而来,而这些食品在桑地诺尼加拉瓜任何地方都无法获得。他们还可以进入棒球场专属观众席娱乐,享有无限量供应的汽油和水,而这些资源对普通民众则受到限制。此外,他们还会在假期期间入住由索摩查家族拥有、现已被桑地诺人称为“礼仪之家”的别墅。
他们在自己出生的尼加拉瓜境内旅行,携带着由持有苏联武器的古巴人和东德人组成的个人护卫队,这些护卫显然经过训练以应对潜在的攻击者;然而,他们同样能够有效地对付那些如果动摇其桑地诺革命热情的激进神父。
这样的激励措施激发了他们的 “神学 ”热情,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和他的神父同僚们访问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组织革命,并且由苏联出资前往美国、中东和欧洲进行外交使命。
这些使命如今的效果毫不逊色于政治神父被解除教职和教区职务之前的情况。
美国天主教主教全国会议主席、俄亥俄州扬斯敦的詹姆斯·马龙主教(James Malone )向仍担任桑地诺外交部长的米格尔·德斯科托神父致以热情的问候。他表示:“您卓越而奉献的神职生涯令我们今天的主教倍感自豪。希望您知道……美国主教们坚定支持您的工作。”
梵蒂冈的外交文件持续记录着,华盛顿那些多年来受到桑地诺人精心培育的组织,如今依然在继续运作。
WOLA、NACLA、IPS、TNI、USLA和COHA等组织持续向立法者施压,要求他们拒绝对反抗军提供军事援助。约有四千名新一代尼加拉瓜游击队员正在准备爆炸物,培训指挥人员,并策划针对一个压制性政府的行动,这与桑地诺人曾经的做法如出一辙。
这些被称为反抗军的年轻人夜间在灯光熄灭的房屋中秘密聚会,诅咒政府及其激进的神父和修女,这与当年对索莫萨政权的诅咒如出一辙。
他们只有在桑地诺巡逻队和“检查员”不在视线范围内时才能这样做,并可以代表这些年轻人向瓜达卢佩圣母祈祷,就像曾经为桑地诺人祈求一样。许多由宗教团体发布的刊物也同样受到WOLA、NACLA等组织所施加的限制。
方济各会并不是唯一一个效仿耶稣会的修会。如今,这实际上是一项广泛的联合行动,协调良好、资金充足,是一种理念;在这张网络中,像费尔南多·卡德纳尔这样的人物成为了小而重要的纽带。
与此同时,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其驻中美洲代表发来的信息简报中找不到安慰,这些简报详细回顾了“桑地诺-共产主义”体系如何在耶稣会高级神父和先进思想家的有效捍卫下持续推进……
一些报告提到全国桑地诺保卫委员会网络,这些委员会仿照古巴模式,在每个社区中运作。
另一些报告提到为专业人士和体力劳动者设立的监控小组。此外,还有桑地诺儿童协会。官方有关于一群桑地诺主义青年暴徒的记录,政权当局带着一丝亵渎之意称他们为“神圣的狂热分子”。这些人继续恐吓即将参加投票的尼加拉瓜民众。政权在各处都有眼线和耳目:无论是在街道上、工作场所、学校、厨房还是卧室。
在农村,政权的行动比在城市更加自由。政府的行刑队继续肆无忌惮地屠杀米斯基托印第安人和其他持不同政见者,就像教宗在1983年的弥撒上反对奥尔特加并高喊 “权力属于米斯基托人!”一样。据梵蒂冈估计,近 3 万名米斯基托、苏米和拉马印第安人虽没有遭遇杀戮,但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农场和所有财产,亲眼目睹着自己的农场随后被摧毁。
另外五万名尼加拉瓜农民也被类似地从北部地区撤离。各地正在招募年轻农民接受军事训练。政府官员焚烧抵制集体化的农民房屋,并摧毁他们的牲畜。
如此残酷而僵化的中央集权控制,远非“优先关注贫困者”的选择。相反,尼加拉瓜曾经作为基础产业的棉花、糖和牛肉生产急剧下降。赤裸的小孩因饥饿而腹部膨胀,在街道和田野中寻找食物。
银行账户被没收。根据每个人的“忠诚度”在当地分发用于购买蔬菜的配给券,但即便如此,这些配给券也无法弥补1979年实际工资下降71%的损失。此外,它们也无法帮助振兴尼加拉瓜科尔多瓦——世界上最不值钱的货币之一,也无助于尼加拉瓜按时偿还长期拖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利息。
然而,显然,这一切并未对费尔南多·卡德纳尔造成丝毫气馁。他在《致我的朋友们的信》中表示,如果放弃他为贫困者服务的神职选择,他将面临严重的罪过。
相反,没有理由怀疑他没有参与1985年3月为苏联的康斯坦丁·V·切尔年科(Konstantin V. Chernenko)去世而举行的三天桑地诺哀悼活动。根据桑地诺广播,切尔年科被称为“伟大的政治家和不懈追求和平与世界团结事业的斗士”。
当时在洪都拉斯有五万名桑地诺难民;“小莫斯科”正在中美洲逐渐成形,而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则有理由对20世纪最大的无神论者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所表达的对费尔南多·卡德纳尔及其神职同仁的评价进行深思。列宁写道:“如果一位神父愿意与我们合作——我们可以欢迎他加入社会民主主义的行列。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纲领的精神和原则与神父的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可以被视为神父自相矛盾......。”
0
.
要评价佩德罗·阿鲁佩关于耶稣会和罗马教会应如何应对我们时代的挑战的愿景,或许至少要了解三件事:即依纳爵·罗耀拉本人、他对于教会在其时代应如何实质性地回应与阿鲁佩所面临的相同挑战的看法,以及依纳爵为了实现与阿鲁佩相同的超越性转变而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修会。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耶稣会四百四十六年的历史中依纳爵·洛佩斯·德·奥尼亚兹·罗耀拉(现普遍称为依纳爵·罗耀拉)和佩德罗·阿鲁佩·冈德拉(通常被他的耶稣会同僚简称为佩德罗)是仅有的两位被选为最高职位的巴斯克人。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16世纪,第一位巴斯克人创建了有史以来最有效的组织,是教宗为维护和传播罗马天主教所宣扬的超性与超世俗教义;而在20世纪,第二位巴斯克人则全力以赴地致力于将该组织从那个圣秩制的假想沉船中解脱出来,并将其与即将到来的新社会——一个关注当下、崭新且人性化的世界相联系。
关于这两位巴斯克耶稣会士,还有一个更为有趣的事实,这一点比他们共同的故乡更加重要。
几乎五个世纪前,罗耀拉所面临的对罗马教会发起的挑战,与阿鲁佩及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挑战是完全相同的。
罗耀拉所处的十六世纪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门槛”时代,正如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一样。罗耀拉所生活的世界的思维方式和面貌,像我们的世界从19世纪殖民状态转变为随后的原子与电子时代一样,被突然、剧烈且深刻地撕裂了。
当时的创新洪流标志着文艺复兴的巅峰,包括美洲的发现、新教叛乱的冲击、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及我们西方科学技术的诞生。这些潮流如同洪水般涌入,席卷了那个时代的人们。
推动我们这一代人跨越新门槛的不可抗拒的新潮流有很多:影响我们人类社会基础的新基因技术;大规模战争和工业化杀戮数百万人的新方法;即时全球通讯;各国之间的金融与经济相互依赖;以及人类进入外太空,其边界无尽延伸至未知领域。
在罗耀拉的时代,罗马教会面临的挑战是如此强烈、清晰且不可避免,这与我们今天所经历的情况如出一辙。
这确实是同样的挑战:罗马教会如何能够适应新时代,同时又不背弃其信仰和道德的本质?
令人感到奇怪的并不是罗耀拉的时代与我们当今所面临的挑战是平行的,而是阿鲁佩及耶稣会主流对我们时代挑战的反应,实际上与罗耀拉所持立场截然相反。
依纳爵·罗耀拉的生活表面上似乎容易解释。它并没有展现出显著的标志或震撼人心的元素;没有任何可以被我们教育专家视为“天才初兆”的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令人惊叹的是,依纳爵独自一人设计了一个如此重要的组织——耶稣会,这不仅影响了教会,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我们对这位人物的好奇心而言,最令人惊讶的是我们能够如此轻松地将他六十五年的生活进行阶段划分。
他的生平可以分为几个时期:首先是二十九年的成长与疯狂生活;接着是持续八年的悔悟期;然后是十二年的学习和准备阶段;最后是他创立耶稣会的十五年。
从回顾的角度来看,依纳爵·罗耀拉的生活似乎相当平凡。他几乎没有离开过欧洲,除了短暂访问耶路撒冷外,与他那个时代的伟人
们几乎没有直接交往。
然而,他远距离所产生的影响力却深刻地塑造了我们20世纪的世界,甚至超越了同时代的一些杰出人物,如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英格兰亨利八世、俄罗斯的伊凡雷帝、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以及苏莱曼大帝。
因为他所建立的体系至今仍然存在,持续发挥作用,并且被视为如此重要,以至于整个政权,无论是革命性的还是非革命性的,都将自己的命运与其影响力紧密相连。
依纳爵·罗耀拉于1491年出生,是五个姐妹和八个兄弟中最年轻的一位。与另一位伟大的同时代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一样,我们并不知道他在“塔楼之家”——罗耀拉家族的住所中的具体出生日期和月份,该住所坐落在乌拉尔吉谷,介于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基普斯夸省的两个小城镇阿兹佩蒂亚和阿兹科提亚之间。
罗耀拉家族的成员曾是职业骑士和战士,他们是衰落的贵族地主。依纳爵的母亲玛丽亚·萨恩斯在他还是个孩子时去世。她与丈夫贝尔特兰爵士结婚已有二十五年,依纳爵出生后在圣塞巴斯蒂安的阿兹佩蒂亚教堂授洗。他由附近一位农场妇女玛丽亚·加林抚养,并由其哥哥马丁·加西亚的妻子玛格达莱娜·德·阿劳斯负责教育。
他最早的记忆是关于“塔楼之家”,那座房子坐落在果树和开满鲜花的田野之间,以及玛丽亚·加林的丈夫,一位铁匠,他在自己的炉火上烤制阿兹佩蒂亚的栗子,并讲述着无数关于外面广阔世界重大事件的故事,这些故事超出了他所热爱的基普斯夸省。
那些重大事件将引领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将吞噬整个欧洲。对于加林家族、罗耀拉家族以及所有巴斯克人来说,依纳爵出生时,基普斯夸省曾经的孤立与自给自足已然成为过去。正如我们今天所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事件使得新纪元的到来不可避免,而依纳爵也将在其中成为伟大人物之一。
依纳爵以一种愉悦的方式,仿佛在阅读一本故事书,了解到的第一个事件发生在他出生前四十年。
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于奥斯曼土耳其人之手,这一事件被广泛叙述,因为它导致了基督教文明中一半,甚至有人认为是最珍贵的一部分的毁灭。
君士坦丁堡不仅是千年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它还是欧洲与古希腊世界之间唯一的活跃联系,并且是基督教传统珍贵表达形式的唯一守护者。
君士坦丁堡沦陷对欧洲基督教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重要的拜占庭文化遗产被逃离奥斯曼征服的人们带入欧洲。因此,最初的结果之一是大量文学、美术(包括装饰艺术)、哲学、工程学、神学和科学等领域的宝贵财富涌入欧洲人的思想中,这些都是君士坦丁堡在其漫长统治期间保存和发展的成果。
文艺复兴的开端出现在十五世纪初,随后获得了活力和灵感,使得高度文艺复兴运动成为可能。在十四世纪末,罗马和希腊基督教之前的大部分文化遗产开始向曾经封闭的中世纪世界开放。
人们的想象力和雄心壮志,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自然好奇心和进步的本能,远比他们所固守的文化隔离更为强烈。在依纳爵生活的那个时期,世界不再被视为宇宙的物理中心。
相反,令人惊讶的是,它被视为向阳的,就像其他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一样。宇宙以一种新的秩序展现出其指向性。在其历史的前千年中,罗马基督教将欧洲人禁锢在一个专属于他们的空间里,封闭于任何外来的思想,并主导着关于天主永恒性的中心理念。
随后,在欧洲,随着人们意识到前基督教思想的丰富性和广阔性,出现了对更大自由的不断呼唤和对冒险的追求,这种呼唤和追求铿锵有力,令人心潮澎湃。
在这种新动力的推动下,欧洲人即将永远离开那座封闭的家园,无限制地融入世界的动荡之中。他们正准备走出地方历史,进入更广泛的历史进程,并且如罗伯特·佩恩·沃伦所形象化描述的那样,“承担起时间带来的可怕责任”。
在依纳爵出生三十年后,欧洲的教会当局意识到,他们试图与新思想沟通的努力遭遇了失败;他们正在失去数百万人的忠诚,因为他们再也无法与这些人进行清晰无误的对话,他们再也无法理解是什么打动了他们,是什么激励了他们,他们也无法回应德国和英国改革者的攻击。
这种新的精神并未承诺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如果要将福音和罗马的宗教成功地传达给这一新思想,即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便需要一种全新的解释方法。
在此之前,巴斯克地区的吉普斯夸省和依纳爵出生的小村庄阿兹佩蒂亚(Azpeitia),就像欧洲其他许多省区一样,仍然是完全封闭的。
吉普斯夸省北临比斯开湾和比利牛斯山脉,南靠阿拉拉尔山脉和阿利茨山脉的要塞,以圣塞巴斯蒂安为最大城市,面积为 1,997 平方公里,吉普斯夸人认为他们的省份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当然,这是一个小国; 在许多方面,它是一个典型的小国。但居住在这里的巴斯克人却从不狭隘。
依纳爵一生中第三个重大事件发生时,他还不到两岁。1493 年 3 月 15 日,经过 8 个月的危险航行,50 英尺长的尼娜号帆船驶入西班牙的帕洛斯港,带回了发现新大陆后疲惫但胜利返航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他是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航海家。几小时后,尼娜号的姊妹船平塔号也驶入港口。旗舰 “圣玛丽亚 ”号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失联,该岛现在被海地和圣多明各分割。
哥伦布带回的消息对西班牙人而言是令人振奋和激动的,因此也影响了整个欧洲。那时,他们意识到在大洋彼岸存在着数以百万计的人类,这些人已经在那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上生活了几个世纪。西班牙人坚信,所有这一切都因发现而归属于他们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国一夜之间转变为一个帝国。这一切必须通过征服来实现,同时也需要将这些地区文明化,使其皈依基督教。
我们很难想象这项发现对依纳爵时代人们的思维和观念所带来的突然而深刻的扩展,除非将其与我们对外星生命的推测进行比较。
他的这一代是首批在全球化进程开始时成长起来的人。整个地球如今成为了他们的遗产,以及他们努力拓展的新舞台。
这一事件对依纳爵而言具有重要的个人意义。当哥伦布于1493年启航进行他的第二次探险,前往那个令人惊叹的新世界时,依纳爵的兄弟之一马丁·加西亚(Martín García),即玛格达莱娜·德·阿拉奥斯(Magdalena de Araoz)的丈夫,也随哥伦布一同出航。
毫无疑问,玛格达莱娜通过向这个两岁的孩子讲述新世界的奇幻故事来缓解他的孤独。这些故事讲述了神圣十字军东征如何为王国抵御摩尔人而取得胜利,以及某位骑士或士兵忠诚地服务于天主教国王——上主军队的统帅——的故事,如今已扩展到包括整个帝国和全世界。
就在此时,西班牙女王赫尔曼娜·德·福伊克斯(Germana de Foix),一位年仅十五岁的公主,她是五十二岁的阿拉贡国王费迪南德(Ferdinando)在其第一任妻子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去世后所娶的,并开始与外界建立联系。
赫尔曼娜,性格大胆,体态丰腴,是一位嗜酒如命的女性,她利用自己是法国国王侄女的身份在宫廷中掀起了波澜。依纳爵作为侍从,被指派为西班牙女王端上酒杯,为她点亮城堡走廊的蜡烛,并负责拖拽她长长的斗篷。换句话说,他为女王提供了服务。
与所有人一样,依纳爵也被赫尔曼娜·德·福伊克斯的魅力所吸引,她身上散发着法国风情:丝绸衣物、华丽帽子、芬芳床单、奢华服饰,以及香水和化妆品;她那高贵的举止和在一个曾由伊莎贝拉主导的宫廷中带来的无拘无束的欢乐,使得这个原本严肃的环境焕然一新,而伊莎贝拉则对诸如不敬神明及非基督教之事持有反感态度。
为这位取代严厉而庄重的伊莎贝拉的女性服务,实际上意味着服务于伟大与荣耀。在依纳爵的心中,服务即是爱,而爱则是服务。
依纳爵的初恋是赫尔曼娜·德·福伊克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自然而然地被引入西班牙宫廷年轻骑士和新郎见证人的行列。从那时起,直到他二十六岁,生活便是一场无尽的武术训练,包括剑术、枪械和长矛;同时也是狩猎、舞会、约会、调情、决斗、宴会和饮酒的交织,最终,他深深地爱上了一位“地位非同一般”的女士——正如他在后来的自传中所写,“与其说是公爵夫人,不如说是伯爵夫人”;但她的贵族身份却远高于上述任何一种。
依纳爵的目标可能是与迷人的赫尔曼娜·德·福伊克斯(当时是斐迪南德的遗孀)或西班牙王后胡安娜的女儿卡塔琳娜公主结婚,并为她们服务。
他的一大特点是从不满足于次等的事物。依纳爵已成长为一位身高六英尺(一米九十)的绅士,拥有深色眼睛和络腮胡子;他佩戴着匕首、剑和手枪,穿着合体的紧身长袜和高筒小牛皮靴。他那浓密、金色且光泽亮丽的头发从红色天鹅绒帽中垂下,帽上飘扬着一根优雅的灰色羽毛。
他的教育程度有限。他不懂拉丁语,只会说一些法语方言。虽然他掌握了巴斯克语和西班牙语,但阅读能力较强,写作能力仅限于签名以及艰难地撰写军事报告或情书。
他的性格发展的还不够成熟。他是当时的“年轻土耳其人”之一,青春、辉煌的时代和民族自豪感激励着他们。
他在行为上缺乏道德顾忌,以至于最终法律执行者——地方长官,正值他在阿斯佩提亚进行冒险活动之时逮捕了他。因“在1515年阿斯佩提亚狂欢节之夜预谋实施的可怕罪行,包括伏击和背叛”,警方逮捕了依纳爵及其同样受到牵连的神父兄弟彼得罗·洛佩斯。
依纳爵被描述为粗鲁无礼、挑衅、公然撒谎的不良少年,并且常常将过错归咎于他人。他的穿着令人不快,行为更是糟糕,因此被转移到靠近潘普洛纳的主教监狱,最终遭到掌掴,其案件由一名法官审理。该法官在其仍然存在的报告中提到“依纳爵·德·罗耀拉的性格机智、暴力且报复心强”。
他坚定不移的意志显而易见:在如果涉及到自身利益或荣誉时,依纳爵·德·罗耀拉则誓死不从。再一次他做出了决定,没有什么能够动摇他的决心或阻止他追求目标。
1517年,时年二十六岁的依纳爵仍渴望在为王国的服务中寻求荣耀,从而表达他尚未宣告的绝对服从,并争取心上人的芳心。他加入了纳瓦拉总督纳赫拉公爵的军队。
六年后,他在潘普洛纳城的要塞中不得不抵御强大的法国军队。1521年5月20日,一颗法国炮弹从他腿间掠过,摧残了他的右腿并造成左腿受伤。战斗结束了,法国军队的外科医生对他右腿的骨骼进行了如此笨拙的修复,以至于当依纳爵回到家时,他自己的医生不得不再次打断这条腿并重新接合。
然而,骨骼的愈合情况不佳,留下了一个难看的凸起。如果不把这块骨头切除,依纳爵就无法再穿上优雅的战靴,也无法再优雅地跳舞或鞠躬。
体态优雅是一个真正绅士不可或缺的品质。在他的要求下,医生锯掉了隆起的骨头。然而,从那时起,他便留下了残疾。因此,他们将他固定在支架上,使他在剧烈疼痛中静止不动数周,寄希望于腿部能够恢复到正常长度。依纳爵忍受了这四次手术,没有麻醉,也没有发出任何抱怨或抗议,只是在无声中握紧拳头。
后来,他生动地形容为这是一 “屠宰场”。但他的动机很明确。如果他看起来可怜兮兮的,怎么能赢得心上人的芳心?他还有什么机会在为王国服务的战斗中脱颖而出?
然而,正如依纳爵生活中常常发生的那样,一扇门关闭了,而另一扇门却开始打开。在1521年夏秋之际的漫长康复期间,他通过阅读圣人的生平来打发时间,从而经历了一次在宗教历史上被称为深刻皈依的转变过程。
根据天主教的神学和信仰,依纳爵获得了圣宠,这是一种特殊而超性的意志力量、灵魂启迪和精神指引。此乃初步的净化过程。
当他在1522年新年的初始感到身体恢复后,便离开了罗耀拉的“塔楼之家”,开始追寻新的生活。在接下来的六年中,即从1522年至1528年,他专注于灵修生活操炼,进行大量的身体苦行以赎罪,潜心思考神圣的奥秘,从事慈善工作,并将他的新生活方式整理成一本简短的书籍,这本书一直被称为《神操》。
鲜有虔诚的信徒能经历如依纳爵在那些年里所承受的那样深重的灵魂痛苦,与此同时,他还与他崇敬的天主和基督进行着崇高而神圣的交流,他现在只相信基督的救恩。
然而,更为奇特的是依纳爵在这段内心朝圣过程中,能够频繁而准确地记录下各种情绪和状态,这些情绪和状态不断影响着他心理与生理的氛围与紧张感。时而陷入抑郁,时而因幸福而振奋,突然又被对天主、基督、教会、自己的理智以及其他一切事物的日益怀疑所困扰,他努力细致地剖析自己内心变化的复杂反应。
因为他坚信,影响和扰乱他的心身状态的因素是天主或魔鬼所引发,旨在激励他的灵魂、打击或振奋他的意志,以及使他的思维变得模糊或明晰。
基于对自身的细致而严谨的观察,罗耀拉制定了一系列规则,以便辨别自己内心所发生的各种活动,并识别出在灵魂上施加影响的精神力量。除了这些实用规则外,他还汇集了一系列默想、沉思和思辩。
这个过程充满戏剧性。有时,内心的冲突似乎会战胜他的理智。至少有一次,在痛苦的深渊中,他曾想跳崖自杀。然而,他早已制定的灵修方法以及他所展现出的英雄般的自律,使他逐渐意识到这种倾向是耶稣所称之为‘从起初就是凶手’的暗示。
在这一辨别、省察以及对和平与光明的迫切渴望的交汇点上,在依纳爵·德·罗耀拉身上展现出了精神与物质、思想与灵魂、神秘默想与务实的行动之间的平衡,从那时起,依纳爵·德·罗耀拉就被认为是典型且特有的 “依纳爵式”灵修,有别于圣本笃、圣多明我、圣十字若望或阿维拉的圣德兰等人的灵修。
依纳爵热切渴望的是亲眼目睹复活的基督,目睹祂荣耀的身体,并瞻仰祂的每一个伤痕,包括祂的手、祂的脚和祂的肋旁;亲吻它们,崇敬它们,用嘴唇、眼睛和手指表达爱与崇敬,亲吻并朝拜祂。
他发现了基督教神秘主义的秘密,这使其与佛教那种几乎无形、无实体的神秘主义完全不同;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秘密已经被一些人的思想和经验所遗忘。如奥尔德斯·赫胥黎、皮埃尔·泰雅尔·德·夏尔丹(德日进)和托马斯·默顿这些杰出的人所忽视。
基督的承诺自动实现了。“看见我的,就是看见父”。通过基督的人性,依纳爵被引入到三位一体那无形且永恒的本质中,似乎如同塔尔索的保禄在其神魂超拔中升至“第三层天”,并得以参与那些人类语言无法表达的神性的深奥秘密。
圣父、圣子和圣神,三位一体的天主让依纳爵体验到了凡人生活在世上时很少能体验到的亲密关系。
这一真实基督教虔诚的特征,即通过一个真实的人——耶稣——的人性升华到一个无形的神——天主,对于非基督徒的心智而言是一个令人窒息的障碍;然而,在当今宗教的动荡中,它却是人们辨别什么是真正的基督教,什么不是的重要标准。
当依纳爵克服了所有这些灵魂上的努力,并完成了依纳爵体系所始终表明的平衡——即灵魂与物质之间、对神圣奥秘的默想与在具体行动中发展其意义之间的平衡时,他终于能够完成《神操》一书。
他已准备好将自己作为王国捍卫者的理想付诸实践。他在生命的早期就有了基本的判断标准:热爱领袖、为王国服务、在新开辟的世界战场上与敌人作战、全面教育的绝对必要性、以无条件服从为表现形式的爱。
但在依纳爵的皈依过程中,他的这些旧观念被完全不同的理想和维度所填满。他自己详细描述了此时他是如何看待一切的。
敌人是 “那起初的凶手”——路济弗尔,“一切敌人的首领,牠聚集无数的恶魔,散布在世界各地,把人锁住(罪恶)”。王国则是 “整个地球表面,居住着许多不同的民族的人们....”。
神圣三位一体的天主注视着整个地球,那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类:有些是白人,有些是黑人;有些生活在和平中,有些则身处战争;有人在哭泣,有人在欢笑;一些健康,而另一些则生病;有人出生,也有人离世……。
依纳爵不再听从天主教国王的召唤。现在召唤他的是基督,至高无上的领袖,而“我们的主基督,永恒的君王,全世界都聚集在祂面前,祂理应获得更多的崇敬”。
对于依纳爵·罗耀拉而言,主要问题是如何以爱服务于他的新领袖——基督。我该如何为祂服务?在哪里?单独行动吗?如果不是,那与谁一起?他又如何知道天主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呢?在1523年,为寻求答案,他前往耶路撒冷朝圣。归来时,他已下定决心:决定的第一步是成为一名神父。
为此,他需要攻读学位。他在西班牙开始了自己的学习,时年三十三或三十四岁;然而,在1527年,他前往当时最大最著名的大学——巴黎大学。
在那里,他决定自称“依格纳西奥(Ignacio)”:索邦大学的注册是用拉丁文书写的,而 “依格纳西奥 ”是与巴斯克语 “依纳爵 (Iñigo)”最接近的拉丁文。巴黎的索邦大学是当时欧洲四十多所大学之一。它设有 50 所学院,聚集了4 万名学生。它不仅是一个学习中心,也是革命思想和先进神学的温床。
罗耀拉决定前往巴黎既明智又重要。他离开了相对保守的学术环境——包括阿尔卡拉、巴塞罗那和萨拉曼卡,在这些地方他开始了初步的学习准备,并投身于当时充满活力的巴黎学术氛围中。
在那里,可以说他首次接触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思想。这种新思维逐渐远离了中世纪的世界观,转而更加专注于对人类、社会和宇宙的新理解。
许多每天在蒙田学院(他在那里学习普通语法)与圣巴巴拉学院(他在那里学习神学)之间狭窄的‘狗巷’中见到依纳爵的人,无法认出他曾经的高贵身份。此时的他消瘦、显得苍老,身穿一袭黑色长袍,留着杂乱无章且未修整的胡须。在西班牙和这里巴黎,他都曾被怀疑为异端,并接受了宗教裁判所的审查。他总是被宣告无罪,但仍然在监狱中度过了一段时间。
当然,他在三年内资金短缺,并曾访问布鲁日、安特卫普和伦敦,在那里他成功地从富有的西班牙商人那里筹集到资金。1535年,当他完成学业并以艺术硕士的身份离开巴黎时,依纳爵已聚集了七位忠实的伙伴,并在知识和精神上做好了开始为基督服务的准备。
他于1537年被祝圣为神父。从此,对于依纳爵发展的分析,无法进行任何理性的探讨来解释其决策的原因和过程。我们可以列举他最显著的品质:多年前刑事法官就注意到他那钢铁般的意志,以及他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展现出的丰富应变能力,这种能力曾被法官评价为“机智”。
此外,他还拥有几乎令人敬畏的能力,能够将自己在内心深处经历的严酷考验中锻造和驯化后的思想转化为行动,这些考验最终促使他写下了《神操》。可以列出他在求学前后所做的决定,并描述他在此期间的具体行动。甚至可以将这些行为与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纯粹的顺序关联。
如果一个人是信徒,他可以提到圣神向一个温顺的候选人传达的非受造之光,依纳爵就是这样。
然而,经过这一切后,无法用今天所要求的理性方式来解释依纳爵之前的经历与他所做的一系列新决策之间的联系。他本可以选择成为隐修士、进入隐修院,或重返骑士生活;也可能在学术界或教会中追求一条知识分子的道路。相反,他却走向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最后,我们或许应该满足于许多人对他的评价:与历史上极少数人物一样,依纳爵具备洞察人性根本的天赋,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这一特质决定了他的行动方向。
到 1535 年,依纳爵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已经完全清晰明确且坚定:全世界都在发生战争。这与局部战争并不冲突,比如土耳其人在苏莱曼大帝的率领下,于 1521 年攻入贝尔格莱德城墙;或者西班牙帝国军队于 1527 年洗劫罗马和梵蒂冈的事件。
这不是针对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其他反抗罗马教宗权威和教义的人发动的战争。它也不是少数热心人和富有同情心的灵魂,对当时整个欧洲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贫穷、疾病和不公正现象发动的战争。
依纳爵所见的战争是针对路济弗尔——堕落天使之首领的战争,牠在人类社会中游荡,试图颠覆天主的形象和基督在男女灵魂中的恩宠。这场战争不仅通过暴力谋杀表现出来,还体现在对教会文化的破坏,以及贫困、不公正和苦难的加剧。
正如路济弗尔对基督及其恩宠和救赎的战争是普遍性的,对抗路济弗尔及其追随者的战争也必须相应地具有普遍性。因此,依纳爵确立了一个基本的操作原则:越普遍,越神圣(Quo universalius, eo divinas)。即,你的行动越是普遍,它就越具神圣性。
这一原则的直接后果是,他的使徒使命不可能仅由一个人来完成。自从宗教皈依以来,他一直是独自行动。因此,如果他希望在这场战斗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效力,并尽可能地实现神圣的目标,就必须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他需要一支拥有相同理念、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的队伍,而这种合作应遍布全球。
在1535年离开巴黎之前,依纳爵已经聚集了一个由七人组成的核心团体。然而,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建立一种基于友谊或共同理想的自由联盟。他对单纯的宗教皈依和生活改革也不满意。
某种直觉,我们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的感知,告诉他:必须征服并重塑每个人的理智、宗教信仰、自我认知和世界观,以及他们所有的欲望。这一切都必须按照他对基督王国的理解及其为这一王国而进行的战争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提供真正必要的爱的服务。
此外,由于依纳爵誓言投身的这场战争纯粹是为了争夺灵魂,因此代价是世界上每一个男女的灵魂。
基督在这场战争中唯一保证有效的武器就是超性的恩宠,而这种恩宠完全是通过基督在人间的个人代表——罗马教宗——来施予的。
因此,依纳爵确立了第二个基本原则:直接为罗马教宗工作,并听从教宗的指挥。他认为,一个人与教宗的结合越紧密,与主基督的联系也就越紧密,我们在这场普遍而持久的斗争中的行动也就越有效。
依纳爵始终关注于那个“更高的目标”。不论作为一位臣仆、一位绅士、还是一名信徒,他的雄心总是在他所从事的任何事情上超越其他人,他从不满足于第二名。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促进天主的伟大荣耀,而是正如他所说,“为了天主的最大荣耀”。
带着这些清晰而深刻的原则,依纳爵将他的七个最初的同伴逐一接受了他所编写的《神操》的严格训练。这本书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他进行灵性培养的主要工具,不仅用于他自己,也用于后来的追随者。
经过数周的严格训练,这些男人们以完全信服的精神战士的身份出现,渴望在依纳爵的领导下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并成为教宗忠实服从的仆人。
这项工作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如何确保这个致力于“为整个世界而战”的新机构的有效性?成员们分散在全球各地,彼此之间的沟通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极为困难,如何确保他们能够作为一个高度统一和协调的组织运作?
罗耀拉所倡导的“统一”意味着与教宗的愿望和目标保持一致。精确的概念指的是在基督精神下,准确执行教宗的指示。如何在分散、距离遥远且通信耗时的情况下确保这种一致性?
依纳爵以极大的智慧,开始与他的七个核心追随者共同讨论这一问题:“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是否应该结合并紧密团结成一个整体,使任何物理距离都无法将我们分开?”这是小组讨论的主题。在依纳爵的领导下,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完全符合他提出的解决方案:绝对服从——完美契合。
这一决定意味着,无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无论何时需要,无论通知多么紧急或不便,教宗都可以随时调遣他们。
因此,基本原则是无条件地服从任何一位教宗,如同服从基督本人一样。这种顺从和彻底的效忠,正如依纳爵所形容的:“像老人依赖拐杖,或像一具尸体般毫无保留”。这些戏剧性的比喻旨在最清晰地传达他所理解的绝对服从。
这种独特的教宗定位实际上构成了耶稣会最广泛、最全面且最实际意义上的“使命”。
依纳爵将这一关于新机构绝对服从教宗的建议以书面形式记录下
来,并称之为《宪章》,即他和他的同伴们想要建立的组织的初步构想。
该《宪章》不仅勾勒了组织的基本结构,还授权制定详细的法律和规章。这些规章最终由依纳爵编写,并被称为《耶稣会宪章》。
然而,目前首要任务是获得教宗对该《耶稣会宪章》的批准。只有在获得这种批准后,耶稣会才能正式成为天主教修会组织。
在《宪章》的第三段,依纳爵明确了他所设想并要求的耶稣会士的心态和态度。这一描述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会迅速认同,它准确地反映了直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之前世人所熟知的耶稣会士形象:耶稣会及其成员为天主而战,忠实地服从教宗保罗三世及其罗马教廷的继任者。
《福音书》确实教导我们,并且我们基于正统的信仰知道并坚持这一点,即所有基督信徒都服从作为他们的首领和耶稣基督的代表的罗马教宗。
然而,我们相信,以下《宪章》将对我们每个人以及未来希望从事相同职业的其他人极为有利,这源于我们对教宗圣座的最大虔诚、对自我意志的最高牺牲,以及更为可靠的圣神引导。除了三项誓约所带来的普通约束外,我们还将以特别誓言承诺,执行现任和未来罗马教宗所指示的一切,以促进灵魂的成长和信仰的传播,并尽可能毫无隐瞒或借口地前往他们选择派遣我们的任何省份。
对教宗的服从实际上是一种特殊誓约,它要求耶稣会士在世界任何地区都按照教宗的意愿行事,这正是耶稣会士自始至终所具有的显著特征。因此,真正可以称之为“耶稣会主义”的理念应运而生,即一个人的所有思想、感受与行为,都绝对服从和忠诚于罗马教宗——基督的代表——的思想和权威。
留在耶稣会士忠实心灵中的最珍贵场景充满了现实主义和虔诚的热情。画面描绘了一位教宗坐在高背椅上,周围环绕着十一名跪姿男子:依纳爵及其十位同伴,他们前来请求教宗为他们的“团体”赐福。在那个时刻与环境中,这十一个人物的面孔显得格外不同。他们都瘦削而清秀,但没有典型的“修道院”或神职人员的外貌。这些人可以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来自街头”。他们了解周围广阔世界所发生的一切。
那是1540年9月27日的早晨,教宗保禄三世与几位访客在梵蒂冈教廷宫殿的私人客厅里。保禄三世是贵族法尔内塞家族的一员,一个真正的罗马人,当时73岁,已在伯多禄宝座上任职六年。他身材消瘦,中等身高,面容英俊:一双锐利的小黑眼睛,长长的鹰钩鼻,深色的额头和浓密的灰白大胡子。
头上戴着教宗专用的红色方帽(camauro),一件鲜红的披风(mozzetta)覆盖着他的肩膀,下面露出精致的丝绸长袍。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手中握着一份刚刚签署的文件。
依纳爵·德·罗耀拉,鹰钩鼻,面容瘦削且几乎秃顶,他站起身来,从教宗手中接过文件。与其他十位同伴一样,他穿着一件简单而干净的黑色长袍。他的右膝畸形,因此走路时有些跛。
他跪在教宗面前,亲吻教宗的戒指,从教宗手中接过了文件。依纳爵在这份文件中描述了他希望为教廷提供的组织,教宗保禄三世通过批准这份文件——《耶稣会宪章》,将天主教会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前所未有的最高效、最忠诚的组织付诸实施。
该文件是用拉丁语撰写的,像其他类似的罗马文献一样,以其开头三个词“Regimini Militantes Ecclesiae”而闻名,意为:“为了战斗的教会”。它正式建立了耶稣会,并授权依纳爵招募多达六十名新成员。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自1520年起,保禄三世所掌控的整个天主教世界在他眼前的一场雷鸣般的大火中倒塌了。
新教在德国和英国的叛乱已经蔓延到法国、荷兰、比利时、奥地利、瑞士和捷克斯洛伐克,并感染了其他国家。这场运动动摇了曾被普遍接受的教宗权威,在神职人员、圣体圣事、圣事礼仪、恩宠和主教的作用等问题上成功地攻击了天主教的基本教义;它导致了成千的修道院和修会关闭,破坏了天主教信仰的统一,使整个民族转向了新教,并激发出旨在彻底摧毁保禄三世教宗统治的政治与军事联盟。
从摩拉维亚修道院(Moravia)中被忽视的修女到罗马教廷,教会的腐败波及教会的各个层面,规模庞大、声势浩大,保禄三世为抵御席卷而来的浪潮、恢复信仰所做的努力受到了阻碍。这种腐败如此普遍和明显,以至于激起了天主教改革派的义愤和怨恨,以及成千上万信徒的激烈反抗。
作为捍卫自己及教宗权威的道德和精神武器,保禄三世所依赖的仅是一些残余的中世纪遗产,这些古老的修会拥有过时的服饰和活动规章,充满了限制性的精神,对周围正在发生的剧变缺乏敏锐洞察;他们被传统所束缚,在街头和市场上辩论技巧上显得生疏。
教廷的程序繁琐复杂,笨拙的教廷官僚体系和过时的布道方法使得情况更加糟糕。教义书籍所使用的概念对普通人而言难以理解,采用了大众无法听懂的拉丁语,以及模糊不清、与日常问题脱节的章程。
而这些既得利益者只致力于维护自己的利益。面对教宗和罗马天主教所面临的新的严重威胁,这些武器既无用武之地,也无法适应。
四处蔓延的火焰继续吞噬着拥有最古老天主教根基的国家。就在此时,一个名叫依纳爵或依纳西奥的巴斯克人走了进来,他身材矮小且跛行,身边伴随着他的十位同伴。我们可以合理地将他对被围困的保禄三世所提出的大胆建议进行改述:
“圣父,教宗权威和罗马天主教会正处于生死攸关之际。为了应对这场全新的战争,我们需要一种现代化武器。请赋予我们这一群体一部新的《宪章》吧,与以往给予任何修会组织的都不同。”
“让我们脱离僵化的修道院生活、规章制度、形式化的装饰以及传统的方法。让我们独立于所有地方权威,只对教宗陛下直接负责。让我们成为教宗的一个特殊团体,即他的士兵。”
“有了新的目标:奉罗马教宗圣座之命,捍卫并传播信仰。以新的方式将我们自己与教宗圣座及其继任者联系在一起。”
“请允许我们以神圣的誓言向教宗陛下宣誓,以绝对服从的特殊誓约向您——圣父宣誓,以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生命和舒适为代价,我们都能毫不迟疑地执行一切您认为必要的事务,以捍卫和传播信仰。”
“这是上主的手在此行使!”据说保禄三世如此回应。
毕竟,这正是他所需要的。因此,他正式签署并批准了新的团体,依纳爵和他的十位同伴称之为“Compagnia”。
实际上,他将其命名为耶稣会。这个名字在拉丁语中变成了 Societas Jesu,并由此衍生出“耶稣会士”(Jesuits简称:J.S),这原本是他们的敌人给他们起的一个嘲讽的绰号。
1542 年左右,依纳爵在罗马的第一所耶稣会会所定居,那是位于圣神堡(Borgo Santo Spirito)的一座古老的石头建筑。
不久之后,他设法修建了一座住宅,其中有三间低矮的房间可供使用。
对面是一座献给圣玛利亚· 德拉·斯特拉(Santa Maria della Strada)的小教堂。这个小教堂位于罗马市中心,距离教宗居住的宗座宫殿仅几步之遥,依纳爵就在这里生活、工作和去世,并最终安葬于此。
依纳爵当时五十一岁,健康状况非常脆弱,但他却具备强大的工作
能力。他几乎不睡觉。每天的时间主要用于两项事务:撰写《宪章》和通过大量信件管理不断扩展的耶稣会事务。
在他生命的这十四年中,他撰写和口述了超过七千封信件,所有信
件均由他亲自签署。他获得了非凡的神秘恩宠,并实践了一种极高层次的灵修默观,其境界之高在灵修历史上无与伦比。同时,他也深入关注具体细节和实际决策
在他的生活中,默观与行动似乎完美交融,以至于人们不禁对这种完美结合所产生的判断力感到惊叹。对于依纳爵来说,没有什么是轻而易举的,但他为每一个细节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我们对他生命最后阶段的高强度工作有着相当详细的了解,因此他的《耶稣会宪章》设计方法也变得非常清晰。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要想成功地完成这一过程,并且不产生可怕的自欺欺人的自恋或过分的狭隘,则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
他仔细研究了自己对周围以及世界上事件的反应,这些事件对他所处的时代影响深远。
因此,他以一种非个人化的方式概括了这些反应的本质,剔除了特定和短暂的因素,将这些反应提升到一个普遍层面,使其作为行动原则能够被其他人、他的追随者及其团体成员——即耶稣会士——在整个国际社会中应用,无论文化背景或时代如何截然不同。他由此创造了世界上最有效的组织系统之一。但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切,是因为他愿意为自律和自我牺牲付出心血。
为了形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想理念和行动原则,他毫不留情地剖析了自己对当代世界上所发生事件的反应,摒弃了纯粹主观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的东西。
这种冷静而客观的分析要求他付出一定的代价,就如同他在面对教会官僚体系的拖延以及罗马教廷权力管理者那任性多变的激情时所表现出的疲惫耐心一样。
在他日常处理《宪章》事务的过程中,他发现这家年轻的修会迅速发展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组织,并对他作为一名领导者和最终决策者提出了诸多要求。
依纳爵在做出决定时必须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做出决定。主导性的政治因素不仅决定了他的行动方针,还在涉及宗教问题时引发了他的政治反应。
例如,依纳爵指出,如果德国的动荡无法平息,整个欧洲将难以实现和平;因此,他的德国特使彼得罗·卡尼西奥因此收到了关于他作为耶稣会士在这一和平进程中可以采取行动的指示。
另一个例子是:基督教欧洲及其与新世界和远东的交流正受到伊斯兰教的威胁。查理五世皇帝是依纳爵时代最有权势的基督教会领袖,有人建议他应在东地中海地区招募一支海军舰队。
依纳爵将人员和资源集中在印度、日本、中国、埃塞俄比亚、刚果和巴西,这是切实可行的,也是深思熟虑的,其理由完全在于他坚信,罗马教会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成为真正的普世教会的绝无仅有的机会。
因此,他的注意力转向了比个人更超然的事务,以及与广袤领土和整个民族相关的利益。关注从事此类活动的组织与关注个人不同。
非个人利益往往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整个修会的利益往往高于每个人的利益。这就是组织和机构所面临的问题。
在1551年,依纳爵完成了《宪章》的初稿⁹,而在1552年,他召集的一批耶稣会士在罗马对该文本给予了初步批准,将其作为实验范本。该文本立即付诸实践。依纳爵·罗耀拉不断为草案增添新内容,直到他 1556 年去世。¹⁰
附注⁹:
历史学家将这一初稿称为《草案A》。基于此,依纳爵又制作了一个版本,称为《文本A》,这是耶稣会《宪章》的第一份完整西班牙语初稿。
附注¹⁰:
该版本被称为《文本B》,是依纳爵亲自书写的西班牙文手稿,并附有他的修正和边注。从这个《文本B》衍生出了一个新的西班牙语文本,称为《文本C》。与此同时,依纳爵的秘书胡安·德·波兰科进行了拉丁文翻译。1558年,在罗马举行的一次耶稣会士会议上批准了西班牙语《文本C》及波兰科的拉丁文版本作为权威文件。尽管拉丁文版被选定为官方文本,但《文本C》始终用于解释拉丁文本。此外,还有另一份西班牙语《文本D》,于1594年产生。目前普遍使用的是1936年的西班牙语和拉丁语版本。
整个耶稣会的创立与管理过程,以及其对普世教会更广泛局势的持续关注,必然对依纳爵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渐导致了显著的变化,这一点在他身边亲密伙伴中尤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周围的人注意到他的面容变得平静,几乎面无表情,每天都在紧张地工作,口述成堆的信件,咨询顾问,准备文件,做出艰难的决定,将耶稣会士派往那个传教所、那个工作岗位或其他地方。
他们意识到,他们口中的父亲很快就会去世,随时都有可能,他们决定请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吉安巴蒂斯塔·莫罗(Gianbattista Moroni)为依纳爵绘制一幅油画肖像。他们相信他不会对此表示赞同,因此,他们秘密地将莫罗尼引入了家中。
为了描绘他的主题,艺术家透过一扇半开的门观察正在午睡的依纳爵。莫罗尼——这位以其肖像画而闻名,他的画曾在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克利夫兰、芝加哥、旧金山、华盛顿、伦敦、巴黎等地的博物馆和画廊展出。莫罗尼尝试了五次为依纳爵作画,但最终放弃了。莫罗尼在告别时说道:“天主不希望这个人被画出来。”
尽管依纳爵发生了变化,但他并没有成为一座难以接近的冰山,也没有成为一个傲慢、矜持、不懂情感的机器。事实上恰恰相反,他越来越受到同伴们的爱戴和敬仰。当有一天有人告诉他,枢机主教吉安·皮耶托·卡拉法被选为教宗,并取名保禄四世时,依纳爵对此表现出明显的震惊。
他的一位传记作者也是他的亲密朋友讲述道:“随后他的脸色变了,我后来发现;他的骨骼在颤抖。”
接着他默默起身,前往小教堂祈祷。最终,保禄四世并没有表现得如此敌对。作为教宗,他发现自己曾因个人野心与世俗生活而无法察觉的真相:依纳爵及其耶稣会士们是教廷的一大福音。此外,依纳爵始终保持着与周围人之间的亲密联系。
从熟悉他的人所写的关于他的文字中,人们可以看到他的眼睛因理解而闪烁着光芒;他的嘴唇可能绽放出灿烂的微笑,流露出完全的喜悦;但最重要的是,他的面容始终保持着那种深邃的内在光辉,这种光辉是周围所有人每天都渴望目睹的。
依纳爵的所有同伴都见证了他的才华,并感受到随时伴随在他身边那种超凡脱俗的圣洁气息。有些人曾看到他夜晚坐在房顶上,凝视着寂静星空,泪水滑过他的脸庞。
还有一些人在参与他主持的弥撒时,被他对待圣物和圣爵时所展现的虔诚深深打动。还有人听到他对叛逆和顽固者的劝导,知道这是他们能听到的最接近耶稣的音调和精神的声音。
他对同伴中一个顽固不化的人说:“我不会向世上任何生物屈服,因为我爱你们"。
依纳爵的一名助手说服他口述自传的简要细节。他于 1553 年开始写自传,但写得时断时续。自传中他透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上主如何用神圣的奥秘之味眷顾他的灵魂,以及 1552 年他在西班牙的曼雷萨圣地和卡多纳河畔逗留期间,天主圣三的神圣之爱倾注在他的灵魂内; 还有关于耶稣和祂的母亲玛利亚的人格特征,以及依纳爵在 1527 年在距离罗马十公里外的拉斯托尔塔圣堂所理解的未来他们将提供的服务;他也探讨了关于耶稣会的性质,即通过教宗积极献身于耶稣的形式,这是他在撰写《宪章》和领导他的修会团体的十四年期间所完善的。
然而,他在描述这一切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如此清晰,以至于使人们产生了一种永远无法满足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只有在永恒中才能得到满足。正如他的早期同伴一样,他那生动的神魂超拔和意图的细腻之处将始终难以为人所知。
显然,依纳爵有他不愿透露内情的理由,至少有一个实际原因。他希望他的追随者成为积极行动者,“在行动中的沉思者”,这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说法。他并不想将最高形式的神秘祈祷树立为耶稣会灵修生活的典范,因为并非所有人都能实践这种方式,同时也能够像他一样过着完全积极主动的生活。
神秘的默观和对天主的专注所具有的内在吸引力,可以麻痹和扼杀任何与物质世界有关的欲望和倾向。
无论依纳爵·罗耀拉多年来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他始终保持着朴实的性格,直到最后;他喜欢大家叫他依纳爵(Iñigo)。他不介意别人对他的指责,甚至他的一个年轻门徒佩德罗·里瓦德内拉(Pedro Rivadeneyra,后来成为杰出的耶稣会士)模仿他的跛脚追赶他时,他也毫不介意,依纳爵对此不亦乐乎,同时面部表情却严肃,以此作为玩笑的一部分。他从未失去过幽默感和对他人的关怀。
有一次,在他经济拮据的时候,厨师用汤匙为他端上了一餐微薄的煮鸡蛋,并不高兴地说,这些汤匙也可以派上用场。在这种情况下,依纳爵觉得这句话非常滑稽。另一方面,当他们有丰盛的食物时,他喜欢邀请另一位已经饱餐的修士来共享美餐:看到他们吃得很好,这让他感到很满足。
依纳爵饮食清淡,原则上几乎不喝酒;但他承认曾对自己的饮食开玩笑。在一次特别痛苦的似乎是肠胃炎的发作中,厨师向他提供了葡萄酒。这位创始人机智地引用了圣保禄的一句话:“Modicum vinum non nocet”(少量葡萄酒无妨),但他却幽默地将“vinum”改为“venenum”(毒药)。尽管如此,他的身体状况仍在持续恶化。显然,造成他容貌变化的真正原因是他越来越忽视对自己的照顾和关心。当谈及他的死亡,情况也是如此。
1557年7月30日星期四,依纳爵的办公室工作异常繁忙,因为周五将有邮件发往西班牙。耶稣会士们已经在西班牙、葡萄牙、日本以及新世界开展了工作。这些邮件必须及时送达从西班牙和葡萄牙出发前往那些遥远地区的王室船只。
尽管依纳爵因胆囊炎而饱受折磨已三天,但他仍然坚持完成当天的工作。在那个星期四下午,他正在撰写一封极为复杂的信件时,突然感到口中涌起一股特别苦涩的唾液。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在催促他的秘书波兰科神父时,依纳爵解释说自己已接近死亡,并请求他迅速穿过圣伯多禄广场去见教宗,请求教宗的祝福。秘书对此不以为然,愚蠢地反驳道,声称有大量工作待完成,并承诺将于星期五早晨去请求祝福。依纳爵回答道:“我更希望今天就能得到,但你可以做你认为最好的决定。”
信件按时寄出。在1557年7月31日星期五黎明前不久,依纳爵开始高声祈祷。他常常在睡梦中大声祈祷,以至于无人注意。当负责照看他的护士在黎明时分检查他的状况时,她立刻发现病人已接近生命的尽头。波兰科眼含热泪地奔去寻求教宗的祝福。然而,当他返回时,一切都为时已晚。无论是教宗的祝福还是最后的圣膏,都未能及时送到依纳爵身边,使他得以活着和清醒地接受。只有两位耶稣会士陪伴着他度过了与世长辞的最后一刻。人们对依纳爵的人生记忆就此结束了。
当全世界都认识他时,他已经成为了依纳爵·罗耀拉。十个普通人中有九个不知道他的原名,五个耶稣会士中有三个不知道他的原名。依纳爵在那个星期五去世后,他的同伴们不止一次地试图为他画一幅肖像。他们请来了著名画家雅科皮诺·德尔·孔戴(Jacopino del Conté),他曾是依纳爵的忏悔者。一位不知名的修会成员有一个他设法制作的面具,而在此基础上,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二世的宫廷画家阿隆索·桑切斯·科埃略(Alonso Sánchez Coello)试图在面具上再现依纳爵的肖像。但是,无论是德尔·孔戴还是桑切斯·科埃略,都没有成功完成多年前莫罗尼失败的作品。
所有与依纳爵熟识的人的都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审视。
他们说:“不,这不是我们的父亲”。他们发誓说,无论是他们的画作还是面具都丝毫不像生前的依纳爵,更无法捕捉到他那精力充沛、意志坚定的紧张状态。他们抱怨道,我们缺少的是包裹在他高贵轮廓上的宁静与安详。
根据与依纳爵相识的人士的说法,描绘他的传统绘画作品被视为“富有想象力”。似乎他渴望不被怀念,只想做一个非人格化的、甚至被 “修会 ”忽视的创立者,这一愿望得到了慈爱的主耶稣的应允,而主耶稣更看重其创造物中的谦逊和卑微,胜过任何其他人类成就。
8 月 1 日星期六晚上,依纳爵的遗体被安葬在圣玛利亚德拉斯特拉达(Santa Maria della Strada)的小教堂里,就在他生命最后十六年居住的房子对面。1587 年,这座小教堂被著名的耶稣会教堂——耶稣大殿所取代,他的遗骸也随之迁至那里。
仅在他去世七十年后,教宗格里高利十五世(Papa Gregorio XV)
将他封为圣人。依纳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人文方面也同样具有重
要价值。
早在1556年依纳爵去世之前,耶稣会在罗马的成员已达一百五十人;该修会在全球十二个国家拥有超过一百所会院。依纳爵创办了三十五所高等教育学院,以培养年轻人才。耶稣会士活跃于日本和巴西等地,深入到埃塞俄比亚等难以进入的地区,并在教会的主要会议中被视为教会正统教义与天主教教宗权威的代言人。
他所创立的修会的未来得到了稳固保障,犹如任何其他现存的教会团体一样。依纳爵具备在恰当时机为合适职位挑选合适人选的能力,并能够将其派遣至正确的位置。
在1550年,他派遣了一位出色的荷兰人彼得·德·霍恩特(Pieter de Houndt),更为人知的是其拉丁化名字伯多禄·卡尼修斯(Peter Canisius),前往德国,当时他只有两名同伴。1597年,当卡尼修斯去世时,他在该地区留下了1111名耶稣会士,以及一系列位于奥地利、德国和匈牙利的耶稣会修院,并成功将多个省份从新教影响中拯救出来。
后来的皇帝、国王和政府不得不面对卡尼修斯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以来所创造的成果,在他登上历史舞台之前,这些成果已经深深影响了欧洲的政治和宗教格局。
总之,从罗马那座石砌的房屋出发,依纳爵是这一切的源头,他也是耶稣会在全球及其几百年辉煌成就的起点。
无论耶稣会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也无论耶稣会在人类发展的新纪元中决定进行怎样的变革和调整,我们都可以用一个标准,而且只有一个标准来辨别这些成就、变革和调整的真正价值:——即耶稣会士作为一个修会成员及个体是否遵循依纳爵的最初纲领,这一纲领在《耶稣会宪章》中得到了明确表达。当有一天,教宗与耶稣会之间爆发冲突时,可以肯定的是,那时耶稣会士已脱离了特有的依纳爵印记,并走上了一条依纳爵与教会从未赋予他们的道路。
当依纳爵·罗耀拉接到保禄三世的委托,并与他的第一批同伴在罗马定居时,他所经历的世界在许多方面与我们的世界惊人地相似。如果我们中的某个人沿着他曾走过的街道行走,与他所遇见的人交谈,或许会对那种边疆心态与战争及毁灭恐惧交织的微妙混合感到熟悉。依纳爵对当时世界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已在他心中清晰显现,这一方案出人意料地不同于当时所有其他被考虑过的选择,它与当时所考虑的所有其他方案以及耶稣会在本世纪最后二十年所计划和组织的方案截然不同。
正是在这种差异中,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依纳爵·罗耀拉的耶稣会神话般成功的关键,即依纳爵模式的修会,特别是其每位成员的独特之处。如果一位现代的调查记者能够在现场制作关于依纳爵于1521年至1556年间所面对世界的纪录片,那么他就必须带着摄像机和麦克风前往世界的中心,并记录下各种翻天覆地的革命。
在西班牙、法国、荷兰、比利时、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他将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类”进行现场采访,这些人眼中闪烁着光芒,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对一切事物都抱有浪漫的态度,所有问题对他们而言都是开放的。在双方之间,他会记录下惊讶与期待。他尤其会强调这些人在面对全新事业和发现时所展现出的主动性,这种探索精神令人着迷。这些成就有时甚至令依纳爵所属的那一代人着迷。无论如何,这将是我们记者在任何地方都会提出的问题,不难想象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在依纳爵的西班牙,阿尔卡拉、萨拉曼卡和巴塞罗那等地,显然不会听到关于金星的多重分析、利马的矿业项目或微生物学与遗传学方面的科学进展。然而,他所提出的“发生了什么?”将揭示我们自身对巨大变革所怀有的探索精神与期待:“你没听说吗?我们发现了一个位于西方海域的新世界。那里充满了将永远改变我们生活的资源,以及一些我们之前未曾知道存在的生物。这是一个新帝国从今天开始迅速崛起!真令人兴奋!”
在巴黎,依纳爵曾经学习过的地方,以及法国、荷兰、比利时和英国的其他神学院,显然不会像今天那样讨论解放神学,也不会涉及教会中的女性权利或“天主的子民”作为唯一可信赖的永恒救赎来源。然而,在宗教和神学上会有近似的说法:“嘿!你没听说吗?一位德国修道士马丁·路德和英王亨利八世已经向罗马发起挑战。他们声称要将我们从罗马迷信中解放出来,让我们的思想摆脱拉丁思想所编造的虚假教义的束缚。他们宣称,一旦我们意识到教会和教宗并没有基督赋予的任何权威,也没有什么可以传授给我们的真理,除了《圣经》中所记载的一切,我们就要改变世界。这简直令人目眩!”
同样,在依纳爵时代的热那亚和威尼斯,显然不会有人提及东欧储存的苏联导弹对西方构成核毁灭的威胁,也不会讨论北约作为“西方”抵御“东方”的防线。然而,当时的地缘政治恐惧并没有太大不同:“嘿,你没听说过土耳其人吗?我们的整个基督教世界可能会被奥斯曼苏丹及其仇恨基督徒的追随者摧毁。眼下发生的一切无非是为了基督教生存而进行的战争,是关乎基督教祖国生死存亡的大事!这真令人感到眩晕!”
如果我们的记者像依纳爵一样,频繁出入富豪、贵族、高级神职人员和特权阶层的沙龙与宅邸,他将会感受到依纳爵所经历的一切。他会迅速对普遍存在的个人主义提出质疑,这种现象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学与文明的辉煌环境中愈发明显;他将理解并认同文艺复兴时期“人性化”一切事物的理念。作为20世纪的人,他将在这样的环境中游刃有余。
诸如“朝向融合的创造性增长”和“为自由而战的革命者基督”这样的表述,在那个时代并不常见。关于堕胎合法化和安乐死的社会利益也没有进行讨论。然而,人们却热衷于将耶稣描绘成一个希腊风格的美丽阿波罗或智慧的柏拉图;将天主父视作宙斯,并把天堂比作香榭丽舍大道;同时,天使和圣人被视为小神灵、仙女与树精,而地狱则被想象成由冥界守护犬刻耳柏洛斯看守的阴间。
任何人都可以回答记者的问题:“你没听说吗?生活毕竟正如古希腊人所言,是一场由偶然和变幻莫测的事件构成的游戏,归根结底不过是各种世俗原则之间的碰撞,包括教廷在内。”
“这真令人惊叹!人们终于明白了,真正重要的是谁能在帝国间的冲突中胜出,无论是英帝国、法兰西、 西班牙、威尼斯、奥地利还是德国。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善良,那就是拥有财富;而邪恶则意味着贫穷。贫穷便是万恶之源。”
当我们的记者完成所有采访,录音带全部转录并完成工作后,他对人类为征服和驯服宇宙所付出努力的揭示,并未涉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通信、奥林匹克运动会、日益增强的金融与国际贸易共识,或是对太空经济开发等内容。
然而,所提炼出的非凡态度在我们耳中却显得既熟悉又引人入胜:“这位记者所揭示的是真理,这一真理源自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教诲:人——毕竟——是万物的尺度。”
这位记者在新神学中看到了这一点。我也同样察觉到,在“东方”与“西方”之间紧张局势下,基督徒和土耳其人正缓慢而痛苦地寻求共存之道。但更重要的是,我在巴黎、剑桥、博洛尼亚和哥廷根等地新兴科学的奇妙平行冒险中,以及对全新陌生土地的发现中,看到了这一点。
人类只有通过前往东方、美洲和新世界的旅行者,才开始用崭新而广阔的视野来衡量自己。现代天文学家甚至用天上的星星来衡量人类。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类世界不再以地球为中心。人类最终试图超越自我,以便最终了解并掌控他们的宇宙——整个宇宙!
在一个非常真实的意义上,当依纳爵·罗耀拉开始详细筹备他的耶
稣会的详细工作时,他已经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发生了什么?”
他早已目睹并感受到我们虚构的记者将要经历的一切。
他既理解同时代人对冒险、发现和令人眼花缭乱新自由的迷恋,也意识到由此产生的强烈矛盾情感。然而,他所关注的并非仅仅是对新事件及其反应的简单新闻描述。他的思维并未被科学或新的发现所束缚。对于即将到来的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新神学,他并没有看到任何曙光。同时,他也不关心基督教世界与土耳其帝国之间无休止的战争。
当大多数人准备迎接日益增长的新事物时,依纳爵已经在以普遍主义的视角思考人类整体宇宙的状况。
对他而言,一切都归结到在茫茫变化之海中唯一不变的共同元素;这个元素在其本质上从未改变:即天主与路济弗尔之间的宇宙战争。
正如在以往的每一个时代一样,这场战争依然无处不在,日复一日地都在持续进行着。它渗透到所有的事件中,影响着涌动和扩展的所有元素中。而这场战争所关乎的,恰恰是每一个人类灵魂的永远救恩。
通过基督的牺牲与复活,以及罗马天主教会的建立,天主使所有男女能够在生活中做出圣洁的选择,从而在死后获得天堂。在这场持续的宇宙战争中,基督是天主的先锋,而基督在人间可见的个人代表则是罗马教宗。
路济弗尔在这场战争中的目标,即撒旦作为敌人所追求的,是确保尽可能多的人类无法实现这一永恒目标,在来世得不到救恩。
承认依纳爵真正关心的是这场宇宙斗争,这一斗争远比基督教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更为重要和真实,才能理解他是如何在自己的事业中取得成功的。他不仅阅读了当代历史,还研究了过去所知的一切以及在这一范式下对未来的设想。
那场战争才是真实发生的,才是真正重要的。正是因为他对这场战
争的深刻理解,才使他具有强烈的独立性,而不像他那一代人中的一部分人那样,对当时震撼世界的变化做出主流反应。
正是这种心理独立性使他能够为自己的修会及其成员构建出他的依纳爵模式。然而,他对斗争的看法本身并不算创新。
天主与路济弗尔之间的战争这一理念,作为人类生活中的至高现实,是一种古老而纯正的基督教教义。根据这一教义,每一个个人都是这两位外在力量——天主与路济弗尔——所瞄准的目标。
依纳爵精神信仰的根本是一种教义式的感觉,即只要人还活着,就无法摆脱天主和路济弗尔的持续关注。
无论这种感觉有多么古老,但在短短一代人内,便被人们对“此时此地”概念的新魅力所淹没,这种魅力体现在更令人兴奋的世俗生活中;人们渴望融入这种生活,适应并随之改变;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那句新人文主义口号:“人是万物的尺度”。
对依纳爵而言,这一呐喊标志着当时持续战争中的一次转折。它是路济弗尔的最新策略,现代版的“我就不这样做”。依纳爵将他的罗马天主教会及其教宗视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阶段战争中的悲怆焦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世界百花齐放,教会和教廷没有时间去发展适当而具体的工具,来处理以前从未困扰过他们的问题。事实上,教会已经拥有了一大批优秀的修会。但他们中没有一个是经过培养或训练的,甚至都不了解,更不用说解决目前如此紧迫的任务了。例如,依纳爵时代有一个著名的修会,其成立宗旨是解放被 “异教徒 ”奴役的人质。另一个多明我会主要专注于教学和布道。方济各会则致力于颂扬贫穷的光荣和喜悦,将其视为基督对全人类爱的象征,以及将他们从人类奴役的陷阱中拯救出来的意图。
其他宗教团体,如本笃修会、加尔默罗修会和卡尔特修道院,成立
的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人类的积极生活,并通过私祷等方式歌
颂赞美天主,以提升自身内心的灵修。此外,还成立了多个著名宗教团体,作为捍卫耶路撒冷及其他地方基督教圣地的力量。
另一些宗教团体则专注于照顾病人,从事医院工作,以及那些基督徒一直称之为慈善事业的活动,包括对临终者、贫困者、孤儿和饥饿者提供帮助;组织庇护所以接纳妓女,为麻风病患者设立疗养院,以及夜间收容所等......
然而,对依纳爵而言,问题在于每个罗马修会团体的构成都是为了特定的单一目的。各个修会的成员为其特定目标发展了相应的技能。此外,修会的所有成员一般都在专属的住所和集体中生活、工作和死亡,他们的生活受到会规中规定的具体规则的约束。虽然每个修会的规则都由教宗权威解释和批准,但一旦确立,即使是教宗也不能或不愿违反修会的生活方式,要求其成员超越既定职责行事。
对于依纳爵而言,他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更清楚,恰逢此时战争最令人痛苦的阶段是新问题层出不穷、令人困惑,这使得教宗和教会被困于一种真正中世纪的僵化宗教秩序之中。凭借着前所未有的勇气去思考,这种思维方式总是充满风险,加上他思想上的惊人多样性,依纳爵所提出的理念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全球革命一样具有革命性。
依纳爵指出,面对与教会对立的问题如此密集多样,需要一支不同寻常的志愿者队伍,他们应专业地做好准备为基督而战。这些志愿者不仅要接受单一任务的训练,而是要为数百种任务做好准备。此外,他们不能局限于某个特定的住所或社区,而应随时准备前往任何需要他们参与斗争的地方。有时甚至需要过一种相对安静的生活;自从保禄三世批准他的计划以来,依纳爵本人就始终未曾离开过罗马。
然而,最重要的并不在于该修会团体的灵活性或流动性,而在于其明确的目标,即形成一支精英战斗单位,以基督为名,与其代表—
—教宗并肩作战,在耶稣与路济弗尔之间展开争战。
这种被称为“罗马主义”的理念将成为耶稣会特征的首要基础,这种“罗马主义”对耶稣会的意义与对其他宗教团体的意义略有不同。
其他修会组织同样受制于罗马教宗的权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是“罗马主义者”。
但出于同样的原因,那些决定了每一位教宗可以和通常会对他们提出什么要求的各种规则,使得这种“罗马主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依纳爵的“罗马主义”是彻底的。他希望满足教廷唯一的新需求,即急需召集一批虔诚的宗教信徒和训练有素的人员,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们处理教廷在任何时候可能遇到的问题。
这就意味着教宗与耶稣会士之间有了一种特殊的法律纽带,而这种纽带在早期是没有的,这使得任何一位教宗都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在合适的地点和时机灵活调配这些资源。
首先,耶稣会最终成为了“教宗的人”,在本质上是“罗马主义者”。
依纳爵模式的第二个基本特征与第一个密切相关。如果耶稣会的宗旨是组建一支今天我们称之为 “教廷快速部署力量 ”的队伍,那么其成员不仅需要具备宗教虔诚和专业训练,还必须是各种不同领域、新科学分支和新活动领域的专家。
他们必须展现出作为多才多艺的资源,经过精心培养和锤炼,以符合世界所能接受的最高标准。因此,依纳爵模式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其灵活性。耶稣会士不仅将担任神职,还需根据教宗的需求扮演其他角色,包括化学家、生物学家、动物学家、语言学家、探险者、高级教育教授、大学讲师、地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布道者、外交官、告解司铎、间谍、电报员、哲学家、神学家、公关专家、大众作家、新媒体传播专家,以及艺术家和各类专业人士,如印地语教师、中国吏员、农民、建筑师等,甚至包括军队指挥官。
依纳爵所倡导的耶稣会的第三个基本特征受到前两个特征的制约。
如果周围世界因人类事务中的各种新事物、创新和世俗化而远离基督及其教会,那么如何能避免这种情况也腐蚀耶稣会士呢?他们如何能够在参与世俗活动的同时,保持真正的“罗马主义”者身份,成为教廷忠实的追随者?
对此问题的答案在于依纳爵勇敢地将严格禁欲主义凝炼为四个拉丁词汇,这些词汇也是该修会的座右铭和会徽:“ Ad majorem Dei gloriam, A. M. D. G. 。”即“为了上主更大的光荣”。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耶稣会士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基督教的传播,并最终实现罗马教会的理想。当然,他们不仅要在世俗事务中与同行一样出色,而且在科学、社会技能等各个方面力求超越。依纳爵始终强调要成为第一。然而,无论耶稣会士取得何种成就,其根本动机始终是出于精神上的追求,并且始终以教廷的利益为重。
在提出耶稣会的禁欲主义时,依纳爵借鉴了古老的教会传统。然而,在这一领域他也表现出创新性。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应用了古老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原则,使其能够在全新的世界环境中发挥作用。
依纳爵已经在改革自己生活的岁月中,经历了细致而痛苦地审视内心灵魂的艰难过程,并开始引导首批同伴的神修操练。他认识到,在天主和撒旦为争夺每一个灵魂而展开的战争中,存在着一种宇宙性的宣传活动,旨在争取新的信徒。虽然在这样的运动中,天主可以以非物质和超自然的方式进行交流,但那始终是天主专属的领域。
因此,撒旦产生影响的方法是通过感官印象,即通过表象、言语和行动来影响人的心灵。这些手段被用来植入思想、图像和理由,成为个人决策和行为的内在指导。
在这一切中,个人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意志力中,能够接受或拒绝所提供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事实上,正如在任何宣传竞赛中一样,在这场不亚于宇宙规模的战争中的宣传活动中,识别信息来源及其实际代表的内容至关重要,以便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策。将这一点转化为依纳爵对耶稣会士们所倡导的禁欲主义,这种宇宙级的宣传努力意味着每个个人都必须学会分析自己内心活动的数据,并对此保持意识。无论在自我意识深处允许和促进哪些基本形式,依纳爵指出,这些形式最终都会成为个人决策以及外部行为的调节因素。
因此,依纳爵的任务是制定一种程序,让每个人都能从认知上了解是天主的圣善之灵还是路济弗尔的邪恶之灵在影响他、激励他和引导他。依纳爵将这一过程称为 “灵性辨识”。然而,感知和分析本身并不是目的。依纳爵的耶稣会士们将在世界各地开展紧张而频繁的对外活动,这才是这项工作的真正重点。
每个耶稣会士对自己内心活动的调节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耶稣会的禁欲主义形式将使每个成员有办法控制通过感官和想象进入其意识的东西,从而使他们能够继续保持“罗马主义”者和积极参与者的身份。这样,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可以“为了更大的光荣归于上主”。
为此,耶稣会士的基本苦修训练旨在帮助每位成员以非常具体的方式进行自我修炼。依纳爵制定了一些详细的规则,例如关于谦逊的规范和祈祷的规则,以及其他数十条指示。每位耶稣会的新成员都需要学习保持沉默,并利用这一时间远离外部世界的喧嚣与忙碌。他们还需在生活习惯中建立秩序,需要有纪律地度过安静和独处的时间,以及活动的时间。
然而,在基督教禁欲主义传统中,这些因素一直被认为是精神培养和进步的基本前提。如果像耶稣会的许多分支机构那样,在培养年轻人的重要阶段摒弃这些要素,那就违背了依纳爵立志服务、捍卫和传播的普世教会最坚实的传统之一。
除了严格的自我分析成为每个耶稣会士的第二天性之外,这种禁欲
主义的新颖之处还在于它似乎赋予了他们冷静而理性的超脱,正如它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依纳爵一样。这是每个人都注意到的特质。
耶稣会几乎从一开始就活跃在激烈的争斗中,耶稣会士常因其冷静的超然态度而受到钦佩。然而,他们的对手同样常常将这种特质视为精明算计的证据。这一批评并非毫无根据,因为耶稣会士在辩论、争论、著作和策略上都能驾驭最强大的对手,但他们始终坚定不移于选择加入耶稣会所追求的独特目标。
鉴于当时教会人士的中世纪思维,依纳爵所创立的耶稣会可谓是一项大胆的天才之举。无论是完全的“罗马主义”还是耶稣会式的多元化,都缺乏明确的先例或经过验证的实证。而尽管其修行生活方式严谨而痛苦,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它能够抵御人文主义的冲击,
整个耶稣会可能面临灾难。然而,回顾其历史,其成功之非凡使依纳爵·罗耀拉跻身于人类组织史上为数不多的真正创新者之列。尽管他没有前例,但后来却有许多效仿者。
对于那些认为自己终于战胜了迷信和狂热的天主教徒的人来说,这一成功一定会让他们极为震惊的。突然间,一些掌握新科学知识的人出现了;他们能够流利地使用日常新语言,但仍完全听命于罗马教廷。这些人并未将人视为万物的尺度,而是以基督为准。
与依纳爵一样,耶稣会士对发展自身的才能和能力以谋求个人利益毫无兴趣。与依纳爵相同,耶稣会士们立即摒弃了文艺复兴时期对自身伟大的追求。他们所接受的严谨而细致的依纳爵式教育始终专注于两个核心目标:天主与路济弗尔之间为每个人展开的争战,以及教宗对忠诚仆人的需求。
因此,这种情况持续了四个世纪。
依纳爵所倡导的珍贵风格最渴望的成果始终是他为自己赢得的大胆独立,随后又为他的同伴和追随者组织起来。自依纳爵时代以来,世界试图热切适应的各种时尚与创新,但耶稣会主义的精髓却没有丝毫退让,直到这一依纳爵模式被那些创造它、熟知并深刻理解它的人——即耶稣会士们自己——所摧毁。
在耶稣会取得神话般的辉煌成就的几个世纪里,外界人士,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不可避免地多次审视和分析依纳爵的《耶稣会宪章》,试图揭示勒内·弗洛普·穆勒(Rene Fulop Muller)所称的“耶稣会士的力量与秘密”。
他们认为上述《宪章》本身就是依纳爵所创立的耶稣会的精髓。然而,依纳爵明确指出这一假设是错误的。在经历了漫长的写作、修订和草拟过程后,有人曾这样问他:“如果教宗废除耶稣会,取消《宪章》,并清算你所建立的一切,你会怎么做?”。依纳爵回答:“我会花十五分钟时间在至圣圣体前静思,以恢复我的内心平静。然后,我将重新开始一切。”
换句话说,他将继续坚持自己对如何服务基督和教廷的理解。他总是说有一种内在的启示指引着前进的道路。对他而言,这并不是研究同时代人的历史或或心理学的问题,而是一种神圣的默感,经过严谨考验后,在严酷现实的交汇点上形成了依纳爵风格,即“耶稣会士伟大的力量与秘密”。
无谓期待这样的回答能够满足当今最为复杂的专家们。而自依纳爵以来,耶稣会士中不乏有人前来阐述这一道理。
例如,心理学家不太可能注意到,或者即使注意到了,也不会承认依纳爵身上有一种内在的启示或神圣的灵感。他们无法以依纳爵所理解的方式来把握现实。
基督向祂的追随者承诺的造物之主,即圣神,这一深刻而感动依纳爵的核心理念,对于他们而言却被视为过时的迷信,是无法接受的。而至于天主降身成人与堕落天使之间为了拯救灵魂而进行的普世战争……如今,我们已经有了针对这样说话的人的心理治疗方法。
从专业角度来看,心理学家无支持这样的观点:即基督的敌人——
那位堕落天使——恶魔般的邪恶斗争,使得像列宁、斯大林和希特勒这样的人能够迷惑并奴役千百万人的灵魂与思想。
当今学者们指出,解释这些人及其政权的并非他们在“善”与“恶”的形象、思想和动机之间所做的选择,而是世界上以及那些病态或扭曲的领导者心智中存在的一系列畸形社会政治体系。
现在回到问题的核心,像依纳爵所设想的那样进行一场宇宙战争,对于这些人而言,任何关于“灵性辨识”或对进入意识内容进行控制的说法,在现代人看来,都可能被视为某种远非神圣或天才的症状。
尽管有这些 “负面 ”因素和“迷信”,但在许多人看来,依纳爵所拥有的实际分析能力完全丧失了,这似乎是一种遗憾。依纳爵毕竟生活在一个不同的时代,考虑到耶稣会在过去二十年中的发展,这一次,也许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学家、非专业心理学家和其他非专业分析家再次 “真正客观地 ”审视依纳爵的那些《宪章》,或许是一种荣幸(事实上,这是不可避免的)。
或许,我们有机会再次追问,如果没有超性的因素,耶稣会创始人的原则是否会像现在这样有效,超性因素对他来说是如此重要,构成了他所创立的耶稣会模式的中心和核心。
这个问题的答案蕴含在历史本身之中。依纳爵所倡导的耶稣会理想,既强大又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始终引发了人们的好奇、钦佩和蔑视,还吸引了众多所谓的模仿者。
这些模仿者中的许多人渴望揭开耶稣会成功背后那神秘秘诀,而这一秘诀巧妙地隐藏在那些《宪章》和神修操练中。他们试图像挤压海绵一样榨取这些详细规则和程序的页面,以解放出依纳爵所视为其成功原因及其团体影响力源泉的神圣计划。最终留下来的应该是耶稣会卓越性的关键所在。
德国纳粹政权中,阿道夫·希特勒最亲密的合作者海因里希·希姆
莱做了类似的事情。他致力于建立一座关于耶稣会的大型图书馆。那时,他甚至梦想着按照耶稣会的模式来训练他的精英部队——武装党卫军;他甚至派遣高级官员前往威斯特伐利亚的韦尔斯堡城堡,建议他们在那里进行一种改编版的精神锻炼,不过,这种锻炼是新诺曼人对奥丁、齐格弗里德、圣杯和古代条顿骑士的崇拜的疯狂混合。
他所追求的并非是精神上的虔诚,而是依纳爵在其耶稣会士中所培养出的内心意志和理智的服从。这一计划始终未能实现;然而,连希特勒也对此心知肚明,并开玩笑称希姆莱为“我们的依纳爵·罗耀拉”。
考虑到最近的发展,颇为有趣的是,依纳爵·罗耀拉的耶稣会主义与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所创立的列宁主义之间存在着最为接近的历史平行关系。列宁在创建苏联共产党时,将马克思主义这一“癌症”强加于当时被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人民。
无论是罗耀拉还是列宁,与其他伟人相比,他们都没有任何显赫的背景,正如那句俗语所说,他们都不是出生在“含着金汤匙”的家庭,也未曾继承过在政治、文学或艺术领域中已享有盛名的名字。两者均未掌握军队或庞大的官僚机构。每个人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了成功及实现这一成功的手段。这些人各自构思出一个理念,并以无情而严密的逻辑对其进行合理化;正是他们提供了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的方法。
他们随后以空前的意志力和坚定的决心将其付诸实践。无论是罗耀拉还是列宁,都不愿偏离自己的目标。因此,这两位杰出人物彻底改变了数亿普通人的情感、思想、行为和命运。
在十六世纪的罗马公教狂热分子与二十世纪的无神论者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几乎相同的身材,矮小的个头,犀利的目光,以及宽阔的额头,还有那些令人惊讶且恰如其分的名字。
弗拉基米尔被解读为“世界的拥有者”,这正是列宁所追求的目标;而依纳爵则意指“捍卫者”,罗耀拉所选择的角色恰好符合这一点。然而,这两位创新者在一个方面达成了更深刻的一致,那就是他们清晰地认识到,历史可以通过唯一的方法有意识地塑造,而人类命运也能因此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黄金或享乐不会持久。列宁与罗耀拉一样深知,推动历史进程的并非盲目的经济力量或数字的重压,也不是对权力的获得。
只有一个理想能够实现这一点。这个理想使得个人意志屈服,劝说人们为之奋斗并愿意牺牲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这些人完全受制于那个毫无保留地接受的理想,并受到其强大影响。
换句话说,这些人是将自身的正常个人利益转化为一种被意识形态驱动的全然奉献,伴随着增强的浪漫色彩。
因此,罗耀拉和列宁所理解的是,通过诱人的形象来占据个人的思想与想象力;因为正是通过他们的思维,他们才能维持并控制自己的意志。有了这种坚固的意志结合,历史才得以创造。
即便在这两位创始人的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中,列宁所创立的共产党与依纳爵所建立的耶稣会之间的相似之处也显而易见,以至于人们不禁想要将二十世纪俄罗斯独裁者指控为抄袭十六世纪的圣人。
在他1901年发表的著名小册子《怎么办》中,列宁简要概述了他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全面胜利所必需的条件:一个由专业革命者组成的统一政党,所有成员都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命令,并受到军事纪律的约束。
一个统一的组织;对中央权威的绝对服从;军事纪律。这些也是几个世纪前,依纳爵在宗教团体中所成功采用的组织元素。列宁观察到:“凭借这样的形象,可以颠覆俄罗斯。”他还可以补充说:整个世界。
在这一点上,显然这两位人物分道扬镳了:列宁所追求的理想——“无国籍工人的天堂”不仅完全是唯物主义的,而且本身就带有矛盾。他的乌托邦必须经过各种痛苦的阶段,通过 “无产阶级专政 ”来实现,而国家则 “弱化为虚无”,只留下完全自由和幸福的人民。
这一理想的矛盾在于,它要求人民放弃所有物质奖励;然而,与此同时,却使他们陷入了痛苦的物质条件中。事实证明,这是列宁主义的失败。
它削弱和限制了苏联极权主义政权的经济潜力从而陷入了瘫痪。它迫使毛泽东在地球上的继承者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列宁的后辈们以自己的代价学到的第一课是明确的:人类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除非他们超越物质生存条件。
罗耀拉的理想正是如此。这是他的承诺。因此,他最有效地阐述了如何动员人们参与历史进程的基本认知。在这一目标上,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
首先,他训练自己的追随者,使他们能够实现多种意志的期望统一,每一种意志都被锁定在超凡的精神理想中。然后,给予他们一个明确的蓝图,并派遣他们去征服同龄人的思想与意志。
依纳爵本可以轻易陷入列宁所遭遇的陷阱。他意识到,由于文艺复兴所引发的革命实际上已经冲击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罗马教会再也不能像几个世纪以来那样与她的人民对话了。事实上,语言、视野、思想以及交流所必需的一切,都在历史的转眼间发生了变化。
这一说法与列宁在 20 世纪初的说法如出一辙。列宁所熟悉的欧洲旧政权正处于痛苦之中。一个建立在世袭爵位、地主权力、帝国野心和社会阶级优越感之上的政权,再也无法对普通民众说什么,也无法让他们满意。
列宁将变革视为社会政治现象,并仅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依纳爵虽然也认识到变革的社会文化层面,但他更广泛地将其理解为基督与路济弗尔之间战争的新阶段,这使他的视角更为宏大和令人惊讶。
无论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依纳爵所深刻洞察的神圣计划拯救了他免于陷入简单的“适应”陷阱。如果忽略了这一点作为解释依纳爵成功及耶稣会塑造历史影响的最终和真正原因,就无法对耶稣会的胜利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如果忽略了这一点,那么依纳爵所能取得的最佳成就将是他所处时代的一种列宁主义。他本可以 “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他的追随者最擅长的是提升和实施已经在加速的社会文化变革,但他们肯定不会改变这种变革。那么,他的理想会是文艺复兴人的崛起,而不是“天主更大的光荣”。获胜者,如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笔下的王子,叱咤风云的威尼斯总督,都无法超越依纳爵,但他们都会玩同样的游戏。
换句话说,依纳爵的理想将会是唯物主义的。这种唯物主义将窒息他和他的提议。他的追随者们也会沉溺于物质追求之中。
最终,他最初的目标——传播教廷及其教会的超性使命——也将被玷污。依纳爵与列宁和其他类似 “天才 ”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拒绝在我们所理解的任何意义上“适应”(conformarsi)潮流。在他看来,“适应”他所处时代或任何其他时代的现代性并不意味着这种现代性可以支配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思想或目标。事实上,恰恰相反。
适应(conformarsi)意味着出于超性的原因选择一项任务和活动,将现代性转变为它本身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的东西。
换句话说,如果你追随依纳爵,你就不仅是一个精神上有方向感的人,而且还是一个顽强而务实的现实主义者。人们并不是在虚幻的幻想中成为现代性所要求的那种人,而是认为一旦模仿了现代性的模式,就能够以某种方式反过来对抗它,并将这些模式转变为你之前所抛弃的东西。
然而,这正是心理学家和社会工程师所倡导的“适应”中潜藏的陷阱。
依纳爵似乎清晰地预见到,等待着宗教学者、耶稣会士还是非耶稣会士的微妙陷阱是什么。正如彼得罗·阿鲁佩时代的许多耶稣会士来说,很容易自我说服,认为“适应”是现代意义上的 “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而不是以依纳爵意义上“适应”(conformarsi),这正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花季少年 ”们乐此不疲地重复的那样。
让我们假设依纳爵成功避免了陷入这一陷阱。
列宁、希特勒、斯大林或默索里尼的动机源于骄傲、恐惧或世俗野心,而依纳爵则是由爱所驱动。如今,即便是列宁主义这一二十世纪最强大的社会政治“改造”,其承诺在整个民族的冷酷历史中也变成了近乎撒旦般的海市蜃楼,导致国家沦为一系列地狱,几代人都无法逃脱。
石墙和铁幕是列宁用以实现其目标的手段,因此他要求绝对的服从与一致性。另一方面,耶稣会的承诺得以维持,只要耶稣会士们忠于依纳爵的原则,并且在他们对《宪章》的解读中反映出依纳爵精神,同时尊重基于圣依纳爵·罗耀拉言辞之上的信仰。
耶稣会在本世纪所经历的所有失败,均源于与列宁所犯的同样错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耶稣会采取了一条具有内在矛盾的社会政治路线,这正是导致列宁主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译注:耶稣会士的等级及称谓一般分为四个等级:
(1)刚加入耶稣会并在见习学员进行培训的人称为“初学生”(novice);
(2)两年结束见习修士须经过3-5年时间研究哲学和文学,再经过2-3年在教廷特别职务上工作,最后经过4年的神学研究,之后,发初愿(贞洁、神贫、听命),成为修士(scholastic);
(3)修士经过十几年的灵修生活和神职培训后,自己决定是否发终生愿,也称为末愿,发愿为教会终身服务并成为会士(professed member);
(4)已发终身愿的会士内部又分为三个等级:终生修士(brother, or Jesuit temporal co-adjutor)、灵修助理(spiritual co-adjutor, 即通常所说的神父或司铎)、四愿会士(full-professed member,即被派往海外的耶稣会士需发第四愿:效忠教宗)
依纳爵在16世纪对其当代的影响,构成了依纳爵修会职能结构的奇迹事件,将他们从相信“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转变为全心奉献于唯一的天主和普世救主的人。
这些与他同时代人沉醉于当时生活中的种种梦幻般新奇事物,享受着无尽的可能性。他们整体上的反应是抛弃旧有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甚至连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以及支配他们生活的古老真理也一并舍弃;这一切都是他们从中世纪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
面对这种思维方式,依纳爵以一种比中世纪更为古老的模式设计了他的耶稣会结构,即天主教会的基本原则:从属关系。这种从属关系涵盖了宇宙及其所包含的一切,从无生命的石头和土地到植物、动物、人类、天使和大天使,构成一个生命中的等级原则,都以圣父、圣子及圣神三位一体的天主为核心。
在这一等级体系中不存在民主,也没有平等的共同目标;只有下级与上级之分。这里没有自我完善的个人主义,也没有个人的整合。
存在着一个有序的等级体系,各个个体相互补充;每个部分都融入了整体,这取决于各部分的从属程度。因为成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就意味着从属。唯一允许的平等就是服从。每个人都是从属者。
在这个存在和状态的等级秩序中,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位置。造物主将万物组织得井然有序、协调一致。
这正是天主通过其先知最初向以色列的儿女们所启示的内容。这也是基督所揭示的全部真理。这就是所有基督宗教人类学的基础,在遗传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上与十九世纪的达尔文主义截然不同并明确反对。
任何人类进化论,无论多么新颖,或多么现代性,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原子和电子技术时代,都无法取代这一体系。依纳爵将他的耶稣会致力于在其工作中再现这一等级原则,即“下级服从于上级”,所有元素因承认至高权威而相互联系,因此也处于服从之中。
有人建议,修会成员之间应通过一种神秘的心灵与意志的结合而相互联系在一起,自愿地服从于上级,而上级又服从于总会长,总会长则隶属于整个修会;而修会又归属于教宗,教宗是基督在世的代表。
因此,依纳爵所创立的修会在其结构上极为简单;如此简单,以至于其敌人始终坚信耶稣会内部存在着比外部表象和有效框架更为复杂的内容。这是一种权威的金字塔,依纳爵在金字塔的顶端安置了一个被称为 “总会长 ”或 “总会长神父”的人。
该称号并非源自军事语言。这位领导者对整个修会的结构和治理拥有绝对权威。他没有义务遵循任何建议或征求其他耶稣会士的同意即可下达命令。他是“总上级”,与组织中所有其他地方性“上级”有所区别,后者负责特定区域。作为唯一通过选举产生的上级,他与所有其他由其决定或至少获得其批准任命的上级不同。一旦当选为“总会长”,他将一直任职至死,除非有严重理由建议更换。
他的权威在整个修会及其各个部分和成员中都是绝对的。他可以随时将任何人驱逐出修会,而无需进行正式程序或类似手续。
依纳爵于1541年4月被全体一致选举为耶稣会的首任总会长。耶稣会由四个会士类别或等级组成;成员通常根据其在修会内担任重要管理和领导职位的程度而有所区别。
实际上,这意味着他们在权威与权力金字塔中与总会长之间的接近或远离。在总会长之下,这一类别或等级是 “虔敬者”。
这一类别的耶稣会士在学校接受了严格的学术考核,并通过了对其宗教品质的严格审查。他们除宣发三项庄严的誓言:贫穷、贞洁和服从三愿(这些是所有天主教修会团体的共同誓言),并且还宣发特别誓言服从教宗。
除了所有耶稣会士都必须服从教宗外,这一类“虔敬者”还受到第四项特别誓言的约束。只有这些“四愿会士”才有资格担任最高职位——总会长及其直接下属的重要职务。他们也是唯一有权参与选举新总会长的人。
依纳爵对“虔敬者”的要求非常严格。原则上,他们必须是“因其属灵和学识而被选中的耶稣会士,经过充分验证,并在多次德行与自我牺牲的考验后,得到大家的认可与满意”。
确实,这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在“虔敬者”中也应存在职能和权力的区分。因此,一位负责所有哥伦比亚耶稣会士的神父,与作为南美洲各国总会长助理的罗马神父相比,其地位并不相同。专职神父们在哲学和神学院担任教授、讲师,管理耶稣会新人的培训机构,指导耶稣会的见习修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修会地方办公室。
根据依纳爵的最初设想,“虔敬者”应生活在没有固定收入的住所内,也没有定期生产产品的设备。“虔敬者”的贫穷实践必须尽可能完美。
总会长之下的第二类或第二等级是 “司铎”,他们宣发的是简单誓言而非庄严誓言,也不向教宗宣发第四个特别誓言。他们在传统上被称为“神修助理”,因为根据依纳爵的概念,他们帮助和支持“虔敬者”的工作。按照依纳爵的标准,这一类别的成员主要从事面向公众的牧灵服务,以及负责和管理耶稣会院的物质组织。
耶稣会金字塔的第三个等级或类别是“终身修士(亦称俗人兄弟)”;他们从未成为神父,但宣发终身愿遵守三项简单誓言:贫穷、贞洁和服从。他们负责耶稣会院中的各种体力劳动,包括烹饪、洗涤、耕作、清洁、照料衣物,以及护理病人和弱者。
第四类则是年轻的耶稣会学生,通常被称为“见习修士”,因为他们在各类文学、哲学、神学和科学“学校”中接受教育。
在完成学业后,他们被祝圣为神父,并根据其在教育期间的表现,进入“虔敬者”或“神修助理”的行列。由此,他们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当依纳爵于1556年去世时,耶稣会中共有四十位“虔敬者”,而总人数达到一千名耶稣会士。依纳爵设想了一个唯一高于总会长的机构,该机构赋予了广泛的权力。这就是总会:一个国际性的耶稣会士集会,由所有选自成员团体中的神父组成,定期在罗马与修会主要上级举行会议。
总会是耶稣会的最高立法机构,仅对教宗负责,而不向总会长负责。确实,总会长可以因正当理由被罢免,并且新总会长的选举需遵循总会的相关决议。实际上,他们的管理通常应包括执行通过投票(可为秘密或公开)达成的一致决议。
尽管总会在立法上具有优越性,但通常赋予总会长相当广泛的权力。然而,总会的决定直接影响到整个耶稣会的发展。
在接受候选人加入耶稣会时,并确保他们一旦被接纳后能够培养出符合耶稣会精神和理念的心态,依纳爵主要依赖于其著作《神操》的宗教效力。候选人在成为新人的过程中,会进行为期八到三十天不等的神修操练。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深入思考了作为耶稣会士的特定召唤,默想关于依纳爵基本思想中的王国、神圣领袖、堕落天使与战争,以及耶稣会理想中对上级和教宗服从的重要性。
一些评论者在审视依纳爵所设定的神修操练和新人的见习过程时,采取了完全不合时宜的方式,将这一过程描述为洗脑,这种说法显然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恐惧。然而,仔细分析该过程会发现,依纳爵核心教义的基本原则是人类意志的根本重要性。
依纳爵所使用的一切,包括物理图像、隐喻、符号,甚至祈祷时的身体姿势,均旨在引导人类自由意志的选择。在见习阶段,并不存在对大脑或思想的直接攻击。相反,这一过程更像是将候选人的意志进行细致剖析,审视其组成部分,去除不适合的内容,净化可调整和有用的部分,并以王国理念、神圣领袖及至高无上的服从为基础,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
在顺利完成神修操练并获得耶稣会监督的认可后,候选者便成为一名见习修士,前提是他仍希望成为修会的一员。所有候选人随后都经历了相同的新人成长阶段,接受为期两年的基础教育。他们学习如何祈祷、自我约束以及服从命令。同时,他们也逐渐熟悉灵魂的世界和耶稣会精神生活的细节。
与此同时,候选人的缺陷和整体性格成为了研究的对象。最终,所有成功的新成员都发愿遵守贫穷、贞洁和服从三项简单誓言。一些人选择成为“终身修士”(俗人兄弟),而另一些则作为学员继续接受培训,以便将来成为“虔敬者”或“神修助理”,并在完成教育后宣发终身愿。“虔敬者”还需额外宣发第四个特殊誓愿。
耶稣会的人力资源按“省”规划的。在依纳爵于1556年去世时,共有十二个省:安达卢西亚、阿拉贡、巴西、卡斯蒂利亚、埃塞俄比亚、法国、下德意志、上德意志、印度、意大利、葡萄牙和西西里。
在特定地区设立一个省的决定取决于在那里工作的耶稣会士人数,以及所需开展工作的规模和重要性。通常,各个省根据共同的文化认同或地理邻近性进行分组,这种分组称为“助理区”。
因此,安达卢西亚和卡斯蒂利亚的省份隶属于西班牙助理区。随着各省数量的增加,耶稣会的人力资源不断扩大,并被要求参与各种使命,因此成立了英格兰助理区、法国助理区以及美洲助理区等。
从一开始,依纳爵就强调他的修会必须与此前由教宗认可的所有修会团体有所区别。例如,其成员并不需要共同合唱圣歌,也不需像本笃会、加尔默罗会和多明我会那样穿着独特的长袍。此外,他们也没有遵循传统的身体苦行。
耶稣会的各会院和各会省的管理也具有其独特性。它并不掌握在由修会成员组成的 “总会 ”手中,“总会 ”由他们的修士投票选出,而是由指挥系统中的各个上级做出最重要的决定。
罗耀拉的目的是让他的弟兄们从集会义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动性,为教会的利益而工作。上司可以自主下达命令,成员则只需服从一位领导者。
依纳爵还拒绝了许多其他古老修会所拥有的女性修会成员的设想,这种设想类似于多明我会、本笃会、加尔默罗会或方济各会的修女。
在耶稣会早期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是依纳爵临时接纳了五名女性,她们是四百八十年来唯一成为耶稣会会员并发愿的女性。
来自巴塞罗那的伊莎贝尔·罗泽尔是依纳爵最早的支持者之一。
1545年,她成功说服教宗保禄三世允许她和三位同伴在耶稣会宣誓加入耶稣会。这位善良而圣洁的女性曾在依纳爵最艰难的岁月中给予他无私的帮助;一旦教宗同意,即使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举动,依纳爵也无法拒绝她希望成为曾帮助建立的组织一员的愿望。
经过多次波折和公开程序后,这几位女性会士于1546年获得教宗解除其誓约的许可。
1555 年,在皇室的巨大压力下,依纳爵允许阿拉贡国王费迪南德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的女儿、卡斯蒂利亚王后乔安娜在耶稣会中发愿。由于情绪明显不稳定,她被称为“疯狂的乔安娜”(Juana la Loca),并在不久后便获得解除该誓愿的许可。
依纳爵之所以做出这些例外,是出于特殊原因;但他深知,这些女性并不完全适合加入耶稣会。耶稣会士主要从事的工作包括在非基督教地区传播福音、教育年轻人以及执行神职事务;他们还进行写作,致力于研究,并承担教宗委派的特别使命。
一个省有六种类型的会院:居住区(供学者、作家、本地上司、病患和退休成员或从事外部工作的耶稣会士使用);学习中心(供年轻耶稣会士使用);新人成长阶段(用于考查和培训申请加入该省耶稣会的人)。此外,还有专门致力于教育平信徒的学校和学院,以及提供神修指导与奉献目的的静修院。每个会院,无论规模大小或位置偏远,其指挥链条都清晰地延伸至总会长。
每个会院都有一位院长。所有省内各会院的院长之上是省会长。在一个助理区内,省会长之上还有一位助理,他通常与总会长居住在罗马的耶稣会中央驻地。每位院长的权力和职能范围都被清晰界定。
而每位院长都有一组顾问,他们具有顾问的性质,但在做出某些决定时必须征得他们的同意。会院院长从他的下属中挑选顾问;一位省级巡视员从他所在的省选出;助理则从他所在的助理区选出;总会长有他的自己助理以及他可能委派的其他人。
在每个耶稣会会院中,都有一些小修道院长的职位:一名小修道院长负责会院的财务;另一名被称为神修神父的小修道院长负责向团体提供建议和神修指导;其他小修道院长则是图书馆馆长、学习馆馆长和卫生馆馆长。
如有必要,会院内会设有一位负责农场管理的院长。所有这些小院长的权威均由其所在会院的院长授予。在整个省或助理区内,必要时,会指定“检察官”,他们负责监督该省或助理区的特定需求。
来自罗马总会长的指派,在某些时刻还会有“巡视员”到访,他们是被委派来检查一个省或助理区在神修、经济、教育、社会和政治等方面运作情况的代表。
在耶稣会中,高级会长和次级会长的层级结构复杂,但管理起来从未显得困难。没有冗余的部分。每位会士,无论其等级如何,都为这一全球性机构的行动协调贡献了力量。对上级的服从与上级的明智指令,受到依纳爵所称之为“良心审视”的极大体现,这实际上是上级与下属之间进行的一种私密而信任的对话;例如,在一所会院中,院长与其成员之间;省会长与省内某个成员之间;见习修士与其直接上司——见习修士导师之间;以及总会长与任何一名耶稣会成员之间的对话。
依纳爵并不要求“良心审视”与忏悔相同,尽管任何人都可以引用告解的保密性。他试图说服个人坦诚地讨论自己的弱点和优势、希望与愿望,以及其宗教美德的实践;以便上级在倾听和交流后,能够充分了解,以做出对该成员在耶稣会中最有利的决策,从而促进其作为耶稣会士的品格发展,以服务于教会——这是耶稣会特定的使命。
“良心审视”是依纳爵设计的,旨在体现他所期望的耶稣会上级与下属之间父子般的关系。他设想的是一种真诚而富有父爱的家长式制度,以确保其组织中最主要约束条件——服从,能够由下属自愿执行,并被上级以最大的同情心和对个人最大程度的满足感来运用。这并非单纯依赖于执行命令或意志上的服从,而是一种基于理解的服从。
“良心审视”同样适用于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治理方式。作为耶稣会士必须像对待基督一样尊重和服从上级。耶稣会士日常生活的规范具有个性化特征。没有任何一位耶稣会士需要像在更古老的修道院中那样,面对一个《宪章》或兄弟们的大会,以回应自己的行为并聆听关于其命运的决定。
因此,普通耶稣会士在其职责、权利、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方面得以实现个人主义。这些成员之间的团结则通过系统性的服从得以保障,从而促进了这种个人主义的发展。因此,这种模式促成了耶稣会所特有的人际亲密感和内部生活风格。
耶稣会内部的治理及其思想和行动的一致性,通过定期、经过批准且系统化的报告实践得以实现:小修院院长向大修院院长报告,省会长向罗马总会长助理汇报,助理向总会长汇报,总会长则向整个耶稣会通报;省会长也需向其省内各个成员进行反馈。这些报告涉及到修士们的优缺点、某一项目的进展与表现,以及该组织某一分支或所承担工作的财务和精神状况。
自依纳爵时代以来,耶稣会士之间形成了活跃的交流,这种现象促进了所谓的“意志的纽带”,即他们之间所体验到的互爱与慈善。他们通过彼此寻求信息和消息,以及广泛的内部交流,同时遵循相同的教义,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保持一致。然而,在阐述依纳爵为耶稣会设计的结构后,可以明显看出,尽管这种结构多么有效,但仍不足以将所有部分统一成一个真正的依纳爵式的整体。
尽管耶稣会士被划分为四个类别:虔敬者(四愿会士)、神修助理、终身修士(俗人兄弟)和初学生,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并在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但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权威与服从这两项基本原则。
这两者实际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服从处于核心地位,是整个体系所必需的。每个耶稣会士都必须服从某人。依纳爵写道:“各级会长应对下属拥有充分的权威,而总会长则对会长拥有更大的权威;另一方面,整个组织也应对总会长保持较强的控制。”通过这种方式,“所有耶稣会士可以在受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行善的能力”。
关于服从誓愿,它“将个人与其上级、地方上级与各省会长、各省会长与总会长紧密联系起来”。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谨慎地维持彼此之间的从属关系”。
根据依纳爵的标准,他所创立的修会组织应在成员的服从质量上脱颖而出。他指出:“其他修会团体可能在禁食、夜间祈祷和饮食及穿着上的克己方面超越我们,但我们的成员必须在真实而完美的服从中表现卓越,并自愿放弃个人判断”。
这一基本原则在耶稣会士的服从中实施起来颇为困难。实际上,依纳爵认为有必要在一份专门文件中明确规定他所理解的耶稣会士的服从。
1553年,由于葡萄牙耶稣会士之间出现严重困难,他不得不驱逐其中一些人,依纳爵撰写了《关于服从的信函》,在其中他清晰地阐述了自己所称之为“真正的服从”。
每位上级都应作为基督的代表而受到服从:服从于这一代表,即是对基督的服从,履行了基督的旨意。服从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最低级别的是“执行命令”;即使你并不完全同意该意见,认为你的上司愚蠢或觉得自己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事情,你仍然要遵循指示。这种情况下的服从是出于勉强。依纳爵对此等级的评价为:“非常不完美”。
服从的第二个等级是这样的:你可能仍然认为上级愚蠢,并且觉得自己知道他应该下达什么命令,但出于对基督的服从,你决定愿意执行他的指示。关键在于,你如此渴望取悦基督,以至于你的服从由非自愿转变为自愿。实际上,你选择了与上级相同的决策。依纳爵对此阶段评论道:“在这一等级,服从中已经蕴含着喜悦”。
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服从,超越了仅仅按照指示行事而不表现出明显反对的状态。你不仅选择认同上级的意图,而是自愿地执行其命令。在这一阶段,你在心理上与上级达成一致,展现出理智上的服从。无条件地,你开始以与你的上级相同的方式思考,将自己的判断置于其之下,因为“只有屈从的意志才能扭曲理智”。
这种最高形式的服从是依纳爵所称的“盲目服从……即自愿放弃个人判断”。显然,服从的层次是根据个人意志在该服从中参与的程度,以及个人倾向进行排序。
总的来说,我不应该想要属于我自己,而是属于我的创造者和祂的代表。我必须顺其自然,就像一团蜡可以被塑造一样。我必须如同一具没有意志和判断的尸体,像一个小十字架,可以很容易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就像老人手里的一根棍子,可以放在他想要的地方,可以帮助他站起来。因此,我必须随时待命,以便让命令以它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使用和应用我……。
“如同一具尸体”(come a caver)这句话在拉丁语中是 perinde ac cadaver,由此产生了 “死尸一般的服从”这一说法,并被误解为对耶稣会服从的嘲讽,甚至是诋毁。要理解依纳爵的意思,这需要辨别力,而且这具有革命性。
在依纳爵之前的时代,修会中的服从誓言(以及其他两个誓言,即贫穷和贞洁)被理解为旨在帮助修会成员实现个人的圣洁,并最终实现永远的救恩。
耶稣会的服从首先是为了创造一个紧密团结、高度自律的团体,由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非常不同的人组成;这些人接受上级对下级的协调和环环相扣的团体所制定的计划和战略的指导;他们的工作主要针对他们周围的世界。
这种服从的被动性和团体特征、蜡的可塑性,老人的拐杖的适应性,以及小十字架的无能,所有这些形象都只涉及一个过程:目标的选择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正如耶稣会所证明的那样,依纳爵式的服从从来没有影响到该会成员的资源广度、永久的积极性、独创性以及对个人天赋和成就的广泛利用。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耶稣会士的服从几乎成为一种传奇。耶稣会的朋友和崇拜者对此赞不绝口。敌人则对此大加嘲讽,哀叹耶稣会士受服从誓言的约束,对会长的任何命令都言听计从,去做任何事情:暗杀领袖、炸毁大楼、偷窃、贪污、撒谎、自杀。但这纯属诽谤。依纳爵明确地将任何带有一丝罪恶味道的服从排除在外。天主教道德的普遍法则也是如此。
一方面是金字塔式组织的人们如同“死尸一般”的服从,另一方面是他们所拥有的的足智多谋、聪明才智和其他个人才能,这两者之间形成了显著而令人震惊的对比,他们的积极性如此明显,以至于让耶稣会的敌人感到惊讶。他们评论说,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正如19世纪法国理性主义者、无神论者埃德加· 奎奈(Edgar Quinet)愤怒地抱怨:“除了省会长,院长、考官、顾问、辅导员、巡视员、神修助理、健康主管、图书馆主管、食堂主管,以及助理和行政人员之外,什么都没有。”那么,这样一个平淡无奇的组织如何能够成为罗马敌人的强大对手,并且是罗马教廷的宝贵财富呢?
这种建立在“死尸一般的服从”基础上的金字塔结构,被认为是一个隐藏着渴望权力的致命精英的外表。这些人暗中策划,利用这样一种平庸的外观来剥夺所有自由人的自由和财产。此外,一位新教作家曾称之为“秘密魔法艺术,通过这些艺术,耶稣会在特定日子引发某些事件”。
奎奈哀叹道:“在这一切中,让我看看他们基督徒的灵魂”。即使奎奈和许多像他一样的人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依纳爵耶稣会的秘密恰恰是基督徒的灵魂,它在每一个耶稣会士身上都得到了概括和升华。尽管依纳爵在《耶稣会宪章》及其他著作中表达了所有规定,但只有当我们从精神层面并结合依纳爵古典风格的神圣性来理解这些规定,才能开始真正理解耶稣会:每个成员高度发展的个人主义与围绕上级的组织凝聚力框架和耶稣会服从的精心凝聚力的奇特结合。严格的内部纪律促进了内部团结。以服从为基础的个人自由则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这是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比拟的。
许多人,包括早期的耶稣会士,都用军事隐喻来描述依纳爵为他的修会设计的性质和运作模式。金字塔式的指挥系统、按等级划分的组成部分、耶稣会服从的理念,这些元素无疑都是军事集团的再现。依纳爵用来命名他的团体 “耶稣会 ”的名称本身,在许多人看来似乎就来自于军事结构。
然而,在依纳爵的思想中,他对耶稣会和他的耶稣会士的想法确实是直接以天主教神学和哲学的传统为蓝本的。原罪和路济弗尔破坏了这一被造物的秩序。基督的伟大事业就是恢复这一秩序。“战友”一词无疑带有军事色彩,但在他的心目中,这个词被理解为强调他和他的伙伴们是这一伟大事业的伙伴,通过他们的从属关系,他们与基督直接联系在一起。
一旦耶稣会内部以及耶稣会与基督的代表罗马教宗之间的任何从属关系被切断,耶稣会的性质就会改变。
依纳爵去世后(1556 年 7 月 31 日),他的人格魅力和风范也随之消失。他一去世,他生前的“战友”和新加入的成员就发现有必要通过规定的规则和做法来正式规范每个耶稣会士的生活。依纳爵所坚持的团体精神现在必须通过其他方式来保证。他为追随者们留下了成文的《宪章》,但《宪章》本身不过是一个法律结构。依纳爵的精神必须得到培养,这样创始人所设想的耶稣会士的品格才能得到发展和繁荣。
在他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会士们形成了一种规范化的生活方式,并建立了一些措施来延续依纳爵修会的特性。他们通过将共同的决定制定成法律来实现这一目标,从而提供了教育框架和生活方式,使修会的每个成员都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培养和完善自己的团体友爱。
依纳爵曾考虑过其中的一些规范和规则,如每天固定的义务祈祷时间,但他拒绝采纳。实际上,依纳爵从未意识到他个人所产生的影响。他的存在,甚至是他的一封信,往往足以使他的耶稣会士在他的队伍中保持热情。在依纳爵的一生中,某些程度的圣洁和热情取决于他个人的影响。他去世后他修会的同伴们认识到,为了修会的利益,有必要采纳依纳爵所拒绝的东西。
到1581年,在依纳爵·德·罗耀拉去世25年后,一些新的规定规范了当时五千名修会成员的宗教生活方式。按照规定,所有成员每天必须都要做一小时的私祷(“默想”)。耶稣会士必须参加的集体活动只有两种:用餐和每天结束时的圣人礼赞。
与此同时,对新成员的教育也得到了完善。在此之前,初学生在普通的耶稣会会院接受训练。后来,一个独立的中心成立了,一个见习修士中心,因为在修会的前五十年里,招聘人数不断增加,空间问题也相应增加。最初,新招募人员的培训时间各不相同;但后来,在该修会的历史进程中,耶稣会士的正常教育期限(除了那些已经获得圣职的人)被确定为十七年。
耶稣会的黄金时代始于1581年,当时37岁的意大利人克劳迪奥·阿克维瓦(Claudio Acquaviva)被选为总会长。在他任职的34年多时间里,阿克维瓦对耶稣会的经典特征进行了最终的完善。
除了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阿克维瓦还具备文艺复兴时期作家所称赞的“勇气”。如果没有他的天赋,这种表现可能被视为鲁莽,是对他所面对力量的一种愚蠢蔑视。然而,阿克维瓦天生具有强大的个人魅力。他的心胸原则上比与之交往过的任何人更为宽广,无论是教宗、皇帝还是主教。当有人告诉他,教宗格列高里十三世对他这位新任总会长如此年轻(“他还不到四十岁”)且经历修会宗教生活的时间如此之短(他进入耶稣会只有十四年)感到惊讶时,据说是为了让教宗知道,他回答说:他已经知道这是一个缺陷;但他承诺 “即使在他睡着的时候 ”也会努力弥补这个缺陷。一个人必须对自己非常有自信,才能向尊高的教宗做出这样的答复。
他的耶稣会同事们充分认识到他的影响力,甚至在总会召开时,他们也自愿追随他的领导。选举他为总会长的总会还颁布了法令,规定在正常情况下,由总会长负责解释《宪章》文本中的涵义,这无疑是对阿克维瓦的信任投票。
在长达34年的时间里,在八任罗马教宗的时期内,阿克维瓦加强了整个修会的服从性和内部凝聚力。他建立了一个定期报告制度,由所有修士向总会长办公室提交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修士个人、修士的成就和不足以及修会的工作。此外,他还明确了耶稣会士的特点,为正在接受培训的新成员及其教授其他人的学校和学院制定统一课程。¹
注¹:
该计划在历史上被称为《Ratio Institutioque Studiorum》或更简单地称为《Ratio Studiorum》。它共有三个版本(1586年、1591年和1599年)。
到1594年,阿克维瓦的另一个理念被正式采纳为修会法规:圣多玛斯·阿奎那和亚里士多德应成为耶稣会神学与哲学的主要来源。耶稣会教育的目标在于展示科学数据与自然研究如何能够与信仰的数据相协调;必须为积极的研究提供充分的机会。与此同时,阿夸维瓦还通过向非耶稣会士(包括神职人员和平信徒)推广依纳爵的《神操》,使非耶稣会士得以参与。这种努力反过来又使耶稣会士在其宗教实践中变得更加熟练,更加细致地塑造耶稣会士的品格,并更易于被识别。由此,耶稣会形成了一整套虔诚实践和敬虔的传统。
阿克维瓦的严格管理和严谨措施验证了依纳爵最初观点的正确性: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将成千上万的人团结在共同的心愿与目标之中;如果一个人能够为他们提供工作地点和类型所需的纪律、培训、指导方针及支持,那么可实现的成就几乎没有限制。当他成为总会长时,他的办公室已配备助理负责所有准备工作,使他能够专注于更高层次的问题。他们取得了显著成功。
在他的任期内,耶稣会成员人数从1581年的5000多名增长至1615年的13000多名。仅在1600年至1615年间,耶稣会士便增加了5000人,他们活跃于整个欧洲、部分非洲国家以及中东地区。此外,他们还在加拿大、巴拉圭和日本开展任务,并拥有370所学校和学院,33个会省,120个耶稣会会院,以及550个社区。
耶稣会士认为阿克维瓦(Aquaviva)时期是他们的黄金时代,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圣人如罗伯特·贝拉尔米诺(Roberto Bellarmino)、彼得·卡尼西奥(Pietro Canisio)、路易斯·贡萨加(Luis Gonzaga)、佩德罗·克拉韦尔(Pedro Claver)和阿方索·罗德里格斯(Alfonso Rodríguez);著名学者如弗朗西斯科·苏亚雷斯(Francisco Suárez)、路易斯·莫利纳(Luis de Molina)、莱修斯(Lessius)和弗朗西斯科·德·托莱多(Francisco de Toledo);以及著名的神修作家如阿尔瓦雷斯·德·帕斯(Álvarez de Paz)、路易斯·德拉·普恩特(Luis de la Puente)和安托万·勒高迪耶(Antoine Le Gaudier)。这些人物都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事业的巅峰。这些名字今天可能不太熟悉,但在当时却非常重要。
克劳迪奥・阿克维瓦(Claudio Acquaviva)可以说是自依纳爵于 1556 年逝世后管理耶稣会的 27 位总会长中的佼佼者,在系统的服从方面,在勾勒耶稣会特质的教规方面,在调和宗教信仰与科学的思想方面,在发展大众虔诚的模式方面,以及在直接和服从地为罗马教廷服务方面,他都胜过任何其他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耶稣会的第二位创始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和美洲的每个国家都感受到耶稣会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成为其领导人和人民观点及表达方式的重要基础。通过依纳爵所构想并由阿克维瓦巩固的耶稣会特质,耶稣会士作为个人,以及该修会作为一个机构,在他们所服务的民众眼中获得了明确而独特的身份。
凭借缓慢、持续且统一的培训节奏,以及不断深入研究的传统、对教育事业的不懈热忱、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塑造品格、信仰上的正统性以及生活方式与实践的一致性,耶稣会不仅培养了神父和神学家,还在精神(有时也包括政治)上引导了王子和国王、君主及其伴侣,各级政治领袖,自然还有主教和教宗。
这种特质体现在耶稣会士扮演的多重角色中,也就是他们所承担的不同行业:耶稣会教授、耶稣会忏悔者、耶稣会科学家、耶稣会神学家、耶稣会人文主义者、耶稣会传教士、耶稣会讲道者、耶稣会作家、耶稣会特使以及耶稣会灵修神师²等。然而,尽管这些角色各异,其核心特征却是对耶稣基督——那位历史中的纳匝肋人的——深切奉献。祂曾生活过,然后死去,并从死者中复活;如今,祂永远活着,是所有人的救主与天主,而祂在世间则由一位现任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的教宗来代表。
注²:
他们的许多敌人指责耶稣会士扮演其他角色:阴谋家、革命者、理性主义者等等。
耶稣会这种存在方式的核心特质直接源于依纳爵的个人灵修和教导。
每位加入耶稣会的成员都坚信,自己是被耶稣亲自召唤成为祂的同伴之一。由此产生了耶稣会特有的严格个人主义特征:召唤是直接针对我个人的;我的回应是对耶稣本人的。我向耶稣说“是”。基于这一承诺,我被接纳为他的同伴,并加入了那些已经与祂紧密相连的人——在时间与空间中参与祂救世主使命的亲密伙伴,包括圣母玛利亚、天使、圣人,以及后来加入的我的耶稣会兄弟。
耶稣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响应这一圣召,同时也是为了将这一圣召与其他圣召区分开来,比如,与普通基督徒在普通人的职业中获得救恩的圣召区分开来;与修士或修女在封闭的修道院中生活的圣召区分开来;与二十世纪 “重生的基督徒 ”所感受到的圣召区分开来。
这种圣召也不同于当今许多人所接受的,包括一些耶稣会士,他们声称只相信所谓“信仰中的耶稣”,并宣称我们永远与“历史中的耶稣”和“纳匝肋的耶稣”隔绝。依纳爵和整个耶稣会传统都会将这种信仰声明视为:一种轻视淡化耶稣的语义诡计与伎俩。
这种奉献是献给基督的。我与祂之间有着可靠而直接的沟通。
作为一名耶稣会士,我回应并向耶稣作出个人肯定和承诺,能够通过上级会长被聆听和服从。其中每一位上级都依据自身的个人使命,以我所回应的那位耶稣的声音和权威发表言论。首位且地位最高的上级是基督在世间唯一的代表——即教宗。位列第二的上级是整个修会,体现在同伴之中,并在总会上拥有话语权,总会的决定对所有耶稣会士而言具有最终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然后是小修院院长,整个修会的总会长,我所在的会省的省会长,我被指派到的那所修院的院长,以及修院里的每一位小院长,从为我安排任务的人,到负责为我洗衣服的“终身修士”。一位恼怒的神父对一个傲慢的学生说道:“也许我来这儿只是为了在你早餐时分发香肠,晚餐时分配忏悔,但看在天主的份上,你得把香肠和忏悔都接受下来,就如同它们来自基督之手!” 在恼怒的同时,这位神父会长可笑而又准确地概括了耶稣会士的最终和具体特征³。
注³:
“部长”是负责一所耶稣会会院中公共纪律、财务和生活条件的上级的名字。对于违反公共行为规范的人,处罚措施是在修会成员面前跪在低矮的桌子旁进食,而其他成员则坐在常规餐桌上用餐。
使我成为耶稣会士的最后一条规定,即我对耶稣的承诺和我与祂的同伴们的关系,引领我加入了耶稣会,耶稣会的任务告诉我,要加入耶稣会,我必须得到耶稣的召唤,并在修会中与祂相遇。
耶稣会的第二个要求是,我和我的同伴们必须尽可能深入地掌握最新的有效工具和方法,这些工具和方法不仅要符合我们的才能,还要能够帮助我们引导周围的世界,使更多人产生对耶稣的个人奉献。
耶稣会的第二项使命告诉我,我必须与我的同伴们一起,要尽可能深入地掌握那些不仅有效而且契合我自身才能的方法,以此使整个世界,使我们周围的所有人,都能秉持对耶稣奉献个人的相同立场。我像耶稣的其他同伴一样,希望所有的人都向祂臣服,并向祂献上自己的思想、心灵和意志,这种光荣对祂来说既是个人的,也是公开的。任何第二名或次等的都不行。仅有部分成果是远远不够的;结果还不够好。
在耶稣会中,正如哲学家所说,至善乃是善的对立面。耶稣的光荣必须比人们满足于自己和虚荣心的普通光荣更大,甚至比别人赋予耶稣的光荣更大。正如依纳爵神父教导我们的那样,为主耶稣更大的光荣是我作为耶稣会士所渴望的。
换句话说,在这个组织严密、人员集中的团体的多重复杂机制中,耶稣会的特征是依纳爵个人特征的集体体现,这个前贵族骑士因耶稣的恩宠而转变为圣人依纳爵。
依纳爵在罗马圣玛丽亚德拉斯特拉达小教堂前的那三间石屋里工作的这些年里,那句铿锵有力的话一直在他的思想和意志中燃烧:“为了上主更大的光荣”。
在依纳爵之前或之后,从未有哪位组织的创始人能够成功地将个人特质体现在一群来自众多不同国家、处于不断变化且充满变革的文明时代的人身上,以及这个多样且多元的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身上。
就像那个被称为 “我们的父亲 ”的名字一样,每一位耶稣会士都努力奋斗,并在一生中被敦促深化自己与永生耶稣的个人关系,通过祈祷和虔诚与艰苦不懈的工作交织在一起而不断升华,就像诗人耶稣会士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所赞颂的那样:“髑髅地的英雄……基督,国王,首领……耶稣,心灵的喜悦,童贞之子……慈悲之主基督。”
正如依纳爵在世时一样,这种爱是极具个人色彩的。这就是耶稣——降生成人的天主——应当被爱。每一位耶稣会士都渴望怀着崇敬之情亲吻耶稣的五处神圣的伤口;抚慰祂那颗神人合一的圣心;为祂和祂的爱在不信者、不虔敬者手中遭受的侮辱和拒绝做出个人的赔补;完全接受祂是世界的救主。
为此,仅仅遵守天主的律法,做一个顺从天主的灵魂是不够的,这是作为人的起码条件。例如,考虑到圣洁贫穷的誓言,作为耶稣会士,如果我对世间的权力、享乐和财产漠不关心、保持中立,甚至不在乎自己是否拥有这些东西,那是不够的。佛教僧侣、印度教斯瓦米、穆斯林苏菲以及其他许多人都能做到这种“超脱”。正如霍普金斯所写,我的耶稣会希望 “将自己心灵的镜子置于基督身上,从而愈发多地描绘出他那可爱的肖像”⁴。
注⁴:
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片段》, 第 113 页,罗伯特·布里奇斯1948版(第三版英文)。牛津大学出版社。
理想的状态是,为了完全相似我所热爱的主耶稣,作为耶稣会士,我期望自己与祂完全相似。作为耶稣会士,我宁愿,而且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会选择被人羞辱、被人指责,却没有做任何该被指责的事;被人认为是卑贱的,在世人眼中像个愚人,像个无用之人,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我的主耶稣正是以这种方式将我和世界上所有的男男女女从永远的诅咒中拯救了出来的。
“被人轻视与摒弃......被人驱逐......”这是圣保禄表达的理想方式。与祂完全相似,这是我唯一的动机,为什么呢?因为我爱祂。
因为祂就是那样的人。爱情总是让人渴望像自己所爱的人一样。
然而,对我来说,即使像祂一样似乎也不够。作为一名耶稣会士,我想滋养一种日益增长的愿望,那就是在任何地方都能见到祂。
我亲吻自己的手,
在孤零零的星辰之下;
星光——他于其外漂游……
我亲吻自己的手,
朝着被胭脂染红的西方。
尽管他身处世界的辉煌与奇妙之中,
他的神秘定要一再强调。
在与他相逢的日子里,我向他问好,
当我领悟时,我为你祝福。⁵
注⁵:
霍普金斯,《德国的沉没》,5章。
这些话语并非动听,而是庄重严肃的,不管是对于写下它们的耶稣会士,还是任何一位耶稣会士;它们表达了其生活的真正核心,无论其才能与工作如何。修会的每一位成员皆心怀着炽热的渴望,在整个宇宙中探寻天主及天主之手的任何踪迹。在那里,祂——这位工作着的天主——中世纪神秘主义中的神(deus faber),始终在创造、守护与更新。
如同依纳爵一般,作为一名耶稣会士,我期望增进对作为工作之神的耶稣的热爱。于我而言,单单感激祂赐予我、我自身以及我的世界的礼物,是远远不够的。当然,我在所有事物中都能看到天主在行动……在滋养生命的循环里,让人类与自然万物充满生机、美化、清新宜人。总而言之,这便是我于万事万物中感知天主的方式。
但是,更重要的是,我用我的心灵和整个生命去努力攀登爱的顶峰,在那里我能够看到天主创造的万物;将它们视为天主德能和美的彰显,恰似阳光自太阳倾泻而下,恰似泉水自泉眼喷薄而出。从这一视角出发,世间万物无不在其视野之中……老虎那令人敬畏的对称之美,小猪尾巴那优雅的曲线,各种气味、色彩与味道,山顶那可闻的寂静,舞者勾勒的图画,嬉戏孩童的欢笑声,鸟儿的吟唱,乃至微小昆虫的奔忙。
当目睹天主的一切,包括祂的存在及其美丽时,肉眼中束缚我的鳞片便会脱落。柔和而不可抗拒地,一切都将融入其中;尘世的尘埃和灰烬,无论是祂的还是我的,都将在祂无瑕的光辉中消融,在祂永恒的存在与美丽中得到净化。
虽然这就是全部意义所在,但我仍然不会成为耶稣会士。事实上,我或许可以成为一名完美的隐修院修士,在孤独中培养与耶稣的个人联系。
但作为一名耶稣会士,我必须按照依纳爵的意愿,成为一名以默观为基础的行动者,一名致力于行动的默观者。依纳爵认为,每个耶稣会士都理所当然地希望在万事万物中寻找天主的踪迹,因此他拒绝为每日的祈祷设定特定的时间。他说,他的耶稣会士们会整天不断地祈祷。他要求每个人每天中午和晚上暂停两次,以检查自己的良心。他要求他们在工作中实现切实而具体的目标:成为尽职尽责的活动家、作家,同时保持内心的愿景不变,决不让它偏离独自默观的幸福。
当这一切融入我作为耶稣会士的日常生活时,我会愈发清晰地看到,耶稣本人——身为世人亦是神,因着祂自身那不可言喻的光荣,将生活中的一切予以圣化。尽管在我的天地间存在着一切美好之物,但我会凭借对这光荣的爱被上主吸纳。故而,每位耶稣会士生活的主题皆为奉献给基督的光荣,并依照依纳爵钟爱的祈祷来降服自我。
主啊,在此,请接纳
我全部的自由,我的记忆,我的理智,
以及我所有的意志……
我所拥有的一切。
这皆是您赐予我的。
主啊,我将这一切归还于您。
这一切皆归您所有。
依照您的旨意处置吧。
请赐予我您的爱与恩宠。
它们于我便已足够。
对于耶稣会及其耶稣会士来说,非常幸运的是,在其悠久历史的早期,这种以耶稣为导向的精神和观念很快便获得了来自天堂的确认,事实上,这相当于从天堂向耶稣会士发出的委托。只有天主教会无懈可击的权威才能保证这种委托的真实性。
此乃由探访会的玛格丽塔·玛丽亚·德·阿拉科克(Marguerite Marie d'Alacoque)修女所带来。在法国的帕雷-勒-莫尼亚尔(Paray-le-
Monial)修道院,约在 1670 年她开始接受特殊的神视。这在教会历史上属于相对罕见的情形之一,罗马的权威机构证实了针对个人的启示的真实性。
这些私人启示的重点是耶稣对人类的爱情,以及这伟大的爱被人类所忽视的情形。作为这爱情的象征,耶稣的圣心总是鲜活地展现给修女。另外,在这些私人启示中,天主一直要求她以这个象征来推广对耶稣圣心的特别奉献,以便信徒能够通过自己对耶稣圣心的敬礼,来为人类对耶稣的拒绝和忘恩负义进行补赎。
1675 年,时年 34 岁的年轻耶稣会士克劳德·拉·科隆比尔神父被派往帕雷-勒-莫尼亚尔(Paray-le-Monial)修道院担任司铎,此事绝非单纯的巧合。他在那里仅停留了 18 个月;就在那时,修女向他传达了自己的私人启示,而他也拥有了能予以证实的个人启示。在他于 1681 年 41 岁去世前的 6 年时间里,他成功地将天主的旨意传达给了他的上级;并通过他们传达给了罗马教廷,罗马教廷接受了修女的陈述和克劳德·拉·科隆比尔神父的证词,并为普世教会设立了一个一年一度的节日,奉献特别的弥撒以及供神父们使用的特殊祈祷礼仪。
从这两个默默无闻的人的简单举动中⁶,产生了一种新的奉献精神和神学思想,即关乎耶稣的人格和祂以无限慈爱将人类从因罪恶而导致的丧亡中拯救出来。从十八世纪末罗马教廷认可阿拉科克个人启示的真实性⁷那一刻起,耶稣会士便正式且满怀热忱地承担起了传播这一奉献的使命。没有任何一种形象能像耶稣圣心一样,能对普通信徒的虔诚与奉献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也没有任何一种苦行式的奉献像对圣心的奉献那样,被视作典型的耶稣会式奉献,耶稣圣心是耶稣会士个人圣洁理想的完美象征。
注⁶:
顺便提及,玛格丽特·玛丽亚·德·阿拉科克(Marguerite María de Alacoque)和克洛德·拉 Colombiére(Claude La Colombiére)都有两个非常常见的姓氏,都是以鸟类的名字命名的。
注⁷:
从那时起,数十位教宗都曾赞助过这一虔诚的奉献活动。1872 年,耶稣会总会长彼得·贝克克斯神父(Peter Beckx)将耶稣会本身奉献给耶稣圣心,在其任职总会长的 34 年间,耶稣会的队伍从 5000 人增加到 12000 人,这一显著增长并未让任何耶稣会士感到意外。
耶稣会刻意培养了一种特定的品格特征,即对耶稣的个人奉献,尤其是在耶稣圣心的形象下。这种奉献在耶稣会成员中得到推广,并通过他们遍布全球的工作以各种方式、不同的人才、技术和成果得以实现。这解释了过去许多人对耶稣会士的好奇观察:他们表现出高度张扬的个人主义,同时又具有一种奇特而引人注目的凝聚力,使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显得格外独特。
开启这一共同身份迷宫的关键在于这一特定的特征:耶稣对每个人发出的个人召唤,要求他们尽其所能地服务。这种召唤是在耶稣会内部进行的,每个成员都受到同样的奉献精神的激励,并通过各级上级(有时温和,有时严厉)的声音传达指令。从神的口到每个耶稣会士的耳中,这种召唤贯穿始终。
对于政府顾问、教廷特使以及安第斯山脉的教区神父,情况都是如此。不论是耐心的大学或学院教授、居住在都柏林或者是孟买贫民窟的常驻神父,还是原子实验室做研究的科学家也是如此。对于每一位独自留在加德满都的“先行者”“坚强者”来说,都是如此,他们或是沉默的目击者,或是孤立无援者,又或是与泰国边境难民营中的难民一样过着艰难的生活。
在为天主的光荣服务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耶稣会士都是平等的,至少在人们的眼中是如此。但对一切光荣的认识,以及服从的凝聚力,使每个人都保持在自己的位置上,心满意足、积极进取。
尽管他们遭受了种种诽谤和中伤,也未受个别耶稣会士因这样或那样的缘由所犯错误的影响,修会的声誉以及耶稣会的特质依旧稳固。即便是反对教权且在其生命中多数糟糕时刻持不可知论的伏尔泰,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在克莱蒙特学校教导他的耶稣会士“将每天的每一个小时都奉献给我们的教育以及践行他们严格的誓言。作为佐证,我援引成千上万如我一般受其教诲之人的证词。”
诗人兼政治家阿方斯·拉马丁(Alphonse Lamartine)也曾在巴利学院(Balley College)与耶稣会士一同学习,他写道:“我在那里了解到,不是通过武力,而是通过鼓励....,可以使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让宗教和责任变得有吸引力,同时激发我们对天主的爱......他们一开始就让我感到喜悦,很快就会让我变得优秀......”。
外交大师塔列朗总结了耶稣会士的优点:“无论人们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每个人都能在耶稣会士身上发现珍贵的理性。他们严谨有度,放松有度,道德高尚,待人友善,甚至对教廷的忠诚也是有理有据的。他们总是充满理性”。
从历史上来看,在耶稣会存在的前三百年期间,耶稣会的理想被成千上万的耶稣会士切实地发展并践行。我们所探讨的是耶稣会士对教廷服从的真实性,以及耶稣会士在一切事情上都要像耶稣一样的抱负的真实性,特别是耶稣为了将人类从罪恶及其后果中拯救出来而甘愿忍受的羞辱、诬蔑、对正义的粗暴践踏和曲解,这些都是耶稣受难的一部分。
有两个重要事件尤其让人确信其真实性。其一,是十七和十八世纪
耶稣会对中国的影响。其二,是教宗取缔耶稣会。总体而言,最引人瞩目的当属耶稣会以基督般的谦卑和希望所展现出的服从与坚韧。在这两起件事中承受创伤的耶稣会士,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英雄。
到十七世纪末期,在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在改变中国皇帝、权臣和贵族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他们还创建了一个拥有数百万成员的教会。
耶稣会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装备和时间进入中国,是他们基于对主导远东的地缘政治力量的认识而深思熟虑的举动。中国被称为 “中央帝国”,它为日本、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和西藏的文化和权力奠定了基础。中央帝国的文化和皇权如此受人尊重,整个远东地区的 “华侨 ”人口在经济上又如此受人重视,以至于北京朝廷及其附属民族的转变必然在整个地区产生连锁影响。耶稣会首位赴日传教士方济各·哈维尔(Francis Xavier)从他的日本向导中了解到了这一点;但他死前一直在等待进入中央帝国的机会。中国是他的收获,直至今日依然如此。
耶稣会士在中国发展期间所做的一项调整涉及中国的皇帝、孔子和祖先的礼仪或仪式。以前的传教士将其斥为异教,与基督教不可调和。耶稣会士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这些仪式被西方人误解了,原因是西方人无法准确理解中文。耶稣会士对所有用于书写他们所认为的“崇拜”和“仪式”的表意文字的构成及意义进行了分析。耶稣会的反对者似乎从未理解过这一论点。
此外,耶稣会士还在继续抗争。根据他们所掌握的口头和书面语言,他们说这些仪式丝毫没有把皇帝、孔子或祖先尊为神灵来崇拜,而仅仅是把他们尊为皇帝、圣人孔子和祖先来尊崇。如果禁止这些仪式,中国人永远不会接受基督教。此外,耶稣会士认为,如果基督教能够吸收这些内容,那么整个中国都将会跟随皇帝皈依教会。
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这场争论一直持续不断,双方都是善良、热心以及自私、无知的人。耶稣会士在罗马开展的支持礼仪的活动,与教廷中反对礼仪的反间计和官僚间的勾心斗角不相上下。最后,教宗克莱孟十一世于 1704 年和 1715 年禁止了这种仪式,教宗本笃十四世也于 1742 年禁止了这种仪式。
其直接且影响深远的结果在于,中国错失了全国开放并皈依天主教的绝佳契机,整个远东地区也由此与教会失之交臂。随之而来的是血腥的迫害,中国的天主教信众数量大幅减少。然而,一旦教宗的指令下达,耶稣会士便予以服从,其中有些仅仅是执行层面的服从,多数是出于意志的服从,还有些肯定是基于理解的服从。这种服从致使许多人丧失了生命。
事实已然证明,教宗的这一决定是错误的。在近两个世纪后的 1939 年,教宗庇护十二世(Pope Pius XII)批准了一项罗马法令,准许天主教徒参与这些仪式。1939 年被允许的事项,早在 1704 年就理应被宣告许可。然而对于耶稣会士而言,服从教宗的“重要性”乃是决定性的因素。服从并未给他们带来世俗的利益,因为他们的敌人,一旦知晓了耶稣会士的血性,只会激发他们对于本世纪后续将会发生的屠杀的欲望。但对于耶稣会士来说,这确保了实质性的重要意义。归根结底,最为重要的是:耶稣会必须忠于其对教宗的服从,在遭受错误和不公正的指责时也能忍耐,正如基督那般。
证明耶稣会特质的第二件事是教宗克莱孟十四世正式取缔耶稣会。回首往事,当今的历史学家几乎不难将事件中的显著事实与依旧模糊不清、似乎存在问题的事实区分开来。
毫无疑问,从地球上永远抹去耶稣会的冲动和决心,在罗马教廷的权贵中得到了非常有力的支持和拥护;然而,直接的、不可抗拒的反耶稣会的推动力直接来自非神职人员,即耶稣会的世俗敌人,而且事实证明,这种反耶稣会的运动是成功的。
正面攻击者乃是波旁王室成员,他们都是天主教徒,占据着西班牙、法国、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的王位。葡萄牙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与波旁王朝平起平坐,因为他们害怕被排除在王室婚姻之外。这些联姻的夫妇当中的佼佼者就是波旁王朝或波旁王朝的附庸者。在如今这个由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构成的世界里,我们可能很难想象十八世纪那个遥远的世界所发生的这般情形。但是,世界财富、权力和文化的中心就在基督教欧洲这个古老的家园里,就在那些由 “波旁兄弟家族 ”统治的地区。
同样真实的历史是,“家族 ”达成了所谓的 “契约”:他们之间达成协议,在影响到他们所有人的问题上采取一致行动。他们说,由于某种原因,耶稣会的存在对他们所有人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他们必须摆脱它。全面取缔耶稣会给 “家族 ”带来的经济或财政收益微乎其微。这种镇压也不会带来任何重大的政治利益。我们只能将某种意识形态的胜利作为 “家族 ”决心铲除耶稣会的动因。
除非我们承认对罗马天主教会及其当时的主要捍卫者和堡垒——耶稣会——存在着某种深仇大恨,否则这些敌人如此决绝的原因是令人诧异的。而这种敌意只能仅仅是意识形态上的。
在耶稣会遭到取缔前的最后数年里,最大的悲剧源自耶稣会士自身。从当时的信件和文件能够清晰地看出,他们知晓是谁在试图将他们置于死地。
毫无疑问,罗马教廷将欧洲共济会视为死敌是正确的。到 1735 年(如果不是更早的话),欧洲主要的共济会都公开反对教廷的中央管辖权和天主教教义。
从十八世纪下半叶起,共济会的总体目标就建立在天主教无法接受的几个前提之上:耶稣并非天主;没有天堂和地狱;没有三位一体的天主,只有伟大的宇宙设计师,他本人与宇宙融为一体;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命是自我完善的。摧毁人类文化、败坏文明的是罗马教会自诩的权威。
共济会从一个基督教信徒团体转变为一个坚决反对欧洲古老信仰的组织,主要是因为新一轮的科学发现浪潮。在这个 “启蒙时代”,人们得出结论认为,人类的智慧是无止境的,不再需要启示,只有人类的探索研究才是人类幸福的必要条件。
一群才华卓越的思想家和颇具能力的作家现身,宣扬此种新思想,如拉·梅特里、狄德罗、达朗贝尔、孟德斯鸠、赫尔维修、拉·查洛泰、伏尔泰、霍尔巴赫男爵。启蒙运动席卷了高雅的沙龙、皇室聚会、政治集会以及大学的课程。
天主教会、罗马教廷和耶稣会从一开始就被视为启蒙运动的三大障碍。
为此,克莱门特十二世(1730-1740 年)谴责共济会与天主教不相容,并将所有加入共济会的天主教徒逐出教会。直到最近的 1984 年春天,罗马教廷仍一再坚持这一谴责。如果有人否认,那些与波旁王朝密切接触的顾问对共济会的狂热并非旨在通过镇压教廷最有力的武器——耶稣会——来摧毁教会,那将是荒谬的。
因此,铲除耶稣会的意识缘由清晰可见。毋庸置疑,这是一场深重的阴谋,共济会成员暗中宣誓要瓦解耶稣会。所有这些启蒙运动的领袖均为共济会成员,他们也是政治、金融、文学和社会领域的杰出人士。不管是在巴黎名为“九姐妹”的共济会会所,还是马德里的“十字剑”共济会会所,抑或是官方晚宴或金融聚会中,他们都如同“金字塔兄弟”一般想法一致。庞巴尔兄弟、舒瓦苏尔兄弟、考尼茨兄弟,彼此之间以及和其他兄弟传递信息,传达了要通过耶稣会向教廷发起攻击。
耶稣会士对正在发生的事洞若观火,他们在已然开始针对其修会的飓风中嗅到了即将来临的灭顶之灾。1758 年 5 月 9 日至 6 月 18 日,耶稣会领袖在罗马举行会议时发表的官方声明表明,当时的耶稣会士已意识到他们所面临的致命威胁:“如果天主允许我们成为逆境的牺牲品,那么只要耶稣会能以开放的灵魂和真诚的心向祂求助,就不需要其他的活力源泉了。 ”
透过这些话语,能够听到古老的耶稣会发出的声音,其反复强调着耶稣会的基本主题:顺服与服从,接受诽谤与不幸,以及耶稣会与天主之间的个人关系。
在葡萄牙,庞巴尔开启了对耶稣会的破坏进程。1759 年至 1761 年间,所有葡萄牙的耶稣会士及其海外领地的成员均遭逮捕,被带至皇家海军的舰船之上,随后被安置在意大利教宗国的海滩。耶稣会的财产,包括房屋、教堂、学院等,均被没收。
法国共济会的时机来临了。耶稣会在战术判断上的一个严重失误,给他们所警惕的敌人提供了一直在寻找的机会,那就是拉·瓦莱特案件的处理。
拉·瓦莱特神父(Father La Valette)是马提尼克岛耶稣会传教团的团长。为了获得传教所需的资金,拉·瓦莱特神父利用商业信贷发展了大量的商业活动。拉瓦莱特这样做违反了耶稣会的明文规定。早在 1751 年,耶稣会的上司就重申禁止耶稣会士以商人或合伙人身份从事任何商业活动。这一禁令是依纳爵本人规定的。
有一天,拉·瓦莱特神父无力偿还信贷机构的债务,尤其是马赛的一家商业公司,他欠这家商业公司的债务高达 250 万法郎。法国省会长兼总会长老楞佐·里奇(Lorenzo Ricci)拒绝偿还拉·瓦莱特的债务,声称他违反了修会的规定,因此修会不承担责任。
这是一种错误的决定。该商业公司将耶稣会告上法庭,法院做出了有利于该公司的判决。耶稣会依据自身权利向法国议会提出上诉。
这是第二个严重错误。议会不但在拉·瓦莱特案中作出了对耶稣会不利的裁决,而且于 1762 年 8 月 6 日提议并决定,耶稣会因与国家利益相悖,必须被逐出法国。显然,在这一决策中发挥作用的因素远不止拉·瓦莱特。这项决定得到了路易十五国王的同意,尤其是据说是因为他的情人蓬帕杜侯爵夫人被路易十五的告解神师佩鲁索神父拒绝领受圣体,而她永远无法原谅这一侮辱她名誉的行为。正是蓬帕杜夫人打消了路易最后的顾虑,使其签署了这份文件。议会的法令具备了法律效力。耶稣会士关闭了他们所有的学校、房屋和教堂。其中一些人秘密留在了法国,其他人则流亡海外。
不久之后,波旁王朝统治下的那不勒斯和帕尔马也予以效仿,之后奥地利也步其后尘。他们均驱逐了耶稣会士,并没收了其财产。如今,仅剩下教宗来清算该组织。1769 年,当召开枢机主教会议以选举新教宗时,波旁“家族”明确表态,他们仅会接受承诺铲除耶稣会的人选为教宗。
枢机主教老楞佐·甘加内利(Lorenzo Ganganelli)向国王的使节们作出了这方面的保证。他最终当选为教宗,即克莱孟十四世(Clemente XIV)。
其后,他直接承受了要求其履行承诺的压力,以此作为获得波旁王朝支持他当选的条件。他最终同意了,于1772年关闭了罗马的耶稣会神学院,随后又关闭了教宗国的所有耶稣会会院和教堂。最后,1773 年 7 月 21 日,他发布了一份名为 《Dominas ac Redemptor 》的宗座文件,彻底取缔了耶稣会。“耶稣会已无法再结出那些丰硕的果实和显著的益处,而这正是它成立的初衷。”“只要耶稣会继续存在,就根本不可能在教会内部维持真正且持久的和平……因此,我们特此取缔耶稣会”。
对于教宗法令的服从是毋庸置疑的。简单的服从执行是凭借武力强行施加的。然而,耶稣会士并未实行意志服从。他们接受了压制,即便在这种艰难处境中,依然忠实于耶稣会的特质,无意继续作为一个名为“耶稣会”的修会组织存在。分散在欧洲的耶稣会士组成了一些新修会,如耶稣圣心修会、信仰之父修会、耶稣信仰修会等等。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前耶稣会士也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团体。
两位统治者,即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和普鲁士的腓特烈,拒绝推行教宗的法令。由此,从法律和教规层面来看,耶稣会在这两个国家均未被取缔。当地的耶稣会士汇聚一处,形成了一个核心,并推举了一位临时的总会长,即立陶宛神父斯坦尼斯瓦夫·切尔涅维奇(Stanislaw Czerniewicz)。当教宗克莱孟十四世(Papa Clemente XIV )在耶稣会被取缔一年后离世时⁸,切尔涅维奇致信其继任者教宗庇护六世(Papa Pío VI ),询问自己应当如何行事。
注⁸:
就在1774年9月22日的同一天,当时的前总会长洛伦佐·里奇和他的耶稣会同僚们被囚禁在罗马圣天使城堡的教廷地牢里。
庇护六世的态度成谜;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对切尔涅维奇予以鼓励,并表示自己期望“正如我所预料以及您所期望的那样,您祈祷的结果将会是美满的”。这显然暗示着耶稣会即将恢复。
1782 年至 1805 年间,俄国的耶稣会士共召开过五次临时总会。每次他们都会选出一位新的总会长,由总会授权其担任会长,直到耶稣会得以“全面恢复”。恢复的工作很快得以完成。1801 年,教宗庇护七世(Papa Pío VII )任命当时的总主教、立陶宛人弗朗西斯科·卡鲁(Franciszek Kareu)为耶稣会总会长。在波兰流亡的会长塔德乌斯·布佐佐斯基神父(Tadeusz Brzozowski)在流亡期间,设立了俄罗斯和意大利两个官方会省。最后,1814 年 8 月 7 日,教宗庇护七世正式恢复耶稣会在普世教会中的地位。塔德乌斯·布佐佐斯基神父担任总会长一职;但由于他无法离开俄国领土,他在罗马的代表由总主教马里亚诺·佩特鲁奇(Mariano Petrucci)担任。
在接下来的五十年里,耶稣会几乎恢复了昔日的面貌。所有取缔前的元素都被重新引入:《依纳爵宪章》,一套共同的规则;使用正式的初修院和独立的修会预备院;实践和使用《神操》;官方认可耶稣会最初的奉献和虔敬——耶稣圣心;使用旧式《教育章程》(Ratio Studiorum)的改进形式。耶稣会学院和大学相继成立。耶稣会会士人数从 1814 年的几百人逐渐增加到 1830 年的几千人,1850 年超过五千二百人,1880 年达到近一万两千人。
耶稣会的传统特质得以重新确立,尤其是在1835年至1887年期间掌管耶稣会的比利时人彼得·贝克克斯(Pieter Beckx),他将自己的这一作为视作其治理耶稣会31年历程中的巅峰与核心。1872年6月9日,他庄重地将耶稣会作为整体奉献给了耶稣圣心。这为古典耶稣会的特质注入了新的活力,彰显了他个人对耶稣的敬爱之情。在各省,耶稣会士为致力于耶稣会奉献的平信徒建立了一系列组织;有关这一主题的研究也源源不断。贝克克斯及其继任者们始终强调这种奉献对于耶稣会士的重要性。1884年,因健康原因,贝克克斯长时间退休(他又活了8年,直至97岁高龄),他回忆着在罗马格苏(Gesu)教堂举行的那场祝圣仪式。
随着这种珍贵的耶稣会特质的复兴,对天主教教义的正统性不可避免地得到了强调。这一点,再加上对教宗的忠诚,成为了上级关注的主要问题。从那次压迫中所吸取的最为重要的教训在于,如果没有罗马教廷的坚决支持,无论多么忠诚的服务,都无法将修会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波旁王朝和共济会都是他们的敌人;但反对最为激烈的却是罗马的世俗官僚;毕竟,是一位教宗认定耶稣会对教宗和罗马教廷构成了威胁。
因此,正统思想乃是获得更大安全性的关键所在。不仅是圣多玛斯·阿奎那的古典正统,更是教廷罗马主义的发展正统。就这一方面而言,圣多玛斯的神学与哲学被宣告成为耶稣会的官方教义。但最为重要的是,在整个修会内传播开来的口号是全新强调,即耶稣会是教宗和罗马教廷的一个温顺且高效的工具。修会成员必须是杰出的“极端分子”(ultramontans)。这应当成为其作为个人和修会的旗帜与光荣。这种影响深远的罗马主义为耶稣会的复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十九世纪的情形仿佛是为了允许最后的强调而量身定制,即罗马主义那增添耶稣会精神的最后一个优雅音符。1869 年,第一届梵蒂冈大公会议确定了教宗的绝对无误性,并宣称,作为一种信仰的教义,基督在世上的代表必须与一个独特的地理位置——罗马联系在一起。完全的罗马主义涵盖了这个被称作“罗马事实”的内容,它与教宗的无误性以及他相对于任何主教,乃至所有主教的至高无上和优越性联系在一起。在拥护这种罗马等级结构中,耶稣会士成为了佼佼者。
十九世纪,这种被强化的罗马主义的最大敌人是自称为现代主义者的神学家和哲学家。归根结底,他们的基本原则是教会及其传达的信息永远需要与时俱进。否则教会如何被理解和接受?他们宣称,需要在古老的福音与人们不断变化的思想和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一说辞本身对教会和耶稣会士来说并不陌生。但现代主义者傲慢地跨过了这座脆弱的桥梁。
在他们的口中和笔下,适应当代意味着放弃基本教义。这也意味着教会可以在一个时代否定它在另一个时代确认为基本教义的东西,简而言之,这等同于宣布不存在永久的信仰基准、教义和固定的信仰。因为科学数据可以决定人们应该信仰什么。现代主义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宗教信仰和实践完全屈从于任何时代文明的时尚和文化奇思妙想。
这犹如一支熟知的利箭,直刺罗马主义与圣秩教会的核心。于现代主义者而言,基督教会并非一个以罗马主教作为最高牧者为核心的永久性圣秩制度。实际上,那个教会更为“属灵”,乃是一群信徒组成的个体团体的集合,在其中,基督的精神持续不断地孕育出新的敬拜、信仰与道德形式。
现代主义与天主教会无法共存于同一宗教之家。因此,罗马耶稣会会长们所秉持的教宗思想,绝不容忍哪怕是微乎其微的现代主义偏差,而这种偏差在他们的耶稣会士中几乎难以觅踪。即便在耶稣会的教授或作家身上仅存有一丝现代主义的迹象,也足以确保将其驱逐。
我们必须强调 “可察觉 ”这个词;因为,尽管官方对现代主义的严厉立场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中期,但耶稣会士和教会人士中的现代主义心态并没有消亡。它只是变得难以察觉;它在地下活动,并发展出使其永久存在的方法和策略。
因为在这个时候,鉴于“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的重要性、马克思共产主义愈发强大的影响以及自然科学的巨大飞跃,耶稣会决定让青年专注于新知识分支的专业学习,例如物理、化学、古生物学、生理学、亚述学、东方宗教人类学、埃及古物学、社会学和生物学。
在不知不觉中,整个耶稣会开始出现了一个从未公开发表、但却非常有计划的高学历学术专家兄弟会,他们很少(如果有的话)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法;但他们发现,要将自己的科学和学术训练数据与天主教会所信奉、耶稣会所正式捍卫的传统教义和道德相协调,却越来越困难。在工作中,他们与从事类似研究的非耶稣会和非天主教学者建立联系,阅读他们的研究成果,并逐渐理解他们的观点,这些观点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反天主教和神学上的现代主义。
世俗科学的两个分支对耶稣会士的神学生涯产生了特别深远的影响:对基督教摇篮近东的考古学、语言学和历史学研究,以及现代人类学和古生物学研究。
潜在的现代主义心态主张在这些科学数据与基督教启示的传统之间寻求一种“调和”。“调和”是个神奇的词,仿佛芝麻开门的咒语。当然,这是程序判断上的致命错误。因为 “调和 ”意味着 “解释 ”启示的教义时要保持科学数据的完整性,使其不受科学数据的影响。毕竟,这些科学数据已经得到了科学的“证实”。
它从未对现代主义心态产生影响,也从未融入其中,唯一可靠的做法是在基督教传统的宝库中探寻基督的启示对于这些“被证实的”事实有何言说。
正因如此,现代主义从未构想过基督教人类学和基督教社会学。现代主义者最终在那些 “已被证实 ”的科学数据中寻找启示的意义,他们没有意识到,在科学中,“已被证实 ”作为一个工作术语往往意味着 “被当作一种假设”,直到一组新的经验数据推翻了之前 “已被证实 ”的东西。
启示的教义不属于这种性质。
当现代主义的潮流悄无声息、稳步前进,以迎接其巅峰之日时,天主教会和耶稣会都保留并促进了官方的谨慎态度。因此,耶稣会和教会的成员在最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明显趋于一致和增长。
正是在沃齐米日·莱多霍夫斯基(Wlodzimierz Ledóchowski)神父担任总会长的二十七年间(1915-1944 年),回溯到十六和十七世纪克劳迪奥·阿克维瓦(Claudio Acquaviva)神父任总会长时期,耶稣会的传统特质获得了最为笃定的印记和最为明晰的界定。
甚至可以说,莱多霍夫斯基是一个与阿克维瓦一样拥有强大个人魅力之人。与阿克维瓦一样,莱多霍夫斯基坚决秉持耶稣会的服从誓愿,他是一位近乎铁面无情严守纪律的训诫者,并在整个耶稣会中不断发出有关耶稣会生活和依纳爵理想的每一个细节的指示。他清楚地知道,根据耶稣会的宪章和传统,耶稣会士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在两位极具权威性的教宗——庇护十一世( Pius XI)和庇护十二世( Pius XII)——的坚强领导下,他重新建立了曾经将教廷和耶稣会总会长紧密联结的纽带。
事实上,莱多霍夫斯基赋予了耶稣会总会长 “黑衣教宗 ”这一古老的罗马绰号新的含义。正如庇护十二世可以被称为最后一位伟大的罗马教宗,莱多霍夫斯基也可以被称为最后一位伟大的罗马耶稣会总会长。
在莱多霍夫斯基神父任总会长的那些年里,教宗庇护十一世和庇护十二世似乎未曾对耶稣会的成就设置任何实质性的限制,就如对罗马天主教一样。我们甚至可以讲,在莱多霍夫斯基神父长期任职的暮年,以及在其继任者比利时人让·巴蒂斯特·詹森斯(Jean Baptiste Janssens)的引领下,这股冲动的神奇力量似乎依旧延续。
1946 年选举詹森斯为耶稣会总会长的同一次总会还正式将耶稣会奉献给圣母无玷圣心,这一奉献与天主教对耶稣圣心的核心奉献并行不悖。“圣母升天”是教宗庇护十二世四年后确定的教义,耶稣会也确认了对这一教义的遵守。
根据天主教的信仰,圣母玛利亚已然故去,但她的身体从未在坟墓中腐烂。相反,她 “升了天 ”,迈向她圣子擢升她的光荣中。孕育天主为人的母胎、哺育祂的乳房、怀抱着祂的双手、为祂操劳的身躯,永远不应被蠕虫和鼠类玷污。
传统耶稣会的特质,以及与耶稣及其代表——教宗之间珍贵的双重关系,似乎从未如此富有生机与繁荣。所有这一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罗马天主教精神和宗教繁荣的末期达到了巅峰。
曾经有一段时间,北美天主教似乎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
随着全球范围内耶稣会和其他修会团体的招募不断增加,耶稣会成员人数从1917年左右的约1.7万人增长到1964年的超过3.5万人,并在1965年突破了3.6万人。
北美天主教徒的数量从1917年的1700万增加到1945年的3700万,再到1954年的4700万。伴随着这一增长,北美天主教徒的权力和声望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美国本土的反天主教情绪也受到了沉重打击。
天主教徒不仅有可能进入白宫,其“天主教道德联盟”(译注:其主要职责就是检视好莱坞影片的道德内容,给胆敢"偕越"天主教道德规范的影片贴上“谴责”(Condemned)的标签。)也对电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天主教徒在市政和州级选举中的选票备受重视。
正如威尔·赫伯格(Will Herberg)所写,当时美国的人口被划分为 “天主教徒、新教徒和犹太人”。赫伯格还补充说 “还有其他一些人”。但在这个群体中,他未包括现代主义者、天主教徒、新教徒或犹太人。在美国人的意识中,这些仍然是 “现实”。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现代主义在耶稣会士的普遍意识中并非现实存在。似乎无人察觉到耶稣会正在经历这种奇特且彻底的转变。然而,耶稣会士个人信奉耶稣的那部分具体内容正在悄无声息地、毫无阻碍地受到破坏。耶稣会最伟大的总会长之一强调了这一情况,并以此作为警告。
总会长莱多霍夫斯基神父在给整个耶稣会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可以用对耶稣圣心的虔敬在我们每个人和在修会中的重要性来衡量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忠实于主耶稣对他的召唤”。
在此,我们姑且不去深究耶稣会特质的核心——对耶稣圣心的虔敬的重要性受到破坏的原因,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1972年耶稣会总会长佩德罗·阿鲁佩神父所说的话,深刻地感受到耶稣会的经典特质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了多么深刻的变化。
这一年是前总会长贝克斯(Beckx)神父将整个耶稣会奉献给耶稣圣心一百周年,因此佩德罗·阿鲁佩神父计划举行百年庆典。但是,当他第一次通过言辞以及在给罗马和其他地方的耶稣会上级和领导人的信中提到这个话题时,他定然已经察觉到,至少是隐约意识到,耶稣会士中的大多数人都对耶稣圣心的奉献失去了兴趣。
一些人认为这种虔诚幼稚、原始、简单,甚至令人反感,不适合现代思维。有些人甚至觉得它粗俗且带有感性色彩。另一些人则认为,现代思想无法接受这种奉献,尽管他们承认它对非常简单的人群(如儿童、农民等)可能具有某些价值。
还有一些人提出了神学上的困难。很少有人看到这种虔诚与耶稣会的依纳爵精神之间的联系。
简而言之,佩德罗·阿鲁佩不再能够找到曾经被他的耶稣会士们所共有的信念,即通过圣玛格丽塔·玛丽亚·德·阿拉科克和罗马教廷肩负着基督赋予的神圣使命,以传播他们的虔诚奉献。
尽管如此,阿鲁佩还是继续执行他的计划。他就百年庆典写给整个耶稣会的信,其内容之深刻,足以使天使流泪。
他首先承认,在耶稣会内部发现了对于这种奉献存在相互矛盾的观点。他谈到有些人 “漠不关心”,有些人 “潜意识里的厌恶”,甚至有些会士 “不喜欢 ”甚至厌恶 “这项奉献”。他表示,有些人 “宁愿保持恭敬的沉默,等待事态的发展”。因此,他的信是在努力解决 “今天对耶稣圣心的奉献所带来的灵修、牧灵和传教方面的问题”,尽管他觉得这些问题“处理起来相当困难”。但他并未说明为何觉得困难。
简而言之,这封信建议耶稣会士对奉献精神有一个 “广泛的理解”,摒弃 “党派式的夸大或纯粹的情绪反应”,实际上允许每个下属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简而言之,对耶稣圣心的奉献作为耶稣会官方行为已经完全消亡。然而,阿鲁佩在自己的话中表示,他感到有“个人义务”来讨论这一问题。他本可以补充说,教宗保禄六世早在1965年5月,即七年前,就曾致函耶稣会,提醒阿鲁佩有必要在耶稣会内重新点燃这种虔诚。因为即使在那时,这种奉献精神在教会整体以及耶稣会内部,与其他20 世纪60年代的虔诚实践一样,正逐渐式微。
佩德罗·阿鲁佩在与耶稣会成员就耶稣圣心的奉献进行交流时,表现出了一种挥之不去的特点:他总是对下属的情感和倾向表现出明显的顺从,无论是同情还是反感、偏好还是偏差。
他的信件和指示几乎都是邀请人们像他一样思考,而不是下达明确的命令。他似乎从未像之前的总会长那样行使权威。尽管拥有权力,但他不愿意使用它来纠正偏离罗马正统或传统耶稣会精神的行为。
这成为他性格中的一个致命缺陷,也是他在行使耶稣会权威上的彻底失败。在所有这些情况下,阿鲁佩都倾向于顺应多数人的意见。当他处理涉及最高领导层的问题时,他的这一缺陷甚至达到了近乎宗教自杀的地步,尤其是在面对定期在罗马召开的耶稣会会长总会议(General Congregation)时。
我之所以说“达到自杀的程度”,是因为在阿鲁佩担任总会长期间,总会正是如此对待耶稣会的传统耶稣会士的;而根据阿鲁佩关于奉献耶稣圣心的信中的精神,在总会采取的自我毁灭行动中,他们宣称自己纯粹是至高者的仆人。
在过去的四个半世纪里,世界见证了耶稣会的兴衰起伏,但直到不久前,人们才意识到耶稣会全球总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全球总会是世界各地耶稣会各会省的会长在罗马与总会长及其助理举行的正式会议。一般全球总会的举行频率相对较低,在 445 年里仅有 33 次¹。不过,当耶稣会召开全球总会时,依纳爵本人规定,其地位高于包括总会长在内的任何耶稣会成员。
注¹:
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558年召开,即伊格纳齐奥去世后的两年。到目前为止,最近一次全体会议是第33次,于1983年举行。在1773年至1814年的41年间,除了普鲁士和俄罗斯外,耶稣会曾在所有地方被教宗取缔,但在这些地区仍有一小群耶稣会士幸存下来。此外,在此期间还召开了五次临时全体会议。
只有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大众传媒时代,全世界才开始有一种模糊的认识,认为耶稣会总会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有别于许多耶稣会士个人的观点,也有别于在位教宗的观点。然而,即使媒体试图窥探,任何总会的工作都不会受到公众的密切关注,甚至不会受到任何监督。
依纳爵在撰写他的《耶稣会宪章》时,用了整整七章的篇幅来论述总会:总会的组成、开会的方式和模式、决策的方法、全部立法权。他从未将总会长描述为上级。在他心目中,总会长都是人。但他赋予总会的权力高于所有在他的修会中担任总会长的人。只有教宗的权力高于总会。
当需要召开总会时,因为要选举新的总会长,或者要进行一些变革,需要征求修会各方的意见,总会长或总执事就会请求教宗批准召开总会。一旦获得批准,筹备工作随即展开。
远在总会开始之前,耶稣会各省、传教区和副省的罗马总会长就会委托有关方面提出建议,每项建议都被称为 “建议书”(postulata)。总会长和他在罗马的团队对所有提案进行筛选。这些提案反映了耶稣会的总体思想,并为总会切实有效的讨论、决策以及正式法令提供了材料。
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于对命题予以排序,因为重复现象始终存在;还会发现次要乃至附属的、无用或无关紧要的假设。在依纳爵去世后举行的第一届大会上,代表们郑重地探讨了留胡子的问题。尽管此问题如今看似与 1985 年 5 月 20 日美国众议院投票决定的退伍军人是采用平碑还是直碑这类无关宏旨的议题一样微不足道,但当时众议院的决定是合理的。耶稣会士是否应当效仿一生留胡子的依纳爵?他们做出了否定的决议。
召开总会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选举新的总会长。如果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召开,那么大会之前的大部分准备工作就是收集关于潜在的候选人的数据和信息。就如同在教宗选举会议中选择一位枢机主教作为教宗一样,他们在每次会议上都会考虑到某些教宗候选人,因此,耶稣会最高长官的惯例是准备好一份总会长职位潜在候选人的简短名单。这份名单是绝对保密的。1541年依纳爵本人和1682年第十二任总会长、比利时人夏尔·德·诺伊尔被一致推选为总会长,这一事实表明了代表们行使的自由。
在罗马与总会长神父一起参加总会会议的耶稣会士是由他们各自所属省份的耶稣会士选举产生的代表。直到最近,他们都必须是已宣发四愿的会士(除了他们的三个誓言:贫穷、贞洁和服从外,他们还宣读了第四个誓言:特别服从教宗)。最初,只有各省有权选举和派遣代表。传教区和副传教区在 1946 年第二十九届大会上获得了这一权利。
在如此重要的庆祝活动中,代表们相聚一堂,聆听总会长有关耶稣会的现状、所取得的成功、遭遇的失败以及面临的困难等方面的报告;同时对他们所监督的命题予以关注。
通过投票方式,一切均由大会投票来决定,他们会选取某些程序以
推动辩论的进行。他们能够设立委员会、小组委员会或者特别研究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准备联合辩论的材料,记录讨论内容,提出新的且更广泛的建议,并最终呈交由总会最终投票表决的法令的定稿。只有在第30届大会上,投票是通过一个覆盖所有代表的“电子”机器来完成的,这种机器向所有代表开放,按下 “赞成 ”或 “反对 ”按钮即可记录投票。
总会议结束之后,所有经表决通过的法令会即刻作为法案予以公布。
当代表们聚集一处召开总会后,应该以什么形式进行讨论呢?所幸的是,依纳爵在这个问题上的想法众所周知。1538 年春夏之交,依纳爵和他最初的八名同伴进行了首次长时间的讨论,提出了这一模式。当时,他们正准备向教宗保禄三世提交成立耶稣会的计划。他们一同住在罗马西斯托桥附近的一所废弃房屋里,在那数月的孤寂与祈祷中,他们共同制定了修会的《宪章》,也就是修会的基本原则。
他们都是极为服从之人,起初他们有关《宪章》的讨论是混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民主的”,还稍显浪漫。他们很快便意识到,他们必须采取一种纪律。首先,他们列出了有关自身意图和愿望的问题清单。“一整天,”他们中的一人后来写道,“我们惯于对这些问题加以思考和默想,并虔诚地在其中探寻。”晚上,他们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并对每一种观点展开讨论。当他们觉得所讨论的是某一特定问题时,便会进行投票。简单多数的投票结果足以确保达成一个共同的决定。
这一点毫无疑问。这种讨论方式在多重意义上皆为“民主的”。每个人都能够畅所欲言,没有人被视作持有绝对优势的观点,从而排斥某些人或者所有人。共同投票以及以简单多数做出决定,这同样是常见行为中的“民主”模式。只要读一读这些早期讨论的运作情形,就能够发觉他们的观点交流极为坦率,有时甚为激烈,但从未达到激烈争执的程度。
此外,当你这么表述时,你就涵盖了他们的辩论在何种程度上具有民主性,无论从何种意义而言,这均符合我们对该词的现代运用。因为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当参与者属于世俗民主政体时,采用“民主”的讨论和决策手段,政府原则上并且尽可能在实际中,是为人民服务的、来自人民并且由人民或由他们自由选举出的代表来管理的。这便是美国共和民主的运作方式。
但是,对那些以在严格的 “君主制 ”体系中提供最佳服务为目标的人来说,使用同样的 “民主 ”手段进行讨论和决策,则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君主制 ”体系是为传播宗教真理而建立的,围绕着一座金字塔而形成,在这座金字塔中,绝对权力集中在顶端;在这座金字塔中,体系中所有其他权力的行使都是经由顶端的许可而非基于权利获得的。因为,在这样的体系中,权力的集中意味着某种意识形态主宰着权力的使用。
这乃是那九人——即依纳爵与他八位同伴的立场,也是耶稣会总会代表们的立场。其自由辩论与凭借简单多数做出的决策或许称得上民主。然而,所有的辩论——实际上是所讨论的主题以及被允许得出的结论——均受到严格规范,并非依凭“民主”的意见,而是遵循君主式领导层所制定的规则。
简单来说,在世俗共和国的民主体系中,参与者可以自由地就其民主的本质及其基本法律进行辩论和投票。而在一个被视为神圣事物渠道的君主制体系中,参与者无法享有这种自由。他们只能讨论如何最好地服务该体系,而这个体系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
就像依纳爵和他的同伴们在最初的辩论中一样,总会的代表们虽然参与了讨论,但最终投票通过的是不可更改且不容置疑的决定。这种群体心态不允许任何个人差异的存在,体现了耶稣会的精神。
在《宪章》中描述全体大会时,依纳爵将议事规则限制在基本部分,并强调必须遵守外部惯例,以确保总会的行为被视为合法。
在他对总会的论述中,依纳爵从未详细讨论代表们在讨论和处理会务时应有的心态和态度。
他假设,绝大多数代表都是宣发过第四愿——特别服从教宗的的资深四愿会士,他们会自然地将他在其他地方详细阐述的“典型耶稣会资深会士”的永久心态和行为准则视为其工作的主要前提。
他想象的是依纳爵式的模式。他在《耶稣会宪章》中的表述十分明确;他认为这就足够了:
“所有加入本修会的成员必须在宣誓时理解,并在一生中铭记在心,整个修会以及其中每一位宣誓的成员,都在忠实服从于教宗保禄三世及其在罗马宗座职位上的继任者的领导下,为天主开展一场神圣的使命。(……)我们将受到一项特殊誓言的约束,承诺履行罗马教宗现在和将来可能下达的任何有关拯救灵魂和传播信仰的任务。”
教宗作为耶稣会最高领导者的角色,对于耶稣会的一切行动和抱负来说,再清楚不过了。依纳爵希望他的追随者们成为对“基督我们的主真正的新娘——我们神圣的母亲——即圣秩制教会”的狂热信徒。他多次强调,耶稣会对这一“圣秩制教会”的忠诚应达到如此极端的程度,以至于“如果圣秩制教会判定某物为白色,我将不认为它是黑色的”。在他心目中,这种圣秩制度的教会是由罗马教宗引领的天主教主教团构成的。
这似乎就是耶稣会的官方机构——总会——进行审议并做出决定和法令的心态。这就是依纳爵耶稣会的 “使命”。依纳爵的著作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能预见到有一天,代表整个耶稣会发言和立法的总会会决然地偏离耶稣会的普遍使命。
依纳爵设立全球总会无疑是为了平衡总会长的绝对权力和下级会长的广泛权力。他设立总会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确信在一个由他的追随者组成的全球总会上,个人的特立独行和少数人策划掌控其修会方向的可能性会更低。
然而,由于该机构在实践中发挥了作用,会众的设立也为耶稣会及其成员,以及教宗带来了挑战。
罗马和教廷通常通过法律途径行事。因此,教宗并不是与某一位耶稣会总会长直接打交道,而是与作为官方代表的全球总会所表达的耶稣会整体进行互动。总会长由全球总会选举产生并任命,是会众的个人代表。
总会长在其任期内需对每次全球总会负责。严格来说,总会长不能命令任何一次全球总会做任何事,甚至不能要求其服从教宗,更不用说他自己了。
换句话说,按照罗马教会的思维方式,耶稣会是一个法人实体。只有这个法人才能代表耶稣会发言;它通过全球总会或总会长来表达意见。
当然,在依纳爵的理论中,教宗是耶稣会的最高上级。如果有必要,教宗应有强制手段来行使他的权威。如果教宗面对的是一群在普世教会中影响力甚微的组织,那么通过司法手段进行强制是完全可行的。然而,当教宗与耶稣会打交道时,他所面对的是教宗在罗马天主教会内有史以来最强大、最足智多谋的修会组织,使用法律手段进行强制执行将变得复杂。
对于胁迫这样一个罗马天主教会有史以来最强大、资源最丰富的修会组织可能会成为一把双刃剑。实际上,教宗以及圣座办公室试图对耶稣会的总会长施加胁迫,并借此对耶稣会本身施压,这已被证实是一种极度危险的举动。历史实例似乎表明,这亦是一项徒劳无功的任务;因为事实上,在耶稣会的历史中,教宗与全球总会之间的争端在耶稣会的历史上屡见不鲜,而罗马教廷不止一次退居其次。
在教宗克莱孟十四世(Papo Clemente XIV)于 1773 年取缔耶稣会之前,他们之间最严重的危机几乎总是与教宗的愿望或决定有关,而作为耶稣会的 “头脑和声音”,全球总会认为它不应该接受教宗的愿望或决定。
这些问题早在 1558 年的第一次全球总会上就已显现。教宗保禄四世通知与会代表,与依纳爵在《耶稣会宪章》中的规定相反,总会应采用每届任期三年的制度,而不是依纳爵规定的终身制;耶稣会应像所有古老的修会一样,在唱诗班中唱圣乐。耶稣会向教宗提出了抗议。保禄四世仍然坚持他的命令,耶稣会会士一直遵从保禄四世的命令,直到一年后保禄四世去世;之后,在继任教宗的同意下,耶稣会会士又恢复了《宪章》的规定。
后来的教宗西斯笃五世(Sixtus V)于 1590 年通知耶稣会总会长克劳迪奥·阿克维瓦(Claudius Acquaviva)神父,他不赞成耶稣会神学家对某些教义所表达的观点。从事实来看,西斯笃五世显然是武断的,甚至心胸狭隘。同样明显的是,阿克维瓦既没有在思想上服从,也没有在意志上服从,更没有在执行上服从。他只是在一封信中提醒西斯笃五世:“如果陛下对本修会施加这样的羞辱(通过强加您的这些神学观点),我无法保证一万名耶稣会士不会拿起笔杆,以某种肯定会损害圣座威望的方式来抨击这项法令。”
阿克维瓦并非在虚张声势。西斯笃五世清楚这一点,并克制了自己。倘若西斯笃五世一意孤行,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阿克维瓦就会给整个耶稣会撰写一份措辞巧妙的正式训令,将教宗的决定告知每一位耶稣会士,请他们祈祷有力量服从教宗的命令,并要求耶稣会士遵从教宗的意见。如此一来,便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同样是在 1590 年,教宗西斯笃五世决定将“耶稣会”更名为“依纳爵会”。西斯笃五世以及其他许多人表示,在一个简单的修会名称中使用耶稣之名,是对虔诚者的 “冒犯”。一位红衣主教抱怨道:“每次提及这个修会,你要么脱帽,要么低头。”
总会长克劳迪奥·阿克维瓦神父向教宗西斯笃提出抗议,指出在“耶稣会士”看来,该修会的名称是其“本质”的一部分。他和耶稣会的总会均无法更改名称。
教宗西斯笃执意坚持自己的决定,并命令自己的教廷官员起草一项法令以更改名称。
在这种强制性的情形下,阿克维瓦做了唯一能做的事:他为年轻的耶稣会初修士组织了一场为期九天的祈祷活动,为自己和整个修会祈求天主的恩宠,以便服从教宗那令人不快的命令。教宗西斯笃在第九天去世。他的继任者乌尔班彻底放弃了这一想法。
在与教宗的这场对峙中,阿克维瓦提出了一个关于与教宗和罗马教廷争端的非常重要的观点。他和总会都没有法律权力去触及这些“精髓”。
然而,阿克维瓦还坚持另一个观点,那就是服从。如果教宗西斯笃活得足够长,他愿意接受改变耶稣会的名称。
阿克维瓦将依纳爵在其措辞严厉的关于服从的所有规则中规定的内容加以扩充:下属有权利也有义务向上级提出抗议,无论他是耶稣会的个人还是整个修会,也无论他是教区长、省会长、总会长还是教宗。可以说这种抗议是正式的,其内容是解释下属为何认为他可能不会服从所给定的命令,或者至少不会按照上级希望他服从的确切方式服从命令。下级的反对意见可能纯粹是出于谨慎考虑,即他认为执行这样的命令是不明智的;也可能是基于对执行命令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的深刻理解,例如工作失败,或对下级带来不当的压力。
依纳爵在他的指示中明确规定提出抗议的一般条件是:任何上级都不能有效地命令下属去做任何犯罪之事,或合法但以犯罪形式进行之事,亦或合法但出于犯罪动机之事。在这两种情况下,下属都不需要服从。
然而,在这些情况之外,下级必须 “以神圣的服从 ”来服从命令,至少要满怀希望地执行命令,最好是从他心中重新获得的信念出发,相信命令是最好的选择。依纳爵的规则手册中不包括在上述条件下的抗议和拒绝服从。一旦服从了命令,就可竭尽全力促使上级撤销该命令。
依纳爵本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当教宗保禄三世强加给他接受五名虔诚的妇女加入耶稣会时,他服从了命令,接收了她们,并努力使自己适应这种不和谐的安排。显然,这在实践中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努力争取在教宗本人的同意下让这五名妇女离开。这一切让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他成功了。
人们发现,直到最近,在教廷与耶稣会士之间的所有争执中,依纳爵式的服从规则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遵守。偶尔,人们也会看到一些看似纯粹傲慢的表现,比如阿克维瓦(Acquaviva)威胁要把西斯笃五世埋在那堆积如山、抨击西斯笃神学的上万篇论文之下。但西斯笃是罗马圣伯多禄之位最傲慢的教宗之一。当耶稣会士认为教宗下达了不恰当的命令时,他们时不时地会采取一些诡计,比如通过教会权贵和重要世俗人物的说情。依纳爵本人就曾这样做过。
但是,直到耶稣会的近代史,教宗和耶稣会从未在教会的性质、罗马教宗的特权和权力或天主教的道德规则上发生过激烈的分歧。在此种情形下,一旦教宗坚守其立场并维持其所下达的命令,依纳爵便没有“抗议”的空间,也不存在再度违逆的可能。
以耶稣会创始人的心态为例,如果总会不得不对诸如教宗权力、天主教基本教义或道德规则等重要问题采取与教宗立场相悖的态度,那么作为最高上级的总会,就会在赋予其审议和决定议题的君主制体系之外运作。而且,脱离这个体系,其良好秩序不仅取决于所回应的特定使命,还取决于耶稣会本身的存续。
依纳爵甚至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总会会成为普通耶稣会士的障碍,也会成为罗马教廷的障碍。服从是耶稣会的粘合剂;服从是修会内部心灵的结合,也是所有心灵与罗马教宗的结合。
与此同时,鉴于严格的服从传统,以及一个人,甚至几个人,根本不可能反对总会的法令和意见,可以肯定地说,这些人根本不可能成功地抵制总会的意志。高级会长们的 “方阵 ”本能,他们本身服从于总会长,并与总会长一起严格服从于总会,再加上一旦辩论以多数票通过,在法律上根本不可能提出相反的观点,这将导致持不同意见的耶稣会士要么保持沉默和一致,要么离开耶稣会。
事实上,从理论上讲,教廷与耶稣会之间不会在天主教的基本问题上出现如此激烈的分歧。只有当总会的代表们忠实于他们作为耶稣会士的一般使命,以服从的姿态捍卫教宗,并按照罗马教廷权威性地建议的方式宣传罗马天主教教义时,总会才能按照依纳爵计划的方式发挥令人钦佩的作用。
从 1558 年第一届总会到 1957 年第三十届总会²,历届总会的讨论都反映了依纳爵耶稣会的不同立场,人们会发现,在不同时期由不同人组成的每一届总会,似乎都在以与前几届总会相同的心态发言。他们不断反映出依纳爵的理想,即为教宗服务,传播教廷提出的天主教教义。无论他们对依纳爵最初的修会进行了怎样的修改和调整,都是为了在特定时代的具体情况下,保留和加强依纳爵所说的修会的 “精髓”。
注²:
第三十一次和第三十三次总会的基调及其做出的决定与以往历次总会的基调大相径庭。
我们还会发现,历届总会都准确地反映了耶稣会的情况。此项立法旨在化解近期涌现出的问题。同时,总会也起到了保护修会广大成员的作用,使其免受个别总会长的偏差和个人怪癖的影响。
当西班牙人蒂尔索·冈萨雷斯·德·桑塔拉(Tirso González de Santalla)任耶稣会总会长,他支持一种极为严格的“加尔文主义”道德方式,并且(说得委婉些)积极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没有任何一个耶稣会士不服从总会长。然而,总会和世界各地的耶稣会士拒绝追随总会长的个人主义宗教态度,不管怎样,这种态度与依纳爵的精神和牧灵实践格格不入。
事实表明,在遭遇困难之际,总会充当着可靠的哨兵角色。在十七世纪所谓启蒙运动初现之时,第十六届总会再次重申多玛斯哲学对耶稣会思想和教育的重要性。耶稣会坚持使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并不是为了反对西方世界正在兴起的新物理学;耶稣会士本身也非常重视新物理学。他们的坚持似乎是对当代智慧的蔑视,当代智慧认为,像多玛斯主义这样的中世纪思想与现代思想是完全对立的。但总会在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指出的是其形而上学基础,即神圣的因果关系和人类创造世界的原动力的必要性;而总会喜欢的是多玛斯主义对神圣事物的理性态度。耶稣会士反对的不是 “科学 ”的方法论,而是那个物理世界大发现时代日益高涨的不可知论浪潮。他们的灵性和超性的理想是他们最好的堡垒。多玛斯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为他们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框架。
依纳爵精神是围绕着两种奉献而建立的,一个是对作为主耶稣的奉献,另一个是对作为耶稣在人世的代表——教宗的奉献,这是 “耶稣会的精髓 ”之一。另一个是贫穷的践行;第三个是耶稣会服从的整体思想。
从 1750 年起,随着耶稣会周围的风云变幻,我们发现当年的两次大会充满了旨在维护正统罗马天主教教义的法令和建议,滋养了为教廷服务的依纳爵理想,并鼓舞了每个耶稣会士的个人精神生活。这种耶稣会的特质始终如一。
从 1773 年到 1814 年,耶稣会经历了长达四十一年的压制,但它仍然坚定地遵循依纳爵所描绘的耶稣会模式在各条战线上开展活动。
如果我们追溯一下此后一百五十年的总会,就会发现总会一直在努力向世人重申依纳爵人作为一个整体及其每位成员所具有的依纳爵特质。依纳爵的耶稣会被取缔前,在路易吉·福尔蒂斯(Luigi Fortis)神父的领导下(1820-1830 年),之后又有两位精力充沛的神父,扬·罗斯安(Jan Roothaan)和彼得·贝克克斯(Peter Beckx)相继加入耶稣会。他们共同管理耶稣会长达五十八年之久。这是一个具有连续性和坚定进取精神的时代。
这种声音后来被一位代表描述为“是的,但是”式的态度,在第二十三届总会中,某些代表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此种态度。这些代表承认,现代主义的确犯了错误,不过他们觉得,现代主义者是在探寻真理。在其错误背后存在着一些真理。与他们展开对话,进而保持紧密关系难道不是更好吗?毕竟,这种现代主义在西方世界的非天主教基督徒和众多新教徒当中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态度。这些人或许是糟糕的哲学家和出现误入歧途的神学家,但他们手头掌握着令人瞩目的科学资料。
这种 “是的,但是 ”的态度被总会重申教宗反对现代主义的坚决立场所压倒,现代主义就像黑死病一样,不仅要求全面隔离,还要求对任何受感染之人进行毫不留情的隔离。现代主义者必须被严格地驱逐出教会和修会,如果由于某些不幸的意外,一些耶稣会士碰巧也成为了现代主义者的话。
参加第二十三届、第二十五届和第二十六届总会的代表们谁也没有想到,在下个世纪,现代主义会在教会和耶稣会的所有动脉中流淌。然而,在接下来的三届大会,即第二十七届、第二十八届和第二十九届总会的代表们却觉得没有理由去强调现代主义的危险,也没有理由去强调一种内部的感染正在侵蚀依纳爵修会的核心的可能性。
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修会重新焕发了活力,发展势头迅猛。耶稣会似乎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如果从耶稣会人员的数量、耶稣会士在梵蒂冈担任职务的重要性以及耶稣会教育和传教工作的范围来判断,未来似乎一片光明。
然而,就在这看似新的黄金时代,或者至少是黄金时代的开端,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教宗庇护十二世发出了控诉之声,哀叹耶稣会面临的危险、耶稣会中出现的错误,以及耶稣会士最严重的罪行——拒绝服从的誓言。这在当时似乎是一种反常现象,以至于普通的耶稣会士认为这是教宗的反常行为。令人不安的事态发展发生在 1957 年,当时第三十届总会的一百八十五名代表被召集在 9 月和 11 月举行会议。
过去,在筹备总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习俗,其起源已无人记得。这些习俗包括:耶稣会总会长除了向教宗请求批准召开大会外,还会请教宗向与会代表致辞,并向教宗提供一两位耶稣会作家的合作,协助教宗撰写和编辑教宗致辞。
当总会长詹森斯神父如此行事时,教宗庇护十二世对前两个问题予以肯定答复:是的,神父们能够在总会中相聚;是的,教宗会向他们发表讲话。然而,圣座陛下并不需要总会长指定的耶稣会士的任何协助。
在一些观察者看来,耶稣会的实际情况显然带有一丝讽刺意味。总会长詹森斯神父首先宣读了一份关于耶稣会的详细报告,内容涉及各省会、各会院、修会成员的增加、修会纪律的执行、修会生活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他详细介绍了耶稣会取得成功的领域和遭受迫害或更糟的领域。他呼吁大家坦诚交换意见,进行自由讨论。
他的整个发言充满了父爱、激励、鼓励和温和的语气。代表们都不指望詹森斯神父会说些勉励的话。他们了解他们的总会长。他的特质中并不包括激起极大的热情或激情。他的言谈举止就像一位专业的宗教人士所特有的沉稳。但是,在任何人听来,他的讲话都是有说服力的,都是用耶稣会内部交流中惯用的词汇和思维模式来表述的。一切都井然有序,这就是信息。但我们必须更加努力,为了更大的光荣天主。
9 月 10 日,庇护十二世在梵蒂冈私下接见了詹森斯神父以及 185 名代表。81 岁高龄的教宗已生命垂危,自 1950 年起,严重的疾病就一直不断地折磨着他,让他本就不健壮的身体遭受重创。不管是在身体方面,还是在精神层面,他一直以来给人的那种空灵印象,如今愈发凸显。
然而,与他身体和精神的脆弱形成对比的是,教宗庇护十二世发表了一场言辞强硬且充满力量的演讲,对耶稣会士应当成为的样子进行了尖锐的总结。其中暗含着直接的暗示,有时在演讲中还通过明确的表述加以完善;庇护十二世尖锐地重申了耶稣会士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最高圣座认为耶稣会士不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自教宗以拉丁语发表演讲的开篇之语起,圣座便采用了一位父亲的
口吻,警示他的孩子们应当做什么,应当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应成为什么样的人,也不应呈现出什么样的模样。他遵循了一套极为严格的主题框架,非常严谨地概述了耶稣会士没有遵守、疏忽或错误地行事的问题。这就是后果。
庇护十二世论述这些问题的顺序表明了这些问题在他看来的重要性。教宗的语气严厉,有时近乎强硬。而且,一如庇护十二世的一贯作风,他在讲话时似乎眼睛紧盯着天堂的景象。
耶稣会士需要监督并改进的首要事项为教义的正统性,以及与教会和罗马教宗权威的和谐共处。教宗接着表示,从总会起始,耶稣会及其上级应当致力于确保耶稣会士秉持并传授正确的教义和道德规范。诚然,参加本次大会的 185 名代表中,有三分之二的人代表绝不会想到,在这样的问题上会对耶稣会提出这样的责难。
继正统教义之后,庇护十二世提出了服从这一问题,依纳爵期望他的子弟们在这个问题上有出色表现。教宗期望他们忠诚服从:服从罗马教廷,服从其自身的规则、宪章和传统;服从中层上级。这让代表们感到十分惊讶。在此之前,在詹森斯担任总会长的 11 年里,修会内部无人抱怨过耶稣会士缺乏服从。
其次是宗教纪律的缺失。庇护十二世表示,诋毁说耶稣会的纪律及其方法的重复性过于形式主义,故而不适宜于现代人是不妥当的。他的意图显而易见:一些耶稣会士期望依纳爵的规则能够放松。教宗庇护接着说道,自创始人的时代起,人性未曾发生改变。然而,任何宗教纪律的根基均为真正的谦逊与自我克己。要谦卑地承认自身的不足与局限;克己是为了压抑自己的虚荣和骄傲,并开展依纳爵式的祈祷、自我反省和忏悔的修行。耶稣会士的生活应当如同耶稣那般,“背负起工作、黑暗与顺服的十字架”,只因如此,他们方能成为天主手中有效的利器,而天主是通过教会和上级来施为的。
教宗提出反对意见称,耶稣会在践行贫穷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假期旅行太多,离开耶稣会会院的时间太长。有大量财产以所谓传教工作所需设备的形式累积,还有太多的陋习,如吸烟。教宗在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上的态度达到了坚决的顶点。其拉丁语的结语为:Auferatur hic abus de medio vestrum. (愿这种滥用从你们中间消除)。这样,你们就会为他人树立良好的榜样。
来自荷兰的代表们,以及那些熟知荷兰耶稣会组织的人,惊异地聆听了这一特别的告诫。在荷兰会省,吸烟极为普遍且被广为接受,以至于除了教堂,在耶稣会场所的任何地方都能够吸烟。对于荷兰人而言,庇护十二世的要求可能无异于让他们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的二十三小时停止呼吸。
教宗依旧不为所动。他告知众人,在你们的整个宗教生涯中,需铭记福音有关贫穷的理想,还有这样一个事实:你们的本性因原罪而堕落,故而倾向于偏离善念。
教宗的最后一点非常重要。他说,耶稣会实行君主政体。这是依纳爵修会的 “基本 ”内容之一。如果耶稣会士不忠实于这一点,如果他们以任何其他方式行事,那么教会和过去众多教宗所认可的耶稣会将不复存在。
在此次令人震撼的圣座接见期间及之后,令许多人感到沮丧的并不是庇护十二世以训诫的方式发表了讲话。代表们几乎预料到了这一点。于他们而言,最为惊人的结论在于,教宗在其演讲中所描绘的理想的耶稣会,与代表们所了解的,无论是在他们的家乡省份,还是在罗马中心的耶稣会,都没有太多相似之处。这是众多代表第一次被迫承认,依纳爵理想中的耶稣会特质和耶稣会士的实际践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最令一些人不解的是,耶稣会的规则、耶稣会士描述自己工作的方式,以及耶稣会在自己和他人眼中的形象,都没有任何改变。然而,他们赋予这些词语的含义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却与教宗赋予这些词语的含义大相径庭。耶稣会的传统教义在耶稣会士的口中已然沦为笑谈。
对于大多数代表而言,他们的反应是负面的:教宗所言缺乏真实性。然而,在场的代表无一不曾注意到,至少在主要的耶稣会神学院中,教师们尽可能地将正统教义里几乎所有的罗马规则予以删减。在法国和德国,教授们都有一套讲授罗马权威的笔记,作为他们讲课的要点;但在课堂上实际使用的却是其他笔记。这就是 “双重核算”的情况。
代表们明白,在庇护十二世的观念中,神学和哲学的正确性和正统性意味着遵循罗马规范。但对许多耶稣会士来说,罗马、罗马教宗和梵蒂冈官僚机构似乎已经被固定在一种思维模式中,而这种思维模式在整个教会之外已经不复存在。庇护十二世面对的是一个新的、残酷的现实。耶稣会士对罗马和罗马主义有一种陌生感。
事实上,就连耶稣会生活的核心要素,如恪守宗教纪律和每日灵修、祈祷一小时的习惯以及良心自省等,都在逐渐消失。许多上级不再试图真正执行要求住在耶稣会会院的规定,如果有人专门从事科学研究,他也可以不受其他规定的约束,如实行贫穷和过团体生活。
但是,特别是当庇护十二世向他们谈及宗教服从、遵守教宗的旨意和他所宣布的教义时,代表们感受到了教宗对耶稣会士的理想与他们在各会省的组织方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质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庇护教宗所说的适合耶稣会的 “君主制形式 ”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院长当然是院长,但很少有代表愿意用 “君主制 ”来形容他对教会和耶稣会的适当管理方式的想法。庇护教宗似乎在提出一种关于服从、宗教生活和 “教宗主义 ”的观念,这些观念已经过时,而且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在代表们所熟知的耶稣会生活中已经引不起共鸣。
事实似乎是,在 1957 年的秋季会议上,教宗在讲话中概述的耶稣会士的特质和耶稣会的特征似乎是不可接受的,是难以接受且难以理解的。教宗和耶稣会士们对耶稣会主义的定义存在分歧。大多数人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所有人都仍然是耶稣会士,并期望继续保持这一身份。然而,在讲话结束时,代表们的情绪从忧郁到愤慨不一而足。
不管是好是坏,庇护十二世的讲话经投票被纳入第三十届总会的会议记录。但是,总会的气氛发生了变化。许多人怀揣着想法和建议前往罗马,而后却认为自己无法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坦率地表达出来。在已公布的会议记录里,毫无迹象表明代表们倾向于提出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圣父为何要对他们发表此类讲话?
在非官方场合,许多人询问是谁,如果是耶稣会士,是哪些耶稣会士与庇护合作起草了这篇讲话。当时,教宗有三个主要的耶稣会合作者,都是德国人。他们在私下里遭受了某种形式的抱怨,例如另一种安全阀式的指责:其他一些年长的耶稣会士,如教宗的长期合作者保禄·德扎(Paolo Dezza),也受到了指控。
然而,最终没有人受到具体的指控。人们认为,耶稣会受到了相当粗鲁的对待,其意图被误解了,庇护十二世从一个幻想的角度对那些沉浸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人们发表了讲话,在这个世界中,“君主式 ”作风和 “中世纪式 ”的虔诚没有容身之地。耶稣会仍然保留的一种美德是耶稣会士的耐心。最终会有新的教宗;还会有其他的总会;情况会逐渐好转。
在此,若有人应当受到指责,那首当其冲的便是总会长詹森斯神父。实际上,他无疑是总会的仆人。但身为总会长,他背负着领导的道德责任。理想状态下,詹森斯神父理应扭转局势,引领代表们详尽且切实地思考教宗有关整个修会中人员状况的言论。然而,詹森斯大体上恪守着官僚们履行职责时所遵循的恰当形式与规程。再者,他生性羞怯,说意大利语时总是感到不自在。他在罗马从不自在。他无法适应罗马人的生活。相反,他以一种非常正式的方式思考、说话和处理问题,而不是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他毫无灵感可言。
第三十届总会落幕之际,既未出现关乎世界末日般的决策,亦无新颖的创新风格的指导方针。热情已然消退;众人普遍觉得,言论自由受到了束缚。对于耶稣会士而言,庇护十二世的罗马和梵蒂冈并非友善之地。
在第三十届全球总会的后记中,教宗谴责了烟草的使用,这是唯一的亮点,但却带有温和的反教宗色彩。按照传统习俗,总会长给全体会士写了一封信,信中介绍了总会的召开情况和教宗的讲话。总会长希望各会省能够向他通报这些教宗意愿的实现情况。地方长官,尤其是省级长官,必须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向本会省所有成员致函,以官方的方式向罗马证明,耶稣会已认真对待教宗的告诫。
不同的会省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有些会省规定,候选人必须保证不吸烟,如果他是吸烟者,则必须放弃吸烟,以此作为加入耶稣会的条件。
荷兰省会长给他的下属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被抄写了很多遍,几乎在整个耶稣会中传阅,成为经典。吸烟者被分为不同的等级:“烟瘾顽固者、长期吸烟者、初吸者等等。每种情况都有相应的处理规则。老烟民和顽固烟民可以不去管他们,因为他们的烟瘾很难戒除;他们年纪又太大,无法改变,被认为是不可纠正的。中年耶稣会士面临着成熟方面的问题。年轻的”......事情就这么延续下去。总之,荷兰耶稣会省的人在他们的尘世生活中一如既往地继续吸着烟。
再也不会有像三十年代那样的总会了,这是有充分缘由的,唯有回顾过往才能领会。在第三十届总会的代表中,有一部分,不过仍是多数,他们在思想和习俗方面已然非常进步。
使该次会众的代表感到震惊的是,教宗庇护十二世,尽管与耶稣会高层关系密切,并且在许多重要事务上依赖他们的服务,却突然对他们表现出不满,实际上指责他们背叛了耶稣会的精神,令参加第30届总会的代表们感到沮丧的并非教宗的不认可,而是他们既无法接受这种批评,也找不到避免的方法。³
注³:
教宗庇护十二世有一位耶稣会的告解神父,两位长期的耶稣会顾问,以及至少另外两名耶稣会士,他们被派遣到各国政府执行敏感任务。此外,还有大约六名耶稣会士,他在技术和专业领域依赖他们的建议。庇护十二世还派遣了多名耶稣会士前往苏联。
困扰第30届全球总会的并不是教宗的反对意见本身,而是他们无法接受这种批评,也找不到避免的方法。庇护十二世以专制和不容忍著称,显然对耶稣会内部的动荡情况非常了解。⁴这一因素成为了巨大的障碍。
注⁴:
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教皇庇护十二世就对一些耶稣会士的教义偏差感到困扰。一些评论家认为,教宗对耶稣会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失望,特别是因为几位耶稣会士对新成立的圣十字协会和由西班牙神父何塞·玛丽亚·埃斯克里瓦·德·巴利亚格尔(José María Escrivá de Balaguer)创立的主业会(Opus Dei)进行了激烈的反对。显然,在二战结束后不久,梵蒂冈收到了大量来自西班牙的针对主业会的诽谤和丑闻指控。最终,一份书面报告送到了教宗的办公桌上。当他读到这份卑鄙的报告时,他的密友们听到教宗愤怒地喊道:“谁曾想过这样的耻辱!” 诽谤运动几乎立即停止。
正如教宗在与枢机主教耶稣会士奥古斯丁·贝亚(Augustin Bea, S.J.)交谈时所指出的,令他恼火的是,这些臭名昭著的诽谤手法早在16世纪就被耶稣会的早期敌人使用过。现在,一些耶稣会士竟然用同样的隐密策略来攻击另一个20世纪出现的修会组织,这使庇护十二世深感愤怒。必须承认,主业会当时以及在其后的四十年中,逐渐成为耶稣会真正的竞争对手,争夺在教宗心中的首要地位。
另一个问题是,早在20世纪50年代,耶稣会内部已经出现的不满情绪尚未找到合法的表达渠道。正式而言,这种不满并未得到承认,也没有发声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第30届全球总会对教宗总结的反应相对冷淡和抵触,这几乎就是他们在那种情境下所做的一切。该次总会于1957年11月结束。
在不到一年后教宗庇护十二世去世,他的继任者若望二十三世当选。荷兰耶稣会士迅速指出新教宗仍在吸烟;北美耶稣会士则强调他对旅行的热情;法国耶稣会士则将他描绘成一个美食爱好者。而耶稣会内的进步派则注意到若望二十三世的自由主义倾向。他们认为,整个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教宗并非罗马出身,且以非威权主义者著称,这为他们提供了一条走出困境的道路。
他们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在当选圣伯多禄宗座三个月之后,“好教宗若望”就宣布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随后,无论是在 1962 年大公会议开幕之前,还是在接下来的四年中,教宗之城都受到了飓风般的袭击。
下一次耶稣会代表们相聚是在1965年的第31届全球总会,距离上次第30届总会已有八年之久,此时,变革的飓风席卷了一切。代表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的、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总会长掌舵;教宗所在的罗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氛围,耶稣会也已打上了新的印记。
让我们设身处地为一位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市民着想,他每天早上沿着熟悉的路线去上班。这条路线他已经走了二十到三十年,每周五天,年复一年。他沿着一条长长的林荫大道走,转过一个特定的街角,再沿着另一条似乎从未改变的大道前行。这一切对他来说如此熟悉,以至于他几乎不需要刻意注意周围的标志和那些早已习以为常的事物:人行道、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树木、路灯、商店、办公楼、车辆川流不息的声音、报摊、街头小贩、人们交谈的声音、空气中的气味,甚至是天气的变化。街道上熙熙攘攘,有上班族、工人、经理、遛狗的人、快递员、游客、店主、旅馆老板和闲逛的人。
这一切是如此的熟悉和可预测,以至于无论街道上的噪音或人群如何喧嚣,都给人一种内心的平静感。这种日常的重复和不变性,让人感到安心和稳定。
然而,想象一下,当他像往常一样转过那个熟悉的街角时,突然被一股无处不在的强大的飓风从背后袭来。这股飓风势如破竹,摧毁了建筑物,吹翻了水果摊,伤害了行人;它弄脏了人行道,拔起了树木,推倒了交通信号灯,改变了天空的颜色,仿佛夕阳提前降临;它扭曲了原本笔直的道路,像开瓶器一样将其拧成螺旋状。这股力量将人们卷入其中,无法自控,把所有的一切带向了混乱的方向。
这是一场如此彻底、如此突然、如此不可抗拒的变故,以至于你不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要去往何处,甚至不清楚周围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你还未意识到自己已无法掌控局面时,另一股强大的飓风与之前的飓风交织在一起,在耳畔发出刺耳的呼啸。这股新的力量不仅加剧了恐慌,还似乎对一些人产生了奇特的影响,使他们陷入一种狂喜的状态,不由自主地被卷入那两股席卷全球的飓风之中;是的,你也被卷入其中,超越了那些熟悉的旧标志,尽管那些熟悉的标志依然存在。
第二次冲击的效果更为奇异:即便在如此剧烈的动荡和混乱中,最令人困惑的是那种奇怪的充满期待和快乐自信的欣喜若狂,仿佛侵袭了大多数同样被抛掷的人们。大家被推向一个未知且没有既定路线的旅程,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这种令人不安的兴奋中一个奇怪的元素是人们开始说话的方式,无论是彼此之间还是与天主对话。仿佛在一刹那间,他们似乎掌握了一种新的语言,并开始用一些预先包装、空洞的概念来表达一切:“不要尝试垂直崇拜!要横向崇拜!”“任何有助于创造性成长和整合的事物。”
“需要调解者。”“你的人际关系功能如何?”而这些还不足以让人迷失方向,偶尔还会有一种尖锐、歇斯底里的声音在巨大的混乱中出现。男男女女,渴望圣神赋予的语言天赋,开始说话、结巴,发出难以理解的声音。
一位天主教枢机主教会欣喜若狂地喊道:“Ik bedam damáh”,或者类似的东西,将混乱推向顶点。这是一场光荣的混乱,一场充满喜悦的混乱。有那么一瞬间,你会感到一种诱惑,仿佛要进入一个神奇而虚幻的世界。
但是,残酷的问题接踵而至,却没有带来任何安慰的答案。为什么没有预警?这些飓风在爆发前的瞬间究竟在哪里?它们一直隐藏着吗?是在云层之上,还是在街道和建筑物之间徘徊?抑或是从遥远而陌生的地方突然袭来?为什么人们即使被风吹走,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这种在黑暗中快乐跳跃的感觉,是否被怀旧所照亮,又被对神圣的本能所指引?这些新概念从何而来?这种新的语言又是如何形成的?
无论答案是什么,有一点是明确的: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再回到曾经熟悉的老家。你所居住的城市已经彻底改变。或许正是这种剧烈的变化,让人们突然意识到:那两场猛烈的飓风,一场颠覆了人们熟知的一切,另一场则在他们心中注入了一种奇异的欣快感——它们绝不是普通的风暴。
这种场景,尽管看似野蛮和超现实,却难以完全传达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许多天主教徒(令人惊讶的是,包括耶稣会士在内)所经历的彻底、突然且奇特的热情。
显然,这种转变是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发生的。一种世俗化的思维方式被变革的飓风席卷而去。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以罗马教廷权威为中心的古老天主教世界——其思想、情感和态度——已经不复存在;天主教教义和道德的严格困境;参加弥撒、告解、领圣体;玫瑰经祈祷和教区生活的各种宗教仪式与实践;天主教平信徒为捍卫传统价值观而进行的斗争——这一切都消失了。
整个世界仿佛一夜之间被彻底改变。当飓风的暴力过去,新的一天到来时,人们环顾四周,意识到曾经普遍使用的拉丁语弥撒已不复存在。更奇怪的是,传统的天主教弥撒本身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礼仪,它与古老的弥撒相比,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小屋与帕拉第奥风格的宏伟宫殿一样格格不入。
新的礼仪在巴别塔般的多种语言中进行,每种语言传达着不同的内容。这些内容听起来具有反天主教的意味。例如,有人声称只有圣父是天主,新礼仪是一种“社区聚餐”,而不是重演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神父不再被视为献祭者,而是作为服务社区集体餐的服务人员。
当然,主持这些巨大教义偏差的教宗保禄六世曾试图将礼仪重新导向为单一的罗马弥撒。但为时已晚。新礼仪的反天主教性质持续存在。
飓风强劲的破坏并未就此结束。教堂、小教堂、修道院和修道院中的宗教雕象被剥夺。祭献用的祭坛被移走或至少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四条腿桌子,仿佛是为了举行一场欢快的聚餐。
圣体龛被废除了,同时基督的牺牲作为弥撒核心的坚定信念也随之消失。礼仪装饰要么被修改,要么完全省略。圣体栏杆被拆除。信徒们被告知不要跪着领受圣体,而是像自由的男人和女人一样站立,并用双手从兄弟会成员那里接过圣体面饼和葡萄酒。
在许多教堂中,当信徒们因不接受新弥撒礼仪而在领圣体时大胆行跪拜礼或更有甚者下跪,他们当场被以 “扰乱公共礼拜 ”的罪名驱逐出教堂。对于那些拒绝合作、不愿离开的人,甚至会召唤警察来强制驱逐这些所谓的“罪犯”。
教会和小教堂外,罗马弥撒经书、弥撒仪式用品、虔诚物品、十字架、台布、弥撒装饰品、圣体栏杆、讲道台、圣像、跪凳,以及苦路站牌等都被烧毁、丢弃或通过公开拍卖出售。装饰设计师以极低的价格购买这些物品,为豪华公寓和郊区豪宅增添“宗教气息”。雕刻精美的橡木祭坛变成了独特的“奇幻”餐桌。
对这一切的反应不仅是直接的,而且引起的动荡一直在持续的。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出于对这些变化的恐惧、绝望以及迫切期望制止这些野蛮行径并恢复那些神圣事物的反应。恰恰相反。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弥撒参与率急剧下降:美国减少了30%,法国和荷兰减少了60%,意大利减少了50%,英格兰和威尔士减少了20%。又过了十年,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荷兰85%的天主教徒不再参加弥撒。
神学院的招生人数锐减。在荷兰,有2000名神父和5000名修士及修女离开了他们的修会。截至1986年,该国每年新祝圣的神父数量仅为过去的十分之一。其他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趋势。
从1965年到1977年的12年间,全球约有12,000至14,000名神父要么申请离职,要么直接辞职。1966年至1983年间,约有6万名修女离开了修道院。天主教会从未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遭受过如此毁灭性的损失。
许多修女教师脱下了她们的长袍,迅速换上了世俗的衣服、化妆品和珠宝,并向曾是她们主要上司的教区主教告别。她们宣称自己已成为普通、正派且正直的美国教育工作者,并继续从事教学生涯。
全球范围内,每年的办告解、领圣体和坚振礼的人数持续减少;从1965年平均60%的天主教徒下降到1983年的25%至30%。皈依天主教的人数也减少了三分之二。
那些留下来的人,不管是平信徒还是神职人员,并不满足于对传统罗马弥撒的压制、对礼仪和崇敬的彻底改变以及对所有教义提出质疑的自由。
这远远不够,还兴起了一种呼声,主张使用避孕药具、同性恋关系的合法化、堕胎的可选择性、婚前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的接受、离婚与再婚在教会内的许可、神职人员结婚的许可、授予女性神职、与新教教会的快速而不严谨的联合,以及将共产主义革命视为解决长期贫困并重新定义信仰的手段等问题,教会内外都掀起了强烈的争议。
一种新的亵渎和不敬形式开始流行。对于天主教同性恋者来说,“耶稣所爱的门徒”有了不同的解读。那个受耶稣钟爱的门徒在最后的晚餐上不是“靠在耶稣胸前”吗?这是否意味着男性之间爱情的神圣化?周身散发着薰衣草香气的同性恋神父为他们的同性恋会众举行着新弥撒。
如果这种解释适用于男性同性恋,那么女性之间的爱情又该如何理解呢?60年代的天主教女性认为自己是教会性别歧视的受害者,并且她们足够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对她们而言,是时候与过时的、父权制的教会进行清算。随后出现了“女性教会”这一新概念,它象征着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新宗教表达。在这种聚会中,女性在私人公寓里崇拜“她”(即母神),感谢她通过圣神的力量派遣了她的儿子(耶稣)。在这里,圣神被视为原始的女性力量。
伴随着这股创新者的异质潮流,一群准备战斗的“专家”大举涌入并取得了胜利。
这些“专家”包括神学家、哲学家、礼仪学者、“促进者”、“社会宗教协调员”、平信徒部长(男女)以及“实践指导者”。无论他们的头衔多么时髦,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目标:一是推广新神学,二是与传统主义者展开斗争。大量出版物、书籍、文章、新杂志、时事通讯、项目和计划如潮水般涌入天主教大众市场¹。
注¹:
在此必须特别提及的是,在繁荣和传播的新时代,奥比斯图书(Orbis Books专门出版解放神学)、波利特出版社(Paulist Press出版《人类性学》)和十字路口( Crossroads )出版社。
这些“专家”质疑并重新解释了天主教传统上普遍接受的每一个教条和信仰。事实上,所有事物,尤其是罗马天主教信仰中那些严格的要求——悔改、贞洁、斋戒、服从和谦卑——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剧烈的变化。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层面上,天主教神学院、学院和大学内部出现了一种微妙但明显的分离。具有传统思维方式的年长教师要么提前退休,要么因不满而离开²。他们逐渐被“复兴运动”(Renewal)的虔诚信徒所取代。如果神学院的学生对新变化持负面看法,他们可能会被开除。
注²:
一些评论者已经指出,耶稣会道德学家如约翰·福特(John Ford)、约翰·林奇(John Lynch)和约瑟夫·费拉赫(Joseph Ferraher)的遭遇——包括他们的迫害、失踪、流放或被迫沉默;美国编辑如瑟斯顿·戴维斯(Thurston Davis)、罗伯特·哈特内特(Robert Hartnett)和弗朗西斯·卡纳万(Francis Canavan)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科尼利厄斯·巴克利(Cornelius Buckley)等人的迫害,加上对正统思想的强制排斥,尤其是对持有正统观念的神学院学生的排挤,这一系列事件本身构成了一个值得深入记录和分析的历史现象。
在这一动荡背景下,第二场风暴悄然来临,带来了欢欣鼓舞的气息。这种情绪源于那些持有大胆但并不总是令人信服的观点的人,他们认为尽管天主教在实践和人数上急剧减少,但其未来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光明。
表面上看似是一场灾难,实际上却被视为一场正在进行的五旬节复兴。人们相信,真正的基督教会将以其全部美丽和真实性重新展现出来。
随后,希望逐渐转向了社区。“天主的子民”与教宗、主教、神父和修士等旧有的僵化等级制度以及他们对罗马纪律的控制是截然不同的。
事实上,这些信徒在每一个小集会上都宣称自己是真正的教会,是启示的真正来源,是道德的唯一捍卫者,是信仰、道德、教义和宗教实践的最终权威。
美国乔治亚州的罗马(Rome, Georgia)被认为与教宗所在的罗马具有同等权威。中央集权的指挥体系因天主教现实的变化而逐渐消失。
在暴风雨初起的日子里,人们环顾四周,试图得出自己的结论,似乎没有人或团体对这一令人兴奋的信念的传播负有责任;然而,它却像火焰一样席卷了整个教会,斩断了教友与神职人员之间、修女与教会长官之间、神父与主教之间、主教与教宗之间的纽带。
一个直接的结果是,迫切需要通过民主化来取代教廷权威,并为整个教会带来新的、必要的秩序。
神父们在全国和区域层面上组织成联盟、协会、参议院和工会。修女们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³。世俗男女纷纷加入了这一运动。他们都发布了明确的权利声明和要求。每个人都呼吁使用民主手段,不仅用于管理罗马教会,甚至还用于“决定”应当信仰什么。
注³:
像芝加哥司铎协会,全国司铎委员会联合会和美国全国联盟这样的组织。
一夜之间,一个全新激进的官僚体系迅速崛起,由越来越多的职业人士组成,他们采取了越来越大胆且有时鲁莽的行动。在这场广泛变革的过程中,对重大历史成功的喜悦从未动摇。而这种狂热的信念正是兴奋的源泉。
有时,回顾过往,其营造出了一个如今看来仿若马戏团般的场景,到处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丑,对他们依然赖以支撑的尊严、地位、权力和优雅加以嘲弄,哪怕只是为了达成戏剧效果。对于那些对听告解、为孩子施洗、拯救罪人和主持弥撒毫无兴致的神职人员而言,一系列全新的职业路径得以开辟。
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当代教会的景象呈现出一种荒诞、滑稽的模样,似乎亟待在怪诞的电影和夜总会的娱乐活动中被加以利用。神父们弹着吉他佩戴着项链,高唱着《不可能的梦想》来游说他们的主教。修女们化着妆、戴着首饰、身着时髦的服饰,在酒店大厅举办的年度“会议”上畅饮着鸡尾酒。
主教们在他们的牧函上雕刻着镰刀和锤子,而非十字架和教会惯常的符号。神学家们在圣伯多禄大教堂的穹顶上翻着象征性的筋斗,试图去超越每一条罗马的有关道德和信仰的规则。
一位美国大主教登上讲坛,温和地请求信众向他的辅理主教表示祝贺,并为其祈祷,因为次日清晨,这位辅理主教将离开主教之位去结婚。
一位后来晋升为红衣主教的美国主教在他教区的所有堂区组织了“糕点”委员会,烘焙蛋糕和面包,作为取代罗马新弥撒仪式中的圣体面饼。
一位墨西哥大主教开始他周日的布道时,经常紧握着拳头高高举起以示敬意,口中喊着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挑衅性的口号“我是马克思主义者”。
公众并非没有留意到马戏团般的氛围。在美国电影和电视行业的历史上,天主教神父、天主教修女、天主教神学院学生以及天主教仪式,首次成为了无端嘲笑和荒诞剧的随意对象。正如诺埃尔·科沃德(Noel Coward)笔下英国的安立甘教区司铎以及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的犹太拉比一样,那些曾经不可冒犯的天主教人物,从普通人到教宗,都被成了世界的娱乐剧目。兴奋的情绪依然延续着。
这一切被解读为天主教辉煌未来承诺的一部分。这种欣快与困惑的本质从未像两位罗马艺术家埃托雷·德·康西利斯(Ettore de Conciliis)和罗索·法尔奇亚诺(Rosso Falciano)所描绘得那样生动。
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最后几天,这两位艺术家受委托装饰一座新建成的、献给亚西西圣方济各的罗马教堂的墙壁。他们创作了一幅混乱而动荡的肖像拼贴画,仿佛这些画像在一场毫无意义的旋风中被飓风卷走,象征着当时席卷教会的变革力量。
这幅画中有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共产主义独裁者菲德尔·卡斯特罗、公开的无神论者伯特兰·罗素、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帕尔米罗·托利亚蒂、被逐出教会的女演员索菲娅·罗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阿列克谢·柯西金、佛罗伦萨左翼市长乔治·拉皮拉、中国共产主义领袖毛泽东,杰奎琳·布维尔·肯尼迪。
埃托雷·德·康西利斯和罗索·法尔奇亚诺都不是共产主义者,但他们坚信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改变了一切。没有人是错误的;每个人都是正确的。就像圣方济各,这位来自亚西西的贫穷者,教会可以拥抱所有人。因为在那个时代,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
罗马天主教会变得更加人性化,因此任何人类的事物都不再被视为外在的。复兴是罗马天主教会的道路、真理和生命。它所传达仿佛乘着妄想的翅膀传播开来:如果教会的圣秩制度能够适应并融入复兴的人性化潮流,那么基督教的黄金时代将会到来。
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曾指出,现实犹如一桶冰冷刺骨的水,它令人喘不过气、说不出话来。这两场飓风来得如此突然,威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广大男男女女,无论是见证者还是参与者,似乎都无法用言语表达惊讶或震惊之情。变化是真实的,兴奋之情亦是如此真切,没有人质疑这两者的真实性。
就奇异、不协调性或创造性而言,其真实状况超越了任何虚构或伪装。尽管有零星的个人和团体高喊着:“等一下!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改变这一切?”但在席卷天主教会双重飓风的咆哮声中,似乎无人能够听到他们的呼喊。
在我们这超现实主义的情境中,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这些问题开始被更为庞大的人群所关注。这些飓风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欢欣鼓舞?新概念和现代语言又源自何处?
教宗保禄六世在其任期内,目睹了毁灭性的变化和无法控制的欣快情绪达到了飓风般的强度,他也尽其所能地应对这些问题。在那一刻,他反思道:“撒旦的烟雾已经进入了圣殿,并将祭坛团团围住。”
当时,就像今天一样,大多数人,无论是被变革的狂热者还是反对者所影响,似乎都认为这一切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召集的第二届梵蒂冈会议的直接结果。该会议于1962年至1965年间在罗马举行了四次全体会议,聚集了超过2,500名天主教主教。
然而,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如同所有大公会议一样,在其文件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记。无可争议的是,它重申了前两次大公会议所宣布的内容,特别是在教宗的首要地位和不可谬误性、罗马教会的圣秩制度以及司祭职的独特性质方面。
至于罗马弥撒,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明确要求保留其核心内容。所有本质要素必须保持不变,神圣不可侵犯。仅允许少数次要的祈祷文使用地方语言进行。会议文件强调了教会传统敬礼的重要性。
换句话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文件不仅没有建议,更未授权任何激进的变革;它们既没有创造也没有合理化那种对瞬时革新的狂热期待,这种期待似乎让一些人相信,彻底清除天主教的传统将开启一个黄金时代。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文件并未授权主教们在以下方面做出与罗马的规定相悖的行为:圣体分发方式(如将圣体交到信徒手中)、女性参与弥撒读经、女性担任辅祭员、女性分发圣体,以及涉及避孕和同性婚姻关系的问题。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文件并未给予神学家们自由解读或否认信仰教条的权力。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在其声明中保持了保守的态度,在神学和道德上坚持传统。它既未推荐同性恋权利,也未允许穿着袜子的舞者在圣堂内跳舞,更未建议主教们穿网球短裤庆祝弥撒,或取消隐修院严格的封闭制度,亦未批准使用圆形面包作为圣体面饼。
显然,推动变革和创新的动力,以及那种近乎幼稚的信念——即复兴意味着放弃古老的神圣习俗并拒绝罗马的权威声音——必定是另一个过程的结果。
这个过程究竟是什么?当我们审视变化和兴奋的飓风对耶稣会的影响时,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尖锐。耶稣会成员并非普通的天主教徒;他们具有独特的品质,被认为是精英知识分子。耶稣会不仅仅是一个修会团体,而是一个总部设在罗马的国际组织。
为了体现这些卓越的品质,耶稣会在20世纪60年代对教宗、教会、道德本质和天主教教义保持着一种可以称为崇敬的企业精神。他们不仅拥有自己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过去的四个世纪中,每当法国、比利时、德国、奥地利、荷兰、英国和美国的部分或全部主教及神职人员反对罗马教廷的教义时,耶稣会从未背弃过教宗。
当各国政府为报复罗马而试图建立与罗马普世教会相对立的“国家”教会时,耶稣会始终坚守对教宗的忠诚誓言,从未动摇。无论面对酷刑、监禁、流放或死亡的威胁,还是权力、金钱和特权的诱惑,甚至在1773年被罗马教宗克莱孟十四世出于政治原因取缔修会时,他们也从未违背对教宗的服从誓言,也从未停止为教廷效力。
如果连耶稣会士也被这些变革的飓风所改变,那这又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如果他们也受到亢奋情绪的感染,这又是如何发生的?
一些明显的事实本应引起像耶稣会这样级别的组织的警觉,毕竟,他们习惯于审视历史的进程,寻找迫在眉睫的危险信号。
他们怎能忽视其成员注册和招募数量以异常速度下降的现象呢?1914年,全球有17,000名耶稣会士;到1965年,这一数字增长至36,000或38,000人。按照常理,这种趋势应该是持续增长的,尤其是在耶稣会和其他天主教团体都在寻求全面更新和发展的情况下。
然而,1966年,这种稳定的增长趋势发生了逆转,会员人数降至35,925人。一年内减少109人是不寻常的,这实际上是54年来首次出现显著下降。
耶稣会的上级,对细微和遥远的困难信号极为敏感,本应立即警觉并质问:为什么是现在?他们必须在十年结束时不断追问这一问题,因为在短短五年内,耶稣会突然失去了超过6,000名成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可悲的是,一些耶稣会的会长确实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回应是,耶稣会应该放弃与教宗的誓约关系,并改变耶稣会的核心本质。然而,这种所谓的“更新”正在将教会推向明显的灾难。作为耶稣会的回应,这似乎是一种自我毁灭的疯狂行为。毫无疑问,他们也受到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兴奋情绪的影响,这种情绪的特点是对传统上被视为神圣、宝贵和至关重要的事物进行毫无保留的抛弃。
这一特征不仅从一开始就与耶稣会格格不入,而且恰恰代表了耶稣会的本质——即其存在的真正理由。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耶稣会作为一个企业实体会走上这条道路。要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考虑到自1965年以来,整个罗马天主教会经历了快速变化和疯狂的兴奋。
在1965年至1975年间,耶稣会举行了第31次和第32次全球总会。特别是在1975年3月结束的第32次总会上,耶稣会在其最高领导人的带领下,正式开始了从传统的依纳爵理想向一种新的耶稣会主义的全面转型。
到十年末,以新形式存在的耶稣会与圣座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甚至与前两任教宗的关系也陷入了严重危机。教廷与耶稣会之间实际上已经处于对立状态。我们无法合理地假设,这两次全球总会的代表们会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对天主教会的本质和救赎的意义这两个根本问题进行如此彻底的全球性变革。同样,我们也无法认为一个拥有四百年历史的传统会毫无缘由地被抛弃。
不,这种转变必定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的结果。早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一个多世纪里,一股新的革命思潮已经开始渗透到罗马天主教的各个层面,尤其影响了耶稣会的知识分子阶层。这一思潮的特点是对不受约束的自由的渴望:自由地实验、适应现代社会、摆脱天主教的排他性,并融入更广泛的社会群体。
简而言之一句话:解放。
尽管这一革命思潮经历了许多曲折,但19世纪的教宗们很快意识到它对罗马天主教核心的直接和致命威胁。教宗们公开谴责了这一思潮,耶稣会也正式反对并与其斗争。然而,所有试图消除这种危险的努力反而使其转入地下。
在20世纪初,这一思潮仍然在暗中流动,悄无声息且隐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里,它曾短暂地浮出水面,但庇护十二世的权威再次将其压制下去。
早在1946年,庇护十二世就在通谕《Mystici Corporis Christi》(《基督奥体》)中明确谴责了这一思潮⁴。尽管如此,在1946年的第29届全球总会和1957年的第30届全球总会上,这一思潮仍有一定的公开表现。但很快它又退回到其秘密状态。显然,时机尚未成熟。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注⁴:
在这封题为《Mediator Dei》(天主中保)的通谕中,庇护十二世详细谴责了许多“改编”措施。这些“改编”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后的20年里,成为了革新派的基本教义。
这一“解放”运动的创造者,一位著名的耶稣会预言家曾满怀热情地称他们为“解放者”,他们的工作做得非常成功。
这位耶稣会士曾评价他们说:“他们将从黑暗的坟墓中取得胜利。”事实上,耶稣会总会长佩德罗·阿鲁普和他的同代人——作为天主教的领袖,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欣然接受了新的耶稣会主义——正是由这些先驱者所铺就的道路所促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