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路益师的信仰自述列表
·前言
·㈠、童年的渴盼
·㈡、神秘主义的追寻者
·㈢、无神论时期
·(四)、美境重寻
·(五)、深渊与深渊响应
·(六)、信心的一跃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五)、深渊与深渊响应
(五)、深渊与深渊响应
浏览次数:3135 更新时间:2007-7-22
 
 
 

1917年,路益师顺利考入牛津大学攻读哲学,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欧陆如火如荼展开,不久便被征调往法国前线参与壕沟战。翌年四月中弹受伤,辗转遣返伦敦疗养。 卧病期间初读基督徒作家契斯特敦的散文,对美德产生向往,「感受到美德的魅力,仿佛一个男人对自己无意迎娶的女人醉心神往。 」或许是军旅生活的纪律训练和袍泽间的死生契阔,路益师有生以来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峻烈的美德也需要人投注生命加以实践:「我从未认真想过,像我们这种渴望知道美是否有客观的判准,以及伊思吉勒斯(希腊悲剧作家之一)如何处理宙斯和普罗米修斯握手言和那一幕的人,原来,也应矢志奉守信实、廉贞、并且忠于职责。我一直以为这些美德并不值得我们费心探究。 」

1919年初,路益师伤愈复学,廿一岁的他与同龄者相比,已是个满腹经纶的青年了。 在牛津出类拔萃的师友多面薰陶下,更使他的哲学思考往观念论的方向深入寻绎。起初,他象大多数的大学新生一样,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与锐利,刻意在知识取向上摆呈追逐新潮的态势——「凡事着眼未来且依明智的理性审辨与行动」,至于惨绿少年时期的悲观主义、自怜、超自然的观念或浪漫的遐想,这些合当遂于无形。若非诤友巴菲尔德的及时提醒,路益师将永远昧于一件事实:在哲学的领域里,思想的真伪与时代的先后或新旧无关。

柏格森哲学的启迪使路益师扬弃了叔本华的虚无论,重新肯定了宇宙的存有与充盈在自然与人文中随处涌动的盎然生机,另一方面,过往喜乐的经验向路益师启示了一项真理;人的内心深处有一条通往外在宇宙的幽径,这个外在宇宙就是那引人忘我的客体,人渴盼与它连结,因为这种连结的关系是喜乐的来源,这种喜乐不是人的心境,也不是人的想象或任何生物性的欲望与社会权位或财势可以投射出来的。 柏克莱指出这个客体就是神,神是个灵,祂按着自己的样式造人,让人拥有心灵,能够接受祂的讯息。这个人无法企及的客体果真是已经将自己彰显在人心中的神吗? 1926年在一次登山旅行中,路益师突然发觉自己面临一项抉择╴╴到底有没有神? 神是真的存在呢? 还是人的需要制造出来的? 人为什么需要? 是神赋予的吗?为了使这个需要成为人寻求神的途径之一? 依照路益师当时的感觉,抉择有神与抉择无神,都不涉及任何损失,但是,一股力量驱使他不得不选择有神,这股力量也许就是神本身发出的吧!或许也是过往的喜乐经验所作的见证。 作了这种抉择之后,路益师觉得自己有如雪人,经过长久的冰冻,终于溶化了。

上一篇:(四)、美境重寻
下一篇:(六)、信心的一跃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开站时间:2006-12-24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